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安有幾條經二路
西安有2條經二路.
西安西郊三環外的雲水公園的北的經二路僅150米長,也不知西安是否命名和自家孩子起名那麼隨便沒人管,東郊的是老路叫經二路,有公交車站的。
經二路 公交站 途經路線[13條] 7路 37路 44路 227路 240路 242路 313路 508路 526路 528路 602路 800路 910路
2. 西安經二路
西安經二路上工商銀行家屬院在東新街80號
3. 西安地名的來歷是什麼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元初,長安城的范圍依然沿用五代初期唐長安城被毀後節度使韓建所重建的「新城」,並使用京兆府的名稱。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為安西王,鎮守其地,建安西王府。
至元十六年(1279年)遂該京兆府為安西路。後來由於發生安西王叛亂,安西國被撤。皇慶元年(1312年),又改安西路為奉元路。
明代形成了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稱也源於明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改奉元路為西安府。
(3)西安經二路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西安城」,在西周時稱為「灃鎬」。「灃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灃京和鎬京的合稱。「灃鎬」所在地區稱為「宗周」。
秦時稱「內史」,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建築新城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改長安城所在地區為「京兆」,意為「京畿之地」。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更名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
元代,「長安」喪失首都地位,「長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為「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但「長安城」仍稱「長安」,歸長安縣管轄,「長安」之名並未廢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將「長安城」剝離「長安縣」獨立設立「西安市」為止,「長安」之名廢止。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後宰門,據《唐六典》記載,東都洛陽有個「厚載門」,元代出現了同音的「後宰門」,「厚載」應是從厚德載物而來,《西遊記》《徐霞客游記》中也都有「後宰門」的記載。
西安的後宰門也許也是由「厚載門」同音演變而來。也有一說,古時有專管王室衣食供給的機構,稱為後宰,他們常從都城北門通過,所以稱為北門就被稱為「後宰門」。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三過村,位於戶縣中部,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家鄉就在這里。《戶縣鄉土志》引籍說:「禹治灃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禹一心為公,三過家門也沒有回家看望臨產和產後的妻子,後世將此傳為千古美談,便將村名改為三過村。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等駕坡,明代時,董姓人居於此地,得名董家坡,到了清初,村東聚居了許多別姓人家,取諧音名為東等駕坡,而董家坡便成了西董家坡。
清嘉慶年間的《咸寧縣志》也分別記載了西董家坡、東等駕坡兩個村名,而村名改為現在的等駕坡是因為當時的街道辦事處在東村,便隨了村名。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北院門,據清《咸寧縣志》記載,此地在明代稱為宣平坊,清代西大街以南為陝甘總督部院衙門,稱南院,街北側為巡撫部院衙門,稱北院。
清光緒二十六(公元1899年),慈禧太後那拉氏為躲避八國聯軍的入侵,攜光緒帝逃奔西安,先住南院,後移北院,北院成為當時的國家行政中心。各省進貢
的銀兩、物品也隨之運進西安,有不少銀號、店鋪應運而生,南、北院門一帶盛極一時。西安有一個地方叫雞市拐。
據《東關舊事》里介紹,「明末清初,養雞者集中在此賣雞,喚作『雞兒市』」,後因為道路狹窄且朝東南方向拐彎,便叫作了雞市拐,沿用至今。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粉巷,這里的「粉」可不是「脂粉」的粉,考諸方誌,這條被賦予浪漫色彩的道巷,與脂粉、青樓並無關聯,是因明清時期遍布磨面的作坊和糧店而得名。
據清康熙年間的《咸寧縣志》記載,當時的粉巷是西安府城裡的豬市所在,由此可知,粉巷是實實在在與「飲食」相關的。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湘子廟街,據元《類編長安志》載:「安上門(今南門)內街西有唐末遷杜祁公(杜佑)祠,欲呼為嵇康廟。」
史載稱,杜相公廟,明代在街東段建為湘子廟,街隨廟名,稱大湘子廟街,偏西南街稱小湘子廟街。1981年將大、小湘子廟街合並為湘子廟街。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索羅巷,相傳,唐天寶年間,此地有娑羅園,種有異香的娑羅樹,明代時此地稱為娑羅巷。
《酉陽雜俎》慈恩寺寫:「殿庭大娑羅樹,大歷中安西進其木椿。」「娑羅」與「索羅」諧音,清末改叫「索羅巷」。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玉祥門,也叫小西門。1926年,北洋軍閥劉鎮華包圍西安8個月之久,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
後來,省主席宋哲元為紀念馮玉祥的歷史功績,特開此門,取名玉祥門。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端履門,明初在此處建秦王府後,在今東大街南沿,北大街街心建秦王府蕭牆。
當時在此街北口蕭牆開一門叫端履門。此門是僚臣晉見秦王等候傳喻的地方,端履意示行止檢點之意。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北廣濟街,1984年唐城考古隊證實,此街北端即唐承天門遺址(今蓮湖公園內),宋代時修建廣濟渠引滻河水供府城飲用而得名廣濟街。
元《長安志圖》載,此街稱廣濟街,今南廣濟街稱葯市街。明清時期將西大街南側的葯市街改為南廣濟街,遂將此街改為北廣濟街。
4. 西安的經二路在什麼地方
在咸寧西路,北邊是經二路自由市場,南邊是東開發區,西邊是83中/普天通訊設備廠/愛家購物廣場咸寧路店,東邊是緯十街.
