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西安鼓樓的名字由來

西安鼓樓的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5-15 10:46:25

Ⅰ 鍾樓鼓樓得名的原因是什麼

鍾樓位於西安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原址在今西安市廣濟街口,明萬曆十年移於現址,清乾隆五年曾經重修。鍾樓上懸掛銅鍾,用以報時,故名鍾樓。

鼓樓位於西安市西大街與北院門交匯處,東於鍾樓隔廣場相望,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清代曾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擊鼓報時,故名鼓樓。

Ⅱ 西安鍾樓名字的意義是什麼

鍾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樓上懸掛鐵鍾一口而得名。
初建時,地址在今廣濟街口,與鼓樓對峙。明神宗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龔賢主持,將鍾樓整體遷移於今址

Ⅲ 西安鼓樓有哪些歷史背景

在明代,除了明代城牆外,又建了兩處標志性建築鼓樓和鍾樓。西安鼓樓位於西安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向東與鍾樓相望,始建於1380年,比鍾樓早建4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1699年和1740年鼓樓先後經歷兩次重修。樓上原有一面巨鼓,每天擊鼓報時,因此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巨鼓早已不在,只有鼓樓巍然聳立。

西安鼓樓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鼓樓。第一層樓身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層樓重檐歇山頂,上覆綠琉璃瓦。樓的外檐和平座都裝飾有青綠彩繪斗拱,使樓的整個建築層次分明,渾雄博大。登樓的青磚階樓設在磚台基兩側,在第一層樓的西側有木樓梯可登臨樓的第二層。

在鼓樓的南檐下正中,懸掛有「文武盛地」藍底金字匾額,是清朝乾隆年間重修此樓竣工後,陝西巡撫張楷模仿乾隆皇帝的御筆書寫的。北檐正中懸掛有「聲聞於天」匾額,筆力挺拔,相傳是咸寧李允寬所書。兩匾不僅說明了建築物的意義,且如畫龍點睛,使樓生氣盎然,更顯得宏偉壯麗。

Ⅳ 西安鍾樓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唐代有很重要的鍾樓是景龍觀鍾樓,景龍觀位於唐崇仁坊開通巷內,即今東南城牆外。景雲二年(711年),唐睿宗為景龍觀鑄成銅鍾即景雲鍾,並「行三重樓以憑觀」,景雲鍾重達6噸,現存陝西歷史博物館。後景龍觀更名為迎祥觀,迎祥觀鍾樓位置適中,位於唐三大宮殿區中間,皇宮上朝、政府辦公和商業活動都要統一作息時間,迎祥觀鍾樓起到了鳴鍾報時、號令全城的作用。

其後朝代更迭,長安外城逐漸毀滅,迎祥觀鍾樓孤懸東城牆外,鍾樓遷到城內勢在必行。根據史料記載,在金元時期,城中心廣濟街十字已有鍾樓,並新建迎祥觀。又據記載,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元代鍾樓舊址上復建鍾樓,位置在西大街廣濟街十字,樓設三層,有十丈多高,鍾懸在最上層中央,此鍾樓一直保存到清末。明代西安城向東、向北延伸,城中心東移到今鍾樓位置,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在今鍾樓位置新建西安鍾樓,其結構更為勻稱,並加設基座,保存至今。

車寶仁教授表示,從名稱、功能、作用、形制和所懸之鍾來看,唐代崇仁坊景龍觀鍾樓受皇宮鍾樓影響很大,並與金元明清迎祥觀鍾樓及明清至今的鍾樓具有一脈相承的關系,因此可以確定,西安鍾樓起源創建於唐代初期。

Ⅳ 西安鼓樓的由來

鼓樓。它創建於公元1380年,以前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傍晚擊鼓報時,與鍾樓上的鍾形成「晨鍾」、「暮鼓」(長安八景之一「晨鍾暮鼓」),故稱作鼓樓。後來不再用來報時,只是在戰爭時才擂鼓報警。
鼓樓樓基面積為1924平方米,樓基高34米,基座用青磚砌成。樓體呈長方形。外部為重檐三滴水的歇山頂式,內部上下兩層,外部樓檐均飾有斗拱。四周有迴廊,內外貼金彩繪,金碧輝煌。

Ⅵ 鼓樓地名的來歷及形成

同意晨鍾暮鼓 是古人用來報時的
西安市的鍾樓在市中心 而鼓樓在偏北一點的廣場上
南京市的鼓樓則在市中心(現在叫鼓樓廣場 樓已經沒有了)

Ⅶ 鍾樓和鼓樓的起源及用途是什麼

1、鍾樓和鼓樓的起源:

