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傣代表是的哪裡
這里只有點傣族的風俗
傣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景谷、新平、金平、元江、雙江等地,現有人口1075128人。主要從事農業。寺塔和竹樓、竹橋顯示出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傣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其先民漢晉時期被稱為「滇越」、「撣」、「擅」、「僚」、「鳩僚」,同時其分布地區亦被稱之為「乘象國」;唐宋時期被稱為「茫蠻」、「金齒」、「銀齒」、「白衣」等;元明時期被稱為「白衣」、「百夷」等;清以後被稱為「擺夷」或「擺衣」。「傣」為本民族自稱。按分布地區又有「傣力」、「傣雅」、「傣那」、「傣綳」、「傣端」等自稱,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一稱為傣族。此外,不同地區的傣族,因其風俗習慣、服飾特點的差異,分別被稱為「旱傣」、「水傣」和「花腰傣」。
傣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傣文來源於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原有傣力、傣那、傣綳、金平四種,現通行西雙版納和德宏兩種文字。
美麗的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我國西南邊陲,這里聚居著傣、哈尼、布朗、基諾、拉祜、瑤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唐宋時期屬南詔、大理地方政權管轄;宋淳熙年間(公元1180年),傣族首領叭真以景洪為中心,建立了名為「景龍金殿圓」的勐泐地方政權;元朝設車里軍民總管府;明清改為車里宣慰司;民國時期設立思普沿邊總局,後改為思普殖邊總辦公署;1953年1月23日建立自治區,1955年6月改為自治州,轄有景洪、勐海、勐臘三個縣,總面積為19220平方公里。
相傳有個叫帕雅拉吾的傣族首領,為了捉到一隻金色的鹿,翻過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座高山,蹚過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條大河,眼前現出一泓美麗的金湖,金鹿躍入金湖,剎時湖面蓮花盛開,湖邊林木蒼翠,百鳥啼鳴。帕雅拉吾深深地愛上了這「美好而神奇的樂土」——勐巴拉納西,這就是今日的西雙版納。西雙版納,傣語意為「十二千田」。「西雙」即十二,「版納」為一千塊田。公元1570年,車里宣慰使刀應勐將其管轄區域劃成十二個田賦單位,每個「版納」為一份田賦額。後來,他又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十二個行政區。
西雙版納風光旖旎,物產豐富,生長著兩萬多種植物,僅熱帶高等植物就有大約5千種,佔全國總數的六分之一。這里不僅是植物王國,也是天然動物園,有珍禽異獸200多種。同時也是「南葯之鄉」、「普洱茶」的原產地。
有趣的傣語地名
類似「西雙版納」這樣的傣語地名在傣族地區多不勝數,但其漢語字面意義與其實際含意相差甚遠,所以對這些地名千萬不能望文生義,「勐龍飛龍沒有龍,弄島冰島未見島,姐告姐相非姐妹,南京不是石頭城」的打油詩就是對這種狀況的說明。傣語「龍」是大,勐龍、飛龍是「大壩子」、「大樹蔭」;「島」為青苔,弄島、冰島是「長青苔的水塘」和「長青苔的角落」;「姐」為城,姐告、姐相是「老城」、「寶石城」;雲南省鎮源縣有南京鄉、南京街,瑞麗縣有南京里,其實傣語中「南」為江河、水源、「京」為吃,「里」為好,「南京」就是有水吃的地方,「南京里」就是有好水吃的地方。
西雙版納州府所在地景洪,是黎明之城的意思,「景」為城鎮,「洪」為黎明。傳說佛主釋迦牟尼四處巡遊傳教,當抵達該地時,正是夜盡天曉,雄雞啼鳴的時候,於是佛主便將此地命名為「黎明之城」。佛祖繼續前行,走到今景洪庄洪路時,正值早餐時分,於是便有:「庄洪路」之稱。「庄洪路」為傣漢語混用地名,「庄洪」為傣語,意為頭道餐即早餐,「路」是漢語。佛主繞過勐養蹬上基諾山的曼坡時,回首眺望,發現還有一小塊地方自己沒有走到,於是驚呼「勐養囡!」——還剩下一小塊地方!此地便有了勐養或小勐養之稱。「勐」為地方,「養」為剩餘,「囡」為小。以上地名來源於佛教,不難看出傣族人民對佛主的敬仰與崇拜之情。
還有一些與環自然境、物產資源有關的傣語地名。嘎棟區的曼濃罕,意為「金湖寨」。「曼」為寨,「濃」為湖,「罕」為金子。據傳,此地原有一湖,常有金馬鹿前來飲水,遂得此名。這便讓人聯想到帕雅拉吾追逐金鹿來到神奇的西雙版納的傳說,也許這里就是當初金鹿躍入的金湖吧。勐海縣的勐混,意思是河水倒流的地方,「勐」是地方,「混」是倒退。勐混縣境內有一條河叫南混河,意思是轉道而流的河。傳說南混河原本從格朗河流向東南,佛祖經游此地,用神杖向西一指,河水便轉道向西倒退流去。於是就有了「南混」、「勐混」之稱。還有勐臘,意為產茶之地;勐侖,意為軟石之地;磨黑,意為「鹽井」;磨整,意為「鉛井」等等。
習俗/禮儀
傣族人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亂著頭發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家裡吹口哨、剪指甲;不準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等佛家聖物。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屆時要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傣族較重要的節日還有關門節、開門節,均為小乘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內容與活動都和當地漢族一樣。
在西雙版納傣族中,一家蓋房,全寨都要來幫助,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夥子,抬著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著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上桌子,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一些象徵吉祥的禮物。
傣族還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人稱為「去拉曼」,意思為保護神,每年要祭拜兩次,栽秧前祭拜是為了祈求豐收,秋收後祭拜是為了感恩。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員,要用雞、酒和臘肉條供奉社神。在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元江傣族每年農歷三月祭龍樹時,全村要殺紅牛,殺前在紅牛身上用白灰畫成花紋,還要在牛身上披紅綠布。同月還要殺豬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婚俗
「趕擺黃燜雞」是西雙版納男女青年以食傳言的求戀方式,即姑娘把黃燜雞拿到市場上出售,如果買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主動拿出凳子,讓其坐在自己身旁,通過交談,如雙方情投意合,兩人就端著雞,拎著凳子到樹林里互吐衷情;如買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加倍要價。
「吃小酒」,在男女訂婚時,男方挑著酒菜去女方家請客,當客人散去後,男方由三個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個女伴,共擺一桌共飯。「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鹽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和甜蜜。 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夥子,抬著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著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桌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一些象徵吉祥的禮物。
