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於右任名字由來

於右任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5-12 19:47:05

A. 一副於右任提的字價值是多少

建議收藏~價格絕對10 W以上 於右任(1879年5月8日-1964年11月10日)
復旦大學校友。記者,詩人,中國近代書法史上的書法藝術大家、一代書聖,愛國政治家、革命家。辛亥革命時期,著名的報刊活動家、教育家。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曾用名劉學裕、原春雨,後以「右衽」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號髯翁,晚號「太平老人」。
他是清朝光緒年間舉人,因刊印《半哭半笑樓詩草》譏諷時政被清廷通緝,亡命上海,遂進入震旦公學。震旦學院肄業。早年加入光復會和同盟會。1907年起先後創辦《神州日報》、《民立報》積極宣傳民主革命。歷任南京臨時政府交通部次長,國民聯軍駐陝總司令,審計院、監察院院長,是國民黨重要決策人物。1912年後擔任南京政府交通部長,國民政府審計院長、監察院長,前後共任監察院院長34年。後隨國民黨退居台灣。於右任寓台灣15年,台灣書法風氣首次出現碑學壓倒館閣帖的趨勢。1964年因為政治原因而長期郁悶成疾,病逝於台北。於右任墓位於台北市陽明山上,玉山主峰有其雕塑。
於右任精書法,早在20年代便有「北於南鄭」之稱,「南鄭」指鄭孝胥。尤擅草書,首創「標准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於右任1932在上海創辦標准草書社,以易識、易寫、准確、美麗為原則,整理、研究與推廣中國漢字的草體書法,整理成系統的草書代表符號,集字編成《標准草書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書局初版),影響深遠,至今仍在重印。有「近代書聖」之譽。著作《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標准草書》等。於右任先生當今唯一健在的養子、弟子劉田依(又名劉田一、劉天一)先生在南京定居生活,目前正在整理、研究於右任書法的相關工作, 並且在編著新的《中國漢字書法草體字常用標准大字典》,這部字典是劉田依先生在繼承與發揚於右任《標准草書》易識、易寫、准確、美麗宗旨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更為豐富廣闊的古今百家體貌姿態,並且修訂完善了中國漢字書法在當今社會實踐中推廣交流應用的局限與不足,使《標准草書》跳出了個人及小部分人保守、陳舊的漢字書法藝術及學術思想的局限性、片面性認識,將中國漢語言文字的交流與應用從原有繁瑣的筆畫、筆法中得到合理的藝術化解放,讓中國漢字書法草體字真正成為提高中國文字書寫速度與效率的工具,這也是於右任先生生前在大陸經常對劉田依先生教導的意願。
右任」本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開始向報社投稿用的筆名,後成為他最常用的名字;其他的筆名有騷心、大風、神州舊主、剝果、半哭半笑樓主、啼血乾坤一杜鵑、關西餘子等。祖籍陝西涇陽,生於陝西三原。兩歲喪母,由伯母房氏撫養。後經三叔於重臣幫助,入名儒毛班香私塾就讀。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以第一名成績考入縣學,成為秀才。兩年後又在三原宏道書院、涇陽味經書院和西安關中書院繼續求學。光緒二十四年(1898)參加歲試,又以第一名成績補廩膳生,曾被陝西提督學政葉爾愷譽為「西北奇才」。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光緒帝出逃西安,參加「跪迎」的於右任,更加認清了清王朝政治腐敗、媚外殘民的面目,寫下了不少憂國憂民、抨擊時政的詩篇,自編成《半哭半笑樓詩草》,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冬在三原印行。三原知縣德銳看到詩集隨即報告陝西巡撫升允,升允以「昌言革命,大逆不道」的罪名上奏朝廷。光緒三十年(1904)清廷下令拿辦於右任。於的親友聽到消息,以重金僱人去開封,向正在那裡參加會試的於報信。恰在這時,西安的電報局和路驛均發生故障,致使清廷緝捕於的公文反比於的家信晚到,於得以迅即逃離開封到上海,化名劉學裕,入馬相伯創辦的震旦學院讀書。入學不久,震旦學院主管教務的法籍神甫乘馬相伯生病之機,企圖使震旦為教會所把持。馬相伯憤而辭職,學生相率離校。為解決離校學生的求學問題,於右任出錢、出關系並聘用馬相伯、葉仲裕、邵力子等共同另行籌組復旦公學,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中秋節正式開學
於右任臨終詩《國殤》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
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
永不能忘。
天蒼蒼,
野茫茫,
山之上,
國有殤。
於右任的著名愛國詩作《望大陸》(又名《國殤》)發表於1964年11月10日,先生在台北謝世後。晚年在台灣的於右任先生非常渴望葉落歸根,但終未能如願。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百年之後,願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山要高者,樹要大者,可以時時望大陸。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之後不久,1962年1月24日於右任先生就寫下了感情真摯沉鬱的詩作《望大陸》。
這是他眷戀大陸家鄉所寫的哀歌,其中懷鄉思國之情溢於言表,是一首觸動炎黃子孫靈魂深處隱痛的絕唱。
1949年,於右任被裹挾到台灣,而結發妻子和兒子卻留在大陸,從此天各一方。所以,他的《望大陸》並非泛泛的家國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銘心的身世之痛。祖國統一,是詩人一生所志追求的。
閱讀此詩,給人一種悲愴深沉、愛國情摯的感覺。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於先生久居台灣,不能回歸桑梓,但是海峽波濤卻隔不斷、阻不了他望大陸、念故鄉、思親人的深情。
