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甘草俗稱國老,此俗稱的由來是什麼
甘草有很多別名,美草、蜜甘、蜜草、粉草、甜草等,都與甘草的性狀有關。但甘草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別名—國老。這個別名的來源要從南朝說起。
南朝有一個名醫叫陶弘景,他是著名的醫葯家、道教學家、文學家。他早年為官,36歲時辭官入茅山隱居。其間,他不時收到梁武帝派人傳來的國家時事動態,在山中為朝廷出謀劃策,被人稱為「山中宰相」。同時,他還編撰書稿,寫煉丹筆記,也經常為人治病。
陶弘景開的葯方中都有甘草,有病人問甘草是不是能醫百病。陶弘景笑道:「甘草甘平補益,又能緩能急,對一些性情猛烈的葯物,可監之、制之、斂之、促之;在不同的葯方中,可為君為臣,可為佐為使,能調和眾葯,使它們更好地發揮葯效。在葯的王國里,甘草是國之葯老。」從此,人們就把甘草稱作「國老」了。
現代醫學發現,甘草中含有的化學成分多達上百種,能治療或輔助治療多種疾病,不愧為眾葯之王,國之葯老。 (鄧玉霞)
⑵ 為什麼甘草被稱為「百葯之王」
甘草[1],(學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葯。對人體很好的一種葯,葯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葯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鬆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陰暗潮濕,日照長氣溫低的乾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根和根狀莖供葯用。
⑶ 甘草的簡介是怎樣的
每年夏季從我國新疆塔里木河兩岸的戈壁灘到內蒙古大草原,都不難見到甘草花盛開的美景。這種高幾十厘米的豆科草本植物,枝繁葉茂,一串串紫紅色的小花如一隻只小巧的蝴蝶落在枝頭,陣風吹來,成片的甘草花枝招展,令人賞心悅目。然而,甘草最使人感興趣的並非它的鮮花和綠葉。秋天一到,在甘草的故鄉挖葯者便紛至沓來,他們鍬挖、鎬刨,以獲取甘草深藏在地下的圓柱形根狀莖和粗大的紅褐色主根。
甘草根人葯由來已久,在《神農本草經》中,甘草被列為120種「上經」葯物之一,有堅筋骨、長肌肉、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等功效。尤其是甘草的解毒作用,在我國古代醫葯界和民間都備受青睞,認為它可治72種乳石毒,解1200種草木毒,被尊為「葯中國老」。一些劇毒葯物,如鉤吻、相思子、烏頭、砒霜等中毒,民間的解毒葯方都少不了甘草。例如:相思子中毒,可用甘草15克、金銀花15克、黃連6克、黃柏12克、防風15克,水煎後分兩次服用,連服5劑左右,即可解毒。烏頭中毒,用甘草15克、生薑15克、金銀花18克,水煎服,12小時後完全恢復正常。鉤吻中毒,可用甘草,水煎服。據說,古代在廣東、廣西一帶,人們外出時總隨身帶著甘草根,以防飲食中毒。
我國古代,扁鵲、華佗等「神醫」已掌握了為病人施外科大手術的高明醫術。他們不僅能利用麻醉葯使病人術前失去知覺,而且術後還能用催醒葯使病人從「迷死」狀態蘇醒。到了宋元時,蒙汗葯、迷魂葯盛行,施葯者又幾乎都有相應的解葯,可使被迷者隨時蘇醒。正如《水滸傳》第二十八回中所述:「孫二娘便調一碗解葯來,張青扯住耳朵灌將下去。沒半個時辰,兩個公人如夢中睡覺的一般爬將起來。」在古代醫書記載和民間秘傳的催醒葯和解迷葯中,又多以單味或復方甘草湯為主,可見其解毒的威力。
甘草不僅解毒,而且被認為有調和眾葯的功效,因此廣泛用在中醫處方中,以減少不同葯物之間的相剋作用。南朝醫學家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指出:「此草(指甘草)為眾葯之王,經方少不用者,猶如香中有沉香也。」
