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味書屋的三味的含義
三味書屋塾師壽鏡吾次子壽洙鄰曾解釋說:「三味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時聽父兄言,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魚剁的醬)。但此典出於何處,已難查找。」後來有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鄲書目》所言:「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認為「三味」可能出自於此。魯迅讀書的「三味書屋」兩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對,上書:「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可見「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應該用的就是這個意思。但仍有不少人對此持質疑態度:像壽鏡吾這樣一位飽學秀才——「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見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怎麼會用「餚饌」、「肉醬」之類來形容讀書?,如果是飯館或酒館的匾還說得過去,用作書屋之匾,這解釋似乎牽強了。
同時,壽鏡吾之孫壽宇先生認為:「這樣的解釋淡化了祖先對清王朝的反叛精神。」他在所著文章中講道:「我不止一次地從我祖父壽鏡吾的口中,聽到解釋三味書屋的含義。祖父對『三味書屋』含義的解釋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茶淡飯,不羨慕、不嚮往於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這第一點『布衣暖』非常重要,這是我祖先峰嵐公、韻樵公的思想核心,產業的失敗,使他們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質,他們認為在禍國殃民的清王朝當官就是為虎作倀,是害人害己。於是,把三味書屋的辦學方向也作為子孫的人生指南,不許自己的子孫去應考做官,要甘於布衣暖,菜根香,品嘗詩書的滋味。」壽宇說,壽鏡吾生前曾對他說:「這三味的含義不能對外人說,也不能見諸文字,這是祖先韻樵公定的一個家規,因為『三味』精神有明顯的反清傾向,一旦傳出去可能要招來殺身之禍。」
此外,有人認為是借用了佛教語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譯,原指誦讀佛經、領悟經義的三重境界:一為「定」,二為「正受」,三為「等持」,意思是說,誦經之前要止息雜念,做到神思安定專注;領悟經義態度必須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誠;學習過程中要專心致志,保持始終如一的精神。隨著佛教思想與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漸引申為對事物本質精神意義的概括,有「個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說法,用來比喻領悟學問的精確與深刻。
也有人認為是《三國志·董遇傳》中的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後來改成了「三味」,也有考證「三餘」為「公餘、飯余、茶餘」的,但此種假說也質疑不斷。
㈡ 魯迅寫的《三味書屋》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魯迅12歲至17歲在此求學。所謂「三味」,是取「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義。
關於三味書屋中「三味」的多種說法
如前所述,「三味」的原意「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中,即包含了祖上創辦私塾時的宗旨,雖是必須遵循的家規,卻因其反清意識絕不可對外泄露的。三味書屋因由魯迅引起人們注意後,自然對「三味」的含義產生了興趣。當有人問及壽洙鄰時,彼以「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答之,也就是以三種味道來形容讀三種古籍作為解釋。但此說令許多人感到難以信服和認同。因為典出《三國志·董遇傳》中的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原本就是旨在教人珍惜光陰,勤奮讀書的意思,何必又要改「三餘」為「三味」,用味道來形容古籍來勸人讀書呢?還有人懷疑像壽鏡吾這樣一位飽學秀才———「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魯迅語),怎麼會用「餚饌」、「肉醬」之類來形容讀書?(醢系肉或魚剁的醬)如果是飯館或酒館的匾還說得過去,用作書屋之匾,這解釋似乎牽強了。另外也有考證「三餘」為「公餘、飯余、茶餘」的,更有引經據典,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鄲書目》中的:「詩書味之太羹(古代祭祀時用的肉汁)、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書三味。」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一塊「三味」的匾被演繹出五花八門這么多的味道,這恐怕是先祖們始料未及的。