詩的前兩節採用重章復踏的手法,反復詠唱,抒發對大陸、對故鄉深切嚮往、眷戀的情懷,是詩人真情實感的強烈表露,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這真摯強烈的情感和刻骨銘心的思念,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引起讀者感情與思想上的共鳴。詩的最後一節開頭兩句借用了北朝民歌《敕樂歌》里的兩句話,採用疊字,狀物形象而生動!最後兩句「山之上,有國殤!」語意雙關而寓意豐富。《國殤》出自屈原楚辭《九歌》。《九歌》是屈原流放途中模仿楚國南方的祭歌而創作的一組詩篇,《國殤》是其中一首,是追悼將士的輓歌,所謂「殤」,《小爾雅》說:「無主之鬼之為殤。」詩人巧借「國殤」,抒寫自己死後不能葬在大陸,不能魂歸故里的遺憾。古人雲:「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獸猶如此,人何以堪?人為的阻撓,使親人分聚、骨肉離散,死後尚不能魂歸故里,不得安寧,讀來怎能不令人愴然而淚下?詩人藉助這兩句詩,表達出許許多多和詩人有著相同經歷的人們的心:他們魂牽夢縈、心中無法忘卻的正是祖國的統一!先生生前見不到祖國的統一,死後還要葬於高崗,向大陸遙望,真是死不瞑目啊!
如今,香港和澳門已回歸,我們正企盼阻隔半個世紀的台灣早日回到母親的懷抱!相信,一個統一富強,繁榮昌盛的中國不久將屹立於世界東方!到此,於右任先生將會含笑九泉!於右任臨終之謎
1964年8月中旬,於右任因病住院。9月的一天,於右任的老部下楊亮功到台北榮民總醫院去探望他。於右任很高興,但由於病重及喉嚨發炎,想講的話又無法講出來。楊亮功於是拉著他的手問道:「院長有什麼事情吩咐我?」於右任略思片刻,伸出一個指頭。楊亮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過了一會,於右任又向楊亮功伸出三個指頭,楊亮功猜測了幾個答案都被於右任搖頭否定了。楊亮功只好說:「院長,等你身體好一些後,再來問你剛才表示的是什麼意思,行不行?」於右任點了點頭。此後,於右任的病一天比一天重,並陷於昏迷。1964年11月10日晚上8:08,於右任與世長辭,終年86歲。他沒有留下任何遺言,人們便把他的《望大陸》一詩,當作他的遺囑。遺體被埋葬在台北最高的觀音山上,並在海拔3997米的玉山頂峰(我國東南諸省最高峰)豎立起一座面向大陸的半身銅像。玉山山勢險峻,4米高的銅像和建材全是由台灣登山協會的會員們一點一點背負上去的。於右任終於了卻了登高遠眺故土的心願。
一個指頭、三個指頭是什麼意思,一直是一個謎。後來,資深報人陸鏗覺得應該這樣去理解於右任的「一個指頭、三個指頭」:將來中國統一了,將他的靈柩運回大陸,歸葬於陝西三原縣故里。
「三間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這是人們對先生的評價。位於三原的故居和那株三百多年的老槐樹也在深深的感念先生。
於右任青年時追隨孫中山先生,為推翻滿清封建統治立下卓越功勛;他積極倡導國共兩黨合作,興辦教育、興修水利,是真誠的愛國者;他是南社早期的詩人,一生寫下詩詞近900首。他的詩、詞、曲均有很高的造詣,曾寫下不少寄託國家民族興衰之情的詩篇,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詩書》等,他還是著名書法家,創立了「於體」書法藝術。林語堂曾說過:「當代書法家中,當推監察院長於右任的人品、書品為最好模範,於院長獲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賴於其書法的成名。」
於右任與烹飪
飲食烹飪屬於文化范疇,也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之一。中國歷史上有不少文人雅士對富有地方風味特色的美饌佳餚給予評價,題詞(匾),或吟詠賦詩以述懷,使這些菜點增光添色,身價倍增。
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大師、詩人於右任,祖籍陝西省三原縣,每次回鄉探親,都要在縣城德亭餐館品嘗地方風味菜點。這餐館有煨魷魚絲、干煸鱔魚、白封肉、疙瘩面;有外形如縷縷金絲盤繞、層層塔樓相疊,口感油而不賦,清爽利口的金線油塔;有由唐代《燒尾食單》中的「見風消」(油浴餅)演變而來的泡泡油糕,色澤乳白,表面膨鬆,如輕紗、蟬翼,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其味花芳醇香,入口即消,其形玲瓏剔透,酷似巧制綾花。於氏對這些菜點的製作技藝和風味特色倍加贊賞。他乘興為該店揮寫了「明德亭」匾額和「名廚師張榮」的題詞,從而使這家創建於一九三一年的餐館,蜚聲遐邇,譽滿三秦。
一九二一年清明節,他親臨西安東關長樂坊徐仁福開設的徐記稠酒店。這酒店有由三千多年前商周時期的「醪槽」演變而來的黃桂稠酒。
當年杜甫《飲中八仙歌》中的「李白斗酒三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酒和「貴妃醉酒」的酒,就是沒有加漿的「撇醅」稠酒。此酒酒精成分含量為15%,汁稠似乳,色白如玉,入口綿甜清香,酒味濃郁醇厚,飲後口齒流芳。風味獨特的美酒使這位書法大師為傾倒,飲後嘖嘖稱贊,即興揮毫書寫了,「徐家黃桂稠酒店」。徐家將之製成牌匾,高懸店門之上,聲譽大增,在古城傳為佳話。
一九四二年入蜀途中,於右任以陝南寧強縣,品嘗了縣城裡著名的王家核桃燒餅。此餅清朝時曾作為貢品,它是以麵粉、核桃為主料,配以油、鹽等輔料製成的,酥脆油香,回味悠長,營養豐富。於氏食後贊不絕口。隨後,這家店生意日益興隆。
一九四七年夏,陝西師專第一屆學生畢業,有關部門組織他們到教育事業比較發達的東南各省觀摩學習。到達南京後,當時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長的於右任聞訊,特意邀請全體師生到他的寓所會見。接著,招呼大家聚餐。在大院之內,花壇四周,擺滿了眾多的攤擔:有涼粉、釀皮、涼面、扯麵、醪槽、元宵、甑糕、燒餅、臘汁肉等各種陝西風味小吃,諸色紛呈,香氣撲鼻。於氏讓大家不拘一格,任意就餐,宛似今日的自助餐。師生們情緒活躍,歡聲笑語不斷。
饒有興味的是,在江蘇省太湖之濱,靈山下的吳縣木讀鎮,有一家著名的「石家飯店」。店裡十大名菜中,有一道菜叫「(䰾)(魚市)湯」。此菜原名「斑肝湯」。系採用太湖特產斑魚的肝,輔以火腿片、香菇、筍片等,用雞清湯燒制而成。一九二七年,於氏偕夫人游西湖賞桂,歸途中在石家飯店嘗了「斑肝湯」,食後,他即興題詩:「老桂花開天下香,香花走遍太湖旁,歸舟木瀆猶堪記,多謝石家(䰾)(魚市)湯。對(䰾)(魚市)湯有人分析,於氏是陝西人,對「吳儂軟語」聽不真切,故誤寫了。以後,又由於他的書法頗負盛名,加之詩也寫得有韻味,「(䰾)(魚市)湯」反而取代了「斑肝湯」而流傳至今,在烹飪界傳為佳話。
此為近代於右任的《游山西村》(陸游詩),為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作。
此圖行書中偶夾草楷之體,使整幅作品沉穩而又富於變化,這是於右任從早期到晚年經常使用的一種手法。作品中「笑、酒、留、重、無、明、風、夜」諸字皆以草法為之。這種安排並非刻意的做作而是他性情的自然表達。於右任在此時已開始對草書進行研究,1932年12月在上海創立了「標准草書學社」,所以此作出現草書字體就不足為奇

