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贊皇縣的由來
贊皇縣位於石家莊市西南部.
⑵ 石家莊名字由來
民國十四年(1925年)6月24日,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命令直隸省建立「石家市」,以「石家莊為其區域」,實行市自治制;8月29日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又以1273號指令批准將石(家)庄、休門合並,取首尾各一字,更名為石門市,組建石門市政公所,籌建市制。
民國28年(1939年)10月7日,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行政委員會以秘字第1027號指令,正式批准設立石門市。民國36年(1947年)11月12日,石門市解放,12月26日石門市更名為石家莊市。
(2)贊皇的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石家莊的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石家莊市下轄8區:(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井陘礦區、藁城區、鹿泉區、欒城區)13縣(市):(井陘縣、正定縣、行唐縣、靈壽縣、高邑縣、深澤縣、贊皇縣、無極縣、平山縣、元氏縣、趙縣、晉州市、新樂市)。
2個國家級開發區:石家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截至2018年末,石家莊市共有121個鎮、84個鄉、56個街道,642個居委會、4010個行政村。 石家莊市政府駐長安區中山東路216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石家莊
⑶ 河北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河北在古代叫冀州、幽州。
河北古稱冀州,舜分置十二州,河北為幽州。《禹貢》亦為冀州。《周禮·職方》曰幽州。公元前15世紀,商王祖乙遷都於邢(今邢台市),經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至南庚遷奄,約130多年。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召公之子於燕國,封周公之子於邢國,河北成為燕、邢之地。春秋時期河北省北部屬於燕國,西北部屬代國。邯鄲和邢台曾是趙國都城。
中華民國成立後,當時國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屬直隸省,後因直隸省名不符實,以地在黃河以北,於1928年改為河北省。
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草原和海濱等地貌,地跨海河、灤河兩大水系。河北省地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處沿海開放地區,是中國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發展的東部地帶。
河北省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是中國重要糧棉產區。
河北省環抱首都北京,地處東經113°27′~119°50′,北緯36°05′~42°40′之間,橫跨華北、東北兩大地區,總面積18.85萬平方公里,省會石家莊市。
