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南樂名字的由來

南樂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5-19 23:22:35

㈠ 字的來歷

花鳥字
教學花鳥字創作工具花鳥字是一些民間藝人用一些花卉和禽鳥的
圖案
拼寫成
漢字
,近看細節是一些
花鳥畫
,遠看整體卻是一幅字,這種
字畫
結合的藝術形式被稱作花鳥字,是一種多彩花鳥蟲魚組合書法。
在國內,只有在
春節廟會
中,和一些節日集會中才可以看到。花鳥字在英美等西方國家也成為一種
街頭藝術
。早期的鳥字畫大多寫的是一些
吉祥
話語,以祈求吉利,現在在廟會見到的鳥字畫則以書寫顧客的
姓名
為主,購買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漸轉變為獵奇。
民間花鳥字,又叫
龍鳳字
、多彩花鳥蟲魚組合書法、藏字畫、字
謎語

飛帛
板書

意匠文字
,又因為常常用於書寫
某個人
的姓名,故也有叫做名字作畫,等等。它利用特製的多彩
畫筆
,一氣呵成,能快速繪出簡潔的
物形
、螺線等代替
文字

筆畫
,利用字里
藏畫
的結構形式,巧妙地融字、畫於一體,表達出吉祥喜慶等多種效果,同時又增強文字的
意趣
及視覺的吸引力。既有傳統
國畫
的干凈利落,又有
西洋畫
的鮮艷色彩。飛龍、
舞鳳
、花草、小鳥、
蝴蝶
、魚兒相映成趣,令人百看不厭,有「書法家難起筆,畫家難潤色」之說,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百花
園中
的一枝
奇葩

㈡ 南樂縣縣志顯示王方山固村的來歷嗎

夏為兗州,漢初置樂昌縣,屬東郡,其址位於今南樂縣城西北17.5公里倉頡陵北側,因縣內古有昌意城,相傳為黃帝之子昌意所築。「樂」取沃野平壤,茫茫樂土之意。西晉置昌樂縣,縣治與樂昌同垣。何以將樂昌二字顛倒過來,可能認為昌在樂後,與古聖昌意之名不恭有關。南樂舊志與新志,皆言此縣尋廢。晉置廢昌樂縣時間和何以置廢匆匆,其因不祥。

㈢ 鹿邑縣的得名是怎樣起源的

鹿邑古稱「苦」(hu)、「真源」、「谷陽」、「仙源」、「衛真」等。在歷史上,曾有三位皇帝頒詔欽改鹿邑縣名,唐高宗於乾封元年(666年)下詔改縣名為真源,寓鹿邑為真理(道家思想)的發源地。武則天稱帝後尊李母為先天太後,於載初元年(689年)下詔改真源為仙源,意為老子是得道成仙之人,而老子生地則為仙之源。宋真宗到鹿邑拜謁後,下詔改縣名為衛真,以表明他比別的朝代更捍衛老子及思想(真理)的至尊地位。隋朝開皇18年,與之相鄰的武平縣內因「麋鹿甚多,常聞鹿鳴」而已經將縣名改為鹿邑縣。《許志》曰:「元初避水東遷,今地並衛真,仍曰鹿邑,而舊鹿邑廢。」區劃設置十分明了:衛真和鹿邑兩縣合並後,縣名沿用「鹿邑」,治所遷至「衛真」。自元朝開始,縣名沿用至今。

鹿邑,河南省直管縣,古稱鳴鹿、真源、苦縣、谷陽、仙源,位於河南省的東部豫皖交界處。東臨安徽省亳州市,西接淮陽縣,北靠柘城縣,南望鄲城縣。鹿邑是道家創始人老子故里,2011年11月,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專家實地考察論證,報中國文聯審批、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備案,命名河南省鹿邑縣為「中國老子文化之鄉」,並建立「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

旅遊

太清宮
太清宮位於鹿邑縣城東十里的太清宮鎮,太清宮鎮舊名厲鄉曲仁里,是我國古代傑出思想家、道家派創始人老子的誕生地。
著名景點:太清宮太極殿、望月井、銘碑、丹桂古柏、隱山遺址、先天太後之贊碑、道德經注碑、洞霄宮、聖母殿、娃娃殿、賴鄉溝等。

明道宮
明道宮位於老子故里鹿邑縣城內,始建於漢代(公元743年),興盛於唐宋。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傳道講學的紀念性建築群。

