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G大調第94交響曲又被稱做《驚愕交響曲》,這個特殊的別號有著怎樣一段可愛的來源
G大調第94交響曲又被稱做《驚愕交響曲》,這個特殊的別號有著一段可愛的來源,原來當時在倫敦演出的海頓,看到許多士紳名媛在慢板的第2樂章便昏昏欲睡,覺得這實在太不像樣啦,於是便想了一個點子來捉弄他們。第1樂章由舒緩的前奏引出主題,到後來呈現出歡樂跳躍的氣氛,是交響曲標準的奏鳴曲式;到了第2樂章,海頓用一個平靜優美的主題開始,將聽眾誘人一個十分適合打個小盹的氣氛中,雍容的貴婦小姐們按照慣例打起瞌睡來,但這可中了海頓的圈套啦!因為在一個很安靜的小結尾處,整個樂團突然爆出了很大聲的和弦,並加上定音鼓猛烈的一槌!這可真嚇壞了原本正神遊夢鄉的聽眾們,頓時空氣中凝結了3秒鍾的錯愕氣氛,從夢中驚醒的紳士小姐們紛紛四處張望,而海頓正為自己精心設計的傑作竊笑不已呢。還好驚愕之後的音樂就正常多了,大家繼續享受美妙的旋律,直到樂曲結束。《驚愕交響曲》洋溢著作曲者靈巧詼諧的風格,優雅的氣氛環繞全曲,是海頓最受歡迎並廣為人知的作品,關於標題的小故事也從此成為樂壇的佳話。
⑵ 驚愕交響曲的作者,出處,創作時間和原因
海頓和他的《驚愕交響曲》
海頓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又被稱為「交響樂之父」。他最大的貢獻是,把交響樂固定成為四個樂章,給了交響樂一個基本格式。海頓的《驚愕交響曲》作於1791年,傳說當時倫敦的貴族是音樂會的常客,但是他們經常聽不懂海頓的音樂,只是在那裡附庸風雅,每每在樂隊演奏時打瞌睡。海頓知道後非常生氣,於是他就寫了這部《驚愕交響曲》。
新作品演奏那天,音樂廳座無虛席,大家都想見識一下這是什麼音樂。樂曲的第一樂章速度很快,感覺輕巧流暢。第二樂章速度變慢,開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輕,沒有什麼變化,聽眾十分輕視這種催眠似的音樂,覺得和海頓以往的作品沒什麼區別。貴族們又在昏昏欲睡,剎那間樂隊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發出強烈的聲音,定音鼓猛烈地敲擊,模仿驚雷的聲音,狠狠地將打盹的貴族嚇了一跳。樂曲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輕快活潑,音樂詼諧富有活力。第四樂章速度變得更快,好像是人們在歡快地舞蹈。樂曲演奏完了,貴族們出了丑,海頓很快活,傻了眼的貴族被驚醒之後,也哈哈大笑。此後人們就把這部作品稱為《驚愕交響曲》。
⑶ 求世界交響樂名曲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2)
對於欣賞古典音樂不知道大家是怎樣的一個心態,也許有的人覺得古典音樂溫文爾雅,寓意深刻,也許有的人覺得古典音樂枯燥無味,澀昧難懂。也許有的人視古典音樂為音樂的全部,也許有的人之記下了刀郎TwinsF4。當然,還有像筆者這樣的人,最初接觸古典音樂的時候竟然抱著一種裝飾自己,炫耀自己的惡俗心態。說到這里我真的覺得非常的慚愧,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雙手是否與自己即將寫下的這篇文章相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和古典音樂的接觸也在逐漸的深入,慢慢的,我似乎感受到了在那一個個看似懸奧的音符背後所隱藏的力量。那是一種震撼人的心靈,滌盪人之靈魂的一種力量,它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有所觸及,但是如果你真的走進了這個世界,即使你做不到深刻的理解,那無處不在流淌著的優美旋律也會讓你的心靈得到某種的升華。