北距北京283公里,東與天津市毗連並緊傍渤海,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部、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東北部與遼寧省接壤。隸屬廊坊的「北三縣」三河、大廠、香河,被京津兩市包圍,成為河北省的一塊「飛地」,為首都的「後花園」。
河北省河流眾多,長度在18公里以上1000公里以下者就達300多條。境內河流大都發源或流經燕山、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山區,其下游有的合流入海,有的單獨入海,還有因地形流入湖泊不外流者。
主要河流從南到北依次有漳衛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薊運河、灤河等,分屬海河、灤河、內陸河、遼河4個水系。其中海河水系最大,灤河水系次之。
⑷ 關於地名的謎
一起作東家 (打北京一地名)。 謎底:同合庄
錢多才可做東(打北京一地名)。 謎底:大有庄
沫若鄉間住處(打北京一地名)。 謎底:郭公庄
掌聲經久不息(打北京一地名)。 謎底:延慶
廟建成菩薩到(打上海一地名)。 謎底:新寺
光啟族人大團圓(打上海一地名)。 謎底:徐家匯
中國振興更輝煌(打上海一地名)。 謎底:龍華
金銀銅鐵珠翠鑽(打上海一地名)。 謎底:七寶
給爺爺讓座位(打天津一地名)。 謎底:小站
重點干起,秋前方成(打天津一地名)。 謎底:和平
前藏安家,怡然開心(打天津一地名)。 謎底:蘆台
悔教夫婿覓封侯,只因陌頭忽有見(打天津一地名)。 謎底:楊柳青
朔方有石無土培(打重慶一地名)。 謎底:北碚
從打工起,終於出頭(打重慶一地名)。 謎底:巫山
山水之間,一方獨立(打重慶一地名)。 謎底:涪陵
集資共建,大橋貫通(打重慶一地名)。 謎底:銅梁
兵家必爭之地(打香港一地名)。 謎底:旺角站
超級騙子之言(打香港一地名)。 謎底:大坑道
保衛珍寶島之戰(打香港一地名)。 謎底:北角
歐洲敬獻皇帝之物(打香港一地名)。 謎底:西貢
固若金湯(打河北一地名)。 謎底:保定
辣椒市場(打河北一地名)。 謎底:辛集
中國界首(打河北一地名)。 謎底:玉田
山呼萬歲(打河北一地名)。 謎底:贊皇
日照清流涌(打山西一地名)。 謎底:陽泉
共同走江湖(打山西一地名)。 謎底:洪洞
抵達分水處(打山西一地名)。 謎底:臨汾
靜靜的頓河(打山西一地名)。 謎底:文水
為天下唱(打內蒙古一地名)。 謎底:呼和浩特
沖著你打(打內蒙古一地名)。 謎底:和林格爾
山花紅爛漫(打內蒙古一地名)。 謎底:赤峰
潘仁美賣國(打內蒙古一地名)。 謎底:通遼
落紅有主(打遼寧一地名)。 謎底:丹東
何謂五嶽(打遼寧一地名)。 謎底:盤山
八一勛章(打遼寧一地名)。 謎底:彰武
客人初至(打遼寧一地名)。 謎底:新賓
促其反正(打吉林一地名)。 謎底:敦化
涇渭不分(打吉林一地名)。 謎底:渾江
雄踞山寨(打吉林一地名)。 謎底:公主嶺
雙雙無突破(打吉林一地名)。 謎底:四平
貴在廉潔(打黑龍江一地名)。 謎底:寶清
楚劇選段(打黑龍江一地名)。 謎底:林口
又到雞西市(打黑龍江一地名)。 謎底:雙城
千里來慰問(打黑龍江一地名)。 謎底:撫遠
安得後羿弓(打江蘇一地名)。 謎底:射陽
空付一書扎(打江蘇一地名)。 謎底:高郵
鬼臉兒善變 (打江蘇一地名)。 謎底:興化
准點到西寧(打江蘇一地名)。 謎底:淮安
分床不分家(打浙江一地名)。 謎底:桐廬
此日意無窮(打浙江一地名)。 謎底:富陽
無一知其義也(打浙江一地名)。 謎底:文成
無絲竹之亂耳(打浙江一地名)。 謎底:樂清
人在樓頭空佇立(打安徽一地名)。 謎底:休寧
風物長宜放眼量(打安徽一地名)。 謎底:懷遠
上下四方無險情(打安徽一地名)。 謎底:六安
介子推辭官退隱(打安徽一地名)。 謎底:潛山
根治黃河(打福建一地名)。 謎底:清流
