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桃源竹朗的由來
桃源原名桃園,是明末引用唐詩「桃花園里可耕田」而得名。清朝道光年 桃源鎮
間,閩南人移居桃源舊街,稱「世外桃源」,故改為名桃源。宋、元朝劃為龍岩府桃源巡檢司,明朝屬漳平縣聚賢里。明嘉靖十四年大田置縣後始屬大田縣管轄,清代隸屬永春州大田四區聚賢里。民國始稱桃源鄉,民國九年改為桃源鎮。解放後屬第二區,1957年撤區並鄉成立桃源鎮,1958年與上京鄉合並成立桃源公社,1961年又與上京公開各立公社,1984年改為桃源鄉,1992年10月改為桃源鎮。名勝古跡有遠近聞名的十里五花橋、武陵仙境十八處、廣湯的東岳廟、桃源的春安廟、蘭玉的三峰寺、黃山頭的祖源殿、東坂的安良堡、鄭氏「十八戶」大祖祠、分水格的革命烈士墓及東坂畲族風情。
桃源鎮歷史文化悠久,鍾靈敏秀,人傑地靈。距今6000多年的馬家浜文化遺址發掘於境內廣福村。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曾在境內仙南、西亭一帶大興土木建造行宮、開掘隱藏戰船的港灣72條;東漢時期與司馬相如相提並論的傑出辭賦家忌早已蜚聲華夏文壇;元朝兵部侍郎戴敬本曾棄職隱居於此,留下了」問津桃花何處去,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千古名聊,桃源鎮也因此而命名。
王老吉涼茶」劑型也不斷推陳出新,20世紀60年代中期,製成涼茶精,1988年又濃縮成沖劑,飲用更為方便。 竹朗金龍鶴山市最負盛名的舞龍要數桃源鎮竹朗的金龍。竹朗的舞龍習俗相傳已有200多年。竹朗的金龍以龍頭到龍尾都用金黃色飾物,故稱「...
② 蔣大鴻與蔣介石的關系
蔣姓是江南大姓,也是常州大姓,是常州人口最多的十大姓之一。目前,常州有蔣姓人口6.15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3.13%,按人口計算,位列第9。全國現有蔣姓人口564萬,佔全國總人口的0.47%,排列第43位,可見常州地區蔣姓人口密度要高出全國許多倍。
蔣姓的姓源比較純正,據古籍《姓纂》記載,蔣氏出自姬姓,「周公第三子伯齡封於蔣,子孫氏焉,國在汝南期思縣,宋改為樂安。」周公是周朝初年武王之弟,輔佐幼年的周成王,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賢相。期思縣,即今河南淮濱縣期思集鎮。因此,蔣姓的祖根在淮濱,自周公至今已有3000年之久。歷史上僅有清代滿族八旗姓蔣佳氏改姓蔣,而蔣佳氏原為滿化的漢人。除此,歷代史籍尚未發現有外族改蔣姓的記錄,因此可以認為,天下蔣姓都具有相同的血統,都是3000年前周公的後代。
常州蔣姓,可以遠溯到漢代。據浙江奉化溪口《武嶺蔣氏宗譜》(蔣介石宗譜)卷一《蔣氏先系考序》記載,武嶺蔣氏由常州宜興縣遷來。譜載漢代光武帝時,有蔣橫者,字承先,杜陵人,「文武兼材,從漢光武討赤眉有功,封大將軍,九江大尉,加封逡遒侯,後遭司隸校尉羌路之讒遇害。」橫生九子,「一子奔楚,八子渡江。後帝悟,族滅羌路,而錄公後詔九子各隨地封侯」。其中第八子蔣默,避居江南陽羨湖之東柯山,封雲陽侯。第九子蔣澄,避難湖之西亭鄉湖墅里,封亭侯。今宜興都山亭侯墓尚存。武嶺蔣氏歷代舊譜及舊《宜興縣志》、《常州府志》均有記載。昔年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曾往祭拜。1948年5月17日,蔣介石偕宋美齡一行專程去宜興祭祀亭侯蔣澄墓,並留下許多相片和報道。蔣澄之後傳至晉代,有裔孫秀星自宜興縣遷往浙東台州。五代時有蔣顯,任四明鹽吏,其子蔣光定居明州(寧波)鄞縣采蓮橋。光子宗霸,任四明評事,傳至宋神宗時有裔孫浚明,官建康曹戶,《宋史》有傳,始遷奉化禽孝鄉三嶺。浚明次子蔣琉,官朝議大夫。其孫蔣峴,宋寧宗時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蔣峴之後蔣仕傑在元末始遷溪口武嶺,即蔣介石先祖。1948年續修《武嶺蔣氏宗譜》時由武進人吳稚暉任總纂,蔣介石手書《先系考略》中也認定先世來自常州宜興縣,自稱是「遷四明第二十八世孫」。現存的多部《毗陵蔣氏宗譜》在1000年前即有裔孫秀星自晉時遷居浙東台州的記載。
