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溧水名字由來

溧水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5-05 21:12:09

1. 高淳名字的來由

縣名「高淳」有三種說法
高淳原先屬於溧水縣,地處溧水縣的西南邊。全縣面積八百多平方公里,三面環水,歷來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說法。現境南有固城湖(又稱小南湖),西有丹陽湖、北有石臼湖。沿湖灘地圍成良田萬傾,湖中水產品更是十分豐富,當年曾被稱為溧水縣的「糧倉」、「金庫」。那時候,溧水縣衙已經從開化城(今高淳境內,距固城東二十里)遷到了在城鎮(今溧水永陽鎮)。縣城距西部圩區相距百里之遙,又隔山隔水,來去很不方便。老百姓要上縣城完糧納稅,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走陸路,向北翻過一座座山崗,穿過一條條羊腸小道。路不但難走,還要擔心野獸傷人,土匪打劫;另一條是走水路,撐船橫渡波濤滾滾的石臼湖。倘遇狂風惡浪,翻船落水,便有葬身魚腹的可能。總之,走陸路難上之難,行水路又擔驚受怕。這難那也難,難煞了當地的百姓。大家要求分縣的呼聲越來越高。溧水縣衙的老爺們捨不得放棄現成的「糧倉」、「金庫」,把西鄉百姓的呼聲當作耳邊風,根本不買帳。到了明弘治四年(1491年),本地有三位年輕的讀書人,看到家鄉父老每到完糧納稅就叫苦連天,心裡很難過,就挺身而出,聯手為民請命。他們越級上書應天府,舉出一樁樁事實,提出一條條理由,請求將溧水西南七鄉一鎮(即崇教、立信、永豐、永成、游山、唐昌、安興七鄉和高淳鎮)劃出,另建一縣。應天丞冀綺對溧水西鄉百姓要求分縣的呼聲有耳聞,這次接到****書後,格外引起重視,馬上派人下來調查。調查結果,證明****書所寫的情況屬實,建議可行。於是冀綺便以「地曠難制」為理由,向當時的明孝宗奏本,請求批准劃溧水縣西南七鄉一鎮另建一縣。到這時,溧水分縣的事總算「通了天」。消息傳來,萬眾歡騰,那三位大膽上書的熱血青年,也自然成了眾人議論的焦點。湊巧這三位青年的名字後邊都有一個「三」字,其中一位叫劉鑒三,一位叫夏佑三,另一位叫孔份三,因此高淳民間流傳著「三三分縣」的說法。 應天府丞冀綺的奏章遞上去後,孝宗皇帝覺得「地曠難制」不能不加以重視,於是就提筆簽上了「准奏」二字。關於縣名,奏章上提的是「淳化」,孝宗認為不妥,理由是當時山西也有個淳化縣,兩縣重名,會帶來不應有的麻煩。既然不妥,就得改名。改什麼好呢?孝宗看到奏章上有「縣治擬設高淳鎮」一句,覺的「高淳」二字不錯,就御批「以『高淳』命名」。因為有這個插曲,所以後代人每提起縣名,就有「初擬淳化,欽定高淳」的說法。 說到高淳鎮,確實是一座美麗富饒的水鄉古鎮。它緊靠一望無際的古丹陽湖,是湖東北的一快山丘高地,又名鎮山。古鎮何時行成,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南宋詩人范成大寫過一首《高淳道中》的詩,詩中寫道:「路人高淳麥更深,草泥沾潤馬駿駿。雨歸隴首雲凝黛,日漏石滲金。老柳不春花自蔓,古祠無壁樹空陰。一簞足屬前村店,滾滾炊煙起竹林。」從詩中所描寫的情景看,說明這里早在宋代就是一處人煙稠密的山村集市,至少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建縣後,縣名「欽定高淳」,鎮名就改為「淳溪」,以鎮山下的一條溪流命名。
原來的鎮名「高淳」二字究竟是什麼含義,歷來有三種說法。
一種說話是:街是建在鎮山之上,是一處湖濱高阜;山下有一條叫淳溪的山河,自北向南經青龍橋、大通橋流入固城湖,再向西與官溪河會合。溪水環山流過,猶如玉帶金鎖。這樣的地形地貌,古人認為是一塊「活地」,一塊風水寶地。居住在這里,倚山臨水,山水相映,可保財源茂盛,人丁興旺。因此,便取「高阜」與「淳溪」的第一個字,命名「高淳」。隨著時間一年年過去,滄海變桑田,以前的那條淳溪河,如今已找不到影蹤,只有官溪河邊的一條古街,店堂依舊,古色古香,還保留來江南古鎮的特色。
