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東省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由來:最早的山東之名來自金朝所設置的山東東路,山東西路。金戶部侍郎行於山東得名「山東行省」,明朝始置山東行省,後改為山東山東布政使司。
相關歷史:明始置山東行省,轄濟南府,青州府,兗州府,東昌府,登州府,萊州府,遼東都司。清朝將遼東半島劃入盛京,由盛京將軍統轄 。山東青島,威海先後造列強侵佔。
1949年8月山東解放,同年劃出菏澤、聊城新建平原省,後平原省被撤,上述地區劃入山東。
1953年陸續將范縣劃入河南,館陶縣劃入河北。將東明縣,寧津縣、慶雲縣劃入山東。
(1)山東鄒城市黃廟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其他省份:
1、福建省名的由來:
福州府(今福州市)和建州府(今建甌市)各取首字而來。開元十三年(725年),閩州都督府改稱福州都督府,為福州名稱出現之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為加強邊防武裝力量,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為福建經略軍使,與福州都督府並存。這是福建名稱出現之始。
2、廣東省名的由來:
廣東省(粵) 宋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由此出現廣東一名。元設廣東道。明設廣東省。轄區漢初為 南粵之地,故簡稱「粵」。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以舊廣州轄地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為廣得名的開始;元設海北廣東道;明置廣東省,後改廣東布政使司;清改廣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② 山東名字的來歷
因為太行山的關系,太行山位於中國東部,(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太行山脈位於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所以得名——山東
山東別名齊魯。指的現在山東。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齊魯是中國區域范圍名稱,該名始於先秦齊、魯兩國,到戰國末年,隨著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齊、魯兩國文化也逐漸融合為一體。因為文化的一體,「齊魯」形成一個統一的文化圈,由統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齊魯」的地域概念。這一地域與後來的山東省區范圍大體相當,故成為山東的代稱。
(2)山東鄒城市黃廟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中文名稱:山東省
外文名稱:Shandong Province
別名:齊魯、東魯、海右、海岱
行政區類別:省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2副省級市15地級市
政府駐地:濟南市
電話區號:0530—0539、0543、0546、0631—0635
郵政區碼:250000—277000
地理位置:中國東部,黃海、渤海之濱
面積:15.58萬平方公里
方言: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
著名景點:泰山、嶗山、三孔、微山湖、沂蒙山、趵突泉、棧橋、蓬萊閣、等
齊魯名人:孔子、孟子、墨子、孫子、莫言等
著名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
省花:牡丹
③ 山東各市名稱的由來,具體點
一、山東省省名由來 山東,作為一個地理概念,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秦據關中,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金代設置山東東、西兩路,"山東"第一次成為政區名稱。明初置山東行省,後改稱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山東布政司。清初設置山東省,自此,"山東"正式成為本省的專名
二、濟南市市名由來 濟南因地處古四瀆之一的"濟水"(古道今為黃河所據)之南而得名。公元前16年設立濟南國。1929年7月析歷城縣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設濟南市。
市中區 轄區原為古歷城屬地,1955年9月起稱濟南市市中區。因地處濟南市市區中南部而得名。
天橋區 1955年9月8日定名為天橋區,因轄區內建有橫跨膠濟、津浦鐵路的天橋而得名。
歷下區 春秋戰國屬齊國,因在歷山之下而得名。1955年9月改稱歷下區。
槐蔭區 因其轄區內以槐樹命名的街巷較多,1955年改稱為槐蔭區。
歷城區 西漢景帝四年(前153年)設歷城縣,因處歷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縣建歷城區。
長清區 秦置盧縣,東晉改為太原縣,隋始名長清縣,因境內有齊長城和清水而得名。2001年6月26日撤縣設長清區。
章丘市 公元556年,高唐縣遷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596年,改稱為章丘縣。1992年,撤縣設章丘市。
平陰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縣,大業二年(606年)改稱平陰縣。因境內地處古東原地平,又位於濟水之陰而得名。