常州現存的府縣志及蔣氏譜牒資料中,關於漢代蔣澄、蔣默的記載較多。《常州府志》卷22:「蔣默,字秀芳,陽羨人。弟澄,字少明。父橫,仕光武為大將,從軍討赤眉有功,封侯,以司隸羌路譖死,九子皆渡江散處,七寓廣陵,二棲陽羨,默居湖之東,澄居湖之西。帝悟其誣,而錄橫之後就居封之,湖東者封雲陽亭侯,西者封亭侯」。此兩支蔣氏徙居湖之濱,至今已達2000年,後世子孫蕃盛,人丁極興,所以東漢以後,江南蔣氏多出自常州,其後蔣姓主要繁衍地區在蘇、浙、皖、閩、粵等地。由此而言,蔣姓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南方姓氏。
經查閱多種府縣志、數十種蔣氏譜牒,常州蔣姓,皆出於漢代蔣默、蔣澄之後,尤以蔣澄後裔更為興盛。據《毗陵蔣氏宗譜》記載,至元末明初,蔣澄兄弟後世遷往江南各地支派已達170餘支。明清兩朝以來,更是播遷大江南北,閩、台、瓊、粵,遠徙海外數十國。由於常州地區蔣姓人口多,遷居地也很多,單冠以蔣為首字的村、巷、塘、橋、灣為村名的多達120餘處,僅湖塘周圍有「十八個半蔣家村」之說。常州民間有「江南無二蔣」、「無蔣不成村」的民諺,可見蔣姓之盛。
關於常州蔣姓的遷移,現擇數支介紹如下。據《毗陵墅村蔣氏宗譜》(追遠堂藏版)記載,該族始祖為漢蔣澄。至宋末有蔣汝楫,官兗州教授,宋亡隱居茅山。其孫蔣箕,明初舉賢良方正,為一鄉之賢者。箕攜子務本、孫蔣紹始居常州城南墅村,舊名茶山路(即今茶山浦前鎮)。從前丫叉浦有蔣鄧兩大姓,蔣姓即蔣箕後裔。該族最後一次續譜在民國甲子年(1924),由常州名士錢振作序,該譜記述了自漢代蔣澄始遷湖之西以來,至民國期間已延續七十五世、1920餘年來的世繫世表。該譜記載了唐代天寶年間有蔣將明,官集賢殿大學士,自亭鄉天芳湖墅蔣宅庄遷居從善鄉五牧里,因其五子皆官至州牧因名「五牧」(今宜興郵堂五牧村)。北宋時蔣天和率次子蔣鶚遷居湖之西黃土岸(今武進村前黃土岸村),其長子蔣鵬遷居金壇朱林鎮。蔣鶚之孫汝楫由茅山居湖之西崗角(今村前崗角村)。汝楫弟汝霖復遷祖居地山。汝楫四孫中次孫箕為遷墅村(今茶山浦前)一世祖,其他三孫仍居崗角。後世中,第八世孫玉盛遷郡城德安橋,後世又分居城內諸地。第十一世道聖遷懷南鄉朱夏墅下壩村(今屬永紅鄉)。第十三世席梅遷城西三寶里錢家村(今屬五星),君華居茶山路徐家村,大盛居桃源里潘家村。第十四世志仁遷對河王家村,長慶因官入籍河南內黃縣西門。第十六世明源遷長興縣泗安鎮小湖村。第十七世兆億居城南閔黃(今鳴凰),兆桂因商遷居宣城縣,兆明遷居蘇州府長洲縣,兆琛居惠化鄉北洋橋(今屬南夏墅),兆涌居寨橋街。第十八世家詒遷升東鄉坂上。
《毗陵蔣氏宗譜》26卷光緒二十三年(1897)三徑堂藏版另有一支「毗陵牛塘三徑堂蔣氏」,世居武進牛塘上田(今青雲村),世稱「上田蔣家」,為常州城南望族。該族始祖蔣澄,至北宋時有第九十世孫蔣子奇,字穎叔,與蘇東坡同榜進士,官至觀文殿大學士,與東坡為摯友,曾邀東坡校修「陽羨蔣氏宗譜」,因此上田蔣氏譜還保存東坡撰寫的序和傳各一篇(《蘇軾文集》未收)。子奇配常州雙桂坊秘閣丁寶臣公女,生三子,長子祖興,任山東陽武知縣,在抗金作戰中戰死,《宋史》有傳。次子紹祖,在宋大觀三年(1109)自湖墅徙居晉陵後橋(今屬武進寨橋鳳凰村)。他的夫人鄒氏,是常州籍大學士鄒浩之女。其長子蔣芾,登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士一甲第二名(榜眼),他是主戰派人士,秦檜欲羅致門下,他堅拒不就,及秦檜敗,始起用,官至右僕射同平章事,觀文殿大學士。