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王安石名字的由來

王安石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5-07 03:33:30

㈠ 王安石來歷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
編輯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1]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鍾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2]
,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2-4]

㈡ 王安石的字和名的關系

王安石簡介 (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 (今屬江西)人。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文,又稱 王文公。 生平 王安石自幼隨做地方官的父親王益轉徙於新 淦、廬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四年(1037),全 家始定居於江寧。早年的播遷生活,使他較為廣泛地接 觸到社會的貧困和人民的苦難,產生了「心哀此黔首」 (《感事》)的感情。他「少好讀書」(《宋史·王安 石傳》),「自百家諸子之書,至於《難經》、《素問》、 《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夫女工,無所不問」 (《答曾子固書》)。年十七、八,即以稷、契自命:「才 疏命賤不自揣,欲與稷、契遐相希」 (《憶昨詩示諸外 弟》),表現出不同凡響的志趣。慶歷二年(1042)登楊□ 榜進士第,簽書淮南判官。慶歷年(1047)調知鄞縣,便著 手興修水利,貸谷與民,受到人民愛戴。嘉□元年(1056) 為群牧判官,後歷官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三司度支 判官、知制誥等。任度支判官時,受同僚宋敏求委託,在 家藏唐人詩集的基礎上編《唐百家詩選》。神宗即位, 召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 年拜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並推行農田水利、青苗、 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等新法,使國力有所增 強。因遭到反變法派的猛烈攻擊,於熙寧七年(1074)罷 相,次年復拜相,進《三經新義》,立於學官。熙寧九 年(1076)再次辭去相位,退居江寧,潛心於學術研究和 詩歌創作。元□元年(1086)司馬光執政,盡廢新法,王安 石憂憤病死。王安石事跡,見《宋史》本傳、《續資治 通鑒長編》、《宋詩紀事》、《宋人軼事匯編》、《宋 稗類鈔》等。 文學主張與創作 王安石是歐陽修倡導的北宋詩文 革新運動的積極參加者。早在慶歷三年(1043),他就 抨擊西昆派的代表人物楊億、劉筠「以其文詞染當世, 學者迷其端原」,批判他們的文風「無文章黼黻之序」 (《張刑部詩序》)。後來他的文學觀隨著變法思想的 形成而明顯地表現出功利主義的傾向。他的文學主張的 核心是:「文章合用世」(《送董傳》),「務為有補 於世」(《上人書》)。但不否定修辭技巧的作用:「容 (形式美)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同前)。他 的文學創作正是這種主張的具體實踐。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創作以論說文 的成就最為突出。大致可以分為四類:①直接向皇帝陳 述政見的奏議。如《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批評北宋中 葉整個官僚政治制度的腐敗現象,提出法先王之意,主 張「改易更革」;《本朝百年無事□子》系統地闡述仁 宗在位41年間的政治措施的得失,勸勉神宗革除「因循 末俗之弊」。這類文章具有組織嚴密,析理精微,措詞 大膽切直而又很有分寸、語氣誠敬乾脆而又富於鼓動性 等特點。尤其是《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洋洋萬言,體 大思精,近人梁啟超以為「秦漢以後第一大文」,惟賈誼 《陳政事疏》「稍足方之」(《王荊公》第21章)。② 是針砭現實的雜文。如《原過》、《使醫》,短小精悍, 巧於用比;《興賢》、《委任》,從正反兩面反復論證, 邏輯性很強;《閔習》、《知人》批判世人溺於舊習和 君主不能識賢,筆鋒銳利,寄慨深遠。③是人物論和史評。 如《子貢》、《鯀說》、《伯夷》、《讀〈江南錄〉》、 《讀〈孟嘗君傳〉》、《讀〈柳宗元傳〉》,一反傳統 之見,發前人所未發,儲欣以為能「希風《史記》論贊, 奇美特絕」(《臨川全集錄》卷二)。其中《讀〈孟嘗 君傳〉》全文不足百字,而抑揚吞吐,勝意迭出,尤為 短文中的傑作。④書序和信札及其他。如《周禮義序》、 《詩義序》等,在學術見解中體現了他反傳統的政治態 度,即蘇軾所謂「網羅六藝之遺文,斷以己意」(《王 安石贈太傅》);行文則「簡而能庄」(沈德潛《唐宋 八家文鈔》卷三十),字字著力。《答司馬諫議書》駁 司馬光對新法的非難,邏輯嚴密;《答呂吉甫書》以釋 憾解怨的態度作絕交書,置個人恩怨於度外,表現出了 磊落的胸懷。 記敘文在王安石的散文中佔有較大比重。人物傳記 如《先大夫述》,運用朴實的語言記敘其父王益居官清 廉正直。著墨不多,而給人的印象較為鮮明。《傷仲永》 寫仲永因後天不學終於由神童淪為常人的可悲經歷,申 述勸學之旨,題材很典型。墓誌碑文,為數甚多,通常 是概括敘寫墓主生平、歷官、品格,文筆簡妙老潔,偶 爾插入幾則生動故事,顯得重點突出,親切感人。如《給 事中贈尚書工部侍郎孔公墓誌銘》寫孔道輔不好鬼神□ 祥,舉笏擊殺妖蛇事,寥寥幾筆,勾勒了一個無神論者 的形象。游記如《游褒禪山記》,「借題寫己,深情高 致,窮工極妙」(《御選唐宋文醇》卷五十八引李光地 語)。 一般說來,王安石的記敘散文不重寫景狀物、鋪陳 點染,而屬意於借端說理、載道見志,因而某些作品顯 得形象性不足。 抒情文以祭文為多。