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能告知長白山名字的由來
長白山地名來源
長白山地名出自滿語「Goromin Sanggiyan Alin」(讀作:果勒敏珊延阿林),意譯為「長白山或白頭山」,因其主峰有白色浮石和常年積雪而得名。
Ⅱ 著名的長白山其中著名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著名 - 網路漢語
拼音
[zhù míng]
釋義
有名:李時珍是明代的~葯物學家。吐魯番的葡萄很~。
例句
爺爺是~國畫家,最擅長花鳥和山水。
短語
~的科學家。~的文學家。~的地質學家。~的自然保護區。
Ⅲ 長白山因什麼而得名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是中朝兩國的界山、關東第一山。
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為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長白山是我國東北境內海拔最高、噴口最大的火山體。長白山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即「長相守,到白頭」。
以長白山天池為代表,集瀑布、溫泉、大峽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高山大花園、地下河、原始森林、雲霧、冰雪等景觀為一體,構成了一道亮麗迷人的風景線。
大自然賦予了它無比豐富獨特的資源,使之成為集生態、風光、民俗於一體的自然名勝地。
長白山主峰
Ⅳ 長白山名字的由來
長白山的滿語稱謂是「果勒敏珊延阿林」,「果勒敏」是「長」意,「珊延」是「白」意,阿林是「山」。〈長白山匯崗志略〉載:「山上冬夏積雪,四時望之色白異常,故曰長白,」據自然科學家談,長白山的形成約在1200萬年之前,據社會科學家講,長白山有人文記載距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人文歷史上,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不斷前進,人們對長白山也在不斷地深化,對長白山的稱謂也有不斷的地變化,分別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人文特徵,據各種史料所載,長白山的稱謂不下幾十種,其中影響較大,載入史冊的有以下數種:
一:不咸山,可追溯到公元前21世紀的虞夏時期,據古籍《山海經》中的「大荒北經」記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肅慎人是長白山下土著民族,是滿族的祖先,對「不咸」的解釋,有的學者說是古東胡語「不爾干」的諧音,是神巫的意思,不咸山即神山,另有學者說「不咸」是滿語「伯聶。顯乾」的音譯,意為「長白」,這種說法有附會滿族發源於長白山的意思,但這些說法的來源都反映了長白山歷史的悠久和神秘。
二:單單大嶺。到了西漢時期,長白山有了單單大嶺之稱,單單大嶺原本是指今朝鮮境內的北大峰山脈,自西漢的以後許多史籍中把長白山誤作為單單大嶺,「單單」是滿語「珊延」的音譯,意思是「白色」。
三:蓋馬大山:後漢至三國時期,長白山又以蓋馬大山之稱名揚天下,《吉林通志。卷十八》載「長白山為西漢蓋馬縣境之山」,則魏志之蓋馬大山為長白山無疑。關於蓋馬大山的位置,自然特徵及所附人文歷史等情況,在《後漢書》《三國志》等史籍中多有記載,所指即今長白山,其全稱應為「蓋馬訾大山」,語意「長白」
四:徙太山,起源於公元400年以後的南北朝時期,在《魏書》《北史》《新唐書》《隋書》等正史中均有明確記載,徙太山即長白山,「徙」滿語音,意為「白」到了唐代,長白山又有了太白山之稱,也稱作白山,
五:到了遼金時代,《遼史.百官志》(1012年,聖宗統和三十年)中稱」長白山三十部女真」;<契丹國志>(卷27)中稱」長白山在冷山東千里」.這里都用了長白山的名稱.在金朝時期,隨著女真族的強盛,長白山
的聲望也與日俱增.《金史》(卷35)中稱「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議封爵建廟宇」
