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的姓氏由來是什麼
黃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吳回(祝融)之子陸終為得姓始祖。
黃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黃姓人口約有270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黃姓排名從第8位升為第7位。
黃姓起源於中國北方,後遷至中原地區並建立黃國。黃國被楚國所滅後,部分族人開始南遷。兩宋之後,黃姓廣布到湖北、陝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當代,黃姓人口主要分布於廣東、四川、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等地。
主要源流
1、源自嬴姓,以國名為氏。有三種說法:
①遠祖可追溯到帝舜時代的東夷部落首領伯益。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其後裔中有黃氏者,約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公元前648年,黃國被楚國所滅。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2]
②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3] 。少昊金天氏後裔台駘,為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於汾川。春秋時,台駘的後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後來都被晉國滅掉了。其中,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為姓。[2]
③遠祖可追溯到遠古掌火之官吳回(祝融)之子陸終。陸終後裔在周代時,被封於黃地,建立了黃國。黃國後來被楚國所滅,其後代子孫分散到了各地,他們以國名為氏,稱黃姓。[4]
「黃」漢字演變
2、源自官位,以官職稱謂為氏。有兩種說法:
①出自遠古伏羲下屬之官黃龍師。黃龍師,亦稱黃龍、黃師、黃中官、龍師等,是伏羲設置的官名,為中官。黃龍師之後裔子孫,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黃龍氏,後簡稱為單姓黃氏、龍氏等。[5]
②出自遠古黃帝下屬之官黃雲。黃雲,是黃帝設置的官名,為中官。黃雲之後裔子孫,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黃雲氏,後簡稱為單姓黃氏、雲氏等。[6]
3、源於改姓而來:
①其他漢姓改為黃姓:上古時候,黃、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為黃姓;還有其他原因改姓黃的:如陸姓、巫姓、吳姓、金姓改黃姓等。
②回族改黃姓:今回族黃氏,是少數蒲氏回族人為避元末「反色目」誅殺之禍而改為黃氏的。
③滿族改黃姓:滿族吳扎拉氏,發源於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人數很多,後分衍有四支漢姓,即黃氏、紫氏、紅氏、白氏。[7]
得姓始祖
陸終,吳回之子。周代時,其後被封於黃地,建立了黃國。後被楚國所滅,後代以原國名為氏,並尊陸終為其得姓始祖。[8]
遷徙傳播
遠古時期,在今內蒙古東部、燕山之南一帶,為黃姓發源地之一,族人後跟隨顓頊遷至中原地區。公元前648年,潢川黃國被楚國滅亡後,黃姓族人有少數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則內遷到楚國腹地,定居在湖北等地。
戰國至秦漢時期,黃姓已經大批播遷到湖北地區,逐漸形成江陵、江夏兩個黃氏郡望,以此為基地向江南發展,「浮諸江南,以實海濱」,黃姓的足跡已經西達陝西和四川,東臨東海,南入湖南和江西。東晉末,中原的林、黃、陳、鄭四大姓率先進入了福建。
隋唐時期,黃姓主宗分流,有了新的向南發展的行動。一支由江夏向東南遷移,穿過江西,進入浙江,在金華地區形成了金華黃氏;另一支先由江夏北遷河南固始,再向南經安徽、江西,抵達福建邵武,形成邵武黃氏。由湖北遷到廣西的黃姓與土著結合形成了今壯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中的黃姓先民;一部分進入了越南,成為當地的大姓。黃姓進入台灣地區是在明末時期。
由於黃姓主力在秦漢時期已遷離了北方,所以受中國北方幾次戰亂的傷害較輕。黃姓在中國南方得到穩定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宋、元、明時期,在贛浙閩粵四省繁衍最盛,最終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貳』 黃姓的由來及歷史著名人物
來源:黃姓舜帝時候,伯益因幫禹治水有功,又為舜馴服鳥獸,被舜賜姓嬴氏,黃姓祖先之嬴姓出現因為舜帝的賜姓給他的女婿伯益姓為嬴,還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舜帝,姚姓,舜,黃帝子孫,生於姚地,以地取姓為姚,其後代就以姚為姓。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關資料所載,黃姓為陸終之後,其後建立黃國,後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叫伯益,是「帝顓頊之苗裔」,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傳說伯益的後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黃氏大約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因被周朝封為子爵,又稱黃子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從夏朝2148年建立黃國公元前648年,經歷1500年的古老黃國被楚國所吞並。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就是黃氏。黃改其他姓氏黃改丑氏、胡氏、曠氏、鄺氏、況氏、李氏、盧氏、潘氏、湯氏、田氏、王氏、伍氏、危氏、吳氏、余姓、周氏、張氏。