古典音樂的題材相當廣泛,如交響樂、歌劇、協奏曲、小夜曲、康塔塔等等,今天我們要像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的之一,交響樂。交響樂(SYMPHONY)又稱交響曲,它是交響音樂中最具有代表意義的,人們常把它比喻為「音樂王國的神聖殿堂」。交響曲(Symphony)一詞來源於古希臘,它的本來意思是「聲音齊鳴」。交響曲經過漫長的演變過程,一直到了18世紀,經過有著「交響樂之父」美譽的海頓的整理和創新,逐步確定了自己的樂曲形式。交響曲一般由四個樂章組成,第一樂章結構緊密,嚴謹大氣,在樂曲中擔當著開門見山的作用,最為典型的就是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的第一樂章,這在後面我們將有詳細的介紹。第二樂章則多為抒情氣質,往往有著十分抒情的慢板(慢板即樂曲的節奏之一,樂曲進行比較緩慢,適合烘托樂曲氣氛和抒發情懷)。第三樂章是歷代作曲家變化最為紛繁的地方,如18世紀流行的小步舞曲,19世紀曾有人使用過的圓舞曲等等。第四樂章則為樂曲的終曲,多採用歡快的快板,以表現熱烈的氣質,如貝多芬的《d小調第九交響曲.歡樂頌》。但是交響曲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長時間的演變,交響樂最初的規則也被逐漸的打破。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交響樂所帶給我們的感官上的美妙享受和心靈上的震撼,為此我們特地撰寫了這篇文章,並希望通過我們所介紹的這十部交響曲,讓大家對西方古典音樂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海頓《G大調第九十四交響曲·驚愕》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Joseph.Haydn),1732年3月31日出生於奧地利的勞羅鎮,1890年5月3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逝世,享年77歲。海頓一生創作作品數量相當驚人,即使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統計出一個確切的數字,主要的有交響樂104部,鋼琴三重奏32首,弦樂四重奏79首,鋼琴奏鳴曲54首,16部歌劇以及3部清唱劇等等等等。海頓最大的貢獻就是對交響也四個樂章的確立和對四重奏進行了確立和發展,從此往後的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大師無不受到了海頓的影響,正是由於海頓在音樂方面的巨大成就,海頓被人們譽為「交響樂之父」和「弦樂四重奏之父」。海頓為人相當寬厚,同時海頓還是一位相當幽默的人,海頓在指揮交響樂演奏的時候,常常突然指揮鼓手擂響大鼓,以驚醒那些不懂裝懂,卻在包廂中昏昏欲睡的貴族。這首名為《驚愕》的交響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部交響樂是海頓晚年的傑作12部《倫敦交響曲》中的一首,這部交響樂共包含四個樂章,尤其以第二樂章最為著名,這是一首具有奧地利民歌風格的變奏曲,樂章開始時樂隊演奏音量平緩微弱,在主題幾次反復之後,全體樂隊突然奏出了一個非常有力的和弦,這也正是這部交響曲名稱《驚愕》的由來。《驚愕》決不僅僅是因此而得名,更重要的是這部交響樂很好的表現了海頓所具有的音樂風格:古典美學的對稱,比例的合理性,音樂素材在功能上的語言化,這些嚴肅的概念在海頓的手指間被看似不經意間卻又精煉而又妙趣橫生的表達了出來。
莫扎特《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
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年生於奧地利的薩爾茨堡,1791年12月5日逝於音樂之都維也納,終年僅55歲。相信大家對於莫扎特的音樂都是耳熟能詳的,即使你說不上莫扎特作品的名稱,但是相信你一定能夠哼上兩句莫扎特音樂的旋律,起碼有太多的手機鈴聲都是改編於莫扎特的作品。莫扎特是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3歲的時候就能夠演奏鋼琴樂曲,5歲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音樂作品《行板與快板》,8歲創作了第一部交響樂,11歲寫成了歌劇《巴斯蒂安於巴斯蒂安娜》和《裝痴做傻》,相信再也沒有人能夠得到這樣的音樂天賦。莫扎特在短暫的一生中涉及了幾乎所有的音樂領域,大家經常聽到的《費加羅婚禮》、《唐.