在元朝、清朝時期,長白山的名稱依然沒有變化,雖然在一部分歷史著作中也錄著「白山,太末山,
白山泊子,白山派子,老白山,水白山」等名稱,但並沒有被使用,〈長白匯征錄〉載:「至今,長白山
之名已沿用970年之久,長白山已經成為世界名山」從上述歷史記載中可以看出,盡管關於長白山的名
稱曾經有過多次變化,但是這些名稱的由來,大部分都是根據因為氣候寒冷而形成的積雪顏色或浮石層
顏色(灰色)來命名的。
Ⅳ 長白山瀑布的長白山名字的由來
長白山名字的由來有三個原因:
第一,遠往長白山山巔部分,一年當中有很長的時間巍峨皓白;
第二,長白山是由火山噴發形成的,噴發後的火山灰成灰白或淡黃色,古代交通蔽塞,很難到其近前,即便是夏季冰雪短暫的消融後,遠觀群峰仍為白色;
第三,《山海經》,將長白山稱之為不咸山,口語演義說,是因為那裡的白色的火山浮石類似芒硝或食鹽,應該是咸鹹的,但嘗之卻不咸卻始終泛白。
Ⅵ 為什麼韓國說長白山是他的
韓國人經典10大無恥行為
韓國人經典10大無恥行為
1 黃禹錫 「第一」科學家韓國的民族英雄黃禹錫造假事件,如今可以說已經 真相大白,只剩下殘局留待韓國各界的處理。如果硬要說中國人要有什麼啟發的話,那就是要學一下韓國人的敢於無恥,那就是以後中國人對於韓國人的吹牛無恥一定要小心。
2 哺育黃河文明」 韓國沒有自己的炫耀的文明,先是中國為宗主國,是中國的附屬國;近代受日本欺負,造成他們偏執狹隘的心理。最為典型的要算韓國92年出版的教科書了.
這部共分5章:一開頭宣示韓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8000年從帕米爾高原遠涉遷移到了半島,途中催醒了滿洲的」紅山文明」,哺育了中原的」黃河文明」,韓人並在公元前7000東渡日本,創造了日本文明…... 不過後來見了韓國人的「考古」,我倒覺得至少日本人還想著去做假證據,韓國人甚至把這一步都省了,還把成果出來大肆宣傳。
3 去漢化」 就是「韓民族」割斷文化和中華文化的聯系。漢城改「首爾」的鬧劇剛剛過去,這不,幾個韓國議員又開始張羅把「漢江」改為「韓江」了。在韓國,「中醫」被改名成「韓醫」,並被作為高麗醫學而拚命向世界宣傳推廣。大長今中針灸也被認為是韓國人發明的。但朝鮮日報分明是報道了這個「發現」,並找到了個法國人作證,宣稱要糾正世界人民的錯誤認識,把針灸還給韓國。怎麼不把八卦圖國旗也改了?八卦圖可是正宗中國文化。 什麼時候韓國不用有中國八卦圖的國旗,再來和中國談尊嚴吧 ! 日本人很自豪地說,我們的文化學習自中國,但是我們發揚光大了。所以,有這種意識的日本終究還是個強國。可是今天的韓國人否認了歷史,忘記了中國文明對自己的教化.
4 發明活字印刷」 朝鮮半島貧乏的歷史和文化無法滿足虛榮。歷史上東亞文化中心的中國,成了犧牲品。我國歷史和文化,被換成韓國商標。 「活字印刷術」也被認為是韓國人發明,甚至中國的四大發明中的三大發明可能是韓國的,韓國專門建立了印刷術博物館,把中國在「印刷術」方面完全抹去,誇大宣傳自己,並邀請各國客人免費參觀,在國際場合宣傳。「謊言重復一百遍就成了真理」,韓國人用這種方式「虛構」真理非常在行。
5 台灣不屬中國 韓國是先和台灣建交的,後來才和大陸建交的,我的同學說如果她不來中國,根本不知道台灣是中國的領土,可見韓國媒體對中國的妖魔化宣傳。認識很多韓國同學.但確實他們國家的媒體會經常醜化中國,誇張中國的落後與貧窮.我曾遇到過這樣的事:韓國人如果比較喜歡你,會對你說:「你長得像韓國人」,他們認為這是贊揚你。但我認識的一位朋友為表示友好,對一個韓國人說,」你長得像中國人「,結果那人非常不高興,認為是污辱它。
6 蒙古人是朝鮮族分支 韓國人沒有過征服別人的紀錄(韓國人似乎很看重這一點),可以說韓國(朝鮮)的歷史就是一部窩囊廢的歷史。他們就迂迴出擊——和那些能征善戰的民族「攀親戚」。曾經征服過中原的北方的蒙古族和滿族理所當然的是首選,於是上述兩個民族全部變成了韓民族的「分支」。
「愛新覺羅」去掉「愛」和「覺」就是「新羅」,因此「愛新覺羅」的意思就是「勿忘新羅」或者「愛新羅」。說努爾哈赤的父親來自朝鮮半島,可稍具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愛新覺羅」出自滿語,意思是「金」。韓國人籍此說「金」是韓國大姓,因此滿族 是朝鮮族分支!!!而韓國人論證自己與蒙古人關系的依據就更可笑——韓國人新生嬰兒屁股上有個青斑,和蒙古人一樣。因此蒙古人是朝鮮族分支!!!可惜,這個蒙古斑是所有東亞人種共有的標記!
