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古代的潞安州是今天的哪個地方
潞安州當時稱為潞安府,其轄區相當於今天的山西省長治市的襄垣、黎城、潞城、屯留、長子、平順、壺關、長治縣、長治市區和郊區,治所為長治市區。
長治,古稱上黨、潞州、潞安府等。「長治」原為潞安府府治所在縣名,得名於明嘉靖八年(1529年),取長治久安之意。
長治地處晉東南,晉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於由太行山太岳山環繞而成的上黨盆地中。
北周建德七年(578),分上黨郡置潞州(是為潞州建置之始)。唐武德年間(618—627),改上黨郡為潞州,並置都督府。
明嘉靖八年(1529)二月,升潞州為潞安府,治潞安。清代(1616—1911),沿用明制,潞安府治今長治城。
(1)潞安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長治市西大街北端的高崗上,有一座巍然聳立的上黨門,它是古代上黨郡署(後為潞安府衙)的大門,也是長治的象徵和標志性建築。
潞安府衙始建於隋開皇年間(公元583年),最盛時亭堂樓宮有280餘間。金元之際毀於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上黨門門庭,後又增建鍾鼓樓。明弘治三年(1490)重修。
潞安府衙是一處富有民族風格的門庭式地方衙署古建築,鍾鼓樓與門庭斗拱密緻,脊獸古樸,高低錯落,交相輝映,充分反映了封建官府的威嚴。
如今,遊人登樓遠眺,上黨古城景色歷歷在目,遠山近水盡收眼底。2006年6月,潞安府衙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② 跪求,關於長治地名由來的作文
第一天進入我們202班,我覺得同學們都很朴實,很低調,沒有特別跳的男生。女生也沒有。感覺就是九年級的學生果然都是乖娃娃。反正覺得他們都是愛學習的,心想在這樣環境下一定要努力了。這應該是個能培養真摯的友情,是個值得慢慢品味的一個班。
我快速地在榜單上找到了我的名字,在初三202班。不知道在新的班級里能不能碰到老同學呢?202班在三樓,我三步並作兩步地上了樓。在窄窄的過道里聚集了許多人,有學生有家長。我費力地穿過亂哄哄的人群,走過了一間又一間的教室,終於找到了我所在的班級。其他同學基本上都入座了,我也趕忙找了一個空位坐下。打量四周,同學們都在好奇地互相詢問情況;窗外,家長們也都在互相交流。在熟悉了周邊環境後,有一個男老師走了進來,原來他就是我們的班主任。老師走進來後,同學們立刻安靜下來。老師和我們交談了幾句之後,我的心情才放鬆下來,原來老師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嚴厲。
以後就要和這些新同學在同一個班級學習了,我們就成為了一個大家庭。作為班級中的一員,我希望我們這個班級要團結互助,要相互比著學,相互學習彼此的優點,要有一種在學習上不服輸的精神,更要互相幫助。我覺得只有這樣,我們的班級才能成為一個模範班級,一個真正的好班級。我也認為這個班是一個非常友好的班級,我的同桌、同學,都十分熱心,找他們借東西、問問題,都是十分熱心的。在這個班裡,我最喜歡的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和英語老師。
我們的班主任是化學老師,他上課詼諧幽默,道理簡單易懂,而且他讓我有了一種莫名的責任感;英語老師是一個愛笑的好老師,她給我一種慈愛的感覺,雖然默寫不及格會被罰抄,但是在她的言語中,我發現她是一位非常愛自己學生的好老師。
這個新班級十分團結,我喜歡這個新班級!