濟陽縣 金太宗天會七年(1129年)置縣,因其地處濟水之北,故名為濟陽縣。
商河縣 因有河水流經,故名河縣,1086年改為商河縣
三、青島市市名由來 以古代漁村青島得名。青島地區昔稱膠澳。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管膠澳商埠,同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
市南區 1949年6月2日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為市南區公所,1951年改為市南區人民政府。因位於青島市市區的南端,故名市南區。
市北區 清屬即墨縣仁化鄉,為青島市轄區之一。境域變化多次,因地處青島市老城區北部而得名。
四方區 四方區建於1951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李滄區 1994年,青島市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後設立。由原滄口區的8個街道辦事處、1個鄉和原嶗山區的李村鎮(嶗山區政府所在地)合並後設置。
黃島區 1979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將黃島劃歸青島市,為黃島區。因地處黃島而得名。
嶗山區 1988年改設嶗山區,因境內嶗山而得名。
城陽區 1994年5月設城陽區,因處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陽而得名。
膠州市 1987年撤縣設立膠州市,因境內有膠水而得名。
即墨市 秦代,即墨始定為縣。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濱(今平度市朱毛村)而得名。公元596年移至今址。1989年9月設立即墨市、
平度市 據《重修平度縣志?敘》載,"平度"漢舊縣名也。《通志》引《說苑》閭邱先生對齊宣王,顧選良吏,"平"法"度"臣得壽矣之言,謂義蓋取此。明始稱平度州,1914年改平度縣,1989年10月撤縣設市。
膠南市 膠南歷史上多分屬膠州、諸城,1946年成立膠南縣,因地處膠縣南部而得名。
萊西市 1941年,萊陽縣先後析出萊東、萊西和萊西南縣。1950年,萊西南與萊西縣合並為萊西縣。1958年,萊西、萊陽兩縣合並為萊陽縣。1962年兩縣分立。1991年撤萊西縣設萊西市。
四、淄博市市名由來 因原境內轄淄川、博山兩縣而得名。1945年建立淄博特區專員公署,1955年3月9日設立淄博市。
張店區 張店城區,古稱黃桑店。因地處交通要沖,過往商旅多在此棲身。宋代,黃桑店中有一張氏店門庭大,客房多,生意興隆,遐邇聞名。後來黃桑店之名漸被張家店取代。至元代,稱之為張店。1955年4月,正式成立張店區。
臨淄區 臨淄原名營丘,公元前859年,齊獻公更名為臨淄。1970年改稱臨淄區。
淄川區 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稱淄川區。
博山區 其一,博山全境盡山,幾無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其二,因境東南有"博山",故以山名為縣名。1955年3月改為博山區。
周村區 戰國前,因此地位於丘陵、平原的交接處,故名為晝,曾因人少聚居而名為晝,後因字音轉變和臨水居稱晝屯,北宋年間演變為周村。1955年4月設周村區。
桓台縣 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縣。1914年易名耏水縣,旋改桓台縣。因境內有齊桓公戲馬台而名。
高青縣 1948年,由原高苑縣和青城縣合並而成,取兩縣首字而得名。
沂源縣 1944年5月建沂源縣,因境內沂河發源地而得名。
六、東營市市名由來 原為村名,1964年華北石油勘探會戰總指揮部設在該村。翌年,惠民地區東營辦事處在此成立,198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市,即以"東營"為名。
東營區 1984年,市轄東營區、牛庄區建立。1987年兩區合並為東營區。因系東營市政府駐地,故名。
河口區 1982年11月設立河口區。因黃河自1855年起先後7次改道在境內入渤海,建區時境域仍有黃河入海口而得名。
墾利縣 此地原有墾區和利津窪兩個名稱,取其首字而得名。1941年9月,墾區抗日民主政權建立為建置之始。1943年4月,墾區正式稱墾利縣。
利津縣 在周秦時代屬齊國。隋代建永利鎮,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永利鎮為利津縣。因邑內有東津碼頭,取永利、東津之字得名利津。
廣饒縣 西漢初置廣饒縣,隋移置千乘縣,金改樂安縣。1914年,全國改定重復縣名,樂安縣復稱廣饒縣。廣饒縣名之由來,概取"海濱廣斥,饒於魚鹽"之吉祥義。
七、煙台市市名由來 煙台之名源於"兵事"。1398年,為防禦倭寇,加強海防,在沿海設置了烽火台,遇警晝則生煙,夜則舉火,接遞通報,以資戒備,後將這種火台稱為煙台。煙台市因市區內煙台山而得名。1983年11月,由煙台地區改建為地級煙台市。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84年10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興建的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1985年3月20日動工興建。1992年5月4日升格為副地級。
芝罘區 因境內有芝罘島而得名。秦始皇三次東巡此島,始有"之罘"之稱,後改為"芝罘"。1983年11月改為芝罘區。
福山區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偽齊帝劉豫登此山,稱兩水鎮一帶為"福地",因名此山為福山,金天會九年(1131年)置縣,故名。
