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順德著名景點
順德區是佛山市五個行政轄區之一。位於廣東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由江河沖積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廣佛同城的西南邊界、廣佛肇經濟圈的南部,是佛山市與廣州市聯系的重要核心區域之一。
旅遊景區
清暉園、西山廟、寶林寺、逢簡水鄉、陳村花卉世界、廣東狀元博物館、李小龍樂園、奎福古寺、新世紀農業園、甘竹灘、南國絲都、容桂樹生橋、容山書院、順峰山。
容山書院
容山書院建於清代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由容奇武舉楊朝日、楊玉中、陳其昌;監生李良弼、李真吾、林士元等六人籌建,位於奇山(大沙浮崗)之下。書院原為一座三進兩廊,頭門以水磨青磚砌築,重檐浮雕,兩邊各有一座耳房,院內植有6株木棉(現存株)。容山書院是當時廣東四大書院之一。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6年)廢科舉辦學堂,書院改為兩等(初高)小學;辛亥革命後稱區立第一小學;1953年建為中學改稱為「順德縣三中」。1979年由港澳同胞梁耀明先生等捐款先後建成校門牌樓、科學大樓、教學大樓等工程。1985年政府復投資興建教學主體大樓、教工宿舍、田徑場、體育館等。現名為「容山中學」。
奎福古寺
奎福古寺位於順德均安鎮星槎村福岸龜山嘴原均良公路南側。始建於南宋乾道(公元1165—1173)年間,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隨著歷史的變遷,歲月滄桑,奎福古寺曾幾度重修。清代乾隆十四(1749)曾重修,
立有碑記。民國二十年(1931),該寺主持僧僧睿禪發起重修該寺的煙波亭,據清代遺老何慣廷所撰的重修碑:"明年秋,又復重福海煙波亭,以保留一洲名勝"(該碑今仍保存在寺)。
該寺正門橫楣有"奎福古寺"四字刻在大條形花崗石上。寺為兩進,首進禮祀韋陀像,二進正殿祀如來等佛像。寺後天然岩洞"觀音岩",深容百人。寺旁山腰建有煙波亭,上書"福海煙波"。
⑵ 在均安鎮坐幾路車去奎福古寺 親們,幫幫忙咯
393,
⑶ 奎福古寺的介紹
奎福古寺位於順德區均安鎮星槎村福岸龜山嘴原均良公路南側。始建於南宋乾道(公元1165—1173)年間,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隨著歷史的變遷,歲月滄桑,奎福古寺曾幾度重修。清代乾隆十四(1749)曾重修, 立有碑記。民國二十年(1931),該寺主持僧僧睿禪發起重修該寺的煙波亭,據清代遺老何慣廷所撰的重修碑:明年秋,又復重福海煙波亭,以保留一洲名勝(該碑今仍保存在寺)。
⑷ 順德遊玩值得走一走的地方有哪些
清暉園,西山廟、寶林寺、逢簡水鄉、陳村花卉世界、廣東狀元博物館、順德展覽中心、樂從 國際傢具城、龍江國際傢具城、李小龍樂園、奎福古寺、新世紀農業園、甘竹灘、長鹿農庄、南國絲都、容桂樹生橋、容山書院等
⑸ 順德均安農業銀行星期天上班嗎
銀行都不一定的,同樣銀行基本都是在附近周邊會交替休息,有的是周日,有的是周六,這是為了實現「無休」
⑹ 奎福寺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奎福古寺位於順德區均安鎮星槎村福岸龜山嘴原均良公路南側。始建於南宋乾道(公元1165—1173)年間,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隨著歷史的變遷,歲月滄桑,奎福古寺曾幾度重修。清代乾隆十四(1749)曾重修, 立有碑記。民國二十年(1931),該寺主持僧僧睿禪發起重修該寺的煙波亭,據清代遺老何慣廷所撰的重修碑:"明年秋,又復重福海煙波亭,以保留一洲名勝"(該碑今仍保存在寺)
⑺ 高鐵順德站到奎福古寺坐什麼車到謝謝!!
公交線路:佛314路 → k391路 → 396路,全程約33.4公里
1、從順德站步行約10米,到達廣珠城軌順德站
2、乘坐佛314路,經過22站, 到達大潤發a站
3、步行約50米,到達大潤發b站
4、乘坐k391路,經過7站, 到達百安路星槎站
5、步行約930米,到達星槎村委會站
6、乘坐396路,經過4站, 到達奎福古寺站(也可乘坐397路)
7、步行約70米,到達奎福古寺
⑻ 均安圭福寺的具體介紹
具體名字是 奎福古寺,不是你那個圭字
奎福古寺位於順德區均安鎮原均良公路南側。始建於南宋乾道(公元1165—1173)年間,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隨著歷史的變遷,歲月滄桑,奎福古寺曾幾度重修,據古寺現存碑記載,第一次在清代乾隆十四年(1749年)第二次重修於1931年。
六十年代初期,住寺和尚方德圓寂後,古寺移作別用,因疏於管理,古寺變成一片斷垣瓦礫,滿目荒夷,為使佛教有一個活動場所,經省市宗教部門批准,古寺於1992年12月奠基重修,首期工程於1994年1月19日舉行開光慶典,省市宗教部門的領導、安徽省佛教協會會長仁德大和尚、香港寶林寺聖一大和尚,香港寶蓮寺初慧方丈、廣州光孝寺又果大和尚等也來主持開光慶典。古寺的重建,為均安鎮提供了一個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也為我們廣交朋友,擴大了聯誼面。
為了更好地做好宗教工作,管好用好奎福古寺,我們根據中央「144、145」號文件精神,在上級宗教部門的正確指導下,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規章制度,使到具體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此外還經常組織佛教人士學習有關宗教政策,加強思想教育,充分發揮四眾弟子的積極性,通過座談形式,聽取他們的意見,並設立居士花名冊,協助宣傳佛學、導人「勤奮、向善」,經過多年努力,使四眾弟子對宗教政策和佛教加深認識,並樂於協助古寺搞好籌建工作,現在古寺佔地面積62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多平方米,准備進行第二、三期的建設,不斷完善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