歲月流遷,光陰似箭。看到這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狀況,我感到應該闡明真相。而如今也不必再墨守家規,對祖訓三緘其口了。於是我投書《紹興魯迅研究專刊》詳述了我自幼在「三味書屋」里接受啟蒙教育以來,耳濡目染所了解的一切。尤其是我祖父鏡吾公、父親壽澗鄰、伯父壽孝天不止一次所訓告「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的「三味精神」,自幼便在我腦海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
㈢ 三味書屋名字的來歷
「三味書屋」因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名篇而廣為人知。關於「三味」的含義有多種說法,本文作者是當年執教於「三味書屋」的壽鏡吾先生之孫,關於「三味」的含義,他的解釋可能更能體現「三味」的本義。 三味書屋原是我祖上教授私塾的一間書屋,關於三味書屋中「三味」的含義,我想談一些實況,以供參考。 「三味書屋」的由來 我先祖定居紹興後,至我高曾祖父壽峰嵐時,在紹興偏門外鏡湖邊開了個「壽同升」酒店,以釀酒為業。後因地方貪官及地霸的敲詐勒索,最終使酒坊的經營難以為繼,只好關門歇業。於是峰嵐公便萌發了設立私塾興辦學堂的想法,一為生計,二使子孫不再行工經商。為了走好辦私塾、興學堂的道路,峰嵐公首先延請名師到家坐館,給兒子壽韻樵講授古籍和書法等。韻樵公潛心研習,日後不但曉通文墨,在書法上也苦練有獲。嗣後,韻樵公又為兩個兒子壽舟墀、壽鏡吾請師講學。學業有成後都以坐館教書為生(壽鏡吾即秉承祖業在三味書屋開辦私塾終身執教,被魯迅尊稱為「壽老先生」)。 由於深諳官場腐敗,宦海險惡,峰嵐公立下規章,在三味書屋裡只教授《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等古人留下的文學古籍,不準教授試帖詩、八股文一類考取科舉功名所需的知識內容。也就是說,三味書屋不是為清朝培養當官人才而設。這一良苦用心當時必然不能外道(更不可能見諸文字記載),不過峰嵐公授意兒子壽韻橋(即雲巢公),把原來購買房屋時所帶一塊「三餘書屋」匾上的「余」字改為「味」字時,就闡明了此「三味」之義:「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將這三句話作為私塾的教學方針,並要以此為世代相傳的祖訓家規。要子孫認真遵守,更不許子孫去當清朝的官。要甘當老百姓,憑自己勞動做人,要甘於過清苦的生活。應該說,兒孫們很好地遵守了峰嵐公的這一宗旨,壽氏此後數代沿襲的書香門第中,像我祖父鏡吾公和我父親壽澗鄰這兩位長輩,都只考取了縣上的秀才,取得當私塾老師的資格後,就不再參加科舉考試,終身執教於「壽家門台」內。我的伯父壽孝天也只考取到舉人為止,不再圖謀其它功名,雖然據其淵博的學識,謀取職位走當官的道路,是輕而易舉之事。 然萬物皆變,事難預料,壽氏家族中仍然出了個不願遵守祖訓的子孫,雲巢公的一個孫子,也就是我的親叔父壽洙鄰想走另一條路。他熱心參加科舉。並在考期將到之時,逃出父親為阻止他應考而設的禁閉室,從關他樓上的窗戶懸繩而出,逃出應考。最後還得了朝考一等第一名,被任命為吉林農安縣的知縣。這一違背祖訓之舉,大大地激怒了我祖父,罵其「不孝」,甚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表示從此不認這個「不肖兒子」。祖父的「三味精神」之強烈,可見一斑。 關於三味書屋中「三味」的多種說法 如前所述,「三味」的原意「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中,即包含了祖上創辦私塾時的宗旨,雖是必須遵循的家規,卻因其反清意識絕不可對外泄露的。三味書屋因由魯迅引起人們注意後,自然對「三味」的含義產生了興趣。當有人問及壽洙鄰時,彼以「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答之,也就是以三種味道來形容讀三種古籍作為解釋。但此說令許多人感到難以信服和認同。因為典出《三國志·董遇傳》中的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原本就是旨在教人珍惜光陰,勤奮讀書的意思,何必又要改「三餘」為「三味」,用味道來形容古籍來勸人讀書呢?還有人懷疑像壽鏡吾這樣一位飽學秀才———「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魯迅語),怎麼會用「餚饌」、「肉醬」之類來形容讀書?(醢系肉或魚剁的醬)如果是飯館或酒館的匾還說得過去,用作書屋之匾,這解釋似乎牽強了。另外也有考證「三餘」為「公餘、飯余、茶餘」的,更有引經據典,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鄲書目》中的:「詩書味之太羹(古代祭祀時用的肉汁)、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書三味。」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一塊「三味」的匾被演繹出五花八門這么多的味道,這恐怕是先祖們始料未及的。 歲月流遷,光陰似箭。看到這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狀況,我感到應該闡明真相。而如今也不必再墨守家規,對祖訓三緘其口了。於是我投書《紹興魯迅研究專刊》詳述了我自幼在「三味書屋」里接受啟蒙教育以來,耳濡目染所了解的一切。尤其是我祖父鏡吾公、父親壽澗鄰、伯父壽孝天不止一次所訓告「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的「三味精神」,自幼便在我腦海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 「三味」的本義不應掩蓋 在探索三味的含義中,不少仁人付出了艱辛努力,進行調查和分析,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歸結到勸人珍惜光陰和認真讀書,種種解釋都無可厚非。但此三味非彼三味也,從尊重史實的角度出發,我覺得應實事求是還「三味」本義,而不應任之以訛傳訛,甚至演變到掩蓋了三味書屋的創辦形成和發展、辦學宗旨,以及坐堂執教人等等的本來面貌。 學海無涯,探索亦無止境。近日我從浩如煙海的方誌古籍中,又了解到有關「三味」新的情況,茲補記於下:清初順治年間一位官至文林郎的甘肅人士「王瞭望」,因不堪宦場傾軋而辭官隱居鄉間,晚年曾為人題寫過一幅中堂和兩條對聯,在那幅中堂上赫然寫的竟也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推算起來,要比三味書屋的形成早160多年!可見,由鏡吾公口授家傳下來的這三句祖訓確有出處。想必是當初韻樵公曾見到過,心有靈犀相通而引起同感,遂借來用作「三味」的內容。