子奇三子益祖,於宋政和元年(1111),自西湖墅遷蔣舍(今宜興宜豐),他的後裔中,有蔣伯瑞,於明初遷居常州城南牛塘上田,是為遷常始祖,至今已有600餘年,此族蔣氏後世遷居有:溱泗居武進東安蔣巷,宏德居赤岸村(今屬嘉澤),紹平居西堰下塘水東村,君時居霍庄(今屬牛塘),君瑞居塘灣里,文年居金壇大雲橋落袖村,年麟居長汀路(今屬禮河),居正居蘆盪里鷺鷥墩(今屬九里),紹源居青山門外小新橋街(今新北區小新橋鎮),欽臣居定西鄉四河口,蔣理遷居丹陽蔣墅,禎一遷佘澤(今嘉澤),放遷居從政鄉運村裡(今運村),光周遷戚墅堰,廷魁遷居宜興豐義。
另據《毗陵新安蔣氏宗譜》(三徑堂藏版)記載,該族始遷祖蔣天倫,系蔣澄四十四世孫,生於宋寧宗嘉定十四年(1221),世居西湖墅,「公為人端謹,博學通天文地理,宋元鼎革時不可為,避跡於晉陵豐北鄉,其里名新安,見其山水環繞,顧而樂之,遂卜居焉。」享年74歲,開山葬秦望山北蔣墩山,是為遷晉陵新安(今武進新安鎮)始祖。此支蔣氏遷常已770餘年,後世遷居常州郡城及郡東數十處。現居地主要有新安鎮及東、西柳盪、紅菱盪、巴斗橋、朱巷、姚蔣村、承家橋、麻皮橋、泗堡橋、賀家村、南閘蔣家村、奔牛、龍尾壩村、葫橋、東恆村、白盪里、江家村、蔣茅柴沿村、岳家盪、東洲、三里橋、漢公村等。遷常州郡城有馬園巷、太平里、小南門、吳家場、吊橋巷、西倉橋宣家弄、陶家村、西門直街。其中,近代著名教育家、學者、「因是子靜座法」創始人蔣維喬即出遷郡城支。
據《晉陵厚澤蔣氏宗譜》(三徑堂藏版)載,始遷祖蔣理,字德涵,世居宜興楊巷。父蔣賢,因避元末亂徙居晉陵青陽。蔣理在明洪武間任紹興教授,晚歲由青陽遷居城南厚澤(其地即今武進政平大路蔣家村)。關於厚澤之名由來,明初開國大將軍、時鎮守常州的湯和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撰寫的《厚澤亭記》可知其由來:「毗陵之南,去城五十里曰永安庄,青陽蔣公之花圃在焉。公諱理,亭侯之裔也」。「蔣公駕車至永安庄采訪風情,知其地蝗旱交殃,寸土不毛,米珠薪桂,民不聊生。公見鳩形鵠面之民,不覺攢眉痛心,即發倉賑飢。近者施粥,遠者給米。妻兒之鬻者,為之收贖。飢殍之暴者,為之殯葬,遠近存亡婦人孺子靡不被其厚澤也。明年,禾豐歲稔,公復游其地,左以迎見,昔之鶉衣百結者,皆有衣冠矣。昔之鳩形鵠面者,皆禮貌雍容矣。因其風俗尚禮,崇文,好義,務耕,公遂卜居於此」。「顧斯亭不朽,令後人慕公仁厚,頌公德澤,永矢弗忘也。」自此,其地遂名厚澤里。該地已為蔣姓大族。
常州蔣氏,歷史久遠,古今名人輩出:蔣紹謹,明武進人,萬曆舉人,官國學助教。曾上疏劾奸相魏忠賢,不畏強勢,辭文激烈,為朝中上下敬重。後官刑曹,出為漢陽太守,有古循吏之風。蔣炳,字晴涯,清陽湖人,雍正舉人,授軍機中書舍人。隨征軍經略邊陲。遷順天知府,河南、湖南巡撫,甘肅布政使,戶部右侍郎。歷官30餘年,為官肅廉,諳達事務,多所成就。蔣驥,清郡城人,少穎悟好學,與四兄俱擅文譽,邑人稱「里中五蔣,後來居上」。雍正元年游學京師,怡親王重之,設館教徒,因拒入豪門,仍南歸常州,以經學教後進,一生困厄不遇,乃發憤注《楚辭》,為世所重,《四庫全書》收之。蔣君稼(1900—1966),城區人,愛好京劇,從名師學戲,學有所成,名聲迭起,與梅蘭芳、王瑤卿結為師兄弟。二三十年代並稱京劇票界「四大名旦」。
常州蔣姓在中國革命中有許多人獻出生命。蔣文傑(1915—1945),丁堰人,1940年參加革命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調新四軍,1944年任中共溧陽縣區委書記、區長,1945年我軍北撤時犧牲;蔣富生(1921—1944),萬綏人,1938年參加革命,曾任中共武進三區副書記,他是中國共產黨武進留守處主要負責人,1946年2月不幸被捕,堅貞不屈,遭敵殺害,年僅25歲。