用四言韻語寫的,如《祭束向 元道文》、《祭范潁州仲淹文》等,辭語古樸,情意真 摯,頗有感染力;用雜言韻文寫的,如《祭歐陽文忠公 文》,高度贊揚歐陽修的文學成就和道德情操,詞清韻 幽,感激□欷,在當時各家所寫的歐陽修祭文中,最為 傑出。但某些替人代做及純屬應酬性質的祭文則未能免 俗。贈序中也有抒情文,如《同學一首別子固》,抒寫 朋友間相警相慰之意,唱嘆有情,婉轉深厚。 王安石早年為文主要師法孟子和韓愈。歐陽修指點 他說:「孟、韓文雖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 (曾鞏《與王介甫第一書》)自此以後,文思開廓。他兼 取韓非的峭厲,荀子的富麗和揚雄的簡古,融會貫通,形 成峭刻幽遠、雄健剛直、簡麗自然的獨特風格。吳德旋 說:「古來博洽而不為積書所累者,莫如王介甫」(《初 月樓古文緒論》),指出了他能夠博取眾美的長處。今 人朱自清說:「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勝人」(《經 典常談·文第十三》),指出了他的散文與歐陽修、蘇 軾的區別。 王安石的詩歌,不僅數量多,有1500餘首,而且很 有特色,自成一家。退居江寧以前所寫的詩歌,多數屬於 政治詩。他把自己長期觀察、分析社會現實的感受和渴 望濟世匡俗的抱負寫進詩里,主要有《感事》、《河北 民》、《收鹽》、《酬王詹叔奉使江東訪茶利害見寄》、 《發廩》、《兼並》、《省兵》、《讀詔書》、《次韻 和甫詠雪》等。這些作品,密切聯系現實人生,內容比較 充實;而在藝術上,一般存在著議論過多、形象不夠豐 滿、語言較為生硬等缺點。如《兼並》詩,洪邁即認為 「其語絕不工」(《容齋詩話》卷三)。執政以後,推行 新法,當遭到反變法派的攻擊時,他寫了《眾人》、《賜 也》、《王章》、《即事六首》之二、《孤桐》等詩進 行回擊,表現出對於推行新法毫不動搖的意志。 王安石是一位愛國詩人,抒發愛國感情的詩篇在他 的政治詩中佔有一定的比重。《入塞》、《送趙學士陝 西提刑》、《西帥》、《陰山畫虎圖》、《次韻元厚之 平戎慶捷》等,是這類詩中的代表作。以詠史和懷古為 題材的詩篇中也頗有傳誦之作。如《商鞅》、《宰□》、 《韓信》、《范增二首》、《賈生》等都有感而發,寓意 深刻,李東陽以為「極有筆力當別用一具眼觀之」(《懷 麓堂詩話》)。歷來膾炙人口的《明妃曲》兩首,由細致 的刻畫與精妙的議論結合而成,在令人同情的王昭君的 形象上寄託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感觸,黃庭堅以為「可與李 翰林、王右丞並驅爭先矣」(李壁《王荊文公詩箋注》引)。 王安石還寫了大量羈旅、登臨、酬贈、悼友之作,其中 如《旅思》、《登飛來峰》、《題西太一宮壁》、《別 孫莘老》、《送程公□守洪州》、《寄王逢原》、《思 王逢原三首》等都是難得的佳構。但也有不少作品是鋪 排典故成語的客套虛文,藝術價值不高。 王安石在退居江寧以後的10年中,思想上十分矛盾。 一方面,他繼續關心新法,寫作歌頌新法成效的詩篇。 《歌元豐五首》、《元豐行示德逢》、《後元豐行》等 描繪人民在獲得豐收後的歡樂景象,雖不無溢美之處,但 可見他對神宗繼續推行新法仍然熱情支持。他曲折言志, 著名的《北陂杏花》詩的最後兩句「縱被春風吹作雪, 絕勝南陌碾成塵」,陳衍以為「恰是自己身分」(《宋詩 精華錄》卷二)。其他如《杖藜》、《梅花》、《獨山梅 花》、《望夫石》、《鴟》等,都表現他未能忘懷政治, 不肯超然物外的積極態度。另一方面,由於神宗對推行 新法愈來愈動搖,王安石的處境愈來愈困難,他不得不借 助佛理來解脫自己的精神苦悶。《示寶覺三首》、《示 無著上人》、《寓言三首》、《擬寒山拾得二十首》等, 都表明他離開世情愈來愈遠。此外,他寄情山水,陶冶性 情,寫了大量山水田園詩。其中如《南浦》、《染雲》、 《書湖陰先生壁》、《江上》、《北山》、《泊船瓜洲》 等都是古今公認的佳作。 王安石集句詩數量較多,有的比較自然。在他的提 倡下,這種特殊的詩體在宋代有了發展。故嚴羽說:「集 句惟荊公最長。」(《滄浪詩話》)
王安石前後期的詩風有很大不同。前期主要學習杜 甫關心政治,同情人民疾苦的精神,《杜甫畫像》充分 說明了他對杜甫的傾倒。這一時期的詩歌,內容豐富,熱 情飽滿。在藝術上,近體多仿杜詩句法,古體則明顯地 吸取韓愈詩歌的健拔雄奇、多用議論的特色,具有勁峭 雄直之氣。但如《讀墨》一類詩作,「終篇皆如散文,但 加押韻」(《王荊文公詩箋注》引李郛語),助長了宋 詩議論枯燥的缺點。後期詩作,在藝術上走著杜甫「老 去漸於詩律細」的路子,在對仗、典故、格律上精益求 精;又吸收了王維詩歌的取境之長,進一步增強了藝術 美。葉夢得說:「王荊公晚年詩律尤精嚴,造語用字,間 不容發。然意與言會,言隨意遣,渾然天成,殆不見有牽 率排比處」(《石林詩話》卷上),吳之振說他「遣情世 外,其悲壯即寓閑澹之中」(《宋詩鈔·臨川詩鈔序》), 都比較恰當地指出他後期詩歌的藝術特徵。嚴羽稱王安 石的詩歌為「王荊公體」(《滄浪詩話》),主要指其後 期詩風而言。也有人對王安石後期詩過多地搬弄典故和 講究技巧表示不滿,如陳師道說他「傷工」(《王直方 詩話》引),葉□說他「徒有纖弱」(《習學紀言序目》 卷四十七),趙翼說他幾首屬對精切的詩「皆字面上求工, 而氣已懨懨不振」(《甌北詩話》卷十一)。不過總的來 說,王安石的詩歌創作在掃清西昆影響、開創宋詩局面 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評張籍樂府詩的名言「看 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題張司業詩》), 包含著自己的創作甘苦,給後世詩人以深刻啟發,黃庭 堅、楊萬里等都受到他的影響。但他有時愛煉澀拙之句, 押逼仄之韻,用冷僻之典,開啟了江西詩派追求險韻硬 語等形式技巧的不良風氣。 王安石的詞作數量不多,藝術性卻比較高。〔千秋 歲引〕《別館寒砧》詞「意致清迥」(《蓼園詞選》); 〔桂枝香〕《金陵懷古》足堪「頡頏清真、稼軒」(《藝 蘅館詞選》),都是不可多得的名篇。 作品集與版本 王安石的詩文,宋徽宗時由薛昂等 人編纂成集,早已散佚。傳世的有兩種:一種是《臨川 先生文集》,通行的是明代嘉靖二十五年應雲□刻本及 嘉靖三十九年何中丞刻本,都是100卷,源於南宋紹興年 間詹大和刻本,即所謂臨川本。另一種是南宋龍舒刻本 《王文公文集》,也是100卷、但篇目、編次與臨川本不 同,且只剩兩個殘本。1959年中華書局整理出版的《臨 川先生文集》,以臨川本為底本,參校其他各善本而成。 集末附日本島田翰從殘本《王文公文集》中輯得的47篇 佚詩、佚文作為《補遺》。這是目前較完善的王安石全 集。1961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又得龍舒本的兩個殘本 合刻,去其重復,配成完整的《王文公文集》。