甘草味甘,也是它歷來受人歡迎的重要原因這一。俗話說:「良葯苦口」,甘草卻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甜葯,又被稱為蜜草、甜草。據現代科學證明,甘草中所含的甘草甜素;是甘草的主要甜味物質,也是重要的解毒物質。
甘草不僅能解毒、調葯,還具有潤肺、潤喉、止咳、健胃、降低膽固醇、鎮痛、抗驚厥等多種療效,既廣泛用於復方,也往往單獨人葯,為目前醫家和患者最常使用和最易接受的中葯。
⑷ 甘草代表什麼有沒有別名
出處】:《神農本草經》。
【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美草、密甘、密草、國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類別】:補益葯(亦稱補虛葯)中的補氣葯
【英文名】:Licorice Roots Northwest Origin
【葯材學名】:Radix Glycyrrhiza
【基原】:本品為雙子葉植物豆科 Leguminosae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脹果甘草 G.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 glabra L. 的根及根莖。
【葯材性狀】:甘草:根呈圓柱形,長25~lOOcm,直徑0.6~3.5cm。外皮鬆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具顯著的縱皺紋、溝紋、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堅實,斷面略顯纖維性,黃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有的有裂隙。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
【栽培要點】:喜陽光充沛,日照長,氣溫低的乾燥氣候。宜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用種子或根莖繁殖,但以根莖繁殖生長快。
【葯材特性】甘草,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深秋,莢果裂開,籽粒隨風散步大地上,天然繁殖。莖挺拔直立;根如圓柱,直徑三四厘米,大的五六厘米,長一米多,最長者達三四米。
【生長條件】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在引黃灌區的田野和河灘地里也易於繁殖。它適應性強,抗逆性強,不愧是植物界抗乾旱的能手,斗風沙的先鋒。
⑸ 甘草被為什麼被稱為「葯中國老」
甘草根入葯由來已久,在《神農本草經》中,甘草被列為120種「上經」葯物之一,有堅筋骨、長肌肉、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等功效。尤其是甘草的解毒作用,在我國古代醫葯界和民間都備受青睞,認為它可治72種乳石毒,解1200種草木毒,被尊為「葯中國老」。一些劇毒葯物,如鉤吻、相思子、烏頭、砒霜等中毒,民間的解毒葯方都少不了甘草。例如:相思子中毒,可用甘草15克、金銀花15克、黃連6克、黃柏12克、防風15克,水煎後分兩次服用,連服5劑左右,即可解毒。烏頭中毒,用甘草15克、生薑15克、金銀花18克,水煎服,12小時後完全恢復正常。鉤吻中毒,可用甘草,水煎服。據說,古代在廣東、廣西一帶,人們外出時總隨身帶著甘草根,以防飲食中毒。
我國古代,扁鵲、華佗等「神醫」已掌握了為病人施外科大手術的高明醫術。他們不僅能利用麻醉葯使病人術前失去知覺,而且術後還能用催醒葯使病人從「迷死」狀態蘇醒。到了宋元時,蒙汗葯、迷魂葯盛行,施葯者又幾乎都有相應的解葯,可使被迷者隨時蘇醒。正如《水滸傳》第二十八回中所述:「孫二娘便調一碗解葯來,張青扯住耳朵灌將下去。沒半個時辰,兩個公人如夢中睡覺的一般爬將起來。」在古代醫書記載和民間秘傳的催醒葯和解迷葯中,又多以單味或復方甘草湯為主,可見其解毒的威力。
⑹ 甘草還叫什麼
甘草
學名:Glycyrriza Uralensis Fisch.G.Glabra L.