璜》、《土耳其進行曲》等曲目均出自這位曠世奇才之手。這部《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完成於1788年7月25日,是莫扎特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尤以第一樂章最為讓人熟知。樂曲共分為四個樂章,第一樂章屬於很快的快板形式,在中提琴和弦下,由小提琴奏出優美而略帶憂愁的第一主題,相信對古典音樂不是太了解的朋友在聽到這個主題的時候都會恍然大悟,哦,原來就是這段音樂啊。這是一部充滿著莫扎特生活經歷寫照的作品,樂曲中包含著現實生活在莫扎特心中留下的陰影,同時也包含著莫扎特對人性的獨特描寫,同時這也是莫扎特歡快樂曲風格中的一個特例。關於這部作品我們推薦大家選擇伯姆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的版本,相關的介紹在短歌行網站上有著詳細的說明。
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
不知道大家對於貝多芬的印象是什麼樣的,我想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來源於小時候我們曾經學過的一篇課文,月光下,貝多芬為那位盲人姑娘彈奏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月光奏鳴曲》。雖然長大後我知道這篇文章是虛構的,但是對於貝多芬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是再也抹不掉了。路德維西.范.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1827年3月26日卒於奧地利維也納,此時貝多芬尚不足57歲。貝多芬經歷了苦難的童年,先是祖父和母親相繼去世,然後小學畢業後就再也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的教育,是貝多芬的父親,一位曾經擔任過宮廷樂長的樂師用近乎殘暴的方法逼迫著貝多芬開始了自己的音樂生涯。進入青年時代,貝多芬經歷了兩次失戀的打擊,從此這位偉人開始了自己孤獨的一生,而且此時他的聽力開始逐步的下降,直至49歲的時候聽力完全喪失,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歷經坎坷的人,為世人留下了他不朽的傑作——九部交響樂,32首鋼琴奏鳴曲,以及大量的弦樂作品。這部《命運》交響曲創作於1807年,此時的貝多芬正經歷著感情的危機以及耳聾所帶給他的痛苦,此刻的貝多芬是絕望的,他甚至想到了死亡,但是,貝多芬最終還是決定留下來,活在這個世上,為了他心愛的藝術!貝多芬用音樂喊出了自己的誓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是我屈服。」「磴、磴、磴、磴···」四聲一出,天地為之色變,這是命運的敲門聲,這是音樂史上最具震撼力和權威性的單一素材,貝多芬在這部作品中向世人展示了嚴謹而有機的「動機創作」,驚人的可能性和令人嘆為觀止的知性美。整部作品以第一樂章的主題為中心,表現了主人公與命運之間驚心動魄的搏鬥,充滿了力量與動感之美。而由第三樂章末了接入第四樂章的過程更是希臘哲人塞內加稱之為「穿過黑暗,奔向光明」的奮斗精神的最佳腳注。至於唱片上的推薦,小克萊伯(卡洛斯.克萊伯)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的貝五是舉世公認的最佳版本。
貝多芬《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又名:歡樂頌)
