Ⅰ 少數名族節日的來歷
歌圩
歌圩,壯語叫"龍洞",也叫歌坡或坡會,是壯族群眾以山歌為形式的社交聚會活動;也是青年男女最喜愛的活動之一。歌圩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歌圩的內容多以山歌為主,其形式一般有男女個人對唱和男女群體對唱兩種。山歌有見面歌、邀請歌、盤歌、新歌、愛慕歌、盟誓歌、送別歌等。壯族青年能歌善唱者眾,出口成歌。優秀的歌手,其知識豐富,思維敏捷,對唱如流,歌聲甜潤而響亮,悅耳動聽。對山歌有一定的規則,在野外對歌,可以唱纏纏綿綿,推斷肝腸的情歌,但必須首先問明對方姓名、婚否、家庭情況等。對歌者須保持一定距離,以能聽情歌聲力度。在屋裡對歌,不唱深交歌,開始時首先要熱情贊頌主家,然後才唱其他歌。歌圩一般在各種節日舉行,各地的節日根據傳統習慣相對固定,"龍洞"的時間不盡相同。如有的地方為三月三,有的為四月八,有的則為七月十八。歌圩期間,男女青年除對歌傳情以外,也可以拋綉球、碰蛋定情。當今的壯族歌圩已發生較大的變化,只有少數地區還盛行這種傳統的壯族歌圩,如天等、靖西、武鳴、寧明、龍州等縣。由於受外來文化影響,大部分壯族地區的歌圩有的已經失傳,有的已經演變成壯族群眾聚會的日子、歌圩無"歌"的現象日益突出,歌圩的內容被探親訪友、交流思想文化等所取代。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8%E8%DB%D7&z=0
蘆笙節
蘆笙節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約在農歷9月27日舉行。相傳,蘆笙管是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們又把蘆笙管叫做孔明管。據文獻記載,早在唐代西南地區就廣泛流行吹蘆笙了,蘆笙節具有悠久的歷史。
節日期間,男子穿對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長褲、頭纏青布巾,腰束大帶,手持蘆笙、鎖吶、銅鼓,湧向會場;姑娘們穿著綉有各色花紋、圖案的衣裙,頭纏青帕,腰束綉花綵帶,佩帶銀飾,邊說邊笑跟隨而來,人們伴隨著蘆笙的樂曲翩翩起舞。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2%AB%F3%CF%BD%DA&z=0
傣族的新年-潑水節
潑水節源於印度,曾經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潑水節為傣歷新年的慶祝活動,一般在陽歷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屆時人們先至佛寺浴佛,然後互相潑水,用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到處歡聲笑語,充滿了節日氣氛。
潑水節,一般為3至4天。第一天,傣語稱之為「麥日」,與農歷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稱之為「惱日(空日)」,人們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互相開始潑水了。
潑水節另一項引人注目的活動是劃龍舟,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那時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語稱之為「麥帕雅晚瑪」,節日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
潑水節的活動內容豐富,其它的還有放高升、斗雞、跳孔雀舞等,人們身著盛裝,喜氣洋洋,場面極為熱烈。
"桑勘比邁",是傣語,意為傣歷新年。
由於傣族群眾在歡度新年佳節時,要舉行別具特色的潑水活動,相互潑水 祝福,因此其他民族 便稱這個節日為潑水節。
關於傣歷新年(潑水節)的來歷有一個傷感的民間故事,傳說人間的氣候本 來由一位名叫捧瑪乍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為旱季、雨季、冷季、為人間規定 了農時,讓一位名叫捧瑪點達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捧瑪點達拉乍自以為神通廣 大,無視天規,為所欲為,亂行風雨,錯放冷熱,弄得人間雨旱失調,冷熱不分,苗 枯死,人畜遭災……。
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塊木板做翅膀,飛上天庭找到天英達提訴拉, 拆說人間的災難。 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層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時,不慎撞在天門之上,一扇 天門倒塌,將他壓死在天庭門口。 帕雅晚死後,天王英達提拉開始用計懲處法術高明的捧瑪點達拉乍。他變 成一位英俊小夥子,佯裝去找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談情。
七位美麗的妙齡女郎同時愛上了他。姑娘們從小夥子的嘴裡了解到自己的父親降災人間之事以後,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為使人間免除災難,決心大義滅親。她們想盡辦法探明了父親的生死秘訣。在捧瑪點達拉乍酩酊大醉之時,剪下他的一束頭發,製作一張「弓賽宰」(心弦弓),毅然割下了為非作歹的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抱在懷中,不時輪換,互用清水潑灑沖洗污穢,洗去遺臭。 據說這就是人們在新年期間,相互潑水祝福的來歷。
傣歷新年佳節,多數在傣歷的六月下旬,少數年份在七月初,傳統的過節時間, 一般是3天(有時為4天)。第一天稱為「麥」相當於陰歷的除夕,各戶要打 掃衛生,准備過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飯。第二天稱為「腦」,是個多餘的日子,不計算在舊年內,也不計算在新年內,稱為空日,傳說這天就是捧瑪點達拉乍頭顱腐爛之日。
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說就是帕雅晚的英靈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日子之王來臨。
按照古俗,這天要「趕擺」,放高升,劃龍船慶祝新年的來臨。傣歷新年(潑水節),是西雙版納傣族最隆重的節日。節日來臨之前,家家要縫新衣,買新傘,備辦節日盛裝。每個村寨都要製作高升、禮花、裝飾龍舟,開展劃船訓練,青年人還要排練節目,作歌舞表演。節日來臨,要殺豬宰牛做年糕,准備豐盛的年飯,宴請親朋好友。
傣歷新年又稱潑水節,慶祝活動長達三至七天。第一天叫「網霉」(死的意思)。人們認為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頭、不理發、不幹活。大家去趕擺、賽龍船、放高升。第二天叫「網腦」(臭的意思)這天被認為不幹凈,要沐浴、洗頭、理發、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舉行趕擺,放煙火,放孔明燈,把一年中的疾病、災難和臟東西統統送掉,乾乾凈凈進入新的一年。這兩天在傣歷里,認為是「空日子」 不稱在舊年,也不算入新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網瑪」(意為神靈,也是歲首之意)。傣家人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潑水節的高潮。要進行堆沙、賧佛、潑水、放高升、丟包、跳「依拉賀」舞、拜年等活動。解放後,除傳統的活動我,還加有文藝、體育、電影、物資交流等活動,十分熱鬧。
傣家人在潑水節,喜歡排成隊伍,敲著芒鑼,擂起象腳鼓,集體跳起「依拉賀」舞,挨家挨戶去拜年,祝賀新年愉快,萬事如意。
「依拉賀」,是一種邊舞邊歌的唱詞。具有傣家人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豐富的情感,在「拜年」、「潑水」、「賽龍船」、「放高升」 時演唱,十分有趣。如:
「拜年」詞:「攀枝花,紅艷艷,桑開傣(新年賀新),已來到。帕薩傣(傣族),盡開顏,糯米酒,密樣甜,共舉杯,賀新年,依拉賀,依拉賀,水水水!」
潑水詞:「瀾滄江,黎明城,各族人,似穿梭。深情人,心中出,似潔泉,如甘露。銀水花,在飛舞,一個個,濕漉漉。透進心,是祝福,笑臉盤,是花朵。依拉賀,依拉賀,水水水!」
賽龍船詞:「銅芒響,齊舉槳,團結緊,有力量。象蛟龍,譬波浪,昂起首,使勁劃,帕薩傣,賽龍船,依傳統,爭上游。依拉賀,依拉賀,水水水!」
放高升詞:「做高升,放高升。學科學,練本領。火一點,黑煙噴,似利箭,沖入去。祝來年,好光景,願五穀,又豐登。依拉賀,依拉賀,水水水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6%C3%CB%AE%BD%DA&z=0
景頗族目瑙縱歌
目瑙縱歌節是景頗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數萬人踩著同一個鼓點起舞,規模宏大,震撼力極強,是中國西部地區的民族狂歡節,有"天堂之舞"、"萬人狂歡舞"的美稱。只要有場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起進行目瑙縱歌,它是世界上最壯觀的集體歌舞。「目瑙」是景頗語,「縱歌」是載瓦語的直譯,意思是大家一起來跳舞。在德宏州景頗族聚居地,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就是目瑙縱
歌節,村村寨寨都要舉辦目瑙縱歌。現在為了發展經濟,發揚景頗文化,方便遊客參與,當地政府有時也將時間略做調整。目瑙縱歌當初是為最大的太陽神「木代」而舉行的隆重祭祀活動。在景頗山寨,目瑙縱歌按其內容可分為祭祀木代貴的「木代」目瑙,出征的「達如」目瑙,重大迎賓或節慶的「克拉」目瑙,祝壽舉行的「柱罷麗」目瑙,起義時的「共潤」目瑙等10種之多。
目瑙縱歌盛會歷史悠久,源於美麗動人的傳說:遠古的時候,大地上的人們並不會跳"目瑙",只有天上的太陽神"木代"才會跳。有一年天空出現了9個太陽,不分晝夜的燒烤著大地,大地上河水被曬干,石頭被曬炸,人類和各種鳥獸都面臨死亡的絕境,就聚集在一起共商對策,公推百鳥到太陽宮去求太陽神。百鳥帶上金銀財寶,飛到太陽宮,請求太陽神每天只出一個太陽,並分出晝夜來。肩負拯救大地上的人類和生靈重任的百鳥,有幸參加了太陽宮里太陽神舉行的"目瑙",並以優美的舞姿和歌喉博得太陽神的歡心,太陽神欣然答應了百鳥的請求,將9個太陽減去8個,只剩下如今的一個。百鳥返回大地時,見一棵黃果樹上結滿了香甜的黃果,百鳥一時高興,便仿照太陽神的子女,在吃果子之前,聚集在一起推選孔雀做"瑙雙"(即領跳者)在黃果樹上歡快地跳起了"烏目瑙"(即"鳥目瑙")。寧貫娃的景頗族中神通廣大的闖世英雄,被百鳥那歡快的舞蹈場面所吸引,便情不自禁地摹仿百鳥歡跳起來。不久,寧貫娃在木折省臘崩(景頗族的發祥地)日月祖宗山腳下,用手指劃出平坦寬闊的「祥信央壩」作為目瑙縱歌舞場,舉行了人間第一次目瑙縱歌盛會。從此,"目瑙縱歌"活動便廣泛在景頗族地區流傳開來。目瑙縱傳說還有多個版本,以上傳說見諸報道最多。
目瑙縱歌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目瑙示棟,是為了紀念景頗族先人寧貫娃首創"目瑙縱歌"而設立的祭壇。示棟豎立在目瑙縱歌舞場中央,是景頗族群眾心中最神聖、最崇敬的圖騰。示棟一般由四豎二橫六塊厚實的長方形木牌加底座組成,用紅黑白繪就不規則的螺旋形幾何圖案,中間兩豎牌稍高,左邊為雄牌繪就太陽圖案,右為雌牌繪有月亮圖案,代表景頗族從青藏高原日月山遷徙而來,同時也表示陰陽搭配和人類離不開太陽和月亮。下面螺旋形舞蹈圖案,代表景頗族祖先當年遷徙的路線。再下是犀鳥和孔雀領舞的傳說圖案。兩則稍矮的牌子是祖宗男女樁,頂端繪有祖先發祥地---「木折省臘崩」。左樁下面畫著菱形寶石圖案,右樁下面畫著波紋形遷徙路線。再下均是象徵人類繁衍的厥葉花,象徵各民族團結的南瓜子,象徵消災辟邪的牛頭和人類生殖繁衍的乳房。橫的上面一塊繪有田地圖案,下一塊繪的畜禽、五穀圖案,陰陽雌雄樁之間有交叉的刀和箭相連,表示景頗人民生活離不開刀和劍,也體現景頗人民的英勇果敢精神。目瑙縱歌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廣泛的群眾性,而且集中表現了景頗族的歷史起源、宗教信仰、道德觀念、音樂、舞蹈藝術和文化藝術特點,是研究景頗族社會歷史,以及民族學、民俗學的最好的活的材料。
在歷史上,豎目瑙示棟之前要,全村寨的董薩要念村寨鬼(一種祭祀),形成祭祀高潮,連續三天的祭祀後,才能將目瑙示棟豎起,頓時,整個目瑙縱歌場歡呼雀躍,場面極其熱烈。如今在目瑙示棟正中置一面大鼓,兩側懸幾面大鑼(當地叫鋩)在目瑙縱歌開始進行前,由董薩對目瑙縱歌場四方大門進行祭祀,驅鬼。