著名景點:伊人宛在坊、升仙橋、猶龍堤、迎禧殿、玄元殿、享殿、升仙台等。

㈣ 濮陽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濮陽古稱帝丘,據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故有帝都之譽。濮陽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因位於濮水(黃河與濟水的支流,後因黃河泛濫淤沒)之陽而得名,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1986年,境內出土的石磨盤、石磨棒、三足陶等裴李崗文化典型器物證明,七、八千年前這里已有人類活動。1987年,在濮陽西水坡發掘出三組蚌砌龍、虎圖墓葬。據測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殼龍被考古界公認為「中華第一龍」。專家據此遺址推斷,6000年前濮陽地區已率先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並成為中華民族龍文化的發源聖地。濮陽因此被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命名為「中華龍鄉」。

上古時期 濮陽一帶地跨兗、冀二州,是黃帝為首的華夏集團與少昊為首的東夷集團活動的交接地帶。黃帝與蚩尤的大戰就發生在這里,據說蚩尤之首就埋在台前縣。黃帝長子玄囂青陽氏邑於頓丘(今清豐縣南),次子昌意在今南樂縣築昌意城;黃帝史官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被尊為「造字聖人」,今南樂縣梁村鄉吳村有造書遺址及倉頡陵、倉頡廟。中原地區繼黃帝之後由顓頊統一治理,都帝丘(今濮陽西南,史稱「顓頊之墟」)。顓頊時,其氏族集團實力強大,打敗了以共工為首的集團,活動范圍大為擴展,萬邦來朝。顓頊之後,帝嚳繼位,初都帝丘,後遷都伊洛平原。帝嚳賜顓頊玄孫陸終長子樊為己姓,封邑昆吾(今濮陽東南)。帝嚳之後,堯繼位成為祁姓集團首領,以冀州為活動中心,死後葬於城陽(范縣東)谷林。濮州(今屬范縣)有堯母慶都廟,范縣辛庄鄉北有堯子丹朱墓。舜生於姚墟(今范縣城西南),住南河。他在黃河之濱燒制陶器,到雷澤(古澤名,在今范縣東南)漁獵,去歷山耕作,還販於頓丘(今清豐)。舜在實踐中增長了才幹,後代堯而立,成為姚姓聯盟的首領。堯舜之時,太行山區雨水豐沛,水患頻仍。以秦(今范縣)為活動中心的東夷首領伯益協助舜的水官大禹治水,兩大集團在聯合抗洪斗爭中進一步增進了民族融合。

夏王朝時期 濮陽地區建有己姓聯邦集團的昆吾(它是夏後氏酋邦王國最親近的成員)、斟灌、顧等宗族邦國。夏啟時於昆吾鑄九鼎,並視為國寶。夏帝仲康的兒子相為羿所逐,奔依同姓邦國斟灌氏。後相即位,都帝丘,至帝杼時遷都於原。其間歷百年,濮陽一直是夏文化中心地帶,不僅農業發達,制陶和冶銅技術也處於領先地位。

殷商時期 以契為始祖的子姓集團至相土時遷至商丘,即帝丘(今濮陽),活動於今豫北、冀南和豫東一帶,勢力發展至東海之濱。湯時征服了昆吾、韋(在今滑縣東南)、顧等邦國,後滅夏建商,以帝丘為其陪都。

西周時期 以姬發為首的姬姓聯邦集團聯合其他邦國滅商後成為新的聯邦王國的宗主國,帝丘一帶稱東國,為管叔封地。周成王四年,周公旦東征,平定武庚及三監叛亂,封康叔於河、淇之間,建立衛國,帝丘一帶受其節制。西周時,帝丘一帶的經濟、文化都得到迅速發展,實力較強。厲王時,衛武公曾帶兵入朝平定叛亂,穩定政局。

春秋時期 濮陽一帶仍屬衛國,為當時較先進的地區之一。公元前660年,散居於齊、衛北部的狄人入侵衛國,佔領衛都朝歌。公元前629年,衛成公遷都帝丘(今濮陽),帝丘成為衛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凡400年。公元前602年,黃河大改道流經濮陽,給這里帶來水利之便。這一時期人們用桔槔提水灌田,農業生產水平大幅度提高。農業的發展帶動了紡織、皮革、竹木、冶鑄等手工業的進步,促進了商業興旺,涌現出一批城鎮。如臨黃河的戚邑,水陸交通便利,經濟十分繁榮。僅公元前626年至公元前479年140多年間,春秋經傳中關於戚的記載即28處,諸侯來衛國的14次會盟中,就有半數在戚舉行。其他如咸(位於今濮陽市東南25公里)、鐵丘(位於華龍區)、頓丘(今清豐縣西南)、五鹿(今清豐縣南)、澶淵(位於華龍區內),清丘(位於市中心東南30公里)等城邑商旅不絕,相當繁華。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促進了思想的活躍,精神的解放,文化的發展,勞動人民於「桑間濮上」創造的詩歌「衛鄭新聲」,風靡華夏。先進的衛文化既培育了中國第一個傑出的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也激勵工奴於公元前478年掀起世界上最早的手工業奴隸的革命斗爭——百工起義。同時,帝丘位居黃河要津、中原腹地,向為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期的城濮之戰、鐵丘之戰等都發生在濮陽一帶。

