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物名字由來
黃瓜以前是黃色的,所以叫黃瓜,現在綠黃瓜是後來培育的
白菜當然是因為白才叫白菜了
冬瓜是因為皮上的小毛像冬天的嚴霜
番茄是從外國引進的所以取一個「番」字,也叫洋柿子,唐代進入的中國好像
芒果應該是英文mango的音譯
藍莓是因為它是藍色的
2. 黃瓜名字的由來
黃瓜原名叫胡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胡瓜更名為黃瓜,始於後趙。
後趙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國(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後,對自己國家的人稱呼羯族人為胡人大為惱火。石勒制定了一條法令:無論說話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違者問斬個赦。
有一天,石勒在單於庭召見地方官員,當他看到襄國郡守樊坦穿著打了補丁的破衣服來見他時,很不滿意。他劈頭就問:「樊坦,你為何衣冠不整就來朝見?」樊坦慌亂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隨口答道:「這都怪胡人沒道義,把衣物都搶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襤褸來朝。」他剛說完,就意識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頭請罪;石勒見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責。等到召見後例行「御賜午膳」時,石勒又指著一盤胡瓜問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這是石勒故意在考問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餚,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後,滿意地笑了。
自此以後,胡瓜就被稱做黃瓜,在朝野之中傳開了。到了唐朝時,黃瓜已成為南北常見的蔬菜。現在黃瓜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春黃瓜、架黃瓜和旱黃瓜。而聞名全國的品種乃是外形美觀、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寧陽刺瓜。
3. 生菜名字的由來
南海獅山鎮官窯,有著1100多年歷史,源於唐朝末年五代十國,南漢王在官窯設辦陶窯而得名。有許多獨特的民間民俗文化,最為突出的是延綿近600年的官窯生菜會。
每年正月二十六日為觀音開庫之日,信眾趕往觀音廟借庫或還庫,有人吃生菜包的習俗,以求子孫、求發財,逐漸便形成了生菜會的習俗。善男信女進香後,到廟後空地買生菜、吃生菜包,取其「包生」之意。當時吃生菜包必須席地而坐,炒幾樣風味小菜。用生菜包著吃,每樣小菜都有吉利寓意。據說,生菜會之日吃生菜包,則一年順景,人財兩旺。
而游神和搶花炮乃生菜會的「重頭戲」,最為熱鬧。主事者組織村民抬著「天後」、「觀音」、「北帝」、「財神」等菩薩像出遊,隊伍扛幡持牌頭鑼開道,供人膜拜,萬人空巷。正月二十七日,按例大燒神炮,人山人海。神炮大如竹筒,腰間系銅圈,炮響圈飛,直沖雲霄,搶炮者志在必得,爭奪激烈,比現今美式橄欖球賽有過之而無不及。連放六炮:頭炮、二炮、三炮、閏三炮、四炮、五炮,以搶得閏三炮為貴,故又名丁財炮。二十世紀60年代,搶炮習俗被廢,但吃生菜包的習俗一直留存。
1986年,官窯生菜會再度興旺,且會期改為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行。
官窯生菜會的節目不斷創新,增加了大巡遊、時裝表演、游園會、文藝晚會、煙花匯演等系列活動,精彩紛呈。如今,官窯將生菜會辦成招商和聯絡鄉誼的盛會。邀請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回鄉共敘鄉情,交流經濟信息,洽談合作項目。每年都舉辦「千人生菜宴」,邀請老領導、在職和退休老師、海外鄉親、投資官窯的商人等千人共聚一堂。成為融經濟、文化娛樂於一體的新型的民間文化盛會。
4. 各種蔬菜水果名字的由來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種植西瓜,後來逐漸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而後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我國,所以稱之為「西瓜」。冬瓜也叫東瓜.瓜形狀如枕,又叫枕瓜,生產於夏季。為什麼夏季所產的瓜卻取名冬瓜呢?這是因為瓜熟之際,表面上有一層白粉狀的東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結的白霜,也正是這個原因,冬瓜又稱白瓜。
5. 你知道哪些菜名的由來
我知道的菜名,取名的緣來。是來自一個家庭主婦的外婆麻辣湯。當時有一個婆婆喜歡吃辣。
6. 蔬菜一詞的由來
青菜特指青色的菜,而蔬菜則包含所有!蔬菜一詞到底怎麼來的,沒有統一定論,所以不好說
7. 菜名的來歷
雜燴菜的由來
河南人遇到逢年過節或是家中來客,總愛做一大鍋雜燴菜來招待客人。雜燴菜就是把白菜、粉條、白豆腐、油炸豆腐、肉丸子等放在一起,再加上姜、蔥、香菜以及其它佐料熬成一大鍋。吃時,一人一碗,或配蒸饃,或配白米飯,既簡單方便,又經濟實惠,這種就餐形式在河南一帶由來已久。其實這道菜最初的名字不叫雜燴菜,而是叫做「炸檜菜」。關於它,至今民間還流傳著這么一段有趣的傳說呢!