景頗族的目瑙縱極其講究,沒有瑙雙的領舞是不能開場的。瑙雙由4名巫師頭戴由犀鳥頭做成的鳥冠,鳥冠四周綴有野豬獠牙,後面插有孔雀羽毛或者雉雞羽,身穿紅綠綢緞制的龍袍,身披銀泡,手執長刀。瑙雙排成兩列,前面二人稱為武雙,後面二人稱為文雙。目瑙縱開場前,先後瑙雙、瑙巴(相當於助理)、祭司和助手組成的祭祀舞隊帶領參加跳舞的人在激昂的鼓聲和鑼聲中,踩著同一節拍進入舞場。舞陣排成兩列縱隊,瑙雙手拿長刀引舞領路,後面舞者男人手拿長刀,女人手拿扇子或者手絹,按照瑙雙帶領的各種路線圍繞目瑙示棟踩著同一鼓點進入舞場跳舞。
每到目瑙縱歌節,景頗族村村寨寨,男女老少,身著節日艷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敲鑼打鼓,興高采烈的聚集到縱歌場。各景頗族支系穿著不同的服飾,在瑙雙的帶領下,列隊加入縱歌隊伍中,舞場中鼓樂聲和著景頗族歌聲響徹整個廣場。男子手中長刀上下舞動銀光閃閃,婦女手中的扇子或手絹翻飛,衣服上、筒帕上銀泡耀眼奪目錚錚作響。舞者完全沉浸在一種陶醉和忘情中,口中情不自禁的唱出「哦……然、哦然、哦然。。。。。。」的歡呼聲,場面蔚為壯觀。鼓聲、鑼聲節奏鮮明,聲勢豪壯,山谷應聲,雄壯的歌聲感染著場內場外每一個人,景頗人民象喝醉了香甜的米酒一樣激情奔放。舞場上,一些景頗族婦女不斷將竹筒中的水酒敬給舞者。成千上萬的舞者在瑙雙帶領下,沿著他們心中祖先遷徙的路線,時而穿插,時而環繞,進退有序,上萬人的隊形隨著鼓點的變化,舞步隨之改變,毫不紊亂。圍觀者經不住壯觀場面的感染,紛紛加入到隊伍中,舞場一般可容納數萬人同時跳舞,時間可以持續 10多個小時而不散。目瑙縱歌跳雙不跳單,一般通常為四天,舉行目瑙縱歌之前要請董撒測算日期。每次舉辦目瑙縱歌節,與德宏相鄰的緬甸各地都派出數百人的代表隊祝賀和參與,目瑙縱歌又增進了中緬兩國友誼。
Ⅱ 廣西那坡縣烈士陵園有烈士的遺體嗎
有墓的大多有遺體。
Ⅲ 姓氏張的來源和族譜
字數太多,只能刪掉一部分
【題名】張氏統宗世譜
【責任者】(明)張憲,張陽輝修
【版本】明嘉靖14年(1535), 刻本
【先祖/名人】始遷祖:[唐]張弘; 先祖:張龜齡; 先祖:張周; 先祖:張徹
【摘要】此為祁門張氏所修祁門、婺源、休寧、歙縣、績溪、黟縣、旌德、涇縣、南陵、石埭、貴池、浮梁、德興、樂平等縣之通譜。祁門始遷祖弘,本金華人,唐乾封間判饒州,後棄官家古黟赤山鎮,即後之祁門。其孫龜齡遷居祁之潤田,龜齡曾孫周,避黃巢兵,居歙之黃墩,周子徹徙居婺源甲路。譜所載諸縣各派多自潤田、甲路析出。所存內紀
Ⅳ 廣西那坡縣百省鄉百坎村舊里屯有幾女人的名字叫吳秀妹
那裡那個鄉那個村應該只有一個人叫吳少妹吧,應該沒有第二個了。
Ⅳ 那坡里黃什麼意思啊
那坡里黃是黃色的其中一種顏色。
那坡里黃,也被稱為鉛銻黃、那不勒斯黃,其化學成分是Pb(SbO3)2 / Pb3(Sb3O4)2。顏料國際索引號PY41。
那坡里黃是最古老的人造顏料之一,亦有天然形態存在的鉛銻黃(水鉛銻礦石)。覆蓋力、著色力均強,化學性質穩定,有毒。如今已被安全色素替代,做出的近似顏色以那不勒斯黃命名。
(5)那坡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那坡里黃的相關詞語:
一、檸檬黃
檸檬黃又稱酒石黃。化學名稱為1-(4-磺酸苯基)-4-(4-磺酸苯基偶氮)-5-吡唑啉酮-3-羧酸三鈉鹽,為水溶性合成色素。呈鮮艷的嫩黃色,是單色品種。多用於食品、飲料、葯品、化妝品、飼料、煙草、玩具、食品包裝材料等的著色,也用於羊毛、蠶絲的染色及製造色淀。
二、玉米黃
玉米黃色素是一種可以從玉米皮或從玉米澱粉生產中的下腳料 ( 玉米粗蛋白)中提取的類胡蘿卜素類色素和隱黃素等利用價值較高的天然食用色素。可用於食品、化妝品的著色。隱黃色素分解時可產生人體必需的 Va。玉米黃色素可廣泛應用於醫葯、食品、包裝等行業。
Ⅵ 張姓的起源
張姓來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黃帝之後,揮為始祖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這支張氏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最早發源於尹城國的青陽,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晉祠附近,其後望族也出於這一帶。
張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它起源於遙遠的傳說時代。據說張姓的始祖名「揮」,他是黃帝的孫子(一說是黃帝的兒子),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弓箭和網罟。弓箭和網罟作為當時的新的生產工具,使人們可以獵取更多的鳥獸,捕撈更多的魚蝦,又能夠減少猛獸對自身的傷害。揮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產弓箭和網罟為業,於是他的後裔就以「張」作為自己的姓氏。
張姓公認的血緣親祖黃帝是遠古傳說時代華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以德經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選賢任能,嚴懲頑凶,開創了一個歌舞昇平的盛世。
據《帝王世紀》記載,黃帝由其母有嶠氏女附寶感電而生。「(黃帝)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孕二十四月,生黃帝於壽丘,長於姬水,有聖德,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後人據此推演出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是:黃帝降生於天帝下凡之際,那時正是神農氏時代,神農的舅舅有個兒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國(在今河南省新鄭縣境內)的國君。當時少典族正與有嶠氏族互通婚姻。於是少典便娶有蟜氏的女兒附寶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寶扛著木耜去田間種地,正走著,天空突然暗淡下來,頓時星斗滿天,和晚上一模一樣。這時,附寶抬頭仰視,只見上空有一道閃閃發亮的電光像蛇一樣不時繞著北斗七星旋轉,剎那間,四野罩上了一層濃郁的青光。不一會,附寶只覺得腹部有什麼東西猛地一動,嚇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頭詢問時,她卻說沒有什麼。打那以後,附寶便懷孕了。自懷孕那天起,經過24個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寶在新鄭西北的軒轅之丘(一說在山東曲阜),生下一個男孩。由於出生在軒轅,所以便給這個孩子起名為軒轅。傳說軒轅剛生下來就會說話,非常精靈。還在孩提時代,他看見人們在樹上構築房子,便說:「把房子建築在樹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蓋地上不是更好嗎?」不久,神農氏聞知黃帝這種見解,大不以為然。於是,黃帝便在地上蓋了一間房屋讓他看,神農氏這才信服了。
另有一種傳說:附寶與少典成親後不久,便遷徙到山東曲阜的壽丘。在一個初冬的夜晚,附寶獨自一人來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間,天空出現一道銀白色的閃電,只見那閃電繞著北斗星中的樞星轉了幾圈,然後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這時,大吃一驚的附寶頓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覺。不一會,她才意識到自己受雷電感應而懷孕了。此後,經過24個月,於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壽丘生下黃帝。剛出生的黃帝,額骨隆起,形狀像太陽,而且面部有龍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龍爪龍趾。更奇異的是,黃帝有四張臉,傳說這樣黃帝可以隨時隨地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觀察、了解一切情況,以更好地相機行事。黃帝剛出生就咿呀說話,不久就會走路了。他十歲左右離開壽丘,到處拜師學藝,遍訪名山大川。
黃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時代,當時中國大地的社會結構表現為氏族——由若干氏族組成的部落——由若幹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聯盟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發生戰爭,黃帝開始還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領,在長期的征戰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終完成了對其他各部落的統治,坐上了部落聯盟盟主的寶座。
對炎帝、蚩尤與刑天的戰爭是黃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個里程碑。據文獻記載,黃、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嶠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新書·益壤》說:「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當黃帝成為姬姓部落首領並開始興盛強大之時,炎帝部落已步入虛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間相互征討,暴虐百姓,而炎帝則無力平息戰亂,保護臣民,於是黃帝遂起而教民慣用干戈,以征殘暴。結果,各氏族都前來朝拜並歸服於黃帝。炎帝乃遷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說在山西運城),但仍然大行無道,史稱「並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逸周書史記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黃帝再次「振德修兵」,決定與炎帝在涿鹿進行決戰。據文獻記載,黃帝所率以熊、羆、狼、豹、軀、虎等為圖騰的各氏族部落聯軍揮舞著用雕、鵑、鷹、鳶等羽毛製作的戰旗,向涿鹿猛烈進攻,炎帝則退到城東一里的阪泉。經過血戰,黃帝方「誅炎帝而兼其他」,於是「天下乃治」。戰敗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東方轉移,與長江流域的苗蠻集團犬牙交錯,漸趨融合。黃炎戰爭的勝利確立了黃帝對原屬炎帝勢力范圍的黃河中游地區的領導權,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聯盟盟主(有稱「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當黃炎之戰結束,黃帝剛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時,居住在黃河下游(即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的九黎族首領蚩尤就率眾西進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戰。九黎族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部族,他們英勇善戰,以蚩(一種毛蟲)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長蟲)為圖騰。到黃帝時代,該部族出了一個有名的首領,人們就將其稱作蚩尤。蚩尤通曉天道,精明強干,長於戰事,史書中也把他描繪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說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鬢發如劍戟,頭上長角。不僅如此,他還有「兄弟八十一人,並銅頭、鐵額、食沙石」,武猛異常。憑著強大的武力,蚩尤不斷向四鄰擴張,大有與黃帝分庭抗禮之勢。其時黃河中游一個以榆罔為首領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擾後,遂向黃帝求援,於是就引發了黃帝與蚩尤的涿鹿大戰。此次大戰對黃帝來說極為艱難,所謂「流血百里」,「九戰九不勝」,但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
