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岡州的介紹
岡州是廣東新會的古稱,「岡州」這個名字出現在隋唐時期。隋朝廢除郡縣制,原新會郡改為岡州,原新夷縣改名為新會縣。「岡州」一名實際只經歷了很短的時間,即從隋朝到唐朝中期。後來新會的海外鄉親成立了最早的僑團,取名「岡州會館」,並一直延續至今,後台山和開平相繼分出。
『貳』 新會的地名從何而來
新會在秦朝時屬南海郡, 到三國時期孫權置為平夷縣, 到晉朝改稱新夷, 再到南北朝設立新會郡 。 下面是我給你列出的歷史年表: 秦朝至晉朝 前214年 -- 秦始皇平定百越地後,置南海等郡,新會地屬南海郡番禺縣管轄。 前203年 -- 趙佗建立南越國,新會地為南越國領地。 前111年 漢元鼎六年 漢武帝滅亡南越國,新會地始屬漢朝管治。 222年 吳黃武元年 在今司前鎮河村附近為治所設置平夷縣。 280年 晉太康元年 平夷縣更名為新夷縣。 420年 晉元興三年 振武將軍孫處封為新夷縣侯,為其食邑。 420年 晉元熙二年 晉恭帝分南海、新寧兩郡之地置新會郡,領盆允、封平、新夷三縣,以盆允為郡治,新會得名之始。 南北朝至唐朝 437年 宋元嘉十四年 北燕昭成帝馮弘之子馮業,率領三百人從高句麗乘船渡海到此,被宋文帝封為懷化侯、新會郡太守,為馮姓入粵始祖,為有史可考最早到新會的移民活動。 586年 陳至德四年 二月,陳後主立皇弟陳叔坦為新會王,為其食邑。 590年 隋開皇十年 隋文帝廢新會郡,將盆允、永昌、宋元、新熙、始成、招集六縣合並為新會縣,新會立縣之始。 593年 隋開皇十三年 置岡州,州治在今會城。 605年 隋大業元年 隋煬帝廢岡州。 621年 唐武德四年 復設岡州,轄新會、封樂、義寧三縣。 623年 唐武德六年 七月,岡州刺史馮士翙據新會造反,被廣州刺史劉感鎮壓,仍任原職。 639年 唐貞觀十三年 撤銷岡州又復置。轄新會、義寧2縣,州治仍在今會城。 677年 唐儀鳳二年 流寇陳謙在崖山起義,攻陷岡州城, 進兵至廣州、潮州一帶,被鎮壓。 705年 唐神龍元年 佛僧一行於外海的五馬歸槽山種茶,觀天象繪星圖。 805年 唐貞元廿一年 撤銷岡州,新會、義寧兩縣改屬廣州。 879年 唐乾符七年 黃巢起義軍攻佔廣州城並屠城,大批新會人到南洋一帶避難,為新會有史可考最早到外國的移民活動。 五代至元朝 913年 後梁乾化三年 張九齡十三世孫張嚳從南雄敬宗巷入贅遷來新會,是為四邑張姓始祖。 956年 南漢乾和十四年 許炳建南朗村。 971年 宋開寶五年 宋滅南漢,將義寧縣並入新會縣,為新會縣境最廣時期。 南漢保昌縣令容沙為避宋軍,舉家遷至新會,建立容村,為容姓入粵始祖。 1044年 宋慶歷四年 建新會縣學宮。 1097年 宋紹聖四年 蘇東坡被貶至儋州,途經新會,在金溪山寶積院親手種下一棵荔枝樹,後人名曰「東坡荔」。 1127年 宋建炎元年 奉政大夫馬直北隨宋高宗由浙江臨安入粵,定居古岡,其後裔開枝散葉,成為嶺南馬氏開族始祖。 1152年 宋紹興廿二年 新會縣東南部的黃梁、干霧、古鎮改隸香山縣。 1164年 宋隆興二年 朝列大夫黎待舉因諫遭謫由江西雩都縣水頭里入粵,卜居都會鄉,是為黎姓入粵始祖。 1274年 宋咸淳十年 銀青光祿大夫阮石麟之子阮平安遷來新會,在潭岡開基,後來此地成為廣東、雲南、浙江及越南阮姓的發源地。 1278年 宋祥興元年 六月,張世傑擁帝昺駐守新會崖山,建「行朝草市」。 1279年 宋祥興二年 二月初六,崖門海戰,陸秀夫抱帝昺跳海殉國,南宋滅亡。 就到這里吧。 希望對你有幫助。。
『叄』 為什麼把開平,台山,新會,恩平,鶴山稱為五邑地區
五邑的由來
江門五邑的行政建置,反映了中央政府對這一地域實施管理的政治意圖和行政措施。同時,也明顯地突出了海內外五邑人心日中存在的若干種地域觀念,就是「四邑」、「岡州」、「五邑」等,這是一種建立在本地區共用的文化傳統、民俗風情、宗教信仰等認同基礎上並深深積淀於當地民眾頭腦之中的地域文化標志。
這種地域文化觀念是從海外僑胞中逐步形成的。
南朝米永初元年(公元420年)置新會郡,隋開皇—卜年(公元590年)撤郡為縣,唐代則置岡州,四邑大部分地區均屈原新會或岡州所管轄的地域。
1848年,新加坡的新會、台山、恩平、開平的陳氏華僑成立了地緣與血緣相結合的「四邑陳氏會館」,這里的「四邑」已突破了作為政區名稱的「岡州」的行政范圍,將恩平和開平包括了進來。
1849年,五邑籍華僑在美國成立了第一個純地緣性的組織「岡州會館」,是華僑在美國最早成立的地緣性社團。
1854年,澳大利亞墨爾本「四邑會館」建立。
1906年英國成立了「四邑總會館」。
1919年日本橫濱的「四邑公所」建立。
「四邑」這個概念在很短時間內不約而同地出現在東南亞、美洲、澳洲和歐洲,說明四邑地區的民眾心目中存在著文化地理的認同,視「四邑」為心理上的文化地域概念。1903年,梁啟超在游歷北美時就發現了這種文化現象,他在《新大陸游記》中寫道:「凡外洋之粵民,皆有所謂三邑、四邑者,是最怪事。所謂三邑,則南海、番禺、順德也。所謂四邑,則新會、新寧(即台山。編者注)、恩平、開平也。會寧屬廣州府,恩、開屬肇慶府,而會、寧人昵其異府之恩、開,而疏其同府之南、番、順。」