婚禮之日雙方家裡都要舉行婚禮,大都先在女家進行。婚宴時,席桌上要鋪上綠色的芭蕉葉,菜餚有象徵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線儀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線繞過雙方的肩,又用兩根白線分別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純潔,然後由高齡老人將糯米飯捏成三角形蘸上鹽,置於火塘上的三腳架的頂點上,任其火燒後自然脫落,象徵愛情像鐵一樣堅實。
服飾
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之分,其不同的裝飾代表著其支系的服飾文化。尤其是新平"花腰傣"服飾和金平清代傣族服飾很有文化價值。
傣族服飾淡雅美觀,既講究實用,又有很強的裝飾意味,頗能體現出熱愛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個性。各地男子的服飾差別不大,一般常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以白布、水紅布或藍布包頭。
傣族婦女的服飾,因地區而異。西雙版納的傣族婦女上著各色緊身內衣,外罩緊身無領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統裙,長及腳面,並用精美的銀質腰帶束裙;德宏一帶的傣族婦女,一部分也穿大統裙短上衣,色彩艷麗,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則穿白色或其它淺色的大襟短衫,下著長褲,束一綉花圍腰,婚後改穿對襟短衫和統裙;新平、元江一帶的"花腰傣",上穿開襟短衫,著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條和銀泡裝飾,綴成各式圖案,光彩耀目。各種傣族婦女服飾均能顯出女性的秀美窈窕之姿。
傣族婦女均愛留長發,束於頭頂,有的以梳子或鮮花為飾,有的包頭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頂尖頂大斗笠,各呈其秀,各顯其美,頗為別致。
食俗
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干酸菜,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於消化。
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內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雞、燒雞,極喜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冷盤拼盤。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的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家釀制的,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只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 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乾巴、腌蛋、干黃鱔等。
節慶
傣族的重大節日是傣歷新年——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時間在公歷四月中旬。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是祭祀拜祖、堆沙、潑水、丟包、賽龍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歡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較重要的節日還有關門節、開門節,均為小乘佛教節日。
傣族的天文歷法
西雙版納傣族常用的算術叫「維薩算」,受漢族的影響較多,也有其它民族的影響。傣文算術書中的乘法口訣,有從漢族口訣翻譯的,也有其它民族的;使用時要用本民族語言。傣族算術沒有加、減、乘、除符號;計算方法是從左至右,邊計算,邊將已計算過的數碼擦掉,最後剩下得數。善於計算又懂得歷法的人,能用這種方法准確地推算出閏年、閏月和日月食。
『貳』 關於雲南的一些問題
方案路線:從雲南麗江向西南出發,經大理,騰沖,瑞麗後返回昆明,全程以汽車作為最主要交通工具,行程超過1500公里。選擇麗江和昆明作為假期的起始地和結束地,是因為這兩地皆是前往雲南旅遊的必經之地。當然也可以反著走,從昆明出發到麗江結束
第一天(D1);麗江:黑龍潭公園,白沙,束河。
今天的行程安排是麗江黑龍潭公園,然後租自行車騎車去白沙古鎮和束河古鎮,傍晚返回麗江古城。
提早起床,趕往古城北的黑龍潭公園看日出。公園離古城很近,沿古城古城東大街到古城水車,之後沿著水流往北走十多分鍾便可到黑龍潭公園,門票¥40。黑龍潭的日出很漂亮,站在岸邊可以看到玉龍雪山在潭中的倒影。黑龍譚潭中有很多的鯉魚,感興趣的話可以在潭邊小販處買魚食喂魚逗樂。從公園回古城後,早餐推薦去大石橋旁的瑞煜小吃。他們家的涼拌米線,雞豆涼粉和雞爪的味道不錯。早餐費用¥6。
早餐後,在古城內租一輛自行車出發,租車費用¥10。之所以騎車前往白沙和束河,主要是這兩個地方離古城不不遠,都位於古城北邊。更重要的是這一路景色宜人,適合隨時隨地停車照相。出古城,沿香格里拉大道向北騎,在一大轉盤處有標識,右側通白沙,左側通束河。建議先去白沙。
白沙鄉位於麗江大研鎮以北8km處,騎車1個多小時便可到達。曾是宋元時期麗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至今仍保存著明代的木氏土司建築以及壁畫(白沙壁畫)。門票¥15。白沙鄉位於玉龍雪山山腳下,在公路上能拍到不錯的片子。參觀完白沙後原路返回,前往束河。束河的門票是¥30。束河的人工景點相對古城來講多了點,但納西文的路牌很有特色。越往裡走越能看到原汁原味的古鎮。古鎮里也有四方街,吃的東西不貴,午飯費用¥10。
結束了一天的遊玩,晚飯可以在古城內的順水樓解決,推薦涼拌吹肝,豆豉烤魚。人均費用¥30。也可到新城七星街上的草墩羅非魚庄去吃羅非魚火鍋,活魚只要¥7/斤,晚餐人均¥25。
晚上可在古城轉悠,體驗四方街的熱鬧和老民居的靜謐。晚上住古城的客棧,費用¥30。
門票:¥40+¥15+¥30=¥85
食宿:¥6+¥10+¥25+¥30=¥71
交通:¥10
總計:¥85+¥71+¥10=¥166
第二天(D2);麗江-大理古城。周城買蠟染,喜洲嚴家大院,,三塔倒影公園,洋人街。
早起後,在瑞煜小吃吃完早餐,費用¥6。出古城,去麗江長途汽車站。買去下關的車票,票價¥43。注意,下關是大理州的州府,去大理古城要提前半個小時下。建議可以不要直達大理,順路可以遊玩周城和喜洲兩個地方,他們是大理白族村寨中地方民族特色最濃的地方。周城位於大理古城北23公里處。在周城,你還可以看到豐富的民族扎染製品,價格比古城要低。喜洲位於大理古城北18公里處,喜洲的白族民居很有特色。最有名的應該是嚴家大院了,從公路口可以坐電動三輪車去,價格¥2一人。嚴家院子是民國時著名大商人「永昌祥」商號嚴子珍的故居,也是當年拍《五朵金花》時公社大院的外景地。嚴家大院門票¥10。在大院里,可以品嘗白族的三道茶,看錶演。午餐可以在喜洲解決,也可到古城解決。費用¥15。
到達大理古城後,大理的客棧也很多。建議去城北福康里的清馨庭院或福馨庭院住宿,性價比很高。住宿費用¥25下午可以在古城內轉轉,大理古城不大,東南西北方向各有城樓。南門的城樓頂上景觀最好,是鳥瞰古城的最佳角度,門票¥2。接近黃昏的時候,可以去三塔倒影公園看崇聖三塔在夕陽下的倒影。不推薦去三塔公園,門票太貴且不值得。可以去北門坐馬車到三塔倒影公園,往返車費大致¥4一人。三塔倒影公園門票¥4。
晚餐推薦去人民路上的益恆飯店,是老字型大小店。特色菜有沙鍋魚,醬爆螺肉,木瓜雞等。晚餐費用¥20。入夜後,可在古城的洋人街轉悠,酒吧很多。在喧鬧的洋人街上,居然能找到一家書吧:懶書吧。環境很好,推薦。大理的小吃不少,因盛產青梅,青梅製品很多。在大理,最常見的小吃是雲南十八怪之一:牛奶做成扇子賣的乳扇。推薦去郵電局對面的乳扇店吃,價格也不貴,¥2一個,不過奶膻味有點大,可能一些人吃不慣。對了,大理的酸奶也不錯,可以一嘗。