在經過炎帝、蚩尤之戰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以後,黃帝把尋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訪天下賢明之士的基礎上。為此,他不辭艱辛,連續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經,越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適東岱而奉中黃,人金谷而咨滑子,論導養而質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後,著體診則受岐伯、雷公,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白獸之辭。(《抱朴子》)足跡所及,「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
黃帝的巡遊,一方面擴大了黃帝族的聲威與影響,從而使黃帝的勢力范圍日益拓展,《軒轅黃帝傳》所說:「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東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黃帝游歷之處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們在黃帝仁義之德的感召下,紛紛前來向黃帝族朝貢,首先是諸北、儋耳之國來向黃帝族貢獻禮物,接著南夷族乘白鹿獻上美酒,後來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斷地前來朝貢。外人朝貢進一步加強了黃帝族與其他族的友好往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就為黃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在巡遊天下,了解各地情況,獲得養民安邦之道之後,黃帝遂提出並開始實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黃帝一生娶有四個妻室,她們是嫘祖、方雷氏、彤魚氏、嫫母。據《史記·五帝本紀》、《帝王世紀》、《路史·疏仡紀·黃帝》等文獻記載,嫘祖又作傫祖,西陵氏女,為黃帝正妃。她發明了養蠶繅絲之術,並教人以絲織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魚氏皆賢淑。嫫母相貌很醜,但賢而有德,因沒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為醜女。黃帝認為「屬女德而弗忘,與女正而弗衰,(貌)雖惡何傷」(《呂氏春秋》),故娶為妻室,封號嫫母。
關於黃帝的子孫,文獻記載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國語·晉語》說:「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陽與夷鼓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史記·五帝本紀》、《世本》、《大戴禮記》等書,與此大體一致。
與《國語》、《史記》等書所雲不同,《山海經》說:「黃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貌處東海,是為海神。
「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禺番,是始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狄。」
黃帝一共有25子卻是歷來所公認的。25人雖是伺父之子,卻有不同的姓,僅就得姓的14人來說,又分為12姓,這說明他們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們所嫁的氏族的姓氏為姓氏。至於「同姓者二人」,是指他們同時嫁給一個氏族。
據《路史·國名記》記載,黃帝子孫所封之國有陳、昌、張、資、寇、酈、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國各地。這些黃帝子孫的進一步繁衍則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假若說他們並非黃帝子孫,或者說歷史文獻記載有所依附的話,那麼,他們也當是黃帝這一「中央天帝」統領下的各部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都自稱自己是「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
黃帝逝世後,葬於橋山。橋山隸屬的郡縣在何處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在今陝西黃陵縣。黃帝陵墓既是號稱「天下第一墓」的中華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們將要在下面介紹的張姓家族的血緣親祖之墓。
張揮是張姓的得姓始祖,但張揮與黃帝的關系則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張揮是黃帝之子,另一說則認為他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子,即張揮為黃帝之孫。《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急就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有關姓氏學的史籍記載雖稍有出入,但都主張揮為黃帝之孫說,其稱: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造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後世張氏後裔所修族譜、家譜多有沿用此說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張氏家譜》卷三《受姓淵源考》雲:「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昊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持張揮黃帝之子說的有《廣韻》(下平聲十陽)、馬騙《繹史》等,張氏後裔所修家譜也有很多贊同此說。
中國人姓氏之得皆有淵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則。姓氏命名的原則概括起來有以國、邑、鄉、亭為據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國符、技、事、謚、謚氏、邑系、邑謚、族、族系等等為據的。
張姓始祖揮之得姓亦基於上述原則。盡管在張揮是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這一問題上,古文獻記載各持一端,但具體到張揮本人的情況,則無大的分歧,都承認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這一基本事實。然則,細心的讀者還會從我們前引文獻中發現,記張揮之得姓,有「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和「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等微小區別。據此,我們可以說揮之得姓為張,是以技即職業為姓,也可以說是以官為姓,或者記作以職官為姓。
春秋時由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所建的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始祖張揮傳21世,歷數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張嵩,字仲山,任御駕將軍,後封為濟國公。他生有張亮、張奉、張文、張進四子。這些僅見於世系而不見於古文獻。
再傳30代至51世祖張仲,字忠嗣。他與尹吉甫共同輔佐周宣王中興周王朝。生有張象、張宜二子。據史籍記載,張仲生活在周王朝實行共和行政的前後。當時周厲王因大行無道而被國人推翻,逃出王宮,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職。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14年之後,周厲王病死於彘(今山西省霍縣),共和伯請太子姬靖即位,史稱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國勢,征伐戎狄,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歷史上被稱作「宣王中興」。
張仲之後,張姓先民有很多人載人史籍。如《左傳》在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記有手和臂肘被箭穿連,仍奮力推車,沖向敵陣的張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有怒殺華多僚的宋國大臣張句。另外,還有張良的先祖張老、張趯、張骼、張抑朔等人,他們籽在下一節中進行介紹。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世卿升立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它標志著中國進入戰國時代。這個時期,張姓先民們的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如魏國人張儀西走秦國,合縱連橫,大展其才能。而楚國則有大臣張旄,曾出奇計讓楚王將充當秦國使臣的張儀趕走。齊國有張丐,說服魯國在齊楚戰爭中保持中立。但張姓先民主要還是以原晉國屬地為其建功立業之所。在趙國,張孟談策反韓、魏,反擊智伯,一舉解晉陽之圍。魏有張丑力諫,阻止張儀為秦國在魏國開展外交;張倚出使趙國,使趙國在秦魏交戰中傾向魏國。韓有張去疾、張譴及張良的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等。
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強的國家,在那裡也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張姓先民——張若。秦惠文王於公元前316年派大將司馬錯率兵攻佔四川,貶蜀王,派張若為蜀國守。上任伊始,他遷移秦民萬家人川,實行農墾,發展生產。又與張儀一起共同經營成都,按照秦國都城咸陽之制建有里閭、下倉、市肆、官舍、樓宇等。又設置錦官、鹽鐵官,發展官府手工業,為增強秦國國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公元前285年,秦國廢除巴、蜀侯國封號,改設蜀郡治川。張若因功被任命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數民族賜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個出生在山後金山(今阿爾泰山,一說大興安嶺)的蒙古將領,名叫伯顏帖木兒,他作戰英勇,曾率兵多次打敗農民起義軍。但在一次戰役中,敗在朱元璋的手下,於是歸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賜給他張姓。他的後代一直從軍,傳至玄孫張晟,官至都督事,進入明代中央最高軍事機構的核心領導層。又如韃靼人(明代對東部蒙古地區的蒙古族人的稱呼)哈剌爾敦,英勇善戰,被明成祖朱棣賜姓張,改名隆善。永樂七年(1408年)十月,張隆善被任命為北京右軍都督簽事,也成為一名中央軍事領導集團的核心成員。另一個韃靼人奴兒,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邊疆守將,屢立戰功,憲宗皇帝朱見成為表彰他的英勇,賜姓張,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年)八月,張友被任命為金吾衛指揮使。
明代前朝,有一個女真族(滿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戶,領兵征戰,勇猛異常,其事跡傳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興,賜姓為張,改名志義。永樂八年(1410年)張志義被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治所在今黑龍江省東寧縣東大城子。四年之後,治所移至今跨吉林、遼寧兩省的渾江流域。
