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奉化溪口的豐鎬房中鎬讀音
鎬
hào
西周的國都;在今陝西省長安西北。
2. 西安地名的來歷是什麼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元初,長安城的范圍依然沿用五代初期唐長安城被毀後節度使韓建所重建的「新城」,並使用京兆府的名稱。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為安西王,鎮守其地,建安西王府。
至元十六年(1279年)遂該京兆府為安西路。後來由於發生安西王叛亂,安西國被撤。皇慶元年(1312年),又改安西路為奉元路。
明代形成了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稱也源於明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改奉元路為西安府。
(2)豐鎬房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西安城」,在西周時稱為「灃鎬」。「灃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灃京和鎬京的合稱。「灃鎬」所在地區稱為「宗周」。
秦時稱「內史」,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建築新城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改長安城所在地區為「京兆」,意為「京畿之地」。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更名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
元代,「長安」喪失首都地位,「長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為「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但「長安城」仍稱「長安」,歸長安縣管轄,「長安」之名並未廢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將「長安城」剝離「長安縣」獨立設立「西安市」為止,「長安」之名廢止。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後宰門,據《唐六典》記載,東都洛陽有個「厚載門」,元代出現了同音的「後宰門」,「厚載」應是從厚德載物而來,《西遊記》《徐霞客游記》中也都有「後宰門」的記載。
西安的後宰門也許也是由「厚載門」同音演變而來。也有一說,古時有專管王室衣食供給的機構,稱為後宰,他們常從都城北門通過,所以稱為北門就被稱為「後宰門」。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三過村,位於戶縣中部,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家鄉就在這里。《戶縣鄉土志》引籍說:「禹治灃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禹一心為公,三過家門也沒有回家看望臨產和產後的妻子,後世將此傳為千古美談,便將村名改為三過村。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等駕坡,明代時,董姓人居於此地,得名董家坡,到了清初,村東聚居了許多別姓人家,取諧音名為東等駕坡,而董家坡便成了西董家坡。
清嘉慶年間的《咸寧縣志》也分別記載了西董家坡、東等駕坡兩個村名,而村名改為現在的等駕坡是因為當時的街道辦事處在東村,便隨了村名。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北院門,據清《咸寧縣志》記載,此地在明代稱為宣平坊,清代西大街以南為陝甘總督部院衙門,稱南院,街北側為巡撫部院衙門,稱北院。
清光緒二十六(公元1899年),慈禧太後那拉氏為躲避八國聯軍的入侵,攜光緒帝逃奔西安,先住南院,後移北院,北院成為當時的國家行政中心。各省進貢
的銀兩、物品也隨之運進西安,有不少銀號、店鋪應運而生,南、北院門一帶盛極一時。西安有一個地方叫雞市拐。
據《東關舊事》里介紹,「明末清初,養雞者集中在此賣雞,喚作『雞兒市』」,後因為道路狹窄且朝東南方向拐彎,便叫作了雞市拐,沿用至今。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粉巷,這里的「粉」可不是「脂粉」的粉,考諸方誌,這條被賦予浪漫色彩的道巷,與脂粉、青樓並無關聯,是因明清時期遍布磨面的作坊和糧店而得名。
據清康熙年間的《咸寧縣志》記載,當時的粉巷是西安府城裡的豬市所在,由此可知,粉巷是實實在在與「飲食」相關的。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湘子廟街,據元《類編長安志》載:「安上門(今南門)內街西有唐末遷杜祁公(杜佑)祠,欲呼為嵇康廟。」
史載稱,杜相公廟,明代在街東段建為湘子廟,街隨廟名,稱大湘子廟街,偏西南街稱小湘子廟街。1981年將大、小湘子廟街合並為湘子廟街。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索羅巷,相傳,唐天寶年間,此地有娑羅園,種有異香的娑羅樹,明代時此地稱為娑羅巷。
《酉陽雜俎》慈恩寺寫:「殿庭大娑羅樹,大歷中安西進其木椿。」「娑羅」與「索羅」諧音,清末改叫「索羅巷」。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玉祥門,也叫小西門。1926年,北洋軍閥劉鎮華包圍西安8個月之久,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
後來,省主席宋哲元為紀念馮玉祥的歷史功績,特開此門,取名玉祥門。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端履門,明初在此處建秦王府後,在今東大街南沿,北大街街心建秦王府蕭牆。
當時在此街北口蕭牆開一門叫端履門。此門是僚臣晉見秦王等候傳喻的地方,端履意示行止檢點之意。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北廣濟街,1984年唐城考古隊證實,此街北端即唐承天門遺址(今蓮湖公園內),宋代時修建廣濟渠引滻河水供府城飲用而得名廣濟街。
元《長安志圖》載,此街稱廣濟街,今南廣濟街稱葯市街。明清時期將西大街南側的葯市街改為南廣濟街,遂將此街改為北廣濟街。
3. 阿房宮名字的由來~!
