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鹽的來源
科普書籍上寫到:海水裡含有豐富的氯化鈉,那就是鹽的主要成份。人們把海水抽出來,在太陽底下曬,等水分慢慢蒸發完後,就會留下白花花的一片,那就是鹽。人們把這些鹽收集起來,經過加工,我們就可以食用了。
為了求證這個過程,我做了實驗。我在杯子里加上3/4的水,又加了1/4的鹽,用筷子攪拌使鹽與水充分溶合,然後讓杯子放在火上燒,以便加快水分的蒸發。我迫不及待地注視著玻璃杯,過了一小會兒杯子沒什麼動靜。又過了一會兒,我驚奇地發現在杯子的邊緣漸漸露出了白白的顆粒。「這就是鹽的結晶了」,我興奮地大叫起來。又過了一會兒,杯底堆積了一層滿滿的鹽的結晶,而且晶體很大,我急忙把杯子端出來。這個實驗成功了。
由此我得出一個結論:鹽水曬干後,不但會產生鹽的結晶,而且這個結晶的大小由水蒸發的速度決定的。這個實驗就能證明了鹽是怎樣形成的。
大自然蘊藏了豐富的天然資源,並慷慨地賦與了我們。我們應該好好地利用起它們,不能使它們遭受污染,不然對全人類、對大自然,對整個地球將後患無窮。
B. 食鹽的來歷的資料
食鹽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著名的牛津《英語詞典》里就用了近4頁的篇幅來為「鹽」作解,大大超過解釋其它食物。
普通食鹽,又稱「咸鹽」,化學成份是氯化鈉,屬高鈉低鉀鹽。鹽出現在我國的歷史十分悠久,據史籍記載,傳說中的蚩尤曾與黃帝激戰於涿鹿之野,被黃帝追而斬之,血流滿地,變而為鹽,因蚩尤罪孽深重,故百姓食其血,這就是我國古代曾把「鹽」說成是「蚩尤之血」的由來。
在很長一段時間,食鹽曾是希罕貴重的東西,古羅馬人把鹽稱為「有益健康的結晶體」。在歷史上,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曾經用鹽來購買奴隸,把鹽當作貨幣的現象在非洲也屢見不鮮。我國許多民族都有關於鹽的傳說,而早在5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已利用海水制鹽,西周時山西運城的解池已大規模生產湖鹽,戰國末期,四川開始人工鑿石制鹽。
隨著鹽業的發展,「鹽人」、「鹽官」、「鹽車」、「鹽鈔」等與鹽相關的詞彙頻頻出現在《周禮》、《國策》、《史記》等古代典籍中。漢武帝時設「鹽務官署 」,專司鹽政,並立有鹽法,禁止食鹽私營。唐代則設「鹽鐵使」,管理食鹽專賣。到元代,設「鹽運使」,明清直至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期,都設有類似的官職。
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和根據地里,曾發生過許多和鹽有關的故事。1946年5月,晉察冀邊區正式成立長蘆鹽務管理局,規定「此後所有屬於長蘆范圍內之鹽政等項,統歸該局管理」。在晉冀魯豫邊區營業稅暫行辦法中,規定「鹽業」免稅。新中國成立僅3個月,就在北京召開了全國鹽務會議,確定全國鹽務工作的方針任務。
我國古代食鹽的品種除海鹽、池鹽、井鹽之外,還有土鹽、岩鹽、砂石鹽等品種,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人生產過樹葉鹽,古代西北部少數民族發現過一種「水晶鹽」,據說,此鹽多產於山石上,無色透明,狀如水晶,不用煎熬便可食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這種鹽有「開盲明目」之功效。
關於鹽的功用,我國古籍多有記載。如說鹽有「引火下行,潤燥祛風」之功、有「擦牙固齒、清熱滲濕」之效,以及「專治腳氣」等等。到了現代,鹽的用途更加廣泛,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與鹽有關的產品達1.4萬種之多,食品、化工、冶煉、陶瓷、玻璃、醫葯等工業均離不開鹽。我國目前鉀肥產量不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每年要花費大量外匯進口鉀肥,而青海柴達木盆地鉀鹽的探明儲量佔全國90%以上,成為西部大開發潛在的經濟增長點。