在人類社會,為了統一人們的行動,就必須統一時間,因此需要建立授時系統。中國古代的授時系統就是人們常說的「晨鍾暮鼓」,即早晨敲鍾,傍晚敲鼓,鍾樓和鼓樓因此而產生。

2、用途:報警報時

如唐代實施晨鍾暮鼓,鼓響,城門關閉,實行宵禁;鍾鳴,城門開啟,萬戶活動。老百姓都習以為常。

為了准確時間,鍾鼓樓最早備有4個銅漏壺,分別叫:天地、平水、萬分、收水。漏壺正中安裝了1個名「饒」的銅樂器,以機械操縱,時到每刻擊饒報點。

(7)西安鼓樓的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古代其他報時方式:

(1)打更

打更,在舊時成都,是個較為普遍的職業。在過去的成都,人們缺少精確的報時手段,晚上的報時就幾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農村城鎮都有打更的。那時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娛樂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聽到更夫的打更聲,便知道了時間,按慣例該做什麼,人們都過著一種按部就班的平靜生活。

別看小小的打更,還有許多門道。比如,打落更(即晚上七點)時,一慢一快,連打三次,聲音如「咚——咚!」,「咚——咚!」,「咚——咚!」;打二更(晚上九點),打一下又一下,連打多次,聲音如「咚,咚!」。「咚,咚!」;打三更(晚上十一點)時,要一慢兩快,聲音如「咚!——咚,咚!」;打四更(凌晨一點)時,要一慢三快,聲音如「咚——咚,咚,咚」;打五更(凌晨三點)時,一慢四快,聲音台「咚——咚,咚,咚,咚!」

打更節奏,總體來說是由慢到快,連打三趟便收更結束。但為什麼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時)呢?因為成都人早睡早起,五更一過便開始起床做家務了,「一日之計在於晨」嘛,就連皇帝也在五更天便開始准備上朝了。另外,還有種說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時不宜驚動他們以免影響他們回不到陰間而在陽間為禍,當然,這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了。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覺,而要守著滴漏(一種記時的東西)或燃香(也是計時的東西),才能掌握准確的時間。

(2)午炮報時

在清末到民國初年,聳起的樓宇阻擋了鍾聲,人們就找到了聲音更大的裝備——大炮,進入了午炮報時的時代。在北京德勝門東側的城牆上設有一座炮台,用來報時的「午炮」就架在這里。

炮台有電話與北京觀象台連通,每當快到中午時,兩個值班人分工合作,一人守在電話旁,聽電話里傳來的指令;另一人揭開炮衣,裝好炮葯、手持點燃的長香,站在炮位上靜候指令下達。當北京觀象台通過電話發來指令時,炮台上的人馬上點燃炮葯,午炮發出轟鳴,這聲音響徹大街小巷,人們就知道:現在是中午12點,有鍾表的趕忙對表。

(3)西洋高招 :落球報時

在歐洲,當中國人進行午炮報時的時候,他們開發出了另外一種落球的報時方式。最先進行落球報時的是英國倫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每天中午13點整(有些地方是中午12點),天文台鍾樓頂端的圓球准時落下,附近海域停泊的船隻據此調節船上的鍾表,然後帶著調好的鍾表升帆出海。

雖然今天我們看這種方法有點粗疏,但海員對它卻懷有崇敬之情,因為它為海員忠實服務近百年之久。17世紀以後,航海事業蓬勃發展,海員比任何人都更迫切地需要精密計時。對海員來說,精密時鍾猶如生命線,沒有它便難於知道船隻的位置,就有觸礁的危險。對於海員,「中午13點落下的圓球」是無比親切的。

我國曾經進行過落球授時的是上海,19世紀80年代,法租界當局就在法國碼頭設置信號站,正午時刻利用信號塔頂落球報時,為來往上海港的各國船隻服務,時間由徐家匯觀象台控制。

Ⅷ 鍾樓的來歷是什麼

我國的鍾樓有很多,如西安鍾樓、北京鍾樓 、靖江鍾樓 、福州鍾樓 、榆林鍾樓,它們的來歷也各不相同,以西安鍾樓為例,講一下它的來歷。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不久,關中一帶連連發生地震,民間相傳城下有條暗河,河裡有條蛟龍,蛟龍在翻身,長安在震動。朱元璋怕了,心裡感覺不踏實,於是想辦法要壓著它。道人術士們給他出了個主意,讓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鍾樓,鍾乃天地之音,可鎮住蛟龍。為此,朱元璋專門修了一個全國最大的鍾樓,並調來「天下第一名鍾」景雲鍾前來助陣。
鍾樓修了,朱元璋又派他的二兒子鎮守西安,這就是著名的秦藩王,秦藩王的王府就在今天的西安新城。碑林博物館正門口那兩個銅獅子,就是秦藩王王府的東西。
明王朝定都南京後,其間還有一次遷都之議。有大臣主張遷都西安。朱元璋曾有些心動,專門派太子朱標赴西安實地勘察,選擇宮室基址,並繪制陝西地圖進獻。太子朱標從陝西回到南京後,呈獻了陝西地圖給父親朱元璋,並詳細介紹了西安的地理優勢,認為:「舉天下莫關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號為險固」,提議遷都西安。此時朱元璋已經年邁,太子朱標不久以後英年早逝,這位晚年喪子的老人心力憔悴,遷都之事不了了之,西安在歷史上最後一次錯失了重溫國都舊夢的機會,但西安鍾鼓樓已按照皇家建築級別建成,西安鍾樓的重檐攢尖式屋頂和故宮中和殿相同,鼓樓的重檐歇山式屋頂和天安門城樓一樣。不僅是房頂屋檐,西安鍾鼓樓描龍畫鳳的和璽彩繪,同樣只使用於皇家建築當中,非比尋常。