㈣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三味書屋這個名字的由來
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裡著名私塾。魯迅12歲在這里求學,塾師是壽鏡吾老先生。三味書屋,是三長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壽鏡吾老先生在此坐館教書長達六十年。 「三味書屋」之味:魯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面所提到的「三味書屋」,在浙江紹興城內魯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魯迅先生少年時期讀書的地方。那麼,為何叫「三味書屋」呢?原來,「三味」取自「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醬)」的古語。其大意是:讀四書五經之類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讀史記味如喝美酒吃佳餚:讀諸子百家之類的書,味如醬醋(好比烹調中的佐料一樣)。「三味書屋」的橫匾是清代乾嘉年間的著名書法家梁山舟書寫的。當時,匾的兩旁還懸掛著這樣一副木刻的對聯:「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讀書。」
㈤ 「三味書屋」中「三味」的由來
「三味書屋」原題「三餘書屋」,取《三國志》裴松之注,引董遇言:「為學當以之餘,冬者發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意示人們應把握時間,努力學習。書屋易主壽氏後,書屋主人兼塾師壽鏡吾先生的祖父壽峰嵐又引蘇軾「此生有味在三餘」的詩句,將「余」字改為「味」字。但未見其解釋,後人詮釋甚多,對「三味」的取義有爭議。一般對三味書屋的解釋是:「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經,指四書五經;餚饌,指魚肉之類的葷菜;醯是醋,醢是肉醬,借指調味品。總起來的意思是讀書既是生活所必需,又極有味。這主要是根據宋代李淑《邯鄲書目》:「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書三味。」書,泛指經書;子,指子書,即諸子百家的著作。太羹,指肉湯汁;折俎,指切碎的肉;醯醢,指各種作料。這就是說,書的滋味各種具備,讀書好比品嘗美好的湯,切碎的肉,加上各種作料。此種說法出自魯迅的老師壽鏡吾的兒子壽洙鄰之口,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三」在古代漢語中是表示多次、重復的意思,因而「三味」亦可理解為讀書要反復體會、仔細領會。
壽鏡吾的孫子壽宇撰文又提出了新的說法,他對三味書屋含義的解釋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作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茶淡飯,不羨慕,不嚮往於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意味。筆者認為這才是三味書屋的真義,因為這種說法很能反映屋主壽鏡吾先生的思想情操,魯迅曾說壽鏡吾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這個飽學秀才不僅有學問,而且思想很清高,不屑當官作老爺,也不許自己的子孫應考、買官。並且,三味書屋的辦學宗旨也是培養學生當老百姓,不去當官作老爺。
㈥ 三味書屋名字的由來
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位於都昌坊口11號。塾師壽鏡吾(晚署鏡湖),是一位方正、質朴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壽鏡吾在這里坐館教書達60年,從房屋建築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當年原面貌。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坐東朝西,北臨小河,與周家老台門隔河相望。魯迅12歲至17歲時在此求學。
【對於三味書屋中「三味」的說法】
三味書屋塾師壽鏡吾次子壽洙鄰曾解釋說:「三味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時聽父兄言,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魚剁的醬)。但此典出於何處,已難查找。」後來有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鄲書目》所言:「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認為「三味」可能出自與此。魯迅讀書的「三味書屋」兩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對,上書:「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可見「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應該用的就是這個意思。但仍有不少人對此持質疑態度:像壽鏡吾這樣一位飽學秀才——「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見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怎麼會用「餚饌」、「肉醬」之類來形容讀書?,如果是飯館或酒館的匾還說得過去,用作書屋之匾,這解釋似乎牽強了。