作為全國最大的原鹽生產基地,山東省每年的原鹽生產能力為800萬噸,約佔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除了原鹽,山東的鹽化工和鹽業海產養殖在全國也名列前茅,主要產品有洗精鹽、各類溴系深加工品、純鹼以及對蝦、貝類和鹽田生物等60多個品種。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上食用鹽的種類也日益增多。人們到大商場逛一圈,或在超市的貨架上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諸如低鈉鹽、調味鹽、麻辣鹽、胡椒鹽、湯料鹽、保健鹽等五花八門的含鹽佐餐食品。
鹽是人類延續生命的必需品,具有調節人體內水分的均衡和分布、維持體液平衡的作用,適量攝取食鹽有益於健康。近年來,我國政府為預防碘缺乏病,強制實行了全民食鹽加碘。目前,鹽作為國家專營商品,加碘鹽也是由政府指定的鹽業公司生產的,以保證提供給人們質量合格的碘鹽。
鹽相伴人類走過悠悠歲月,在人類文明的進程與發展中,人們對鹽的另一面也有了新的認識。專家認為,長期食鹽過量,可導致高血壓、中風、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人每日最佳食鹽量不應超過6克。長期食鹽量低於6克,可使25歲至55歲人群的收縮壓降低9毫米汞柱,到55歲時冠心病死亡率可減少16%。有專家因此提出:「遠離高血壓,從限鹽開始。」此外,國外的多項人體和動物試驗證實,白內障的發生和食鹽攝入過多有關聯性,專家認為,清淡飲食有助於老年人防止白內障。
目前我國每人每日平均食鹽量為16至20克,致使心腦血管病發病率高達8%。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1.2億,這一數字居世界第一。另外還有5000萬人血壓偏高,並且每年新發病人數約有200萬。為動員全社會參與高血壓的防治,衛生部確定從1998年起,每年10月8日為「全國高血壓日」。
老話說「眾口難調」,或咸或淡可依各自口味,在一定的范圍內食鹽多少並無大礙。但是,別忘了醫學專家的提醒,食鹽的攝取應有科學和健康的概念。請守住家中的「鹽罐子」,健康每一天
C. 鹽的來歷
傳說,人間有了火,人才慢慢吃起熟食,可還是少滋沒味,人身上照樣長著毛。天皇、地皇和人皇商量好,就去找玉皇大帝,求他給人間弄點咸物件兒。
玉皇大帝對人皇說:「你到王母娘娘的牡丹園里去,那兒有種神土,叫釀土。這種土見水就往大里長,土裡頭苦辣酸甜咸統有。要是弄到人間,土壯莊稼長,人吃了它身上的毛准能退光。」
人皇到了牡丹園,跟王母娘娘要了一大塊釀土。王母娘娘又給了他五位神仙,要他們幫著人皇把這塊土運回去。
怎麼往回運里?從水上走近。他們就用樹枝子編了一個大筏子,又找來一個大磨子,把它搬到木筏上,連人帶土統上了木筏。人皇帶著他們一邊走一邊磨那塊釀土,有一天,颳起了大風,越刮越大,一個浪頭打來,把木筏打了個底朝天,釀土和磨子落到了海里。說也奇怪,那盤磨到了海底,還是一個勁兒地磨,磨出來的釀土全化在水裡,海水就成了鹹的。海岸兩邊的百姓都吃海水,時間一長,身上的毛就沒了。
那兒的人們發現海水落潮後,留下一層白乎乎的物件,拿起來用舌頭舔舔,是鹹的。人們就往家裡拿,等做飯的時候放上些,比較適口。人們給這白物件起名叫鹽。
後來,鹽越傳越遠,天下人統吃了這物件,人身上的毛都沒了。
海里出鹽,人喜歡吃鹽,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D. 中國鹽的主要來源
我國食鹽的產地分布很廣,從東北到海南、台灣,從新疆、青海、川藏到內蒙,出產著種類繁多的鹽:海鹽、井鹽、岩鹽、池鹽等。其中遼寧、山東、兩淮、長蘆各鹽場盛產海鹽,自古聞名。井鹽則以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四川自貢市的自流井最為有名,岩鹽產於四川、雲南、湖北、湖南、新疆、青海等地。在陝西、山西、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很多鹹水湖,盛產池鹽,其中最大的是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池,據統計,僅這一鹽池開采出來的池鹽,足夠我國十二億人口食用四千多年。其他如青海茶卡鹽池、甘肅吉蘭泰鹽池、山西解池都是著名的池鹽產地。