今岫岩縣前營鄉張氏,本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張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馬札爾台,他歷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營都統,陝甘、湖廣等省平章,並知樞密院事,官至中書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書右丞相。元朝滅亡後,其後裔世居長白山麻加樂和忽密拉,大多從事畜牧業,也有人經商巴唐地區。到11世紀繼英授德時,正值愛新覺羅氏崛起於東北,於是棄牧從戎,成為努爾哈赤帳下的一員勇將,屬鑲黃旗。清兵人關,建立統一政權後,治良匡氏遷居盛京(沈陽)。13世祖名叫伯爾格,精通漢文,熟悉漢書,文武雙全。乾隆六年(1741年)調任岫岩防禦使。因為熱愛當地秀麗的山川,就奉侍母親佟氏,攜弟吾令吉定居下來。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孫都改姓張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於都英額、哈達、輝發、長白山、佛阿拉、伯都訥、憲顏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張氏。
扎庫塔氏分布在瓦爾喀(今蘇聯東海濱省南部)、扎庫塔、松花江、長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為張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爾喀、扎庫木、赫圖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為張。,愛義氏分布在愛湖流域一帶,在清代全部改為張氏。
明洪武元年(1368年),回族人張某任寶慶(湖南省邵陽)衛指揮。據《寶慶府志》卷33記載,指揮張氏的先人叫璞羅德,北平三河人。張氏任滿之後,即定居武岡車林鋪雞腳塘,依靠屯田百餘畝田產為生。今天邵陽市各地的回民,以馬、張、蘇、海、蔡姓為多,其中的張姓回族人或許就是璞羅德的後裔。
唐代初年,在雲南洱海地區近百個白蠻部落中,有一個相傳從隴西遷來的張姓部落。公元7世紀中期這個部落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這時正值烏蠻部的蒙舍龍和他的兒子龍獨羅(又作細奴羅、細諾羅)開始擴張勢力,建立南詔政權。7世紀70年代,細諾羅勢力推進到洱海地區。據文獻記載,張氏進求因抵擋不住南詔的攻勢,就將自己的部落政權「禪讓」給了細諾羅,而細諾羅為了酬謝張氏,就將自己的大兒子羅波海,改姓為張,改名叫張朝鳳(夏正寅《哀牢夷雄列傳》)。這支蠻人張氏,後來演進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領導的雲南各族人民起義的隊伍中,有一個叫張興癸的彝族將領,史稱他是南詔王細諾羅之後,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張的烏蠻人羅波海(即張朝鳳)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動在秦漢、三國魏晉時代,內有19個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數幾個部才有資格成為最高統治者單於,是匈奴族中的貴族。東漢時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北匈奴則歸附漢室。三國曹魏時期,在今山西汾陽地區設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歷史上把他們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從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張XX」「西河胡張XX」的記載,這些就是匈奴張氏。如《晉書·符堅載記》雲:「屠各張罔聚眾數千,自稱大卑子,堅遣鄧羌討平之。」《魏書·太宗紀》雲:「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張文興等率流民七千餘家內屬。」《魏書·太宗紀》:「天興元年三月,西河胡張賢等率營部內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個別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區。主要活動於我國魏晉時期,十六國時代,以石勒為主曾建立過後趙政權(319-351年)。羯族中張姓很多,歷史文獻多有記載,例如《晉書·石勒載記》雲:「胡部大張旬督、馮莫突等擁眾數千,壁於上黨,勒往從之。」《十六國·後趙錄》稱:「張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後趙國內張姓人特別多,石勒起兵時,十八騎中就有張噎仆、張越二騎。石勒自立為後趙王時,以張離、張良二人為門生主書,司典胡人出內。傳至石虎為後趙王時,離、良二人都官至尚書僕射,另外還有張群、張豺、張散、張茂、張斯、張屈支、張夷、張舉、張舂、張賀度、張沉等,都是後趙的達官顯貴。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編第八《羯族諸姓·張氏》中對上述張氏作了一番考證之後,得出了他們是羯族張氏的結論。他認為羯族張氏之張,是「羌渠」 (康居)諧聲轉讀而來。由此看來,羯族張氏是為後趙政權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國東北(包括前蘇聯、朝鮮一部分)的一個古老民族,遼金時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來的渤海族張氏。隋況已在前面作了介紹。在這之前的渤海國時期(720-962年),還有一支渤海族張氏。如大將張文林、大臣張仙壽等,共有達官顯宦二十餘人,他們活動於上層,是渤海國的貴族。但這支渤海張氏之姓張的緣由卻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個活動於唐宋遼金時期的古老民族。歷史文獻中常把它記作「奚人」、「奚回」。遼代末年,奚回離保曾在今東北地區稱帝,建立奚國,改元天復。唐代奚族張氏知名的有張孝忠,曾任義武節度使。另有張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宋將張鎖高收為「假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軍節度使,又改賜姓名為李寶臣。李寶臣,有的文獻將其原名誤作張寶臣。
戰國以後,不斷有漢人移居雲南,他們和當地的土人長期雜居、通婚,相互影響,到隋唐時期就形成白蠻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圍有數以百計的白蠻部落。白蠻的族源主要是漢族,因此在語言、文字、風俗等方面和漢族大體相同,他們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漢姓。當時,在洱海地區有趙、李、楊、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個張姓部落,相傳是從隴西輾轉遷來的。他們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其子孫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蠻張氏就分布到雲南太和縣洱西驛、雲南縣、浪穹縣十二關、阿迷州東山江、猛丁塞(今元陽縣老猛)、鎮南州英武關、楚雄縣、騰沖州、孟合驛、寧番(今北勝縣)等地,並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驛丞、巡檢、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階最高的是騰沖州土知州張銘。按照明代官制規定,土司官是世襲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張氏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在今湖南、廣西等省,有很多瑤族張氏的聚居點。如武岡縣上洞鄉的石界;資源縣河口鄉的蔥坪、猴背、高山;鹿寨縣沙寨的鄉興;那坡縣百合鄉的那樂、民興、平壇,下華鄉的上華、規六,那隆鄉的坡芽;凌雲縣加龍鄉的下傘、尖里;欽州市洞中鄉的洞中、那麗、板興,板八鄉的板溝、大坑、細坑、和平。那俊鄉的東山、那欽;上思縣有妙鄉的更辟、有生;江城縣瑤家鄉的象腳山、象庄、於龍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廄房、勐板山、溫箐、漫薄山、甘蔗園、依郎、高山寒;龍勝縣的馬堤鄉等,都有瑤族張氏分布。瑤族張氏的知名人士有廣西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張有雋。
壯族張氏主要分布在廣西,其由來不很清楚。在清代,廣西上林縣有一個很有名的壯族張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張鴻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舉人,著有《女訓》、《家訓》、《董訓》等。哥哥叫張鴻翮,康熙間任永寧州學正。鴻翮的兒子張友朱,曾任慶遠府學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鵬展,乾隆時官至通政使,著有《山左續抄》、《三難通解訓言述》。
黎族張氏主要分布在海南島,其由來不清,清代有崖州(海南崖縣)洋琳洞黎人張紅須,道光九年(1829年)領導當地農民起義,後被鎮壓。
侗族張氏一部分是由宋代屯田湘西的章姓改姓並與土居侗族人通婚、交融而來的。其情況見本章第一節。其他支系的由來不很清楚。原來主要分布在湖南、貴州等區。清乾隆四十三年大旱,晃州(湖南新晃縣)有部分侗族張氏遷到湖北的宣恩、恩施、利川、咸豐等地。
高山族張氏主要分布在台灣。清代有張李成,1884年中法戰爭中,他曾率兵500人,在台灣淡水大敗法國侵略軍。
阿昌族張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由來不明。
納西族張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由來不明。
藏族張氏。主要分布在藏族聚居區。由來也不明。
僳僳族張氏。主要分布在僳僳族聚居地。
蒙古族張氏。蒙古族張氏有一支由治良匡氏改姓而來,具體情況見本章第一節。其他支派則不明由來。在明代,有固原蒙古人張把腰,於成化年間領導農民起義於石城堡。
朝鮮族張氏。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及朝鮮半島。在清代初年,他們大多編人八旗中,率兵打仗,如副都統正黃旗遼陽人張偏圖、都統正藍旗易州人張雅圖、甘肅巡撫鑲黃旗人張文興、山西巡撫正白旗遼陽人張滋德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張良弼,他本是正白旗倉衣旗鼓人,世居沈陽。在攻克遼東時,因功由鼓人升為佐領。後圍攻錦州,擊敗明朝大將洪承疇,授予二等輕車都尉。其子張時薦,襲父職,後來加爵至三等男。
滿族張氏。滿族張氏多由赫舍里氏等改姓而來。今岫岩縣哈達鄉張氏,絕大多數是滿族人,其先祖是長白山二道溝的鑲紅旗人。
回族張氏。回族張氏中有一支是在明代由璞羅德氏改姓而來的。其他支派的由來則不很清楚。張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如湖南邵陽回民中,以姓馬、張、蘇、海、蔡者為多。民和縣回族大姓依次排列為馬、冶、劉、楊、白、張、陳,他們是清光緒年間,陝甘總督左宗棠從甘肅水阜河十二庄遷來的。今拉薩市的回族張氏和黎氏、余氏三姓,都是從四川來的。
彝族張氏。彝族張姓人有一支是南詔王蒙氏之後,詳見本章第一節。在四川德昌縣麻泉公社有一支張姓,其先祖為會東土司張氏,是彝族人,但後來逐漸漢化,最終成為漢族人。
苗族張氏。苗族張氏有一支是宋代由江西遷居湘西的大章、小章兄弟二人後裔改姓並與苗人通婚而來的。
土家族張氏。土家族張氏有一支由宋代大章、小章兄弟後裔改姓而來。在今湖南龍山縣境有一個歷元、明、清三代的張姓土司世家。兄弟二人,大哥叫張金隆,是白岩洞長官,弟弟叫張義保,任上溪土知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364年)弟弟出繼才滿一歲的兒子張友諒給哥哥。明洪武九年(1376年)友諒襲任白岩洞長官司職事,而土溪知州一職因義保於洪武三年病故而一直空缺。這種情況下,經宣慰使彭添保出面,讓友諒歸宗,承襲知州,而伯父白岩洞長官之缺則請族人洞民總管張那律升補。這兩個土司家族世代相傳,直至清雍正五年改土歸流時止。子孫繁多,習俗漸異,漸漸分演成土家、漢、苗族。
烏丸族張氏。烏丸族是我國古代北方的古老民族。東漢末年,中山國(侯國)丞相張純與一個叫做共的烏丸族「大人」(首領)聯盟,反對漢王朝,自號天安定王,成為北方諸郡烏桓元帥。從此以後,張姓成為烏丸的貴族之姓,有好些烏丸人就改姓張氏。後來曹操平定烏丸,將其部落遷往內地。今南皮縣張氏,大都是這時遷來的.
