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外白渡橋」因何得名
架設在上海蘇州河與黃浦江匯合處的外白渡橋,是上海市區最大的一座鐵橋。從大橋落成紀念銅牌上的英文橋名「GardenBridge」看,應稱之為「公園橋」,然而為何要稱之為外白渡橋呢?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
150多年前,蘇州河幾乎沒有一座橋,人來人往都靠擺渡船擺渡。蘇州河上最早的渡口設在現今乍浦路的位置,因為是第一個渡口,俗稱「頭擺渡」。此後所設渡口,在頭擺渡以西的,依次稱作「二擺渡」、「三擺渡」;在頭擺渡以東的叫做「外擺渡」。19世紀中葉,蘇州河南北兩岸辟設英美租界後,每天擺渡過江的人數和車輛日益增加,兩岸間的交往非常不便。原先的幾個擺渡口已遠遠不能適應租界殖民當局的需要,於是有一個名叫韋爾斯的英國人,出面組織「蘇州河橋梁建築公司」,約花費12,000元,於1856年在外擺渡上建造了一座巨大的木橋。這12,000元又分作125股,掌握在以韋爾斯為首的12個股東手中,由此,橋名在當時便稱為韋爾斯橋。後因該橋的位置在外擺渡,上海人都習慣地稱之為「外擺渡橋」。外擺渡橋的橋面闊約23英尺,長約450英尺,大船駛過時,橋中間可有一塊活板高高吊起,橋上交通暫停,船過後又復為橋面,可謂匠心獨具。
韋爾斯利用外擺渡橋,實實發了一筆大財。他聲稱上海道台准許他對大橋擁有25年專利權,凡過橋者都得付錢二文,車轎加倍。後來,人們發現這種「過橋稅」專門向中國人收,而外國人卻常可免交,便都憤憤不平,抗議要求取消過橋稅,不然就寧可恢復擺渡船。1871年,韋爾斯曾著手修鐵橋,以改變外擺渡橋頭因上海市民抗稅而一度冷落的局面。後因工程粗製濫造,造成部分橋柱、橋身陷落進蘇州河內的事故方才作罷。工部局眼看上海人民反對收取過橋稅的呼聲愈發高漲,終於 1873年8月,在外擺渡橋西約數十米處建造了一座長約100多米,寬約12米的木橋,定名為「公園橋」,以同近旁的外灘公園呼應。公園橋於該年9月中旬開始正式通行,人們過橋從此不必再付錢,於是大家就稱之為「外白渡橋」(「白」為不付報酬之意)。同年10月,韋爾斯將外擺渡橋折價賣給工部局,不久即被拆除。
20世紀初,上海擬建有軌電車,原木橋不能鋪設軌道,工部局在1906年將木橋拆除新建鋼橋,次年建成並正式通行電車。這是上海第一座全部用鋼材築起的橋.其間,外白渡橋木橋也被拆掉,由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座鐵橋取而代之。原先外白渡橋的稱呼,讓給了這座巍峨高大的鐵橋。橋名被呼喚了近百年,但其真正的名稱「公園橋」卻被人遺忘了。唯有大橋落成紀念銅牌,默默地陳列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陳列室里,它彷彿在向人們訴說蘇州河上這座近代史中國內河上獨一無二的巨大橋梁興衰榮辱的歷史。它橫跨蘇州河,為鋼架結構下承式橋。橋有二孔,共長106.7米,車行道寬11.2米,兩側人行道各寬3.6米,經多次改造,現載重為20噸。
⑵ 外白渡橋資料
聞名中外的外白渡橋處於蘇州河下遊河口,頻臨黃浦江,是舊上海的標志性建築之一。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風雨歷史呢?筆者查閱相關資料,請教專業人士,方知:現今的外白渡橋,其實已經第三代橋了。
第一代外白渡橋建於1856年,名為「威爾斯橋」,是座木橋。它是由供職於怡和祥行的英國人威爾斯和寶順祥行的韋韌、霍梅等20人(多為祥行經理或鴉片巨販)湊資組起的「蘇州河橋梁公司」(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家以橋梁建造為主的公司)投資建造的。橋長137.25米,寬7.015米,中間設活動橋面,船隻駛過時須起吊。
造橋純粹為牟利的威爾斯等人曾聲稱,上海道台特准許其專利,人行需交「過橋稅」,且只向華人收稅,外橋車輛及僕役一概免去。繼之,上海居民憤起抗爭,粵人詹若愚就在今日的山西路口設置義渡,免費接送兩岸過路華人,以示不屈。因市民不再付錢,乃稱之為「白渡」。