E. 江蘇鹽城名字由來
地名由來: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鹽城」之名使用至今。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
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
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5)鹽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今天的鹽城市,習慣上人們仍稱「鹽阜地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戈寶權有一題詞,對鹽城的解釋恰如其分:「鹽城,鹽城,顧名思義,是出產鹽的名城。
春秋吳越爭霸,夫差自中原退師南返之時,封其民於江淮之間,這是古鹽城境有史記載的首次移民。伴隨著沿海人口的不斷增加,加之土著的鹽阜先民在漁獵采貝藉以維持生計的同時,已經開始利用臨海之利,汲海水而煮鹽,海鹽生產初具規模,遂於戰國時期開始設置鹽場。因此,古有「煮海之利,重於東南,而兩淮為最」之說。
F. 鹽的歷史
古人類從其他食物中攝取鹽,古時候就開始吃鹽,
在古代(如春秋戰國或更早),古人海水生曬,自然方式提純,或打鹵井來造鹽。
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產鹽基地是齊國
下面有個傳說,呵呵,古老的傳說哦
鹽的來歷
傳說,人間有了火,人才慢慢吃起熟食,可還是少滋沒味,人身上照樣長著毛。天皇、地皇和人皇商量好,就去找玉皇大帝,求他給人間弄點咸物件兒。
玉皇大帝對人皇說:「你到王母娘娘的牡丹園里去,那兒有種神土,叫釀土。這種土見水就往大里長,土裡頭苦辣酸甜咸統有。要是弄到人間,土壯莊稼長,人吃了它身上的毛准能退光。」
人皇到了牡丹園,跟王母娘娘要了一大塊釀土。王母娘娘又給了他五位神仙,要他們幫著人皇把這塊土運回去。
怎麼往回運里?從水上走近。他們就用樹枝子編了一個大筏子,又找來一個大磨子,把它搬到木筏上,連人帶土統上了木筏。人皇帶著他們一邊走一邊磨那塊釀土,有一天,颳起了大風,越刮越大,一個浪頭打來,把木筏打了個底朝天,釀土和磨子落到了海里。說也奇怪,那盤磨到了海底,還是一個勁兒地磨,磨出來的釀土全化在水裡,海水就成了鹹的。海岸兩邊的百姓都吃海水,時間一長,身上的毛就沒了。
那兒的人們發現海水落潮後,留下一層白乎乎的物件,拿起來用舌頭舔舔,是鹹的。人們就往家裡拿,等做飯的時候放上些,比較適口。人們給這白物件起名叫鹽。
後來,鹽越傳越遠,天下人統吃了這物件,人身上的毛都沒了。
海里出鹽,人喜歡吃鹽,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G. 食鹽的來源
食鹽的來源:
"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鹵"。《說文》中記述:天生者稱鹵,煮成者叫鹽。傳說黃帝時有個叫夙沙的諸侯,以海水煮鹵,煎成鹽,顏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中國人大約在神農氏(炎帝)與黃帝的時期開始煮鹽。
中國古時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20世紀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學會煎煮海鹽。根據以上資料和實物佐證,在中國,鹽起源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在宋朝以前,在河東解州安邑縣東南十里,就修建了專為祭祀"鹽宗"的廟宇。清同治年間,鹽運使喬松年在泰州修建"鹽宗廟",廟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為鹽的夙沙氏,商周之際運輸鹵鹽的膠鬲、春秋時在齊國實行"鹽政官營"的管仲,置於陪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