同時,壽鏡吾之孫壽宇先生認為:「這樣的解釋淡化了祖先對清王朝的反叛精神。」他在所著文章中講道:「我不止一次地從我祖父壽鏡吾的口中,聽到解釋三味書屋的含義。祖父對『三味書屋』含義的解釋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茶淡飯,不羨慕、不嚮往於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這第一點『布衣暖』非常重要,這是我祖先峰嵐公、韻樵公的思想核心,產業的失敗,使他們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質,他們認為在禍國殃民的清王朝當官就是為虎作倀,是害人害己。於是,把三味書屋的辦學方向也作為子孫的人生指南,不許自己的子孫去應考做官,要甘於布衣暖,菜根香,品嘗詩書的滋味。」壽宇說,壽鏡吾生前曾對他說:「這三味的含義不能對外人說,也不能見諸文字,這是祖先韻樵公定的一個家規,因為『三味』精神有明顯的反清傾向,一旦傳出去可能要招來殺身之禍。」
此外,有人認為是借用了佛教語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譯,原指誦讀佛經、領悟經義的三重境界:一為「定」,二為「正受」,三為「等持」,意思是說,誦經之前要止息雜念,做到神思安定專注;領悟經義態度必須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誠;學習過程中要專心致志,保持始終如一的精神。隨著佛教思想與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漸引申為對事物本質精神意義的概括,有「個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說法,用來比喻領悟學問的精確與深刻。
也有人認為是《三國志·董遇傳》中的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後來改成了「三味」,也有考證「三餘」為「公餘、飯余、茶餘」的,但此種假說也質疑不斷。
㈦ 魯迅的「三位書屋」,三味是哪三味,名字有什麼含義
何為「三味」?100多年來,眾說紛紜。三味書屋的第五代主人壽宇予以澄清,「三味」終於有了公認的定論 壽宇老先生,5歲時就進入三味書屋和他的祖父壽鏡吾學習,直到14歲時去上海。關於三味書屋,他無疑是一個很權威的專家。 他說:「我們家本是河南中州人,家譜中記載,當日堯的一個兒子封在一個叫鑄的地方。後來,人們將『鑄』字的金字邊去掉作為姓,於是,就有了我們壽家。不知過了多少年,我們家的一支人遷到紹興,定居在偏門外的鏡湖之畔,一直到我的高曾祖壽峰嵐。」 清朝道光年間,為了子孫的出路,原想做大老闆的壽峰嵐決定進城辦學。起初,他給自己的私塾館取名為「三餘書屋」。「三餘」出自三國時董遇所說的「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意思是人們應當利用一切空餘時間,努力學習。「三餘書屋」開業,壽峰嵐特意請大書法家梁同書題寫了牌匾。 有人說,這是從蘇東坡那裡化來的。蘇東坡對董遇的「三餘」之說頗為贊賞,曾做詩曰:「此生有味在三餘」,壽宇對此不認同。 有人說,「三味」源自《李淑書目》。李淑說:「詩書為太羹,史為雜俎,子為醯醢,是為書三味」,對此,壽宇也不認同。 壽宇的叔父壽洙鄰解釋說:「三味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時聽父兄言,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但此典出於何處,已難查找。」此說影響甚大,魯迅的三弟周建人也傾向之。然而,壽宇還是不認同。他說:「這樣的解釋淡化了祖先對清王朝的反叛精神。我小的時候,我祖父壽鏡吾親口對我說,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茶淡飯,不嚮往於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這第一點『布衣暖』非常重要,這是我祖先峰嵐公、韻樵公的思想核心,產業的失敗,使他們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質,他們認為在禍國殃民的清王朝當官就是為虎作倀,是害人害己。於是,把三味書屋的辦學方向也作為子孫的人生指南,不許自己的子孫去應考做官,要甘於布衣暖,菜根香,品嘗詩書的滋味。」壽宇說,壽鏡吾生前曾對他說:「這三味的含義不能對外人說,也不能見諸文字,這是祖先韻樵公定的一個家規,因為『三味』精神有明顯的反清傾向,一旦傳出去可能要招來殺身之禍。」這也是後來人們主觀臆測出來眾多說法的主要原因。 壽宇對「三味」的解釋曾發表在《魯迅研究資料選刊》上,並且很快得到學術界許多人的認可。
㈧ 了解三味書屋的命名由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
1
92
6年
9月寫的一篇優美散文
,描寫的是自己童年的生活。百草園
,作者開頭就有交代
,是家後面一個很大的園子
,「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
,很好理解。但「三味書屋」是作者念私塾的地方
,文中作者只用白描的手法對「三味書屋」作了簡單的勾勒交代
,並未對書塾何以命名「三味書屋」作解釋。查資料方知
