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港珠澳大橋的名詞解釋
港珠澳大橋(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伶仃洋區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1]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2]於2017年7月7日實現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3]於2018年2月6日完成主體工程驗收;[4]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開通運營。[5]
2. 港珠澳大橋簡介50字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
整體布局:
港珠澳大橋分別由三座通航橋、一條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島及連接橋隧、深淺水區非通航孔連續梁式橋和港珠澳三地陸路聯絡線組成。
其中,三座通航橋從東向西依次為青州航道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以及九洲航道橋;海底隧道位於香港大嶼山島與青州航道橋之間,通過東西人工島接其它橋段;深淺水區非通航孔連續梁式橋分別位於近香港水域與近珠海水域之中;三地口岸及其人工島位於兩端引橋附近,通過連接線接駁周邊主要公路。
(2)港珠澳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因其超大的建築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和頂尖的建造技術而聞名世界,獲2019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大橋項目總設計師是孟凡超,總工程師是蘇權科,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是林鳴。
從2004年3月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設前後歷時14年。
3. 港珠澳大橋為什麼被稱為橋梁界"珠穆朗瑪峰"
9月30日,記者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獲悉,港珠澳大橋的主體橋梁工程橋面鋪裝工程建設近日已落幕。海底沉管隧道內裝飾、電氣等附屬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安裝,瀝青路面鋪裝工作準備就緒。主體工程已基本建成,力爭年底完成全部施工任務。
希望港珠澳大橋早日通車。
4. 建立港珠澳大橋意義是什麼
1、是中國打造超級灣區計劃的戰略一環
港珠澳大橋是國家工程、國之重器,是「中國名片」,是「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巔峰之作」「中國實力的集中展示」,更是貫通粵港澳大灣區的「脊樑」,是中國打造超級灣區計劃的戰略一環。
2、折射出中國的發展思路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兩個特區和九個城市要協同發展,需要配備完善的交通硬體設施。港澳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國家的規劃中,港澳未來仍將作為「超級聯系人」和「精準聯系人」,在國家發展大局和大灣區建設中發揮所長。
3、體現了國家對港澳的支持
它拉近了港澳與內地的距離,讓港澳「背靠祖國」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可以更快更好地共享國家發展紅利,搭上國家發展快車。有了這座橋,香港到珠海、澳門的陸路車程從3個多小時縮減到了半個小時,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由此成型。
4、創造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這座橋投入了1千多億元建設成本,但其經濟效益將以萬億、十萬億計,而其打造宜人環境、提升城市形象、拉近人心距離的社會效益,無法用金錢計算。港珠澳大橋是「超前」的,因為戰略布局必須超前。未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全面發展,港珠澳大橋的效益必將隨之逐步顯現。
5、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奮斗精神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體現了中國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體現了中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這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
這一刻,舉世矚目。全世界都在看,不僅看夭矯如龍的壯美橋景,也在看這座大橋背後的制度支撐,看「一國兩制」的優越性,看中國巨龍騰飛的磅礴氣概。
5. 港珠澳怎樣形成
有可能是真的。港珠澳大橋07、08年就開始規劃了,後來剛施工了一段時間被香港的一個老太太給阻止了(這個新聞上都有,就一個普通的老太太,導致港珠澳大橋施工成本增加了幾百個億,沒辦法,香港是法制社會)。現在已經重新開工了!