名人:
黃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國江夏人,原籍楚國屬國黃國(今河南省潢川縣),戰國時期楚國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黃霸(前130年—前51年),字次公,漢族,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漢大臣,事漢武帝、漢昭帝和漢宣帝三朝;黃香(68——122年),字文疆,今雲夢縣人,以孝聞名,以才著稱,忠孝兩全,德才兼備,是東漢著名的孝子、賢臣、清官;黃鳳麟(555-626年),湖北江夏郡黃州黃岡縣黃鶴鄉仁義村人;黃守恭(629~712年),字國材,號一翁,唐貞觀三年(629年)生,先祖黃元方,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人,任東晉晉安郡太守,後隱居侯官(今福州)黃鄭巷(今黃巷);黃岸(674-756年)字宗極號魁傑,唐初隱士黃沖公子,入閩始祖黃元方字彥豐嫡系十一世孫,黃帝一百零一世孫;黃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善於騎射,粗通筆墨,少有詩才;黃仁澤(865—945年),又名黃諷,字仁諷號倉山生,福州侯官倉山下林(古稱白林)人, 唐乾寧乙卯科武狀元,官節度巡官(是中華黃姓第一武狀元);黃峭(871—953年),諱名岳,字仁靜,號青崗,後裔尊稱峭公或峭山公,福建邵武人,唐昭宗工部侍郎,娶三妻,共生二十一子;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清風客、山穀道人、涪翁等,又被後世尊稱為豫章黃先生,書法為「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之一;黃道婆(1245---1330年),又名黃婆或黃母,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徐匯區華涇鎮)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黃飛鴻(1856---1925年),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幼名飛熊;黃興(1874---1916年),漢族,原名軫,改名興,字克強,一字廑午,號慶午、競武,曾用名李有慶、張守正、岡本、今村長藏。
『叄』 姓黃的來歷
1、源自嬴姓
遠祖可追溯到帝舜時代的東夷部落首領伯益。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其後裔中有黃氏者,約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公元前648年,黃國被楚國所滅。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
2、源自官位
出自遠古伏羲下屬之官黃龍師。黃龍師,亦稱黃龍、黃師、黃中官、龍師等,是伏羲設置的官名,為中官。黃龍師之後裔子孫,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黃龍氏,後簡稱為單姓黃氏、龍氏等。
3、源於改姓而來
回族改黃姓:今回族黃氏,是少數蒲氏回族人為避元末「反色目」誅殺之禍而改為黃氏的。滿族改黃姓:滿族吳扎拉氏,發源於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人數很多,後分衍有四支漢姓,即黃氏、紫氏、紅氏、白氏。
(3)黃口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宋朝時期,黃姓大約有12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6%,排在第9位。黃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黃姓總人口的27.5%。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和福建,這兩省黃姓大約佔全國黃姓總人口的53.5%;其次分布於浙江、四川、廣東、河南,這四省的黃姓又集中了24.5%。全國形成了以贛浙、閩粵、四川、河南為中心的四大塊黃姓聚集地。
『肆』 黃姓的由來或來源30字的
黃姓是現今中國大陸第七大姓氏、台灣島第三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黃姓人口在廣東省最多,佔全國黃姓人口總數約19%。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黃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黃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陸終為得姓始祖。
黃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黃姓人口約有270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黃姓排名從第8位升為第7位。
黃姓起源於中國北方,後遷至中原地區並建立黃國。黃國被楚國所滅後,部分族人開始南遷。兩宋之後,黃姓廣布到湖北、陝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當代,黃姓人口主要分布於廣東、四川、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等地
『伍』 有誰知道雄黃和雌黃名稱的來歷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生物界的鴛鴦,雙雙對對,親昵怡游;連理枝,枝連理,理連枝,枝理相連.人們把這種現象比作愛情和吉祥的象徵.說來有趣,無機物界礦物中的雄黃和雌黃,也往往共生一起,人們把它們比作"礦物鴛鴦".
