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頭為什麼被稱為鹿城
現在,我們許多人都知道——「包頭」,是蒙語「包克圖」的諧音,意思是「有鹿的地方」。這是一個非常富有詩意的名字。就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烏魯木齊,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為——「優美的牧場」一樣,用它們做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城市名稱,可以憑添無限魅力,引發許多美麗動人的遐想。
不過,關於包頭地名的由來,在歷史上,卻一直有著不同的說法,有人曾經統計過,大約有九種之多。但概括起來,主要的有兩種代表性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說——「包頭」的名稱來源於漢語,說是「泊頭」的轉音。這里「泊頭」的「泊」字,是三點水加一個「白」字,也就是停泊的「泊」字。也有在「停泊」的「泊」字上加個竹字頭的。它指的是早年位於包頭地區黃河段的水運碼頭,具體就是南海子水運碼頭。
關於這個說法,現在可以查考到的文獻記載,最早見於1719年的范昭逵寫的《從西紀略》。這個范昭逵是什麼人呢?他是清朝兵部的一名幕僚。康熙末年,為征伐新疆西蒙古准噶爾部,設置了一條從山西右玉殺虎口,到烏雅里蘇台的兵站路線。這里的「烏雅里蘇台」,就是今天蒙古國境內的扎布哈朗特。這位范昭逵奉命勘察兵站路線的沿線情況,並將沿途的風土人情、山川地理寫成一本書,就是我們上邊提到的《從西紀略》。在這本書里,范昭逵較詳細的記載了他四次「行抵箔頭」並三次駐宿的經過。從上下文出現的地名和時間的關聯上看,可以比較准確的判定——「箔頭」就是今天的包頭。另外,山西省人民銀行編的《全國票號史》中記載:清道光時期票號分支機構,除張家口、興和、庫倫、豐鎮、涼城等地外,還有「箔頭五家」。這五家票號的名稱與當時包頭的五家票號完全相同。從而證明,1809年包頭設鎮之後,至道光年間(1821—1850)全國的金融界,仍然沿用箔頭來稱呼包頭。再有,咸豐七年(1861)著名學者張曾編篡的《歸綏識略》一書中也寫道:「歸化城西至箔頭鎮(俗作包頭)三百四十里,又薩拉齊西至箔(俗作包)頭鎮,一百里」。需要說明的是,張曾在書中「箔頭」兩字後邊用括弧註明「俗作包頭」幾個字,而且,這種注釋重復了好幾遍。這充分說明了包頭等同於泊頭的關系。
還有,現今發現的乾隆初年的蒙古族地契文約上,寫有「包頭村」的字樣;乾隆十八年,也就是1753年,《薩拉齊包頭村新建橋碑誌》碑銘和碑文都出現了「包頭村」的記載。
由此看來,關於包頭來源於漢語「泊頭」的說法,無論是從歷史的久遠和文獻的記載看,都顯得比較充實。至於為什麼「泊頭」演變成「包頭」,有學者認為,是因為包頭早期的漢民,大多是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時期走西口而來的山西人,晉北方言將「泊」讀成了「包」,久而久之,泊頭就成了包頭。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測,它難以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在嘉慶十四年,也就是1809年,包頭由村設鎮時,為什麼不用書面語「箔頭」或者「泊頭」,而非要用俗語「包頭」呢?有人講:可能是為了區別河北省的泊頭。這個說法有些道理,但畢竟還是一種推測;也許是什麼也不為,當時的決策者化俗為雅,就那麼用了。
另一種說法是:包頭來源於蒙古語,或者是梵語、藏語,也就是「包克圖」的諧音。有學者考證,這種說法最早來源於著名的包頭藏傳佛教五當召第七代大喇嘛雅楞不勒。雅楞不勒又是根據五當召第一代開山祖師——宏道禪師的口傳,而宏道禪師又來源於劉澍的記述。這個劉澍又是什麼人呢?他是清朝末期的舉人,民國時期曾擔任山西省議員,包頭第一任縣長。1937年,劉澍整理過一篇沒有發表的文章,叫做《包頭名稱考》,對包頭地名的起源問題進行了探討。他在文章中寫到:包頭名勝「轉龍藏……此間澗溪,復以山中群鹿每晨麇集來飲於此,梵語謂鹿為包克圖。相沿日久,省呼為包頭,此包頭之名稱之由來也」。那意思是說——包頭有個名勝叫轉龍藏,那裡有條小河,附近山裡的鹿群每天早上都要來轉龍藏前的小河飲水,梵語稱鹿為「包克圖」。這樣,久而久之,就叫成了「包頭」,這就是包頭名稱的由來啊。劉澍還說明:這是喇嘛雅楞不勒遵照他的師祖宏道禪師,口說相傳而來。
在這里我們需要說明的是:他文章中的「包克圖」作梵語。後來有人沿襲劉澍的文章,不知因為什麼原因,就把梵語改成了藏語,再後來又演變成了蒙古語。而蒙古語中正有包頭的對音詞——包克圖。於是,蒙語語音的——包頭、包克圖,就等於了梵語——鹿的意思。
可是問題在於,無論是梵語和藏語,經專門研究和請教專家,都缺乏包克圖是有鹿的地方的根據。著名的唯吾爾族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翦伯贊訪問內蒙古之後,發表於1960年10月的文章《內蒙訪古.一段最古的長城》中寫道:「包頭也是蒙語的音譯,意思是有鹿的地方」,這大概是翦伯贊到內蒙古之後聽到的情況介紹,因為至今沒有見到翦伯贊專門研究這一問題的論著。但是名人的文字對於傳說的流布和認定無疑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既有口傳文載,又有史家認同,再加上鹿——是人們喜愛的吉祥動物,包克圖——有鹿的地方,作為包頭地名的來源,也就眾望所歸了。因此,1982年12月21日,包頭市人民政府第四十次市長常務會議,依照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根據約定俗成的原則,決定包頭地名源於「包克圖」的諧音,即「有鹿的地方」。