門票: ¥10+¥2+¥4=¥16
食宿:¥6+¥15+¥20+¥2+¥25=¥68
交通:¥43+¥4=¥47
總計:¥16+¥68+¥47=¥131
第三天(D3);大理:洱海,蒼山,大理-下關。
大理最有名的景點就是蒼山洱海了,今天去洱海,蒼山後,在順路前往下關。因為開往騰沖的班車是由下關始發的。
早餐推薦去福合園,它位於玉餌路和復興路的交界處。門面很不顯眼,但米線和餌絲的味道很好,尤其是餌絲,很筋道。早餐費用¥3。
去洱海,可在洋人街乘2路車在才村碼頭下,車費¥1。洱海遊船票面價格¥100。但可以跟拉客的當地婦女砍價到¥25。遊船在洱海里停靠觀音閣和金梭島,來回約1個多小時。觀音閣門票¥10,金梭島門票¥3。返回古城洋人街車費¥1。
蒼山修了兩條索道,分別是感通寺索道和中和寺索道。因時間有限,建議從感通寺索道上,上山後沿著玉帶雲游路走5km,到達七龍女池後便可返回,再從感通寺索道下,順路可以去清碧溪。往返時間約4個小時。感通寺索道往返票價格為¥82,但如果在居住客棧的老闆處買,可以便宜到¥45。另外在洋人街上,也有很多索道售票點,應該也能講價。建議還是從客棧老闆處購買,可以省下不少錢。從古城可搭乘4路公共車,在感通寺索道外的公路口下車,車費¥2。路口有小巴開往索道,車費¥3一人。
從蒼山下來公路後,還可搭乘4路車或小巴前往下關。車費約¥2。在建設路上的下關客運站下車,買明日前往騰沖的車票。下關發往騰沖班車最早的是10點,票價¥82。之後便可按個人喜好自由活動了,建議去雙橋園吃米線。
門票:¥25+¥45+¥10+¥3=¥83
食宿:¥70
交通:¥45+¥1+¥1+¥5+¥2+82=¥136
總計:¥83+¥70+¥136=¥289
第四天(D4):下關-騰沖。
下關前往騰沖的班車是早上10點,所以早上不必太急。早餐還是米線吧,費用¥6。騰沖位於雲南西南,距下關有6~7小時的車程。不過車況和路況比較好,也不至於過於疲憊。一路上要翻越高黎貢山,景色很美。在中午大巴會在保山市的蒲縹鎮停留,讓乘客吃午餐,餐費¥10。待抵達騰沖新客運站,基本上要到17點了。新客運站附近住宿不方便,建議打的¥5到城區蒼山南路一帶找住宿。騰沖縣政府對面的廣廈賓館雙人標間¥35。
去騰沖,一定要去縣政府側的騰越食府夜市去品嘗當地小吃。推薦去裡面的騰沖四街華艷小吃,炒螃蟹、炒羅非魚和大救駕一流。也可品嘗一下傣族特色的小吃:撒撇。晚餐費用¥15。
騰沖曾是東南亞重要的的玉石寶玉交易中心,若有興趣的可以去玉石寶玉交易中心看看。騰沖的物價很低,在這里能玩好吃好。
門票:無
食宿:¥6+¥10+¥15+¥35=¥66
交通:¥5
總計:¥66+¥5=¥71
第五天(D5);騰沖:熱海,國殤墓園,和順鄉。
騰沖是個有著奇特景觀和豐富歷史文化的滇西重鎮,也被稱為極地邊城。她是這次假期的重點,相信來此的遊客一定不會失望而歸,這也是我專門安排在此地玩滿2天的理由。
熱海和火山公園是騰沖最有名氣的自然景區了。今天安排熱海,明天再去火山公園。早餐可以在酒九庄,餌絲或大救駕,費用¥6。之後乘2路車到熱海路上的車站,轉乘小面的去熱海,車費一共要¥6。熱海門票¥30,遍山的地熱都很發達。不僅有各式各樣的溫泉,還有地熱奇觀,甚至手摸山岩都能感覺到是熱的。熱海景區內有名的溫泉有熱海大滾鍋(徐霞客游記里有專門介紹過),大滾鍋水溫高達97度,當地村民用草繩串起雞蛋扔進去煮,這就是雲南十八怪之一的「雞蛋串著賣」了。景區內還有送胎井,珍珠泉,蛤蟆泉,眼鏡泉,鼓鳴泉等特色熱噴泉,非常的奇特。喜歡溫泉浴的可以去美女浴溫泉體驗一把在大自然中泡露天溫泉的感受,另加門票¥60。離開溫泉區後,會路經熱田景區,讓你有飄行在雲霧中的感覺。出熱海後,還搭乘小面的¥6回騰沖縣城。午餐費用¥10。
位於縣城西南1km處的國殤墓園內埋葬著為收復騰沖而犧牲的3346名有姓名的中國遠征軍將士。該墓園在海內外有著廣泛的影響,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個人認為,作為一個有歷史良知的國人都應來此拜祭!讓更多的人知曉那段歷史,也向保家衛國的先烈們致敬!可在縣城內乘4路車前往,車費¥1。門票¥20。
從國殤墓園出來後,可搭乘面的¥2到和順鄉。和順去年剛被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之首,門票¥50。可游覽和順圖書館、彎樓子、滇西抗戰紀念館、艾思奇故居、元龍閣等景點。之後可在和順過夜,也可回縣城過夜。晚餐¥15,住宿¥35。
門票:¥30+¥60+¥20+¥50=¥160
食宿:¥6+¥10+¥15+¥35=¥66
交通:¥6+¥6+¥1+¥2+¥5=¥20
總計:¥160+¥66+¥20=¥246
第六天(D6);騰沖:火山國家地質公園,北海濕地。
早餐¥6,在縣城花¥1搭乘2路到西門。那裡有去騰沖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方向的計程車或班車,都是坐滿人後才開。計程車是¥15一人,班車是¥7一人,因路況很不好且要行40分鍾。建議搭乘計程車前往。若搭乘班車的話,則在馬站鄉下車。騰沖火山國家地質公園內有97座火山體,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休眠期天然火山群。門票¥30,包括大空山、黑魚河和柱狀節理三個分散景點。後兩個離售票處較遠,需另行搭乘車子前往,時間若緊的話可不去。大空山相對海拔只有100多m,可以沿著火山岩修建的樓梯拾級而上。到山頂後甚至可以步行下到火山口裡。在山頂,張目四望可以看到周圍的火山群。游覽玩火山公園後,原路返回騰沖,車費¥15,午餐¥15。
下午還是在西門車站附近搭乘前往北海濕地的小面的,車費約¥5。北海濕地33處國家重點濕地之一,也是雲南省唯一的國家濕地保護區。這里最奇特的是浮在水上的草甸可以當船劃。北海濕地最美的季節應該是4-5月,遍地盛開著紫色的北海蘭。北海濕地門票¥30,進去後換要先雨鞋,搭乘漁船在濕地里轉一圈,途中可以下船在當地村民引導下體驗行走於濕地有驚無險的感覺,刺激!換雨鞋費用¥2,導游費¥2。
晚餐可以在濕地邊的農家飯店吃河鮮,也可回縣城的騰越食府吃炒螃蟹,車費¥5,餐費¥15,住宿¥35。
門票:¥30+¥30+¥4=¥64
食宿:¥6+¥15+¥15+¥35=¥71
交通:¥1+¥15+¥15+¥5+¥5=¥41
總計:¥64+¥71+¥41=¥176
第七天(D7);騰沖-瑞麗;瑞麗弄安金鴨塔。
今天就結束騰沖的美妙之旅,前往雲南傣族特色濃郁的城市-瑞麗。瑞麗位於雲南西南邊陲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德宏州同西雙版納一樣都是傣族的聚居地。早餐¥6,之後打的¥5前往騰沖客運站。早上10:10有趟開往瑞麗的班車。車票¥36,中巴,車況很差,建議一定要坐前面。車程近6小時,中午車會在隴川戶撒芒東路口停留,路口上有很多賣戶撒刀的店,買完後可以直接托老闆郵寄回家,省得路上惹麻煩。有興趣的遊客可以選購。過戶撒後,車會翻閱一座山,轉彎很急。建議暈車的遊客要提前服用暈車葯。下午約16點,可抵達瑞麗客運站。下車後,推薦前往南卯街的利民賓館住宿,雙人標間¥40。
瑞麗與緬甸只有一江之隔,在市區能看到很多不分男女都穿著裙子的緬甸人。很有異國特色。友情提示:瑞麗靠近金三角,又是國家貿易口岸,來往人士較復雜。一定要提高警惕,入夜後偏僻一點的街道少去。
瑞麗地處南亞熱帶,終年氣溫很高。可以去南洋賓館下的步步冷飲店吃特色冷飲,該店的服務生都是緬甸人,推薦大家品嘗下異國特色的冷飲:波露多。店內的炒米飯也很有特色。冷飲費計¥10。瑞麗市內除了弄安金鴨塔外就沒有什麼景點了,都分散在市區外面。弄安金鴨塔里南卯街不遠,步行可前往,無需門票。
晚上可前往華豐批發市場的夜市,內有專門的泰國緬甸食品店,也能吃到正宗的傣族撒撇,¥4一份。
門票:無
食宿:¥40+¥10+¥10+¥4+¥40=¥104
交通:¥36
總計:¥104+¥36=¥140
第八天(D8);瑞麗:姐告,大等喊,南茹河淘寶場。
南卯街上的飲食店不多,早餐可以去街西側的一家米線店吃米線,費用¥4。姐告是我國在瑞麗江對岸唯一的一塊國土,是瑞麗出境緬甸最大最重要的公路口岸,被稱為:「天涯地角小深圳」。這里有中國邊境唯一的兩國街—中緬街,街上有上百家兩國的商品門市。從瑞麗打的前往費用¥10。中緬街上有很多買玉石的店鋪,倘若不識貨最好不要購買。