三、他姓改姓
Ⅶ 富寧歸朝名字來歷
歸朝鎮地處雲南富寧縣東南部,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37公里,東接谷拉,南接廣西那坡龍合、定業兩鄉和城廂鎮,西靠板侖鄉,北接洞波、者桑,國道「323」線和普廳河穿境而過,是雲南通往兩廣及沿海地區的重要通道。
Ⅷ 少數民族節日的由來
壯族
銅鼓節
東蘭縣隘洞、長樂鄉一帶壯族傳統節日。分別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舉行。屆時,各村的小夥子組成銅鼓隊,把銅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頂上,懸於木架,首先擊鼓祭祖,然後進行擊銅鼓比賽。其法是大鼓對大鼓,小鼓對小鼓,以四面為1組,每鼓3人,輪換著打,不能中斷。以打得響亮動聽、節奏明快、耐力持久為勝。比賽往往通宵達旦。同時,男女青年結伴縱聲對歌。比賽結束,人們以從家裡帶來的粽粑等食物進行野餐,歡歌笑語響徹山谷。
農具節
東蘭、南丹、天峨等縣壯族民間傳統節日。俗稱螞節。節期從農歷正月初一至三十(有的地方至十五)日,以大村寨為單位或幾個村寨聯合舉行,有「請蛙婆」、「唱蛙婆」、「孝蛙婆」、「葬蛙婆」等祭祀儀式。整個節日活動以贊頌蛙神給人間帶來雨水、保佑豐收的功績貫穿始終,為樂神娛伯歌舞盛會。人們把大年初一找到的第一隻青蛙奉為神聖,抓獲此蛙者受到敬重和擁戴,並成為當年主持祭蛙儀式的首領。現代蛙婆節已演變成群眾娛樂節慶活動和歌會,故又有「螞歌會」之稱。
吃立節
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民間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或「補過春節」。相傳在1894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進犯邊疆,為打擊侵略者,當地青壯年紛紛拿起武器,保衛家園,所以未能按時過春節。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將士凱旋歸來,鄉親們殺雞宰羊,做糯米糍粑,盛情款待,歡慶勝利,補過春節,並相沿成俗。節日期間,人們舞獅子、耍龍燈,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農具節
桂西南地區壯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二月二十九日舉行。是日,各家各戶把自家加工製作的各種農業生產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軛、簸箕、畚箕、扁擔、鋤頭、犁頭、耙、鋤柄、籮筐、竹墊、谷籮、谷桶及傢具等。人們紛紛選購以備春耕。
花婆節
壯族傳統節日。民間傳說,壯族始祖 六甲是從花朵中生出來的。後來主管賜花送子之事。所有的人都是從六甲花園中的花轉到世上來,故其被奉為花婆神。農歷二月二十九為花婆神的誕辰日。壯族婦女舉行祭祀儀式,村寨里同一輩的婦女結異姓姐妹,湊錢備辦雞鴨從和香燭錢紙,供祭花婆神,然後成群結隊到野外採花來戴,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長。沒有生育的婦女,是日要到野外採花來戴,以求花婆神賜花送子。若日後懷孕,為使小孩出生後有靈魂,須請師公到野外念經求花,還要在路邊小溝做架橋儀式,把花從橋上接過來。小孩出生後,要在產婦床安上花婆神位,定期祭拜。此俗現已淡化。
三月三歌節
壯族傳統節日。亦稱三月歌圩。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農歷三月初三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製作五色糯飯,染紅彩蛋,歡度節日,有的持續二三天。各地歌節有特定的聚會場地。一般為峒場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參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老人小孩亦來游樂助興。在歌圩場四周,攤販雲集,民間貿易活躍。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馬的盤陽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陽的喬業、田東的仰岩、宜山的下澗、柳州的魚峰山等處。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對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演壯戲等娛樂活動。歌節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為弘揚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了「三月三」歌節活動,全廣西各地歌手雲集南寧,全國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國友人也前來觀光,盛況空前。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為文化藝術節。
牛魂節
壯、侗、仫佬、仡佬等民族祭祀牛神的傳統節日。又稱牛生日、牛王節、脫軛節。多在每年農歷四月初八,也有在六月初八或八月初八舉行的。是日,農家給牛放假一天,各家各戶把牛欄修整一新。村老們對全村的牛評頭品足,並告誡各家要愛護耕牛。家家蒸制五色糯飯,用枇杷葉包裹喂牛。有的地方還在堂屋擺上酒肉瓜果供品,由家長牽一頭老牛繞著供品行走,邊走邊唱,以贊頌和酬謝牛的功德。這一天,各家各戶先把牛喂飽,然後全家人才吃節飯。70年代以來,牛王節中的敬牛神色彩已漸淡薄,但敬牛護牛之風猶存。
葯王節
亦稱葯師節。壯族傳統節日。傳說葯王是壯醫葯神。他發現葯草,為人治病,還向眾人傳授種葯、采葯、治病的知識。昔時壯族地區各較大村寨都立有葯王廟,每年五月端午節祭祀葯王並進行采葯防病活動。如桂北一帶的壯族此日上山採回烏桕、田基黃、葫蘆茶、元寶草等草葯煮水洗澡。以為此舉可使皮膚光潔,不生疥瘡。靖西縣的壯族則在這天開設葯市,專賣各種草葯,買者踴躍。傳說此日之葯有特效。此外,各家各戶還包三角粽,在屋裡熬醋液,燒柚子皮,在門邊插艾草,以示驅邪逐疫。
吃新節
壯、侗、苗等民族傳統節日。又稱開青節、新米節。每年農歷六月舉行,具體日期各地不盡相同。屆時,水稻和玉米已開始成熟,人們取少許新穀米,煮干飯加菜過節。若稻穀未成熟,就分別在自家的幾塊上摘回稻穗,將其谷漿捏撒在飯鍋里,以示嘗新。有的地方還以新米飯、酒肉酬祭農神。有的則以村寨為單位,在田間地頭或山坡聚集宴飲,高歌起舞,竟日方休。據說此節習俗來源於人們對農神的崇拜,後來逐漸演變為一般的民間節日。
莫一大王節
桂北地區壯族傳統節日。也稱五穀廟節。每年農歷六月初二舉行。傳說是日為莫一大王誕辰,因其拯救壯人有功,且保佑五穀豐收,壯族人民感其恩德,故於村前建廟宇、在家中立神位供奉。每年行小祭,供祭雞、鴨、豬肉;隔六年一大祭,大祭必全村寨集資殺豬宰羊。屆時每家派一人參加,在莫一大王廟舉行盛大祭儀,由村寨頭人主持,請道公誦經祈禱。祭時按一年12個月,分別將豬和牛的肉、肝、腸、骨頭等不同部位做成12道菜,逐一擺在供台上。待12道菜供齊,即可焚紙行禮。祭畢,將每道菜平均分給各人品嘗。晚上,舉行對歌、唱戲等娛樂活動。
擂背節
桂西一帶自稱為「布儂」的壯族的傳統節日。壯語稱為「呤勾到」,意為吃新谷和青年男女交際。每年農歷七月十五舉行。家家戶戶宰雞殺鴨,做豆腐,蒸新米飯,供祭祖宗,合家歡宴,並用米飯喂狗和貓,以示不忘其守家捕鼠之勞。晚飯後,青年男女穿新裝,相聚在村旁的地坪上,舉行擂背活動。男女互相挑逗嬉戲,你踩我腳,我擂你背。老人小孩也來圍觀助興,滿場歡聲笑語。按習俗,男先拍女背,表示男先看中女方;若女先擂男背,表示女方愛上了男方;若雙雙互擂,表示互相愛慕。於是便互相追逐跑出場外,到村頭寨邊去對歌,吹木葉,互訴愛慕之情,臨別互贈情物,確定戀愛關系。
嘗新節
壯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七八月間新谷成熟時舉行。一般各家各戶單獨過,也有請鄰近親友一起聚會的。是日,家家戶戶都用新米煮飯,並殺雞宰鴨備豬肉,祭祀祖宗及各路神靈,酬謝其護佑豐收。婦女們清早就到田裡割回綠稻葉供在神龕上,並供上飯菜果品,然後燒香、點亮油燈。一切准備就緒後,把狗喚到神龕前,舀一大勺新米飯,加上各樣菜餚喂狗。待狗吃飽後,全家人才圍坐聚餐。傳說最早的谷種是狗帶來的,為了感謝狗的功勞,嘗新節必讓它先吃。
跳嶺頭節
桂西南欽州一帶壯族、漢族民間傳統節慶習俗。又稱「跳嶺頭」。多在中秋節前後十餘天內舉行,個別地方在農歷三月或十月間。為當地僅次於春節的節慶活動。因其活動多在村邊嶺上舉行而得名。屆時,各村屯竭塘捕魚,家家戶戶宰鴨設筵,祭祖敬神。同時還請「嶺頭隊」(師公)到村邊嶺上進行舞祭活動。師公戴著面具,表演「拋偈」(舞蹈)和「唱格」(歌舞);一些地方還兼有武術和「鬥法」(民間魔術)表演。表演程序為安壇、請神、收禁、歌舞等。歌舞過程均有鼓樂伴奏。清道光年間《欽州志》有載。今已由原來的宗教酬神祭儀演變為民間娛樂活動。
壯年
壯族新年,時間比春節早一個月。每年農歷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壯族村寨家家戶戶殺豬宰羊,合家祭祖,聯寨拜社,喜迎新年。從十二月初一開始,村寨之間便進行規模盛大的集體互訪,會親飲宴,對歌作樂;青年男女則開展社交活動,小夥子們成群結隊走村串寨「鬧姑娘」,對歌擇偶。這些活動延續至十二月初七前後結束。關於壯年的來歷,相傳社王原系孤兒,自幼在壯鄉乞討長大,力大無窮,能除邪降魔。後來妖魔作祟,壯鄉遭難,人們四處逃散。社王不忘壯人養育之恩,驅魔消災,護田守寨,使壯人重返家園安居樂業。當人們歡慶豐收之日,社王才在寨邊大樹下依棚棲息不,時值農歷十一月三十日。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社王,便把十二月初一定為開年旦日,就地修社王棚祭以祈佑護。
侗族
姓氏節
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龍勝、三江等地。石、羅姓過「未節」,以立秋後第一個未為節日;有的石姓則在十月十二日過祭祖節。胡、吳兩姓過「甲戌節」,即立秋後第一個甲戌日過節。伍姓在六月初六過「雙鴨節」或過八月「社節」。陳姓原在除夕早上過「概考送節」(即開酒壇節),後因除夕難以請到客人,改在七月十四過「中元節」。這些節日,多數在黎明前以粗飯、淡菜或凍菜放在芭蕉葉上祭祖,紀念先人在民族壓迫下逃難的艱辛生活。到上午或中午才請親威朋友到家作客。40年代以來,黎明祭祖活動已淡化,白天請客習俗至今盛行。
侗年
侗族傳統節日。侗語稱凝甘,又稱冬節或楊節。冬節原為侗族楊姓節日。最初以楊節為侗年的是貴州黎平、榕江、從江三縣部分地區(每年十一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間)。後來互相仿效,過侗年的人逐漸多起來。80年代初,經各地侗族代表人物商定,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侗年。是日,楊姓侗家備好各種酸菜、凍魚、糍粑以饋親友,叫「吃楊粑」。過農歷大年時,對方要如數奉還,稱「還楊粑」。一般人家過侗年時殺雞宰鴨,宴請親友。
冬節見侗年。
花炮節