租界工部局迫於眾怒難犯,於1876年在威爾斯橋近側造了木質浮橋,過橋免費。因其毗鄰外灘公園,定名為「公園橋」。從此,這里過橋不再付費,遂稱之為「外白渡橋」。而威爾斯橋則由工部局收購後拆除。這也是第二代橋——「外白渡橋」的由來。
到了光緒年間,木橋幾經補修,以不能適應交通發展的需要,工部局決定另建鋼橋代替。光緒32年,打下第一根樁,第二年竣工。該橋上部結構為下承式筒支鉚接鋼珩架,下部結構為木樁基礎鋼筋混凝土橋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橋墩,兩孔跨經組合各52.12米,梁底標高5.75米,橋面鋪設電車軌道。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橋。
鋼橋建成之後,經歷40多年從未大修。1945年抗戰勝利後,橋台橋台下沉傾發現裂痕,隨即以重澆搗混凝土進行排險處理。解放後,又進行了多次全面測試檢驗,對維修養護作了科學研究,先後曾進行了9次大修。
人們影象里,外白渡橋只是外灘風景區的一部分。事實上,它還承擔著極重要的交通作用。據1987年的交通測試顯示,當時每晝夜外白渡橋交通流量就已達到2.7萬輛次,可見它是連接中心城區與滬東地區的交通要道。外白渡橋在昨天和今天的接力中延伸到明天,與吳淞路閘橋競渡蘇州河,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⑶ 外白渡橋作為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它到底有哪些來歷
關於橋名「外白渡橋」的來源至今仍存在著許多的爭論,現今已知最早是由上海工部局在1873年對原先木橋的稱呼。其中最為廣泛認可的解釋便是:「任何河流的上游稱之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則為外。」在學者薛理勇的《外灘的歷史和建築》一書中有如下的表述:在一些情況下,漢語的內部和外部,指的是距離某一點的遠或近的程度。這種用法至今仍舊可見於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橋即屬於此類。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稱為里白渡橋,而位於河口的,便自然而然的稱作為外白渡橋。
而之所以稱之為白渡橋,是因為該橋建成後,凡是過河無需再支付過橋費,因此是「白」渡。
聞名中外的外白渡橋處於蘇州河下遊河口,瀕臨黃浦江,是舊上海的標志性建築之一。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風雨歷史呢?
現今的外白渡橋,其實已經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外白渡橋建於1856年,名為「威爾斯橋」,是座木橋。它是由供職於怡和洋行的英國人威爾斯和寶順洋行的韋韌、霍梅等20人(多為洋行經理或鴉片巨販)湊資組起的「蘇州河橋梁公司」(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家以橋梁建造為主的公司)投資建造的。橋長137.25米,寬7.015米,中間設活動橋面,船隻駛過時須起吊。
第二代橋因其毗鄰外灘公園,當年的英國人叫它「花園橋」(Garden Bridge) ,並在橋頭立銅質紀念碑刻字記載(1949年後銅碑被毀),而百姓則直呼為「外擺渡橋」。 從此,這里過橋不再付費。而威爾斯橋則由工部局拆除。這也是第二代橋——「外白渡橋」的由來。 後來數十年,民間口誤,讀音成「外白渡橋」,於是,約定俗成地沿襲下來。再後來,歷史走到今天,這其中的「涵括」早已經不止是一座橋的名字。
第三代橋