B. 於右任的軼事典故

1、特殊學生

於右任先生要視察三原民治學校,為了迎接於先生的到來,學校組織了儀仗隊,一早起來就組織同學們大掃除。為了安全,警察局還派了警察保衛。

在大掃除的學生中,有個沒穿校服的學生幹得最起勁。幹完了活,他一面擦汗一面站在一旁看儀仗隊排練。這時,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走過來罵道:「不要臉的賊,還不快滾出去。」

「我也想聽聽於先生講話。」窮孩子低聲說。「什麼,我們上課你偷聽,於先生講話你也想聽,賊膽越來越大!」警長聽見吵聲走過來問窮孩子:「你怎麼不穿校服?」

「他不是學生,是偷聽賊。天天偷聽我們講堂。今天還想聽於先生講話。」警長瞪了窮孩子一眼說:「滾出去,別搗亂。」「我不搗亂,我就遠遠的站著聽吧。」「別羅嗦,滾!」

警長粗暴地把窮孩子往前一推,孩子跌倒在地,口角流出了血。孩子爬起來向警長撲過來,警長舉拳頭還要打,不料被人從背後抓住了手。他回頭一看,原來是個留大鬍子的老頭子。

警長不客氣的罵道:「老東西,今天於右任先生來視察,你來找死!」老頭說:「於右任來學校看看,關你們什麼事?」警長冷笑著說:「我們是為了保衛於先生的安全,你敢來搗亂。

來人,給我拿下!」警察聞言就撲了上來。正在這時,警察局長和校長來了,局長慌忙喊道:「快放手,這位就是於右任先生。」警長一聽嚇慌了。於右任一面給那個窮孩子擦血。

一面問:「你叫啥名子?」「向光明。」孩子回答。「這個名子好哇。」於右任又轉局長和校長說:「今天的事我都看清了,我於右任不需這么多荷槍實彈的警察保護。

難得的是這樣有志氣、肯學習的孩子。治愚乃治國的良策之一,象這樣的孩子得不到教育,是我們的過失。校長先生,能把這個特殊學生收下嗎?」「我們一定免費收下這個特殊學生。」

校長回答。於右任搖搖頭:「免費不好。」校長馬上明白了於先生的意思,就說:「學校正好要找個打鈴的,就讓這個特殊學生打打鈴,干點雜勤活,除免費上學外,再給發點生活費。」

2、競選副總統

1948年5月,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選舉總統、副總統。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參加了副總統競選。競選對手主要是桂系軍閥李宗仁。選舉前,為了讓代表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打算。

於右任每天在屋內擺一書桌,置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凡代表即送「為萬世開太平」條幅。同時,另設一長桌,放置他簽名的照片2000張,每張照片上簽有各代表的名字。

分省、分市、分縣或分職業排列,由代表們上門時自己檢取。每天上門拜訪於右任的人最多時每小時一二百人。大多數人都悟出於右任先生是以聲望和一支筆作為競選的力量。

參與副總統競選的人與於右任的做法大相徑庭。如李宗仁給每個代表供一輛汽車,有司機早晚服務,包上幾個大旅社、酒店,只要是代表身份,不管認識與不認識,都可住進去。

每天早晚宴席相待,一律免費供應。行政院長孫科、武漢行轅主任程潛二人天天擺酒請客,給代表發紀念品,許諾,拉關系。各地代表每天收到請柬的應接不暇。

代表是上帝,副總統競選者和他們拉同事、拉鄉黨,拉同學,拉親戚,拉同宗……設法為自己拉選票。而於右任卻靠一支筆,一張紙,待在家來競選。有人勸於右任別在家「守株待兔」。

要出去走動,可以找財團借款活動,於右任一一謝絕。他告訴友好說:我相信民眾,我相信自己,成與不成,看民意吧。明天就要投票了,於右任突然派人給各代表送去一張請柬。

在飯店對到來的代表即席演講道:我家中沒有一個錢,因此,很難對代表厚待。今天,是老友馮自由等二十位籌資,才略備薄酒相待,我只是借酒敬客了……

國民政府選舉開始。投票採取淘汰制。第一天投票,於右任先生得到493票,即遭淘汰。選舉結束,幾個代表找到於右任安慰,馮自由感慨地說:「右老身無分文,憑人格聲望、筆墨競選。

這能成功嗎?紙彈根本敵不過銀錢,這社會政治腐敗,靠金錢、美女、紅酒、車子拉票,於老怎能不失敗呢?這失敗原因全是我們這些人昧於世情造成的。」

第二天,繼續投票,於右任准時出席。一進會場,風度飄逸,豁達大度,全場代表起立掌聲10分鍾不息,表示對他的欽佩之情。最後,孫科、程潛等相繼淘汰,李宗仁當選副總統。

蔣介石當選總統。於1948年5月20日,在南京總統府舉行了就職大典。於右任雖然沒有當上副總統,但其清貧、廉潔、清正、儒雅、豁達的形象卻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做人典範。





(2)於右任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於右任(1879.04.11—1964.11.10),漢族,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鬥口於村,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

於右任早年是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和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等。

於右任,國民黨元老、教育家。1922年8月到上海協助孫中山進行中國國民黨的改組工作。此時,孫中山和一些國民黨人,因在軍事和政治上屢遭挫折,遂傾心於文化教育事業,以圖培植人才,積聚革命力量。

而中國共產黨尚處於幼年時期,急需培養幹部,以開拓革命事業,也十分重視興學育才。於右任則贊成國共合作,認為「社會黨(指中國共產黨)乃吾國新起為政治活動之黨。吾聞其黨多青年,有主張、能奮斗之士」,「不得不寄厚望於他們」。