第二種說法是:居住在湖濱高阜的百姓,長年接納山水秀氣,過著清靜自在猶如世外桃源的日子,民性淳厚,風俗古樸。於是就取「地高」、「民淳」的最後一個字,命名「高淳」。 說起高淳民風淳樸,既有很深的歷史根源,也與當地獨特的自然、社會環境有關,並非自吹自擂。民國初年,有四位國民黨中央政治大學畢業生到高淳掛職鍛煉,體察民情。當他們經過一番調查考察後,得出一個共同的看法,說高淳有「三小三多」。哪「三小三多」?即「小橋渡口多,小腳女人多,小廟祠堂多」。話雖說得有點片面,但話中卻道出了高淳當時的現狀和實情。 小橋渡口多,反映了高淳依山傍水,河汊縱橫,一派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幽美環境。同時也反映出地方交通不暢、交往不便的落後一面。 小腳女人多,反映了在封建制度已被摧垮,社會風氣發生了根本變化的民國初年,地區偏僻的高淳,封建殘余、舊風陋俗,依然根深蒂固。女子「裹腳」的陋習,雖為廣大婦女所痛恨,但敢站出來反抗的畢竟少數。女孩子們拗不過封建禮教的壓力,不得不含淚讓大人用長長的白布條,將粉嫩的腳掌一層一層裹起來,硬是在承受長年累月的痛苦煎熬後,擠壓出一雙「三寸金蓮」。從此走起路來一扭一拐,十分不便。這在當時,不以為苦,反以為美,叫現代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時至民國初年,外界都在轟轟烈烈地革故鼎新,破舊俗,立新風,而高淳的女子還仍舊扭著一雙小腳在走路,可見地方訊息是咋樣的閉塞,百姓思想又是何等守舊。 小廟祠堂多,反映了舊社會高淳宗族、宗教勢力滲透極深,影響極大。首先是宗教勢力很大。高淳百姓多聚族而居,一村一姓,很少雜姓。幾乎村村有家廟,處處有祠堂。同宗的人遇到不公不法的事,大都不願上縣衙告狀申訴,而只肯到本姓祠堂里評理。祠堂里族長的權力很大,族規很嚴。觸犯族規的人,輕者受罰,重者處死,家法替代國法。其次是信教和迷信鬼神的人不少。佛、道二教傳入高淳的歷史比較長,佛教可追溯到漢代,道教最遲起願於晉代,均有史料作證。因為百姓中信佛信道的人多,所以廟宇庵堂遍布全縣各個村鎮,香火極盛。有迷信思想的人認為,人生禍福都是命中註定,一切聽天由命。抱著這種消極的處世態度,人的心理上必然發生畸變,變的遇事瑾小慎微,性情溫良恭順。性淳固然是好事,但守舊就明顯是缺陷。 再說,儒教的滲透,儒家「忠孝仁義」、「三綱五常」等封建禮教的影響,也是高淳民風淳樸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相傳孔子適楚時上過游山,在游山上設壇講學,傳播儒家思想,在當地留下很深的影響。特別是西漢末年和北宋末年,內亂外患不斷發生,大批士大夫,帶著家眷隨駕南遷,有許多就選擇在山青水秀的高淳安家落戶。這些人到高淳後,大興教育,辦儒學、建義塾,廣泛傳播孔孟之道,更使儒家思想在在高淳人民心中深深紮根。過去有不少在高淳當過縣令的文人,做起文章來,一致贊嘆高淳民風淳樸,社會安定。他們感到在高淳當縣令,只要取得地方士紳、族長的支持,就不必為審不完理不清的官司而煩惱。平時找幾個地方士紳喝茶寫寫詩,愜意得很。有的縣官一任再任,覺得在這里當官有一種難得的輕松感、悠閑感。
「高淳」二字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居住在湖濱高阜的百姓,有丹陽、固城、石臼三湖環抱,有游山、花山、九龍山諸山依靠,既可得山利,有可享水福。為了表達這個意思,人們取「高」字表示百姓居住的地方是在高崗之上,取「淳」字表示居住在高阜的百姓可以「享三湖之福」。何謂「享三湖之福」?就是取淳字的「三點水的偏旁」表示三湖,聯上右邊的「享」字構成「享三湖之福」的意思。