萊山區 相傳800多年前,在今萊山大地上,一夜間來了一座小山(今煙台萊山機場內馬鞍山),當時取名"來山",後因山上草木叢生,遂演變為萊山,由此得名建鎮建區。
牟平區 牟平因處牟山之陽平川地而得名。唐麟德二年(665年)置牟平縣,1994年12月撤縣設區。
龍口市 1986年撤銷黃縣,設立龍口市。因原黃縣有龍口鎮而得名。
萊陽市 因地處萊山(今旌旗山)之陽,故稱萊陽。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陽為萊陽。1987年4月改名萊陽市。
八、濰坊市市名由來 1948年4月27日,濰縣解放,以濰城、坊子為基礎建濰坊特別市,取濰城、坊子首字命名。1949年6月改稱濰坊市。
濰城區 濰城區以舊濰縣城得名。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濰州,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77年)改濰州為濰縣,1949年6月為濰坊市,1984年,濰坊市組建為地級省轄市後,設立濰城區。
坊子區 因濰坊市1984年在坊子設立縣級區而得名。
寒亭區 夏代,寒浞在此建國,史稱古寒國。漢王莽後改古國為亭,始稱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1983年建寒亭區。
奎文區 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原濰城區以境內白浪河為界劃分為兩個區,白浪河以東因建有"奎文閣",故名奎文區。
青州市 青州之名起源較早,是古九州之一。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按古代五行學說,東方屬木,其色為青,青州在中華大地的東方故名。
諸城市 原名東武,西漢初年置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諸城,取漢故諸縣城為名。1987年7月撤縣建市。
壽光市 壽光因閭邱長老向齊宣王乞壽的故事而得名。西漢(前148年)置縣,1993年設立壽光市。
安丘市 因安丘侯國而得名。安丘春秋時因其地山丘起伏,河谷縱橫,在山水環抱之中,故稱渠丘。西漢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七月癸酉,封將軍張說為"安丘懿侯",食邑古渠丘地三千戶,國名"安丘"。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置安丘縣。1994年撤縣設市。
高密市 因境內有密水,"其源言之謂高",故有高密之名。1994年5月18日,撤銷高密縣,設高密市。
昌邑市 古稱邑、都昌。春秋時設城邑,為齊七十二城之一,宋建隆三年,建新城,稱昌邑,為縣治所。1994年6月撤縣設市。
昌樂縣 昌樂縣古稱營丘。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樂縣,以"都昌"、"長樂"兩地名之尾字取名昌樂縣,寓昌盛安樂之意。
臨朐縣 西漢始設臨朐縣,因縣城東臨朐山而得名。
九、濟寧市市名由來 秦置任城縣;因地瀕濟水,五代時又設濟州,初治巨野;但金時巨野一帶常被水淹,而任城地勢高亢,遂遷之。元時則取安寧意,更名為濟寧府,後升為濟寧路。明代,濟寧路降為州。清初,改為直隸州。民國初年,改為濟寧縣。1946年設濟寧市。1953年設濟寧專區,1976年專區改稱地區。1983年10月撤銷濟寧地區設省轄地級市。
市中區 秦置任城縣,1913年改濟寧縣,1946年劃濟寧縣城關設立濟寧市,1983年改市中區。
任城區 1993年12月設任城區,因境內自秦至明代先後設置任城縣、任城國而得名。
曲阜市 曲阜之名在《禮記》一書中就已出現,因"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周為魯國都。公元前249年楚滅魯,始設魯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更名為曲阜。1986年設立縣級曲阜市。
兗州市 充州之名由來已久,《禹貢》記載:"河惟兗州"。言此州東南據濟水,西北據河。禹時分天下為九州,兗州即為九州之一,相傳以發源於河南省濟源縣王屋山的"水"而得名。""與"兗"字同音、通用,故名。1992年建市。
鄒城市 公元前221年設騶縣,唐初改騶縣為鄒縣,1992年10月改名鄒城市。
汶上縣 1208年始稱汶上縣,取汶水在上之意而得名。
泗水縣 秦置卞縣,南朝宋初,卞縣廢,466年復置。591年更名為泗水縣,因泗河發源於境內而得名。
微山縣 1953年8月,建立微山縣,因境內微山湖而得名。
魚台縣 秦置方與縣,唐寶應元年(762年)改為魚台縣,因境內有魯隱公觀魚台而得名。
金鄉縣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置金鄉縣,因境內金山而得名。
嘉祥縣 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縣地置縣。因春秋魯哀公時西狩獲麟的故事發生在境內,取其祥瑞之意而得名。
梁山縣 梁山縣始建於1949年8月,因境內梁山而得名。
十、泰安市市名由來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金天會十四年(1136年)以泰山郡腹地置泰安軍,"泰安"之名始此,取"泰山安四海"之意。1985年3月,設地級泰安市。
泰山區 1985年5月設泰山區,因境內泰山而得名。
岱嶽區 岱嶽區因境內泰山而得名。泰山古時亦稱岱嶽。(哈哈,俺家鄉)
新泰市 西晉泰始年間,大臣羊祜表奏晉武帝,取新甫山(境內山名)、泰山首字為縣名。1983年成立新泰市。
肥城市 肥城因周封肥子國而得名。1992年9月撤縣建市,稱肥城市。
寧陽縣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於寧山之南置縣,故名寧陽。
東平縣 東平,古稱東原。《尚書?禹貢》載:大野既瀦,東原底平。東原底平是為東平得名之始