③ 長治地名的來歷30字左右
長治,古稱上黨、潞州、潞安府等。「長治」原為潞安府府治所在縣名,得名於明嘉靖八年,取長治久安之意。
④ 長治街道古名的由來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
1、宏門街
此街因潞安府城隍廟正門南面建有宏偉的廟門而得名。由南往北原依次建有六龍壁、宏門、木牌樓、石牌樓、山門、玄鑒樓、戲樓、獻殿、正殿、寢宮及各院東西配殿、廊房等建築。
2、甜水巷
古時,上黨古城內水鹼性大,多數水井苦澀難飲。相傳有一年,一位老者來到古城內,在該巷的一個飯鋪飲酒吃飯,酒足飯飽後卻無錢付賬,飯鋪老闆是個好心人,不僅不向他要錢,還送給他些銅錢作路費。
這位老者大概喝醉了,起身向旁邊的一口水井嘔吐。但井裡的水從此變得甘甜無比,人們都說那位老者就是酒仙李白,後該巷得名甜水巷。
3、東獅子街、西獅子街
東獅子街位於延安南路東側,西起長興南路,東至延安南路,全長約560米,以鐵匙巷(現為長興南路)為界,分東獅子巷和西獅子巷。過去沿街住戶門前多雕刻精美的石獅,故名。
西獅子街位於延安路西側。西起爐坊巷,東達延安路,全長約560米,寬10米。以鐵匙巷為界,西獅子街過去沿街有若干尊石獅,故名。
4、廟道巷
位於長興中路東側。西起長興中路,東達延安中路,東西走向,巷長約430米。因是潞安府城隍廟正門前東西方向的小巷,故名。
5、府坡街
位於上黨古城西大街北側,南起西大街,北至東州門街,全長約460米。以上黨門為界,分為府上街和府坡街,為古時進入潞安府的重要官道。
6、中山巷
位於新市西街西端,為東西走向的小巷,西起兵士巷,東至新市西街,長約240米。原名「張皮巷」,明清時期,為皮貨生產銷售聚集地。1932年國民黨長治縣黨部設於此巷,遂命名中山巷。
7、梅輝坡巷
位於古城大十字街西南、太行太岳烈士陵園東側,舊為煤市,堆積煤炭,地勢南高北低,形成坡狀,俗稱「煤灰坡」,命名雅化為梅輝坡巷,分為上梅輝坡和下梅輝坡。
8、石頭街
位於英雄南路東側,西起英雄南路,東至花園街,長約270米,是明朝時皇城沈王府通向其花園之路,因路面用石頭輔成,故名。
9、花園街
位於延安路西側。東起延安路,西至鐵匙巷(現為長興路),長約360米。這里是明清時期沈王府花園,民國時期為孟家范圍,故名。
10、英雄街
明清時稱衛前街。衛為明代軍事編制,於要地設衛。明永樂年間設潞州衛,按所處方位分衛前、衛後、衛東、衛西4個街巷。
1946年,為了慶祝和紀念太行區第二次群英會的勝利召開,長治人民在衛前街築起了一座雄偉壯觀的英雄門,門楣上嵌有雄鷹,並將長治當時最繁華的衛前街更名為英雄街,同時命名的還有英雄廣場和英雄台。
⑤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的由來
襄垣縣城建於戰國時期,由趙襄子在此築城而得名,至今已有近900年的歷史,無疑是一座古城。經歷了歷史滄桑的古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從1996年起,連續改造拓寬了太行路、新建路、迎賓街,建起了廣場花園和縣城公園,硬化了城內50條巷道,建成60個高標准園林式單位.
境內地勢東西高,中間低。東部及西北部山巒重疊,溝壑交錯。東部偉回山海拔 1728 米,是全縣制高點。中部丘陵起伏,海拔均在千米以上,其中間有盆地,以襄垣盆地最大,這里村莊集中,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該縣的主要糧棉產區。本境主要河流有北漳河和西漳河。西漳河由西北流向東南,橫穿境內大部地區,是該縣最大的河流。本境屬大陸性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8.8度,一月--8.1度,七月23.5度,年降雨量 535毫米,霜凍期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下旬,無霜期 160天。