2. 溧水是什麼地方的名字

溧水——百里秦淮源頭的明珠,是一個物產富饒的國家級生態示範縣區。公元591年建縣,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

溧水是南京的南大門,距南京僅42公里,是南京國際空港第一縣,總面積1067平方公里,人口41萬,下轄八個鎮,一個省級開發區。

溧水境內丘陵起伏,河湖縱橫,青山綠水,生態環境優良,為南京周邊地區所獨有,也是江蘇省目前環境保護最好的地區之一。境內有 「江南小三峽」之稱的胭脂河、天生橋,擁有「江南第一天池」的無想山、「十里梅林、萬畝竹海」的傅家邊梅園及石臼湖、東屏湖、中山湖、卧龍湖、白馬湖、東廬山森林等十多處湖光山景,山水天然組合,原始植被完好。全縣森林覆蓋率為27%,城區綠化覆蓋率為34%,空氣質量達國家二級標准,水質達國家三類地表質量標准,其中東屏湖、中山湖等達國家二類標准。

3. 溧水有哪些名人

1、袁枚

清代詩人、散文家。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隨園,吟詠其中,世稱隨園先生。

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與趙翼、張問陶(船山)並稱乾嘉性靈派三大家。袁枚也是「清代駢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筆又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

2、楊立銘

江蘇溧水人,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立銘出生於比較清寒的知識分子家庭,從小養成了勤奮、好學和簡朴的習慣。

1944年通過了留學生考試,1945年被公派到英國學習。1948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理論物理博士學位,畢業後在愛丁堡大學數理系從事科研工作。1951年應清華大學物理系聘請,回國任教。1952年院系調整,轉入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後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3、楊立炯

水稻栽培學家。他深入農村,聯系生產,潛心致力於農業技術改進研究,在總結、提高、推廣全國農業勞動模範陳永康水稻高產栽培經驗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三次參加技術援外,受到好評;晚年探討長江中下游地區農業現代化的目標、方向和途徑取得一些經驗,為發展我國作物栽培科學做出了貢獻。

(3)溧水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溧水區位於南京市中南部,是秦淮河的發源地,先後獲得國家園林城、國家衛生城、國家生態區,具有水鄉風韻、田園風光、山地風貌的特點。

林木覆蓋率達35%,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2.4%,建有無想山國家森林公園,空氣質量達國家二級標准,東屏湖、中山湖等水質達國家二類標准,素有「天然氧吧」、「南京後花園」、「城市綠肺」之稱。

溧水置縣於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唐代詩人白季康、宋代詞人周邦彥、清代文學家袁枚曾任溧水知縣,韓國儒學宗祖崔致遠曾任溧水縣尉,謝靈運、李白、顏真卿、楊萬里等歷代文人曾游歷溧水並留下大量贊頌溧水的詩篇。

風景名勝

1、天生橋

溧水天生橋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市溧水區大西門外洪藍鎮天生橋村。胭脂河開鑿於明洪武年間,北至秦淮河口,南達洪藍埠入石臼湖,全長7.5公里。此河的開鑿,溝通了南京與兩浙地區的漕運。

河道最深處35米,底寬10餘米,上部寬20多米,其工程的艱巨,耗資的巨大,在當時水利建設中罕見。河成之後,將一巨石下方鑿開,石下可通舟楫,這就是著名的天生橋。橋長34米,寬9米,厚8.9米,橋面高程35米,已被列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2、無想寺