西安鍾樓,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初建在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整體遷移於今址。現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的市中心,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屬碑林區管轄)。
鍾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每邊長35.5米,佔地面積1377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西安鍾樓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鍾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所以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來說,它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首。

Ⅸ 鼓樓的歷史由來

歷史上的天津鼓樓曾是天津衛的「三宗寶」之一,民諺說:「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
歷史上,天津鼓樓曾兩建兩拆。公元1404年(明永樂二年)天津設衛築城,到明弘治年間(公元1493年左右),山東兵備副使劉福將原來的土城固以磚石,並於城中心十字街處建鼓樓。樓高三層,磚城木樓,樓基是磚砌的方形城墩台,四面設拱形穿心門洞,分別與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相對應。鼓樓城台建有木結構重層歇山頂樓閣,上層樓內懸大鍾一口,約兩噸,鐵鑄,為唐宋制式。大鍾初用以報時,以司晨昏,啟畢城門,早晚共敲鍾108響。鼓樓北面有清代天津詩人梅小樹撰寫的一副抱柱聯:「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鍾聲」。
1900年,八國聯軍侵津,第二年天津城牆被迫拆除。由於遭兵燹之災,鼓樓日漸頹圮。1921年(民國十年),有拆建鼓樓之議,並於年內完成。重建的鼓樓,用舊城四門樓之名,由天津書法家華世奎重書,鐫於鼓樓四門,曰鎮東、安西、定南、拱北。
1952年11月7日,因貫通道路,鼓樓拆除。
改革開放,中華振興,津沽文脈,得以傳承。1994年天津開始了危陋房屋大片改造工程,作為危改重點的老城廂地區也因此使鼓樓有了重建的機會。鼓樓重建工程於2000年11月25日開工,2001年9月28日竣工。
新建的鼓樓位於天津老城廂中心。重建後的鼓樓宏偉典雅,青磚牆面,白玉欄桿,飛檐斗拱,碧瓦丹楹,油漆彩繪,雕梁畫棟。鼓樓及周邊的商業街,既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新的旅遊勝地。
重建後的鼓樓體量增大,彌古而不拘古,雅俗共賞。為27米見方,高27米的體量。取「9」的倍數,因為「9」為陽數之極,有吉祥內涵。鼓樓廣場9乘9共81平方米。鼓樓主體為鋼混結構,磚城木樓,須彌基座,木樓外形按明清木作大式,設斗拱和飛檐,做殿式旋子彩畫,重檐歇山屋頂。瓦作大式灰色簡瓦屋面,綠琉璃券邊,漢白玉欄桿,脊上飛檐走獸。磚城四面做明式七券七伏鍋底券拱門,穿心門洞,四拱門上方恢復漢白玉城門石,仍鐫刻鎮東、安西、定南、拱北字樣。新鍾的體量增大,高2000毫米,寓意為2000年製作。鍾的材料為響銅,重及三噸。鍾上銘文由馮驥才、張仲先生撰寫,字體為繁體魏碑。

Ⅹ 誰知道陝西西安鍾樓鼓樓的一些歷史方面

鍾樓位於西安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原址在今西安市廣濟街口,明萬曆十年移於現址,清乾隆五年曾經重修。
鼓樓位於西安市西大街與北院門交匯處,東與鍾樓隔廣場相望,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清代曾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擊鼓報時,故名鼓樓。鍾樓上懸掛銅鍾,用以報時,故名鍾樓。鍾樓是個交通樞紐口,東西南北的四條大街的風格都不同,有文化街、服飾街、食品街等等。
鍾 樓

鍾樓位於西安市中心,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邊長35.5米,面積約1377.4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並分別與明城牆東、南、西、北四門相接,這就是西安人引以為自豪的鍾樓。它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許多鍾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鍾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