⑥ 誰知道長治市的得名由來
長治市——永圖治世祝長安
長治是古上黨的中心區域,歷代郡、州、府首腦機關的駐地主要就在今長治市的城區。
「上黨」之名最早見於戰國初,《史記·趙世家》:「(趙成侯)十三年(公元前362年),成侯與韓昭侯遇上黨。」對於「上黨」的含義,東漢劉熙在他的訓詁名著《釋名》中是這樣解釋的:「黨,所也。在於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黨。」各類地理文獻也認為這里「居太行之顛,地形最高,與天為黨也。」上黨為天下之肩脊的感受,對於久居於此的人們來說可能體會不深,但你若從河北回望山西,便立覺山高萬仞,如在雲天,有不識上黨真面目之慨。
公元前262年,秦攻韓上黨,上黨守馮亭為了聯趙抗秦,遂把上黨的17座城邑獻給趙國,由此而爆發了長平之戰。秦統一後,在此置上黨郡,共領14縣:長子、屯留、余吾、銅
⑦ 長治和承治哪個名字好
長治市所屬各縣名字的由來及著名典故
長治市 長治因地處太行之巔,自古就有「與天為黨」之說,故又稱「上黨」。早在一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勞動生息,
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炎帝神農氏曾在此嘗百穀、制耒耜、興稼穡。堯舜時期,長治是「冀州之域,屬帝都畿內」。商為黎國,韓建別都,秦置上黨郡,北周名潞州,明朝時設潞安府,廓置長治縣,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潞城縣小吏陳卿亡命家鄉青羊山中,並憑借太行山間險要地形,聚眾起事,連陷遼、沁,明廷為之震恐。直到嘉靖七年十月,官軍以10萬兵力合擊青羊山,才將這支農民軍剿平。事後,為了加強對地限民悍的潞州實行有效管理,防止此類事件發生,明廷特於嘉靖八年二月詔升潞州為府,府城設縣。嘉靖賜府名為「潞安府」賜縣名為「長治縣」,以祈望這里長治
久安。這便是「長治」的由來。
二賢庄---二賢庄,在文學作品中和當地一些老人中都有「八里二賢庄」的叫法,是因為二賢庄位於古潞州府治西
門外八里(隋制,1里約等於今0.5華里)的地方。二賢庄並不是一個村子,它是一個獨立的,地勢明顯高出周圍村寨的封閉性庄園。兄弟單雄信二十歲左右,已個個武藝精通,更兼他們豪爽仗義,扶危濟困,當地人敬稱他們為「二賢」,
所居之地後來也就成了「二賢庄」。
2.捉馬---說的是戰國時期的事情。戰國末年,秦國日益強大,幾次想吞並上黨。當時的上黨守馮亭,自知不敵秦國,便將上黨17城獻給了趙國,由此引起了著名的長平之戰。馮亭也參加了這次戰役,不幸被秦兵斬殺,沒有了腦袋的馮亭仍然駕著戰馬跑回了長治城,有人見之大呼:「快來看哪,這個人無頭卻還能騎馬呢!」誰知話音剛落,馮亭便倒地身亡。人們為了紀念馮亭的忠勇,便立廟祭祀,名為將軍廟,原址在今長治市****小學處。那匹戰馬一直跑到城外才
被人捉住,這就是捉馬村的來歷。
3.東營、西營、中營---聽說也是因曹操在此屯兵而得名。
長治縣 明嘉靖年間始設長治縣,「長治」由此沿用。應該是取長治久安之意。 1.長治縣和高平交界處有個叫換馬的地方,相傳是當年廉頗因戰事繁忙馬跑累了在此換騎。
2.長治縣的八義村,是因為當時有8名義士攔路勸諫趙括不要盲目進兵,但趙括不聽反而殺了他們,百姓嘆其義
氣,埋葬立碑紀念,此地因而得名八義,現在當地還有「八義士諫趙處」的石碑