,「三味書屋」名字的由來還包含著一些小故事呢。「三味書屋」原稱「三餘書屋」。三國魏人董遇一生著述甚豐
,他常教學生利用「三餘」的時間讀書。有人問「三餘」之意
,他回答說
:「冬者歲之餘
,夜者日之餘
,陰雨者晴之餘也。」據此
,壽峰嵐
①
先生取私塾名曰「三餘書屋」
,並請當時杭州著名書法家梁同書先生書寫匾額一方懸掛屋內。「三餘書屋」取名的宗旨在於引導人們珍惜時間
,發奮讀書。後來
,壽峰嵐先生在讀書時又發現蘇東坡對董遇的「三餘」也感興趣
,曾寫詩大加贊揚過
:「此生有味在三餘。」據此壽老先生又將「三餘書屋」改為「三味書屋」。「三味」取義於「讀經味如稻粱
,讀史味如餚饌
,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從「三餘書屋」到「三味書屋『
㈨ 三味書屋這個詞的來歷
何為「三味」,古人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前人對讀書感受的一種比喻,「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種體驗合稱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鄲書目》:「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這是把詩書子史等書籍比作佳餚美味,比喻為很好的精神食糧.
魯迅讀書的「三味書屋」兩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對,上書:「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可見「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應該用的就是這個意思。其三是借用佛教語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譯,原指誦讀佛經、領悟經義的三重境界:一為「定」,二為「正受」,三為「等持」,意思是說,誦經之前要止息雜念,做到神思安定專注;領悟經義態度必須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誠;學習過程中要專心致志,保持始終如一的精神。隨著佛教思想與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漸引申為對事物本質精神意義的概括,有「個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說法,用來比喻領悟學問的精確與深刻。
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裡著名私塾。魯迅12歲在這里求學,塾師是壽鏡吾老先生。三味書屋,是三長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壽鏡吾老先生在此坐館教書長達六十年。 「三味書屋」之味:魯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面所提到的「三味書屋」,在浙江紹興城內魯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魯迅先生少年時期讀書的地方。那麼,為何叫「三味書屋」呢?原來,「三味」取自「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醬)」的古語。其大意是:讀四書五經之類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讀史記味如喝美酒吃佳餚:讀諸子百家之類的書,味如醬醋(好比烹調中的佐料一樣)。「三味書屋」的橫匾是清代乾嘉年間的著名書法家梁山舟書寫的。當時,匾的兩旁還懸掛著這樣一副木刻的對聯:「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讀書。」
有人說,「三味」源自《李淑書目》。李淑說:「詩書為太羹,史為雜俎,子為醯醢,是為書三味」,對此,壽宇也不認同。
壽宇的叔父壽洙鄰解釋說:「三味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時聽父兄言,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但此典出於何處,已難查找。」此說影響甚大,魯迅的三弟周建人也傾向之。然而,壽宇還是不認同。他說:「這樣的解釋淡化了祖先對清王朝的反叛精神。我小的時候,我祖父壽鏡吾親口對我說,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茶淡飯,不嚮往於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這第一點『布衣暖』非常重要,這是我祖先峰嵐公、韻樵公的思想核心,產業的失敗,使他們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質,他們認為在禍國殃民的清王朝當官就是為虎作倀,是害人害己。於是,把三味書屋的辦學方向也作為子孫的人生指南,不許自己的子孫去應考做官,要甘於布衣暖,菜根香,品嘗詩書的滋味。」壽宇說,壽鏡吾生前曾對他說:「這三味的含義不能對外人說,也不能見諸文字,這是祖先韻樵公定的一個家規,因為『三味』精神有明顯的反清傾向,一旦傳出去可能要招來殺身之禍。」這也是後來人們主觀臆測出來眾多說法的主要原因。
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幼年讀書的地方。他於12歲那年到這里上學。第二年秋後,因祖父下獄,少年魯迅離家去紹興農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難,故學業中斷。1894年夏間回家,仍返三味書屋。這樣一直到大約1898年往南京水師學堂學習前半年才離開,首尾竟達六年……