侗、壯、仫佬族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三江、龍勝和湖南通道等地。各地節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以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花炮節最為熱鬧。主要活動是各村寨組織搶花炮。花炮是用紅布(或紅綢)纏繞的小鐵環,將其置於鐵炮頂端,然後點燃放炮,小鐵環沖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預定人員即奮力爭搶,奪到花炮並送到指定地點為優勝。搶到花炮則意味著吉利幸福,可獲得豬、羊、紅蛋、酒和鏡屏等獎勵。花炮分頭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還有四、五炮。搶花炮僅限於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組隊,也可跨村寨自由組隊。搶花炮原為還願求嗣的民間宗教儀俗,現已發展成為群眾性文體活動,並列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
仫佬族
走坡節
仫佬族青年傳統社交節日。又稱坡節、坡會、後生節。一般在春節期間和中秋節前後擇日舉行。節日里,男女青年盛裝打扮,三五成群來到預約的峒場或山坡上,對唱山歌,結交友情,尋找情侶。初次相會對唱《相逢歌》,告別時,互贈毛巾、布鞋等隨身帶的小禮物;二次對歌相逢,彼此稱「雙」;第三次相逢對歌改稱「舊」。通過多次對歌,情意日增,不少青年互結同年,相愛定情。現代走坡又增添了球賽、下棋等活動內容。
坡會
見走坡節。
水族
端節
水族傳統節日。水語叫「借端」。端節原先是在統一的日子裡大家集中在一塊過的,後因人員過多,住地分散,為便於過節時互相往來,互相慶賀,經協商,定於水歷十二月至次年二月(農歷八月至十月)間第一至第七個亥日分期分批過節。習慣上是長房住地的人先過,晚房後過。節期忌晴,以有雨為吉,預兆是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現廣西水族不單獨過端節,與當地的壯族、漢族一道過春節。
卯節
南丹、河池等地水族傳統節日。又名借卯。每年夏收夏種大忙後,人們選一個卯日來慶祝豐收。青年男女趕「卯坡」,尋找自己心愛的伴侶唱歌,互相傾訴愛慕之情。
彝族
開年節
那坡縣彝族傳統節日。彝語稱「嘈堂創」,意為節日的開頭。每年正月初八、初九舉行。活動內容為:聚眾祭祖;占定當年重大節日歌舞和族祭頭面人物;為當年各種節日活動集資籌糧。
唱哈節
京族傳統節日。傳說越南陳朝時代,有越南歌仙來到京族地區,以傳歌授舞為名,動員京族人民反抗陳朝的黑暗統治,受到京族人民的敬仰,後人修建「哈亭」設神位,常唱歌傳頌。一年一年的「唱哈」便成為京族的傳統節日。唱哈節在哈亭內舉行,有迎神、祭神、入席唱哈和送神等內容,屬一種民間宗教活動。
護林節
彝族傳統節日。亦稱忌歡節。流傳於隆林、那坡縣部分彝族區。分別於農歷三月初三和五月十六日舉行。古代彝族靠山吃山,形成花卉樹木有靈的觀念,每年春夏草木和農作物萌發時,擇日敬祭草木和作物幽魂,以示保護它們茁壯生長。那坡縣彝族還於節日期間組織象徵性的「打獵」活動,數名小夥子分別扮獵人、獵犬和獵獸,在林中嬉戲狩獵。從節日當天起,將銅鼓、葫蘆笙和彝胡等樂器封存起來,宣告一年一度的禁忌期開始,直至十月初十才開禁。
跳弓節
那坡縣彝族傳統節日。亦稱跳公節。彝語稱卡契、孔稿、嘈契。每年農歷四月中旬舉行。具體時間因村屯而別。相傳古時候,彝族祖先出寨抵禦敵人,於四月上旬至中旬陸續獲勝還鄉,族人設宴及歌舞慶賀,沿襲成俗。北宋始有該項活動。分大跳和小跳。9年舉行1次大跳,每次6~9天。每年舉行1次小跳,每次3天半。人們圍繞金竹絲開展歌舞活動,鄰近村民來觀賞和道賀,場外有臨時集市貿易。
瑤族
盤王節
瑤族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亦稱「做盤王」、「跑盤王」、「還盤王願」、「還祖公願」。各地節期不一。一般秋收後舉行。1984年8月17~20日,在南寧召開的全國瑤族代表座談會,通過以農歷十月十六日為盤王節。相傳,盤護為評王擊敗高王,娶評王三個公主為妻,被封為盤王,生育6男6女。後盤王上山打獵,被羚羊撞落山崖而死。後人為了紀念盤王始祖恩德,伐梓木作鼓,取羚羊皮蒙之,擊鼓慶祝。由於時值秋收後進行,含有慶豐收意義。
達努節
馬山、都安、巴馬、平果、隆安等地自稱「布努」的瑤族傳統節日。又名二九節、祖娘節、祝著節、瑤年。達努,瑤語意為老慈母。傳說農歷五月二十九日是瑤族始母密洛陀的生日,後人出於崇拜,定該日為祝壽日。是日,家家戶戶殺豬宰羊,宴請賓客,同時還舉行銅鼓舞、斗畫眉、賽弓箭、賽馬等文娛活動。達努節經歷史變遷,逐漸從民間宗教節日變成豐收節和平安節。
鳥節
富川等地盤瑤傳統節日。又名敬鳥節、趕鳥會、招鳥節。農歷二月初一,家家戶戶做湯圓、糍粑,掛到樹上喂鳥,並燒香祈禱,希望田裡無蟲無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現鳥節還增添了鳥交易、青年男女對歌等活動。
苗族
苗年
黔東南方言區苗族傳統節慶活動。苗語稱努倫。始於都柳江流域,由北而南經融水的大年、拱洞、桿洞、洞頭、紅水、白雲到安太、安陲、香粉、四榮而止,以農歷九月卯日到十二月半,歷時3個多月。年前,大家清掃房屋,修整村道,殺豬、做糍粑,做好迎賓的准備。除夕夜老少守年,四更後姑娘們搶新水、挑金銀,小夥子們上山趕牛羊入欄,預祝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初一安龍神,趕鬼邪。初二給已出嫁的女兒送年飯。初三以後上蘆笙坡,以村為單位「打蘆笙同年」,全村老少一起到他村作客3天。節慶期間,大苗山共有十三坡、十六坡、十七坡三大坡節,村級、鄉級坡節無數,坡節除吹笙踩堂,進行蘆笙比賽外,還舉行斗馬、斗鳥、鬥牛及對歌、摔跤、鳥槍射擊等活動。男女青年自由往來,以歌會友,以笛傳情,尋找自己理想的伴侶。直到大年二十方告結束。
社節
苗族祭祀土地神和祖先的傳統節日。分春社和秋社,在立春、立秋後的第五個戌日舉行。春社接神,秋社送神,有固定的社廟和社坪。社節供祭用的豬,在前一年抽簽決定。需敬土地神的人,社節前30~40天內不得參與紅白喜事,女人和家有孕婦的男人禁止參加。祭社之前,各家交一斤糯米用以釀酒和蒸飯。是日晨,由師公挨家挨戶求福,早飯後,大家齊聚社坪、社廟,殺豬蒸飯,燒香化紙,祭拜社神,祈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祭畢,與土地神共餐同樂。社日忌晾衣、下地勞作、上山燒火、挑柴進寨等。
四月八
苗族敬牛節日。傳說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是日人不下地,牛不拉犁,上山采來烏米飯樹葉和楓樹葉,入石臼舂碎,用濾汁泡米蒸成烏糯飯,並殺雞宰鴨為牛祝「壽」。烏米飯是苗族民間驗方,具有強筋護骨、益精養氣的療效。苗族用烏米飯來敬牛,反映農耕社會中牛的特殊作用。
蘆笙節
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融水苗族自治縣。又稱蘆笙坡節。分村蘆笙坡、域蘆笙坡和縣級蘆笙坡三類。每個坡都有固定的坡主。坡節期間,坡主率男女老少帶蘆笙鑼鼓一起到場,入坡儀式由蘆笙坡的創立者或繼承人主持。清晨,坡主帶酒、豬頭和豬尾(表示全豬)、雞、糯米飯、香、長毛草等,到坡邊祭祀。中午又領本村蘆笙隊率先入坡場,蘆笙隊圍蘆笙柱轉3圈後進行祭祀。儀式完畢,大家舉杯同飲,大呼吉利,宣告開坡。蘆笙節的內容有踩堂、賽蘆笙、打蘆笙同年、斗馬、賽馬、鬥牛、斗鳥、對歌、摔跤、鳥槍射擊、芒蒿表演以及商品交流等,是集娛樂與商業為一體的盛會。人數少則幾千,多達幾萬,參加節慶的有苗、侗、壯、瑤、漢等民族。節期一般為期二天,頭天入坡,第二天封坡,如遇好天氣則長達三五天。
斗馬節
苗族傳統節日,滸於融水苗族自治縣西北部山區。當地苗族有以斗馬取樂習俗。相傳500年前,苗族姑娘都愛嫁勇敢的斗馬能手,小伙們愛上同一姑娘,苗王就組織斗馬來決定姑娘的歸屬。以後斗馬逐漸演變為盛大節日中的主要活動。 1987年,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把縣慶日――11月26日定為苗族斗馬節。節日活動有斗馬和賽馬兩項,最後評出第一、二、三名。斗馬節期間,還同時舉行傳統文化活動。
拉鼓節
苗族傳統節日。苗語稱希牛。大節每13年舉行一次,拉4米多長的鼓;小節每3年舉行一次,拉1.7米長的小鼓。節期均為3天。鼓用大泡桐木按尺寸挖成空心,兩頭用牛皮封緊,鼓桶上通兩個氣眼。節慶活動分為箍鼓、唱鼓、拉鼓、葬鼓階段。是時遠親近戚紛紛前來「吃鼓」,一起歡度節日;主人們分鼓社豬肉,殺雞宰鴨,盛情款待,整個村寨沉浸在歡樂之中。拉鼓節意在祭祀祖先,祈求風調雨順,村寨興旺,祭祀性與娛樂性融為一體。
蒙古族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周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周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其它民族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歷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歷4月13日—15日舉行。節日里,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歷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穀神保佑。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借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覲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凈身,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里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歷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歷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每年正月25日,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桿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岩、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1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