十一、威海市市名的由來 為加強海防,抵禦外來侵擾,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政府"析文登縣辛汪都三里立威海衛",取"威震東海"之義。1987年,地級威海市成立。
環翠區 1987年成立地級威海市時,以境內名勝環翠樓將原縣級威海市命名為環翠區。
榮成市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成山衛設縣。雍正帝欽賜嘉名,"以始皇嘗射大魚於榮成山,山在邑境內,故命名因之"。1988年撤縣設市。
文登市 文登之名源於文登山。因秦始皇東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論功頌德而名。北齊天統四年(568年)置文登縣。1988年撤縣設市。
乳山市 乳山之名源於大乳山。山在今市境南部海濱,山勢渾圓豐滿,頂峰挺拔突出,狀如乳房,故名。1941年2月建縣,1993年8月改為乳山市
十二、日照市市名的由來 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宋元祜二年(1087年)置日照鎮。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設日照縣。1989年升格為地級市。1994年設區帶縣。
東港區 1992年12月7日,原日照市行政區域設立縣級東港區。以李鵬總理題詞"黃河灘頭千年睡,日照東岸巨港出"之意得名。
五蓮縣 1947年建五蓮縣,因境內五蓮山而得名。
莒縣 莒地多產芋,時人稱"芋"為莒,並食之,故以莒為部落名。商屬姑幕,周稱莒國,秦置莒縣,隋設莒州,1913年改州為縣
十三、萊蕪市市名由來 齊靈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齊靈公滅萊子國,部分萊民流落於今淄川西南一帶,因此地荒蕪故名。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萊蕪升為地級市。
萊城區 萊城區是1992年11月因縣級萊蕪市升為地級市而設立的縣級區。
鋼城區 1992年11月,萊蕪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設立鋼城區。因為境內有省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萊鋼,故名
十五、德州市市名由來 德州之名源於安德縣,安德縣之名源於德水,秦更黃河名為德水,因德水流經縣內,故以為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設德州衛。1950年6月建立德州專區,1964年更名為德州地區,1994年12月改設地級德州市。
德城區 明洪武七年移德州治於今城區,始名德州。民國元年改稱德縣。1946年6月德縣解放後,置德州市。199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原縣級德州市更名為德州市德城區。
樂陵市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樂陵縣。大阜曰陵,樂則取四民用足,國乃安樂之義也。1988年9月1日,撤縣設市。
禹城市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為紀念大禹治水之功,改祝阿縣為禹城縣。1933年10月18日,撤銷禹城縣設立禹城市。
陵縣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在今陵縣城置安德縣。公元九年王莽改制,設定安公國,治所安德(今陵縣縣城),元憲宗二年(1252年),升將陵縣為州,稱陵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復為陵縣。洪武七年(1374年),將陵縣、安德縣合並稱德州,州治所在陵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安德縣,稱陵縣,今陵縣之名稱始於此。
寧津縣 公元1128年,因臨鬲津河而得名的臨津城毀於大水,遷至現址,取"安寧"之意,改名寧津縣。
慶雲縣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慶雲縣。城東有一卧龍崗。岡上樹繁草盛,其上空常被雲霧籠罩。史記天官書曰:"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是謂卿雲。"卿雲,古以為祥瑞之氣,取其意,且卿通慶,故取名慶雲。
臨邑縣 秦時置漯陰縣。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改稱臨邑縣。
齊河縣 金天會八年(1130年)撤齊河鎮設縣,始稱齊河縣。另,齊河縣,因城臨濟水,濟水又名齊水故名。
平原縣 平原縣因周圍地形平坦而得名為平原邑。秦代(公元221年)以平原邑置平原縣。
夏津縣 夏津縣原稱縣(漢置),隋大業間改縣置夏津縣。以華夏民族及地處古黃河大渡口而得名。
武城縣 戰國時屬趙地,因地處趙國東部邊塞,四無山阜,為防禦強齊入侵,歲飭武備,修築城防以屯兵,是謂武備之城。西漢初年,設東武城縣。西晉太康年間,改稱武城縣
十六、聊城市市名由來 聊城市因史稱聊攝國故名。明代稱東昌府,1912年山東省廢府設道,境域為濟西道,1914年改為東臨道,1949年8月改設聊城專區,1967年改稱聊城地區,1997年8月撤地設市。
東昌府區 1998年3月設東昌府區,因明代稱東昌府,境內有東昌湖故名。
臨清市 衛河古稱清河,臨清因傍清河而得名。西漢初始置清淵縣,330年改清淵縣置臨清縣。1958年建縣級市,1963年撤市復縣,1983年撤縣復市。
高唐縣 高唐因地處沼澤之丘而得名。漢朝置縣,元、明、清升縣為州,1912年復改縣。
茌平縣 秦置茌平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而得名。