3.在長治縣西火鎮(原東火鄉)東,有一座山,原名天紫嶺,嶺上有一座規模宏偉的大廟,名為「天下都城隍」。全國的城隍廟很多,只有此地的城隍廟建在山上,是全國唯一的一處。據清乾隆年間廟碑記載:都城隍之神,東漢敕封者也,由漢而來千有餘年矣。據說當兵年劉秀被王莽緊緊追趕,追到天紫嶺上,劉秀口乾舌燥,無力再逃,這天紫嶺上既無人家,又無林木,只有一座小山神廟,劉秀慌不擇路,一頭撞了進去,把一個當門的大蜘蛛網撞出一個大洞,劉秀一看,不好!心想,王莽若是看到蜘蛛網已破,定要入廟搜查,那時我豈有活命?想到此,「撲通」跪在山神廟前:「劉秀遇難,請山神爺保佑,他日若是得地,定封你為天下都城隍。」話音剛落,只見蜘蛛網已經彌合,由此劉秀又躲過一難。
後來劉秀稱帝後,果然封天紫嶺上的山神廟為「天下都城隍」,負責管理天下所有的城隍,重修廟宇,親書匾額,
後又歷代修葺,規模越來越大,如今已成為長治縣吸引四海香客,招徠天下遊人的一處旅遊勝地。天紫嶺也由此改為城
隍嶺。
4.長治縣有個內王村,傳說王莽追劉秀,一路追到上黨這塊地方,眼看就要追上了,劉秀性命難保,這時候,看到一塊田裡有個老農正在犁地,劉秀別無選擇,一滾身藏在了犁溝里,老農急忙取些浮土將其掩上,並使犁地的馬站立其上,馬用三條腿站在劉秀藏身的周邊,另一條腿蜷起,主要是害怕踩著了腳下的劉秀。現在的馬站立的時候經常前腿蜷起,就是這么來的。王莽追來,拿槍滿地亂戳,卻偏偏忽略了馬肚子底下的那一小塊地,於是劉秀躲過此劫,後來做
了,這就是光武帝。為了紀念,人們便取「土內藏王」之意,將此村命名為「內王」。
潞城 古時叫潞子嬰兒國,所以叫潞城,又名嬰城。當年微子屬於皇子,封地就在這里,他與世無爭,在這
里躬耕生息。皇叔比干被紂王挖了心,首先想到來找微子,所以微子鎮這里有比干嶺,相當年神醫扁鵲在我們潞城盧醫
山采,所以那座山才叫盧醫山。另外,潞城的甩餅是獨一無二。
長子 「唐堯之世,封長子丹朱於境,故縣名長子」,相關的有丹朱鎮。精衛填海的發鷲山也在長子。長子是堯
王故里,堯王故里就在這里,堯之長子丹朱就是封在這里,封在堯出生的丹嶺。把長子朱封於丹地,故長子也稱丹朱。長子又稱為陶鄉,陶這個地方是堯童年和少年時期活動的地方。從古至今,長子及上黨一帶就有「長子不出門」的民間習俗,就是當孩子們長大成人分居時,長子是不能離開老屋的,有人經商,大兒子必須在家守業,在長治姓氏旁考中,名
字叫守業的肯定是老大。
1.長子的大堡頭和色頭也和長平之戰有關,秦軍坑殺40萬趙兵,屍骨成堆,頭顱壘成堡,故名堡頭鋪,後來改
為大堡頭。色頭,原名血頭,也是一個很悲慘的名子,秦將白起密令殺死趙軍降卒,按人頭論功行賞,秦軍爭砍人頭,血流成河,而今長子縣的丹河便因此得名。秦軍將血淋淋的人頭堆在現在色頭村附近,邀功請賞,人頭堆成小山,鮮血染紅大地,血頭因此得名。多年以後,唐玄宗李隆基巡行至此,撫今追昔,凄然長嘆,命僧侶做道場超度亡靈,並取其
諧音,將血頭改為色頭。
2.長子縣西鄉的老太太到縣大堂擊鼓告狀,告一隻猛虎吃了她的兒子。縣太爺崔珏一聽,便命有一身武藝的都頭李能前去捉虎。李能把虎擒獲後李能押著」罪犯」向長子城走去。老虎有路上走累了,李能就把虎拴在一塊石頭上歇息,這塊石頭就名為「拴虎石」,至今拴虎石周圍寸草不生。老虎口渴了,李能便牽虎到一條河邊喝水,沒想到老虎一口氣把
河水喝乾了,從此,這條河被叫做「干河」。
襄垣 原是趙襄子築城屯兵之地。公元前260年,秦王攻趙,晉侯趙襄子築城於甘水之北(今縣城北關貴江溝),
因城是襄子所築,又位於趙國邊界,故取名襄垣。
1.關於五陽的來歷,我聽過這樣的傳說,是和後羿射日有關,說後羿從天上射下九個太陽,其中有五個落在這里,因此
得名五陽。
2.虒亭的來歷.別看亭鎮不大,只不過是個鄉村小鎮,但它的歷史卻很悠久,亭之名還是戰國時晉國大夫羊舌赤起的呢!戰國時,這個地方有一座城邑,名叫鐵染城。城的四周山高林密,野獸眾多,特別是有幾只老虎,十分兇猛,時常闖入城中傷人,城中百姓真是「談虎變色」,苦不堪言。當時,晉文公手下有兩員大將,一個叫崔丑,一個叫魏徵,二人決心為民除害,殺死老虎。在徵得晉文公的同意後,魏、崔二人帶領士兵上山去了,經過十多天的圍獵,將老虎全部圍在甄平山的一個山嶺里。於是,二人帶領士兵在嶺上將虎全部捉住,無一漏網。接著在鐵染城外建了一個很大的籠子,將虎放在里邊,困了起來。