這就形成了國共兩黨人士真誠合作、共同辦學的良好開局。是年,東南高等師范學校引發學潮,要求改組校務,學生代表擬邀請陳獨秀、章太炎、於右任三人中的一位出任校長。

由於陳獨秀行蹤不定,政治色彩太濃;章太炎隱居蘇州,閉門不出;最終在邵力子先生的幫助下,於右任為學生代表的殷切懇求所感動,同意接受邀請,建議把校名改為上海大學,並親自題寫了校牌。

C. 於姓的來歷

於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出自炎帝、黃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黃河流域播遷全國的姓氏。一般認為於姓最早出自姬姓,西周初年,西周姬姓周武王之子邘叔 獲封於邘國(河南),後邘叔的子孫就以於為氏。 春秋戰國,邘叔有後裔遷山東郯城。魏晉南北朝時期,於姓真正走向全國。
歷史上於姓的重要人物有:漢朝宰相於定國;東漢末期道士於吉;三國時期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於禁;唐朝宰相於志寧;明朝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於謙和於慎行;清朝第一廉吏於成龍;民國書法家、政治家,教育家於右任;核物理學家,中國「氫彈之父」於敏; 中國話劇代表人物於是之等。

D. 於右任的外孫叫什麼名字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叫劉遵義。你可以網路查查,有他的名片和全科。希望對你有用處

E. 有沒有人知道"於"姓的由來啊,謝謝

■相關網站

網路貼吧·於吧:http://post..com/f?kw=%D3%DA
網路貼吧·於氏吧:http://post..com/f?kw=%D3%DA%CA%CF

■於姓排行

於姓是當今較常見姓氏,其人數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0.62%,居第28位。為全為人口最多的五十姓之一。

■姓氏源流

於(Yú)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為周武王姬發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武王克商後,大舉分封諸侯,其第二個兒子邘叔被封在邘國。據《廣韻》所載,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說第三子)於邘(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陽西北於邘邰鎮),稱於邘叔。後來,於邘叔的子孫就以國名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則去邑旁姓於,是為河南於氏,史稱於姓正宗。
2、出自古復姓淳於氏,為唐代時避諱憲宗李純所改單姓於氏。據《古今姓氏書辯證》等所載,淳於公子孫,以國名為姓,稱為淳於氏。唐貞觀年間所定皇族七姓,有淳於氏。至唐憲宗李純時,為避諱(「純」「淳」同音),復姓淳於氏改為單姓於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於姓恢復淳於姓,也有一部沿襲未改的,形成此支於氏。
3、出自北魏時的萬忸於氏,為孝文帝漢化改革時,恢復本姓於。據《路史》所載,鮮卑族的萬忸於氏原為山東於姓人,後隨鮮卑改之,孝文帝漢化改革,又復於姓。這一支於氏雖然是從鮮卑族的萬忸於氏所改,一向也被當作外來的姓氏看待,但在實際上,他們仍然是漢族於姓的後代,只是在漢代之時,有一位名為於公的後代,隨著拓跋氏離開了中原,並且為了適存於鮮卑族而改姓為萬忸於氏,等到後來鮮卑族的拓跋珪在我國北方建立了北魏,才又「重回娘家」,復姓為於而已。
4、出自賜姓或少數民族改於姓而來:
① 明朝時賜元人巴延達哩姓於名忠,清八旗尼瑪哈氏改於姓。
② 又有達斡爾、鄂倫春、土、回、高麗等小數民族有改於姓者。
得姓始祖:於邘叔。為周武王姬發之次子(一說第三子),武王滅商後,大舉分封諸侯,他把於邘國分封給於叔,起初於叔為於邘叔,其名得於封地。後來於邘國的子孫就以國為氏,有的姓了於邘,後來乾脆去掉邑旁姓於,稱為於姓,史稱於姓正宗,是為河南於氏,後世於姓尊於叔為於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繁衍播遷河南沁陽縣北部一帶,是古於邘國所在地,當然也是於姓的發祥地。在於邘國滅亡後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於姓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播遷基本是以河南境內為主,如方城、午湯、許昌、伏牛山等地。秦漢時期,於姓人開始以河南為中心緩慢向周邊播遷,北遷山西、河北、東遷安徽、山東,西遷陝西、甘肅,此期於姓主要是以我國北方的中原地區為繁衍播遷的中心,並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東海、河內,由此,東遷入山東的於姓也開始興旺起來。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期的軍閥紛爭割據,造成「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於姓人跟隨著逃難大軍,大舉南遷於東南廣大地區,五胡亂華,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而戰爭又使中原地區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為躲避戰亂,處於河南南部的於姓則就近南下湖北,後輾轉於四川、湖南。隋唐時期,由於國家統一,戰亂減少,也由於國人根深蒂固的戀家思想,於姓遷徙有等於無,卻繁衍昌盛起來,於姓相繼在北方形成了幾處大的望族。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並擄走徽、欽二宗,有於姓人隨往黑龍江。南宋後期,於姓開始由浙入閩,由閩入粵。元末農民起義軍四起,社會動盪不安,江南人口銳減,由於山西表裡山河的特殊優越位置,所受影響不大,朱明王朝建立,遷山西人於人口蕭條處,則山西於姓也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其分別遷山東、河南、河北、陝西、江蘇等地。此前有河南於姓遷順天府(今北京市)(據《於氏宗譜》所載)。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東的於姓人為多,闖關東謀生並定居。至此於姓人已遍布天下。如今,於姓分布以山東省為多,約佔全國漢族於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其次黑龍江、遼寧、吉林、湖南、陝西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於姓約佔全國漢族於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於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