無想寺位於南京兩湖風景區,無想寺旅遊度假區位於溧水區洪蘭鎮一帶,眾多文物古跡散布其間。

無想寺周圍的文物古跡有韓熙載讀書台、杜城、明太子飲馬處、宋代高僧甄公的藏骨石塔、元代建築招雲亭、明代的石觀音閣、摩崖石刻等,明代知縣王從善題刻的「鳳泉」、「丹鼎」、「污尊銘」、石觀音閣、環翠閣、鳳泉亭等一批遺址。山腰有一碧池謂之「天池」,山南麓有無想寺水庫一座,澄澈清幽。

3、東廬觀音寺

東廬觀音寺位於東廬山岡,山脈西麓元代始建觀音庵,太平天國年間被毀。清光緒八年,復建庵堂三間一院,兩側有廂舍。20世紀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間再被毀。1999年,縣城分龍崗觀音庵因城建拆遷至東廬山觀音庵原址復建,定名為東廬觀音寺。

2000年,東廬山觀音禪寺被列入雞鳴寺下院,被省市政府列為重點建設寺廟。2009年,建成圓通寶殿、天王殿、鍾鼓樓、寮房齋堂、藝術展覽館和百味齋館等,總建築面積9500平方米。2010年12月26日,舉行圓通寶殿落成暨佛像開光慶典。

4. 南京市溧水區晶橋鎮芝山名字的由來

村莊由來
根據芝山村李友華保存的光緒年間修訂的永言堂《李氏家乘》記載: 理氏吃「木子」活命後改姓李,李友華所講的「第一頁上寫著大字」的幾本,其實就是譜頭,那四個大字是「李氏家乘」。李友華共保留了三本譜頭,從上面看,這套譜屬於永言堂,光緒年間、宣統年間、民國37年,各續修過一次。而從譜中記載的詳細內容來看,到民國37年,芝山李氏已經是第九次修譜了。 光緒年間修訂的永言堂《李氏家乘》,序言中記載了「李」姓的來歷。
李氏家乘
李姓源於嬴姓,追認顓頊(zhuān xū)為始祖。顓頊三傳到了皋陶,皋陶擔任堯帝的大理官(司法長官)。此後,皋陶的子孫世襲大理官的職務,前後經歷了虞、夏、商三代,被人稱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後人理徵因為冒死進諫,得罪了商紂王,被紂王處死。理徵的妻子帶著幼子利貞逃亡。逃亡路上,母子倆飢餓難耐,手中又沒錢。幸好,當地樹木很多,又恰逢果實成熟的季節,母子以「木子」充飢,才得以活命。後來,為感謝「木子」的救命之恩,利貞把「木子」二字合起來,取「理」的同音,自稱李氏。
光緒版本的《李氏家乘》還詳細記載了芝山李氏的淵源。芝山李氏的一世族名叫李木(字子茂),譜中尊稱他為木公。李子茂是江西 臨江府 新淦縣人,宋仁宗景祐(1034-1037)年間出生,宋神宗熙寧(1068-1077)年間的進士,曾官至翰林。李子茂的長子李秀書比父親還有出息,官至參知政事。李秀書有個孫子叫李回(字芳夫),也是進士出身。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入侵中原,李芳夫以總騎兵的職位,率軍抵禦金兵,後來被封為尚書 右丞相。建炎三年,李芳夫護駕南遷去杭州,經過溧水 芝山,見山水秀麗,於是決定定居下來。此後,李芳夫的子孫就一直在芝山繁衍生息。明代洪武年間,芝山李氏又有一支遷往高淳的駝頭、港口等地。
背景
宣統年間續修的譜: 一世祖木公是李璟的後人:
芝山李氏的一世祖李木是南唐中主李璟的孫子,而李璟則 是唐憲宗的第六世傳人。在世系表中,這樣清楚地羅列著:唐憲宗—李恪(建王)—李超—李志(徐州判司)—李榮—李昪—李璟—李從善—李仲猷(yóu)(即李木)。 世系表中,南唐先主李昪被說成唐朝皇室的後裔,這與正史說法不一致。這本家乘中,關於芝山一世祖南遷,描述也和光緒年間的版本不同。 宣統版本的家乘中說,宋真宗景德(1004-1007)年間,李木被朝廷特錄,借職入朝,雖然朝廷也有賞賜,但是卻滿足不了族中一百多人的需要,家境越來越差。後來,宋神宗就命令李氏家人南遷到常州定居,常州曾經是南唐國土,也算是讓他們回歸 故土了。南遷之後,李木的後人輾轉定居在了溧水芝山。 宣統版本的家乘和光緒版本的家乘,關於李氏南遷的原因,說法不一;關於始祖李木,說法更不一。大致推算下來,宣統年間家乘中的李木,他的年齡比光緒版本中的李木要大上60多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翻遍了所有的家乘殘本,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不過,在民國版本的《李氏家乘》中,修譜人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在分析原因時,主筆人這樣猜測——也許是前人記錄得不夠詳細,也許是一部分家乘毀於兵亂,反正這段事情就說不清楚了。 民國時期續修的譜: 李氏修譜不忘國仇家恨 民國時期,中華民族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同期續修的《李氏家乘》中,芝山李氏堅持為民族危機大聲呼救。比如,民國期間續修的家乘,追述清末到抗日戰爭勝利這段時期的中國歷史,痛斥日本侵略者的罪惡行徑,再次呼籲子孫團結愛國,共謀民族進步。看得出,家乘中體現的這種抗敵精神,與芝山李氏先祖抵禦外侮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5. 南京為什麼稱寧