包克圖、包頭,鹿城、有鹿的地方,一個美麗而傳承有據的傳說,表現了北方草原的特色,反映了人們對自然風情、綠色家園的追求和嚮往……
2. 包頭為什麼叫鹿城
草原鋼城就是我國的包頭,包頭,是蒙古語"包克圖"的諧音,漢譯"有鹿的地方"。
包頭市作為內蒙古最大的、工業最發達的城市、全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曾打出了「草原鋼城」的形象。這個形象可以解剖為三個方面:一是「草原」,表示城市建設的基底背景為草原景觀和馬背文化景觀,異域風情特點也有明顯表達;二是「鋼」,表示包頭市國民經濟產業體系中鋼鐵產業的突出地位;三是「城市」,內蒙古高原上主要為草原景觀,草原上的城市基本上都是現代發展起來的,在規模上以包頭市為最大。三者綜合起來表達的理念,在全國獨一無二,鋼鐵工業城市在全國有唐山市、邯鄲市、鞍山市等二十幾個城市,只有包頭市能稱作草原鋼城。因此,「草原鋼城」突出地抓住了包頭市的特徵,體現了現代草原地區新興城市的快速成長和建設成就,作為城市形象用來對外交往和宣傳也是非常成功的。
3. 包頭為什麼叫這個名
第一種說法,包頭這個名字,起始於清朝雍正初年。最早是烏拉特、伊克昭、土默特三個部落的牧場。這個地方依山傍水,就有西藏喇嘛雲游到此,供奉佛像,起名轉龍藏。轉龍藏的溪水邊經常有鹿在飲水,梵語稱呼鹿為「包克圖」,時間長了,人們就簡稱為包頭,包頭地名就是這么來的。
第二種說法是「博托」的諧音,「博托」就是指今天的東河槽;
第三種說法是「泊頭」的變音。
4. 包頭這個城市名字的由來
包頭地名的由來,一說是蒙語"包克圖"的音譯,意思是"有鹿的地方";另一說,過去曾是西部地區最大的皮毛集散地,有水旱碼頭之稱,也被稱作"泊頭",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包頭"。
5. 包頭市名字的由來
市地處名山大川,南臨黃河,北倚大青山,東接土默特名川,西臨烏拉特平川,在歷史上是個土地肥沃,水草豐盛的好地方,鹿和其它珍奇動物在這里生息、繁衍,流傳著許多優美的傳說,故而得名為「包頭」即鹿城。
6. 地理問題:內蒙的包頭之得名
包頭地名的由來,一說是蒙語"包克圖"的音譯,意思是"有鹿的地方";另一說,過去曾是西部地區最大的皮毛集散地,有水旱碼頭之稱,也被稱作"泊頭",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包頭"。
7. 包頭所轄的東河區名的由來
東河區歷史上就稱為包頭,解放後包頭擴大了,又新建了昆區和青山區等,就要把原來的古城區改名,經過政府人事協商,決定把包頭古城區的一個老地名也是藏傳佛教轉龍藏的所在地【東河村】作為古城區的新名。
8. 包頭地名的由來,
其實關於包頭地名的由來,說法很多主要的有三種:一種是包頭是由「包克圖」諧音而來;第二種說法是「博托」的諧音,「博托」就是指今天的東河槽;第三種說法是「泊頭」的變音,這里「泊頭」的「泊」就是停泊的泊,三點水一個白字。
9. 內蒙古的包頭市在改名之前叫什麼
內蒙古的包頭市在改名之前叫包克圖,蒙語是“有鹿的地方”的意思。也叫過九原。很威武霸氣的名字!
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中心之一,是內蒙古最大的工業城市,是我國重要的以冶金、稀土、機械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城市,被譽為“草原鋼城”、“稀土之都”。
一、包頭的由來
包頭的得名大約只有一百多年歷史,1809年薩拉齊廳設治包頭鎮,這就是包頭命名的早期記載。關於包頭地名的來源有幾種說法。主流說法是認為包頭系由“包克圖”諧音而來。“包克圖”,蒙語意為“有鹿的地方”。在古代,包頭背靠的大青山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鹿群棲息的場所,所以稱為有鹿的地方。
固陽城在漢代是一個邊防重鎮,從這里到外長城的大道上,設有很多城障、要塞,駐有重兵,保護這條交通動脈。《漢書▪地理志》師古(師古,即顏師古,著有《漢書注》)注曰:“固陽,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得宿虜城”。這條大道的起點就是在固陽城。昆都侖溝在古代又稱石門障,直到現在溝北還有沿用這個名字的地方,如石門火車站。
公元前51年,南匈奴呼韓邪單於率眾南下投漢,“請願留居光祿塞下”。這個光祿塞,就是《漢書▪地理志》所說的 “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也就是現在包頭昆都侖溝北的後口子。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嫁於呼韓邪單於,她出的就是光祿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