阿房宮為何取名「阿房」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在消滅六王統一全國以後,自以為德過三皇,功高五帝。他為鞏固皇權、體現皇帝的尊嚴以及供自己享用,在首都咸陽大興土木,建宮築殿,其中所建宮殿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宮。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認為都城咸陽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宮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築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後來被稱為阿房宮的著名古宮殿。
阿房宮集中了當時全國各地宮殿建築的優點,規模空前,氣勢宏偉,它「離宮別館,彌山跨台,輦道相屬」,景色蔚為壯觀。《史記》記載:「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 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悶,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對於阿房宮的恢宏之勢,《漢斗·賈山傳》中也有如下記載:「起咸陽而西至雍,離宮三百,鍾鼓帷帳,不移而具。又為阿房之殿,殿高數十仞,東西五里,南北千步,從車羅騎,四馬騖馳,旌旗不撓,為宮室之麗至於此。」
阿房原來只是朝宮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宮建成之後「更擇名命名之」。由於宮殿規模實在太大,雖然每天都有十幾萬苦役參加營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滅亡時。此宮仍然沒有竣工。後來,秦末起義軍項羽率部進入咸陽,項羽的部下「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朝宮化為一片焦土。這樣,人們就它稱為阿房宮了。那麼,這座宮殿為何取名叫「阿房」?「阿房」這一古怪的名字又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對此,歷代記載分歧,說法不一,我們查考史書,發現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阿房一名是由於宮址靠近咸陽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陽近,且號阿房。」
第二種觀點認為阿房一名是根據此宮「四阿旁廣」的形狀來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釋為曲處、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宮「盤結旋繞、廊腰縵回、屈曲簇擁」的建築結構就體現了這種「四阿房廣」的風格和特點。正是由於阿房宮建築的這種風格,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索引中解釋此宮為何稱阿房宮時說:「此以其形命宮也,言其宮四阿旁廣也。」
第三種觀點則認為此宮所以被稱為阿房宮,是因為上宮宮殿高峻,若於阿上為房。這一觀點出自《漢書·賈山傳》,傳中的注釋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為房。」這就是說,阿房宮是由於宮殿建築在大陵上而取名。從考古發掘來看,這種說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約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帶是古阿房宮的遺址所在地,從發掘的遺址可以看出,當年的阿房宮坐落在地勢高峻的丘陵上,這里至今還殘存著宮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個宮殿遺留的大土台基,周長約31米,高約20米;在村西南還有一個據考證是P可房宮前殿遺址的高大夯土台基,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長 500至600米,最高處約有8米。阿房宮就建在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漢書》所言「高若干阿上為房」。
由此可見,以上幾種觀點都是論有所據,言之成理,並又都能自圓其說。因此在沒有發現更新的確實有說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難斷定孰是孰非。所以,對於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宮殿當時究竟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至今只能說仍是個沒有定論的歷史之謎。
4. 豐鎬房念什麼
「豐鎬房」念fēng hào fáng。
解釋如下