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粉草
英文名:Licorice Roots Northwest Origin
拉丁名:Radix Glycyrrhizae
⑺ 有沒有關於甘草的資料
明代陸粲《庚巳編》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御醫盛寅有一天早晨剛進御葯房,就感到頭痛眩暈,隨即昏倒不省人事。由於事發突然,周圍的人皆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是好。消息傳出,有一位民間醫生自薦為盛寅治病,取中葯甘草濃煎後令其服用,不久盛寅便蘇醒過來。其他的御醫頗感驚奇。這位民間醫生解釋說:盛御醫因為沒有吃早飯就走進葯房,胃氣虛弱,不能抵禦葯氣鬱蒸中了諸葯之毒,故而昏仆。甘草能調和諸葯之性、解百葯之毒,所以讓他服用甘草水後便蘇醒了。
甘草是一種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葯,《神農本草經》稱之為「美草」、「蜜甘」,列為上品。遠在晉代以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甘草是解毒良葯,可以「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
甘草味甘性平,有益氣和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及緩急止痛之功效。據科學實驗證明,甘草的主要成分是三萜皂甙甘草素(即甘草甜素),還含有還原糖、澱粉及膠質等成分,有類似西葯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以甘草配合其他葯物,可治療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氣喘咳嗽、癰疽瘡瘍和腹中攣急疼痛等多種病症。甘草還可用於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肝炎、肺結核、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靜脈炎、瘧疾等。
但是,甘草在應用時,一般不起主要治療作用,它的任務是幫助「君葯」發揮作用,並能減輕一些葯物的毒副反應,使方中諸葯同舟共濟,驅除邪患。古人謂:「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故毒葯得之解其毒,剛葯得之和其性,表葯得之助其外,下葯得之緩其速。」雖然如此,若配伍應用失當,甘草則當和不和,當解不解,增葯之毒,助邪肆虐。正因為此,甘草又有葯中「和事老」這毀譽參半的稱號。
[產地分布]
甘草:主產內蒙古、甘肅、新疆。東北、河北、山西等地亦產。
脹果甘草及光果甘草:主產新疆、甘肅。
[葯材特徵]
甘草:根呈圓柱形,長25~100cm,直徑0.6~3.5cm。表面紅棕或灰棕色,具顯著的縱皺紋、溝紋、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堅實,斷面略顯纖維性,黃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有的有裂隙。根莖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具特異的甘草甜味。
脹果甘草:根及根莖木質粗壯,有的有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或灰褐色。質堅硬,木纖維多,粉性小。根莖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莖質地較堅實,有的有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細而不明顯。
我國甘草的資源分布及應用概述
一、概述 甘草,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以根和根狀莖入葯。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調和諸葯作用,炙甘草有補脾益氣作用。
二、植物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 根粗壯,圓柱形,有甜味,外皮棕紅色。莖直立,下部微木質化。葉互生;寄數羽狀復葉,小葉7—17枚,卵狀橢圓形,兩面被腺體及短毛。總狀花序腋生,花蝶形,淡紫紅色。莢果長圓形,有時呈鐮刀狀或環狀彎曲,密被棕色刺毛狀腺毛。種子扁圓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三、生長習性
甘草多生長於北溫帶地區,海拔0~200米的平原、山區或河谷。野生甘草伴生羅布麻、胡楊、蘆葦、沙蒿及麻黃等植物。土壤多為砂質土。土壤酸鹼度以中性或微鹼性為宜,在酸性土壤生長不良。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較少、夏季酷熱、冬季嚴寒、晝夜溫差大的生態環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熱、耐鹽鹼和耐寒的特性。四年生栽培甘草定為最佳採挖期較為適宜。
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均適合種植甘草,尤以內蒙古和新疆為宜。