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系。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歷,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納西族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獨龍族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時間在農歷臘月中,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時間長短視食物准備情況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藏族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傳統節日中以藏歷新年、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此外還有達瑪節、賞花節、上九節、郎扎熱甲節、俄喜節、羅讓扎花、沐浴節、驅鬼節、響浪節、酥油花燈節、望果節、轉山會等等。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過春節,時間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擇日過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為祭牛節,節日時不準使用牛。此外,還有搶花炮的花炮節,吃新米的吃新節,停止生產活動,以及各姓氏自己過的姓氏節及趕歌會、姑娘節、鬥牛節、花炮節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節,各地舉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縣來說,是正月初三(農歷,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祿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卻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為頭、二、三炮,包炮都繫上一個象徵幸福的鐵圈,外用紅綠線包紮。燃放時以火葯鐵炮為沖力,把鐵圈沖上高空。當鐵圈掉下來時,人們便以鐵圈為目標,蜂擁爭奪,謂之「搶花炮」。據說,誰搶得花炮,誰在這一年裡就能人財兩旺,幸福安康。集會地點還唱侗戲、演彩調、吹蘆笙、「多耶」、打籃球等助興。花炮節是侗族人民最熱鬧的節日。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節日有澡塘會、收獲節、過年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傳統的刀桿節,在節日會場的中央,豎起兩根約20米的粗大長桿,上面像梯子一樣綁上36把長刀作為橫檔,刀口向上,謂之刀桿。正午時刻,鞭炮鼓點齊鳴,五名僳僳族漢子身著大紅袍,頭戴藍布帽,在刀桿下將斟滿的白酒一飲而盡,縱身跳上刀桿。他們雙手扶握住上層的刀面,赤腳蹬著鋒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桿頂,取出鞭炮燃放,一時間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爬桿者下來後,人們紛紛向他敬獻美酒,能爬刀桿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桿結束後,青年男女還進行丟煙包活動,男女各站一邊,互相投擲,如果姑娘接著小夥子的煙包,並收藏起來,就說明姑娘接受了小夥子的愛慕之情。闊什節,「闊什」是僳僳語的譯音,「歲首」之意。闊什節,是僳僳族人民的節日。在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間舉行,歷時兩三天。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毛南族 春節放鳥飛、端午找草葯。毛南族也過端午節,還有南瓜節、重陽節。
俄羅斯族 俄羅斯人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歷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紀念耶穌降生。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主要節日是農歷新年。
維吾爾族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節。
瑤族 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主要有盤王等。
Ⅸ 廣西那坡縣住房公積金到哪查詢
你找查住房公積金這一項,點擊進入後,點輸入身份證號,然後查詢就可以了,就會出現你的名字、單位名稱及你賬戶中的錢了。 ,
Ⅹ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和起源
當代少數民族的起源、形成與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
一、少數民族歷史演變的基本情況
(一)滿族
1.滿族的起源與形成。滿族的名稱是在明朝末年才出現的。但滿族發展的歷史卻很久遠。歷史上活動在白山黑水之間的肅慎人、挹婁人、勿吉人、(革末)吉人和女真人,都是滿族不同時期的先人(其中十三世紀初,被蒙古族滅亡的金國的女真人是滿族的直接族源),到明朝初期,原來就以今黑龍江省依蘭縣為中心,散布在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東達海濱的女真人,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對明朝和朝鮮掠奪的慾望和交換的要求,逐漸結成新的聯盟,開始了頻繁的南遷。重新分布於長白山周圍和遼寧省的東部.北部地區,大部分定居,並以農耕業為主。以後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並建立了「大金國」,完成了滿族統一的大業。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的舊稱,定族名為「滿洲」,簡稱滿族。
2.滿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滿族形成後不久就建立了大清王朝。大批滿族人隨著入關。由於政治統治的需要,滿族人分布范圍擴大到北京和全國其他許多大中城市,後因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普遍改用漢語;同時又由於大量漢人移居關外,使留在東北的滿族也逐漸改用漢語。清朝滅亡後,滿族人就散居在全國各地。有些零星分散的,被迫隱瞞了民族成分而改稱他族,或被漢族同化。較為聚居的地區仍保留有滿族的稱號。這就是目前分布在北京、成都、西安等大中城市及河北省青龍、豐寧兩個滿族自治縣內的滿族的歷史來源。原來就留在東北境內的滿族,在清朝滅亡之後基本沒有大的變動。一部分逐漸聚居在目前遼寧省的岫岩、鳳城和新賓等三個自治縣內,其餘的分散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以遼寧省為最多。
(二)朝鮮族
我國境內的朝鮮族,是從朝鮮陸續遷來的。 朝鮮族的最早遷入開始於十七世紀末的清代初年。當時朝鮮族中的一些苦難農民,越過兩國的邊界——鴨綠江和圖們江,在我國境內的沿江一帶開荒種地,並逐漸定居下來。以後規模較大的遷入有兩次。第一次是在1869年。當時朝鮮北部發生了空前的大飢荒,大批飢民為了尋找生路,不顧清王明的禁令,扶老攜幼,湧入中國。據統計,1870年在鴨綠江北岸一帶已有28個朝鮮族聚居鄉。到1881年定居在吉林延邊地區的已達一萬多人。1883年聚居吉林省的輯安、臨江和遼寧省的新賓等地的朝鮮族有37000多人。 這一時期也有少數朝鮮人沿烏蘇里江一帶遷入黑龍江省境內的。隨著朝鮮族移民的不斷遷入,迫使清政府把封禁政策改為招民開墾政策,以索取兵餉,充實邊防。正式設立「招墾局」,並在圖們江北岸長約七百里、寬約五十里的地區劃為朝鮮族居住地建立行政機構,從而構成了朝鮮族在我國的最初分布狀況。
朝鮮族的第二次大遷入是1910年以後。日本吞並了朝鮮,迫使一部分喪失土地、生活貧困的朝鮮人大批進入我國東北。朝鮮族的分布地區也逐漸擴大,除延邊外,沿鴨綠江南段的吉林、遼寧東部地區人數不斷增多,同時有的已開始深入到長春附近地區。到1918年,居住在東北各地的朝鮮族已達36萬餘人。這些遷入的朝鮮人,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特別是水稻種植,因此對東北地區水田農業的開發和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建國以後,由於黨的民族政策和朝鮮族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一部分朝鮮族知識分子進入東北和內地的許多大城市,僅在北京工作的就達數千人之多。
(三)蒙古族
1.蒙古族的起源和形成。蒙古族的族源是五世紀時的室韋,其祖先最早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一帶。七世紀時西遷到鄂嫩河——石勒喀河和克魯倫河流域。十一、十二世紀時,活動范圍擴大到整個蒙西高原,並由許多部落組成。「蒙古」是其中一個部落的名稱。1206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國,加快了血緣關系向地緣關系的轉化,逐漸融合為一個新民族共同體,「蒙古」也由原來的一個部落名稱變為整個民族的名稱。
2 當代少數民族的起源、形成與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
2.蒙古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蒙古族在我國之外的主要聚居區是蒙古人民共和國。我國境內的蒙古族,百分之七十以上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在新疆、甘肅、青海和東北等地的巴音郭楞、博爾塔拉、海西、甘南四個蒙古族自治州和布克賽爾、肅北、河南、阜新、喀喇沁左旗、前郭爾羅斯、杜爾伯特等七個蒙古族自治縣,此外在寧夏、河北、河南、四川、雲南、北京等地也有少數聚居或散居。蒙古族的這種分布現狀有三個特點:一是聚居地規模差別大,大到一個自治區,小到一個村莊;二是聚居地區多,僅自治地方就有12個;三是聚居地的范圍廣,從東北到西北,從內蒙古到大西南,分布在十多個省區。蒙古族地理分布現狀的形成,有其歷史的原因。
首先,政治統治的需要。隨著蒙古族日益強盛和佔領區的不斷擴大,為了加強統治,1260年忽必烈把統治中心從漠北的和林遷到燕京(後稱大都,即今為北京)。1271年建立元朝和統一全國後,把被佔領的地區分為許多塊封建領地,由蒙古人直接管理。沒有被分封的地方,也是派蒙古族擔任軍政首領。這樣蒙古族的分布范圍由於政治統治的需要,由蒙古高原擴大到全國各地及中亞一些地區。
其次,是民族斗爭的結果。元朝滅亡之後,大部分蒙古人退回漠北地區,一部分留在原來的封地內。為了防止北移的蒙古人的侵擾,明代在東起遼寧,經今內蒙古地區和甘肅北部,西到哈密一帶先後設置了二十多處蒙古族衛所。以後蒙古族又經過統一和分裂,一部分又遷入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清代進一步加強了對蒙古族統治,參照八旗制調整了蒙古大小封建領地,建立了盟旗制度,從而使蒙古族的地域分布基本上固定下來,沿襲至今。目前蒙古族聚居在內蒙古及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青海、甘肅等地的分布現狀都是這樣形成的。還有少數蒙古人加入軍隊或作為官員被派遺到各地,加上元朝滅亡後留在地方的少數蒙古人,就形成了目前河南、河北、四川、雲南、北京等地一些散居分布的現象。
(四)回族
1.回族的起源與形成。回族的族源比較復雜。就構成的成份來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人。就遷入我國的時間來看主要有兩個時期:早期的是從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間,從海上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商,最後留居在廣州、泉州、楊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後期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十三世紀中葉被蒙古族先後征服的蔥嶺以西、黑海以東中亞和西亞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除阿拉伯人、波斯人外,還有其他一些民族。這些征服的民族,由於各種原因隨蒙古軍從陸上經過新疆來到中國。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被蒙古族征調過來的「西域親軍」中的「回回軍」。這些在不同時期、經不同線路到中國來的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民,經過與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特別是與漢族一百多年的溶合演變,到明代時終於形成了一個獨立民族,因「回回軍」而得名回族。