東阿縣 因濟、二水沿今東平湖兩岸入境,河曲形成大陵稱"阿"。東阿置邑,始見《春秋》,名柯。戰國改稱阿,秦始稱東阿,屬東郡。漢置縣相沿至今。
陽谷縣 隋朝設縣時取東阿、陽谷縣界"陽谷亭"為名。
莘縣 春秋為衛國莘邑,秦置陽平縣,606年稱莘縣。
冠縣 因春秋時曾在此設冠氏邑而得名。隋(586年)置冠氏縣,1269年升州改稱冠州,1370年降州為縣,定名冠縣。
十七、濱州市市名由來 1992年3月,因惠民地區行署駐地濱州市,惠民地區改為濱州地區。2000年6月,濱州地區撤地設市,改為地級濱州市。
濱城區 2000年6月10日,設立濱州市濱城區,因轄區為濱州市城區所以命名濱城區。
沾化縣 1042年置招安縣。1195年更名為沾化縣,縣名取義於漢代龔遂治渤海"海濱之民"復沾聖化。
博興縣 後唐庄宗李存勖為避獻祖李國昌諱,改博昌縣為博興縣。
鄒平縣 西漢以前,夏封舜後姚姓為鄒侯,在鄒平之域,立鄒侯國。公元前201年置鄒平縣。
惠民縣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定州升為武定府,置惠民縣為附郭,因有明代開鑿的排水渠惠民溝而得名。
陽信縣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陽信縣,因治所為韓信自燕伐齊屯兵駐地,又居古篤馬河之陽,縣名由此而得。
無棣縣 春秋設無棣邑,因北界"無棣水"而得名。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置縣,襲稱無棣縣。
十八、菏澤市市名由來 "菏澤"原系天然古澤。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為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始以菏澤作為地方名稱。1949年設菏澤專區,1967年改稱菏澤地區,2000年設地級菏澤市。
牡丹區 2000年,設立菏澤市牡丹區,以原縣級菏澤市的行政區域為牡丹區的行政區域,因境內牡丹園而名。
鄄城縣 春秋時期為衛國鄄邑,秦時改鄄邑為鄄城,西漢初置鄄城縣,因境內鄄邑、鄄城而得名。
鄆城縣 春秋魯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魯在此駐軍並築城名鄆,鄆城自此而得名。
巨野縣 西漢始建巨野縣,因古有大野澤而得名。
成武縣 秦置成武縣,明洪武四年(1371年)曾將縣名"成"作"城"。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將"城"改"成",復為成武縣。
單縣 古稱單父,春秋為魯國單父邑,秦置單父縣,漢代三次為縣侯國,一次為縣王國。唐末置輝州,宋置單州,明初改稱單縣。
定陶縣 定陶之名緣於陶丘。《說文》"陶丘再成丘也,在濟陰",這里有丘雙層,像陶灶,故名。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後,出海至齊,輾轉至陶,並"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定居焉,故曰定陶"
曹縣 明洪武二年,曹州治因水患近盤石鎮(今縣城),至四年降州為縣,始有曹縣之名
④ 山東省鄒城市有哪些歷史典故
1、傳說:
梁祝化蝶: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成為千古愛情絕唱,而他們的故里究竟在哪裡一直是民俗界爭論不休的問題。2003年10月27日中午,一塊立於明朝正德年間的梁祝墓碑在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鄉出土,這塊墓碑長180、寬80、厚24厘米。出土的墓碑碑額刻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記」8個篆字,碑文831字,根據碑文記載,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作為朝廷欽差大臣的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使崔文奎視察河道時,途徑微山馬坡,發現已破敗不堪的梁祝墓,決計重修。碑文還記載了祝英台女扮男裝,與梁山伯同在鄒縣(現山東省鄒城市)嶧山讀書學習三載,後二人因思戀而死,合葬在泗河西馬坡的史情。據悉,這是中國十處梁祝墓中惟一有文字記載梁祝故事、且內容比較詳細的碑,也是刻立時間最早的一塊碑。
梁祝的民間傳說,最早見於南北朝梁元帝時(552~555)的《金縷子》一書。晚唐的《宣室志》有更詳細的描述:東晉時上虞祝氏女英台,女扮男裝求學,與會稽的梁山伯同學三年。後祝英台先歸家,次年梁山伯去祝家拜訪,才知其為女性,央人求聘,而祝已許馬氏子。後山伯為縣令,勤政愛民,死於任上,葬在城西鄉。後祝英台過山伯墓,痛哭呼號,墓自裂,祝跳入梁墓中同葬。宋《乾道四明圖經》中有"義婦冢"及梁祝故事的記載。現梁祝故事以電影、戲劇、曲藝等各種藝術形式流傳,范圍非常之廣,涉及浙江、江蘇、河北、山西等十幾個省,並流傳到歐美各國,被稱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萬章誤失登雲鞋: 萬章,戰國時孟子的學生,家住嶧山西北二十餘里處,現鄒城北宿境內萬村。
萬章自幼好學。當時孟子在嶧山設帳授徒,萬章就到嶧山拜孟子為師。因為家有老父、繼母,不能常住嶧山求學,只得早出晚歸,每天往返四十餘里,不僅十分勞累,而且耽誤了大量時間,萬章經常為此苦惱。
一天夜裡,萬章夢見一位老人告訴他:「嶧山有個白龍洞,白龍洞里有個小嶧山,小嶧山上有個白雪翁,他會幫助你。」夢醒之後,老人的話記得清清楚楚。第二天,聽完孟夫子的講授,萬章就到白龍洞去了。入洞不遠,便見到了一派奇異的景象:迎面是一座玲瓏的小山,白色的山石,白色的岩洞,白色的樹木,白色的花朵,玉砌的道路,水銀似的泉水。萬章順著玉路,轉過一個小山頭,見一位老人席地坐於樹下,這老人就是白雪翁。萬章上前深深一揖,說:「學生萬章拜見老人……」老人微開雙目,輕搖蒲扇說:「好,不用說了,你的來意我已知曉。我這里有一雙鞋,叫登雲鞋,穿上它,你來去就便當了。不過,你要天不明就起身,天黑了才能回家,不能讓人看見,否則,與你不利。」說罷,從身後取出一雙鞋交給萬章。萬章接過鞋,拜別老人,順原路走出白龍洞。出了洞,天就黑了。萬章穿上登雲鞋,一邁步,就聽呼的一聲,起在空中,再邁另一隻腳,就到家了。從此,萬章每天到嶧山求學,早出晚舊,方便極了,既節省了體力,又節約了時間,於是學問大進。