近日網上很多朝鮮人去滿族的論壇「認親」,其 諂媚、 下賤(被對方迎頭痛罵之後,或是裝作不知、或是說人家不是真正滿族),讓人「五體投地」。 更好笑的是,某些韓國人認為孔子是韓國人,連西施都是韓國人。
7 首爾聖誕祭 把端午節從中國人手上奪過成了「大韓民國」的文化遺產,光榮呀,「民族自信感」大增呀,以後可以以此為證據「考證」出韓民族文化對中華的影響。全世界都知道端午起源中國,韓國人知道無法改變如此明顯的事實,就說申辦的世界遺產的是 「江陵端午祭」而非「端午節」。 韓國的端午節加上了「盪千秋」之類的特色,韓國自以為是總是有理的狡辯!可笑!漢城也有很多人過聖誕節,那是不是也要申請個「首爾聖誕祭」呢?如果筆者所言不差,過幾年他們就會回過頭來說端午節起源自韓國,然後傳播到中國。廣東紀念端午節的方式就和四川不一樣,是不是也要各自申遺? 加上了」盪千秋」之類的特色,韓國應該伸請」盪千秋」的文化遺產而不應該以端午節的名義申遺!
8 教大禹治水 為了突出他們文明的優越,韓國學者做了篇文章,乖乖,連大禹治水用的「神書」都是朝鮮半島傳過來的,對韓國學者的學術能力找不到語言形容了,驚如天人。他們說他們的祖先檀宗,是我們祖先大禹的老師,是他教大禹治水的——呵呵,後來甚至進一步說他們的歷史有6000年比中國還長(世界盃足球賽韓國總統的講話還是比較客氣的,說有5000年,汗呀~~~世界盃靠黑哨拿第四名) 韓國新歌劇《啊, 高句麗!廣大土好太王》。。」。結尾是高句麗征服了燕國,燕國將高句麗的好太王供奉為主君。是一部典型的歷史胡說劇!遼東在七雄時期是燕國,秦始皇滅六國而統一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歷史,還反咬一口說是中國人歪曲歷史。秦始皇滅燕怎會突然之間變為高句麗王滅燕又突發奇想地出現在韓國的歷史舞台上?慶幸的是,多數人還是有著清醒的頭腦和良知,如果都按照韓國方式詮釋歷史,世界從此多事矣。
9 發明甲骨文 韓國一名校博士信誓旦旦的說甲骨文應該是從朝鮮半島傳到中原的,並引用了一些韓國學者的「論據」,真希望他們在國際學術會上做這個報告,也給西方人看看韓國學者的「風采」。比如說,韓國人認為我們的甲骨文是他們發明的,要知道韓國直到1443年由朝鮮王朝第4代世宗大王創作才有自己的文字,韓國建國後為了「去漢化」才禁止使用漢字的。韓國人說韓國字是全世界最科學,最實用,最好的文字語言!所以,他們拒絕使用漢字!但是本人卻不敢苟同!那麼科學實用的文字語言,竟然連意思都表達不清楚,看韓國語的文學著作,如同嚼蠟,可能因為漢語的表現力太過豐富,所以我實在不知道,連名字如果不用漢字,都搞不清楚自己名字含義的韓國字,怎麼能夠厚著臉皮說是比漢字科學的文字?它們以前還根本沒有文字記錄的歷史呢。它們的學者「參考」的史書幾乎都是用漢字寫成的中國史書。韓國人把中國的國畫貶得一錢不值,其實朝鮮的畫完全是對中國技法國畫的抄襲。韓國人認為這些文化都是在朝鮮本土自我發展,然後再傳到中原的——呵呵。
10 剽竊高句麗 請注意,高句麗和韓國的高麗完全是兩碼事情,高句麗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一支。唐朝名將薛仁貴在高句麗的最後一個首都平壤(高句麗前後有過三個首都)接受了高句麗王的無條件投降書後,大唐軍接收了高句麗全部的領土,自然繼承了高句麗文化。而此時韓國的前身王氏高麗還沒有誕生。在高句麗滅亡了二百多年以後,也就是公元9世紀初,由原高句麗旁邊的新羅合並百濟組成了高麗王朝。