現代常州蔣姓人士多書畫、文史、科技、軍事界英才:蔣風白,武進人,潘天壽入室弟子,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著名國畫家;蔣華棠,嘉澤人,海軍工程學院院長,少將軍銜;蔣尚信,武進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副校長、教授,上海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著名化工合成專家;蔣蔭安,禮河人,《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曾撰寫許多重要社論、評論員文章達百萬字,獲全國首屆「百佳新聞工作者」稱號;蔣如柏,溧陽人,白求恩醫科大學著名教授;蔣維崧,常州人,山東大學著名教授,也是我國著名書法家;蔣浩泉,新閘人,我國著名武術家、拳擊家,曾被譽為「中國拳王」;蔣亦元,城區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農機專家;蔣吟秋,厚餘人,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主任,教授,陝西省科協副主席,著名動力學家。
與蔣姓有關的地名、遺跡有:狀元橋,原在北大街紅壁弄北口,系宋崇寧二年常州郡守朱彥以褒獎蔣重珍(常州府無錫縣人)高中狀元而建。梅堂,村名在雪堰橋,宋張燾延請蔣重珍在此講學,題匾名「一梅講堂」,村以此得名。城區有蔣家弄,安家有東蔣,龍虎塘有西蔣,馬杭有南蔣、北蔣、上蔣、中蔣、下蔣村,湖塘有大蔣村,龍虎塘有蔣台上村,夏蔣家舍頭村,西林有樹棵蔣家村,鄒區有前墅蔣家村,禮河有石擔頭蔣家村。
跟據以上名字,叫作:蔣緯銘
望採納
③ 帶有動物名稱的詩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蘆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盡,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杜甫
絕句二首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杜甫
絕句六首
日出籬東水
雲生舍北泥
竹高鳴翡翠
沙僻舞〔昆鳥〕雞
藹藹花蕊亂
飛飛蜂蝶多
幽棲身懶動
客至欲如何
鑿井交棕葉
開渠斷竹根
扁舟輕裊纜
小徑曲通村
急雨捎溪足
斜暉轉樹腰
隔巢黃鳥並
翻藻白魚跳
舍下筍穿牆
庭中藤刺檐
地晴絲冉冉
江白草纖纖
江動月移石
溪虛雲傍花
烏棲知故道
帆過宿誰家
杜甫
復愁十二首
人煙生處僻
虎跡歸新蹄
野鶻翻窺草
村船逆上溪
釣艇收緡盡
昏鴉接翅稀
月生初學扇
雲細不成衣
萬國尚戎馬
故園今若何
昔歸相識少
早已戰場多
身覺省郎在
家須農事歸
年深荒草徑
老恐失柴扉
金絲鏤箭簇
皂尾掣旗竿
一自風塵起
猶嗟行路難
胡虜何曾盛
干戈不肯休
閭閻聽小子
談笑覓封侯
貞觀銅牙弩
開元錦獸張
花門小箭好
此物棄沙場
今日翔麟馬
先宜駕鼓車
無勞問河北
諸將角榮華
任轉江淮粟
休添苑囿兵
由來貔虎士
不滿鳳凰城
江上亦秋色
火雲終不移
巫山猶錦樹
南國且黃鸝
每恨陶彭澤
無錢對菊花
如今九日至
自覺酒須賒
病減詩仍拙
吟多意有餘
莫看江總老
猶被賞時魚
規雁
東來萬里客
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
高高正北飛
烏衣巷","唐 劉禹錫","朱鵲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平常百姓家
和子由澠池懷舊","宋 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 恰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哪復計東西.