「五邑」這個文化地域概念早在20世紀初就已經在海外的五邑人心中形成了。1921年,香港成立了由台、開、新、恩、鶴5縣工商界人士組成的「五邑工商總會」。1983年,五邑從佛山地區脫離出來,江門市升格為地級市並管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邑」第一次成為一級政區的主體,成了作為心理文化區標志的「岡州」的現代翻版,直接揭示了幾百年來積淀於五邑人意識深處的文化地域認同,成為凝聚海內外五邑人的一面旗幟。
『肆』 新會區的介紹
新會(Xinhui, Sunwui或Sanwui),古稱岡州,現為廣東省江門市轄區,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銀洲湖畔、潭江下游,東與中山、南與斗門相鄰,北與江門、鶴山,西與開平、西南與台山接壤,扼粵西南之咽喉,據珠江三角洲之要沖,瀕臨南海,毗鄰港澳,陸地面積135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75萬。新會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1.8℃,2010年降雨量2020.3毫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河網密布,物產豐饒,盛產蒲葵,新會葵藝聞名遐邇,新會陳皮享譽全國。素有「葵鄉」、「水果之鄉」、「魚米之鄉」之稱。新會是南粵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一直是四邑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現有電視台及電台。2015年排名全國百強區第55位。1新會是中國著名僑鄉2,也是大量海外華人華僑的祖籍地,因此有句俗話說海外也有一個新會。新會文物古跡極多,有4000年前新石器時期的貝丘遺址,有隋朝的古塔、唐朝的官沖窯址,有宋朝的孔廟、宋元厓山海戰遺址和崖山祠,有明清的古塔、古炮台和媲美廣州陳家祠的新會書院及新會學宮,有廣東四大名寺之一的圭峰山玉台寺,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梁啟超故居,有4A級景區小鳥天堂、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古兜溫泉度假村,和叱石岩、公坑寺、紫雲觀、玉湖、銀湖灣等。新會是廣東歷史上文風最鼎盛的地區之一,有「東莞拳頭新會筆」之美譽,嶺南大儒陳白沙、維新領袖梁啟超、歷史學家陳垣等均出自新會,是嶺南學派和嶺南琴派的發源地,有「海濱鄒魯」之稱。
『伍』 廣東省江門市地名的由來是什麼
廣東江門地名由來
江門市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面積9,541平方公里,人口395萬人, 轄蓬江、江海兩區及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個縣級市,是我國著名僑鄉。
江門市區因地處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江南的煙墩山和江北的蓬萊山對峙如門,故名"江門"。江門建市前為新會縣屬地。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紀初,江門墟因商貿而興盛,逐漸成為珠江三角洲的一個貿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帶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4年,江門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設江門北街海關,為廣東八大關之一。西方近代工業與文化也隨之引入和發展。1925年,江門定為省轄市。1931年撤銷市建制,復歸新會縣轄。1949年10月23日江門解放。1951年1月江門改為省轄市。以後又先後分屬過粵中行署、肇慶專區、佛山專區管轄。1983年,江門市定為省轄地級市,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和陽江、陽春7縣。1988年,陽江、陽春分出另設陽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縣先後撤縣設市,由江門市代管。2002年9月新會撤市設區,並入江門市區。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素稱"五邑"而聞名海內外。