2004年9月17日,在被韓國命名為「高句麗在韓國的歷史作用」的有多國學者參與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學者,沈陽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孫進已發言重申:「高句麗是中國的歷史因為高句麗的主體發生在中國,直至今天,原高句麗2/3的領土都在中國,而在當時3/4的高句麗居民都歸順了中國」.「在高句麗的大部分歷史里,高句麗一直歸屬中原。看看韓國忠南大學考古學教授朴洋震論證「滿洲歷史上屬於高麗」。拿出兩個據他說是在滿洲和韓半島出土的青銅器,說這兩件文物相似,又舉出一件據說是中原出土的文物,說與前兩件不同。於是得出結論:滿洲和韓半島屬於一個文化共同體,滿洲歷史上韓民族的舞台。這是筆者平生所看見過的最荒唐最無恥的歷史論證了。還揚言「把滿洲歸納與韓國古代領域不僅合乎情理,而且也是必要的」 甚至想把中國東北境內的高句麗歷史剽竊為己有。 2004年,中國把高句麗成功向聯合國申請為中國的人類文化遺產,就是為了挫敗韓國對歷史的篡改。滅國先滅其史,韓國在赤裸裸的偽造歷史! 談到滿洲和朝鮮半島的關系,還有一個朴洋震極力迴避的突出的例子就是滿清建立了滿洲國後,為什麼不是馬上去合並朝鮮,以實現今天朴洋震等領土擴張野心家的夢想,去組成由滿洲加半島所謂韓民族的大統一?而要舍近求遠,舍易攻難地入關攻克北京直搗中原?就是因為滿洲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要入關統一中國。而對近在咫尺的朝鮮半島,在滿族人看來?是一個無關重要的邊隧小鄰國。
綁著寫有「還我河山」四個鮮紅大字布條的韓國人時常會成群結隊出現在吉林吉安,延邊,或者長白山。朝鮮日報做的調查,居然過半的韓國年輕人贊成「奪回」「滿洲(東北)和間島(吉林延邊)」。韓國在高句麗問題上已經完成了發動群眾的工作,而中國人大概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爭端關繫到了東北的歸屬。
為了「民族自豪感」, 當然,好歹也沒人願意做窩囊廢或者被人認為是窩囊廢。他們在不能稱為歷史的歷史中找呀找。不惜篡改歷史。搞得也太離譜了一點。中國從韓國進口手機、電視、汽車等,自己都可生產,韓國經濟卻嚴重依賴中國市場。中國在核心技術上,與韓國差距很小;很容易取代。但韓國卻不能夠失去中國市場
Ⅶ 長白山原來叫什麼名字
長白山的山名稱謂,在她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幾經蒼桑,數易其名。
有歷史記載以來,長白山第一個名稱叫做不咸山。據東周末期地理史書《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日不或,有肅慎氏之國」。可見,早在距今2000多年以前,不咸山就已經聞名遐邇了。《晉書.四夷傳》中稱「肅慎氏,一名挹婁。在不咸山北。」《通典》中有:「挹婁即古肅慎,其國在不咸山北。」
不咸山是長白山最早的名稱,這是歷史、地理學家們的一致看法。但「不咸」二字的緣由何在卻至
今難解,眾說紛壇。有人認為,「不咸」出自蒙古族先世東胡語「不爾干」的轉音,「不爾干即為神巫,尊長白山為有神之山;」也有人認為,蒙古乃出自東胡系,東胡之稱人為山戎,與長白山中隔東夷的貊,史書記不咸山時往往與東夷的肅慎並提,何得東胡系之族稱今長白山為不咸山?據此提出,不咸山的名稱應與肅慎族的語言或東夷語有關。「不咸」可能是滿語叫白羅聶·顯乾」的音譯省賂,意為「長白」。
清朝時期對長白山的考察
漢、魏時期,長白山又有「蓋馬大山」之稱。在《後漢書·東夷傳》東沃沮條下曰:「東沃沮,在高句麗、蓋馬大山之東,東濱大海。」《三國志·東夷傳》亦雲:「東沃沮在高句麗、蓋馬大山之東,濱海而居:其地形東北狹,西南長,可千里。」上述史料中所指「東沃沮」系今圖們江流域至朝鮮北境,為一東北至西南走向的狹長地帶,其西南部與高句麗接,西部抵今長白山。而「蓋馬大山」則應指今長白山。據《吉林通志》卷十八記載:「長白山為漢西蓋馬縣境之山,則魏志之蓋馬大山為長白山無疑。」當時的蓋馬縣境應為今渾江市,臨江鎮一帶。