陶淵明
翩 翩 新 來 燕
雙 雙 入 我 家
先 巢 故 尚 在
相 將 還 舊 居
白居易
須 臾 千 來 往
猶 恐 巢 中 飢
辛 勤 三 十 日
母 瘦 雛 燕 肥
桃 花
(清)劉灝
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
小舟撐出柳陰來。
村晚","雷震","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毛澤東
鍾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據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進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澤東《和郭沫若同志》詩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
④ 南通市石港的身份證前6個是
320612
石港鎮屬於南通市通州區管轄的行政區域,行政區劃代碼從屬於南通市通州區,故石港鎮的居民身份證號碼前六位數字為通州區行政區劃代碼320612
居民身份證前六位數字為地址碼,為居民所在行政區域的行政區劃代碼,例如代碼32000代表江蘇省,代碼320600代表南通市,代碼320600代表南通市,代碼320612代表通州區
南通市通州區下轄4個街道、12個鎮:金沙街道、金新街道、興東街道、先鋒街道;張芝山鎮、五接鎮、川姜鎮、石港鎮、西亭鎮、二甲鎮、東社鎮、十總鎮、劉橋鎮、平潮鎮、興仁鎮、三餘鎮。
(4)西亭鎮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居民身份證號碼數字含義
1、身份證前六位數字:依次代表省級、地級市級、縣級三個等級區劃,為所轄區域的行政區劃地址編碼,用於縣級以上的區域劃分。
2、身份證第七至第十四位數字:由出生年份和出生日期組成,例如2000年1月1日出生的居民的編碼為「20000101」。
3、身份證第十五至第十八位數字:由順序碼和校驗碼組成,倒數四位數代表在相同區域內相同出生日期的居民編訂的區分數字,第十七位數字代表居民的性別。最後一位數字是校驗碼,代表對前十七個代碼數字的校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通州區 (江蘇省南通市市轄區)
⑤ 西亭脆餅的歷史典故
一西亭脆餅是江蘇南通西亭地區漢族名點,始於清朝光緒在位初期,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西亭脆餅用料考究,做工精細,具有酥甜香脆、美味可口的獨特風格。群眾中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西亭脆餅十八層,層層分明能照人,上風吃來下風聞,香甜酥脆愛煞人。」
二西亭脆餅原名西亭復隆茂白脆,說起來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呢!從前,在西亭鎮上,有對夫婦開了一間茶食店,老闆是個做茶食的好手,能做各式各樣的茶點,妻子照管店務,勉強養家糊口。西亭乃是鄉間小鎮,顧客大多是種田人,買不起細貨茶食,夫妻倆商議,要想把生意做活,只有在粗貨茶食上做文章,粗貨細做,使產品
物美價廉。鄉下人喜歡吃脆餅,他們就在脆餅上動腦筋,加油加糖,外加桂花、桔皮,並將方形改成長條,上面灑上芝麻。此外,還改革了筒爐,把握住火功,終於製作成別具一格鬆脆香酥的脆餅。上市後,全鎮轟動,倍受顧客歡迎。
⑥ 帶有芳心二字的古詩
①一點芳心為君死
《相思曲》作者:戴叔倫
高樓重重閉明月,腸斷仙郎隔年別。
紫蕭橫笛寂無聲,獨向瑤窗坐愁絕。
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恨滿牙床翡翠衾,怨折金釵鳳凰股。
井深轆轤嗟綆短,衣帶相思日應緩。
將刀斫水水復連,揮刃割情情不斷。
落紅亂逐東流水,一點芳心為君死。
妾身願作巫山雲,飛入仙郎夢魂里。
②多少芳心似死灰
《比紅兒詩》作者:羅虯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陷卻平陽為小憐,周師百萬戰長川。
更教乞與紅兒貌,舉國山川不值錢。
一曲都緣張麗華,六宮齊唱後庭花。
若教比並紅兒貌,枉破當年國與家。
樂營門外柳如陰,中有佳人畫閣深。
若是五陵公子見,買時應不啻千金。
青絲高綰石榴裙,腸斷當筵酒半醺。
置向漢宮圖畫里,入胡應不數昭君。
斜憑欄桿醉態新,斂眸微盻不勝春。
當時若遇東昏主,金葉蓮花是此人。
匼匝千山與萬山,碧桃花下景長閑。
神仙得似紅兒貌,應免劉郎憶世間。
越山重疊越溪斜,西子休憐解浣紗。
得似紅兒今日貌,肯教將去與夫差。
詔下人間覓好花,月眉雲髻選人家。
紅兒若向當時見,系臂先封第一紗。
鋒鏑縱橫不敢看,淚垂玉箸正丸瀾。
應緣近似紅兒貌,始得深宮奉五官。
金縷濃薰百和香,臉紅眉黛入時妝。
當時便向喬家見,未敢將心在窈娘。
通宵甲帳散香塵,漢帝精神禮百神。
若見紅兒醉中態,也應休憶李夫人。
拔得芙蓉出水新,魏家公子信才人。
若教瞥見紅兒貌,不肯留情付洛神。
芳姿不合並常人,雲在遙天玉在塵。