舊時溪口人有傳統習俗,即為祖房立名,且力求古雅。蔣介石父輩三兄弟,其祖房分別名為夏房、商房和周房。蔣父行三,是謂周房。蔣父病故後次年,蔣介石兄弟分家,眾長輩議論,囑其兄弟各立房名。
從上輩「周房」及蔣介石在宗譜中屬「周字輩」(譜名「周秦」),推及西周兩位帝王的都城--豐邑和鎬京,各取第一字定為房名,分給蔣介石的祖房故而名為「豐鎬房」。豐鎬兩字,豐,代表蔣全石一房;鎬,代表其亡弟蔣瑞青一房。瑞青早死,由蔣介石兼祧承襲,故稱豐鎬房。以前,有人說蔣介石很早就有帝王思想,殊不知,取名豐鎬房時,蔣介石虛齡10歲,不過人們望文生意罷了。
經國、緯國的乳名「建豐」「建鎬」或源於此。蔣介石一家信佛,經常燒香,吃齋念佛,故宅名「素居」 。而鎬(hào)為鎬京,西周的國都。在今陝西省長安之西北。
所以應念fēng hào fáng
溪口豐鎬房簡介:
溪口豐鎬房位於今武嶺路西段,坐北朝南,臨街而築。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故居。房號 「豐鎬」,宅名「素居」。
建築構造
原有老式樓戶3 幢,前幢、二幢均7 間2 弄,後幢3 間,中堂是新三房共有堂前,新房建成後,增 至 4 9 間,佔地 4 8 0 0平方米,建築面積1 8 5 0 平方米。整體布局,前廳後堂, 兩廂走廊,樓軒相接,廊廡回環。前廳樓房3間。樓上是毛氏誦經處;樓下中間過道, 兩旁為帳房和接待室。
後堂3間高頂平房,中間「報本堂」為祭祖、拜天處,西廂房, 是毛氏用房,東廂房為住所。報本堂以東小樓是傭人住處,西平房供接待親友用。西廂房西面有兩間一弄獨立小樓,樓上過道與西廂房相連。
主要景點
院內房屋,雕梁畫棟,屋頂正中彩塑「三星高照」及「雙龍搶珠」等。廊壁、柱 頭浮雕「文王求賢」、「龍鳳呈祥」、「精忠報國」等圖。「報本堂」匾額由吳敬恆 所書,兩邊柱上楹聯「報本尊親是謂至德要道,光前裕後所望孝子賢孫」,系蔣介石 手跡。堂前懸紅底金字匾額一方,上書「寓理帥氣」,系1 9 4 9 年蔣介石為長子經 國4 0 歲生日所書。
剡溪小築 原名"涵齊",俗稱小洋房,1 9 3 0 年建成。位於文昌閣東側,北山面水,西 式三開間平頂樓房,房頂陽台,西周水泥欄桿,可乘涼賞月。出西側門,有露天走廊 通文昌閣。 小洋房住過不少國民黨要員。西安事變後,陳布雷居此捉筆撰寫《西安半月記》。 次年 4 月,蔣經國由蘇聯回鄉後,與蔣方良及長子愛倫(孝文)在此同住,課讀中文, "修身養心"。此後,蔣經國回溪口常住此處。1 9 3 9 年1 2 月蔣經國痛悼生母毛 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刻石碑一方,原立罹難處,現移存樓下。
5. 西安地名的來歷
明代形成了今天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稱也源於明代。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明朝政府即改奉元路為西安府。
西安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經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100多年。早在100萬年前,藍田古人類就在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這里已經出現了城垣的雛形;2008年,西安高陵楊官寨出土距今6000餘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市遺跡,被選為當年中國考古發現之首,這是中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遺址,也將西安地區城市歷史推進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6. 咸陽地名的來歷
咸陽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古代有:水之北,山之南,均稱為「陽」,咸陽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山水俱陽,故稱咸陽。
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 「咸亨」、「陽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6)豐鎬房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咸陽市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前21世紀,市境西部為有邰氏封地,東南部為有扈氏管轄地,北部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屬禹貢九州之雍州。殷商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國,市區在市境東南部。西周時為畢國,後改岐周,為豐、鎬二京近郊。東周時封於秦,春秋時稱渭陽,至戰國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都城經九次遷徙後,定都咸陽。
7. 西安豐鎬房念什麼