到了光緒年間,木橋幾經補修,已不能適應交通發展的需要。工部局決定另建新橋代替。籌建時曾有鋼橋、木橋兩種設計圖紙與預算方案供工部局參考。兩種橋梁寬度相同,設計要求都能承受一級城市橋梁通常能夠承受的載重。其中,木橋使用壽命20年,造價8.3萬兩,每年維修費用按造價的4%計算為3320兩。鋼橋使用壽命50年,造價20萬兩,每年維修費按造價的0.35%計算為700兩。工部局工程師兼測繪師查爾斯·梅恩認為雖然鋼橋先期投資較大,但外白渡橋位置重要,日常交通量大,又需鋪設復線電車軌道,建造鋼橋可以得到長久的好處。同時英商電車公司表示願意為鋼橋改建費用捐助3500英鎊。通過對擬建中的鋼橋、木橋不同造價及按照復利年利率6%計算50年後所獲款項的比較,工部局選擇了鋼結構橋,並刊登廣告徵求
新橋設計和承建招標書。在17份投標書中,最後由豪沃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以1.7萬英鎊中標,並由英國達林頓市克利夫蘭橋梁建築公司製造鋼件,威斯敏特市的帕利和比德公司代表工部局在英國監督加工製作。
光緒32年,打下第一根樁,第二年竣工。該橋上部結構為下承式簡支鉚接鋼珩架,下部結構為木樁基礎鋼筋混凝土橋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橋墩,兩孔跨經組合各52.12米,梁底標高5.75米,橋面鋪設電車軌道。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橋。新橋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於法國艾菲爾鐵塔十一年。橋寬60英尺(其中車道36英尺,人行道24英尺),長171英尺,為當時技術最新的鋼鐵結構。工業革命的成果,科學技術的發展,鐵架橋梁興起於18世紀的英國,鋼架橋梁興起於19世紀的美國。白渡橋是中國第一座全鋼結構橋梁,由當時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有鋼材料皆從英國進口,由英國工程技術人員完成整座橋梁的設計和架構。 類似的鋼結構橋,在當時,除了上海,還有橫跨天津海河的萬國橋(今名解放橋),建於1902年,比外白渡橋的建成時間還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國橋」。
⑷ 介紹外白渡橋(100字左右 )
外白渡橋是舊上海標志性建築之一,架設在上海蘇州河與黃浦江匯合處,為鋼架結構下承式橋,是一座全鋼結構橋梁,連接著滬北、滬東的交通。橋有二孔,共長106.7米,車行道寬11.2米,兩側人行道各寬3.6米,經多次改造,現載重為20噸。透過外白渡橋沉重的鋼架結構,可以看到東方明珠的炫麗燈光。
過去,蘇州河近黃浦江的河口,一直靠擺渡過河。而且有好幾個渡口,其中最靠河口的叫「外擺渡」。1856年,一個叫韋爾斯的英國人在外擺渡的位置造了一座木橋,就叫「外擺渡橋」。這座橋對外國人免費,對中國人則要收費,結果引起上海人民的反對。1873年,工部局在上遊方向離「外擺渡橋」幾十米的地方也造了一座木橋,取名「公園橋」,供市民免費通行,所以市民又把它叫作「外白渡橋」。就在這一年,原來那座「外擺渡橋」賣給了工部局後,被拆了。1906年,為適應有軌電車的通行,工部局將「外白渡橋」拆掉建鐵橋,並於1907年建成通車。2008年4月,外白渡橋除橋墩以外部分被從原處拆下,並送往上海船廠進行大修,到2009年4月大橋以原貌回到原地。
⑸ 外白渡橋名字的由來
在上海的外灘,原來去蘇州河對岸是要付錢乘坐擺渡船的。後來工部局建了一座橋不收錢,所以叫白渡橋,意思是不要錢。這座橋在外灘,所以稱作外白渡橋。
⑹ 外白渡橋的景觀命名和理由
這是上海的一座橋。起初外國人來的時候,在現在的河上建了一座橋,但是經橋過河的話要交錢,中國人看不過去,就自己也修了個橋,但是可以讓中國人免費過河。而外國人修的那橋就沒有用了,於是中國人戲稱為白渡,後來就這么一直叫下來了
⑺ 說明文介紹外白渡橋
聞名中外的外白渡橋(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 )是舊上海的標志性建築之一。處於蘇州河下遊河口,位於黃浦公園西側,架在中山東一路,東大名路之間的蘇州河河段上。是一座全鋼結構的橋梁,兩跨52.16米,寬18.3米,是上海市區連接滬北、滬東的重要通道,過橋人流量和車流量很高。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風雨歷史呢?