江門市歷史文化悠久,歷史上哺育不少著名人物,其中有明末著名理學家、教育家陳白沙;近代維機關報派代表人物梁啟超;民主革命先驅陳少白;中國首位飛行師馮如;著名僑領司徒美堂等。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跡,有東漢時期的新會玉台寺、唐代一行禪師觀察天文的外海茶庵寺、元朝滅宋的新會崖門古戰場等。
『陸』 新會古時地名
新會在秦朝時屬南海郡,
到三國時期孫權置為平夷縣,
到晉朝改稱新夷,
再到南北朝設立新會郡
——————————————————
新會歷史年表
============
秦朝至晉朝
前214年 -- 秦始皇平定百越地後,置南海等郡,新會地屬南海郡番禺縣管轄。
前203年 -- 趙佗建立南越國,新會地為南越國領地。
前111年 漢元鼎六年 漢武帝滅亡南越國,新會地始屬漢朝管治。
222年 吳黃武元年 在今司前鎮河村附近為治所設置平夷縣。
280年 晉太康元年 平夷縣更名為新夷縣。
420年 晉元興三年 振武將軍孫處封為新夷縣侯,為其食邑。
420年 晉元熙二年 晉恭帝分南海、新寧兩郡之地置新會郡,領盆允、封平、新夷三縣,以盆允為郡治,新會得名之始。
南北朝至唐朝
437年 宋元嘉十四年 北燕昭成帝馮弘之子馮業,率領三百人從高句麗乘船渡海到此,被宋文帝封為懷化侯、新會郡太守,為馮姓入粵始祖,為有史可考最早到新會的移民活動。
586年 陳至德四年 二月,陳後主立皇弟陳叔坦為新會王,為其食邑。
590年 隋開皇十年 隋文帝廢新會郡,將盆允、永昌、宋元、新熙、始成、招集六縣合並為新會縣,新會立縣之始。
593年 隋開皇十三年 置岡州,州治在今會城。
605年 隋大業元年 隋煬帝廢岡州。
621年 唐武德四年 復設岡州,轄新會、封樂、義寧三縣。
623年 唐武德六年 七月,岡州刺史馮士翙據新會造反,被廣州刺史劉感鎮壓,仍任原職。
639年 唐貞觀十三年 撤銷岡州又復置。轄新會、義寧2縣,州治仍在今會城。
677年 唐儀鳳二年 流寇陳謙在崖山起義,攻陷岡州城, 進兵至廣州、潮州一帶,被鎮壓。
705年 唐神龍元年 佛僧一行於外海的五馬歸槽山種茶,觀天象繪星圖。
805年 唐貞元廿一年 撤銷岡州,新會、義寧兩縣改屬廣州。
879年 唐乾符七年 黃巢起義軍攻佔廣州城並屠城,大批新會人到南洋一帶避難,為新會有史可考最早到外國的移民活動。
五代至元朝
913年 後梁乾化三年 張九齡十三世孫張嚳從南雄敬宗巷入贅遷來新會,是為四邑張姓始祖。
956年 南漢乾和十四年 許炳建南朗村。
971年 宋開寶五年 宋滅南漢,將義寧縣並入新會縣,為新會縣境最廣時期。
南漢保昌縣令容沙為避宋軍,舉家遷至新會,建立容村,為容姓入粵始祖。
1044年 宋慶歷四年 建新會縣學宮。
1097年 宋紹聖四年 蘇東坡被貶至儋州,途經新會,在金溪山寶積院親手種下一棵荔枝樹,後人名曰「東坡荔」。
1127年 宋建炎元年 奉政大夫馬直北隨宋高宗由浙江臨安入粵,定居古岡,其後裔開枝散葉,成為嶺南馬氏開族始祖。
1152年 宋紹興廿二年 新會縣東南部的黃梁、干霧、古鎮改隸香山縣。
1164年 宋隆興二年 朝列大夫黎待舉因諫遭謫由江西雩都縣水頭里入粵,卜居都會鄉,是為黎姓入粵始祖。
1274年 宋咸淳十年 銀青光祿大夫阮石麟之子阮平安遷來新會,在潭岡開基,後來此地成為廣東、雲南、浙江及越南阮姓的發源地。
1278年 宋祥興元年 六月,張世傑擁帝昺駐守新會崖山,建「行朝草市」。
1279年 宋祥興二年 二月初六,崖門海戰,陸秀夫抱帝昺跳海殉國,南宋滅亡。
『柒』 新會有什麼歷史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年),官府以今司前鎮河村鄉附近為治所置平夷縣,這是新會設立行政區劃的開始。晉末(420年)置新會郡。隋開皇十年(590年)設新會縣。隋唐間置岡州。1992年撤縣設市。
2002年6月2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56號):(1)撤銷縣級新會市,設立江門市新會區。新會區轄原縣級新會市的會城鎮、大澤鎮、司前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崖門鎮、雙水鎮、羅坑鎮、大鰲鎮、睦洲鎮。區人民政府駐會城鎮。(2)原縣級新會市的棠下鎮、荷塘鎮、杜
新會