神不在焉(打福建一地名)。 謎底:仙游
曉以大義(打福建一地名)。 謎底:德化
靜觀待變(打福建一地名)。 謎底:寧化
戰太平(打江西一地名)。 謎底:武寧
鴻鳥飛(打江西一地名)。 謎底:余江
下不為例(打江西一地名)。 謎底:上饒
樹葉落盡(打江西一地名)。 謎底:余干
店主站櫃台(打山東一地名)。 謎底:東營
佳作已見報(打山東一地名)。 謎底:文登
春光臨渡口(打山東一地名)。 謎底:夏津
美人鎖銅雀(打山東一地名)。 謎底:魚台
千里相會見真心(打台灣一地名)。 謎底:三重
華夏大地滄桑史(打台灣一地名)。 謎底:中壢
劉關張結義遺址(打台灣一地名)。 謎底:桃園
投身改革獲褒獎(打台灣一地名)。 謎底:彰化
金烏西墜白頭看(打河南一地名)。 謎底:洛陽
先收集然後整理(打河南一地名)。 謎底:焦作
柳暗花明又一村(打河南一地名)。 謎底:新鄉
珍珠如土金如鐵(打河南一地名)。 謎底:寶豐
介胄之士(打湖北一地名)。 謎底:武漢
公開贊助(打湖北一地名)。 謎底:襄陽
正者日也(打湖北一地名)。 謎底:當陽
年少無知(打湖北一地名)。 謎底:大悟
主人無恙(打湖南一地名)。 謎底:東安
紅杏出牆(打湖南一地名)。 謎底:花垣
剛剛平靜(打湖南一地名)。 謎底:新寧
安居故里(打湖南一地名)。 謎底:寧鄉
撥開雲霧現紅輪(打廣東一地名)。 謎底:揭陽
煙火滅後心安寧(打廣東一地名)。 謎底:恩平
桃李杏梅菊含笑(打廣東一地名)。 謎底:五華
湖中倒影水縱橫(打廣東一地名)。 謎底:潮州
日照幽篁籠古剎(打廣西一地名)。 謎底:天等
春水縱橫送我還(打廣西一地名)。 謎底:梧州
向陽坡上桃花艷(打廣西一地名)。 謎底:南丹
財源茂盛達三江(打廣西一地名)。 謎底:富川
皇後在京坐正宮(打海南一地名)。 謎底:瓊中
雄心縱橫行無阻(打海南一地名)。 謎底:通什
公私倉廩皆豐實(打海南一地名)。 謎底:屯昌
子儀出征討祿山(打海南一地名)。 謎底:定安
北平解放之後(打四川一地名)。 謎底:成都
劉邦登基詔書(打四川一地名)。 謎底:宣漢
花和尚魯智深(打四川一地名)。 謎底:色達
南人不復反矣(打四川一地名)。 謎底:瀘定
三十六載共患難(打貴州一地名)。 謎底:桐梓
那個願臣虜自認(打貴州一地名)。 謎底:安順
田心一片磁針石(打貴州一地名)。 謎底:思南
艷陽天卻聽雷聲(打貴州一地名)。 謎底:晴隆
懲惡揚善(打雲南一地名)。 謎底:宜良
依然故我(打雲南一地名)。 謎底:個舊
美哉嘉陵(打雲南一地名)。 謎底:麗江
全面整頓(打雲南一地名)。 謎底:大理
漩渦里的歌(打西藏一地名)。 謎底:曲水
繁榮的北京(打西藏一地名)。 謎底:昌都
飛花滿四鄰(打西藏一地名)。 謎底:謝通門
長江後浪推前浪(打西藏一地名)。 謎底:波密
一勞永逸(打陝西一地名)。 謎底:長安
支出兩分(打陝西一地名)。 謎底:岐山
叔伯昆仲(打陝西一地名)。 謎底:咸陽
為虎作倀(打陝西一地名)。 謎底:扶風
發揚大協作精神(打青海一地名)。 謎底:互助
一帆風順無險阻(打青海一地名)。 謎底:平安
人的品格最重要(打青海一地名)。 謎底:貴德
千街萬巷沒堵塞(打青海一地名)。 謎底:大通
蜜罐城(打寧夏一地名)。 謎底:甜水堡
情投意合(打寧夏一地名)。 謎底:同心
老少多病(打寧夏一地名)。 謎底:中寧
聚氣守精(打寧夏一地名)。 謎底:固原
葉飄時零客人來(打新疆一地名)。 謎底:喀什
加的結果乃能大(打新疆一地名)。 謎底:和碩
芙蓉帳暖度春宵(打新疆一地名)。 謎底:溫宿
舉起鞭兒又緊韁(打新疆一地名)。 謎底:策勒
⑸ 石家莊名稱的來歷
石家莊市位於河北省中南部,西倚太行山,東、南、北三面為廣闊的華北平原,是京廣、石太、石德鐵路交匯處。石家莊市現轄6區(橋東、長安、橋西、新華、裕華、井陘礦)5市(鹿泉、辛集、藁城、晉州、新樂)12縣(井陘、欒城、正定、行唐、靈壽、深澤、高邑、無極、贊皇、元氏、趙縣、平山),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中心。石家莊市交通方便,四通八達,素有「燕晉咽喉」之稱,西扼進出山西要道,東接山東,南連鄂豫,北通京津。