相傳南宋時期,金兵屢屢南犯,趙宋王朝搖搖欲墜。當時朝廷內部分作兩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戰。身為兵部侍郎的朱敦儒因主張抗金,被奸相秦檜在高宗面前奏了一本,丟了官職。他回到河南老家以後,對朝廷心灰意冷,不再過問政事,常常約上三五個好友飲酒作詩,打發時光。
這一年,時逢朱敦儒六十壽辰,便邀集了一些親朋舊友前來小聚。不料這時突然從京城臨安傳來消息說,抗金元帥岳飛因接連打敗金兀術,惹惱了被金國收買的奸相秦檜,秦檜遂與其妻王氏密謀,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殺害於風波亭。一時間,國仇家恨交織在一起,朱敦儒哪裡還有心情飲酒歡聚?但客人既已前來赴宴,又怎能讓他們空著肚子回去。於是朱便吩咐家廚:「今日不飲酒,也無需擺那些盤碟,只把備好的蔬菜熬在一起,一人一碗,配上蒸饃端來即是。」
想來這些親朋舊友都是些養尊處優的人,平日里吃慣了山珍海味,喝順了美酒佳釀,如今這一碗碗粗製的熬菜哪裡咽得下去!朱敦儒見大家遲遲不動筷子,便夾起碗中一個丸子說:「如今奸臣當道,殘害忠良。岳元帥一生精忠報國,竟然慘死在『莫須有』的罪名下。我恨不能砍下秦檜的頭顱下油鍋…」,他的話還沒說完,一位客人便忽地站了起來,義憤填膺地說:「大人,這碗熬菜中的丸子就是秦檜的頭,油炸豆腐就是秦檜的肉,粉條就是秦檜的腸子。來,我們大家一起把秦檜這廝吃下去,替我們的岳元帥報仇!」
於是,滿座客人一齊響應,紛紛拿起筷子,頃刻之間就把一碗碗熬菜吃了個精光。菜吃完了,有人問:「該給這道菜起個啥名字呢?」朱敦儒想了想說:「就叫『炸檜菜』吧!」
很快,這件事傳入了民間。人們出於對秦檜的憤恨,紛紛做起「炸檜菜」吃。後來,因為這道菜是將各種雜七雜八的菜燴在一起做成的,所以,人們就將它叫做「雜燴菜」了。
毛血旺歷史典故:
重慶城西沙坪壩有一古鎮,名磁器口。磁器口水碼頭歷來是嘉陵江下游重要的物資集散地,重慶城的通邑大埠,南來北往的船隻都泊這里,水碼頭舟楫如林,熱鬧非凡,街市店鋪興旺,商賈雲集,古鎮磁器口由此而占盡了一江的靈氣。
毛血旺的由來:
70年前,沙坪壩磁器口古鎮水碼頭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低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於是當街賣起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入老薑、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味道特別好。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里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 「毛」是重慶方言,就是粗糙,馬虎的意思。
關於「宮保雞丁」的菜名來歷
「宮保雞丁」是一道譽滿中外的四川名菜,早在清末就聞名全國,被 眾多食客稱為「國菜」,我想對喜歡川菜的食客,是熟悉不過的菜餚。沿街路過一些靠辣味攬客的餐館,店堂外的廣告牌上有時也可見「宮保雞丁」的菜名,只是有的寫成了「宮爆雞丁」,望文生義,似乎以雞肉作主料爆炒而成,殊不知背離了菜名所蘊涵的歷史。
關於「宮保雞丁」的來歷,我想知道的人不多,包括那些把它納入其菜單招攬食客的餐館老闆。說起「宮保雞丁」,不得不道出一段耐人尋味的典故。