在籠邊分別建了兩個高亭,其目的是為看守老虎之用。人們稱大籠子為「虎籠」,稱亭子為上虎亭和下虎亭。過了一段時間,老虎被困餓而死,虎患已絕,人們便在虎亭四周蓋起房屋,定居下來,逐漸形成了村落,並定名為「虎亭村」。又過了好久,晉文公分封時,將虎亭這塊地方封給了大夫羊舌赤。羊舌赤一到領地,便犯嚼咕,十分不快。他想,虎是吃羊的,羊是怕虎的。自己叫羊舌赤,這個地方叫虎亭,極為不祥,千萬不行。羊舌赤畢竟是個大夫,不是個白吃飯的。瞑目沉思一陣子,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把地名中的「虎」字加上兩筆就變成了虒,既保留了原來的「虎」字,音又變成了虒。虒者死也,「死虎」當然不可怕了,別說是「羊」,連小蟲子也不怕它!就這樣,「虎亭村」就被「虒
亭村」取而代之了。這一「代」就是幾千年。恐怕以後也不會有人再把它改過來,它將長此存在下去。 3.襄垣虒亭鎮有箭壑村,相傳西漢末年,劉秀被王莽追殺至此,王莽開弓放箭直射劉秀,幸好路旁有一巨石,劉
秀躲在石後,倖免於難,但巨石上卻被利箭劃開一壑,故名箭壑。
4. 襄垣縣的常隆村,說是此地古時有十條惡龍為虐,大禹治水時路過此地,與十條惡龍進行了一場生死博斗,結果九條惡龍被降伏,有一條逃到此地藏了起來,因此得名藏龍。後來宋太祖趙匡胤路經山麓,遇一樵夫問:「此地何名?」樵夫答道:「藏龍。」趙匡胤聞之失色道:「此地藏龍,對朕稱王極為不利。」於是,吩咐隨從轉告鄉里,改藏龍為常隆。
5.在襄垣的夏店,有個馬喊村,說得就是張良的故事。相傳在漢朝時,劉邦天下既定,大封群臣,劉姓將領都封為王,而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卻封為侯,身為漢初三老的張良看出劉邦的私心,就不辭而別,回到故鄉襄垣隱居。
劉邦痛失良臣,便帶領人馬日夜追趕,曉行夜宿,當來到襄垣夏店地界時,正值烈日炎炎,人困馬乏,劉邦便令軍士找水,但找了半天,一滴水也沒有找到,劉邦不信,便親自下馬來找,突然馬蹄陷入一塊石頭之中,那馬一聲長嘶,猛然拔蹄,只見蹄下一股清泉噴涌而出,直到人馬喝足,那泉仍然涌流不竭。劉邦深感稀奇,但將此地命為「馬喊」,將那股
清泉命為「馬刨泉」。
6.襄垣縣的古韓鎮有個好去處,稱為「涼樓」,古為縣八景之一。涼樓的來歷也源於一段神話傳說。涼樓的附近有
個村子叫做北里信,北里信村東南有處水潭,叫鹿哭泉。相傳在很早時,這里有一對夫妻,生了一個兒子,除了兩只和人一樣正常的眼睛外,左臂上還長有一隻眼睛,取名「三目子」。因其與常人不同,父母為避災禍,便將三目子遺棄荒郊,被一隻鹿銜走。數年後,有一個獵人路過鹿洞,發現了洞內的三目子,便將其帶回家中撫養。鹿回來後,不見了三目子,四處尋找終不得,垂淚成行,憂郁成疾。那滴滴鹿淚化作一股清泉,人稱「鹿哭泉」。據說喝了此泉可使無奶的產婦
如注,所以常來這里求奶的人很多。
三目子四歲那年,經百法和尚點化,左臂上的那隻眼睛睜開了,便到建封寺修練,十歲開始遊方,人稱「三目僧」。據傳三目僧原是隱居在燕山腳下的南天隱叟,因與姜太公鬥法失敗,被黃飛虎發配到古韓,才投胎人間的。三目僧為了報答黃飛虎的不殺之恩,便為黃飛虎三月二十八的生辰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祝壽聖殿,中有涼樓最為壯觀,夏季來臨,
此樓內卻涼爽如秋,故稱「涼樓」,由此而形成了方園百里的涼樓大會。
三目僧為了報答黃飛虎的再造之恩,送給了黃飛虎一封厚禮,在神仙界中開了一個行賄受賄的先例,大概從那個時候起,腐敗之風便屢禁不絕。因姜太公在封神的時候,封黃飛虎為五嶽之首,仍加敕一道,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
獄,所以民間就有了「生前趕了涼樓會,死後不受閻王罪」的民謠。