石家莊市的名稱來源於石家莊村。一百年前,石家莊是獲鹿縣(今鹿泉市)的一個小村,面積不足半平方公里,只有百餘戶,六百多人。從1902年起隨著京廣、石太、石德鐵路的興建,逐漸發展為現代都市。現在石家莊市面積14164平方公里,人口九百多萬,成為「天下第一庄」。
石家莊村名最早見諸於明代。現在上京毗盧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4年)重修碑記中,有石家莊村名。清光緒四年本《獲鹿縣志》記載:「石家莊,縣三十五里,街道六,廟宇六,井泉四」。當時石家莊村的位置和范圍,在今新華區東南部的北大街以西,大橋路以北,北後街以南,北於家胡同以東。石家莊由何而得名,傳說頗多,有說因「石」姓而得名,有說由「十家莊」訛傳而得名,還有說因村中多石匠而得名,但都無史籍記載,有待進一步考證。
石家莊之所以從一個小村發展為大城市,關鍵是由於京漢(今京廣)鐵路與正太(今石太)鐵路交匯點的確定。1897年4月,津海關道兼督辦鐵路大臣盛宣懷,受清廷委派興建盧(溝橋)漢(口)鐵路。同時,山西巡撫胡聘之籌劃修建正太鐵路。幾經勘測,權衡利弊,決定將兩條鐵路交匯點選定在正定府南滹沱河南岸的柳林鋪。因此,山西人將正太鐵路稱為「柳太鐵路」。1901年,在八國聯軍的威逼下,清王朝同意將盧漢鐵路北端延伸到北京正陽門,從此改稱京漢鐵路。1902年,京漢鐵路通至石家莊村東,並建站。因當時石家莊村小,知名度低,所以取七里外的大鎮——振頭作為站名。這一站的設置,對石家莊的發展起了歷史性的決定作用。為了壓縮開支,就將正太鐵路東端起點由柳林鋪向南移至振頭站(今石家莊站)。正太鐵路,1904年動工興建,1907年全線竣工通車。從此,石家莊成了京漢、正太鐵路的交匯點,成為晉冀間物資轉運樞紐,有力的促進了石家莊的經濟發展,成為城市崛起的先導。
石門市是石家莊市的前身。在談石門市之前,有必要先說一下休門的情況。「休門」,在當地方言中讀作Qiu men。休門位於今橋東區中部,北臨中山東路,南臨四中路,西至南、北人子街東段,東臨建設大街。休門原是獲鹿縣的一個村鎮。據村民介紹,約於1939年在小站村東南地內,曾出土一塊古磚,上刻:「大隋大業七年石邑縣休門鄉趙氏」字樣。由此可見,隋朝已有此村。名嘉靖本《獲鹿縣志》也有「休門鄉」名。休門原為一較大集鎮,每逢舊歷四、九為集日。東西大街有店鋪,一些街巷名稱至今仍留下了集市的痕跡,今南、北、中花市街就是當年的棉花市。這個街市一直延續到解放後才逐漸消失。
由於京漢、正太鐵路通車,火車站建立,石家莊的工商業迅速發展。1925年初,石家莊商務會要求石家莊自治建市。同年6月24日,經中華民國臨時執政批准,籌建石家莊市,以石家莊為其區域。由於人口不足等原因,臨時執政又於8月29日指令,將休門、栗村並入,取石家莊、休門首尾各一字,更名為石門市,同時建立了市政公所。「石門」之名,就始於此。1928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撤銷市政公所,籌建中的石門市遂告擱淺。1938年1月15日,經偽中華民國臨時執行委員會批准,成立偽「石門市政公署籌備處」,直屬偽河北省公署領導。1939年偽河北省公署呈文偽華北臨時政府行政委員會稱:「石門當地沖要,居京漢鐵路中樞,正太路起點,物產集中,工商會萃,人口不足三十萬,而政治、經濟具有特殊情形,擬請准予設市」。同年10月7日,王克敏簽發《行政委員會指令》批准石門設市,並按照《普通市組織大綱》擬具市政公署辦事細則。11月13日,偽石門市政公署舉行成立慶祝大會。當時,石門市的行政區劃是:
東北至北宋、尖嶺;西至大馬村、大郭村、西王村、西談村、西崗頭;南至五里庄、塔談村、塔冢、東王村;北至大安舍、趙陵鋪、董家莊、西古城、東古城。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國民黨統治時期仍稱石門市。
1947年11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門。12月26日,《石家莊市政府通知》中說:「石門市自即日起改為石家莊市」。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會由保定遷往石家莊。1978年3月11日,石家莊市改為省轄市。1987年,石家莊市列為對外開放城市。這些都是石家莊發展的有利條件,但使石家莊成為大城市崛起的根基,則是修建了三條鐵路交匯點的石家莊火車站。
石家莊市位於河北省中南部,西倚太行山,東、南、北三面為廣闊的華北平原,是京廣、石太、石德鐵路交匯處。石家莊市現轄6區(橋東、長安、橋西、新華、裕華、井陘礦)5市(鹿泉、辛集、藁城、晉州、新樂)12縣(井陘、欒城、正定、行唐、靈壽、深澤、高邑、無極、贊皇、元氏、趙縣、平山),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中心。石家莊市交通方便,四通八達,素有「燕晉咽喉」之稱,西扼進出山西要道,東接山東,南連鄂豫,北通京津。
石家莊市的名稱來源於石家莊村。一百年前,石家莊是獲鹿縣(今鹿泉市)的一個小村,面積不足半平方公里,只有百餘戶,六百多人。從1902年起隨著京廣、石太、石德鐵路的興建,逐漸發展為現代都市。現在石家莊市面積14164平方公里,人口九百多萬,成為「天下第一庄」。
石家莊村名最早見諸於明代。現在上京毗盧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4年)重修碑記中,有石家莊村名。清光緒四年本《獲鹿縣志》記載:「石家莊,縣三十五里,街道六,廟宇六,井泉四」。當時石家莊村的位置和范圍,在今新華區東南部的北大街以西,大橋路以北,北後街以南,北於家胡同以東。石家莊由何而得名,傳說頗多,有說因「石」姓而得名,有說由「十家莊」訛傳而得名,還有說因村中多石匠而得名,但都無史籍記載,有待進一步考證。
石家莊之所以從一個小村發展為大城市,關鍵是由於京漢(今京廣)鐵路與正太(今石太)鐵路交匯點的確定。1897年4月,津海關道兼督辦鐵路大臣盛宣懷,受清廷委派興建盧(溝橋)漢(口)鐵路。同時,山西巡撫胡聘之籌劃修建正太鐵路。幾經勘測,權衡利弊,決定將兩條鐵路交匯點選定在正定府南滹沱河南岸的柳林鋪。因此,山西人將正太鐵路稱為「柳太鐵路」。1901年,在八國聯軍的威逼下,清王朝同意將盧漢鐵路北端延伸到北京正陽門,從此改稱京漢鐵路。1902年,京漢鐵路通至石家莊村東,並建站。因當時石家莊村小,知名度低,所以取七里外的大鎮——振頭作為站名。這一站的設置,對石家莊的發展起了歷史性的決定作用。為了壓縮開支,就將正太鐵路東端起點由柳林鋪向南移至振頭站(今石家莊站)。正太鐵路,1904年動工興建,1907年全線竣工通車。從此,石家莊成了京漢、正太鐵路的交匯點,成為晉冀間物資轉運樞紐,有力的促進了石家莊的經濟發展,成為城市崛起的先導。
石門市是石家莊市的前身。在談石門市之前,有必要先說一下休門的情況。「休門」,在當地方言中讀作Qiu men。休門位於今橋東區中部,北臨中山東路,南臨四中路,西至南、北人子街東段,東臨建設大街。休門原是獲鹿縣的一個村鎮。據村民介紹,約於1939年在小站村東南地內,曾出土一塊古磚,上刻:「大隋大業七年石邑縣休門鄉趙氏」字樣。由此可見,隋朝已有此村。名嘉靖本《獲鹿縣志》也有「休門鄉」名。休門原為一較大集鎮,每逢舊歷四、九為集日。東西大街有店鋪,一些街巷名稱至今仍留下了集市的痕跡,今南、北、中花市街就是當年的棉花市。這個街市一直延續到解放後才逐漸消失。