㈢ 王安石的字與名字的關系是什麼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小字獾郎,又稱王荊公。
介:介圭、大玉。介,古代傳說為鳳凰站落之石。
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多用在表字後,指人的表字。

㈣ 王安石的原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㈤ 王安石的名和字的意思有一定的聯系

王安石,子介甫,甫通「圃」,安石與介甫近義。名與字的意義互相補充。
王之渙,,字季凌,季表示在兄弟中的順序,第四。渙:消,散,冰融化。凌:冰。名與字的意義相反

㈥ 王安石名字的含義

王安石字介甫,
介:介圭、大玉。介,古代傳說為鳳凰站落之石。

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多用在表字後,指人的表字。

石與介甫的關系應該明了了。
徐特立:特立獨行
冰心:「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丁慧中:秀外慧中

㈦ 王安石為什麼有名

因為他做過北宋的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為他做過變法的大事,歷史上沒幾個人變過法;因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後人留下了優美的文章和詩詞。

㈧ 王安石的號的來歷是什麼,急需!

半山是個地名,大概是王安石辭官歸省後所居住的地方因此說晚號半山。王安石晚年居住在白塘。這白塘距江寧城東門7里,距鍾山主峰也是7里,所謂半途上處,故將居室命名為半山園。王安石居其中,故自號半山老人。

㈨ 王安石稱謂王臨川的由來

王安石稱謂王臨川是由於王安石是臨川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鍾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㈩ 王安石簡介

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字介甫,晚號半山,謚「文」。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 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qiú)勁有力,
王安石
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歷二年(1042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鍾山,謚號「文」,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並稱「唐宋八大家」。

閱讀全文

與王安石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