■歷史名人

·於公:漢代東海郯(今山東省炎城北)人,曾官廷尉,為縣獄吏。執法公允,凡犯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他所洗雪的「東海孝婦」一案,以善於決獄而成名,更是千古美談。並且為我國民間代代相傳的因果報應的道德規范,留下了為善為惡「萬應不爽」的典型。
·於吉:一作干吉,琅琊(今山東省膠南縣)人,東漢時方士,據稱在曲陽泉水上得神書《太平清領書》(實為自著),多巫覡雜語。後至南方以符水為人療病,人多事之,遂為吳·孫策所殺,著有《太平清領書》傳世。
·於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省泰安南)人,三國時魏國名將,因征戰有功,封益壽亭侯,後被水淹七軍,為關羽所擄,釋放後,羞愧而死。
·於濆:唐代晚期詩人,雖不為時人所重,但卻具有顯著現實主義創作特色,藝術上雖不夠錘煉,但質朴無華,明快直切。《全唐詩》收其詩四十五首。
·於謙:字廷益(1398-1457),浙江省錢塘(今杭州)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間進士,曾歷任監察御史、巡撫、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期間,平反冤案,賑濟災荒,頗得民心。英宗時,宦官王振專權,朝廷腐敗。蒙古瓦剌貴族也先率軍來犯,明軍出兵阻擊,全軍覆沒,英宗被俘,舉國上下為之震動。一些朝臣主張南逃避敵,於謙力排眾義,誓死保衛京師,並擁成王為帝(景帝)。後瓦剌軍破紫荊關直逼京師,他親自督戰,擊斃也先,大敗瓦剌軍。後官加少保,總督軍務。英宗被釋放後,於景泰八年發動「奪門之變」,奪回帝位。於謙被捕下獄,以「意欲謀逆」罪被叛處死刑,史稱「行路嗟嘆,天下冤之」。憲宗成化時,於謙被復官並賜祭,葬於西湖三台山麓。有《於忠肅集》。
·於准:清代山西省永寧(今屬交口)人,清官於成龍的孫子,官至江蘇、貴州巡撫。輯有《於清端公政書》等,於成龍的許多事跡都是他給整理的。
·於振:清代江蘇金壇人。字鶴泉,號秋田。生卒年不詳。清雍正元年(1723年)狀元。此科為慶祝雍正帝登極大典特設恩科。雍正帝以於振為其登極首科狀元,恩賜有加。除依例授職翰林院修撰外,還讓他以修撰銜入值南書房。雍正二年,出任河南鄉試主考官。雍正三年,賜居澄懷園。雍正五年,出任湖廣學政。後因事遭貶,降為行人司司副。
·於定國:字曼倩,系於公之子,西漢東海郯縣人,漢初丞相,少學法於父,後為獄吏,宣帝時,任廷尉,決疑平法,後為丞相,被封為西平侯。
·於志寧:唐代官吏。字仲謐(558-665),京兆高陵(今屬陝西省)人,貞觀中為太子右庶子,高宗時拜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並封燕國公,以華州刺史致仕。
·於休烈:唐代洛陽人,開元初舉進士,累官至積賢殿學士。性恭儉仁愛,禮賢下士。本性真誠朴實,機警聰明。肅宗即位當了皇帝,於休烈從中都趕到京城被任命為給事中,後來又改任為太常少卿兼知禮儀使。中原遭到戰亂破壞,文物書籍損失嚴重,於休烈將自己收藏的《五代論》獻給國家,肅宗皇帝很滿意,任命他為工部侍郎。於休烈在朝中任職三十多年,擔任過許多重要顯赫的官職,但家中卻沒有什麼積蓄。一直保持正直儉朴,溫文爾雅,從來也不將喜怒顯示在臉上,他禮賢下士,鼓勵提拔年輕人。雖然他官位高責任大,但工作勤奮,不知疲倦。他非常愛好讀書,手中整天都拿著書本。
·於慎行: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隆慶進士。萬曆初歷翰林院修撰,充日講官。因劾張居正奪情,引疾歸。後起官,歷侍講學士、禮部左右侍郎,累遷至禮部尚書。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起掌詹事府,後二年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尋病卒。在史館以讀書為事,明習典制,貫通百家,與馮琦並為文學名臣。其詩文弘麗,一時推為大手筆。著有《讀史漫錄》、《谷城山館詩文集》等。
·於成龍:字北溟(1617-1684),號於山,山西省永寧(今屬交口)人,清代廉吏,其為官清廉,愛民如子,重視教育,興修學校,康熙贊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兩江總督。
·於敏中:字叔子(1714-1779),號耐圃,清江蘇金壇人,於漢翔孫,清雍正癸卯年(1723年)狀元於振之弟。少時資性過人,讀書勤奮,雍正七年(1729年)考取舉人。乾隆丁已年(1737年)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執掌山西試。不久擔任山東、浙江學政,掌管所屬各府、廳考試童生及生員。敏中擔任浙江學政期間,考吏拔秀,罷庸補能,按期組織勻舉,擔任會試總裁,所拔多知名士。因其滿腹經綸,文章冠絕一時,書法清秀灑脫,又通熟掌故,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十八年(1753年)選任兵部侍郎,後改戶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存,期間奉旨編纂《戶部則例》126卷。乾隆二十五任戶部侍郎兼軍機大臣,歷時近20年;還就任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文淵閣領閣事先培植職,朝廷諭書多出其手。清廷 開設四庫館,他受命為正總裁,與大學士劉統勛力主搜輯《永樂大典》中古書。還擔任國史館、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館總裁。平定四川金川時,敏中負責軍書旁午,以書旨功賞戴雙眼花翎,畫像掛列紫光閣。乾隆四十二年敏中奏准,以紀事本末體撰寫《欽定臨清紀略》16卷。翌年,又奉旨編輯《西清`硯譜》24卷。還著有《素余堂集》、《日下舊聞考》159卷。卒後贈文襄,賜祭葬。
·於式枚:清末官員,民初遺老。字晦若(1853-1916)。賀縣(今賀州)人。光緒六年(1880年)進土,授兵部主事。充李鴻章幕僚多年,奏牘多出其手。1896年參加康有為倡設的保國會。1906年任廣東提學使,廣西京官聯名上奏薦其兼任廣西鐵路公司總理,規劃建築廣西境內鐵路。1907年充出使考察憲政大臣,上奏反對立憲和召開國會,維護專制皇權,立憲派請罷。因得皇族和頑固派支持,擢升郵傳部侍郎、禮部侍郎、學部侍郎、修訂法律大臣、國史館副總裁。辛亥革命後悲憤憔悴,穩居青島,謝絕袁世凱聘為參議。1916年移居上海病死。
·於右任:原名伯循,字誘人,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號騷心、髯翁,晚號太平老人,陝西省三原人。光緒舉人。早年投身民主革命,加入光復會和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從事民主革命活動。國民黨南京政府成立後,歷任審計院院長、政府委員、監察院院長、最高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又是著名書法家、詩人,善草書,1964年病逝於台灣,有《右任文存》、《右任詩存》行世。
·於學忠:國民黨愛國將領。字孝侯(1890-1964),山東省篷萊市於家莊村人,早年為吳佩孚之干將,後離吳投張,轉入奉系,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過台兒庄戰役和武漢保衛戰,是張學良被軟禁後奉系的重要將領。