萬章登雲鞋的秘密終於被後母發現了。後母早就想害死萬章,讓自己的親生兒子獨占家產。於是她暗地裡做了一雙和登雲鞋一模一樣的鞋子,趁萬章熟睡之後,偷偷地換了一隻,拿回自己屋裡。第二天一早,萬章不辨真假,穿上鞋就走。一抬腿,飛上了高空,又邁另一隻腳,唰地一下,落了下來,氣絕而亡。辦理喪事的時候,後母的兒子得知萬章是穿了假登雲鞋摔死的,心想母親屋裡的一雙鞋一定是真的,不防試一試,他哪裡知道,那雙鞋也是一隻真的,一隻假的。他穿上之後,一邁步,嗖地一聲,起在空中,又一邁步,唰地落了下來,也摔得頭破血流,氣絕而亡。就這樣,後母害死了萬章,也害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鋼山的傳說:鋼山位於鄒城城北,據傳很久很久以前,這座山是叫做作糠山的,然而在糠山以東不遠的地方又有一座山,叫做豬山。糠山本來比較大而豬山比較小,但過了若干年之後,豬山漸漸地大了起來,糠山卻慢慢地小了下去,眼看就要影響到城市的自然風光。這時人們認為一定是豬吃糠的緣故。不然為何豬山越來越大而糠山越來越小呢?於是人們便把豬山改為朱山,把糠山改為崗山,可是,朱與「豬」同音,崗又與缸同音,豬到缸里尋食不更方便了嗎?所以依然沒有制止崗山變小的趨勢,人們急了,乾脆把崗山分為前後兩山,後山稱為鋼山,前山稱為鐵山,「鋼鐵」並立,豬是無論如何也啃不動的。這一下還不放心索性又把朱山改為尖山,從那以後兩山和平相處,各自獨立發育直到現在。這大概便是今人「崗山」與「鋼山」不分的緣故吧。鐵山的傳說:在鄒城城西北偶還有一座山,該山為花崗岩石質,向陽面是一片二畝多的巨大石坪,團上面刻滿的佛家經文,當地俗稱「佛經山」後來改稱為「鐵山」。說起鐵山的由來還有一段優美動人的故事呢。
相傳唐朝玄奘師徒從西天取經後,為廣傳佛法,又不辭勞苦譯成各國文字,用24匹白馬馱負著500多部佛經自西向東前往蓬萊仙島,意將佛家秘籍傳往海外,一路風餐露宿甚是順利。一天行至鄒城附近,忽然天空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傾盆大雨從天而降,白馬上馱的經卷不一會就淋濕了,師徒們非常著急,見天色已晚只好到崗山西山腰的晚照寺內歇息,唐僧想著淋濕的經卷,一夜未曾合眼。第二天一早,天氣漸晴,悟空從寺外跑回對唐僧說,師傅不要著急,老孫已經找好了晾曬佛經的地方,唐僧問在什麼地方?悟空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唐僧、沙僧、八戒隨悟空來到山前,悟空向前一指說,師傅就這塊草坪上,唐僧大喜,說,徒兒們趕快將佛經拿來晾曬。不一會,師徒們七手八腳把淋濕的佛經都鋪在石坪上,當時山風正緊,悟空急忙念起定風咒語,那佛經就像漿糊一樣緊貼在岩石上甚為牢固。一會工夫佛經全乾了,他們揭起佛經以後驚奇地發現在光滑的石面上印上了清晰的經文,如同刻鑿的一樣。唐僧嘆道,這是佛的旨意,就留在這里吧。從此這座荒山禿嶺因為有了這片佛經,人們就稱這座小山叫「佛經山」。
時隔不久,八仙出遊齊魯駐足泰山,聽說鄒魯之地有座嶧山,山上奇洞怪石甚是玲瓏,眾仙商議前去一游,於是各顯神通往嶧山而來。呂洞賓因貪喝了幾杯仙酒起身較晚走在最後,當日天晚也借宿在鋼山晚照寺內。夜間,山風陣陣將寺內佛塔角鈴吹得叮當亂響一夜不能入睡,次日一早寺內長老問到先生昨夜安歇可好!佛塔角鈴叮當作響甚是聒耳,長老笑著說,那先生有何妙法令角鈴不響?呂洞賓不動聲色道,願吹費試之,遂念口語猛吹一氣,頓時佛塔角鈴都啞然失聲,然後呂洞賓雙手拱別,乘雲奔嶧山而去。寺院的長老半天才醒悟過來,口稱,真乃神仙也。以後這個寺院的塔鈴就是換了新的也是不響了。
呂洞賓來到嶧山白雲宮前七仙早已聚齊,齊聲問呂仙為何來遲?呂洞賓將昨晚住宿晚照寺塔鈴聒耳長老戲謔一事講給眾仙聽,誰知這一說不要緊氣壞了愛管閑事的鐵拐李。誰知他把鐵拐仗朝地下一捅,捅得咚咚作響,說,我去找那和尚算賬。說著便使起道法一腳站在嶧山插天石上,另一隻跛腳跨在晚照寺旁的佛經山上,他這神腳的千鈞之力竟在花崗岩石坪上踩出一個二米多長的大腳窩來,連經文也被踏下一大片。至今在半山腰還留有一個清晰的大腳窩,如仔細觀察,不但五道腳趾印明顯,腳印下還有踏下去的佛經文字。
後來人們稱這腳窩是「鐵仙遺跡」。這座佛經山,也因而得名為鐵山。
2、故事:
孟母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故事見第六章《亞聖孟子》
欲蓋彌彰:春秋時,魯昭公三十一年的冬天,邾國大夫黑肱,背離邾國而投靠魯國,他的封地濫(今山東滕縣東南)隨之而並入魯國的版圖。(魯國在今山東南部,曲阜是當時的首都;邾國是與魯國接壤的一個小國,故城在今山東鄒縣東南。)
孔子所著的《春秋》,在《昭公三十一年》中,記下了這段歷史:「冬,黑肱以濫來奔。」《春秋》的文筆,過去一般文人都認為它是最簡練的,敘事和評論、貶責和褒揚,措詞用句,都很嚴謹而恰合分寸。《左傳》闡述《春秋》說:黑肱並非高貴人物,按《春秋》的編寫原則,本可不必記載,更不必寫出名字。但是因為國土有變動,那就是重大的事件,不能不記上一筆了。(「賤而書名,重地故也。」)《左傳》還發表議論道:「這樣看來,一個以封地叛國的人,即使他不是大人物,也會因此而出名,而且會因此而使他的叛國罪名永遠無法掩蓋,是故君子動則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彰(有的人要想得個美名而無法得到,有的人得了惡名要想掩蓋也掩蓋不了),懲不義也。」
清代學者顧炎武對於上述《左傳》的議論加以補充道:「或欲蓋而名彰,如趙盾偽出奔,崔杼殺太史,將以蓋弒君之惡,而其惡益著焉。」(參看「董狐之筆」。崔杼,齊國大夫,他謀殺了齊庄公,卻叫負責記載歷史的「太史」,把齊庄公之死寫成是病死的。太史不同意,因此被崔杼處死了。但是繼任的史官仍然只記「崔杼弒君」的事實。崔杼一連殺了三個史官,他的弒君之罪不但隱瞞不了,反而愈鬧愈大,罪行愈顯著了)顧炎武舉了趙盾和崔杼殺害了國君而不承的人為例,說是「蓋弒君之惡,