因事愛思荀奉倩,一生閑坐枉傷神。
筆底如風思湧泉,賦中休謾說嬋娟。
紅兒若在東家住,不得登牆爾許年。
一抹濃紅傍臉斜,妝成不語獨攀花。
當時若是逢韓壽,未必埋蹤在賈家。
樹裊西風日半沉,地無人跡轉傷心。
阿嬌得似紅兒貌,不費長門買賦金。
五雲高捧紫金堂,花下投壺侍玉皇。
從到世人都不識,也應知有杜蘭香。
戲水源頭指舊蹤,當時一笑也難逢。
紅兒若為回桃臉,豈比連催舉五烽。
虢國夫人照夜璣,若為求得與紅兒。
醉和香態濃春睡,一樹繁花偃綉幃。
知有持盈玉葉冠,剪雲裁月照人寒。
若使紅兒風帽戴,直使瑤池會上看。
明媚何曾讓玉環,破瓜年幾百花顏。
若教貌向南朝見,定卻梅妝似等閑。
世事悠悠未足稱,肯將閑事更爭能。
自從命向紅兒去,不欲留心在裂繒。
自隱新從夢里來,嶺雲微步下陽台。
含情一向春風笑,羞殺凡花盡不開。
舍卻青娥換玉鞍,古來公子苦無端。
莫言一匹追風馬,天驥牽來也不看。
檻外花低瑞露濃,夢魂驚覺暈春容。
憑君細看紅兒貌,最稱嚴妝待曉鍾。
薄羅輕剪越溪紋,鴉翅低垂兩鬢分。
料得相如偷見面,不應琴里挑文君。
南國東鄰各一時,後來惟有杜紅兒。
若教楚國宮人見,羞把腰身並柳枝。
照耀金釵簇膩鬟,見時直向畫屏間。
黃姑阿母能判剖,十斛明珠也是閑。
輕小休誇似燕身,生來占斷紫宮春。
漢皇若遇紅兒貌,掌上無因著別人。
鸚鵡娥如裛露紅,鏡前眉樣自深宮。
稍教得似紅兒貌,不嫁南朝沈侍中。
擬將心地學安禪,爭奈紅兒笑靨圓。
何物把來堪比並,野塘初綻一枝蓮。
浸草漂花繞檻香,最憐穿度樂營牆。
殷勤留滯緣何事,曾照紅兒一面妝。
雕陰舊俗騁嬋娟,有個紅兒賽洛川。
常笑世人語虛誕,今朝自見火中蓮。
渡口諸儂樂未休,竟陵西望路悠悠。
石城有個紅兒貌,兩槳無因迎莫愁。
誰向深山識大仙,勸人山上引春泉。
定知不及紅兒貌,枉卻工夫溉玉田。
傾國傾城總絕倫,紅兒花下認真身。
十年東北看燕趙,眼冷何曾見一人。
今時自是不諳知,前代由來豈見遺。
一笑陽城人便惑,何堪教見杜紅兒。
京口喧喧百萬人,競傳河鼓謝星津。
柰花似雪簪雲髻,今日夭容是後身。
青史書時未是真,可能纖手卻強秦。
再三為謝齊皇後,要解連環別與人。
綉帳鴛鴦對刺紋,博山微暖麝微曛。
詩成若有紅兒貌,悔道當時月墜雲。
薄粉輕朱取次施,大都端正亦相宜。
只如花下紅兒態,不藉城中半額眉。
妝成渾欲認前朝,金鳳雙釵逐步搖。
未必慕容宮里伴,舞風歌月勝纖腰。
琥珀釵成恩正深,玉兒妖惑盪君心。
莫教回首看妝面,始覺曾虛擲萬金。
自有閑花一面春,臉檀眉黛一時新。
殷勤為報梁家婦,休把啼妝賺後人。
輕梳小髻號慵來,巧中君心不用媒。
可得紅兒拋醉眼,漢皇恩澤一時回。
千里長江旦暮潮,吳都風俗尚纖腰。
周郎若見紅兒貌,料得無心念小喬。
月落潛奔暗解攜,本心誰道獨單棲。
還緣交甫非良偶,不肯終身作羿妻。
漢皇曾識許飛瓊,寫向人間作畫屏。
昨日紅兒花下見,大都相似更娉婷。
魏帝休誇薛夜來,霧綃雲縠稱身裁。
紅兒秀發君知否,倚檻繁花帶露開。
曉月雕梁燕語頻,見花難可比他人。
年年媚景歸何處,長作紅兒面上春。
逗玉濺盆冬殿開,邀恩先賜夜明苔。
紅兒若是三千數,多少芳心似死灰。
畫簾垂地紫金床,暗引羊車駐七香。
若見紅兒此中住,不勞鹽筱灑宮廊。
蘇小空勻一面妝,便留名字在錢塘。
藏鴉門外諸年少,不識紅兒未是狂。
一首長歌萬恨來,惹愁漂泊水難回。
崔徽有底多頭面,費得微之爾許才。
昔年黃閣識奇章,愛說真珠似窈娘。
若見紅兒深夜態,便應休說綉衣裳。
鳳折鶯離恨轉深,此身難負百年心。
紅兒若向隋朝見,破鏡無因更重尋。
行綰穠雲立暗軒,我來猶愛不成冤。
當時若見紅兒貌,未必邢相有此言。
總似紅兒媚態新,莫論千度笑爭春。
任伊孫武心如鐵,不辦軍前殺此人。
暖塘爭赴盪舟期,行唱菱歌著艷詞。
為問東山謝丞相,可能諸妓勝紅兒。
吳興皇後欲辭家,澤國重台展曙華。
今日紅兒貌傾國,恐須真宰別開花。
陌上行人歌黍離,三千門客欲何之。
若教粗及紅兒貌,爭取樓前斬愛姬。
休話如皋一笑時,金髇中臆錦離披。
陋容枉把雕弓射,射盡春禽未展眉。
長恨西風送早秋,低眉深恨嫁牽牛。
若同人世長相對,爭作夫妻得到頭。
謝娘休漫逞風姿,未必娉婷勝柳枝。
聞道只因嘲落絮,何曾得似杜紅兒。
總傳桃葉渡江時,只為王家一首詩。
今日紅兒自堪賦,不須重唱舊來詞。
巫山洛浦本無情,總為佳人便得名。
今日雕陰有神艷,後來公子莫相輕。
幾拋雲髻恨金墉,淚洗花顏百戰中。
應有紅兒些子貌,卻言皇後長深宮。
倚檻還應有所思,半開東閣見嬌姿。
可中得似紅兒貌,若遇韓朋好殺伊。
曉向妝台與畫眉,鏡中長欲助嬌姿。
若教得似紅兒貌,走馬章台任道遲。
練得霜華助翠鈿,相期朝謁玉皇前。
依稀有似紅兒貌,方得吹簫引上天。
重門深掩幾枝花,未勝紅兒莫大誇。
王相不能探物理,可能虛上短轅車。
前代休憐事可奇,後來還出有光輝。
爭知晝卧紗窗里,不見神人覆玉衣。
化羽嘗聞赴九天,只疑塵世是虛傳。
自從一見紅兒貌,始信人間有謫仙。
從道長陵小市東,巧將花貌占春風。
紅兒若是同時見,未必伊先入紫宮。
人間難免是深情,命斷紅兒向此生。
不似前時李丞相,枉拋才力為鶯鶯。
鳳舞香飄綉幕風,暖穿馳道百花中。
還緣有似紅兒貌,始道迎將入漢宮。
休道將軍出世才,盡驅諸妓下歌台。
都緣沒個紅兒貌,致使輕教後閣開。
馮媛須知住漢宮,將身只是解當熊。
不聞有貌傾人國,爭得今朝更似紅。
能將一笑使人迷,花艷何須上大堤。