■郡望堂號

1、郡望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洛陽,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雙自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以北原陽縣。此支於氏,大概為於氏始祖邘叔的直系後裔。
東海郡:秦始置郡,治所在炎(今山東省炎城北)。西漢時相當今山東省費縣、臨沂、江蘇省贛榆以南,山東省棗庄市、江蘇省邳縣以東和江蘇省宿遷、灌南以北地區。此支於氏,應為春秋戰國時於泰之後及北魏鮮卑族復姓萬忸於氏改漢字單姓於氏的後裔。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治所在懷縣(今河南省武涉西南),相當今河南黃河以北,京漢鐵路(包括汲縣)以西地區。此支於氏,亦為邘叔的直系後裔。
2、堂號
忠肅堂:明朝忠臣於謙,任兵部尚書。瓦剌犯大同,英宗被俘。徐珵力主遷都,於謙為了振興國家,堅決反對。為了避免瓦剌以英宗要挾中原,於謙就擁景帝即位,打敗了瓦剌。不料英宗回來後,聽信讒言殺了於謙。多年後方平反昭雪,謚「忠肅」。
此外,於姓的主要堂號還以:「東海堂」、「為敘堂」、「福謙堂」、「佑啟堂」等為堂號。
五、宗族特徵
1、姓族人多志士能臣。如寫「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於謙,以詩言志,詩如其人。
2、歷史上於姓是我國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
3、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據清光緒二十六年於炳坤修《於氏族譜》,江蘇江都於姓一支字行為:「謙恭孝友,仲福正常。」

■【於姓宗祠通用對聯】

〖於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威隆節鉞;
德卜門高。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魏名將於禁,字文則,鉅平人,曹操名將。武帝時召拜軍司馬,征戰有功,持軍嚴整,累遷左將軍,封益壽亭侯,假節鉞。謚厲。下聯典指漢代廷尉於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人。宣帝時任廷尉,為人謙恭,決疑平法,務在哀鰥,加審慎之心,當時人說:「於定國為廷尉,民自以不冤。」少學法於父。父死,亦為獄吏,後擢為丞相,封西平侯。
救時宰相;
當代清官。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錢塘人於謙,字廷益,七歲時,有異僧稱他為「救時宰相」。歷官監察御史、兵部侍郎、河南巡撫、兵部尚書。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刺部首領也先南犯,他猝親征的英宗在土木堡被俘。於謙率軍擊退進攻北京的也先,保衛了京師,迎回英宗。下聯典指清代山西永寧人於成龍,字北溪,歷官羅城知縣、黃州同知、兩江總督,所到之處,以清廉著稱,時稱「天下清官第一」。
勤勞土木;
妙選瀛州。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聯
瀛洲望重;
廷尉門高。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初洛陽人於志寧,字仲謐,文學館學士,為瀛洲十八學士之一,歷官太子右庶子、太子太師、華州刺史,封燕國公。下聯典指西漢東海人於公,曾官廷尉,執法公平。其閭門壞,地方父老共同為他重修,他讓修得高大些,能容駟馬車蓋出入,並說:「我治獄多陰德,子孫必有發達的。」後來,其子於定國官至丞相,孫於永官至御史大夫。
廉讓世澤;
大傅家聲。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唐·於義,北周閔帝時為安武太守。以家財分郡人之爭訟者,訟者恥愧,移居他州。

〖於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長歌昭日月;
大筆撼乾坤。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台灣政治大學挽於佑任聯語節錄。於佑任(1879-1964),原名伯循。陝西涇陽人。光緒舉人。工詩詞,精書法。有《佑任文存》、《佑任詩書》等。亦擅聯語。
帆影清江水;
鈴聲碧草山。
——於鄴撰於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唐末進士)於鄴《過百牢關貽舟中者》詩句聯。
慎行大學士;
曼倩西平侯。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禮部尚書於慎行,字可遠,東阿人。隆慶進士。萬曆初歷修撰,後詔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以疾歸。慎行學有原委,貫穿百家。神宗時,詞館中以慎竹及馮琦文學為一時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下聯典指漢代廷尉於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人。少學法於父。父死,亦為獄吏,後為廷尉,民自以不冤,擢為丞相,封西平侯。
青晚標廣德;
紅葉作良媒。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於志寧五世孫於琮,娶廣德公主,後被害,公主亦自縊室中。下聯典指於佑題詩紅葉,宮女韓氏得之,後結為夫妻,「方知紅葉是良媒」。

〖於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紅葉作良媒合;
青史標廣德貞。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聯

〖於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德及子孫,崇門容駟馬;
功高家國,泰代出賢臣。
——佚名撰於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縣獄吏於元公,東海郯人。決獄平。東海有孝婦,為太守冤殺,公爭之不得,辭疾去。孝婦死。東海旱三年,後太守至。因公言致祭立雨。公閭門壞,父老方共治之。公謂曰:「少高大,令容駟馬車蓋,我治獄多陰德,子孫必有興者。」後其子定國為丞相,孫永為御史大夫。皆封侯。下聯典指明代傑出和政治家於謙。
砥柱中流,獨攬朱明殘祚;
廟容永奐,長贏史筆芳名。
——魏源撰於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魏源題明代傑出和政治家於謙祠聯。