鄒城市乃至全國最經典的反腐倡廉歷史典故《羊續懸魚》
⑤ 山東省鄒城市唐王湖、護駕山由來
因為唐太宗來過,湖就命名為唐王湖,山就命名為護駕山。
唐王湖位於鄒城市區南部,順河路和嶧山路的交匯處,北靠博物館,南臨唐王湖小區,東依風景秀麗的護駕山,西臨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孟廟、孟府。唐王湖上游有兩大水系注入,一是孟子湖涵洞之水滲為小溪,淙淙不斷,經五龍潭而後注入避水湖;二是唐王山,接駕山水系,從九里澗、蛐蜒溝,九曲十八折,而後直接流進唐王湖。唐王湖一稱,概因修建於唐王山下,加之唐王山水系注入湖中,故得此名。
唐王湖始建於1994年,湖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水面東西長750米, 南北闊150米,面積450畝,環湖4米高的石砌護堤總長約1800米。整個湖被南北橋連接,西東路街相銜分劃為四個部分,構成田字形框架,湖面形成一個「十字坡」。北部的景區,自西而東依次由荷花池、雙島湖、避水湖。東部湖岸曲屈天然,參差有致,微風輕佛,湖水漣漪層層,細石游魚,「似與游者相樂」。
湖中間建一石拱橋,總長75米,名日「觀景橋」,立於橋上,放眼望去,波光瀲灧,畫航迢遞,遊人絡繹,荷花芬芳四溢,笙歌悠悠傳情;湖岸垂柳依依,鳥鳴囀囀;路邊花池密植月季、紅芍、海棠、丹桂、冬青等奇花異草,攀名逐貴,爭奇斗艷。
橋下,佇立湖心十字路坡,東二十餘米,為「雙島湖」觀光游覽區。有一造型別致圓洞拱頂石橋,名日「望湖橋」。
登橋佇望,天光水氣,渾然一色,微風拂面,馭風而行,正應了那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詩句,如墜仙境令人心醉神痴,物我兩忘,什麼宦海憂憤,財路怨結,人際煩惱,似乎頃刻之間化為烏有。
⑥ 山東蓬萊島名稱的來歷
蓬萊島之名源於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相傳為秦始皇命名,「蓬萊」者,「蓬草蒿萊」也,也就是島上蓬草叢生的意思。
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島上幾乎所有東西都是白色,仙境一般,宮闕是用黃金白銀做的,珠釺之樹到處都是,果實都很好吃,吃了能長生不老。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求大秦江山永固、個人長生不老,派使者慕名來到這里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葯。他站在海邊,眺望大海,只見海天盡頭有一片紅光浮動,便問隨駕的方士那是什麼,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島。」
秦始皇大喜,又問仙島叫什麼名。方士一時無法應答,忽見海中有水草漂浮,靈機一動,使以草名「蓬萊」做了回答。這便是蓬萊島的由來。
(6)山東鄒城市黃廟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蓬萊島的地理位置
蓬萊由仙山的名字變成了實際地名。唐神龍三年(707),蓬萊升鎮為縣。1991年11月30日,撤銷蓬萊縣,設立蓬萊市(縣級),現蓬萊市由煙台市代管。
蓬萊地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1.7℃,年平均日最高氣溫28.8℃,年平均日最低氣溫-2.3℃,極端最高氣溫38.8℃,極端最低氣溫-14.9℃,年平均降水量664mm,年平均日照量2826小時,無霜期平均206天,相對濕度65%,年均風速5.2米/秒,無洪水,不受台風影響。
蓬萊市地處膠東半島最北端,瀕臨渤、黃二海,東臨煙台,南接青島,北與天津、大連等城市及朝鮮半島隔海相望。
蓬萊島地處渤海、黃海之濱,其地勢南高北低,屬山前沖洪積、丘陵剝蝕平地為主的地帶,平均海拔高度在15-25m之間,市內的主要地層結構為強風化玄武岩層,持力層的容許承載力一般為300Kpa。
⑦ 山東名稱的來歷是什麼
名字來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在現在的山東地界,主要有倆個比較大的諸侯國,就是齊國和魯國!齊國的都城是現在的淄博市附近!魯國那就是孔子的出生地了!! 就像現在的陝西,叫三秦大地!還有河北叫燕趙!都一樣!! 齊魯」一名,因於先秦齊、魯兩國。到戰國末年,隨著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齊、魯兩國文化也逐漸融合為一體。因為文化的一體,「齊魯」形成一個統一的文化圈,由統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齊魯」的地域概念。這一地域與後來的山東省區范圍大體相當,故成為山東的代稱。 W-G,C ?j9@U;_ h 「齊魯」和「山東」都是歷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詞,今天看來,二者所指地理范圍完全一致,可以通用。但在歷史上,二者是有很大區別的。「山東」一名,在歷史上所指地域范圍變化很大,到宋元時期,今山東地區,才作為行政區劃提了出來,而包括范圍,仍與今山東不同。直到清代才正式命名為山東省。從此之後,地域范圍或有變化,但名稱不變,范圍出入也不大,與古齊魯范圍基本一致。講齊魯文化,先秦時代,以齊、魯兩國地域范圍為准,漢代以後以今山東省區范圍為准,二者或有不大一致的地方,只能以這個標准處理,為了明確「齊魯」和「山東」的關系,下邊分別看看二名的由來和地理沿革。 一、「齊魯」的由來及沿革 Q Ud0m"ipM ^U 「齊魯」緣起於先秦齊、魯兩國,是齊、魯兩國的合稱,原是國家概念。齊與魯是西周初年的兩個封國,是西周在東方代行統治權的兩個重要陣地。