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金的歷史起源
黃金是化學符號為Au的金。 Au的名稱來自羅馬神話中的黎明女神 歐若拉Aurora 意為閃耀的黎明 , 古代印加人把黃金視為太陽的汗珠, 古埃及的法老堅持要埋葬在黃金這種 神之肉 里 ,聖經馬太福音 提及的東方三博士帶來的禮物之一就是黃金, 而聖經啟示錄形容聖城耶路撒冷的街道由純金製作。 大約是公元前5000年 ,它們和銀都存在於地殼的金屬層 ,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 ,黃金的挖掘和生產停滯了幾乎1000年 ,直到1492年西班牙人發現美洲 ,14世紀把金子視為太陽的汗珠的印加人征服了奇穆帝國 並命令奇穆的金匠為太陽神廟的每一寸牆壁鍍上金子。 15世紀 在黃金的驅使下, 西班牙打敗了蒙特祖瑪, 獲得了阿茲台克的大量黃金儲備, 以此復興西班牙經濟 1531年Pizarro入侵秘魯 ,俘虜了印加統治者Atahualpa ,立即下令融化印加所有的黃金運回西班牙
2. 黃金的來源,金店裡的黃金都是從哪裡來的
對於金店而言,黃金就是商品,本質上和小超市沒什麼區別,你賣方便麵、火腿腸,我賣金條、金首飾,都是賣商品的。
我們能夠看到品牌連鎖金店的黃金它的來源是比較多的,其中像頭部的連鎖店品牌,它的黃金來源主要是來自於黃金行業類的金條。這些黃金首飾品會向上游的黃金行業來訂購標準的金條,也就是我們在銀行里看到的儲蓄保值型的那種金條,基本上都是1千克起步。當然行業上游能夠生產標准金條的廠家數量並不多,並且每個廠家都具有獨立的標准識別代碼。
3. 12黃金聖鬥士名字來源出自
穆mu
1、發音:希臘字母第12字
2、阿穆:西亞神話中的月神
3、中文含意:恭敬
(也有說穆的名字mu,應該是傳說中沉入太平洋中的姆大陸的名字,甚至在介紹穆的背景時也提到了姆大陸的資料?)
阿魯狄巴aldebaran
天文:畢宿五(金牛座中的一等星)
撒加saga
1、英文saga,來自古挪威語,古代北歐維京人的傳奇故事。
2、古冰島文saga,北歐神話中的河源女神和歷史女神。
加隆kanon
德文含意:教會法教規, 教規,(基督教的)正典聖經(簡稱正經)——同英文canon。
狄馬斯death mask
英文含意:死亡面具
艾奧利亞aiolia
拉丁文aeolia,希臘神話中一地區,指瀕臨愛琴海的小亞細亞國度,是風神艾俄羅斯故鄉。
沙加shaka
梵文sakya音譯,「釋迦」諧音。「釋迦」是部落名稱,意思是「能」。
童虎dohko
道家認為,超越死亡的方法就是永遠保持嬰兒狀態,《老子》28章雲「復歸於嬰兒」。虎為山中之王,暗喻老人位望之尊。然「一山難容二虎」,可憐的王虎只好下山了……
米羅milo
1、一位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摔跤能手
2、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出生的畫家霍安·米羅,身材十分矮小,有一雙碧藍的眼睛,晚年鶴發童顏,打扮得象個鄉下人,平時沉默寡言,可他的抽象性超現實主義的作品,在近代歐洲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
艾俄羅斯aiolos
拉丁文aeolus,希臘神話中風神,傑出的航海家,發明了帆船,並諳於預測天氣。
修羅shura
梵文sura,古印度神話中天神,此詞起源於梵語「swar」意指「天界」。阿修羅(a-sura)意為「非天神」,《聖傳》雲:阿修羅「在天非天」,即為此意。
加妙acmus
阿爾貝·加妙(1913-1960)法國存在主義小說家、戲劇家。195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似乎有點牽強附會的感覺!)