返回瑞麗後,午餐¥15。大等喊傣家寨位於瑞麗西南20公里處,大等喊傣家寨內還有一座寺廟,它建於清乾隆年間,其建築風格別有特色。可以在瑞麗城區搭乘中巴前往,費用¥5。在前往大等喊的路上,還有喊沙村,一國兩寨等景點,都不需門票。瑞麗又有「孔雀之鄉」的美稱,在喊沙村以及大等喊中能看到很多野生的孔雀。從大等喊出來後,可以同方向前往弄島的南茹河淘寶場,攔中巴車費¥5,門票¥50。淘到的寶石歸自己,但加工費需另計。從淘寶場返回瑞麗車費¥10。晚餐¥15,住宿¥40。
門票:¥50
食宿:¥4+¥15+¥15+¥40=¥74
交通:¥10+¥10+¥5+¥5+¥10=¥40
總計:¥50+¥40+¥74=¥164
第九天(D9):瑞麗:姐勒金塔,畹町,莫里原始森林,瑞麗-昆明(夜班車)。
歷史上瑞麗是「乘象國」中心地帶,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現有眾多的文化遺跡。瑞麗東北的姐勒金塔就是東南亞五座名塔之一。前往姐勒金塔可搭乘前往畹町的小巴,在姐勒村下,車費¥3,姐勒金塔門票¥2。
參觀完金塔後,可以回到公路上攔前往畹町的小巴,車費¥5。畹町是中國最小的城市, 畹町真正的迷人之處在於那座毫不起眼的畹町橋上。畹町橋是中國國西南之門戶,滇緬公路之鎖鑰,中印公路之紐帶。在抗日戰爭中,它是盟軍援助中國戰略物資的最重要陸路通道。周恩來也曾與緬甸總理並肩走過它。在畹町吃午餐,費用¥10。
前往莫里原始森林,因司機要等遊客游覽後返回瑞麗,所以要在畹町包車。包小巴費用¥60。莫里原始森林門票¥15,它是一個純粹的亞熱帶雨林,雨林內古木參天,清幽異常,有很多平時難以見到的植物。雨林深處是有條高達40m的瀑布—扎朵瀑布。
在從莫里返回瑞麗的途中,可以在芒令村的「獨樹成林」景點停留,不需門票。
返回瑞麗後,前往瑞麗客運站購買晚上開往昆明的夜班車,車費¥200。瑞麗距昆明880km,車行14多小時。需注意的時,出芒市的時候會路過檢查站,會有緝毒武警上車檢查,要預先准備齊全證件。
門票:¥2+¥15=¥17
食宿:¥4+¥10+¥5=¥19
交通:¥3+¥5+¥60+¥15+¥200=¥283
總計:¥17+¥19+¥283=¥319
第十天(D10);昆明:世博園,金馬碧雞坊。
班車早上抵達昆明西苑長途車站,在車站附近飯店吃早餐,費用¥5。休息片刻後,去火車北站轉71路公交車在世博園下,車費¥1。世博園還是很值得去的,票價¥100。園區很大,有園林園藝館和民族風情館等,可以轉上大半天。
從世博園返回昆明市區後,可去橋香園吃米線,餐費¥15。可到昆明市中心的金馬碧雞坊,它是昆明的象徵建築物。它旁邊就是繁華的南屏步行街,是昆明市民的購物街。街上有家樂福,遊客可以在此采購返程所需的食品以及當地特產。
至此,便結束了10天的完美假期。行程超過1500公里。
門票:¥100
食宿:¥5+¥15+¥15=¥35
交通:¥2+¥10=¥12
總計:¥100+¥35+¥12=¥147
10天假期費用分項消費如下:
門票:¥575
食宿:¥644
交通:¥630
費用總計:¥1849。
註:以上所有價格是基於2005年初的本人實際消費計算而得,只做參考之用。
個人簡歷:本人現為電子工程師,崇尚自助游。曾多次自助出行,游歷過甘肅,川西和雲南。本人最為得意的自助游經歷是和女友一道從四川成都出發,游歷川西,滇西,最後返回成都。行程4300餘公里,日程30天,平均花費95元/人。一路吃好,玩好,住好。
第三天(D3);大理:洱海,蒼山,大理-下關。
大理最有名的景點就是蒼山洱海了,今天去洱海,蒼山後,在順路前往下關。因為開往騰沖的班車是由下關始發的。
早餐推薦去福合園,它位於玉餌路和復興路的交界處。門面很不顯眼,但米線和餌絲的味道很好,尤其是餌絲,很筋道。早餐費用¥3。
去洱海,可在洋人街乘2路車在才村碼頭下,車費¥1。洱海遊船票面價格¥100。但可以跟拉客的當地婦女砍價到¥25。遊船在洱海里停靠觀音閣和金梭島,來回約1個多小時。觀音閣門票¥10,金梭島門票¥3。返回古城洋人街車費¥1。
蒼山修了兩條索道,分別是感通寺索道和中和寺索道。因時間有限,建議從感通寺索道上,上山後沿著玉帶雲游路走5km,到達七龍女池後便可返回,再從感通寺索道下,順路可以去清碧溪。往返時間約4個小時。感通寺索道往返票價格為¥82,但如果在居住客棧的老闆處買,可以便宜到¥45。另外在洋人街上,也有很多索道售票點,應該也能講價。建議還是從客棧老闆處購買,可以省下不少錢。從古城可搭乘4路公共車,在感通寺索道外的公路口下車,車費¥2。路口有小巴開往索道,車費¥3一人。
從蒼山下來公路後,還可搭乘4路車或小巴前往下關。車費約¥2。在建設路上的下關客運站下車,買明日前往騰沖的車票。下關發往騰沖班車最早的是10點,票價¥82。之後便可按個人喜好自由活動了,建議去雙橋園吃米線。
門票:¥25+¥45+¥10+¥3=¥83
食宿:¥70
交通:¥45+¥1+¥1+¥5+¥2+82=¥136
總計:¥83+¥70+¥136=¥289
第五天(D5);騰沖:熱海,國殤墓園,和順鄉。
騰沖是個有著奇特景觀和豐富歷史文化的滇西重鎮,也被稱為極地邊城。她是這次假期的重點,相信來此的遊客一定不會失望而歸,這也是我專門安排在此地玩滿2天的理由。
熱海和火山公園是騰沖最有名氣的自然景區了。今天安排熱海,明天再去火山公園。早餐可以在酒九庄,餌絲或大救駕,費用¥6。之後乘2路車到熱海路上的車站,轉乘小面的去熱海,車費一共要¥6。熱海門票¥30,遍山的地熱都很發達。不僅有各式各樣的溫泉,還有地熱奇觀,甚至手摸山岩都能感覺到是熱的。熱海景區內有名的溫泉有熱海大滾鍋(徐霞客游記里有專門介紹過),大滾鍋水溫高達97度,當地村民用草繩串起雞蛋扔進去煮,這就是雲南十八怪之一的「雞蛋串著賣」了。景區內還有送胎井,珍珠泉,蛤蟆泉,眼鏡泉,鼓鳴泉等特色熱噴泉,非常的奇特。喜歡溫泉浴的可以去美女浴溫泉體驗一把在大自然中泡露天溫泉的感受,另加門票¥60。離開溫泉區後,會路經熱田景區,讓你有飄行在雲霧中的感覺。出熱海後,還搭乘小面的¥6回騰沖縣城。午餐費用¥10。
位於縣城西南1km處的國殤墓園內埋葬著為收復騰沖而犧牲的3346名有姓名的中國遠征軍將士。該墓園在海內外有著廣泛的影響,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個人認為,作為一個有歷史良知的國人都應來此拜祭!讓更多的人知曉那段歷史,也向保家衛國的先烈們致敬!可在縣城內乘4路車前往,車費¥1。門票¥20。
從國殤墓園出來後,可搭乘面的¥2到和順鄉。和順去年剛被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之首,門票¥50。可游覽和順圖書館、彎樓子、滇西抗戰紀念館、艾思奇故居、元龍閣等景點。之後可在和順過夜,也可回縣城過夜。晚餐¥15,住宿¥35。
門票:¥30+¥60+¥20+¥50=¥160
食宿:¥6+¥10+¥15+¥35=¥66
交通:¥6+¥6+¥1+¥2+¥5=¥20
總計:¥160+¥66+¥20=¥246
第十天(D10);昆明:世博園,金馬碧雞坊。
班車早上抵達昆明西苑長途車站,在車站附近飯店吃早餐,費用¥5。休息片刻後,去火車北站轉71路公交車在世博園下,車費¥1。世博園還是很值得去的,票價¥100。園區很大,有園林園藝館和民族風情館等,可以轉上大半天。
從世博園返回昆明市區後,可去橋香園吃米線,餐費¥15。可到昆明市中心的金馬碧雞坊,它是昆明的象徵建築物。它旁邊就是繁華的南屏步行街,是昆明市民的購物街。街上有家樂福,遊客可以在此采購返程所需的食品以及當地特產。
至此,便結束了10天的完美假期。行程超過1500公里。
門票:¥100
食宿:¥5+¥15+¥15=¥35
交通:¥2+¥10=¥12
總計:¥100+¥35+¥12=¥147
『叄』 傣族的民族習俗
宗教信仰
傣族是一個全民信教的民族,而且信的都是佛教中的南傳上座部教,亦稱小乘佛教[5]。據說,南傳上座部佛教是由一位叫阿朱打拉西的人傳進來的,至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
傣族稱宗教為「沙煞納」,把他們信仰的佛教叫做「沙煞納帕召達麻」。帕召達麻指的就是佛祖喬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
在西雙版納,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統宗教習俗,那就是傣族男子都要出家為僧,認為這樣才算有教化,不野蠻。並且只有當過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睞。家境好的小男孩七、八歲入佛寺,三、五年後還俗。當他們穿戴一新由親人護送,吹吹打打,在眾人歡笑聲中進入佛寺,便自豪地認為已經開始得到了佛的庇護,能長大成材了。然後他們剃去頭發,披上袈裟,開始平靜地誦讀經書,學習文化,自食其力。而在現在,因為9年義務教育,小男孩們便白天上學校學習漢語等科學知識,晚上在佛寺學習傣族文化,很辛苦的.