■【於姓典故、趣事】

〖笑死於公〗
古時候,在郯城西邊個二十里有個莊子,叫高大寺。莊上有個叫於公的人,在郯城城裡當牢頭禁子,這個人辦事公道,從不欺負那些蹲牢的犯人。
這年臘月三十晚上,於公查完了牢房,正想回家過年,忽然聽牢里有人搐嘎搐嘎的哭,開始是一個人、兩個人,後來全牢的人都隨著哭,於公納悶,就問那些蹲牢的:「我一沒打您,二沒罵您,您哭什麼的?」一連問了好幾遍,才有一個上了年紀的犯人,對於公說:「老爺,眼下旁人都老老少少在一起過年了,可我們這些犯了王法的人,都不能回家和妻兒老小在一起,才思這個,心裡怪難過,不由人的光想哭。」於公聽了這話,尋思道:「天底下的人,那個不是父母生的呢?過年過節,都巴望和親人團聚,這是人之常情。」沉吟半天就對著那些蹲牢的說:「都甭哭了,後天一早清晨,縣令要來查獄,只要大夥能保證,在縣令查獄前趕回來,我今晚上就放你們回家過年。」那些蹲牢的聽於公這么一說,可恣壞了,一齊朝於公磕頭說:「老爺放心,後天天亮以前,我們一定趕回來。」於公打開獄門,就把犯人都放走了。
正月初一這天,天上飄飄颻颻下起了鵝毛大雪,雪花子擠成疙瘩抱成蛋,一個勁的往地上落,不大會就把地皮蓋得嚴絲合縫,於公看到這里,嚇得兩把捏著膽, 心裡話:「海了!(方言,壞了)演上(方言,碰上)這場大雪,路上找不著路眼(方言,路跡),那些蹲牢的還能回來嗎!」
於公家中上有八十開外的老母,下有兩個討人喜歡的孩子,還有一位知疼知熱的賢孝妻子,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像一盆火,按當時的國法,私放犯人,犯抄殺滿門大罪,於公望著這場漫天大雪,老下個不停,急得像熱鍋里的螞蟻,團團亂轉,哪還有心思過年吃餃子。
初二這天,天將閃明,雪住了,天晴了,屋外滿世界白晃晃的,平地上雪沒到膝蓋子。於公換上一身干凈衣服,蔫頭耷腦的准備去送死去,不料,他到牢里一看,我的娘唻,滿牢里的犯人一個沒拉,都到齊了。他們各人蹲在各人的監號里,一個個都裹著一身雪,跟個雪蛋樣。他們見了於公,一齊磕頭謝恩。於公見了這光景,仰天大笑說:「皇天無情人有情,哈哈哈哈!」突然一口粘痰堵住了喉頭,他咕咚一聲張倒在地,死去了。
於公下葬後的第三天,蹲牢的親朋好友,都趕來給於公添墳。後來,凡是刑滿出獄的犯人,在回家之前要往於公的墳上添一兜土。年代久了,於公的墳越聚越大,佔地十多畝,像一座小山。至今這座墓還在,在郯城西邊個,叫縣里管文物的管起來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於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由於「網路知道」字數限制,請參見: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2&ID=69857&page=7

■【中國人民解放軍於姓當代將軍生平簡介】
由於「網路知道」字數限制,請參見: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2&ID=69857&page=7

■於氏景點

·於氏坊

為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紀念牌坊。傳乾隆女兒臉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說:「主一生有災,須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災禍。」朝中議論,只有聖人後代最妥,由於滿漢不準通婚,乾隆讓女兒認協辦大學士兼戶部尚書於敏中為義父,改姓於後下嫁孔家。此坊為紀念於氏而立。

·於氏宗祠

於氏宗祠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石頭四合院,佔地300平方米,共有房屋十五間,其中供奉首先祖於有道及其後代先逝者。
於氏家族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於謙的後裔。500年前,於謙之子隱居井陘南峪村,留有三子:於有道、於東道、於南道兄弟三人。成化年間(約1486年)因生活所迫,於有道遷來於家村,於東道留在南峪村,於南道遷往河南浚縣。於有道剛來遷來的時候,這里還是一片深山曠野,經過艱苦創業,後有五子,繁衍至今有24代。
於氏宗祠大門上方掛有一塊黑綠色金字大匾,上書「於氏宗祠」四字,字體蒼勁雄健,氣宇軒昂。旁邊掛有宮燈,兩扇黑漆大門,門檻兩邊是石雕門墩,門板上貼有對聯。院內有棵古柏,稱為旋柏,又叫龍柏、茶柏。「旋柏」是由於樹身從下到上旋轉而生,象是於家人團結向上而生。龍柏,是取名龍生五子,於家五支,有天地玄機;茶柏是因為此樹之葉可以入茶,清香可口,回味無窮(不過,未經專家鑒定不供飲用)。

F. 左中堂,蔣中正,於右任是什麼意思

這三個人都是歷史上很有名的書法,大家左宗棠應當指的是李鴻章。

G. 最新看點: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是如何評價雄才大略的漢武

於右任是我國近代、現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於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中國著名高校的創辦人!是蔣介石的前輩!在中華民國也是大師級的人物!他對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的評價卻特別另類,簡直是顛覆我們的三觀!

於右任老先生認為漢武帝的才華是無可挑剔的,他的功與過也不在常年對外用兵導致國庫空虛!(漢武帝晚年針對自己常年用兵的錯誤方針做了自我批評,史還稱輪台罪己詔)而是在於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為在此之後,中國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春秋戰國時期那麼多活躍的思想家!這為中華大地永遠的種下了禍患!

於右任的評價雖然總感覺有失偏頗,但是細想也不無道理!獨尊儒術的後果是中國的思想也達到了統一!兩千多年後思想日益僵化,最後讓西方後來居上!導致中國長期落後!直到今天我們還在追趕中!

H. 民國行政院院長於右任的親屬

於右任(1879年5月8日-1964年11月10日)

復旦大學校友。記者,詩人,中國近代書法史上的書法藝術大家、一代書聖,愛國政治家、革命家。辛亥革命時期,著名的報刊活動家、教育家。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號「太平老人」。
他是清朝光緒年間舉人,因刊印《半哭半笑樓詩草》譏諷時政被清廷通緝,亡命上海,遂進入震旦公學。震旦學院肄業。早年加入光復會和同盟會。1907年起先後創辦《神州日報》、《民立報》積極宣傳民主革命。歷任南京臨時政府交通部次長,國民聯軍駐陝總司令,審計院、監察院院長,是國民黨重要決策人物。1912年後擔任南京政府交通部長,國民政府審計院長、監察院長,前後共任監察院院長34年。後隨國民黨退居台灣。於右任寓台灣15年,台灣書法風氣首次出現碑學壓倒館閣帖的趨勢。1964年病逝於台北。於右任墓位於台北市陽明山上,玉山主峰有其雕塑。