戰國時期 鐵農具和牛耕普遍推廣,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發展,各諸侯國為壯大實力、爭奪霸權競相改革,大批優秀人才應運而生,僅濮陽人就有政治家和軍事家吳起、儒商子貢、改革家商鞅、政治家呂不韋、外交家張儀等,為推動社會進步做出了貢獻。呂不韋主持編寫的《呂氏春秋》記載了天文、地理、物理、醫學等方面的科學知識,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戰國後期,大國爭霸,帝丘一帶戰爭頻繁,原為西周第一大國的衛國,春秋時已降為中等諸侯國,到戰國時更加衰微,最後僅剩濮陽城(濮陽縣西南)一彈丸之地。前242年,秦置東郡,次年秦取濮陽等地,衛君角被遷到野王(今河南沁陽),衛此時名存實亡。公元前240年,東郡治濮陽。至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亡。

秦漢時期 秦統一中國後,為束黃河之水,曾修金堤(即原黃河大堤,頂寬20丈,兼作御道。謂其堅固無比,故名金堤)。秦末,濮陽人民助項羽大敗章邯,加速秦朝滅亡。漢時,濮陽仍為東郡治所。西漢武帝曾於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親率官吏、將士數萬人到濮陽堵塞瓠子河決;西漢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秋,河決東郡,朝廷遣官發眾來堵,並增築金堤;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在著名水利專家王景主持下,濮陽人民修渠築堤千餘里,固河道於濮陽城南,黃河安瀾700餘年。期間,濮陽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人口大增,西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濮陽人口已達37

㈤ 漢字來歷

漢字的來歷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

㈥ 河南省,濮陽市歷史上都叫什麼名

帝丘、衛國都、澶州、開德府、開州、開縣、濮陽縣、濮陽專區、濮陽市

1、濮陽古稱帝丘,據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故有帝都之譽。春秋、戰國時為衛國都。兩晉、南北朝為濮陽國和濮陽郡。唐初為濮州,後改澶州。宋為澶淵郡,景德元年(1004年)遼、宋會盟於此,史稱「澶淵之盟」。

2、宋元時期:濮陽改稱開德府,一度成為北輔,即保衛京師和河朔安全的屏障,稱「北門鎖鑰」。

3、明朝時期:濮陽仍稱開州,轄濮陽、清豐、南樂,屬大名府,范縣屬東昌府,台前(壽張一部分)境屬兗州府。

4、民國時期:民國二年(1913年),曾改開州為開縣,但因與四川、貴州兩省的開縣重名,1914年1月復稱濮陽縣。濮陽縣、南樂縣、清豐縣歸河北省大名府管轄,范縣屬山東省東昌府,台前縣系壽張縣一部分屬山東省東臨道。1926年,范縣改屬曹濮道。

5、1983年9月,撤銷濮陽縣,成立濮陽市,並將原安陽地區所轄滑縣、長垣、濮陽、內黃、清豐、南樂、范縣、台前8個縣劃歸濮陽市。

6、1984年2月,撤銷濮陽縣成立濮陽市郊區。

(6)南樂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據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故有帝都之譽。濮陽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因位於濮水(黃河與濟水的支流,後因黃河泛濫淤沒)之陽而得名,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1986年,境內出土的石磨盤、石磨棒、三足陶等裴李崗文化典型器物證明,七、八千年前這里已有人類活動。

濮陽一帶地跨兗、冀二州,是黃帝為首的華夏集團與少昊為首的東夷集團活動的交接地帶。黃帝與蚩尤的大戰就發生在這里,據說蚩尤之首就埋在台前縣。

黃帝長子玄囂青陽氏邑於頓丘(今清豐縣南),次子昌意在今南樂縣築昌意城;黃帝史官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被尊為「造字聖人」,今南樂縣梁村鄉吳村有造書遺址及倉頡陵、倉頡廟。