四、栽培管理
(一)選地與整地
通常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排水良好、鹽鹼度低的砂質土。澇窪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區不宜種植。一般深耕20厘米左右,耕翻後整平耙細。若壟作,一般壟距為60~70厘米。
土壤黏重和偏酸性地區不適合種植甘草。
(二)繁殖方法
1、 種子繁殖
(1)種子處理
①物理方法 可利用粗砂或碾米機磨種皮,使種皮粗糙,增加透水性;或者播前將種子在45℃溫水中浸泡10小時。
②化學方法 可用濃硫酸1份、種子1.5份的比例拌種,混拌均勻後用清水沖洗,晾乾後播種。
(2)甘草的直播
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種植甘草在春、夏、秋季播種均可,但根據對我國幾個甘草種植基地的調查,以春季的產量和質量為好,所以建議盡可能在春季播種。
機械或人工播種均可,採用條播,播種深度2~3厘米,播後適當鎮壓。直播的播種量要根據甘草的生長期來定:若2年收獲,則播種密度宜大,一般每畝4公斤左右;若3~4年收獲,則播種密度不宜過大,一般每畝播種量1~1.5公斤。
(3)育苗移栽
在4月中旬左右,日平均氣溫穩定在5℃以上時播種。機械或人工播種均可,採用條播,播種深度2~3厘米,行距30厘米。播後適當鎮壓。每畝播種量為12公斤左右。
育苗移栽一般在第二年春季進行。移栽時開溝,將甘草傾斜(45°角)放入溝中,再覆土鎮壓。這樣有利於根莖的生長發育和採挖方便。
(4)甘草兩種播種方法的比較:
以2年生甘草為例,直播地用種量大,且由於甘草是深根植物,生長不整齊,不僅影響了商品質量,也給採挖帶來不便。育苗地移栽一般播種量為12公斤左右,每畝可移栽10畝以上。育苗移栽不但節約了用種量,植株生長健壯,根莖生長整齊,便於收獲,而且商品質量好、產量高。所以種植甘草以育苗移栽方法較好。
2、根莖繁殖
甘草根莖上的不定芽可萌發新的植株。選擇粗0.5~1.5厘米的根莖,切成長15~25厘米的段,每段應有3~5個不定芽。方法多為條栽或穴栽,行距50~60厘米,株距25厘米,深度15厘米;鹽漬化荒地和乾旱地塊,深度可達20厘米。播後適當鎮壓。栽種時期多為春季或秋季,春季以4月上旬、秋季以10月下旬為宜。
(三)甘草的田間管理
1、定苗 甘草畝保苗數一般在12000~15000株左右,若播種行距為30厘米,則定苗時株距保持18.5~20厘米即可。
2、灌水
甘草在出苗前後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長。具體灌溉應視土壤類型和鹽鹼度而定:砂性無鹽鹼或微鹽鹼土壤,播種後即可灌水;土壤黏重或鹽鹼較重,應在播種前澆水,搶墒播種,播後不灌水,以免土壤板結和鹽鹼度上升。栽培甘草的關鍵是保苗,一般植株長成後不再澆水。
3、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一般在出苗的當年進行中耕除草,尤其在幼苗期要及時除草,從第二年起甘草根開始分櫱,雜草很難與其競爭,不再需要中耕除草。
4、施肥
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以廄肥為好。播種當年可於早春追施磷肥,在冬季封凍前每畝可追施有機肥2000~2500公斤。甘草根具有根瘤,有固氮作用,一般不施氮肥。
5、病蟲害及其防治
多雨季節易發生白粉病和銹病,可用1:1:150的波爾多液噴灑;乾旱季節易發生紅蜘蛛,可用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噴治。地下蟲害有地老虎咬食根莖,可用90%敵百蟲原葯0.5公斤加餌料50公斤拌成毒餌誘殺。
五、採收與加工
種子繁殖3—4年,根狀莖繁殖2—3年即可採收。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地上莖葉枯萎時採挖。甘草根深,必須深挖,不可刨斷或傷根皮,挖出後去掉殘莖、泥土,忌用水洗,趁鮮分出主根和側根,去掉蘆頭、毛須、支杈,曬至半干,捆成小把,再曬至全乾;也可在春季於甘草莖葉出土前採挖,但秋季採挖質量較好。
文章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甘草大面積優質高產技術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苗出齊後應及時中耕除草,作到田間無雜草,壟種的可以進行三鏟三趟,畦種的應拔除畦面雜草。這是優質高產的關鍵。有條件的可在播種後未出苗前進行封閉除草,用豆黃隆,(20%氯嘧黃隆)可濕性粉劑2袋/畝配乙草胺2—4瓶/畝噴灑田間。出苗後可噴灑殺單子葉的滅草劑,消滅雜草。
2.間苗定苗:結合中耕除草苗高3—5厘米時間苗株距6~7厘米,苗高5—10厘米進行定苗株距10—15厘米。畦種育苗者可以密些,株距3-5厘米即可。
3.追肥:結合中耕除草每畝施廄肥2000公斤,配15公斤過磷酸鈣混合施入。施入壟溝趟到壟上。也可噴灑葉面肥以提高產量。
4.灌溉:甘草雖然是深根性抗旱植物,但在幼苗期因為根扎的較淺,抗旱能力不強。所以苗期遇乾旱應及時灌溉澆水,以保苗期水分供給。成株期很少灌水。應注意7—8月分雨季的排水,作到田間無積水,防止爛根。
5.摘花蕾:3—4年生開花。不作種子田的地塊應在花蕾期及時摘蕾,防止養分的消耗,增加根系的產量,提高質量。
http://www.zhongzi.net/yaocai/gancao.htm
⑻ "甘「姓的由來