5. 西安路名的來歷
1.廣濟街:唐長安城承天門街的一段。宋長安志有『承天門街東西廣百步,南出皇城之朱雀門』曾是長安最寬的大街。元代稱葯市街,為中葯集散地。明清時,北段稱南廣濟街,南端稱五味十字,以中葯配方重視酸甘苦辛咸五味而得名。民國初年為銀號錢庄集中地。
2.書院門:明萬曆七年間,學者馮從吾,今長安縣人,因與閹黨斗爭失利,辭官歸里,在寶慶寺講學。後辟新址,在街北側建立關中書院,學生常至千人,為著名學府。後為閹黨所迫,書院毀馮從吾在此坐兩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規模修建。現為西安師范學校。
3.炭市街:清中葉西安生活供熱由南山薪木轉變為北山煤炭。當時只是一個堆放煤炭的無名小街。後因商而聲名大振並得名炭市街。1927年拓寬。解放前為乾果海味市場。現多為副食品。1989年建門牌樓。
4.馬廠子:唐代,京兆驛站是全國最大的公文郵件和官旅護送機構。街南端所對市第八中學院內,尚有唐代所刻青石馬槽。唐代以後至明清,經千餘年,京兆驛名稱不改,仍為中國西部最大驛站。此街兩側為驛站喂馬處,故稱馬廠子。
5.案板街:元代稱南巷。清順治年間因有售案板店鋪而改名至今。
6.後宰門:明代秦王府北門廣智門北。有專管王室衣食供給的機構,稱為後宰。此街東段與北新街相交十字稱為後宰門。清初滿城西牆北段新開一個城門名新城門,此街名新城門大街,後從習慣仍稱為後宰門。
7.通濟坊:1936年在西安擁有相當經濟實力的通濟信託公司在這里開拓街道,大量建房。臨北大街建成四層鋼骨水泥磚木混合結構樓房。是西安最早的西式大樓。1949年後為市百貨公司批發部。
8.韓森寨:因有韓森冢並為近郊最大的墳冢。相傳明代在冢旁駐軍而得名韓森寨。
8.安居巷:明代設錢局於此,稱錢局巷,後演化為今名。現碑林門外銅獅就系這里所鑄,獅身附貼銅幣千餘枚。巷東故城河溝內解放前後尚有鑄造業者,後聯為東方紅鐵廠。
9.東倉門:據咸寧長安兩縣續志曰『敬祿倉在通化坊,俗稱為東倉』。敬祿倉是專為供給滿人貴族糧餉費用的實物倉庫。此街因在倉門前而得名。
10.索羅巷:唐代位於興慶宮內,相傳以唐天寶年間興慶宮內有一娑羅樹園而得名。明代稱娑羅巷,清末改為今名。
景龍池:唐時位於興慶宮中部偏北。唐景龍年間,這里為九王子府第,玄宗李隆基幼年居於此。當時地下水湧出成湖數畝,得名景龍池。李隆基作太子後,利用這件事說他的住所有龍氣。登基後在此建立興慶宮,景龍池既宮中龍池,亦稱九龍池。這地名可反映出唐時因引數條河流入長安,地下水位抬升的情況。
古跡嶺
位於東關南街東側,東至曹家巷。唐代稱狗脊嶺,是龍首山的一部分,在東市北沿。狗脊是生長在黃土中的一種小灌木,即野枸杞,後演變成今名。唐代狗脊嶺為行刑之地。
東廳門
位於東大街西段之南。東接東縣門,西連東木頭市。明以前,此街在唐皇城東外側,城河遺址因有六處積水處,得名六海坊。明朝陝西行都司署,俗稱兵馬指揮司,設於今西安高中院內俗稱軍廳。清初改為清軍同知署即清軍廳,乾隆32年改稱庫廳,同治年改北大街另設軍廳,此街遂改東廳門。1902年庫廳改西安府考院及咸長考院,附關中大學堂。民國初年為西北大學創立會及預科,1914年改陝西政法專門學校,1923年改西北大學。1927年改中山學院,鄧小平等黨的領導曾在此講課。後為西北水利專科學校。1930年改西安高級中學。
飲馬池
位於東縣門北側,西北至菊花園。唐時位於唐長安皇城東城外側護城河。此段城河留下的地名還有菜市東坑,新城南壕等。唐護城河稱漕河,是多功能城建設施,與城牆組成多功能防禦工事,南通子午曹村的漕渠,北通清渠。後因京兆驛馬匹在此飲水故名飲馬池。
端履門
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南至木頭市接柏樹林,長371米。明初建秦王府後,在今東大街南沿,北大街街心建秦王府蕭牆。當時在此街北口蕭牆開一門叫端履門。此門是僚臣晉見秦王等候傳喻的地方,端履意示行止檢點之意。門東側有官員侯喻堂址,後稱朝賀巷。
柏樹林
位於文昌門內,北接端履門。南端西側是碑林。明正統年間,西安知府孫仁益拓建此街並在兩側廣植柏樹而得名柏樹林。
通濟坊
1936年在西安擁有相當經濟實力的通濟信託公司在這里開拓街道,大量建房。臨北大街建成四層鋼骨水泥磚木混合結構樓房。是西安最早的西式大樓。1949年後為市百貨公司批發部。
6. 西安經二路貓市具體位置
我印象中是在公園南路北口往南一點的位置。離公交站也就幾十米遠吧。坐37,102都可以到,那個站名應該叫公園南路北口。
7. 西安市經二路屬於哪個區
原來的經二路現在叫公園南路了。
它的區域劃分是這樣的。
1.從公園南路北口(韓森路)到經二路(咸寧中路)屬於新城區;
2.從經二路(咸寧中路)到建工路:路東屬於新城區,路西屬於碑林區;
3.從建工路到西影路屬於雁塔區。
8. 古城西安 名字的由來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長安隋時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歷時1100餘年。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後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安市曾經是陝甘寧邊區轄市、西北行政區轄市、中央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從1954年以來,一直為陝西省省會所在地,現屬副省級城市,轄九區、四縣。 1981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9. 西安地名的來歷