阿布羅狄aphrodite
拉丁文aphrodite,希臘神話中愛與美之神
4. 黃金的起源
黃金是最早發現和使用的金屬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約1萬年~4000年前)人類已識別了黃金。中國至遲在商代中期(公元前14~13世紀)已掌握了製造金器的技能,在河南安陽等地出土的殷商文物中即有金箔。《周禮·地官》中說:卝(音礦)人掌金玉錫之地。這是古代文獻關於礦冶的最早記載,說明當時已特設專職官員掌管官營礦冶了。相傳戰國時期隨著商業的發達,黃金成為通行的貨幣,加上封建統治階級的奢侈生活裝飾的需要,對黃金的需要隨之增大。春秋時期託名齊相管仲作的《管子·地數》篇中說門「上有丹砂,下有黃金;上有磁石,下有銅。」說明春秋時期已有採金知識。
5. 黃金的歷史是如何演變的
20世紀60年代前
黃金作為交易的媒介已有3000多年歷史。經過一段漫長時期,金本位制度逐漸確立,在1717年成為英國貨幣制度的基礎,至19世紀未期,歐洲國家已廣泛實行金本位制度。美國於1900年實行金本位制度。在國際方面,黃金自由進出口,用以結算國際收支差額,黃金由收支出現逆差的國家流入收支出現順差的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正式在1919年停止採用金本位制度,但於1926年恢復使用金磚本位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紙幣只能兌換400盎司國際認可金條。而踏入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經濟處於動盪時期迫使大部分國家放棄以黃金兌換貨幣的制度(英國在1931年、美國在1933年),只允許中央銀行及各國政府之間進行黃金交易活動。在這種情況下,便形成了美元兌換制度,使美元可以在聯邦儲備局兌換黃金。國際間在1934年簽署了布雷頓森林協議,確認了這個制度,並一直實行至1971年。
1934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將聯邦儲備局買賣黃金的官價升至每盎司35美元,聯幫儲備局與歐洲的中央銀行一直致力維持這個兌換價,直至1968年。
1960年期間
由於自由市場對黃金作為製造首飾及投資用途的需求日增,美國連同英國、比利時、法國、義大利、荷蘭、西德及瑞士成立黃金總庫,希望把黃金市價保持在接近官價每盎司35美元的水平。這個新機構實際上是外匯穩定基金的擴展,使財政部在必要時可增加黃金的供應量來壓抑自由市場的金價。
1968年期間
由於國際貨幣市場呈現不穩及美元因美國陷入越戰而備受壓力,帶動全球黃金投機活動不斷增加。在此情況下,各國的中央銀行暫停黃金總庫的運作,而倫敦金市亦停市兩星期。
倫敦金市停業期間,瑞士信貸銀行、瑞士銀行及瑞士聯合銀行在蘇黎世成立金庫,進行黃金買賣,南非開始通過蘇黎世金庫定期沽售黃金。
黃金雙價制開始推行,將私人及官方黃金買賣分在兩個不同的市場進行。
6. 黃金的由來
外星隕石說,,,,
7. 黃金比的由來
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研究過正五邊形和正十邊形的作圖,因此現代數學家們推斷當時畢達哥拉斯學派已經觸及甚至掌握了黃金分割。 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數學家歐多克索斯第一個系統研究了這一問題,並建立起比例理論。 公元前300年前後歐幾里得撰寫《幾何原本》時吸收了歐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進一步系統論述了黃金分割,成為最早的有關黃金分割的論著。 中世紀後,黃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義大利數家帕喬利稱中末比為神聖比例,並專門為此著書立說。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稱黃金分割為神聖分割。 到19世紀黃金分割這一名稱才逐漸通行。黃金分割數有許多有趣的性質,人類對它的實際應用也很廣泛。最著名的例子是優選學中的黃金分割法或0.618法,是由美國數學家基弗於1953年首先提出的,70年代在中國推廣。
8. 北戴河黃金海岸名字的由來
黃金海岸的名字是80年代中國地理專家們經過考察因沙如黃金而得名得出的結論。完全可與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以及美國的夏威夷媲美!