現今的外白渡橋,其實已經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外白渡橋建於1856年,名為「威爾斯橋」,是座木橋。它是由供職於怡和祥行的英國人威爾斯和寶順祥行的韋韌、霍梅等20人(多為祥行經理或鴉片巨販)湊資組起的「蘇州河橋梁公司」(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家以橋梁建造為主的公司)投資建造的。橋長137.25米,寬7.015米,中間設活動橋面,船隻駛過時須起吊。
造橋純粹為牟利的威爾斯等人曾聲稱,上海道台特准許其專利,人行需交「過橋稅」,且只向華人收稅,外國僑民車輛及僕役一概免去。繼之,上海居民憤起抗爭,粵人詹若愚就在今日的山西路口設置義渡,免費接送兩岸過路華人,以示不屈。因市民不再付錢,乃稱之為「白渡」。 租界工部局迫於眾怒難犯,於1876年在威爾斯橋近側造了木質浮橋,過橋免費。因其毗鄰外灘公園,當年的英國人叫它「花園橋」(Garden Bridge) ,並在橋頭立銅質紀念碑刻字記載(1949年後銅碑被毀),而百姓則直呼為「外擺渡橋」。 。從此,這里過橋不再付費。而威爾斯橋則由工部局收購後拆除。這也是第二代橋——「外白渡橋」的由來。 後來數十年,民間口誤,讀音成「外白渡橋」,於是,約定俗成地沿襲下來,再後來,歷史走到今天,這其中的「涵括」早已經不止是一座橋的名字。
到了光緒年間,木橋幾經補修,以不能適應交通發展的需要,工部局決定另建鋼橋代替。光緒32年,打下第一根樁,第二年竣工。該橋上部結構為下承式簡支鉚接鋼珩架,下部結構為木樁基礎鋼筋混凝土橋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橋墩,兩孔跨經組合各52.12米,梁底標高5.75米,橋面鋪設電車軌道。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橋。
橋梁的建造設計單位為英國霍華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新橋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於法國艾菲爾鐵塔十一年。橋寬60英尺(其中車道36英尺,人行道24英尺),長171英尺,為當時技術最新的鋼鐵結構(鋼骨由英國克蘭佛蘭橋梁公司製造)。
工業革命的成果,科學技術的發展,鐵架橋梁興起於18世紀的英國,鋼架橋梁興起於19世紀的美國。白渡橋是中國第一座全鋼結構橋梁,由當時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有鋼材料皆從英國進口,由英國工程技術人員完成整座橋梁的設計和架構。 類似的鋼結構橋,在當時,除了上海,還有橫跨天津海河的萬國橋(今名解放橋),建於1902年,比外白渡橋的建成時間還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國橋」。
⑻ 外白渡橋的歷史
第一代外白渡橋建於1856年,名為威爾斯橋,是座木橋。它是由供職於怡和洋行的英國人威爾斯和寶順洋行的韋韌、霍梅等20人湊資組起的蘇州河橋梁公司投資建造的。
橋長137.25米,寬7.015米,中間設活動橋面,船隻駛過時須起吊。到了光緒年間,木橋幾經補修,已不能適應交通發展的需要。工部局決定另建新橋代替。
籌建時曾有鋼橋、木橋兩種設計圖紙與預算方案供工部局參考。兩種橋梁寬度相同,設計要求都能承受一級城市橋梁通常能夠承受的載重。
其中,木橋使用壽命20年,造價8.3萬兩,每年維修費用按造價的4%計算為3320兩。鋼橋使用壽命50年,造價20萬兩,每年維修費按造價的0.35%計算為700兩。
工部局工程師兼測繪師查爾斯·梅恩認為雖然鋼橋先期投資較大,但外白渡橋位置重要,日常交通量大,又需鋪設復線電車軌道,建造鋼橋可以得到長久的好處。
同時英商電車公司表示願意為鋼橋改建費用捐助3500英鎊。通過對擬建中的鋼橋、木橋不同造價及按照復利年利率6%計算50年後所獲款項的比較,工部局選擇了鋼結構橋,並刊登廣告徵求。
(8)外百渡橋的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在上海城建檔案館內存有外白渡橋的設計建造圖紙及歷年大修圖紙檔案共計6卷。已經泛黃的正式設計圖紙上標明,外白渡橋建造方為上海特別市政委員會工部局,圖紙繪制日期是1903年8月25日。
雖說是由手工繪制而成,但線條卻是工工整整,每一數據都不差分毫。這就是老橋的「出生證明」與護身符,它是老橋如何做到修舊如舊的最權威依據。