㈦ √請問南樂縣的來歷。

您好!
濮陽市南樂縣地名由來
夏為兗州,漢初置樂昌縣,屬東郡,其址位於今南樂縣城西北17.5公里倉頡陵北側,因縣內古有昌意城,相傳為黃帝之子昌意所築。「樂」取沃野平壤,茫茫樂土之意。西晉置昌樂縣,縣治與樂昌同垣。何以將樂昌二字顛倒過來,可能認為昌在樂後,與古聖昌意之名不恭有關。南樂舊志與新志,皆言此縣尋廢。晉置廢昌樂縣時間和何以置廢匆匆,其因不祥。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分魏縣復置昌樂縣。隋大業初(605年)廢昌樂縣入繁水縣。唐武德五年(622年)再置昌樂縣。六年(623年),昌樂縣治由吳村北(即倉頡陵北側)向東南遷至谷村一帶(距今南樂縣西北10公里)。五代梁貞明二年(916年),晉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國昌諱,以新治在舊治南,故改名南樂。一說在晚唐出土的墓碑誌中已有南樂之名,南樂名稱始於何時,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九月,為避河患,敕令南樂縣東遷今城,即今南樂縣城。
城關鎮 城關鎮原為五代王彥章駐兵營地。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南樂縣治遷此。築土城,周長6華里又130步。明嘉靖年間易磚城。昔城內有七龍廟,八虎街,十二牌坊,八大槐諸景。
岳 固 在縣城北1公里,該村西南,舊有水潭,深數丈.四時清澈,因屬元代處士傅西溪所有,故曰「傅潭」。「傅潭秋月」為南樂八景之一。今傅潭酒、岳固酒皆以此命名。 璨 固 在城關西南有趙、丁、李、張四璨固。「璨」在全國城鎮鄉村名稱中未見用此字者,是罕見的稀有字。首先用此字者是元朝隱士張淳。張淳,字夢山,他學問淵博,不作官,著書立說,有《夢山文集》。「夢山三峰」為南樂八景之一。
元 村 為元村鎮政府駐地,距縣城西12.5公里。該村鎮形成於北魏時期,原為鮮卑族拓跋氏居住之處。孝文帝改拓跋氏為漢姓元氏,故名元村。
留 胄 屬元村鎮。傳說武王滅紂以後,行至此處認為天下太平,令將士解盔卸甲,埋留此地,故名留胄。
操 守 屬元村鎮,原為操刀營。傳說有三:武王伐紂,諸侯會此,嚴戒操刀;武王伐紂,軍駐此處操練刀槍;南北朝時,北周軍隊在此操練刀槍,故名操刀。清同治年間知縣以「操刀」二字不祥,改名操守。
谷 村 出自復姓谷那氏。谷那氏祖居此地,唐初有谷那律,其子孫改復姓為單姓,故名谷村。唐武德六年(623年),昌樂縣城由倉陵北遷至東南5.5公里谷村一帶。五代貞明二年(916年),晉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國昌諱,改名南樂。北宋元豐四年九月,東遷今治,縣治於此歷358年。

㈧ 河南南樂縣在北宋叫什麼名字

南樂縣在北宋已經是這個名字了,南樂縣是位於原昌樂縣之南而得名,時間在唐末-五代時期。宋初的南樂縣城在今城西北10公里,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九月,為避河患,敕令南樂縣東遷今城。


㈨ 字的由來

倉頡造字 倉頡,姓侯剛,號史皇氏,黃帝時史官,漢字創始人,被尊為「造字聖人」。今南樂縣城西北35華里吳村有倉頡陵、倉頡廟和造書台,史學家認為倉頡生於斯,葬於斯。 相傳 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 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了舟、車、弓駑、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 象形 象形是描摹實物形狀的造字法。象形又分為兩類: 一類是獨體象形字,即通過描摹事物的輪廓以表示該事物,如日 、月 、鳥 、魚 、鹿 、羊 等字,它們的甲骨文寫法,就像這些物的形狀。 一類是合體象形字,即雖然也畫成事物的輪廓,但還需要藉助於主體事物來幫助表義否則就不知道所象何物。如眉、果 、牟 、瓜 等字所描繪的,因 在目上,所以人們才知道是眉;因 在木(樹)上,所以人們才知道是果,因在牛頭上,所以人們才知道是牛叫時發出的氣;因 吊在藤蔓上,所以人們才知道是瓜。

閱讀全文

與南樂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