熟悉晚清歷史的人,對丁葆楨(生前封「太子少保」,尊稱為丁宮保)其人,應該不陌生,其智斬慈禧寵臣安德海的膽量和氣魄一直被後人傳為佳話。話說,當年丁葆楨由山東調任四川巡撫,時直都江堰水患,新官上任三把火,遂前往視察。由於耽誤了吃中午飯的時間,不得不在道上一家小餐館進餐,不巧哪天剛好很多菜樣已賣完,無菜可炒。眾人飢腸轆轆,等不急去別的餐館,就用雞肉等幾種原料,快炒之。丁葆楨吃著覺得味道鮮美,很是滿意,「宮保雞丁」由此大出其名。
「宮保雞丁」得名後,人們紛紛仿製,等到餐館採納經營後,更是人人愛吃。傳說當時餐館酒樓,小販出售炒花生仁、胡豆者甚多。以前的「宮保雞丁」里是不放花生仁的,有進餐者偶叫小販將炒花生仁倒入「宮保雞丁」盤內,混食後,發現其味更佳,故後來又將花生仁加入烹制。如今的「宮保雞丁」,烹飪技巧更加成熟。
各位喜歡川菜的食客,按此配料製作,也可炒一道美味可口的「國菜」。將250克嫩公雞脯肉拍松,剞成3毫米見方的十字花紋,再切成18毫米見方的丁,放入碗內,加精鹽適量、紅醬油10克,濕澱粉20克拌勻。干紅海椒8克,去籽,也切成18毫米長的段。取碗一隻,放入白糖少許、醋適量、紅醬油適量、味精少許、肉湯約30克、濕澱粉少許,調成芡汁。 然後,置炒鍋於旺火上,下熟豬油125克,燒至六成熱,放入干紅海椒段、花椒約15粒,迅速炒成棕紅色,放入雞丁,炒散,再烹入少量紹酒炒一下,再加入薑片3克、蒜片5克、蔥粒15克,炒出香味,烹入芡汁,加入鹽炒花生米50克,顛翻幾下,一道地道的「宮保雞丁」即成。
「宮保雞丁」成名的說法還有幾種,如丁葆楨微服私訪,得民間烹菜之法、便讓家廚仿製,名之「宮保雞丁」,不過我獨信前一種。都江堰水患,丁葆楨治理之功不下李冰父子,「宮保雞丁」成名,應該皆因人們為了銘記丁葆楨的不朽功勛。
夫妻肺片的來歷:
以牛肉為主料,配以肺、心、舌等製作而成。是四川成都人人皆知的美食。
早在清朝末年,成都街頭巷尾便有許多挑擔、提籃叫賣涼拌肺片的小販。用牛雜碎邊角料特別是牛肺成本低,經精加工、鹵煮後,切成片,佐以醬油、紅油、辣椒、花椒面、芝麻面等拌食,風味別致,價廉物美,特別受到拉黃包車、腳夫和窮苦學生們的喜食。20世紀30年代在四川成都有一對擺小攤的夫婦,男叫郭朝華,女叫張田政,因製作的涼拌肺片精細講究,顏色金紅發亮,麻辣鮮香,風味獨特,加之他夫婦倆配合默契、和諧,一個製作,一個出售,小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一時顧客雲集,供不應求。有那常來品嘗他們夫妻製作肺片的頑皮學生,用紙條寫上「夫妻肺片」字樣,悄悄貼在他夫妻倆的背上或小擔上,也有人大聲吃喝,「夫妻肺片,夫妻肺片……」。一天,有位客商品嘗過郭氏夫妻製作的肺片,贊嘆不已,送上一個金字牌匾,上書「夫妻肺片」四個大字。從此「夫妻肺片」這一小吃更有名了。
為了適應顧客的口味和要求,夫妻二人在用料和製作方法上不斷改進,並逐步使用牛肉、羊雜代替牛肺。雖然菜中沒有牛肺了,但人們依然喜歡用夫妻肺片這個名字來稱這道菜,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回鍋肉:四川名菜,又稱熬鍋肉,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
相傳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他將原煮後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碼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後再煎炒成菜。因為旱蒸至熟,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損失,保持了肉質的濃郁鮮香,原味不失,色澤紅亮。自此,名噪錦城的旱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