黎城 因原是黎國所在地而得名。相關的有黎侯鎮。哦對了還有個黎侯虎不知道是原來就有,還是現在人的創
新。
1.黎城縣的黃崖山,有個聖人泉。相傳,當年二郎擔山趕太陽,路經此地住了一宿,他看到這里一片干石山,田地禾苗枯焦,生靈塗炭,起了惻隱之心。第二天拂曉,他拿起半葫蘆神水,朝著山下的村民,發出雷霆般巨喊,「接水!」誰知此時正是黎明,村民都還沉浸在夢鄉里,那魯莽的二郎神見無人理睬,便烈性大發,將葫蘆踢倒,使神水滲進了黃崖山裡,鑽入地下。1941年夏天,左權將軍帶領戰士經過艱辛探求,終於將這股清澈的泉水挖了出來,左權將軍離開
這里不到半年,便犧牲在遼縣的十字嶺。為紀念左權將軍,當地老百姓就把這股泉水稱為聖人泉。 屯留 殷商時為余無戍,春秋時稱留吁,戰國時稱純留,西漢時置屯留、余吾二縣,東漢時又並余吾稱屯留縣,
以後歷代沿襲。
1.屯留西賈鄉的牛角川與嶷神嶺相鄰,相傳,過去每逢農歷七月十九日,嶺內有頭金牛總要吼叫,「沒有鑰匙,
沒有鑰匙」。這件事被一位南方的盜寶人聽到了。來到嶷神嶺尋找打開寶藏的鑰匙,在一個山村發現了一位名叫鑰匙的孤兒,於是在七月十九晚上帶著鑰匙來到嶷神嶺,當金牛吼叫時,他大聲說鑰匙到了,這時嶺中出現了一個山洞。洞里有頭金牛正在碾金豆子。他們急忙跑進洞中,抓住牛角往外拉牛,用力過猛,把一隻牛角拉了下來,這時洞口正在關閉,他們只能拿著牛角往外跑,當跑到今天牛角川一帶時,不小心牛角掉在地上鑽入地內,從北向南穿去,形成一條溝,後
來人們將二人歇息的那個村莊叫成牛角川。
平順 明嘉靖三年,為反抗明王朝賦役暴政,青羊里石埠頭人陳卿領導了五萬餘人的農民起義。明朝統治者
動用了數十萬,歷經五年,於嘉靖七年十一月才殘酷****了農民起義軍。為了加強對青羊里人的統治,明朝統治者於嘉靖八年,割潞城16里,壺關10里,黎城5里,共31里,在青羊里設置了平順縣,其意為「剿平逆寇,地方平順」
1.平順縣花園村南側,東西各有一座高山,兩座山從中間截斷,形成一大夾縫。兩座山頂拱夾著一個有千餘立方米的橢圓型巨石,刮大風時,石頭還能不停地搖晃。此石有形成於造山運動時之說,也有天外飛來之說。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拚命追殺劉秀。一日,劉秀被王莽緊追不舍,到了一塊開闊地里。一老農正在趕一頭牛犁地,劉秀求老農幫其藏身。老農急中生智,將劉秀藏於犁溝,讓老牛卧在其身上。王莽到來問劉秀去向,老農言說:「不知。」喜鵲嘴賤,向王莽示意「使槍扎,使槍扎(嘁喳喳)。」烏鴉飛過,嘴裡正銜一石頭,隨即把石頭放在花園村上兩山尖正中,喊道:「瞎話,瞎話(咯哇)。」騙走了王莽,劉秀得救。從此,劉秀藏身的犁溝之地叫「卧牛地」,烏鴉銜的巨石永世放在了花園村上的兩山尖中,人們取名「鴉銜石」。
2.平順青羊鎮的老馬嶺村,包含著馬趵泉、塌地馱、北界、後家界等自然庄,這些自然庄大都與王莽趕劉秀的傳說有關。據傳說,劉秀人馬逃至馬趵泉,人馬乾渴無奈,劉秀騎的那匹馬就地趵了幾蹄子,突然一股清泉湧出,人馬喝足水後繼續往西跑,就在這時,王莽的追兵已經趕了上來,劉秀想:這個山如果能塌斷,他們就不會趕上來了。正在遐想之中,突然山崩地裂,大山中間塌陷下數十丈深,王莽的兵馬過不去了,從此得名塌地馱;王莽的兵馬無法繼續追趕而退兵,劉秀藉此機會在老馬嶺上睡下休息,因此這個山頂叫成瞌睡腦;劉秀睡覺之前,他劃地為界,東北邊以後家莊為界,南邊以瞌睡腦南山腳為界,因此而得名北界和後家界;當劉秀睡下時,他的馬卧在他的身旁看守了他七天七夜,不吃不喝。當劉秀醒來時,馬已困餓而死,劉秀哭祭之後,將馬埋在山嶺上,並封此山為老馬嶺。 3.在平順石城鎮的東北部邊陲,有一個村莊叫馬塔,傳說王莽趕劉秀時,劉秀的馬跑到馬塔山上,又飢又渴,
止步不前,打一鞭踏兩步,一直把山坡上的石頭都踏下了很深的馬蹄印,直到現今山上仍有馬蹄印。可是後邊王莽的追兵追得緊,眼看就要趕上來了,劉秀只好下馬藏身。待王莽追兵過後,劉秀才安全走出來重新上馬趕路。為表示在此地得救的感激之情,他封這個救他生命的村子為「馬踏村」。後因在村中修築起一個八角十二層的磚塔,故將馬踏改為馬塔。