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地面文物處表示,老橋的修葺方案早前已上報國家文物局,並獲得批復。按文物部門要求,蘇州河歷史最低水位以上的橋體將保持原貌。
這是一套大膽而科學的維修保護方案。該方案在通道施工中提高文物保護的安全系數,並可保外白渡橋再使用50年。
⑼ 外白渡橋的城市象徵
上海因河而興,通江貫海,外白渡橋是上海市區連接滬東的重要通道,也把老上海金融與外貿運輸兩大支柱產業貫通一氣。
1937年上海淪陷,當時中國人過橋都要畢恭畢敬地向在橋頭站崗的日本兵鞠躬,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毒打或罰跪,甚至被狗咬。而在橋的東南面,就是記載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屈辱歷史的黃浦公園。
研究上海歷史的上海市檔案館館員張姚俊告訴記者,直接發生在外白渡橋上的最大事件便是1915年上海鎮守使鄭汝成被刺案了。在上海市檔案館里可以找到的有關外白渡橋的照片中,有淞滬抗戰期間大量難民從閘北潮水般向南通過外白渡橋的情景,也有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從外白渡橋進城的畫面。
年逾百歲的外白渡橋默默承載著城市的榮辱,其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如今的它樂當觀景台,每天讓中外遊客架起相機,對著彼岸新樓拍照留念。在許多海外遊子心中,外白渡橋的身影卻已化成一縷抹不去的鄉愁。
⑽ 外白渡橋的名字由來
關於橋名「外白渡橋」的來源至今仍存在著許多的爭論,現今已知最早是由上海工部局在1873年對原先木橋的稱呼。其中最為廣泛認可的解釋便是:「任何河流的上游稱之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則為外。」在學者薛理勇的《外灘的歷史和建築》一書中有如下的表述:在一些情況下,漢語的內部和外部,指的是距離某一點的遠或近的程度。這種用法至今仍舊可見於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橋即屬於此類。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稱為里白渡橋,而位於河口的,便自然而然的稱作為外白渡橋。而之所以稱之為白渡橋,是因為該橋建成後,凡是過河無需再支付過橋費,因此是「白」渡。
另一種說法是。白渡橋其名與唐代兩位同年出生的大詩人劉禹錫、白居易有關。
據史料記載,劉、白向來交深,即使貶謫遠離京都,仍不絕詩書往來,藉以相互慰勉。唐長慶四年(824年)春,劉禹錫由夔州刺史調任和州刺史;夏,白居易由杭州刺史調任東都洛陽太子少傅。據傳,白居易途中想看望故交劉禹錫,便乘車馬到屯溪,經蕪湖改乘船到和州天門山,再乘車馬到渡口。當時,劉禹錫已等在南渡口迎接。老友相見,悲喜交加。他們先在南渡口環顧片刻,又同乘一葉扁舟渡到北渡口。下船後,白隨口吟道:「和州漲水少橋橫,難得使君過渡迎。」豈料劉已會意,乃接吟道:「今有聖人波上踏,來朝或可地虹生。」吟罷相對開懷大笑。白又道:「為黎民計,此處當架一座橋。」劉道:「平水季節能架木板浮橋也好。」那次,白居易著實在和州住了幾日。後來劉禹錫為了志念,便將渡口命名為「白渡」。又兩年後的唐寶歷二年(826年)秋,劉禹錫罷任和州刺史調京都途經揚州時,正好白居易從東都也來揚州。兩位老友首次同游揚州,推心置腹,肝膽相照,分外親昵。劉不免又向白道歉:「可惜我只起個地名叫『白渡』,架橋未成。不知何年能架成『白渡橋』?」白安慰道:「將來總會生出一道『地虹』來。」於是把酒盡興,不知所醉。
白就席吟贈一詩曰: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筷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劉即酬答一首曰: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將杯酒長精神。
聞名中外的外白渡橋處於蘇州河下遊河口,瀕臨黃浦江,是舊上海的標志性建築之一。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風雨歷史呢?
現今的外白渡橋,其實已經是第三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