9. 黃金這個名字的來源
在七八千年以前,古埃及就以進入了金石並用的時期,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國家。早在六千年前,古文獻中就表明,那時古埃及法老和相鄰國家國王的通信往來中多次提到黃金。
10. 想知道黃金的一切、以及黃金的來歷
隨著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使用的詞彙日益豐富。
古羅馬士兵就有有時領取薪酬(津貼)就是鹽——鹽在當時當地是稀有物品,因其維持生命的功能而被當成獎勵,即便如此,羅馬士兵也不能無限制的購買鹽,因為當時的鹽是可以用於交換的商品。英文(worth his salt),用的就是鹽曾今擁有的貨幣的含義。
直到今天,「牛」在某些地方仍然是財富的象徵,是一種交換的手段。
多年以後,人們發現鹽、牛作為貨幣有天然的不足之處。為了有效的服務於社會,貨幣應當既是人們想要的,優勢相對稀有的。鹽、牛能夠滿足以上的條件——雖然在一些鹽很充足的地方,他作為貨幣的功能不是很強。
貨幣應具有可兌換性。也就是說,一個單位的貨幣能夠用另一個單位的貨幣來代替,代替過程中不會發生價值的變化。若是貨幣可以被分割,那麼他就能更好的履行職責。分鹽有可能達成一項數額微小的協議,而把一頭牛一分為二或更多的話,那他的價值就明顯低多了。
貨幣的另一個重要品質是耐久性。鹽,經過適當的保存還有一定的耐久性。而牛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沒有價值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黃金滿足一種有效貨幣的所有必要條件。它具有可兌換性、能分割、耐久性極強。
黃金,人人想要。黃金是一種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重量為79.被提純到最高水平後,一盎司黃金與另一盎司一摸一樣。本質上,黃金是永恆的,是所有金屬中最穩定,最不易發生化學反應的。他不生銹、不退色、也不會被腐蝕。
正是由於黃金有那麼多合適作為貨幣的屬性,所以在自由經濟中人類選擇了黃金作為貨幣。這不需要皇帝、國王、獨裁者來簽署相關政令。事實上,每次政府發布政令說公民不允許儲備黃金時,那就是執政者想獨吞而已。深入得觀察將發現------黃金成為貨幣時,已不需要統治者、國王、獨裁者去指揮貨幣系統了。看到這樣的評論有些人會不明白(我會在隨後的言論中發表觀點),所有的那麼多災難都是掌權者操縱貨幣、損人利己的必然後果。
當有一種可靠的稀有金屬充當貨幣而運行經濟時,通常和健康的文明齊頭並進,共同發展,所謂經濟繁榮。古雅典人是最早採用稀有金屬貨幣的群體之一,結果是古雅典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的帝國。公元前5世紀,希臘是世界原材料的進口大國、製成品的出口大國。
可靠的黃金鑄幣技術還促進了另外一種文明。當歐洲人深陷黑暗時代----商業往來仍然用牛來充當交易物時,地中海和中東地區已經開始享受難以言語的繁榮盛況了。公元8世紀,拜占庭帝國開始啟用金幣,除了提高其純度和均勻外沒有做其他的變動。隨著這種金幣逐漸成為公認的價值儲備方式,中國和大西洋沿岸地區貿易來往中的標准計量單位,幾萬個拜占庭金幣被鑄造出來在市面流通。當然拜占庭金幣如此受歡迎,人民如此信賴它,以助於拜占庭最終成為世界商業中心,隨之而來的財富源源不斷流入拜占庭帝國的口袋。
然而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樣,拜占庭人開始偷偷在鑄造金幣時注入更多的賤金屬(如:銅)。從而稀釋黃金在金幣中的含量,其結果當然是金幣信用度的下降,同事下降的還有拜占庭帝國的信用度。
西方文明的黃金時代曙光最終出現於1252年。佛羅倫薩再次啟用了歐洲鑄造的金幣,在近300年的時間里佛羅倫薩正如人們預期的那樣成為舉世矚目的商業中心。來至世界各的哲學家和學者紛沓而至,還有偉大的藝術家也不乏其人。他們所有的創意都是以一個欣欣向榮的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為前提的,而這又要歸功於佛羅林金幣----正是這種信用度高的稀有金屬貨幣使一切成為可能。
從1717年——1914年這將進200年的時間里,英國一直堅持金本位制。那段實際是英國歷史上相當輝煌的時期。期間,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並且這個小小的島國在世界個地都建立了自己的屬地,地球上1/4的土地及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都受大英帝國統治。然而,帝國是一幢不可能長久屹立的大廈——羅馬人發現了這一點,而且美國人也認識到這是他們最大的痛處。1914年英國參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去了,最終拋棄了金本位制。就像美國發起的第一場海灣戰爭一樣,戰爭的發起方從未承認過結束,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又開始了。雖然,兩次大戰英國人都取得了勝利,但是到戰火熄滅之時,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猶如巨人般的倒下了,徒留一地斷壁殘垣。
稀有金屬在一個國家的命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個經驗教訓被一些智慧又勇敢的英國臣民吸取了。當美國決定從強大的大英帝國統治下脫離出來宣布獨立時,經濟問題在這個決定中起了支配作用。這個新共和國的創始人已經意識到黃金和白銀的重要性,在《憲法》中用書面的形式規定如何使用黃金和白銀,並且通過《憲法》賦予國會鑄造的權利——而不是印製的權利。
隨著自由和可靠貨幣基礎的到位,美國取得成就越來越多,商業欣欣向榮,人民豐衣足食。對以黃金白銀作為貨幣的歷史,我們怎麼誇都不算過分,不依賴於發行貨幣的黨派的穩定性或誠信度,而數量也是相對固定的,不會受到法令朝令夕改的影響。哪裡使用稀有金屬當貨幣,哪裡就會有好事發生,歷史告訴我們哪裡棄用黃金和白銀做貨幣,哪裡就會發生嚴重濟和政治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