6. 港珠澳大橋的歷史及背景是怎樣的
港珠澳大橋的歷史及背景:
20世紀80年代以來,香港、澳門與內地之間的運輸通道、特別是香港與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東岸地區的陸路運輸通道建設取得了明顯進展,有力地保障和推進了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的互動發展,但是香港與珠江西岸的交通聯系卻一直比較薄弱。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特區政府為振興香港經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認為有必要盡快建設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跨海陸路通道,以充分發揮香港、澳門的優勢,並於2002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橋的建議。
興建大橋連接香港及珠海的計劃構想最初在1983年由香港合和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應湘及珠海市提出,當時稱為伶仃洋大橋,預算連接香港和珠海,
由香港新界屯門爛角咀起始,經過內伶仃島及淇澳島,到達珠海市金鼎,珠海甚至已經於其境內興建了大橋的一部份,即今天在珠海北端的淇澳大橋;這個構思在中國大陸的舊版地圖仍然可以見到。
1983年,香港的建築師胡應湘最早提出了建造港珠澳大橋想法;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總工程師是:蘇權科。
(6)港珠澳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港珠澳大橋建成的意義: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以來與我國大陸的交流往來更加密切,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拉近了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之間的距離,駕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從3個小時縮短至30分鍾左右,同時增進了兩岸同胞的感情,加快了三地之間的貿易往來,促進珠三角西岸三市(珠海、中山和江門)、香港和澳門的經濟繁榮發展。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體現出中華民族不畏艱難,勇於創新的精神。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建設史上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其工程規模大、施工周期短,大橋主要由西人工島、海底隧道和東人工島組成,跨海路段全長約35.6千米,建設完成後僅專利申請多達600多項,彌補了多個領域的空白,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
港珠澳大橋又被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由此可見,這座大橋的建設克服了無數難題,體現出中華民族不畏艱難,勇於創新的精神。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標志著中國的橋梁隧道建設邁上了新的台階,大橋的建設投入了許多高新技術,例如,大橋採用多層新型高阻尼橡膠和鋼板交替疊置形成支座,極大提高了大橋的抗震性能。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的一張閃亮名片,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項目。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中國製造將會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巨大影響力。
港珠澳大橋籌備6年,建設9年,歷時15年,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也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成就,把中國的先進科學技術更好的應用到實踐中,展現在世人面前,彰顯出中國製造的魅力。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有利於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的人文交流,貿易往來,經濟發展;有利於「一國兩制」方針的實施,維護祖國繁榮昌盛。
7. 建立港珠澳大橋的文化意義是什麼
是中國打造超級灣區計劃的戰略一環,折射出中國的發展思路,體現了國家對港澳的支持。
1、是中國打造超級灣區計劃的戰略一環
港珠澳大橋是國家工程、國之重器,是「中國名片」,是「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巔峰之作」「中國實力的集中展示」,更是貫通粵港澳大灣區的「脊樑」,是中國打造超級灣區計劃的戰略一環。
2、折射出中國的發展思路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兩個特區和九個城市要協同發展,需要配備完善的交通硬體設施。港澳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國家的規劃中,港澳未來仍將作為「超級聯系人」和「精準聯系人」,在國家發展大局和大灣區建設中發揮所長。
3、體現了國家對港澳的支持
它拉近了港澳與內地的距離,讓港澳「背靠祖國」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可以更快更好地共享國家發展紅利,搭上國家發展快車。有了這座橋,香港到珠海、澳門的陸路車程從3個多小時縮減到了半個小時,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由此成型。
(7)港珠澳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港珠澳大橋橋隧建築風格設計匯聚粵港澳三地文化元素,濃縮粵港澳三地共同的文化記憶,同時寓意粵港澳三地通力合作、共同建設「世紀工程」。其中,青州航道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和九洲航道橋分別展現中國結、三隻中華白海豚以及帆船的形象。
東西人工島建築風格的部分靈感取材於嶺南建築,如「柱廊」「騎樓」等,航拍、俯視人工島可見形似「中」「華」的字樣;東西人工島各有2個青銅鼎橋頭堡,以浮雕手法刻畫了「海底綉花」「築島奇跡」「蛟龍出海」「夢圓伶仃」四個故事,分別講述港珠澳大橋重要的建設歷程。
東西人工島建築一側設有寬闊大台階,從底部向高處延伸,預留增裝6部電動扶梯的空間,可讓遊客可以在不同高度欣賞風景,如海豚的棲息地、大海的波濤浪花和日出日落等海面景象。
針對跨海工程「低阻水率」「水陸空立體交通線互不幹擾」「環境保護」以及「行車安全」等苛刻要求,港珠澳大橋採用了「橋、島、隧三位一體」的建築形式。
大橋全路段呈S型曲線,橋墩的軸線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取平,既能緩解司機駕駛疲勞、又能減少橋墩阻水率,還能提升建築美觀度。
斜拉橋具有跨越能力大、造型優美、抗風性能好以及施工快捷方便、經濟效益好等優點,往往是跨海大型橋梁優選的橋型之一。
結合橋梁建設的經濟性、美觀性等諸多因素以及通航等級要求,港珠澳大橋主橋的三座通航孔橋全部採用斜拉索橋,由多條8至23噸、1860兆帕的超高強度平行鋼絲巨型斜拉纜索從約3000噸自重主塔處張拉承受約7000噸重的梁面; 整座大橋具有跨徑大、橋塔高、結構穩定性強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