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洛陽地名的來歷
古人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北岸)稱為「陽」,反之,則為「陰」。洛陽在洛河的北面,故稱「洛陽」。
江蘇江陰市在水(長江)的南面,故稱「江陰」。
湖南衡陽在衡山的南面,故稱「衡陽」。
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Ⅱ 洛陽橋的來歷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位於泉州東郊的洛陽江上。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洛陽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也是世界橋梁筏形基礎的開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隻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
橋由當時的郡守蔡襄主持興建,工程十分艱難。造橋基時,先沿橋梁的中線拋置大量的石塊,在江底形成了一道矮石堤,然後再於上面建造橋墩,並在橋下種植了大量牡蠣,使得橋基和橋墩石之間膠結牢固,這種方法稱為「種蠣固基法」,堪稱獨具匠心,充分利用了自然資源,是中國古代一項重要的科學創新。
洛陽橋的中亭附近立有許多歷代的碑刻,其中以宋代石刻「萬古安瀾」最為有名。另有石塔、武士石像等石雕刻。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廟等廟宇的遺址,橋南有蔡襄祠。祠內立有著名的蔡襄《萬安橋記》宋碑,碑刻文字精煉,書法遒勁有力,刻工精緻,世稱「三絕」之碑。碑有兩通,一通是原碑,一通是解放後摹刻的。
洛陽橋曾經歷過多次重修。其中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的重修、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地震重修和1932年因泉惠公路通車而添架鋼筋水泥橋面三次工程,是歷次重修中規模較大的。[1]
Ⅲ 洛陽孟津會盟鎮名字的由來。
曾經有個師在偃師偃旗息鼓,也就是沒打仗停了下來,名字就來了;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那個鎮就有了
滿意請採納。
Ⅳ 洛陽地名的來歷!
歷史上洛陽因其位居天下之中,山川形勝甲於天下,成為歷代立國建都的首選之地和兵家必爭之地。洛陽地名也隨著朝代更迭和疆土爭奪而屢有變化。洛陽的眾多名稱體現了洛陽悠久的歷史和特殊的地位。
在傳說時代,相傳軒轅黃帝時洛陽稱為郟鄏,因其北部邙山名為郟鄏山而得名。後來雖有周成王定鼎郟鄏之說,但郟鄏之名並非始於成王,古已有之。
夏代太康為王時,趕走了在洛陽居住的一個部落斟鄩族,定都斟鄩。斟鄩為城名,其遺址在今洛陽偃師二里頭村。斟鄩開了洛陽為都之先河,奠定了洛陽在七大古都中為都年代最早之地位。商代成湯居西亳,西亳為都城之名,在今洛陽偃師屍鄉溝一帶。
西周時期,洛陽的名稱比較多。就地理區域而言,洛陽有「中國」、「土中」、「地中」等名稱。1965年,陝西寶雞賈村塬出土的成於成王初年的「何尊」(青銅酒器)上有銘文「余其宅茲中國」,表明武王把洛陽稱為「中國」。《帝王世紀》稱洛陽為「土中」。這些名稱都體現了洛陽在地理上的核心位置。就城邑而言,洛陽為西周東都,有「雒邑」、「成周」、「新大邑」等名稱,體現了洛陽在政治上的核心地位。其中雒邑因近雒水而得名,成周取其「周道始城」之意。二者同指一邑,其地在今洛陽澗東瀍西一帶。
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鎬京,平王遷都雒邑。雒邑因周王居住而稱王城。景王去世後,王城發生了王子朝之亂,敬王避居翟泉。因亂黨多在王城,敬王召集晉、魏等諸侯大夫擴築成周城(在今白馬寺東漢魏故城一帶)並遷居之。此後「成周」成為敬王所居之專名。
戰國時,始有雒陽之名。洛河古時名雒水,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為陽」,故名雒陽。此名既為地理區域名亦為城名,一直沿用。秦朝時,五行學說盛行,秦始皇按「五德終始」進行推理,認為周得火德,秦代周,應為水德,因此改雒陽為洛陽。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因漢尚火德,復名雒陽。三國時魏以魏為土行,「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改為「洛陽」,後世沿用至今,唯明朝光宗朱常洛為諱「洛」字改「洛」為「雒」。