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舊如魯迅回憶時寫的那樣:「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這匾和畫,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後,黨派幹部想盡辦法才找回來。當年和魯迅一道念書的同學,解放初還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這三位老同學的回憶,三味書屋恢復了原來的布置。屋子裡,好像是中國舊式的客廳,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來,是會感到奇特的。學生的座位一共有11個;魯迅的座位排在北牆邊,是一張帶抽屜的長方形桌子,桌子後面放著一張略嫌低些的椅子。這兒光線很暗,空氣也顯得潮濕。他的書桌右角,至今還刻有一個約一寸見方的「早」字,刀法簡朴挺直,它是魯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極為珍貴的木刻文物。至於它的來歷,據說是這樣的:有一天,魯迅上學遲到了,受到塾師的責備,他就用小刀刻下了這個方方正正的「早」字,來督促自己。從此,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三味書屋簡介 壽家台門是魯迅的塾師壽鏡吾先生家的住屋。壽鏡吾(1849-1930),名懷鑒,字鏡吾,是一個學問淵博的宿儒。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一生厭惡功名,自考中秀才後便不再應試,終身以坐館授徒為業。魯迅稱贊他為「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壽家台門由壽鏡吾的祖父峰嵐公於嘉慶年間購置,總建築面積795平方米,前臨小河,架石橋以通,西有竹園,整幢建築與周家老台門隔河相望,聞名中外的三味書屋就在壽家台門的東側廂房。
第一進,即台門斗,隱門上方懸掛著一塊「文魁」匾,此匾是為魯迅的塾師壽鏡吾的兄長壽子持所懸掛的,他在光緒二年(1876年)中丙子科舉人,此匾用來光耀門楣,並表示著壽家人曾經出過舉人,是戶書香人家。
在第一進台門斗的西邊,穿過天井,有一小方竹園,竹園的北邊廂房我們現在把它布置成「三餘書屋」,「三餘書屋」是「三味書屋」的原名,「三餘書屋」的擺放仿照「三味書屋」,遊客可以在這模擬的書屋裡坐一坐,體驗一下私塾生活,或者拍照留影。
第二進稱為大堂前,每逢祖宗忌日,紅白喜事,貴賓到來的聚會之地。額枋懸掛著「思仁堂」匾一塊。廳堂柱子掛一淺綠色木板刻制的對聯,聯雲:「品節泰山喬岳,襟懷流水行雲」。後邊金柱上掛著對魯迅的塾師壽鏡吾德行、言論的贊頌抱對一副:「道義嘉謨見風骨,箴言懿德澤桑梓。」
穿過天井,即第三進--座樓,這里分別是小堂前、書房和壽鏡吾先生卧室的原狀陳列。
小堂前是用來接待親朋好友的地方。在退堂屏額上懸掛著一塊「重遊泮水」匾,這塊匾是壽鏡吾中秀才(入泮)的第六十年,即1928年他過世前的一年,他的侄兒壽孝天送來祝賀的。魯迅對壽鏡吾先生充滿了真摯的愛戴和敬意,離開紹興之後,與壽鏡吾先生一直有書信往來。1906年魯迅曾回紹興,又去看望這位老師,給他講外面的所見所聞,當時壽鏡吾先生就是在這里接待他的。
壽鏡吾先生的書房是典型的塾師之家的書房布置,設有《二十四史》專用書櫃、普通書櫃、文房用具等。房內額枋上懸掛著「三餘齋」匾,「三餘」取義於《三國志》裴松之注,即董遇所說「為學當以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意思是人們要利用一切空餘時間發奮學習。
在壽鏡吾先生的卧室里放置著架子床、衣櫃、箱櫃、木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由於壽鏡吾先生教學很嚴謹,他每年只收八個學生,認為多收了教不過來,所以他的教學收入很有限,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卧室擺設超過了當時壽鏡吾先生實際的生活狀況,其實他過著更為儉朴、清苦的生活。
從第三進往東,就是壽家台門的東廂房,分南、北兩部分。南邊的廂房現陳列著介紹歷史文化名城紹興的古代教育史,分「越中府縣學、越中書院和越中學塾」三大塊內容。北邊的廂房即為魯迅先生的讀書處——三味書屋。
說起魯迅先生,我就會想到我的先人,我外婆的曾叔祖、開辦「三味書屋」的壽鏡吾老先生———魯迅先生的啟蒙老師。
三味書屋是當時紹興城裡著名的私塾,魯迅先生童年時曾在這兒學習。一般對「三味書屋」的解釋,都說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而壽鏡吾老先生之孫壽宇先生在他寫的文章中則是這么說的:「我不止一次地從我祖父壽鏡吾的口中,聽到解釋三味書屋的含義。祖父對『三味書屋』含義的解釋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壽鏡吾老先生說:「『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茶淡飯,不羨慕、不嚮往於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據說,這是壽鏡吾老先生的父親壽韻樵親手擬定的,要子孫認真體會,身體力行。
壽鏡吾老先生忠實遵守父訓,立志不當官,也反對和禁止兒子去當官。他不允許小兒子去趕考,甚至把他鎖在樓上,每頓飯菜都叫人給送去。結果他的小兒子用麻繩綁在窗門上,緣繩而下,逃出了樓房,終於去北京考取了朝考一等第一名,當上了吉林省農安縣的知縣。壽鏡吾老先生就罵他不孝,罵了好長一個時期。大概吳越是山水魚米之鄉,讀書人家裡若有些小的產業,不至於過不去、非要去當官不可。再加上清朝政治混亂,壽老先生對清末官場的腐敗是深惡痛絕的,認為亂世切莫去做官,即使做了官也是昏官。在當時這種遁世退卻、不合濁流的態度是可貴的,聯系「三味書屋」的命名,很能看出老先生的正直、善良。這對於他的學生,如後來成為反封建的猛士的魯迅先生,大概不會沒有影響吧!