民族文化
歷法
傣族有千餘年的老傣文文獻,有古老的貝葉經。傣族有自己獨特的歷法。傣歷和公歷紀元相差638年,即公歷的639年為傣歷元年。傣歷的年是陽歷年,月卻是陰歷月。傣歷分為三季,一至四月為冷季,五至八月為熱季,九至十二月為雨季。每隔三年的九月為閏月,這種歷法現仍通用於泰緬等地。
醫學
傣醫(傣族)、蒙醫(蒙古族)、朝醫(朝鮮族)、維醫(維吾爾族)、藏醫(藏族)、壯醫(壯族),是中國最為著名的六大民族醫葯體系。
文學
傣族人民十分喜愛詩歌,尤其是敘事長詩。敘事詩《召樹屯與楠瑪諾娜》、《娥並與桑洛》等作品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戲劇
傣劇傣劇是雲南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戲曲劇種之一,流傳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市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區。
傣劇發源於有一定人物情節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經講唱,後吸收滇劇、皮影戲的藝術營養,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組織了德宏歷史上第一個傣戲班。不久,傣劇流傳到德宏其他地區,德宏十個土司衙門先後建立傣戲班,建造戲樓。與此同時,傣劇從土司衙門擴散到民間,涌現出大量民間傣劇表演組織。新中國建立後,傣劇有了新的發展。1960年第一個專業演出團體潞西縣傣劇團成立,1962年擴建為德宏州傣劇團。
1962年,《娥並與桑洛》參加西南區少數民族戲劇觀摩演出引起轟動,被譽為「東南亞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劇團這樣的專業團體以外,較大的傣族村寮幾乎都有業余演出隊伍。目前傣劇基本上只為老年人所喜愛,年輕人因為聽不懂而對其沒有多大興趣。傣劇在傳承方面的困難日益凸現
[民族節日】
傣族的重大節日是傣歷新年——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
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時間在公歷四月中旬。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潑水、丟沙包、賽龍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歡等節目。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關門節
「關門節」傣語叫「進窪」,意為佛祖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9月15日(農歷7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3個月。
相傳,每年傣歷9月,佛到西天去與其母講經,3個月才能重返人間。有一次,正當佛到西天講經期內,佛徒數千人到鄉下去傳教,踏壞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他們的生產,百姓怨聲載道,對佛徒十分不滿。佛得知此事後,內心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遇佛到西天講經時,便把佛徒都集中起來,規定在這3個月內不許到任何地方去,只能懺悔,以贖前罪。故人們稱之為「關門節」。
開門節
「開門節」,亦稱「出窪」,傣語為「豪瓦薩」,我國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地區,源於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習慣,類似於中原佛教的解復。時間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約在農歷九月中)。
開門節,象徵著三個月以來的雨季已經結束,表示解除「關門節」以來男女間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開始自由戀愛或舉行婚禮。節日這天,男女青年身著盛裝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鮮花、臘條、錢幣敬 獻。祭把完畢,舉行盛大的文娛集會,慶祝從關門節以來的安居齋戒結束。主要內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點孔明燈、唱歌跳舞。青年們還將舞著各種鳥、獸、魚、蟲等形狀的燈籠環游村寨。這時,正逢稻穀收割完畢,故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
民族禁忌】
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亂著頭發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家裡吹口哨、剪指甲;不準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聖物。不能隨便大聲喧嘩。
]【民族飲食】
日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食兩餐的習慣,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chōng] 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外出勞動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葉或眾飯合盛一團糯米飯,隨帶鹽巴、辣子、酸肉、燒雞、喃咪(傣語,意為醬)、青苔松即可進食。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干酸菜,其製法是把青菜曬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汁,使味變酸,然後曬干儲藏。吃時放少許煮菜或放在湯內。這種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幾乎每天都吃。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品有助於消化。
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內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雞、燒雞,極喜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選春季江水裡岩石上的苔蘚,以深綠色為佳,撈取後撕成薄片,曬干,用竹篾穿起來待用。做菜時,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後揉碎入碗,再將滾油倒上,然後加鹽攪拌,用糯米團或臘肉蘸食,其味美無比。
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料央而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
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冷盤拼盤。
蟲類特產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各種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
捕蟬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蟬群落在草叢中時,蟬翼被露水浸濕,不能飛起,婦女們就趕快把蟬揀入竹籮里,回後後入鍋焙乾制醬。蟬醬有清熱解毒,去痛化腫的醫療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螞蟻蛋,經常食用的是一種築巢於樹上的黃螞蟻,取螞蟻蛋時,先將螞蟻驅走,然後取蛋,螞蟻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綠豆,有的小如米粒,潔白晶亮,洗凈曬干,與雞蛋一起炒食,其味鮮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時制醬,熟食時用雞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筍、沖天椒,輔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風味純正,清潔衛生。
特色飲品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家釀制的,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只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由於長期嚼食唇齒皆黑,口液如血,人以為美。燒陶業較發達,大部分飲餐用具多由婦女燒制。
禮儀食俗
宗教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
如有一種糍粑是用糯米飯舂成團,包蘇子糖餡做成的圓餅,用抹上臘油的芭蕉葉包好,食時可用火烘軟或炸後蘸蜂蜜吃。粑絲是用水把米粉攪成顆粒,蒸熟後舂成團,擀成薄而大的圓餅,冷後疊成疊,食時燙軟入碗,撒各種調料。潑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和成團,包紅糖蒸熟,再裹上一層炒香的碗豆面,用芭蕉葉包好可作待客點心。
還有把糯米飯泥炸後做成的麻脆等。較重要的節日還有關門節(傣歷7月15日)、開門節(傣歷12月15日),均為南傳上座部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內容與活動大體與當地漢族一樣,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乾巴、腌蛋、干黃鱔等。
節慶食俗
在西雙版納傣族中,一家蓋房,全寨都要來幫助,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夥子,抬著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著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上眾桌,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一些象徵吉祥的禮物。
「趕擺黃燜雞」是西雙版納男女青年以食傳言的求戀方式,即姑娘把黃燜的雞拿到市場上出售,如果買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主動拿出凳子,讓其坐在自己身旁,通過交談,如雙方情投意合,兩人就端著雞,拎著凳子到樹林里互吐衷情;如買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加倍要價;再如「吃小酒」,在男女訂婚時,男方挑著酒菜去女方家請客,當客人散去後,男方由三個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個女伴,共擺一桌共飯。「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鹽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和甜蜜。
婚禮之日雙方家裡都要舉行婚禮,大都先在女家進行。婚宴時,席桌上要鋪上綠色的芭蕉葉,菜餚有象徵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線儀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線繞過雙方的肩,又用兩白線分別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純潔,然後由高齡老人將糯米飯捏成三角形蘸上鹽,置於火塘上的三腳架的頂點上,任其火燒後自然脫落,象徵愛情像鐵一樣堅實。元江大平鄉新娘過門後要與新郎端坐在長凳上,吃四個雞蛋拌的糯米飯,並喝兩杯酒;元江江邊的傣族新娘過門,由男方分給每個送親者肉4片、排骨4根、丸子4個、酥肉4塊,然後方可吃正餐。
祭祀食俗
傣族還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稱「去拉曼」,也稱「披曼」,是保護神,每年要祭祀兩次,栽秧前為祈求豐收,秋收後為謝恩,要集體殺牛或豬一頭,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員,要用雞、酒和臘肉條供奉社神。
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著剽牛和魚食牛皮的風俗。西雙版一次部落神,祭品有的須是黑牛、白豬。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元江江邊傣族每年農歷三月祭龍樹時,全村要殺紅牛,殺前在紅牛身上用白灰畫成花紋,還要在牛身上披紅綠布。同月還要殺豬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在傣族民間,特別是在一些邊遠地區,在炊事上仍然有一些禁忌,如:燒柴要先從根部燒起;不得從火塘上跨過;不能隨便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等等。
典型食品
傣族風味涼、熱腌菜都有典型菜餚和小吃。如:椰子砂鍋雞、油炸麻酥、牛撒皮、酸肉、火燒魚、腌牛頭等。
民族服飾】
女性服飾
傳統
傣族民族服飾傣族婦女的穿著打扮,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婷婷玉立,儀態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一個個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如花似玉。
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良等料子縫制。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制,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現代