明代形成了今天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稱也源於明代。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明朝政府即改奉元路為西安府。
西安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經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100多年。早在100萬年前,藍田古人類就在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這里已經出現了城垣的雛形;2008年,西安高陵楊官寨出土距今6000餘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市遺跡,被選為當年中國考古發現之首,這是中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遺址,也將西安地區城市歷史推進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
10. 西安名字的由來
西安,古稱長安,中國文明與東亞文明的中心,享有「中華民族搖籃」之美譽。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也是整個亞洲重要的人類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7個王朝和政權在這里建都,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聞名遐爾的「絲綢之路」就是以西安為起點的,是與雅典、羅馬、開羅齊名的世界著名歷史古都。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西安又稱為「西京」、「西都」、「鳳城」、「斗城」,簡稱「鎬」(與「皓」同義同音,寓意「光明之都」)。《史記》曾贊譽西安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從古到近曾用名:酆京、鎬京、酆鎬、咸陽、長安、常安、京兆、大興、永興、奉元,西京,以「長安」最為常見和著名。
西安,乃由周文王建於公元前12世紀,距今已有3100多年未間斷的城市發展史,先後有十七個朝代及政權建都於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以及影響力最大的都城。(西安市閻良區本身還是中國著名古都——櫟陽)在這些朝代中,曾建都長安的漢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當時的長安是國際性的大都市。長安在公元前195年到公元25年與公元637年到公元904年的時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長安在它發展的頂峰時期大約擁有逾百萬的人口。後來世界上的其他大都城都並沒有達到或者超過長安曾經達到的高度,這一事實一直保持到15世紀(城市面積第一的地位更是保持到近代)。長安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
當今的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的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區工業、商業、金融業中心,黃河流域以及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同時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國重要的機械製造中心和紡織工業中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武器製造地,航空工業和航天工業的核心基地。是中國中西部地區科技實力最強,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是活力四射的內陸新特區,中國中西部和北方內陸地區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全國科技資源統籌試驗特區、國家八大物流基地和綜合保稅區、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核心。
榮獲「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管理城市」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