因為西周初建時,東部沿海地區殷人和東夷人的勢力強大,不服統治,屢次發生反周叛亂。周公東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亂之後,周王便將兩個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別 f\UjLd.F 封於商奄和薄姑舊地,建立魯國和齊國,以鎮撫東方殷人和夷人。魯居泰山之陽,都曲阜,齊居泰山之陰,始都營丘(今山東昌樂,一說即臨淄),後遷薄姑,再遷至臨淄。齊、魯始封時,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戰國時期,經過數百年的兼並戰爭,兩國疆域不斷拓展擴大,基本控制』了今山東地區。而且隨著兩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齊、魯兩國內部聯系逐步加強。有別於中原、燕趙、秦、晉、吳越、荊楚等的齊魯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齊、魯」一詞也逐步聯系起來,由國家概念向地域概念過渡, 泰山是齊國魯國的邊界,所以叫齊魯大地,一面是齊國,另一面是魯國所以叫齊魯大地,與歷史沿革應該有關系吧(「齊魯」緣起於先秦齊、魯兩國,是齊、魯兩國的合稱,原是國家概念。齊與魯是西周初年的兩個封國,是西周在東方代行統治權的兩個重要陣地。因為西周初建時,東部沿海地區殷人和東夷人的勢力強大,不服統治,屢次發生反周叛亂。周公東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亂之後,周王便將兩個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別 e{e OZW@ 封於商奄和薄姑舊地,建立魯國和齊國,以鎮撫東方殷人和夷人。魯居泰山之陽,都曲阜,齊居泰山之陰,始都營丘(今山東昌樂,一說即臨淄),後遷薄姑,再遷至臨淄。齊、魯始封時,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戰國時期,經過數百年的兼並戰爭,兩國疆域不斷拓展擴大,基本控制』了今山東地區。而且隨著兩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齊、魯兩國內部聯系逐步加強。有別於中原、燕趙、秦、晉、吳越、荊楚等的齊魯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齊、魯」一詞也逐步聯系起來,由國家概念向地域概念過渡,
⑧ 山東名字的由來是什麼古代山東和現在有何不同
山東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古人按照地理標志進行劃分的區域或者是行政地區,古代山東所指的區域包含今天的山東,但不限於今天的山東,劃分古今山東的地理坐標分別為崤山和太行山,前者所指代的面積更加龐大一些。
宋朝開始隨著行政中心的遷移,崤山的政治地位大幅度下降,關於古山東的說法也就漸漸消失。今天的山東地區宋朝設立兩個行省,叫做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不過隨著金國的擴張,這一地區被金國納入版圖,其地理位置處於太行山以東,所以改稱為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這也是今天山東省名字的由來。元朝時期開始將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劃分為一個行政中心管理,統稱為山東省,這一區域的劃分在明清時期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山東的稱呼也隨之流傳下來,新中國建立以後也延續這一做法,此時的山東與古時的山東已經有了天大的差別。
⑨ 山東省名字的由來
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山東,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
明朝設置山東省,春秋時是魯國領土,所以簡稱魯。唐朝全國設置10個道,以黃河為界,山東省分屬河南道和河北道。 山東恢復發展。當時主要屬於河南道。
開元天寶年間,每年都有幾百萬石的粟米運至關中,而青、齊等地的物價仍遠低於中國其他地方。唐代兗州的鏡花綾、青州的仙紋綾,都是馳名全國的精美織品。至唐後期,戰亂又起。
宋初,山東隸屬於京東路和河北路,後又增置京東西路,曹州、鄆州屬京東西路。北宋末年發生了宋江領導的梁山起義。
(9)山東鄒城市黃廟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山東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境域包括半島和內陸兩部分,
山東半島突出於渤海、黃海之中,同遼東半島遙相對峙;內陸部分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山東東西長721.03千米,南北長437.28千米,全省陸域面積15.58萬平方千米。
山東省境內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窪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形大勢。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 為山東省最高點。黃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為山東省陸地最低處。
⑩ 鄒城市田莊村名字由來
鎮名由來 明朝洪武年間,張、薄、路、宋四族相繼遷入,因在原村莊廢墟中發現8隻雕刻得十分精緻的石羊故議定村名為石羊,後演變為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