壺關 因古縣治之北有百穀山,之南有雙龍山,兩山夾峙,中間空斷,山形似壺,地勢險要,以壺關口為關,因而得名「壺關」。
1.壺關的辛村有一條溝叫做龍尾溝,傳說大禹在此治水時,水淤不通,他騎著的一條黃龍用尾巴用力一甩,甩成了一條泄洪的水溝。為紀念此事,辛村還建起了大禹廟。
2. 壺關的晉庄有座明光寺,有一天,劉秀被王莽追至此地,筋疲力盡,再也跑不動了,忽然看見前面有座寺廟,但艱難地摸了進去,又飢又餓地昏睡了過去,睡夢中他是又有吃又有喝,霎時酒足飯飽身。一覺醒來,原來是個夢,但身上確實來了精神,抬頭一看,只見老佛爺正在笑咪咪地看著他,劉秀明白這是老佛爺在保佑他。於是他向佛爺拜道:"謝佛爺保佑,劉秀如有出頭之日,一定給老佛爺再塑金身。"說完,劉秀走出寺院,見天已快亮,東方出現一片明光,劉秀贊道:"好一座明光寺啊!"
劉秀登基後,果然整修了廟宇,給佛爺重塑了金身,並賜名"明光寺"。如今,寺廟雖已破敗,但這個傳說卻流傳
了下來。
3.二仙本是兩個聰慧美麗的少女,屯留人氏,生母早去世,繼母對她們十分苛刻,時常虐待,但她們仍至孝不二,感動天地,升入仙界。宋朝時,西夏入侵,宋出兵抵抗,大軍路過壺關樹掌境界,宋軍糧草不濟,正在危急之時,二仙扮做農婦送飯於軍中,只一個缽盂,竟供得千軍萬馬。因此,宋徽宗於政和元年(1111)敕封二仙沖惠、沖淑,廟額真澤,如今真澤宮還存有二通宋徽宗的親筆御碑。因為二仙真人的緣故,這個村子被叫做神郊,河被叫做神郊河。在樹掌鎮,與神郊有關的村名還有很多,如神北,位於神郊北而得名;神南,位於神郊之南;上河,位於神郊廟上方,緊靠神郊河;南郊,位於神郊廟之南。
4. 壺關還有兩個村子也和二仙真人有關,一個是福頭村,傳說,二仙真人得道之後,最早看中了小廟嶺的那個地方,但在搬遷途中得知小廟嶺已被土地爺佔去,便在此地大哭了一場,因此得名哭頭,後形成村落,哭字不利,遂改為福頭;另一個是回車村,二仙真人哭了一場之後,便決定搬回原來的住處,在此掉轉車頭,因此便名回車。 5.壺關橋上鄉有個楊家池村,地處太行大峽谷旅遊區,村南岸是懸崖峭壁,絕壁上有個天然洞穴,人稱女妖洞,北宋時期,楊六郎掛帥,前去邊關抵抗遼兵。路經壺關,在此地安營紮寨。楊六郎聽說對面山上有個女妖精,每天吃人肉,喝人血,不由的怒發沖冠,拔出寶劍領兵殺進女妖洞,那女妖見是楊元帥領兵殺來,嚇得一溜煙跑了。楊元帥把劍插進女妖洞的石縫里,以鎮妖氣,從此以後,那女妖就再也沒有出現過,百姓又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人們為了紀念楊六郎的鎮妖功績,就把楊元帥安營紮寨的地方叫做楊家池。在女妖洞的洞口上,還有一道深深的寶劍印。
沁源 因河發源於此而得名。
1. 沁源的靈空山,也是一處旅遊勝地。靈空山的中心地帶叫做五龍川。傳說五龍川原是蓋海龍王的五個兒子的居住地,五條小龍每日里在靈空山下的一個大水潭中戲水玩耍,因此叫做五龍池。龍母和它們住在一起,閑來無事,就到靈空山上找聖壽寺里的老和尚下棋,龍子覺得男女授受不親,有礙仙規,多次勸母,龍母不聽,五條小龍便取五龍池中之水來淹其母,被龍母取手帕將水吸盡,五龍又將南北兩山向龍母和老和尚擠來,龍母取頭上金簪將兩山頂住,化作一
條石橋,這就是靈空山的一景:仙橋。
2.靈空山仙橋東北有十八盤,石盤小路,曲曲彎彎,盤盤是景,景景有異,據說那就是龍母為和老和尚下棋,每
日往來山道之間走出來的。
沁縣 郭村鎮有個池頭村,說得是天上的事。盛傳中華大地數千年之美麗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就發生
在這里,村頭那一汪池水,曾是天上織女洗浴的地方,村中有位柴姓牛郎,偷偷將織女的衣服藏了起來,織女找不見衣服,只好與牛郎拜堂成親,並生下一男一女,後此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便將池頭劃地河,形成天河,牛郎織女只能隔河