南北朝時,長白山又有「徒太山」之稱。據<<魏書·勿吉傳>>記載「(勿吉)國南有徒太山,魏言太
林間宿營 皇。」<<北史>>卷94,<<勿吉傳>>亦載:「勿吉國南有徒太山者,華言太皇,俗甚敬畏之。」
<<新唐書·北狄傳>>、<<隋書. 革末 革曷 傳>>均作徒太山,<<北史>>中所說的徒太山的「徒」字,據考證,系徒太山的「徒」字之誤。
唐朝稱長白山為太白山。據<<新唐書>>卷219<<黑水革末 革曷 傳>>載:「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與高麗接。依
粟末水以居,水源於山,西北注它漏河。」粟末水即今松花江上游。<<嘉慶一統志>>卷六十七吉林山川混同條雲:「今名松花江,源出長白山,北流匯嫩江、黑龍江等入海。即古粟末水也。」另據吉林山川長白條雲:「古名不咸山,下名太白山,亦名白山。」
自遼、金時起,長白山之名開始普遍使用。據<<契丹國志>>卷二十七記載,「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千餘里,蓋白衣觀音所居」。<<金史>>卷一百三十五記載:「黑水革末 革曷 居古肅慎地,有山曰白山,蓋長白山......。」自此,長白山名世代相傳,及至今日。
滿語稱長白山為果勒敏(長)珊延(白)阿林(山)。山名源於長白山的獨特風貌。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奉吉勘界副委員劉建封在對長白山進行了實地勘查後,著成<<長白山江岡志略>>一書,其中描寫長白山「崔巍磅礴,蜿蜒於亞細膩亞東北隅,為一絕大名山。......山上冬夏積雪,四時望之色白異常,故日長白。」在<<撫松縣志>>中有七言絕句一首,謂之<<白山積雪>>:「惟有白山極壯觀,層巒高聳日光寒。
Ⅷ 長白山是如何得名的
長白山火山有過多次噴發也有過長時間的間歇,從16世紀開始活動到現在有過三次噴發。最後一次距今大約300年,長白山火山噴發的物質堆積在火山口周圍,使長白山山體高聳成峰,形成了同心圓狀的火山錐體,山頂上還堆積了灰白色的浮石、火山灰,加上長年累月堆積著的白雪,從遠處望去,長白山就是一座白雪皚皚的山峰,尤為美麗,它也因此而出名。
Ⅸ 長白山古代時有什麼別名
關於長白山的記載,最早的要追溯到古代的地理學著作《山海經》。據《山海經》中的「大荒北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肅慎氏之國」。因此長白山最早被稱為「不咸山」,其意為「有神之山」。
到了漢、魏時期,長白山又有「蓋馬大山」之稱。在南北朝時,長白山又稱「徒太山」。然後到了唐朝,長白山被稱為「太白山」。最後自遼、金起,「長白山」之名才開始普遍使用。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延邊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是中朝兩國的界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5A級風景區、關東第一山。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為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
Ⅹ 長白山的來歷是什麼意思
1.長白山由於火山噴發形成,主峰多浮石,遠遠望去呈現白色。
2.長白山海拔2600多米,9個月有積雪,所以取名長白山!
長白山還有個美好的寓意,長相守、到白頭,歡迎您到長白山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