南京簡稱」寧「取自」江寧「,南京以前的名稱有「江寧縣」、「江寧郡」、「江寧府」等。

西晉太康元年(280)析建鄴縣西南置臨江縣,二年改江寧縣。

唐至德二年(757),於江寧縣置江寧郡。

五代十國時期,江寧為南唐國都,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下轄上元縣、江寧縣、溧水縣、溧陽縣、句容縣、廣德縣、當塗縣、蕪湖縣、繁昌縣、六合縣、銅陵縣、青陽縣等縣。

宋朝時期,江寧為江南東路的首府,是中國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下轄上元縣、江寧縣、句容縣、溧水縣、溧陽縣等縣。

清朝時期,江寧是統轄江南省(今江蘇、安徽、上海)、江西省兩(三)省的兩江總督署駐地,兩(三)省首府,是清代中國的軍事重鎮,兩江經濟中心,財政物資的重要供應地。

(5)溧水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1911年12月29日,起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建立。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

1927年3月24日,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南京。4月18日在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同年置南京特別市。1930年改為院轄市(直轄市)。

1945年9月9日9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6年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南京解放,成為建國初全國13個直轄市之一。

6. 南京歷史上都有哪些稱謂

南京歷史名稱: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頭城、建業、建鄴、建康、白下、上元 升州、江寧、集慶、應天、天京、南京等。

1、冶城,公元前五世紀的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今南京朝天宮所在的冶山地區設冶煉作坊鑄造兵器,其山被稱為「冶山」,又叫「冶城」。吳國佔領南京,在南京建了一座城,並在冶煉作坊(現在的朝天宮位置)打造兵器。冶城可以說是吳王夫差的兵工廠。

2、越城,公元前472年,越滅吳的次年,越王勾踐命范蠡在今南京中華門外雨花路西側一帶高地即秦淮河之南約830米處築城,取越國國號之名,稱之為越城,又名范蠡城。

越城被認為是南京建城史的開端。公元前472,加上今年2018,南京城到現在的建城史,確切的年數是2490年,再過10年,南京將迎來建城2500年。

3、金陵,《建康實錄》記載楚威王「因山立號,置金陵邑」。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後,就在今南京清涼山上修築了一座城邑。因為那時紫金山叫做金陵山,它的余脈小山都還沒有自己的名字,楚邑建在清涼山上,而清涼山當時是金陵山的一部分,所以把此城命名為金陵邑。

4、建業,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孫權移治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意為建功立業。並在原來金陵邑的基礎上修城,"用儲軍糧、器械",這就是著名的石頭城,所以南京又被稱為石頭城。孫權(182—252)是南京歷史上第一帝,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死後葬於南京梅花山。