2003年5月22日,英國倫敦索思比拍賣行對一件音樂作品的手稿進行了拍賣,最終成交價格高達336萬美元,這件作品就是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這部作品從1817年開始創作,在消耗了貝多芬7年的時間之後,1824年,貝多芬在維也納親自指揮了首演了自己的第九交響曲《合唱》。此時的貝多芬已經完全喪失了自己的聽力,演出結束後,若不是在一位演員的幫助下,貝多芬根本就不知道觀眾對這部作品報以的熱烈掌聲和對貝多芬無比的崇敬之情。不知有多少的美學家都在爭論著一個話題:音樂該不該有意義?它是否必須具備意義?貝多芬為這場爭論給出了完美的答案,貝多芬正是通過這部作品,將痛苦永遠的留給了自己,把歡樂留在了人間,我們已不想對這部作品在音樂的結構以及形式上作出任何的評價,因為這是貝多芬最偉大的一部作品,這是交響樂中的一座顛峰,請你仔細的聆聽這部作品,它會使你謙卑、讓你寬恕,令你不再孜孜尋求於己利,這是一部值得你用終生的精力去聆聽,去感受的理想之音,記住,用心的聆聽,讓你那聰慧的大腦暫時休息一下吧。
貝九的演繹版本一直是各家爭論的焦點,我們在這里向您推薦兩個版本,一個是指揮大師卡拉楊在1963年錄制的版本,另外一個就是福特文革勒在1951年指揮拜洛伊特節日管弦樂團與合唱團演繹的版本。最初欣賞的時候我們建議您選擇卡拉楊的版本,因為這個版本的音質是有保證的。而福特文革勒的版本是單聲道版本,雖然音質難以令人接受,但是福特文革勒的演繹深沉博大,充滿哲學意味,是最值得您透過聲音深入去聆聽的。
勃拉姆斯《c小調第一交響曲》
即使您對古典音樂不了解,我想對於前面介紹的幾位音域巨匠和他們的作品您也會略知一二,但是對於勃拉姆斯,我想知道的人還是並不多的。其實勃拉姆斯在音樂史上佔有著重要的地位,他的全名為約翰內斯.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1833年5月7日出生於德國的漢堡,1897年4月3日逝於奧地利維也納,終年64歲。勃拉姆斯是19世紀歐洲樂壇的一顆巨星,在音樂史上勃拉姆斯有著和巴赫,貝多芬相同的地位,被人們譽為「3B」。勃拉姆斯雖然生活在浪漫主義盛行的時代,但是他很好的集成和發展了古典音樂的精髓,並把古典主義的嚴謹和浪漫主義的激情相融合。勃拉姆斯一生創作題材相當廣泛,但是他留給後人的他的四部沒有任何標題的交響樂。1862年,29歲的勃拉姆斯開始了自己的交響樂的創作,面對這鋼琴室中懸掛著的貝多芬畫像,勃拉姆斯無時無刻不在感受這身後巨人腳步的聲音,這樣的壓力一直伴隨著勃拉姆斯持續了十四年,1876年,43歲的勃拉姆斯終於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交響樂作品《c小調第一交響曲》。十四年的粹煉成就了這部偉大的作品,阿爾卑斯的壯麗賦予了這部作品激情和靈感,人們賦予了這部作品全新的名字「貝多芬第十交響曲」。作品共分為四個樂章,其中尤以第四樂章的阿爾卑斯旋律最為引人入勝,整部作品傳達著和「歡樂頌」幾乎相同的理念,表大了從黑暗到光明,通過斗爭取得勝利的精神。
柴可夫斯基《b小調第六交響曲·悲愴》
呵呵,老柴的作品。前段時間我們在《1812序曲賞析》中曾經對柴可夫斯基做過詳細的介紹,這里我們就不在仔細的說明了。作為俄羅斯最偉大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一生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經典之作。但是仍然有不少的文章都是將這部名為《悲愴》的交響樂作品單獨列出來進行介紹。這部創作於1893年的作品被譽為最傑出的交響樂作品之一,甚至有人將它與貝九相提並論。這是一部思想內涵極為深刻的作品,1893年10月28日首演這部作品的時候,甚至由於觀眾未能理解其中的涵義而沒有獲得預期的成功。柴可夫斯基的一生可以用夢魘來形容,幼年的他神經極易興奮,少年時代又經歷了喪母之痛和家道中落,年輕的他不得不為生計而學習法律,他性格孤僻,內心充滿著矛盾卻又十分的內向敏感,在經歷了一段噩夢般的婚姻之後,柴可夫斯基依靠著梅克夫人的幫助過上了14年的安定生活,但是他與梅克夫人卻始終未曾謀面。隨著1890年梅克夫人的破產,柴可夫斯基的精神再一次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這部《悲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完成的,精神瀕臨崩潰的柴可夫斯基始終認為死神一直在追隨著他,他把這種體驗深深的融入到了這部作品中,這裡面有他對社會黑暗的不滿,有著對命運的凄嘆,充滿著對死亡的預感,1893年11月6日,在這部作品首演後的第9天,柴可夫斯基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有人說他死於霍亂,有人說他誤飲毒水……