西晉以洛陽為都,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使洛陽一帶成為河洛丘墟。後來成為羯族石勒後趙政權的南都。隋朝建立,襲北周之制,以洛陽為陪都,稱「東京」。隋煬帝對東京進行大規模營建稱「東都」,並遷都洛陽。唐初建洛陽宮。657年,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徙居洛陽,封洛陽為「東都」。武則天建武周政權改東都為「神都」。唐玄宗天寶元年改稱東京。
五代時,後梁、後唐、後晉均以洛陽為都,後漢、後周、北宋、金為陪都。後梁稱「西都」,後唐稱「雒京」,後晉至北宋稱「西京」,金稱「中京」。
司馬光雲:「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洛陽地名的歷史變遷,是一部洛陽的興衰史,是中國歷史興衰演變的縮影。
Ⅳ 為什麼洛陽市的名字叫洛陽
洛陽市的名字叫洛陽是因為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
1.洛陽位於河南西部,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
2.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Ⅵ 洛陽地名的由來
歷史上洛陽因其位居天下之中,山川形勝甲於天下,成為歷代立國建都的首選之地和兵家必爭之地。洛陽地名也隨著朝代更迭和疆土爭奪而屢有變化。洛陽的眾多名稱體現了洛陽悠久的歷史和特殊的地位。
在傳說時代,相傳軒轅黃帝時洛陽稱為郟鄏,因其北部邙山名為郟鄏山而得名。後來雖有周成王定鼎郟鄏之說,但郟鄏之名並非始於成王,古已有之。
夏代太康為王時,趕走了在洛陽居住的一個部落斟鄩族,定都斟鄩。斟鄩為城名,其遺址在今洛陽偃師二里頭村。斟鄩開了洛陽為都之先河,奠定了洛陽在七大古都中為都年代最早之地位。商代成湯居西亳,西亳為都城之名,在今洛陽偃師屍鄉溝一帶。
西周時期,洛陽的名稱比較多。就地理區域而言,洛陽有「中國」、「土中」、「地中」等名稱。1965年,陝西寶雞賈村塬出土的成於成王初年的「何尊」(青銅酒器)上有銘文「余其宅茲中國」,表明武王把洛陽稱為「中國」。《帝王世紀》稱洛陽為「土中」。這些名稱都體現了洛陽在地理上的核心位置。就城邑而言,洛陽為西周東都,有「雒邑」、「成周」、「新大邑」等名稱,體現了洛陽在政治上的核心地位。其中雒邑因近雒水而得名,成周取其「周道始城」之意。二者同指一邑,其地在今洛陽澗東瀍西一帶。
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鎬京,平王遷都雒邑。雒邑因周王居住而稱王城。景王去世後,王城發生了王子朝之亂,敬王避居翟泉。因亂黨多在王城,敬王召集晉、魏等諸侯大夫擴築成周城(在今白馬寺東漢魏故城一帶)並遷居之。此後「成周」成為敬王所居之專名。
戰國時,始有雒陽之名。洛河古時名雒水,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為陽」,故名雒陽。此名既為地理區域名亦為城名,一直沿用。秦朝時,五行學說盛行,秦始皇按「五德終始」進行推理,認為周得火德,秦代周,應為水德,因此改雒陽為洛陽。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因漢尚火德,復名雒陽。三國時魏以魏為土行,「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改為「洛陽」,後世沿用至今,唯明朝光宗朱常洛為諱「洛」字改「洛」為「雒」。
西晉以洛陽為都,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使洛陽一帶成為河洛丘墟。後來成為羯族石勒後趙政權的南都。隋朝建立,襲北周之制,以洛陽為陪都,稱「東京」。隋煬帝對東京進行大規模營建稱「東都」,並遷都洛陽。唐初建洛陽宮。657年,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徙居洛陽,封洛陽為「東都」。武則天建武周政權改東都為「神都」。唐玄宗天寶元年改稱東京。
五代時,後梁、後唐、後晉均以洛陽為都,後漢、後周、北宋、金為陪都。後梁稱「西都」,後唐稱「雒京」,後晉至北宋稱「西京」,金稱「中京」。
司馬光雲:「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洛陽地名的歷史變遷,是一部洛陽的興衰史,是中國歷史興衰演變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