疏屬便同巫峽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辭輦當時意可知,寵深還恐寵先衰。
若教得似紅兒貌,占卻君恩自不疑。
三吳時俗重風光,未見紅兒一面妝。
好寫妖嬈與教看,便應休更話真娘。
波平楚澤浸星辰,台上君王宴早春。
畢竟章華會中客,冠纓虛絕為何人。
紅兒不向漢宮生,便使雙成謾得名。
疑是麻姑惱塵世,暫教微步下層城。
天碧輕紗只六銖,宛如含露透肌膚。
便教漢曲爭明媚,應沒心情更弄珠。
共嗟含恨向衡陽,方寸花箋寄沈郎。
不似紅兒些子貌,當時爭得少年狂。
淺色桃花亞短牆,不因風送也聞香。
凝情盡日君知否,還似紅兒淡薄妝。
火色櫻桃摘得初,仙宮只有世間無。
凝情盡日君知否,真似紅兒口上朱。
宿雨初晴春日長,入簾花氣靜難忘。
凝情盡日君知否,真似紅兒舞袖香。
初月纖纖映碧池,池波不動獨看時。
凝情盡日君知否,真似紅兒罷舞眉。
濃艷濃香雪壓枝,裊煙和露曉風吹。
紅兒被掩妝成後,含笑無人獨立時。
樓上嬌歌裊夜霜,近來休數踏歌娘。
紅兒謾唱伊州遍,認取輕敲玉韻長。
金粟妝成扼臂環,舞腰輕薄瑞雲間。
紅兒生在開元末,羞殺新豐謝阿蠻。
君看紅兒學醉妝,誇裁宮襭砑裙長。
誰能更把閑心力,比並當時武媚娘。
梔子同心裛露垂,折來深恐沒人知。
花前醉客頻相問,不贈紅兒贈阿誰。
雲間翡翠一雙飛,水上鴛鴦不暫離。
寫向人間百般態,與君題作比紅詩。
舊恨長懷不語中,幾回偷泣向春風。
還緣不及紅兒貌,卻得生教入楚宮。
一舸春深指鄂君,好風從度水成紋。
越人若見紅兒貌,綉被應羞徹夜薰。
花落塵中玉墮泥,香魂應上窈娘堤。
欲知此恨無窮處,長倩城烏夜夜啼。
③恁時盡把芳心吐
《受恩深》作者:柳永
雅緻裝庭宇。黃花開淡濘。
細香明艷盡天與。助秀色堪餐, 向曉自有真珠露。剛被金錢妒。
擬買斷秋天,容易獨步。
粉蝶無情蜂已去。要上金尊, 惟有詩人曾許。待宴賞重陽, 恁時盡把芳心吐。陶令輕回顧。
免憔悴東籬,冷煙寒雨。
④曉吐芳心零宿露
《題殷舍人宅木芙蓉》作者:徐鉉
憐君庭下木芙蓉,裊裊纖枝淡淡紅。
曉吐芳心零宿露,晚搖嬌影媚清風。
似含情態愁秋雨,暗減馨香借菊叢。
默飲數杯應未稱,不知歌管與誰同。
⑤一寸芳心誰管束
《玉樓春》作者:錢惟演
錦籜參差朱檻曲。露濯文犀和粉綠。
未容濃翠伴桃紅,已許纖枝留鳳宿。
嫩似春荑明似玉。一寸芳心誰管束。
勸君速吃莫踟躕,看被南風吹作竹。
⑥一片芳心千萬緒
《蝶戀花》作者:李煜
遙夜亭皋閑信步。才過清明, 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 朦朧澹月雲來去。桃李依依香暗度。誰在鞦韆,笑里輕輕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⑦芳心猶卷怯春寒
《未展芭蕉》作者:錢珝
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
⑧忍委芳心與暮蟬
《野菊》作者:李商隱
苦竹園南椒塢邊,微香冉冉淚涓涓。
已悲節物同寒雁,忍委芳心與暮蟬。
細路獨來當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雲新苑移花處,不敢霜栽近御筵。
⑨一點芳心在嬌眼
《荔枝香》作者:柳永
甚處尋芳賞翠,歸去晚。
緩步羅襪生塵,來繞瓊筵看。
金縷霞衣輕褪,似覺春遊倦。
遙認,眾里盈盈好身段。
擬回首,又佇立、簾幃畔。
素臉紅眉,時揭蓋頭微見。
笑整金翹,一點芳心在嬌眼。
王孫空恁腸斷。
⑩水中蓮子懷芳心
《蘇小小歌》作者:溫庭筠
買蓮莫破券,買酒莫解金。
酒里春容抱離恨,水中蓮子懷芳心。
吳宮女兒腰似束,家在錢唐小江曲。
一自檀郎逐便風,門前春水年年綠。
⑾遙結芳心向碧雲
《仙女詞》作者:楊衡
玉京初侍紫皇君,金縷鴛鴦滿絳裙。
仙宮一閉無消息,遙結芳心向碧雲。
⑦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和詩詞
1、《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3、《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4、清明節的起源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彈盡糧絕不能繼續趕路,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即位後忘了賞賜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他卻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未果。於是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5、清明節融合寒食節
到唐代時,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不僅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⑧ 清明節的來歷