8. 介紹一道菜名字由來
宮保雞丁, 這是由宮保製作的雞丁,由於太好吃了為了紀念便以宮保為名
9. 蔬菜的由來
中國古代蔬菜來自野生植物的採集,以後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蔬菜栽培逐步興起,野生蔬菜逐步向栽培種變化,種類不斷增加;同時,隨著內外交往的增加,也促進了蔬菜的引入。中國最早比較詳細地記載蔬菜的數據是在2500年前的《詩經》中,列出的蔬菜種類有蒲、荇菜、芹(水芹)、芣苢(車前草)、卷耳、蘩(白蒿)、蕨、薇、蘋(田字草)、藻、瓠(葫蘆)、葑(蕪菁等)、菲(蘿卜)、荼(苦菜類)、薺、荷(蓮藕)、蒿、瓜(甜瓜、菜瓜)、蘋(掃帚草)、杞(枸杞)、萊(藜)、菽(豆類)或荏菽(大豆)、莪(抱娘蒿)、堇、筍(竹筍)、茆(蒓菜)葵(冬寒菜)、蓼等。此後的古籍如:《山海經》(戰國時期)、《論語》(公元前5世紀到前4世紀)、《呂氏春秋》(公元前3世紀)、《爾雅》(公元前2世紀)等記載,先秦時期的蔬菜還有蔥、薤、小蒜(澤蒜)、芸、芋、薯蕷(山葯)、姜、蘘荷等。以上蔬菜大多處於野生狀態,栽培的蔬菜僅有韭菜、冬寒菜、瓠、瓜、大豆等幾種;其他如葑、菲、蓮藕、水芹、竹筍等可能還處於半野生狀態;有些蔬菜如薺菜、蒓菜等直到現在也只有局部地區有少量栽培;有些則一直處於野生狀態。記載華南蔬菜植物較為詳盡的文獻是《南方草木狀》(晉嵇含撰,公元314年)此書記載當地栽培的蔬菜種類有赤小豆、刀豆、越瓜、冬寒菜、白菜、芥菜、蕪菁、薺菜、莧菜、蕹菜、茼蒿、紫蘇、甘露子、芋、蘘荷、薯蕷、姜、萱草、百合、黃花菜、絲蔥、韭菜、薤、蒓菜、菱、蓮藕、慈姑、荸薺、水芹、茭白、竹筍、食用菌等,這些蔬菜多屬於中國原產。
北魏時期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533—544)中,記述了1500年前在黃河流域栽培的蔬菜只有32種,包括種及變種,有瓜(甜瓜)、冬瓜、越瓜、胡瓜、茄子、瓠、芋、蔓菁、菘、蘆菔、澤蒜、薤、蔥、韭、蜀芥、芸薹、芥子、胡荽、蘭香(羅勒)、荏、蓼、蘘荷、芹、白蘧、馬芹、姜、堇、胡葸子(即枲耳)、苜蓿、葵、蒜及大豆等。
此後,中國經「絲綢之路」溝通了與阿富汗、伊朗、非洲、歐洲的交往,從而使中亞西亞、近東、衣索比亞和地中海4個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的蔬菜傳入中國。繼絲綢之路開通以後,於漢、晉、唐、宋各代,又先後開辟了與越南、緬甸、泰國、印度、南洋群島等國家和地區的海路及陸路交通,從而使印度、緬甸、馬來西亞中心起源的蔬菜傳入中國。美洲大陸被發現後(1492),通過海路又間接地經歐洲引入了北美中心和中、南美中心起源的蔬菜。因此,從漢代以來,中國蔬菜的來源越來越豐富。
由中亞西亞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蔬菜,在秦漢時期有大蒜、芫荽、黃瓜、苜蓿、甜瓜、豌豆、蠶豆;菠菜於唐代傳入。萵苣在唐代以前無文獻記載,宋(960—1297)時始見於《東京夢華錄》(南宋孟元老撰)和《夢粱錄》(吳自牧撰),兩書記述當時河南開封及浙江杭州市場中已有萵苣銷售;由《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宋代紹興年間校定)的名錄推斷,胡蘿卜傳入年代應在宋代或宋代以前。