舊時溪口人有傳統習俗,即為祖房立名,且力求古雅。蔣介石父輩三兄弟,其祖房分別名為夏房、商房和周房。蔣父行三,是謂周房。蔣父病故後次年,蔣介石兄弟分家,眾長輩議論,囑其兄弟各立房名。從上輩「周房」及蔣介石在宗譜中屬「周字輩」(譜名「周秦」),推及西周兩位帝王的都城----豐邑和鎬京,各取第一字定為房名,分給蔣介石的祖房故而名為「豐鎬房」。豐鎬兩字,豐,代表蔣全石一房;鎬,代表其亡弟蔣瑞青一房。瑞青早死,由蔣介石兼祧承襲,故稱豐鎬房。以前,有人說蔣介石很早就有帝王思想,殊不知,取名豐鎬房時,蔣介石虛齡10歲,不過人們望文生意罷了。 蔣介石一家信佛,經常燒香,吃齋念佛,故宅名「素居」 另,豐邑、豐京,亦作灃邑、灃京。或雲,文王韜光養晦生聚教訓,辱於紂而不作,水;武王誅無道紂奮武伐殷,金。 在下昔年讀書所記,聊以拾零;至於確出,已不復記。 而鎬(hào)為鎬京,西周的國都。在今陝西省長安之西北。
8. 溪口豐鎬房的歷史沿革
1 9 2 5 - 1 9 2 8 年供禽孝區立 小學用,1 9 2 9年改為武嶺學校校舍。
1 9 3 5 年,蔣介石擴建豐鎬房,將其換基另建,保留前幢老屋,余悉拆除。
1 9 4 9 年5 月後,豐鎬房由人民政府妥善保護,1 9 8 0 年撥 款維修。5 0 年代前幢老屋倒塌,其址現辟為花壇。
9. 西安名字的由來
西安,古稱長安,中國文明與東亞文明的中心,享有「中華民族搖籃」之美譽。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也是整個亞洲重要的人類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7個王朝和政權在這里建都,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聞名遐爾的「絲綢之路」就是以西安為起點的,是與雅典、羅馬、開羅齊名的世界著名歷史古都。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西安又稱為「西京」、「西都」、「鳳城」、「斗城」,簡稱「鎬」(與「皓」同義同音,寓意「光明之都」)。《史記》曾贊譽西安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從古到近曾用名:酆京、鎬京、酆鎬、咸陽、長安、常安、京兆、大興、永興、奉元,西京,以「長安」最為常見和著名。
西安,乃由周文王建於公元前12世紀,距今已有3100多年未間斷的城市發展史,先後有十七個朝代及政權建都於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以及影響力最大的都城。(西安市閻良區本身還是中國著名古都——櫟陽)在這些朝代中,曾建都長安的漢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當時的長安是國際性的大都市。長安在公元前195年到公元25年與公元637年到公元904年的時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長安在它發展的頂峰時期大約擁有逾百萬的人口。後來世界上的其他大都城都並沒有達到或者超過長安曾經達到的高度,這一事實一直保持到15世紀(城市面積第一的地位更是保持到近代)。長安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
當今的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的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區工業、商業、金融業中心,黃河流域以及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同時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國重要的機械製造中心和紡織工業中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武器製造地,航空工業和航天工業的核心基地。是中國中西部地區科技實力最強,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是活力四射的內陸新特區,中國中西部和北方內陸地區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全國科技資源統籌試驗特區、國家八大物流基地和綜合保稅區、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核心。
榮獲「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管理城市」等稱號。
10. 好聽的宿舍名 和由來
我在一些酒店看到其包廂的名字,有的以西湖十景命名(蘇堤春曉、花港觀魚等等),有的以祖國名山為名(泰山廳、黃山廳、華山廳等),有的以飛禽為名(仙鶴廳、大鵬廳、雪雕廳)。蔣介石將自己家裡的東西廂房命名為豐鎬房(豐、鎬均為古時候的都城),宿舍的名字最好與你們學生的志向、願望、友誼結合起來,試舉例:【同風】(取之「大鵬一日同風起」),【大勇】(取之莊子的「大勇不忮」),【若水】(取之「君子之交淡如水」)等等,當然你們可以看一些《莊子》《老子》《容齋隨筆》這類的書籍,從中找到更好聽、更有意義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