在中國的典故中,清明節來歷眾多。 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是介子推的傳說。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後感激涕零。晉文公即位後封賞群臣時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不慕名利隱居綿山。
重耳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後卻發現介子推背著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並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以寒食後一天為清明。
(8)西亭鎮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清明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
⑨ 鼓樓公園的位置、名稱由來、特點
一、南京市鼓樓公園位於北京西路1號,具體地理位置如圖所示:
鼓樓公園綠地面積由0.8公頃,苗圃0.5公頃,發展到2.28公頃。逐步改變了「負責管理鼓樓、鼓樓西亭、鼓樓廣場及四周綠化」的單一管理任務形式,在狹小的區域內巧設計細安排,投資11273元在公園西南角砌置假山,修復園路。不斷創建出一批自然、淳樸、優美的景點。綠化栽植在實現「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基礎上,在品種、規模上不斷 E水平,提高品位。重大節日布景用花基本做到了自給,並且在協辦各類展覽,布置展廳上亦具有一定的園藝水平。鼓樓四周早年種植的圓柏、銀杏、槐樹已成為參天大樹,映襯在綠樹叢中的紅牆建築——鼓樓,顯得更為巍偉壯觀。
⑩ 關於清明節的詩,由來,對聯等等
關於清明節的詩詞
清明日
【唐】李建勛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
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懷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
野雲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飢寒拋弟妹,每因時節憶團圓。
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清明後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於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並羽儀。
清明日憶諸弟
【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長安清明
【唐】韋庄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
【唐】張籍
郡內開新火,高齋雨氣清。
惜花邀客賞,勸酒促歌聲。
共醉移芳席,留歡閉暮城。
政閑方宴語,琴築任遙情。
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岩村有懷
【唐】張繼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
舊遊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江南清明
【唐】鄭准
吳山楚驛四年中,一見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風連夜起,韶光隨酒著人濃。
延興門外攀花別,採石江頭帶雨逢。
無限歸心何計是,路邊戈甲正重重。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節的由來:
http://..com/question/26106598.html?si=1
清明節對聯
春風重拂地;
佳節倍思親。
燕子來時春社;
梨花落後清明。
三月光陰槐火換;
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馬上紛桃雨;
喜見樹前鬧杏花。
清風明月本無價;
近水遙山皆有情。
槐火光陽春替換;
杏花消自雨傳知。
睹物思親常入夢;
訓言在耳猶記心。
杏酪榆羹當來次第;
石泉槐火夢到賞時。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處夢;
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為誰新。
煙景催槐葉;
風期數楝花。
山清水秀風光好;
月明星稀祭掃多。
年年祭掃先人墓;
處處猶存長者風。
禁火今年逢節早;
飛花鎮日為誰忙。
寒食雨傳百五日;
花信風來廿四春。
春風已解千層雪;
後輩難忘先烈恩。
流水夕陽千古恨;
春風落日萬人思。
春回大地九千萬里寒食雨;
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