婦女服裝既保持了傣族的傳統特色,又吸收了漢族風格。傣族傳統的短衫和筒裙仍為女性所青睞。她們所穿上衣袖管細長,僅容一支胳膊穿過。衫身緊窄,長僅及腰,剛好在筒裙的銀腰帶上,以淺色居多。天冷時,外套各種彩色的毛衣、西裝。
老年婦女以白毛巾纏頭。中年婦女留長發,盤發於頂,用各色紗巾包頭,幼女也用紗巾裹頭。少女、青年婦女則梳發辮,發式和內地相同。只有在節日時,少女們才綰髻於頂略向左傾,飾以插簪,鮮花等。青年女子盤發時,頭發不夠長,就把一絲襪套於發上,以增加頭發的長度,盤成發髻。
婦女們喜歡帶手鐲、戒指、耳墜、項鏈等,這些物飾金質、銀質、玉石均可,仿製品也行。女嬰生下來幾天,就由家長用消過毒的針為娃娃扎耳,為帶耳環作準備。對女性而言,銀腰帶更是不可缺少之物,腰帶上飾以孔雀、蓮花等各種花型。女人們認為銀腰帶越寬就越美。
「筒帕」仍很流行,但多是中年婦女使用,很多姑娘已改背皮包。
男性服飾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長管褲,用白布、青布或緋布包頭,有的戴呢禮帽,顯得瀟灑大方。
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一個用織綿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艷,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圖案有珍禽異獸,樹木花卉或幾何圖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著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男女老幼均喜歡赤腳穿拖鞋。
]【民族風俗】
傣族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動亦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農業祭祀、狩獵祭祀、靈物崇拜等。
潑水節由來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佳節,也是傣族最重要的節慶,每年陰歷四月(相當於傣歷五月)舉行,一般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歷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准備年飯和節間的各種活動。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乃帕雅晚的英靈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潑水節
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之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為神奇的意蘊和民族色彩。
至今,傣族人民中間還流傳著一個十分有趣的神話:遠古的時候,傣族地區有個惡魔,他作惡多端,濫施淫威,弄得莊稼無收,人心不寧,民不聊生。人們恨透了他,可是想了很多方法都對付不了。後來,惡魔霸佔了七個民女做妻子。姑娘們看到自己的同胞過著悲慘的生活,決心找到消滅惡魔的辦法。聰明的七姑娘從惡魔的話中發現了他的致命弱點,即惟有惡魔自己的頭發才可以置之於死地。一天夜裡,惡魔酩酊大醉後沉沉地睡去,姑娘們勇敢地從他的頭上拔下一根頭發,緊緊栓住他的脖子。果然,惡魔的頭顱立刻便掉了下來。可是頭一著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將釀成災禍,姑娘們立即拾起頭顱,大火就熄滅了,惡魔也隨之消失。為了避免大火再燃,禍害百姓,姐妹們決定輪流抱住惡魔的頭,每年一換。在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沖水,以便沖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憊。後來,傣族人民為紀念這七位機智勇敢的婦女,就在每年的這一天互相潑水,從此形成了傣族辭舊迎新的盛大節日——潑水節。
到過雲南的人都知道有名的傣家潑水節,可是潑水節由來的傳說卻有兩種。西雙版納、德宏的傳說都是由「七公主殺火魔」的故事得來,而位於麗江華坪地區的傣家潑水節的故事卻獨具特色。這里的傣族人是中國乃至亞洲緯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沖出火網,從金沙江里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幹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
還有,傳說諸葛亮曾經來過這,並教會傣族人民洗澡、造高房、種植等,所以到了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大家會相互撲水表示祝福。
潑水節祝福
在「麥日」,一清早人們就要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浴佛」完畢,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
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湧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水花放,傣家狂」,「潑濕一身、幸福終身」!象徵著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灑,笑聲朗朗,高興異常,全身濕透,興致彌高。
潑水節愛情
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潑水節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游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製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
丟包那天,姑娘們極盡打扮之能事,然後打著花傘,提著小花包來到「包場」,與小夥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向對方丟花包。小夥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丟來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備好的鮮花插在姑娘的發頡上,姑娘若是接不著小夥子丟來的包,就得把鮮花插到小夥子的胸前就這樣漸漸地選中了對方,一段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就開始了……
潑水節活動
劃龍舟
劃龍舟是潑水節最精彩的項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
江上停泊著披綠掛彩的龍船,船上坐著數十名精壯的水手,號令一響,整裝待發的龍船象箭一般往前飛去,頓時整條江上,鼓聲、鑼聲、號子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聲聲相應,節日的氣氛在這里達到了高潮。
「放高升」
「放高升」是潑水節的又一項保留節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製的一種煙火,將竹竿底部填以火葯和其它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
放高升時,點燃引線使火葯燃燒便會產生強勁的推力,將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著白煙,發出嗖嗖的尖嘯聲,同時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簇,光彩奪目,甚是美妙。地上則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議論聲、贊美聲不絕於耳,好不熱鬧。
潑水節舞蹈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潑水節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規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潑水節的第三天,如象腳舞和孔雀舞等。從七八歲的娃娃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穿上節日盛裝,聚集到村中廣場,參加集體舞蹈。
象腳舞熱情、穩健、瀟灑。舞者圍成圓圈,合著錳鑼、象腳鼓翩翩起舞,一邊跳舞一邊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優美、雅緻、抒情,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種姿態為基礎,在趣與美的再創造中,集中凝聚著傣族兒女們的審美旨趣。還有不少舞者盡情揮灑自己的即興之作,有的邊唱邊跳,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連續跳上幾天幾夜也不知疲憊。
傣族家庭】
家庭形態
傣族家庭的基本形態,是一夫一妻制的父權制小家庭。由於各地在社會發展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態上也有差異。
在西雙版納,解放前還保留著較多對偶婚的殘余,表現為家庭和婚姻關系不是很穩定,結婚、離婚比較自由。但由於家族和村社形式的存在,青年的婚姻直接關系他們對家族和村社所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因此需要家族長和村社頭人的同意。
男女雙方戀愛成熟,男方即請自己的舅父、姨母前去女方提親。這時,女方父母一般照例不發言,由家族長和本村社頭人答話,詢問「上門」年限和如何宴請親友等,經族長頭人認可即可結婚。婚後男方必須如約到女家勞動數年才能把妻子接回。另立家庭時,由村社分給「份地」。假若雙方意見不合,徵得頭人同意,互遞一對蠟條就算辦了離婚手續;如果男方離家數月沒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一方死去,不管年紀多大,也要辦離婚手續,即以蠟條一對放在死者棺上,將館材送至樓口,即表示與死者離異。
耿馬、孟連傣族家庭婚姻形態與西雙版納大同小異,不過對偶婚的殘余更為淡薄,主要表現為不能輕易離婚。
家庭婚姻
德宏和內地傣族地區的家庭婚姻具有更為鮮明的封建色彩,婚姻完全建立在買賣和包辦的基礎上。一般彩禮合三百元,還有其他名目繁多的費用,如要負擔「開門錢」、「關門錢」、「拜堂錢」、「佛爺費」、「認親費」、「媒人費」等,達十幾種。這實質上成了婦女的身價。
不少家庭貧困的青年男子,由於無法負擔這一筆費用,便採取了偷親、撿婚的形式,即男女雙方感情成熟後,確定「搶婚」日期。男青年倍其夥伴,身帶砍刀、銅錢,到預定地點埋伏,待姑娘走來,「搶」著就跑。姑娘假意呼喊通知家人,男方將銅錢撤下逃去。既成事實便托媒人到女方家提親,雙方邀請頭人、親友會商解決,聘禮定後,才正式過門成親。
此外,在這些地區,入贅的現象也較普遍,但在性質上和西雙版納已完全不同,它不是原始習俗的遺留,而是封建婚姻的產物。入贅的人社會地位極低,他們的子女沒有財產繼承權。
傣族婚札
傣族的婚禮,民間稱為「金欠」,含結婚宴請之意。婚期只能定在每年的「開門節」至「關門節」(傣歷十二月十五日以後,至次年九月十五日以前)這段時間,婚禮以為新郎、新娘祝福、拴線為主要內容。
成婚儀式在新娘家舉行,屆時要殺豬、殺雞(有的人家還宰牛),備辦豐盛的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和本寨父老鄉親。舉行婚禮之日,在新娘家堂屋內設置「茂歡」(直譯為魂桌),擺上一至三張蔑桌,用芭蕉葉鋪面,上擺煮熟的雌雄子雞一對,和用芭蕉葉盛裝的糯米飯以及米酒、舂鹽棒、食鹽、芭蕉、紅布、白布、白線等物。雌雄子雞需用傣語稱為「索累東」的芭蕉葉做成的葉帽罩蓋。作好舉行婚禮的准備後,新娘的女友,要陪伴新娘梳洗打扮,等待新郎登門。新郎亦在家中梳洗更衣,在親朋好友陪同下,到新娘的竹樓上舉行結婚儀式。
儀式開始時,主婚人端坐在「茂歡」後的正中位置,長者圍桌而坐,一對新人按男右女左的位置面對主婚人而跪,親友圍於兩旁。坐在「茂歡」跟前的人伸出右手搭在桌上,靜聽主婚人念誦祝詞。主婚人揭去蓋在食物上的葉帽,先為新郎、新娘祝福:「今天是個美好、吉祥的日子,現在是一天中最好的時辰,你倆恩恩愛愛結成夫妻,金鳳與銅鳳結成一對,日子會幸福美好,願生子會得子,盼生女會得女,祝福你們幸福美滿,永不離分。」。
主婚人念完祝詞以後,新郎、新娘各在桌上揪下一團糯米飯,蘸點米酒、食鹽、舂鹽捧、芭蕉後擺在桌前。主婚人拿起一條長長的白線,從左至右纏在新娘、新郎的肩背,將白線兩端搭在「茂歡」之上,表示將一對新人的心拴在一起。然後再拿兩縷白線,分別纏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願新婚夫婦百年好合,無災無難。在座的長者也各拿兩縷白線,分別拴在新郎、新娘手上,邊拴線,邊念些祝願詞。拴完線後,婚儀基本結束,婚宴開始,新郎新娘向賓客敬酒致意。
『肆』 宿松縣的由來
「宿松」之名始於何時,至今學術者存在較大爭辯。
一說始於晉武帝平吳(公元280年),一說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前者見諸《和平寰宇記》、《辭源》等典,後者載於《隋書》、《舊唐書》等籍,已為官方所採信。
隋文帝楊堅一統宇內,在開皇十八年,一次更改了140多處帶有前代姓名和重復縣名。其間齊郡之高唐縣與同安郡之高塘縣字形相近、讀音相同,遂改高唐為章丘、高塘為宿松。但不論改於何時,有一點能夠基本確定,「宿松」一詞的意義就「陳舊的松滋」。
宿松稱號,有另一說法也頗有意思。宿松本名松茲,所以松茲**的招牌許多。但後來湖北有一松茲縣,重名了,因而我們改了,叫老松茲。宿者,老也。
(4)喊沙傣寨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宿松縣東與望江縣共抱泊湖,西與湖北省黃梅縣、蘄春縣毗鄰,東北與太湖縣接壤,東南與望江縣相連,南與江西省湖口縣、彭澤縣隔長江相望。
宿松縣地勢由於受燕山運動的強烈波及,故西北高、東南低,依次為中山、低山、丘陵、崗地、湖泊和平原,呈階梯狀下降。
『伍』 我要學傣話,有沒有人教我啊,教一些常用的一些傣語,注;要用漢字翻譯.