1、出自姒姓,以國名為氏。夏朝時,有諸侯國甘國(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其君主家族在亡國後散居各地,以原封國名為姓,成為甘姓的一支。
2、出自子姓,以祖字為姓。據《姓纂》、《姓譜》所載:「甘,武丁臣甘盤之後。」商朝時,高宗武丁曾就學於甘盤,後武丁為商王,遂用甘盤為相。甘盤的後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為姓,遂成甘姓。
3、出自姬姓,以地名為氏。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載:「周武王同姓,於畿內為諸侯,因氏焉,甘伯恆公是也,秦有甘茂、甘羅」。即周武王時,封同族人於畿內為諸侯王,其中有封於甘地者,稱甘伯。
後有甘伯恆公,其後代亦為甘姓。這一支甘氏,最初的發祥之地是在周天子的王畿之內。當時所謂的王畿,是指現在以陝西長安為中心的四周之地。
根據考證,現在陝西省鄠縣的西南,當時就是以甘為名,因此,陝西鄠縣一帶,一向就認為是甘氏的發源地, 跟每一個甘姓人的關系,都極為深長。
4、出自春秋時甘國昭公之子帶,其後人以甘為氏。
(8)甘草名字的由來和來源擴展閱讀
北宋初的《百家姓》將甘姓排列在第245位。從宋代開始,甘氏分布地更廣,南方的廣東、東北的遼寧等省均有甘氏的聚居點。宋代有詩人甘泳,崇仁(今屬江西)人;左龍武軍大將軍甘昭吉,開封(今屬河南)人。元代有詩人甘復,余干(今屬江西)人。
明代有大儒甘望魯,麻城(今屬湖北)人,幼為人牧,奮志苦攻,鑽研程、朱理學,終於成名;學者甘節,保昌(今廣東南雄)人。明末清初有南明鄭成功部將甘輝,福建龍海人,出身農家,與林泗聚眾起義,後歸鄭成功,任中提督,封崇明伯,以驍勇善戰著名。
清代有甘文焜,其先本豐城人,後徙遼東(今遼寧遼陽),隸漢軍正藍旗,官至雲貴總督;其子甘國璧任雲南巡撫,曾孫甘源任廣東巡撫,並且是書法家。
奉新(今屬江西)人甘汝來,官至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為康熙時名臣。還有藏書家甘福,江寧(今屬江蘇)人,家有津逮樓,積書至十餘萬卷。
⑼ 甘草之名從何而來——一個古老的傳說
從前,在一個偏遠的山村裡有位草葯郎中,有一天,郎中外出給一位鄉民治病未歸,家裡又來了很多求醫的人。郎中妻子一看這么多人坐在家裡等她丈夫回來治病,而丈夫一時又不回來。她暗自琢磨,丈夫替人看病,不就是那些草葯嘛,一把一把的草葯,一包一包地往外發放,我何不替他包點草葯把這些求醫的人們打發呢?她忽然想起灶前燒火的地方有一大堆草棍子,拿起一根咬上一口。覺得還有點甜,就把這些小棍子切成小片,用小紙一包一包包好,又逐一發給那些來看病的人,說:「這是我們家老頭留下的葯,你們拿回去用它煎水喝,喝完了病就會好的。」那些早就等得著急了的病人們一聽都很高興,每人拿了一包葯告辭致謝而去。過了幾天,好幾個人拎了禮物來答謝草葯郎中,說吃了他留下的葯,病就好了。草葯郎中愣住了,他妻子心中有數,悄悄地把他拉到一邊,如此這般地小聲對他說了一番話,他才恍然大悟。他問妻子給的是什麼葯,他妻子拿來一根燒火的乾草棍子說:「我給他們的就是這種乾草」。草葯郎中問那幾個人原來得了什麼病?他們回答說,有的脾胃虛弱,有的咳嗽多痰,有的咽喉疼痛,有的中毒腫脹……可現在,他們吃了「乾草」之後,病已經全部好了。從那時起,草葯郎中就把「乾草」當作中葯使用,用以治療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秘,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葯毒及食物中毒;又以其潤肺功能治咳嗽多痰。不單如此,郎中又讓它調和百葯,每帖葯都加一兩錢錢為非法定計量單位,1錢=5克。進去,並正式把「乾草」命名為「甘草」。從此,甘草一直沿用下來。
⑽ 甘草的別名叫什麼
【學名】:Glycyrriza Uralensis Fisch.G.Glabra L.
【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美草、密甘、密草、國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類別】:補益葯(亦稱補虛葯)中的補氣葯
【英文名】:Licorice Roots Northwest Origin
【拉丁名】:Radix Glycyrrhiza
【葯用部位】:根及根莖
【葯材性狀】:甘草:根呈圓柱形,長25~lOOcm,直徑0.6~3.5cm。外皮鬆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具顯著的縱皺紋、溝紋、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堅實,斷面略顯纖維性,黃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有的有裂隙。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
【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葯。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大劑量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漬;或研末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