由於京漢、正太鐵路通車,火車站建立,石家莊的工商業迅速發展。1925年初,石家莊商務會要求石家莊自治建市。同年6月24日,經中華民國臨時執政批准,籌建石家莊市,以石家莊為其區域。由於人口不足等原因,臨時執政又於8月29日指令,將休門、栗村並入,取石家莊、休門首尾各一字,更名為石門市,同時建立了市政公所。「石門」之名,就始於此。1928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撤銷市政公所,籌建中的石門市遂告擱淺。1938年1月15日,經偽中華民國臨時執行委員會批准,成立偽「石門市政公署籌備處」,直屬偽河北省公署領導。1939年偽河北省公署呈文偽華北臨時政府行政委員會稱:「石門當地沖要,居京漢鐵路中樞,正太路起點,物產集中,工商會萃,人口不足三十萬,而政治、經濟具有特殊情形,擬請准予設市」。同年10月7日,王克敏簽發《行政委員會指令》批准石門設市,並按照《普通市組織大綱》擬具市政公署辦事細則。11月13日,偽石門市政公署舉行成立慶祝大會。當時,石門市的行政區劃是:
東北至北宋、尖嶺;西至大馬村、大郭村、西王村、西談村、西崗頭;南至五里庄、塔談村、塔冢、東王村;北至大安舍、趙陵鋪、董家莊、西古城、東古城。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國民黨統治時期仍稱石門市。
1947年11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門。12月26日,《石家莊市政府通知》中說:「石門市自即日起改為石家莊市」。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會由保定遷往石家莊。1978年3月11日,石家莊市改為省轄市。1987年,石家莊市列為對外開放城市。這些都是石家莊發展的有利條件,但使石家莊成為大城市崛起的根基,則是修建了三條鐵路交匯點的石家莊火車站。
⑹ 石家莊地名的由來
石家莊的由來石家莊市的名稱來源於石家莊村。一百年前,石家莊是獲鹿縣(今鹿泉市)的一個小村,面積不足半平方公里,只有百餘戶,六百多人。從1902年起隨著京廣、石太、石德鐵路的興建,逐漸發展為現代都市。現在石家莊市面積14164平方公里,人口九百多萬,成為「天下第一庄」。
石家莊村名最早見諸於明代。現在上京毗盧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4年)重修碑記中,有石家莊村名。清光緒四年本《獲鹿縣志》記載:「石家莊,縣三十五里,街道六,廟宇六,井泉四」。當時石家莊村的位置和范圍,在今新華區東南部的北大街以西,大橋路以北,北後街以南,北於家胡同以東。石家莊由何而得名,傳說頗多,有說因「石」姓而得名,有說由「十家莊」訛傳而得名,還有說因村中多石匠而得名,但都無史籍記載,有待進一步考證。
石家莊之所以從一個小村發展為大城市,關鍵是由於京漢(今京廣)鐵路與正太(今石太)鐵路交匯點的確定。1897年4月,津海關道兼督辦鐵路大臣盛宣懷,受清廷委派興建盧(溝橋)漢(口)鐵路。同時,山西巡撫胡聘之籌劃修建正太鐵路。幾經勘測,權衡利弊,決定將兩條鐵路交匯點選定在正定府南滹沱河南岸的柳林鋪。因此,山西人將正太鐵路稱為「柳太鐵路」。1901年,在八國聯軍的威逼下,清王朝同意將盧漢鐵路北端延伸到北京正陽門,從此改稱京漢鐵路。1902年,京漢鐵路通至石家莊村東,並建站。因當時石家莊村小,知名度低,所以取七里外的大鎮——振頭作為站名。這一站的設置,對石家莊的發展起了歷史性的決定作用。為了壓縮開支,就將正太鐵路東端起點由柳林鋪向南移至振頭站(今石家莊站)。正太鐵路,1904年動工興建,1907年全線竣工通車。從此,石家莊成了京漢、正太鐵路的交匯點,成為晉冀間物資轉運樞紐,有力的促進了石家莊的經濟發展,成為城市崛起的先導。