I. 請提供關於名人的書齋命名--要有名字的來歷

古今不少文人學者喜歡給自己的書屋(又稱書齋)命名,以表明志向,寄託情懷,或自警自勉。這些饒有情趣的室名,給人以有益的啟示。
陋室 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居室兼書房名。詩人曾專門寫了篇膾炙人口的《陋室銘》,以描繪自己書齋的簡陋,表現自己高潔的志行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老學庵 這是南宋詩人陸游晚年的書屋名稱。此名表達了詩人活到老,學到老,生命不息,學而不止的精神。
七錄齋 明朝著名文學家張溥,年幼時酷愛讀書,凡是所讀的書必定親手抄寫,誦讀數遍後燒掉,然後再抄,再讀,再燒,這樣反復六七次,因此他給自己的書房取名「七錄齋」。
聊齋 相傳,清初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常設煙、茶在路邊,過路人只須到此講講故事、傳聞,或聊聊天,便可免費享用。一旦聽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齡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書屋名為「聊齋」。
瓶水齋 清代詩人舒位的詩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謙遜,把自己的知識和創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書齋為「瓶水齋」。
北望齋 著名作家張恨水,在抗日戰爭中欣聞平型關大捷,看到了中國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為「北望齋」,寄託他對黨的希望和對故鄉的懷念。
夢草齋 上海作家謝冰心在學生時代,讀了許多中國古典名著,對愛打抱不平、落草為王的「綠林好漢」十分敬慕,於是她把自己的書屋起名為「夢草齋」。
四步齋 上海作家趙麗宏1988年喜得新居,書房只有四步之長,卻也自得其樂,因而命名為「四步齋」。
積微居 語言學家楊樹達曾說:「小是大的基礎,大是小的發展;多是少的結果,少是多的積蓄。學問是一點一滴積累而來的。」因此,他給書屋取名為「積微居」。
馬虎居 社會學家鄧偉志的居室取名為「馬虎居」,其一是他的生肖是馬,妻屬虎;其二是他提倡生活上簡單、馬虎一點。
泥土巢 擅長農村題材的著名作家浩然,給自己在河北三河縣居住的農家小院取名為「泥土巢」,表明了他長期紮根農村的決心和對農村的熱愛。
靜虛村 這是作家賈平凹的居室名。他說:「我剛從山裡搬到西安時,住城北新村,地方雖小,卻很安靜,我就取名『靜虛村』。靜是心靜,虛是心寬,包容大」。
此外,自古以來,許多學者名流在鑽研學問、攀登事業高峰之餘,還喜歡集藏以怡情悅目,調劑精神。興之所至,往往以所藏之物來命名居室、書齋,說來頗有情趣。
抱殘守缺齋 清代著名小說家劉鶚取室名「抱殘守缺齋」,並非給自己臉上抹黑,而是因為他生平「嗜古成痴」,人稱「竭其力之所至,不以營田宅,治生產,惟古器物是求」。他集藏「上自殷及隋碑,巨若鼎彝,纖如泉珍,旁羅當壁,廣及罌登」。這些千年古董,因歷經滄桑,難免殘缺不全,但劉視若珍寶,因此,他的書齋名表達了甘心一輩子與這些殘缺不全的文物為伴的志向。
周敦商彝秦鏡漢劍唐琴宋元明書畫墨跡長物之樓 清代文人李盛鐸愛收集古墨,他的書齋里珍藏文物歷朝盡有,各種各樣齊全,因此他自署室名曰「周敦商彝秦鏡漢劍唐琴宋元明書畫墨跡長物之樓」,其室名之長,堪稱歷代之最。
百梅書屋 書法家陳叔通得到父親所藏唐伯虎一幅墨梅,引為奇跡。為紀念他父親的嗜梅之癖,以這幅唐畫為基礎,千方百計搜求,共購得歷代名家畫梅一百幅,最後又得到高澹游的《百梅書屋圖》,珍愛非常,故取齋名「百梅書屋」。
平復堂 書法家張伯駒購得西晉文學家、書法家陸機手書的《平復堂》,當他知道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書法真跡,高興萬分,遂自題齋名曰「平復堂」。
梅花詩屋 著名京劇演員梅蘭芳30年代得到「揚州八怪」之一的清代畫家金農所繪《掃飯僧》真跡一幀,隨後又得金農所書「梅花詩屋」齋額,均視為珍寶,並將此一書一畫懸掛齋壁,朝夕臨摹。後乾脆將自己的書屋命名「梅花詩屋」。
大痴富春山圖一角人家 畫家吳湖帆曾用古銅器商彝與人換得元代畫家黃公望所作名畫《富春山居圖卷》(又稱《剩山圖》)殘卷,十分珍惜,從此自稱其居為「大痴富春山圖一角人家」。
鴛鴦七志齋 書法巨匠於右任喜歡收藏墓誌,他先後收藏北魏墓誌300餘方。在這些墓誌中,有七種鴛鴦志,據此於老將自己的書齋取名為「鴛鴦七志齋」。
萬卷書齋 以「萬卷」命書齋,在古人書齋中並不少見,但不少是虛張聲勢,裝潢門面的。著名外國文學翻譯家戈寶權的「萬卷書齋」卻是名符其實,他積50多年的藏書,計有中外圖書約兩萬卷。他說:「中國有句老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讀書,知識得不到;不讀書,知識面不會廣。行萬里路,可以擴大自己的眼界,豐富感性知識。」因之,他稱自己的書齋為「萬卷書齋」。
無倦苦齋 當代著名書畫家錢君淘因為收藏著清代書畫名家趙之謙「無悶」、包世臣「倦翁」、吳昌碩「苦鐵」等3人的數百方佳印,遂從3人中各取一字,組成「無倦苦齋」命其畫室。「無倦苦」蘊含哲理,以此名室,既可表達敬慕前賢之意,又有勉勵自己鑽研學問之志。
與石居 著名愛國人士沈鈞儒出生在一個七代藏石的世家,一生與石交友,他在詩中寫到:「掇恰滿吾居,安然伴石眼。」可見他生活在一個石頭的世界,即使朋友來往,亦以石為禮。現存在中國革命博物館的一塊色澤深黑,一尺有餘的石頭,是沈老於1900年在老河口石灘撿拾的。他的室名為「與石居」,其內涵引人深悟。
百盂齋 上海著名收藏家陳玉堂室名為「百盂齋」,這是因為他以畢生精力藏有上至始皇之前,下迄民國之後的水盂300多個之故。陳玉堂曾在《藏盂小志》中說:昔日白石老人,以蓄石自號「三百石富翁」,我歷經若干寒暑,藏盂竟逾三個百數,故戲謂友人曰:余則可稱「三百盂小康」,因此以「百盂齋」而命之。
此外,如藏書家傅惜華先生的「碧蕖館」,收藏有四方乾隆御題古硯的閻家憲先生的「四御硯齋」,以收藏筷子聞名的藏家藍翔先生的「筷樂齋」,專門收藏古玉件的梨園名宿玉瑤卿先生的「古瑁軒」,百齡畫師朱屺瞻先生的「三墨室」,收藏雜項的文史作家鄭逸梅先生的「紙帳銅瓶室」,專集紫砂壺的許四海先生的「壺天閣」等,都有美妙的故事隱於其中。

閱讀全文

與於右任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