傣族的語言文字
傣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西雙版納方言、德宏方言和金平方言。傣族的拼音文字來源於梵文字母,各地不盡相同。1954年進行了文字改革,分傣哪文(德宏)、傣泐文(西雙版納)、傣綳文(瑞麗、耿馬、瀾滄等地)和金平傣文。現通行西雙版納和德宏兩種傣文。
傣族的天文歷法
傣族有自己的傳統歷法。傣語稱「祖臘薩哈」,意即「小歷」。其起源可上溯至周秦之際,現行傣歷則始於明代以前。是一種陰陽合歷。傣歷的年是陽歷年,即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傣歷的月是陰歷月,即以月亮的一個圓缺為周期。一年分12月,單月是30天,雙月是29天。以六月為歲首,它的正月相當於夏歷十月。平年是350或355天,閏年為384天。傣歷始於公元638年。
四、傣族的醫葯衛生
傣醫葯作為一門知識,是傣族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傣族人民在和疾病的斗爭中,不斷總結經驗,匯積了豐富的民間葯方,收集了上千種草葯。其中《檔哈雅》(醫葯書),是傣族一部重要的醫學文獻。
據文獻記載:傣族遷到景永時,許多村寨因疫病死亡了很多人,唯獨有一個村子,在景永壩頭,不但沒有人病死,而且個個身強力壯。他們開出了許多田地,生產發展得很快。一天,有個名叫波的牙老人上山摘野果,路過這個村子,看到村裡的人個個都很健康覺得很奇怪,就問村子裡的人:「你們吃些什麼東西,為什麼人人都身強力壯的?」村子裡的人告訴他:「沒有吃別的什麼,只不過剛來的時候大家天天上山採摘野果野菜吃,可能是這當中有什麼原因吧。」
波的牙回去後把這一情形告訴了別的村寨的人,並勸大家不妨試試看,上山去採摘野菜吃。大家都想把病冶好,便紛紛照波的牙說的去做了。經過一段時間,果真見效,疫病明顯減少。波的牙注意從大家每採摘回來的野果、野菜中挑出樣品保存起來。以後只要村子裡有人生病,他就依樣找這些果、菜給病人吃,有的吃了病就好了,也有的效果不太明顯,而換了別樣的一吃就有效。就這樣他慢慢地總結、積累經驗,凡遇有人生病(當時主要是瘧疾),就按不同類型的病分別給予治療。逐步地疾病減少了,人們健康了,傣族群眾就把波的牙稱為「摩雅」,意思是會治病的人。從此就有了傣醫。有了文字以後,才記載下來成為今天較完整的傣族醫書。
《傳統傣醫學手稿》:傣族古典醫學著作。記載了傳統傣醫關於醫葯、方劑、制劑方面的理論和治療方法。至今保存下來的有在貝葉上書寫的「貝葉本」和用構樹皮支撐的紙張轉抄的「棉紙本」多種。這是中國醫葯遺產中的珍品,目前已根據這些手稿資料整理編寫出版了傣漢文對照的《德宏傣葯驗方集》及《西雙版納傣葯志》。
五、傣族的宗教信仰
傣族是一個信仰南傳佛教的民族,傣語稱為「布塔沙散那」。它對傣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都有極深刻的影響。大約在公元6—8世紀傳入傣族地區。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崇拜,亦即原始宗教。由於佛教的廣泛傳布,傣族地區佛寺十分普遍。送子入寺為僧似乎是天經地義之事,尤其是在西雙版納地區,男孩到了8—10歲幾乎都要入寺去過僧侶生活。他們在那裡學經識字,一般在1~5年還俗回家。傣文的大藏經號稱八萬四千部,大部分刻寫在貝葉上,稱貝葉經。其中有些是傣族僧俗根據佛教義加以發揮和補充的著述。
六、傣族的文學
民族文學:傣族人民有著蘊藏豐富的民間文藝作品,包括敘事長詩、寓言、神話、傳說、童話等。許多著名的敘事長詩,如《召樹屯與嫡木諾娜》、《娥並與桑洛》、《阿鑾的故事》 等中外聞名。
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又名《南師巴塔麻嘎帕薩傣》。傣族創世史詩。內容包括開天闢地、人類形成,傣族先民的興起、遷徙、定居的過程。其中有許多傣族的神話故事和歷史人物傳說,是一部研究傣族古代神話及社會的古籍文獻。
史書:《泐史》原名《囊絲本勐泐》)(《西雙版納歷代編年史》)。該書採取編年體記錄了傣族從1180年(傣歷542年)傣族首領叭真入主西雙版納建立景金殿國始,止於1950年西雙版納解放的主要史實。該書有1947年雲南大學刊印的、李拂一的譯本,譯名為《泐史》,翻譯的是從1180年~ 1864年部分。1958年由張公瑾補譯1844~1950年部分,名為《續泐史--西雙版納近百年大事記》。該書還有其他詳簡不同的譯本。《泐史》為後人提供了了解傣族社會歷史的許多珍貴資料,是傣族重要的史書類文獻。
七、傣族的戲劇
西雙版納境內有泰緬化的歌舞劇,騰龍沿邊一帶有漢化的傣族戲。歌舞劇都在較大的宗教集會中演出,例如車里宣慰街每年冬間的賧佛大會,一連三天晚上都有歌舞演出,劇情有歷史故事,宗教神話,愛情傳奇,而行頭化裝則千奇百怪,用紙紮成龍、孔雀、龜、鶴、鹿、蚌等,彩畫鮮麗。化裝為美女的演員,把紙扎的孔雀分前後兩段纏在身上,以兩手捉翼而飛。化裝為青年的演員,把紙鹿纏身上做鹿舞。大龜則用一個人伏在龜腹內、手腳即龜之四足,龜頸內有一機關;能使龜頭倏而伸長數尺,倏又縮回腹內,引得觀眾大笑。
傣戲:傣戲大約有二百年的歷史。較早的劇目有《十二馬》、《公孫犁田》、《昌少對唱》等。到本世紀初,盈江土司成立了第一個傣戲劇團,在上演原劇目的基礎上,吸收、改編了不少京劇、滇劇劇目,同時吸收了它們服飾、道具、樂器等方面的成分,豐富了傣戲。傣戲一般人物不多,主要是反映勞動人民的生產勞動和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內容,表演形式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內容短小精悍,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廣大傣族群眾的喜愛和歡迎。
傣劇:傣族戲曲劇種。流行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盈江、潞西、梁河、隴川、瑞麗等縣和保山地區的保山、騰沖、龍陵等縣傣族聚居區。傣劇是在「冒少對唱」(男女對歌)、「耍白馬」(逢年過節到各家祝福的一種歌舞)、「銀海」(趕著牛表演的歌舞)等傣族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經過向雲南花燈學習,發展為帶有一定情節、人物的「十二馬」、「布屯臘」(犁田的老漢)等歌舞和歌舞小戲,吸收 滇劇的劇目、表演、打擊樂,逐漸形成的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
傣劇的表演是在提煉本民族各種舞蹈的基礎上,吸收了漢族戲曲的表演技巧而發展豐富起來的,具有較鮮明的民族特色。傳統劇目有根據傣族民間傳說和民間敘事詩改編的《帕罕》、《千瓣蓮花》、《紅蓮寶》、《阿暖海東》、《郎金布》、《七姐妹》、《思南王》等;有根據漢族戲曲和小說演義改編的《三聖歸天》、《王莽篡位》、《三下河東》、《穆柯寨》、《花果山》、《大鬧蟠桃會》等;有按歷史故事、傳說編演的《沐英第一次征南》、《張四姐》等;有新創作的現代戲《波岩三回頭》、《波過石的婚禮》、《金湖緣》、《國境線上》、《三丑會》等。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布屯臘》、《陶和生》、 《娥並與桑洛》、《岩佐弄》等。