石門市是石家莊市的前身。在談石門市之前,有必要先說一下休門的情況。「休門」,在當地方言中讀作Qiu men。休門位於今橋東區中部,北臨中山東路,南臨四中路,西至南、北人子街東段,東臨建設大街。休門原是獲鹿縣的一個村鎮。據村民介紹,約於1939年在小站村東南地內,曾出土一塊古磚,上刻:「大隋大業七年石邑縣休門鄉趙氏」字樣。由此可見,隋朝已有此村。名嘉靖本《獲鹿縣志》也有「休門鄉」名。休門原為一較大集鎮,每逢舊歷四、九為集日。東西大街有店鋪,一些街巷名稱至今仍留下了集市的痕跡,今南、北、中花市街就是當年的棉花市。這個街市一直延續到解放後才逐漸消失。
由於京漢、正太鐵路通車,火車站建立,石家莊的工商業迅速發展。1925年初,石家莊商務會要求石家莊自治建市。同年6月24日,經中華民國臨時執政批准,籌建石家莊市,以石家莊為其區域。由於人口不足等原因,臨時執政又於8月29日指令,將休門、栗村並入,取石家莊、休門首尾各一字,更名為石門市,同時建立了市政公所。「石門」之名,就始於此。1928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撤銷市政公所,籌建中的石門市遂告擱淺。1938年1月15日,經偽中華民國臨時執行委員會批准,成立偽「石門市政公署籌備處」,直屬偽河北省公署領導。1939年偽河北省公署呈文偽華北臨時政府行政委員會稱:「石門當地沖要,居京漢鐵路中樞,正太路起點,物產集中,工商會萃,人口不足三十萬,而政治、經濟具有特殊情形,擬請准予設市」。同年10月7日,王克敏簽發《行政委員會指令》批准石門設市,並按照《普通市組織大綱》擬具市政公署辦事細則。11月13日,偽石門市政公署舉行成立慶祝大會。當時,石門市的行政區劃是:
東北至北宋、尖嶺;西至大馬村、大郭村、西王村、西談村、西崗頭;南至五里庄、塔談村、塔冢、東王村;北至大安舍、趙陵鋪、董家莊、西古城、東古城。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國民黨統治時期仍稱石門市。
1947年11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門。12月26日,《石家莊市政府通知》中說:「石門市自即日起改為石家莊市」。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會由保定遷往石家莊。1978年3月11日,石家莊市改為省轄市。1987年,石家莊市列為對外開放城市。這些都是石家莊發展的有利條件,但使石家莊成為大城市崛起的根基,則是修建了三條鐵路交匯點的石家莊火車站。
⑺ 贊皇縣名人
他,曾經一個懷有夢想的人;他,把跳舞視為一生事業的人;他,一個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的人;他,一個把夢幻舞步進行到底的人。他的「偉大」事跡傳遍贊皇的大街小巷,他就是被譽為「贊皇四大名人」之一的舞神。
⑻ 贊皇九女峰有哪些傳說和來歷
傳說,天宮里九位仙女,厭倦與世隔絕的宮廷生活,欲下凡周遊人間。一天,背著玉皇大帝,來嶂石岩遊玩。一見此地風光,峰巒疊嶂,林茂谷幽,潭泉相映,險徑回曲。九仙女流連忘返。玉帝得知,令二值星官前來,催九女回宮。誰知,二值星官到此,只顧觀景,忘了傳旨。玉帝大怒。出指點石,懲罰二官。因動怒過甚,出手太猛,連同九仙女共十一個,全者點為石人,永駐嶂石岩。玉帝悔已晚矣。只好托夢給嶂石岩人,取名「九女峰」。
「九仙聚會」,場面迷人。有的似俯身低首,凝眸遐想;有的如仰首高歌,抒發情懷;有的婷婷玉立,姿態瀟灑;有的像面鏡梳妝,情景自然;也有的若對面交談,竊竊私語……,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每當陽光初露,群峰熠熠生輝。浮雲飛流,則時隱時現。九仙女似從天飄拂而降,又似從地飄搖而上,升天而去。仙山雲海,氣象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