5、江寧,寄託和平安寧的美好願望。西晉太康二年(280)滅吳後,對吳國都城建業採取了一系列抑制措施。先是改建業為秣陵,分秣陵縣設臨江縣。太康二年(281),又改臨江縣為江寧縣,屬丹陽郡。南京從此有了「江寧」之名。

7. 溧水天生橋的傳說故事三百字

我在南京溧水又游著名的天生橋。
從上幼兒園的時候,一沒地方春、秋遊就去天生橋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相關的傳說與歷史呢?
天生橋建於洪武年間,據說當年朱元璋為方便運送物資花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修築了一條運河叫胭脂河,胭脂河是秦淮河的上源,從胭脂河順流而下就可以到達南京的夫子廟的秦淮河,由於在開鑿胭脂河的時候地下有很多紅色的砂石,使河水呈褐紅色,很像胭脂的顏色,所以叫胭脂河。當時開鑿這條河的時候,是先把兩邊的河道挖開,最後才把橋底下的岩石鑿開的,成了天然的橋,整座橋就是幾塊巨大的岩石,沒有任何的輔助設施,真是奇特。現在為方便遊人觀光已加上了水泥橋面和護欄胭脂河共有三峽,天生峽、胭脂峽和隱秀峽,為了一覽「三峽」的奇景,我們便乘船來觀賞。
乘小船往前走,首先印入我眼簾的是天生峽,天生峽岩石的兩邊是褐色的中間是白色的,因天生橋而的名。接著我看到的是胭脂峽。胭脂峽則是因為兩邊的砂石都是粉紅色,所以叫胭脂峽,傳說修建胭脂河的時候有許多民工死傷,兩邊的砂石就是被民工的血染紅的,經過現在科學驗證是因為土裡含有鐵,所以土呈紅色。最後我們看到的是隱秀峽,隱秀峽是因為不易被看見而又別具特色,原來是因為隱秀峽旁終年有從上面流下來的泉水,夏天會形成小型瀑布,冬天就會結冰,十分秀麗。
咦?河道的兩旁的岩壁上怎麼有這么多大小不一,形狀各一的洞,原來是民工為方便攀登而鑿的,也有一個傳說,由於當時修築河道時民工死傷很多,民工很憤怒,就在岩壁上鑿了72個洞來諷刺朱元璋臉上的72顆麻子。
胭脂河的「三峽」有一段跟真的三峽十分相象,有江南小三峽之稱。
我們乘小船上了岸,不捨得離開了令人心馳神往的天生橋和胭脂河。
天生橋,真是百去不厭!
以上摘自溧水信息港網,謝謝。