由東南亞經陸路或經海路傳入中國的蔬菜,從漢晉至明清前後有茄子、絲瓜、冬瓜、苦瓜、矮生菜豆、扁豆、小豆、綠豆、飯豆、龍爪豆等。茄子在北魏(386—534)之前,不具重要地位。如在《齊民要術》中茄子無專篇而附於《種瓜》篇之後。晉嵇含撰《南方草木狀》提到「茄樹。交、廣草木,經冬不衰,故蔬圃之中種茄」;唐代段成式撰《酉陽雜俎》(803—863)記載:「有新羅種者,色稍白,形如雞卵」,「只有西明寺僧造玄中,有其種。」說明茄子來自越南、泰國,南方栽培較早而普遍。但到了宋代,已成為南北重要蔬菜。扁豆始見於梁代(502—551)陶弘景著《名醫別錄》寫作藊豆,其傳入當更早。絲瓜的傳入在南宋之前,陸游著《老學庵筆記》(1125—1210)提到用絲瓜瓤「滌硯磨洗,余漬皆盡,而不損硯」。豇豆的傳入,是在東漢或三國之際,在張揖撰《廣雅》(227)中稱為:
明清兩代(1368—1911)由海路傳入的蔬菜很多,計有菜豆、紅花菜豆、西葫蘆、南瓜、筍瓜、佛手瓜、豆薯、辣椒、番茄、菊芋、甘薯、馬鈴薯、結球甘藍、蕪菁甘藍、香芹、豆瓣菜、四季蘿卜、菜薊、洋蔥、根菾菜、蘆筍等。20世紀以來又傳入結球萵苣、花椰菜、青花菜、球莖甘藍、菜用豌豆、軟莢豌豆、萊豆、甜玉米、西芹、蛇絲瓜、硬皮甜瓜、甜椒、韭蔥、黃秋葵、草莓、雙孢蘑菇、番杏(洋菠菜)等。
由國外引進的蔬菜,自漢唐至宋元時期經「絲綢之路」引進的其名稱一般都冠以胡字,如胡蘿卜、胡豆(蠶豆)、胡瓜(黃瓜)、胡荽(芫荽)等;明清以後引進的除少數從陸路引入者外,絕大多數從海外傳入,其名稱大多分冠以「番」字,或「洋」字,或「倭」字,如番椒(辣椒)、倭瓜(南瓜)、洋芋(馬鈴薯)、洋蔥、洋白菜(結球甘藍)等。
中國地域遼闊,跨越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形多種多樣,自然條件復雜,這些因素加速了蔬菜種質資源的繁衍和變異,逐漸形成了蔬菜植物種類和類型的多樣性。如蔥分化出了分櫱性強的分蔥,以及分櫱性弱、蔥白發達的大蔥。山葯地下部根狀塊莖在南方形成腳板狀、短筒狀;在北方形成長柱狀。菱的果形經過演化,發生少角和無角的變異。茭白在漢代以前食其籽粒,即「雕胡」,漢以後逐漸演變成花莖肥大柔嫩的茭白。
另外,從國外引入的許多蔬菜,在馴化栽培過程中發生變異,從而形成了不同於原產地的獨特的亞種、變種和類型,甚至成為第二起源中心。如芸薹屬的芸薹在歐洲和其他國家一直作為油料作物,而傳到中國後在南方演變成白菜亞種,進而形成普通白菜、烏塌菜、菜薹等變種,以及適應於不同季節的許多生態類型;在北方則演變成大白菜亞種,進而形成散葉、半結球、花心、結球等變種,其中結球變種又形成了卵圓、平頭和直筒等生態型。再如芥菜,染色體x=8的黑芥(原產小亞細亞、伊朗)和染色體x=10的芸薹或蕪菁等(原產地中海及近東中心)在中亞、喜馬拉雅山脈地區雜交而形成的異源四倍體〔2n=2(8+10)=36〕,成為油料及香料作物;其後朝三個方向即印度、高加索和中國傳播,在前兩個地區始終作為油料作物、香料作物栽培,但在中國則演變成莖用、根用、葉用、薹用等變種。原產地中海地區的萵苣在中國則演變成莖部肥大的萵筍。另外,還有茄子、蘿卜、黃瓜、冬瓜、大蒜、長豇豆等蔬菜,在中國自然環境和栽培條件的影響下,發生各種特性的相應變化,形成了適應於不同地區和季節生長的各種生態類型和品種(《中國蔬菜栽培學》,1987;《中國農業網路全書蔬菜卷》,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