德沃夏克《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
安東寧.德沃夏克(Antonin.Dvorak),捷克最為接觸的音樂家、作曲家。1841年9月8日生於捷克布拉格的一個小村莊,1904年5月1日逝於捷克布拉格。在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的幫助和指引下,德沃夏克完成了自己從一名藝術家到音樂大師的蛻變。1892年,德沃夏克遠赴美國受聘於紐約國立音樂學院,並擔任院長職務。也就是在這其間,德沃夏克創作了這部舉世聞名的傑作《自新大陸》。筆者初次接觸這部作品還是在少年學習鋼琴時期,至今我仍然記得這部作品一些片斷的簡譜「3 5 5.1 6 5.3 5 1 6 5……」這是一篇美麗的鄉愁,這是一封寄往故鄉的家書。身處萬里之外的美國,德沃夏克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那片美麗的波希米亞平原。相比於其它的交響樂,這部作品質朴、誠懇、優美並有著幾分粗獷,來自黑人歌曲的素材在這里匯成甜美悠揚的旋律。聆聽這部作品,你會發現許多你在生活中所熟知的音樂片斷,它們就是來自這部美麗的鄉愁。最終,德沃夏克忍受不了對故鄉的眷戀而辭去了工作,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再也沒有離開她一步。欣賞這部作品,我們推薦初入古典之門的朋友選擇美國音樂家倫納德.波恩斯坦指揮以色列愛樂樂團的現場錄音版本,因為在這張唱片中您不但可以欣賞到這部《自新大陸》,而且還可以享受到德沃夏克經典的一組斯拉夫舞曲。
馬勒《大地之歌》
馬勒,又一位來自波希米亞的偉大音樂家,他的全名為古斯塔夫.馬勒(Gustav.Mahler),1860年7月7日生於捷克的卡里什捷,1911年5月18日逝於奧地利維也納,年僅51歲。相比於其它作曲家坎坷的人生經歷,馬勒有著相當順暢的生活,馬勒有著一位美麗而富有才華的妻子艾爾瑪,並有著一位可愛的女兒。但是不幸還是降臨到了這個家庭,1907年,馬勒的女兒因病去世,萬分悲切的馬勒寫下了這部著名的《大地之歌》。這是一部由管弦樂伴奏,並交織著人聲的交響曲,歌詞是根據德文翻譯的中國唐代詩集《中國之笛》改編而成,如第三樂章就是採用了詩仙李白的一首詩篇《瓷亭》(譯詩名)。該交響曲共分為六個篇章,唱詞全部採用我國唐代詩人的作品,有據可查的有李白,王維,孟浩然等。馬勒生前這部作品並沒有進行公開的演出,知道馬勒病逝後的1911年,這部被後人成為傳世傑作的作品才在德國慕尼黑進行了首次演出。也就是在創作了這部作品之後,馬勒的妻子因為長期無法得到處於狂熱音樂創作狀態的馬勒的關愛,艾爾瑪表示了自己想要離開的念頭,如夢初醒的馬勒這時才領悟到了妻子對自己的意義,一番努力之後,艾爾瑪留在了馬勒的身邊。除去《大地之歌》以外,馬勒還有兩部非常著名的作品,一部是《第二交響曲.復活》以及首演時動用了1060人的龐大樂團,有著「千人交響」之稱的《bE大調第八交響曲》。馬勒是德、奧浪漫主義音樂的最後代表,他的音樂有著豐富的想像力並充滿了真摯的情感,馬勒又是新世紀音樂的引導者,正是他用嶄新的音樂語言預示著20世紀歐洲音樂發展的方向。
西貝柳斯《D大調第二交響曲》
西貝柳斯是幸福的,因為他得到了祖國人民的愛戴。西貝柳斯是幸運的,因為他有著91歲的高齡,這在歐美音樂家中是絕無僅有的。讓.西貝柳斯(Jean.Silbelius)1865年12月8日生於芬蘭的海梅林納,1957年9月20日逝於芬蘭赫爾辛基附近的艾諾拉,享年91歲,作為芬蘭最偉大的音樂家,芬蘭人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西貝柳斯的作品有著北歐民族所特有的氣質,內斂、素凈、嚴肅、開朗、理性,猶如童話中的冰雪世界。也許你初次聆聽西貝柳斯的作品會覺得難以入味,那凜冽中裹著幾分嚴峻的風格很難讓人有著心靈上的觸動,但是當你真正的體會到作品深入所包含的熱情和赤誠的時候,相信你的感動會難以自抑。其實對於芬蘭甚至歐洲人民來說,西貝柳斯最為偉大的作品當數交響詩《芬蘭頌》,這部描寫了芬蘭人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和對外來侵略的不屈抗爭的作品一直被作為芬蘭民族精神的象徵,甚至在芬蘭冰球隊奪取世界冠軍之後,激動的人們一致要求歌唱《芬蘭頌》而不是芬蘭國歌,由此可見這首音樂在芬蘭人民心中的地位。