阮鎮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2000年,新會市轄18個鎮:會城鎮、大澤鎮、七堡鎮、司前鎮、牛灣鎮、羅坑鎮、小岡鎮、雙水鎮、崖西鎮、崖南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睦洲鎮、大鰲鎮、荷塘鎮、棠下鎮、杜阮鎮。總人口932425人,各鎮人口: 會城鎮 276853 、大澤鎮 42316、 七堡鎮 12333、 司前鎮 71846、 牛灣鎮 9017 、羅坑鎮 25435、 小岡鎮 23275 、雙水鎮 69838、 崖西鎮 29634 、崖南鎮 11971 、沙堆鎮 33260 、古井鎮 40872 、三江鎮 45612 、睦洲鎮 41251 、大鰲鎮 34127 、荷塘鎮 49530 、棠下鎮 62770 、杜阮鎮 5248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新會區轄11個鎮(會現在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33個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會城、大澤、司前、沙堆、古井、三江、崖門、雙水、羅坑、大鰲、睦洲)。
2005年,撤銷會城鎮,設立會城街道辦事處,作為區政府的派
新會
出機關。會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會城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13個居委會和29個村委會,總面積140.6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65170人。會城街道辦事處駐原會城鎮政府駐地。(廣東省民政廳2005年2月22日粵民區[2005]13號批復)(江門市人民政府2005年3月3日江府函[2005]16號批復)(新會區人民政府2005年4月25日新府函[2005]11 號批復)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新會區轄1個街道(會城)、10個鎮(大澤、司前、沙堆、古井、三江、崖門、雙水、羅坑、大敖、睦洲)。
『捌』 新會縣的介紹
江門新會區舊稱,1992年撤縣設市,2002年撤市設區。古稱岡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新會地處中國大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銀洲湖畔,扼粵西南之咽喉,據珠三角之要沖,瀕臨南海,毗鄰港澳。
『玖』 岡州是什麼意思 《西語助手》西漢
新會(新會話:/sæn vui/,漢語拼音:Xīnhùi),簡稱新或會,古稱岡州,因盛產蒲葵而別稱葵鄉,位於珠江三角洲西部西江、潭江下游匯合處,是中國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市轄區,下轄1街道10鎮,全區總人口為85萬,市區人口45萬。當地居民以漢族的四邑族群為主,母語為粵語四邑片新會話。新會建置於東晉末年,迄今近一千六百年,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長期作為四邑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從明代起新會的文化教育就非常發達,是中國產生進士、舉人和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在近現代史上,她位列廣東最遲開放通商的兩個城市之一。這里的習俗、文化、傳統藝術、建築形式都獨具風格,具有強烈的地域特徵。這里是梁啟超、陳獻章、陳垣、劉德華等名人的故鄉,同時又作為嶺南學派和嶺南琴派的發源地,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新會還是70萬海外華人的祖籍地,為廣東一大僑鄉。
『拾』 新會有多大
新會,古稱岡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新會地處中國大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銀洲湖畔,扼粵西南之咽喉,據珠三角之要沖,瀕臨南海,毗鄰港澳,陸地面積1387平方公里,人口73.9萬, 轄會城、大澤、司前、羅坑、雙水、崖門、沙堆、古井、三江、睦洲、大鰲等10個鎮和會城、今古洲、圭峰區、圍墾等4個派出機構。 新會是全國著名僑鄉,旅外鄉親和港澳台同胞7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港澳、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海外僑胞累計捐資贈物總值13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