礦物世界中,經常會有兩種以上的礦物共生在一起的現象。有一種含砷的硫化物,猶如一對鴛鴦,常常被人們發現共生在一個礦點上,它們就是雌黃和雄黃。雌黃的化學成分為As2S3,雄黃的化學成分為AsS。
雌黃常呈檸檬黃色,條痕鮮黃色,金剛光澤至油脂光澤,透明。晶體形態常呈短柱狀、板狀或片狀。有一組極完全解理。硬度1-2,比重3.4-3.5。雄黃常呈桔紅色,條痕淺桔紅色,晶面為金剛光澤,斷口顯油脂光澤,透明到半透明。具多組解理,晶體形態多為短柱狀。硬度1.5-2,比重3.4-3.6。
雌黃和雄黃的硬度均較小,解理又發育,很少能琢磨成型。但是它們同時都具有晶瑩美麗的顏色,當晶形發育完整時,可以做為觀賞石或收藏品收藏。因它們硬度小,易於損壞,所以不能製作飾品佩戴。
雌黃還可以用來製成顏料或做退色劑,是提取砷和硫的重要礦物。雄黃也可以制農葯、染料,提取硫,製造硫酸,中醫可以入葯,民間用它做雄黃酒,在端午節時飲用。
名字就是這樣由來的。因為都呈現黃色。而雄雌是因為它們的共生關系,然後再按照外形形態特徵來區分雄和雌
『陸』 黃姓氏的來源分布情況及人口數量黃姓氏在百家姓中的排名姓氏名人軼事.
黃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陸終為得姓始祖。
黃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黃姓人口約有270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黃姓排名從第8位升為第7位。
黃姓起源於中國北方,後遷至中原地區並建立黃國。黃國被楚國所滅後,部分族人開始南遷。兩宋之後,黃姓廣布到湖北、陝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當代,黃姓人口主要分布於廣東、四川、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等地。
主要源流
1、源自嬴姓,以國名為氏。有三種說法:
①遠祖可追溯到帝舜時代的東夷部落首領伯益。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其後裔中有黃氏者,約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公元前648年,黃國被楚國所滅。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
②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3] 。少昊金天氏後裔台駘,為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於汾川。春秋時,台駘的後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後來都被晉國滅掉了。其中,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為姓。
③遠祖可追溯到遠古掌火之官吳回之子陸終。陸終後裔在周代時,被封於黃地,建立了黃國。黃國後來被楚國所滅,其後代子孫分散到了各地,他們以國名為氏,稱黃姓。
「黃」漢字演變
2、源自官位,以官職稱謂為氏。有兩種說法:
①出自遠古伏羲下屬之官黃龍師。黃龍師,亦稱黃龍、黃師、黃中官、龍師等,是伏羲設置的官名,為中官。黃龍師之後裔子孫,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黃龍氏,後簡稱為單姓黃氏、龍氏等。
②出自遠古黃帝下屬之官黃雲。黃雲,是黃帝設置的官名,為中官。黃雲之後裔子孫,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黃雲氏,後簡稱為單姓黃氏、雲氏等。
3、源於改姓而來:
①其他漢姓改為黃姓:上古時候,黃、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為黃姓;還有其他原因改姓黃的:如陸姓、巫姓、吳姓、金姓改黃姓等。
②回族改黃姓:今回族黃氏,是少數蒲氏回族人為避元末「反色目」誅殺之禍而改為黃氏的。
③滿族改黃姓:滿族吳扎拉氏,發源於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人數很多,後分衍有四支漢姓,即黃氏、紫氏、紅氏、白氏。
得姓始祖
陸終,吳回之子。周代時,其後被封於黃地,建立了黃國。後被楚國所滅,後代以原國名為氏,並尊陸終為其得姓始祖。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黃姓歷代名人613名,占名人總數的1.35%,排在名人姓氏的12位;黃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1.7%,排在第9位;黃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1.96%,排在第11位。
『柒』 壺口瀑布名稱的由來
壺口瀑布名稱的由來源自於大禹的傳說。
遠古時代,大禹的父親鯀因竊取神土「息壤」治水不利,天帝大怒,派火神祝融把他殺死在羽山。誰知他因治水之志未酬。天帝害怕他復活,叫祝融用「吳刀」去豁他的肚子,一刀下去大禹從鯀肚子里跳出來。
從此大禹子承父業,天帝派他去完成他父親治水未競的事業。他與興風作浪的水神、水怪作戰,他敗共工,殺相柳,擒無支祁,接著便開始了艱苦的治水工程。他改變了父親「水來土掩」的堵塞洪水的辦法,以疏導為主,劈山開崖,引水入河。