特點:鍾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樓上懸掛鐵鍾一口而得名。初建時,地址在今廣濟街口,與鼓樓對峙。明神宗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龔賢主持,將鍾樓整體遷移於今址。鍾樓呈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重檐斗拱,攢頂高聳,屋檐微翹,華麗庄嚴。這座正方形磚木結構建築物,自地面至樓頂高36米,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每邊長35.5米,高8.6米,全部用青磚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競均為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過去是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交會的通道,人流車輛從券洞通過,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券洞無法適應交通流量需要,現在券洞早已封閉;在鍾樓周圍另闢圓形環道。鍾樓的設計構造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歇山頂式不只是增加建築形制的美觀,而且緩和了雨水順檐下落時對建築的沖擊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運用了力學原理形成均勻負荷。四角攢尖的樓頂按對角線構築四條垂脊,從檐角到樓頂逐漸收分,使得金頂穩重庄嚴。樓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間扣以筒瓦,以銅質瓦河固定,更使建築穩固結實,成為渾然一體的建築藝術珍品。整體拆遷:鍾樓的二樓西牆上,嵌有一方《鍾樓碑》,記述了這座巨大建築經歷過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整體拆遷。鍾樓初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當時它的位置在西大街以北廣濟街口的迎樣觀,距目前所在位置約1000米。這一位置正在唐長安城的中軸線上,也是五代、宋、元時長安城的中心。雖然明代初年擴建了長安城,但那時人們大概圃於習慣心理,初建 鍾樓時沒有與擴建後的城市格局相適應。過了兩個世紀後,隨著城市中心東移,城門改建,新的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形成,位於迎祥觀的鍾樓便日益顯得偏離城市中心。到了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在陝西巡撫龔俄賢的主持下,鍾樓來了個整體拆遷。據碑文記載,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本質結構的樓體全是原樣原件,所以耗資不多,工程迅速。完成這樣一座龐大建築的拆 遷裝建,即使在現代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它既需要高超的建築安裝技術,又需要嚴密精細的工程組織,這項完成於16世紀的特殊工程,實在是我國建築史上值得自豪的創舉。

巨鍾軼聞 :鍾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鍾,重5噸,鍾邊鑄有八卦圖案,建造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但它比鍾樓早先懸掛的銅鍾卻小得多了。鍾樓原先懸掛的巨鍾是唐代景雲年間鑄造的「景雲鍾」(現藏於碑林博物館)。據說,遷到今址之後,雖然樓的式樣大小並沒有改變,景雲鍾卻怎麼也敲不響了。無可奈何,只有另換。

浮雕故事:鍾樓的門扇槁窗雕樓精美繁復,表現出明清盛行的裝飾藝術。仔細欣賞門扇上一幅幅浮雕,它們會告訴你古代許多饒有趣味的典故軼聞。第一層北門,自西向東依次為;虯髯客;木蘭從軍;文姬歸漢;吹簫引鳳;紅葉題詩;班昭讀書;博浪沙椎秦;唱籌量沙。第一層東門,自北向南依次為:長生殿盟誓;連環計;黠鼠 夜擾;掛角讀書;卞莊刺虎;嫦娥奔月;東坡題壁;李白邀月。第一層南門,自東向西依次為;文王訪賢;伯牙鼓琴;畫龍 點睛;斬蛇起兵;伯樂相馬;柳毅傳書;舜耕歷山;把橋授書。第一層西門,自南向北依次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龍友頌雞;黃耳傳書;孫期放豚;陶侃運磚。第二層樓南門,自東向西共八幅「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畫面,依次為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曹國舅、鐵拐李、藍采和、韓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層北門,自西向東共八幅勺「仙醉酒」畫面,依次仍為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曹國舅、鐵拐李、藍采和、韓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層東門,自北向南依次為;單刀赴會;擊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擇鄰;子路負米;畫獲教子;溫嬌絕裙;聞雞起舞。第二層西門;自南向北依次是:寫經換鵝;茂叔愛蓮;灞橋折柳 ;踏雪尋梅;陶潛愛菊;尋隱不遇;孤山放鶴。

鼓 樓

鼓樓,東與鍾樓隔廣場相望。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鍾樓大四歲,迄今已有611年歷史,為重檐三滴水與歇山頂的木結構,高大雄偉。清代曾兩次修耷。樓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擊鼓報時,故名鼓樓。昔日樓檐下懸掛有巨匾,南為「文武盛地」,北為「聲聞於天」。鼓樓斗拱彩繪,外觀莊重絢麗,與鍾樓為姐妹樓,亦有 「晨鍾暮鼓」之說。

鼓樓系古典建築,基座為長方形,用青磚砌成,樓高33米,面積1924平方米。樓基正中辟有南北券門洞,連通北院門和西大街。建築結構採用重檐三滴水式與歇山琉璃瓦頂形式,與鍾樓相輝映,樓內有梯可上,登至二樓,憑欄可眺望終南山與全城景觀。

閱讀全文

與西安鼓樓的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