肖斯塔科維奇《d小調第五交響曲·革命》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肖斯塔科維奇(Dmitry.Dmitryevich.Shostakovich),1906年出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1975年8月9日逝於莫斯科,終年69歲。同大多數的音樂家一樣,肖斯塔科維奇在年幼時就顯露出了非凡的音樂才華,1925年,年僅19歲的肖斯塔科維奇就憑借著自己在音樂學院的畢業作品《第一交響曲》而取得了國際上的聲譽。但是年親人總要經歷挫折,由於在歌劇《姆欽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嘗試採用現代派作曲手法而受到了公開的批評,但是肖斯塔科維奇並沒有氣餒,雖然在身心上經受著不公正的指責和粗暴的批評,他的內心卻一直在思索著,1937年,肖斯塔科維奇終於在鋪天蓋地的指責聲中完成了這部偉大的作品《革命》。正如評論家所說的那樣,d小調第五號交響曲《革命》與其說這首交響曲是一首極權政治底下的抗暴史詩,不如說是一位誠實的藝術家在鋪天蓋地的謠言中,消耗內在的自由生氣所寫出來的一部狂人日記。當中,我們嘗到了血、喝足了淚聽到震耳欲聾的控告和超現實的嘲諷,更感受到錐心的疼痛和幾近無助的 吶喊,即使如此,稍縱即逝的樂觀和希望,卻不吝為我們開啟一扇可以窺見那奶與蜜質地的窗戶。
其實,古典音樂就如同我們的唐詩宋詞,不論在哪個時代去欣賞它,去品味它,都會領略到它所擁有的優美氣質,感受到它所擁有的深邃思想。但是古典音樂也像唐詩宋詞一樣,現代社會需要它來美化生活,需要它來凈化心靈,只是,再也不會看到有人拋棄白話文轉而用心去吟詩頌詞了。90年代初,一代大師波恩斯坦走了,去年,克萊伯走了,也許從此以後古典音樂只能停留在指揮家的指揮棒中,停留在音樂廳的琴弦上,停留在CD唱機的唱片里。
⑷ 驚愕交響曲的介紹
海頓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又被稱為「交響樂之父」。他最大的貢獻是,把交響樂固定成為四個樂章,給了交響樂一個基本格式。海頓的《驚愕交響曲》作於1791年,傳說當時倫敦的貴族是音樂會的常客,但是他們來聽海頓的音樂會只是為了表現自己所謂的高雅品位,在那裡附庸風雅,每每在樂隊演奏時打瞌睡。海頓知道後非常生氣,於是他就寫了這部《驚愕交響曲》。
⑸ 第九十四(驚愕)交響曲的介紹
即《G大調第九十四交響曲》,《驚愕交響曲》。作曲家海頓。
⑹ 海頓《驚愕交響曲》創作目的是什麼
海頓的《驚愕交響曲》作於1791年,作品之所以命名為「驚愕」,是得名於作品的第二樂章。據說海頓寫此曲的目的是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廂中的、對音樂不懂裝懂而又附庸風雅的貴婦人們。他故意在第二樂章中安詳柔和的弱奏之後突然加入一個全樂隊合奏的很強的屬七和弦。實際演出中,當樂隊演奏到那段旋律時,那些貴婦人們果然從睡夢中驚醒,以為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劇場,這部交響曲因此而成名,於是後人也就給此曲冠以「驚愕」的標題。這部交響曲是海頓最為著名的交響曲之一,與海頓的其他幾部交響曲一起被認為是古典交響樂的豐碑,樂曲中充滿了生機盎然的民間歌舞氣息和明快歡樂的情緒。
⑺ 約瑟夫•海頓的《驚愕交響曲》是如何得名的
據說海頓寫此曲的目的是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廂中的、對音樂不懂裝懂而又附庸風雅的貴婦人們。他故意在第二樂章中安詳柔和的弱奏之後突然加入一個全樂隊合奏的很強的屬七和弦。實際演出中,當樂隊演奏到那段旋律時,那些貴婦人們果然從睡夢中驚醒,以為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劇場,這部交響曲因此而成名,於是後人也就給此曲冠以「驚愕」的標題。
⑻ <<驚愕交響曲>>是誰的大作,它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原因!!