他發現黃河在壺口的孟門這個地方被高山阻擋,致使天下洪水泛濫,於是他就從疏通壺口開始,劈孟門、鑿龍門,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成功地戰勝了洪水,使洪水流注東海,人們得以生存。
據說大禹治水的時候,有一條會飛的黃龍,幫了他很大的忙,這條龍的名子叫做應龍。應龍在前邊用尾巴把大地一劃,大禹照此開鑿,便成江河,洪水便會順河流向大海,大禹後邊有神龜背馱神土「息壤」,墊平窪地把人們居住的地方加高,那墊得特別高的地方就形成了名山大岳。
話說當初黃河被孟門的高山所阻,致使天下洪水泛濫,人們只好爬到樹上或在山岩峭壁上掘洞藏身。大禹來到壺口這個地方,應龍便用尾巴向孟門甩去,誰料想孟門山高石堅,競絲毫未動,應龍生了氣,用龍角猛力一牴,把孟門沖開一個豁口,黃水宜泄而下,又用龍身一甩,便形成了「十里龍槽」,接著用龍足一蹬把地戮了個千丈深的洞,這就是壺口瀑布。
(7)黃口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壺口瀑布的景點介紹:
景區內的主要地質遺跡景點包括壺口瀑布的主瀑布、兩岸的副瀑布、瀑布下游的狹窄河道—「十里龍槽」;河床上由河水沖蝕形成的鍋穴—「石窩寶鏡」、瀑布侵蝕形成的「觀瀑廊」、由兩組節理相交而形成的「棋盤格式構造」、河水侵蝕河床形成的沖蝕槽。
河流快速下蝕河谷在兩岸谷坡形成的侵蝕三角面;黃河河床、河谷、階地等。人文歷史景觀包括龍王辿明清碼頭、清長城、古炮台、河清門、四銘碑亭、牛馬王廟、龍門石橋、「旱地行船」舊址等。這些豐富的地質遺跡、引人入勝的人文景觀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構成了國家地質公園獨特和核心旅遊景區。
『捌』 黃氏的由來和歷史
黃氏的由來及歷史:
一、源自嬴姓,以國名為氏。有三種說法:
1、遠祖可追溯到帝舜時代的東夷部落首領伯益。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其後裔中有黃氏者,約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公元前648年,黃國被楚國所滅。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
2、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少昊金天氏後裔台駘,為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於汾川。春秋時,台駘的後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後來都被晉國滅掉了。其中,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為姓。
3、遠祖可追溯到遠古掌火之官吳回(祝融)之子陸終。陸終後裔在周代時,被封於黃地,建立了黃國。黃國後來被楚國所滅,其後代子孫分散到了各地,他們以國名為氏,稱黃姓。
二、源自官位,以官職稱謂為氏。有兩種說法:
1、出自遠古伏羲下屬之官黃龍師。黃龍師,亦稱黃龍、黃師、黃中官、龍師等,是伏羲設置的官名,為中官。黃龍師之後裔子孫,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黃龍氏,後簡稱為單姓黃氏、龍氏等。
2、出自遠古黃帝下屬之官黃雲。黃雲,是黃帝設置的官名,為中官。黃雲之後裔子孫,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黃雲氏,後簡稱為單姓黃氏、雲氏等。
三、源於改姓而來:
1、其他漢姓改為黃姓:上古時候,黃、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為黃姓;還有其他原因改姓黃的:如陸姓、巫姓、吳姓、金姓改黃姓等。
2、回族改黃姓:今回族黃氏,是少數蒲氏回族人為避元末「反色目」誅殺之禍而改為黃氏的。
3、滿族改黃姓:滿族吳扎拉氏,發源於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人數很多,後分衍有四支漢姓,即黃氏、紫氏、紅氏、白氏。
遷徙傳播:
遠古時期,在今內蒙古東部、燕山之南一帶,為黃姓發源地之一,族人後跟隨顓頊遷至中原地區。公元前648年,潢川黃國被楚國滅亡後,黃姓族人有少數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則內遷到楚國腹地,定居在湖北等地。
戰國至秦漢時期,黃姓已經大批播遷到湖北地區,逐漸形成江陵、江夏兩個黃氏郡望,以此為基地向江南發展,「浮諸江南,以實海濱」,黃姓的足跡已經西達陝西和四川,東臨東海,南入湖南和江西。東晉末,中原的林、黃、陳、鄭四大姓率先進入了福建。
『玖』 姓氏黃的由來
黃氏,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吳回(祝融)之子陸終為得姓始祖。
黃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黃姓人口約有270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黃姓排名從第8位升為第7位。[1]
黃姓起源於中國北方,後遷至中原地區並建立黃國。黃國被楚國所滅後,部分族人開始南遷。兩宋之後,黃姓廣布到湖北、陝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當代,黃姓人口主要分布於廣東、四川、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