8. 溧水區的著名人物

簡介人物圖片齊泰齊泰(?-1402),初名德,賜名泰。明溧水(今南京市溧水區)人。洪武十七年舉應天鄉試第一,次年成進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擢兵部左侍郎。太祖臨終,召授顧命,輔皇太孫,建文帝立,命與黃子澄同參國政,不久晉兵部尚書,建議削藩。「靖難」兵起,他請削燕王屬籍,聲罪致討,力主伐燕。後建文軍屢敗,泰等被罷官,復受帝召還,旋遭貶。迨京師失守,泰奔走外郡以圖興復。被執京師,不屈而死,禍及九族。 袁枚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隨園,吟詠其中,世稱隨園先生。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與趙翼、張問陶(船山)並稱乾嘉性靈派三大家。袁枚也是清代駢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筆又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 鄭謙鄭謙(1876-1929),字鳴之,號覺公。祖籍溧水柘塘鄭家村,後遷居南京城南三坊巷。歷任雲貴總督參事、安徽國稅廳籌備處坐辦、皖北稅務局局長,黑龍江督署秘書長,黑龍江省政務廳廳長,北京政府陸軍部參事,奉系軍閥張作霖的秘書、秘書長、秘書廳長兼東北交通委員會委員等職。他以撰《討曹錕檄》一文,激勵奉軍士氣,深得張作霖賞識。民國14年(1925年),奉軍大舉南下,勢力延伸到蘇皖和上海等地,張作霖為維護東南利益,以文人當政和蘇人治蘇之名,擢拔鄭謙任江蘇省省長,前後僅8個月。在任江蘇省省長期間,他曾撥款整治玄武湖。同年9月,孫傳芳部隊進逼南京,鄭謙倉促離寧,仍回奉天任秘書長。民國18年,鄭謙於沈陽病逝,葬於南京中華門外梅山鐵礦附近。 卞之琳卞之琳(1910-2000),生於江蘇海門湯門鎮,祖籍江蘇溧水,曾用筆名季陵,詩人(「漢園三詩人」之一)、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抗戰期間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學生。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了很大貢獻。《斷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對莎士比亞很有研究,西語教授,並且在現代詩壇上做出了重要貢獻。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 趙松泉趙松泉(1914-2012),中國著名畫家,擅長花鳥、山水,工書法。祖籍江蘇溧水,1934年畢業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畫風師承徐渭、任伯年、吳昌碩諸先賢,並多有創新。八十多年來他精研花鳥畫創作,造詣頗深。作品曾在美、法、意、德等二十多個國家或地區展出,曾應美、日、韓、菲等國邀請講學,並受聘於美國聖若望大學任美術教授。他的畫曾被作為禮品贈送給里根、馬科斯、朴正熙等名流。他與葉公超、馬壽華等合作為台北中山紀念堂精心繪制的巨幅《四季長春圖》,將永遠陪伴著孫中山先生。1988年自台灣回歸家鄉定居;2012年去世。 楊立銘楊立銘,理論物理學家,1919年2月5日生,江蘇溧水人。1942年畢業於重慶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機械繫,1948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理論物理博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現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和物理教育家,長期從事核理論研究工作及物理教育工作。早年提出原子粒幻數的統計解釋,後來提出了原子核低激發集體運動的微觀理論並加以推廣。80年代以後又從事原子核深層次的結構研究工作,提出普遍的強子結構理論框架。培養了許多核理論研究人才。 蘇民蘇民,1926年7月11日生,原名濮思荀,現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導演,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文聯理事。40年代起就致力於進步話劇運動,1952年,北京人藝成立,蘇民便到劇院,成了人藝的第一代演員。1996年,他以70歲的高齡,在影片《鴉片戰爭》中出演道光皇帝。提到蘇民,也許除了老一輩對話劇熟悉的人,如今沒有多少人能羅列出他曾經輝煌的作品了;但一說濮存昕,幾乎是路人皆知。很多人不知道,這兩個似乎毫不相關的名字,卻是一對真正的父子———蘇民原名濮思荀,因為是江蘇人,而且由於參加革命的需要改名叫蘇民。 濮存周濮存周,1962年生於江蘇溧水,1980年入伍空軍杭州某部標圖兵,1991年至1992年任進修南京藝術學院版畫專業幹部,1992年至1993年任上海空軍政治學院基層文化專業幹部,1996年至1998年任中央黨校函授經濟管理本科幹部,1998年至1999年進修中國美院版畫專業幹部,1999年至2001年任南京軍區空軍技術兵訓練團政治工作副主任,2001年起擔任南京軍區空軍94736部隊主任,從事政治工作。 嚴曉群嚴曉群1965年生於溧水,先後在南京土壤儀器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南方新技術產業集團南京公司任職。1992年8月,嚴曉群創辦南京斯威特新技術創業有限公司,並依靠大額偽幣識別儀積累了數百萬元資金。1994年,嚴曉群進入通信業,先後涉足光纖接入業務,以及機械、化工等行業的技術、設備研發與產銷。2000年,嚴曉群進入資本市場,斯威特集團迅速擴張,先後收購、入主了「上海科技」、「中國紡機」、「小天鵝」、「ST長嶺」等4家上市公司。斯威特集團2004年實現營業收入191.7億元,上繳稅收3.9億元,在全國最大企業集團排名中列第108位。嚴曉群本人也名列2004年、2005年《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第79名和126名。 沈向洋沈向洋,男,1966年10月生,1980年(13歲)從江蘇省溧水高級中學畢業後進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後獲得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後,進入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成為著名的計算機專家拉吉·瑞迪(Raj Reddy)教授的學生,1996年獲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機器人專業博士學位。現為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

閱讀全文

與溧水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