我們常談到魯迅先生批判傳統文化的勇敢、堅決、深刻。魯迅先生固然受到很多西方的影響,但他不是一個在西方長大的人,在接受西方影響之前,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生活了十幾年。我們不能把魯迅先生理解得過於現代化。五四時代的開放使中國人最大程度地了解了西方,但五四也是離傳統文化很近的一個時代。在拯救中國國民劣根性的手術檯面前,西方的刀和中國的腸胃的不和諧,也深深地體現在魯迅先生的作品中,體現在魯迅先生的包括希望和絕望的一切矛盾中。我們不但要從他的戰斗中讀出一份信心來,我們也要從他的顫抖中讀出一份中國人的精神來。
傳統是一條鏈環,它不是拘束人心的,而是在血脈深處的讓人賴以生活的存在。想起魯迅先生的啟蒙老師是怎樣的一個人,想起魯迅先生的同胞是些怎樣的人,我禁不住問:難道魯迅先生犀利的雜文與《詩》《書》《禮》《樂》就一點兒也產生不了共鳴嗎?對於我來說,魯迅先生的雜文與孔孟經典的相通之處並非文字的優美,修辭的高超,而在於一種精神的暗合。我所接受的所有傳統文化教育絲毫沒有妨礙我接受魯迅,並使我更接近他而不是遠離。壽寧先生寫道:「魯迅每年春節前,總是用『大紅八行箋』給我祖父寫『拜年信』,都是恭恭正正的小楷,以『鏡吾夫子大人函丈,敬稟者』為開頭,以『敬請福安』為結尾,下具『受業周樹人頓首百拜』之類的話。」魯迅先生對於吃人的封建禮教是憎恨的,但這里卻顯示出了他對具體的傳統道德的尊敬的一面。我感覺到,魯迅先生抨擊傳統文化、傳統道德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時代的需要,如果魯迅先生活到今天,或許也會為傳統精神吶喊一聲的。
㈩ 三味書屋得名的由來
「三味書屋」因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名篇而廣為人知。關於「三味」的含義有多種說法,本文作者是當年執教於「三味書屋」的壽鏡吾先生之孫,關於「三味」的含義,他的解釋可能更能體現「三味」的本義。
三味書屋原是我祖上教授私塾的一間書屋,關於三味書屋中「三味」的含義,我想談一些實況,以供參考。
「三味書屋」的由來
我先祖定居紹興後,至我高曾祖父壽峰嵐時,在紹興偏門外鏡湖邊開了個「壽同升」酒店,以釀酒為業。後因地方貪官及地霸的敲詐勒索,最終使酒坊的經營難以為繼,只好關門歇業。於是峰嵐公便萌發了設立私塾興辦學堂的想法,一為生計,二使子孫不再行工經商。為了走好辦私塾、興學堂的道路,峰嵐公首先延請名師到家坐館,給兒子壽韻樵講授古籍和書法等。韻樵公潛心研習,日後不但曉通文墨,在書法上也苦練有獲。嗣後,韻樵公又為兩個兒子壽舟墀、壽鏡吾請師講學。學業有成後都以坐館教書為生(壽鏡吾即秉承祖業在三味書屋開辦私塾終身執教,被魯迅尊稱為「壽老先生」)。
由於深諳官場腐敗,宦海險惡,峰嵐公立下規章,在三味書屋裡只教授《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等古人留下的文學古籍,不準教授試帖詩、八股文一類考取科舉功名所需的知識內容。也就是說,三味書屋不是為清朝培養當官人才而設。這一良苦用心當時必然不能外道(更不可能見諸文字記載),不過峰嵐公授意兒子壽韻橋(即雲巢公),把原來購買房屋時所帶一塊「三餘書屋」匾上的「余」字改為「味」字時,就闡明了此「三味」之義:「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將這三句話作為私塾的教學方針,並要以此為世代相傳的祖訓家規。要子孫認真遵守,更不許子孫去當清朝的官。要甘當老百姓,憑自己勞動做人,要甘於過清苦的生活。應該說,兒孫們很好地遵守了峰嵐公的這一宗旨,壽氏此後數代沿襲的書香門第中,像我祖父鏡吾公和我父親壽澗鄰這兩位長輩,都只考取了縣上的秀才,取得當私塾老師的資格後,就不再參加科舉考試,終身執教於「壽家門台」內。我的伯父壽孝天也只考取到舉人為止,不再圖謀其它功名,雖然據其淵博的學識,謀取職位走當官的道路,是輕而易舉之事。