2.回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回族目前的分布除主要聚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外,還有甘肅臨夏、新疆昌吉兩個回族自治州和甘肅張家川,青海化隆、門源、大通、民和,新疆焉耆,河北大廠、孟村等八個回族自治縣,貴州威寧、雲南巍山和尋甸等3個回族彝族自治縣,此外在河南、 山東、安徽、湖北等省還有以民族鄉和與漢族雜居等形式的零星分布。總之大分散、小集中,是回族最基本的分布特點。分散范圍之廣,分布地區之多,都是其他民族所不能相比的。回族這種分布局面的形成,是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的。
其一,是本族先民遷入的時間和路線不相同。從海上來的分布在東南沿海各主要城市,從陸路來的主要在西北及內地一些城市。
其二,是本族先民的職業成份復雜,遷入中國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人,包括軍士、工匠、商人學者、貴族、掌教和普通的老百姓。由於職業和生活的需要,對於居住地的環境要求也就不同,因而開始就分散在許多地方,奠定了大分散的分布特點。例如,軍士主要駐防在河西走廊與寧夏、河南、山東、河北及雲南等地。後來這些分駐各地的軍士,除了小部分過著兵農合一的生活,被稱為「屯戍」人戶外,大部分隨地入社,成了普通農民,他們或聚居,或雜居。商人、工匠等又多分居在各個城市和交通要道上。貴族和學者多住在各級政治中心城市。
3 當代少數民族的起源、形成與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
其三,是宗教信仰的凝聚作用。回族雖然從一開始就居住分散但卻沒有被同化或融合,反而始終保持一個獨立民族的特點,使大分散中的小集中能夠存在下來,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伊斯蘭教的信仰成為回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質的一個基本條件。分居各地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建築清真寺院,並圍寺而居,在多民族的環境中,自成格局,儼然是一個個小的阿拉伯世界。
其四,是特殊的社會政治地位。由於隨蒙古軍東來的許多回回人對元朝的開國及其軍事、政治、經濟都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回回中的上層人物直接參與了元朝的政事,被朝廷作為「色目人」,給予高於漢人一等的社會地位,享受特殊待遇。這也成了促成回族民族自我意識形成的一個因素,使得回族不管在什麼地方都能保持著本民族的獨立性。
(五)維吾爾族
1.維吾爾族的起源與形成。維吾爾族是西北和新疆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維吾爾族的直接淵源是唐代時先稱回紇、後改為回鶻的民族。唐中葉,回鶻被黠戛斯擊潰,諸部離散。其中向西遷移的有西州回鶻和蔥嶺回鶻。以後這兩支回鶻與早就分布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游牧的突厥語各部,與居住在南疆地區操焉耆、龜茲、於田語的人,以及自西漢開始歷代移居來的漢族人,唐代時遷徒來的吐蕃人等長期相互溶合,逐步形成了一個新民族。後來,這個民族共同體里又增添了契丹人、蒙古人的成份。他們自稱「維吾爾」意思是「團結」、「聯合」。不久,伊斯蘭教取代了回鶻人原來信奉的薩滿教和佛教。共同的信仰,使這個民族共同體進一步鞏固下來。到十二世紀初維吾爾族基本上形成了。
2.維吾爾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維吾爾族基本上分布在天山以南地區,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分布在新疆以外的湖南、雲南、貴州的個別地方。形成了與回族完全不同的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點。大集中的形成,首先是因為新疆是維吾爾族的發祥地,那裡有以吐魯番和喀什為代表的兩大回鶻文化中心,成為吸引維吾爾族的強大凝聚力。其次是由於新疆遠離內地,維吾爾族也從沒有強大到大規模進入內地的力量和要求。相反,蒙古族興起後,現在的新疆大部分地區屬於察合台汗國領地。蒙古人不僅把分散的維吾爾族統一起來,還使他們的分布地域基本穩定下來。清代,中央政權進一步控制了新疆,維吾爾族得到進一步發展,特別是主要聚居的南疆八城(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葉爾羌、和田、阿克蘇、烏什、庫車、喀嘛沙爾)在清政府的治理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再次是維吾爾人大多以從事種植業為主,南疆的綠洲地帶有良好的農耕條件,而周圍地區除了大山就是荒漠,只要不受到來自外部的干擾,他們就沒有必要離開那裡,象游牧民族那樣四方飄泊。
維吾爾族中的極少一部分分散在遠離新疆的內地和西南,那是由於歷史政治原因造成的。如明朝初年(1372年)朝廷從新疆征調了一批維吾爾軍士,攜其家屬到湖南的常德、桃源等地屯兵戍守,以後就世代定居下來。分布在雲南、貴州的零星維吾爾族,也屬於這種原因。
(六)哈薩克族
1.哈薩克族的起源與形成。哈薩克族的族源也很復雜。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四世紀,居住在今新疆伊犁河谷和前蘇聯境內伊塞克湖周圍地區的烏孫人,以及更早些時候就居住在這里的塞種人(白種人)和月氏人,是哈薩克族最早的先世。六世紀後半葉,游牧於阿爾泰山地區的突厥人,在天山北部的烏孫故地與烏孫人首先開始了哈薩克族最早的溶合,以後又有契丹人、蒙古人先後也加入了哈薩克民族的形成溶合之中。隨著蒙古人勢力的不斷擴張,溶合後的早期哈薩克人的分布范圍曾擴展到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十五世紀六十年代,在錫爾河下游地區游牧的早期哈薩克人從蒙古人的金帳汗國分裂出來,向東遷移到巴爾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由於他們是為反抗和擺脫壓迫與統治而遷移的,因而得名「哈薩克」,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這部分人後來又不斷地與南遷的烏孜別克人和由游牧轉向定居的蒙古人溶合,並建立了哈薩克汗國,正式形成了以「哈薩克」之名見稱於世的新的民族共同體。
2.哈薩克族地理分布歷史演變。哈薩克族是個跨境的民族,在我國境內的主要集中在新疆的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和木壘、巴里坤兩個哈薩克族自治縣以及烏魯木齊市。在甘肅省的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等地也有聚居。境外的哈薩克人主要集中在前蘇聯的哈薩克共和國境內。哈薩克族的這種分布狀況是有其歷史根源的。歷史上的哈薩克人游牧范圍十分廣闊。十六世紀前期,分布西至烏拉爾河,南到塔什干,北接伊施姆河,東達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從十八世紀中葉起,沙俄勢力侵入中亞,開始蠶食中國領土,逐步吞並哈薩克草原和哈薩克人居住的其他地區,使一部分哈薩克人中斷了與祖國的聯系,並被迫遷移到沙漠地帶。1860年到1883年,沙俄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強調所謂「人隨地歸」,先後割占原屬我國新疆地區的土地40多萬平方公里,使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哈薩克族人民成了異國公民。原來就居住在我國境內的,及劃界後紛紛投歸祖國的哈薩克人,主要聚居在伊犁地區和博爾塔拉一帶,部分在阿爾泰山以南地區。這就是今天新疆哈薩克族聚居地形成的由來。清代,還有部分哈薩克人因軍事征調和其他原因,流散在甘肅、青海等地,建國以後這部分人中約有25000多人先後回到故地阿勒泰,重建家園。
(七)藏族
1.藏族的起源與形成。藏族是由歷史上的吐蕃直接發展來的。 藏族與吐蕃是同一個民族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兩個名稱。吐蕃是在青藏高原上土生土長起來的一個民族。七世紀初,吐蕃王朝建立,標志著吐蕃民族的正式形成。在以後的發展中,吐蕃又先後融合和同化了許多部落和民族,壯大了自己的民族成分。「吐蕃」作為民族名稱,在歷史上一直沿用。直到民國時期才正式統一命名為藏族。「藏」是藏語對西藏地區前後兩部分的譯音合稱。藏語稱前藏為「烏思」,稱後藏為「藏」。
2.藏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藏族今天的分布地區,除西藏外, 還有青海和甘南的大部分地區,雲南和川西的橫斷山區。藏族這種雖地跨數省,但又相互連片的分布格局的形成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
藏族現在分布的地區,基本是歷史上吐蕃強盛時期所佔領的地區,以及以後被他們兼並、融合和同化的一些部落、民族的分布地區、這些部落和民族有:羌人的支系羊同人和白蘭人、黨項人、吐谷渾人等。吐蕃強盛時還曾佔領過河西今甘、青境內部分地區和安西四鎮(今新疆境內)等地,也同化了在他們統治下的部分漢人和西域各族人民。
吐蕃分布地區的主體是青藏高原。這里自然環境與其他地區差別太大,地勢高,氣候寒冷,交通不便,土地貧瘠。不適於發展農耕業。因此在長期的發展中,很少有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遷入。這使得藏民族共同體及其分布的地域一直沒有太大變化,得以完整的延續下來。
(八)彝族
1.彝族的起源與形成。彝族的先民,與分布於我國西部的古代氏、羌有著密切的關系。西漢時彝族的一支先民就以「昆明」為名。東漢時的「叟」也是對當時彝族先民的稱呼。唐宋時期的烏蠻人(元以後被稱為「羅羅」)是彝族的直接前身。由於種種原因所造成的歷史條件的不同,彝族的形成過程出現了二元化的現象。一支是以雲南的彝族為代表,是在國家產生的基礎上形成的。唐代南詔國的建立標志著這支彝族的真正形成。另一支是以四川涼山地區北部烏蠻的彝族為代表。他們沒建立過國家,而是首先聯合成部族,再由部族發展成民族的。
2.彝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彝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四省區內,即四川的大渡河以南和雅礱江支流以安寧河兩岸的大涼山地區,以及雲南的金沙江、元江、哀牢山、無量山之間的地區及滇西的華坪、寧蒗、永勝等被稱為雲南的「小涼山」的地區,貴州的安順、畢節兩地區,廣西的隆林、睦邊兩縣。彝族分布的這些地區自然環境都比較差,絕大部分是地形十分復雜的高山,有的屬於高寒山區,平壩和河谷地帶很少。這種分布格局的形成經歷了長期的歷史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