海頓和他的《驚愕交響曲》
海頓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又被稱為「交響樂之父」。他最大的貢獻是,把交響樂固定成為四個樂章,給了交響樂一個基本格式。海頓的《驚愕交響曲》作於1791年,傳說當時倫敦的貴婦是音樂會的常客,但是她們經常聽不懂海頓的音樂,只是在那裡附庸風雅,每每在樂隊演奏時打瞌睡。海頓知道後非常生氣,於是他就寫了這部《驚愕交響曲》。
新作品演奏那天,音樂廳座無虛席,大家都想見識一下這是什麼音樂。樂曲的第一樂章速度很快,感覺輕巧流暢。第二樂章速度變慢,開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輕,沒有什麼變化,聽眾十分輕視這種催眠似的音樂,覺得和海頓以往的作品沒什麼區別。貴婦們又在昏昏欲睡,剎那間樂隊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發出強烈的聲音,定音鼓猛烈地敲擊,模仿驚雷的聲音,狠狠地將打盹的貴婦嚇了一跳。樂曲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輕快活潑,音樂詼諧富有活力。第四樂章速度變得更快,好像是人們在歡快地舞蹈。樂曲演奏完了,貴婦們出了丑,海頓很快活。傻了眼的貴婦被驚醒之後,也哈哈大笑。此後人們就把這部作品稱為《驚愕交響曲》。
⑼ 驚愕交響曲的由來
新作品演奏那天,音樂廳座無虛席,大家都想見識一下這是什麼音樂。樂曲的第一樂章速度很快,感覺輕巧流暢。第二樂章速度變慢,開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輕,沒有什麼變化,聽眾十分輕視這種催眠似的音樂,覺得和海頓以往的作品沒什麼區別。貴族們又在昏昏欲睡,剎那間樂隊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發出強烈的聲音,定音鼓猛烈地敲擊,模仿驚雷的聲音,狠狠地將打盹的貴族嚇了一跳。樂曲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輕快活潑,音樂詼諧富有活力。第四樂章速度變得更快,好像是人們在歡快地舞蹈。樂曲演奏完了,貴族們出了丑,海頓很快活,傻了眼的貴族被驚醒之後,也哈哈大笑。此後人們就把這部作品稱為《驚愕交響曲》。
⑽ 關於海頓《驚愕交響曲》的小故事
G大調第94交響曲又被稱做《驚愕交響曲》,這個特殊的別號也有著一段可愛的來源呢。原來當時在倫敦演出的海頓,看到許多士紳名媛在慢板的第2樂章便昏昏欲睡,覺得這實在太不像樣啦,於是便想了一個點子來捉弄他們。
第1樂章由舒緩的前奏引出主題,到後來呈現出歡樂跳躍的氣氛,是交響曲標準的奏鳴曲式;到了第2樂章,海頓用一個平靜優美的主題開始,將聽眾誘人一個十分適合打個小盹的氣氛中,雍容的貴婦小姐們按照慣例打起瞌睡來,但這可中了海頓的圈套啦!因為在一個很安靜的小結尾處,整個樂團突然爆出了很大聲的和弦,並加上定音鼓猛烈的一槌!這可真嚇壞了原本正神遊夢鄉的聽眾們,頓時空氣中凝結了3秒鍾的錯愕氣氛,從夢中驚醒的紳士小姐們紛紛四處張望,而海頓正為自己精心設計的傑作竊笑不已呢。還好驚愕之後的音樂就正常多了,大家繼續享受美妙的旋律,直到樂曲結束。
《驚愕交響曲》洋溢著作曲者靈巧詼諧的風格,優雅的氣氛環繞全曲,是海頓最受歡迎並廣為人知的作品,關於標題的小故事也從此成為樂壇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