然萬物皆變,事難預料,壽氏家族中仍然出了個不願遵守祖訓的子孫,雲巢公的一個孫子,也就是我的親叔父壽洙鄰想走另一條路。他熱心參加科舉。並在考期將到之時,逃出父親為阻止他應考而設的禁閉室,從關他樓上的窗戶懸繩而出,逃出應考。最後還得了朝考一等第一名,被任命為吉林農安縣的知縣。這一違背祖訓之舉,大大地激怒了我祖父,罵其「不孝」,甚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表示從此不認這個「不肖兒子」。祖父的「三味精神」之強烈,可見一斑。
關於三味書屋中「三味」的多種說法
如前所述,「三味」的原意「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中,即包含了祖上創辦私塾時的宗旨,雖是必須遵循的家規,卻因其反清意識絕不可對外泄露的。三味書屋因由魯迅引起人們注意後,自然對「三味」的含義產生了興趣。當有人問及壽洙鄰時,彼以「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答之,也就是以三種味道來形容讀三種古籍作為解釋。但此說令許多人感到難以信服和認同。因為典出《三國志·董遇傳》中的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原本就是旨在教人珍惜光陰,勤奮讀書的意思,何必又要改「三餘」為「三味」,用味道來形容古籍來勸人讀書呢?還有人懷疑像壽鏡吾這樣一位飽學秀才———「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魯迅語),怎麼會用「餚饌」、「肉醬」之類來形容讀書?(醢系肉或魚剁的醬)如果是飯館或酒館的匾還說得過去,用作書屋之匾,這解釋似乎牽強了。另外也有考證「三餘」為「公餘、飯余、茶餘」的,更有引經據典,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鄲書目》中的:「詩書味之太羹(古代祭祀時用的肉汁)、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書三味。」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一塊「三味」的匾被演繹出五花八門這么多的味道,這恐怕是先祖們始料未及的。
歲月流遷,光陰似箭。看到這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狀況,我感到應該闡明真相。而如今也不必再墨守家規,對祖訓三緘其口了。於是我投書《紹興魯迅研究專刊》詳述了我自幼在「三味書屋」里接受啟蒙教育以來,耳濡目染所了解的一切。尤其是我祖父鏡吾公、父親壽澗鄰、伯父壽孝天不止一次所訓告「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的「三味精神」,自幼便在我腦海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
「三味」的本義不應掩蓋
在探索三味的含義中,不少仁人付出了艱辛努力,進行調查和分析,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歸結到勸人珍惜光陰和認真讀書,種種解釋都無可厚非。但此三味非彼三味也,從尊重史實的角度出發,我覺得應實事求是還「三味」本義,而不應任之以訛傳訛,甚至演變到掩蓋了三味書屋的創辦形成和發展、辦學宗旨,以及坐堂執教人等等的本來面貌。
學海無涯,探索亦無止境。近日我從浩如煙海的方誌古籍中,又了解到有關「三味」新的情況,茲補記於下:清初順治年間一位官至文林郎的甘肅人士「王瞭望」,因不堪宦場傾軋而辭官隱居鄉間,晚年曾為人題寫過一幅中堂和兩條對聯,在那幅中堂上赫然寫的竟也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推算起來,要比三味書屋的形成早160多年!可見,由鏡吾公口授家傳下來的這三句祖訓確有出處。想必是當初韻樵公曾見到過,心有靈犀相通而引起同感,遂借來用作「三味」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