相望,只有等到每年的七月初七,由喜鵲搭橋,他們夫妻才能見上一面。
武鄉 故城鎮有個山交村,相傳在晉時,山交村裡有一個叫王質的樵夫上此山砍柴,遇見兩個童子下棋。王質放下斧子從旁觀陣,童子給了他一個棗核大的鮮果。吃了以後,頓覺精神大振。片刻,童子說:「看你的斧把爛了」。王一看果如其說,很覺驚奇。他帶著斧頭回到村中,已無人認識。告知姓名,村人都說數百年前彷彿有此人。王質得道成仙,後人在此山建王仙翁廟。從此此山被世人稱作爛柯山,一直沿用至今。
有點多 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⑧ 潞安在哪個省
山西長治侯堡。潞安集團是山西五大煤炭企業集團之一,現有總資產1081億元,職工家屬30萬人(包括潞安新疆公司),子分公司75個。兩次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兩次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企業」。
2016年8月,潞安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9位。2018年7月,潞安集團在"《財富》世界500強"中排行第495位。
2019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公布,潞安集團位列462位。2019年11月8日,山西省企業聯合會、山西省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2019山西企業100強,潞安集團以營業收入1775.42億元排名第一。
(8)潞安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2019年3月23日,潞安集團召開2019年黨委工作會、行政工作會暨六屆二次職代會。三會合一,會議內容豐富,議程緊湊,充分體現了會議少而精、務實且高效的特點。
潞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游浩在會上明確要求,要按照省委統一部署,扎實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聚焦 「六個破除」「六個著力」「六個堅持」,高質量、高標准完成「4個階段、10項規定動作、33項具體工作」,以大討論牽引全年工作開局,形成一批促進改革發展的重大舉措。
⑨ 山西長治古稱上黨,在歷史上有多重要
上黨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往東出太行山是華北平原,往南出進程越黃河就是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陽,往北不遠是太原,由於它特殊的地理存在,決定了上黨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不管在哪個朝代,上黨在歷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⑩ 山西長治是什麼時候有的這個名字
長治市。商、周為黎國地,戰國時為韓別都。秦並吞六國後,屬上黨郡,隋置上黨縣,明嘉靖年間始設長治縣,「長治」由此沿用。1951年改設市,由省直轄,1958年劃歸晉東南專署,1975年復由省直轄。1983年增轄長治、潞城二縣,1985年改為現建制。市內:二賢庄、捉馬、東營、西營、中營---聽說也是因曹操在此屯兵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