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佘太的有嗎,站起來
沒有,我不是
㈡ 大佘太鎮的簡介
全鎮有水澆14.6萬畝,機電井656眼,中小型水庫兩座。有草牧場80萬畝,牲畜存欄數12萬頭(只)。平均海拔1100米,年降雨量220毫米,年蒸發量2500毫米,年日照時數3002.5小時,其中4—9月份1733.6小時,初霜在9月中旬,終霜在5月中旬,霜期120天。鎮域內西北部阿爾善溫泉和紅山水庫,蘊藏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前景十分廣闊。鎮內已探明礦產種類30多種,其中磁鐵儲量200多萬噸,錳礦儲量3.84萬噸,煤儲量4700多萬噸,石灰石儲量6700多萬噸。有全盟最大的年產30萬噸水泥生產企業一家。九四年十月全鎮並入全國程式控制電話網,九九年六月開通行動電話網。現今擁有固定電話3316門,行動電話7277部。大佘太鎮年產硬質小麥8000萬斤,玉米6000萬斤,油葵3000萬斤,羊皮50000張,羊絨11.5萬斤,羊肉150萬斤,蘆葦6000噸,牛肉45萬斤,牛奶1500噸,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
㈢ 大佘太到小佘太多遠
你的地方都沒變
距離肯定是0 啊
你要有空間變化才談得上多遠的問題
㈣ 烏拉特前旗名字的由來
烏拉特部落是蒙古諸部之一。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十五世孫布爾海的嫡系後裔。烏拉特系蒙古語,意為「能工巧匠」。烏拉特在史籍又有烏喇特、烏拉忒、吳喇忒、吳拉忒等不同譯稱,屬科爾沁部的一個分支。
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撒兒十五世孫布爾海,游牧呼倫貝爾,領有烏拉特部。後分烏拉特為三部,由布爾海長子賴噶之孫鄂木布,五子巴爾賽之孫圖巴、重孫色棱分領其眾。
天聰七年(1633年)烏拉特三部歸附清朝,定牧界於大興安嶺南麓西拉木倫河一帶。嗣後,從征明朝、察哈爾、朝鮮,平定騰機思叛亂,屢建奇勛。順治五年(1648年)敘功,以鄂木布子諤班掌前旗,以圖巴掌中旗,皆封鎮國公;以色稜子巴克巴海掌後旗,封輔國公,各授札薩克,詔世襲罔替,是為烏拉特三公之祖。
順治六年(1649年),清廷將烏拉特三公旗從西拉木倫河西遷至穆納山(烏拉山)一帶駐牧,以加強邊疆戍衛,烏拉特前旗正式建制,到今天已有363年的歷史。三個旗縣是同族關系不分界線,旗址在哈達門舊址。因為烏拉特前旗衙門在西,所以叫西公旗。
乾隆30年(1765年)烏拉特前旗的衙門遷到哈拉汗補隆(在後套地區屬鄂爾多斯蒙古族,主要是1227年,蒙古滅了西夏,成吉思汗死了後留下的)。
民國初烏拉特前旗隸屬五原縣,仍然是旗縣並存,民國14年,在大佘太設立大佘太治局,民國20年改為安北縣治局。
解放後1950年7月10日,烏拉特前旗人民政府在哈拉汗西公旗成立,10月5日,旗委成立,同年5月1日安北縣委、政府成立。
1958年4月撤消了安北縣並入烏拉特前旗,烏拉特前旗的駐地遷到了新安鎮,歸河套行政區管,後來河套行政區改為巴彥淖爾盟。
1954年6月,撤消了綏遠省(今呼和浩特),烏拉特前旗歸內蒙古行政區烏蘭察布盟;
1959年9月烏拉特前旗政府由新安遷到西山咀鎮(古名叫鉗耳咀,清朝後叫西山咀)。
1960年3月,烏拉特前旗劃歸包頭市,1963年11月又劃歸巴彥淖爾盟。
求採納!!!!!!
㈤ 大佘太地名的由來
佘太大捷後,為了肅清佘太城以東的殘敵,佘太君又率部向佘太以東約九十里的地方,又築一座軍營,並將殘敵全部趨逐出境。這座兵營為跟佘太城區分,稱之為小佘太,原佘太城稱之為大佘太。
㈥ 作文大佘太家鄉的變化
未來的家鄉時光飛逝,轉眼間到了2099年.這時,地鐵陸續開通,交通方便極了.馬路不像現在的馬路了,它變得潔凈,寬闊.馬路兩旁的參天大樹,像兩條綠色長廊.再走進我們的母親河-淮河.只見河水清澈見底,河面上波光粼粼,就像寶石一樣.淮河兩旁更是美得難以形容,各種各樣的花競相開放,芬芳撲鼻,萬紫千紅,在風中跳舞,另人心曠神怡.一艘艘貨輪在江上緩緩駛過,把貨物運到指定的地方.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前矮矮的房子變成了一座座高樓.以前又臭又臟的小河變成了一條條干凈,清澈見底的小河.也許,以後的家鄉比我想像的還好.
㈦ 巴彥淖爾市大佘太牧場怎麼樣
巴彥淖爾市大佘太牧場是2009-11-11注冊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冊地址位於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
巴彥淖爾市大佘太牧場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50823626607402Y,企業法人段慧,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巴彥淖爾市大佘太牧場的經營范圍是:糧油作物種植銷售;油料作物種植銷售,土地耕種和開發,農副產品、畜產品購銷、水產品養殖、銷售。(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應經審批的未獲審批前不得生產經營)。
通過愛企查查看巴彥淖爾市大佘太牧場更多信息和資訊。
㈧ 內蒙古對大佘太石灰礦爆炸調查結果
http://tv.cctv.com/2016/07/04/.shtml
調查結果
㈨ 大佘太是不是佘太君的老家
大佘太的傳說:
如今的內蒙古大佘太原來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的古戰場。 宋朝時,佘王城就設在這里。傳說宋朝名將楊繼業攻打佘王城時與佘王的女兒佘賽花(即佘太君)在戰場上交鋒不分勝仗。真是不打不相識,他倆在戰場上漸漸產生了感情,並私定了終生。由於這層關系,佘王就投靠了大宋。後來,佘王城被遼國肖太後攻破。多年後,佘太君領兵出征,先鋒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宋軍奪回此地,佘太君在此重新築城。為了紀念佘太君,後人管佘王城叫作佘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