傣族文學作品大都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關於開天闢地的最古老神話,在傣族群眾中流傳最廣的是《布桑該與牙桑該》。至今,傣族人民仍然把布桑該與牙桑該稱為「我們的祖宗」。關於開辟西雙版納、勐遮、易武,建立村寨,砍柴、修房等,都有一段段神奇的傳說。在傣族地區,還廣泛流傳著 召瑪賀、艾蘇和艾西等聰明人的故事。這些理想化的人物,具有萬能的本領和超人的智慧。
傣族詩歌,包括歌謠和敘事長詩兩大類,傣族中有職業歌手或半職業歌手,傣 語叫做「贊哈」。
贊哈:傣族曲種。「贊哈」在傣語中就是民間歌手的意思,贊哈演唱是傣族民間喜聞樂見的傳統文藝形式,形式靈活簡便,一人一笛,隨時隨地可以演唱,被譽為傣族人民生活中的鹽巴。傳統曲目多為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也有藝人即興編唱的獵歌、酒歌,如《召樹屯》、《四棵緬桂花》、《賀新房》、《哈路教》等;新編曲目為《流沙河之歌》、《彩虹》等。贊哈對傣族民間文學的繼承和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的演唱優美生動,塑造人物細膩委婉,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他們有即興創作的才能,深受廣大群眾的愛戴和歡迎。
古歌謠,是傣族文學的萌芽,至今還以口頭和手抄本形式流傳民間。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雲南)出版的《傣族古歌謠》中的許多短篇作品反映了傣族先民原始 時代的生活、勞動、思想和感情,例如《蜈蚣歌》描述人類通過實踐逐漸認識了 客觀世界;《打水歌》描述人類逐步改變自己的居住條件;《摘果歌》和《拾菌歌》等描述的則是人類的勞動生活。這些詩歌形式簡單,節奏明快。
敘事長詩,是傣族文學寶庫中光彩奪目的明珠。基本上可分三類:神話敘事詩,阿鑾的頌歌,愛情悲劇敘事詩。神話敘事詩與神話傳說的內容基本相似。關於阿鑾的頌歌,數量極多。「阿鑾」一詞,據說來自梵文,指有本領的匠人。在傣語中 是指出身貧寒、意志堅強、本領高超、正直善良的英雄,或者是有福氣、有本領的善良人。佛教徒則把這些故事說成是描述釋迦牟尼轉世的故事。阿鑾故事中,有宣傳佛教教義的成分,但整個內容遠遠超出了佛教思想范圍,堪稱傣族民間故事的總匯,內容涉及當時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階級關系、倫理道德、婚姻戀愛等。
隨著佛教傳入傣族地區,印度文化對傣族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吾沙麻里》,是由印度的一個小故事發展演變而成,《蘭嘎西賀》的情節與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相似,但主題思想、人物和故事結構均有變化。長詩加強了召朗瑪對十頭魔王的戰爭,成為反映社會生活、政治斗爭與宗教斗爭的巨幅畫卷。
傣族佛教保存的經典甚為豐富,所譯三藏佛典包括經、律、論中相當多的經典,還有不少藏外典籍。這些經典中有一部分是用傣文字母音譯的巴利語寫本,保存了小乘佛典比較早期的面貌,還有一部分是傣族僧人根據佛教教義加以闡發的著作,其中記錄了許多關於傣族地區的歷史、地理、語言、文學材料。西雙版納及孟連、耿馬等地的經典大多刻寫在貝葉上,稱為「貝葉經」,其他地區多寫在當地製作的構皮棉紙上。
八、傣族的音樂
傣族音樂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包括民間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4類。
民間歌曲:傣族民間歌曲有山歌、敘事歌、悲歌、宗教歌等。
山歌:多由青年在田野、山林獨唱或男女對唱。有的表達愛情、贊美家鄉、歌頌幸福生活,有的為即興編唱。德宏地區山歌主要有「喊嘛」與「喊同卯」 兩種。金平地區的山歌傣語稱「琿卯騷」,由男女青年在夜間對唱,用玎琴伴奏,曲調多為宮調式,但在徵音上結束。另外,元江、景谷等地有風格不同的山歌。
敘事歌:包括「喊秀」(鸚鵡歌)、「喊吳哦」(敘事歌)、「喊暖轟」(流水歌 )、「桑烘」(鳳凰情詩調)、「拽」、「索」、「森」等。喊秀為綠色的歌,是用以詠唱情詩或敘事詩的民歌,流行於德宏的瑞麗、芒市等地。曲調富吟誦性,與跟鼓調旋律相近,常由中、老年人在家中演唱。喊吳哦與喊暖轟流行於德宏瑞麗地區。前者富吟誦性,後者歌唱性較強,常用含有變徵音的羽調式。桑烘流行於西雙版納的古老詩歌形式,也是表達青年人真摯愛情的長篇抒情詩,有唱本流傳。唱腔類似贊哈調,依字行腔,旋律較自由,可用玎、篳等伴奏,亦可清唱 。拽與索、森流行於孟連縣邊境孟阿地區。拽的音樂較抒情,速度稍自由,多採用羽調式,演唱時常用弓弦樂器多洛伴奏。索的音樂較活躍,速度稍快,多採用商調式。森的旋律性強,多為羽調式。演唱索與森時皆用彈撥樂器玎列伴奏。
悲歌:傣語稱「喊細喊海」,包括「喊海」、「喊海賽篾」、「喊玎」、」 喊蹩「等,流傳於德宏各地。喊海,傣語意為哭調,辦喪事時由婦女邊哭邊唱。喊海賽篾,是在姑娘出嫁時母女相對哭泣而唱,歌詞表現了母女戀戀不舍之情。二者曲調基本相同,音域不寬,旋律似宮音三和弦的分解,句尾的長音常用較強烈 的下滑音。喊玎,意為玎琴歌;喊蹩,意為口弦歌。演唱時不用樂器伴奏,多在憂傷時吟唱。
宗教歌:德宏地區有拜佛調、念經調、倒水祝福調等;西雙版納地區有拜佛調 、升和尚調、念經快調、念經慢調等。此外各地還有反映原始崇拜的祭神調,以及巫婆演唱的師娘調、跳柳神調和巫師演唱的卜卦調等。其共同特點是音調近於朗誦。此外,還有催眠歌、兒歌等。
歌舞音樂:歌舞音樂包括孔雀歌、打鼓調、十二馬調、依拉恢、喊扎等。在年節、趕擺、喜慶時演唱,多用象腳鼓等打擊樂器伴奏。
孔雀歌:傣語稱」喊羅永「,流行於德宏地區,歌唱與孔雀舞表演穿插進行。音樂輕快活躍,多為徵調式。
打鼓調:傣語稱」喊海光「,流行於德宏芒市、遮放一帶,分跟鼓調(喊本光)及 跟鼓說唱調(喊盞光)兩種,二者音樂近似,前者用宮調式,後者用徵調式;歌唱與舞 蹈穿插進行。
十二馬調:傣語稱」喊馬細雙「,流行於盈江、梁河等地。由12個男女青年腰間套上竹扎的彩色紙馬邊歌邊舞,表現青年們在趕擺路上相遇對歌的情形,及每年12個月中的生產活動。曲調抒情,多為商調式。
依拉恢:是一種群眾性歌舞,流行於西雙版納各地。每年潑水節賽龍船放爆竹時,人們載歌載舞,氣氛熱烈。唱詞基本是3字句,音樂質朴,多由羽調式的三音列或四音列構成。
說唱音樂:主要流行在西雙版納及孟連等地。傣族人民在逢年過節、 建造新房、婚嫁生育、賧佛儀式等活動時,都邀請民間歌手到場演唱助興。這種半職業性藝人在西雙版納稱」贊哈「,在孟連稱」窩甘「。各地流傳的曲調有」 贊哈調「、」窩甘調「、」孟連調「等。由一人演唱,一人伴奏,伴奏樂器分別用篳、西玎,曲調與語言結合緊密,節奏較平穩,音樂結構基本是樂段的變化反復,唱詞多押腰韻。由於唱詞的結構較自由,故樂句數量及長短也不固定;樂器伴奏常與唱腔聲部形成支聲復調的關系。
戲曲音樂:傣劇是在傣族民間歌曲和歌舞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借鑒了漢族戲曲藝術的表現手段,流傳於德宏、保山、臨滄等傣族聚居區。傣劇包括多種男女唱腔,男腔多用羽調式,女腔多用徵調式。20世紀50年代以來,傣劇吸收了多種傣族民歌和舞曲,豐富了唱腔,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傣劇唱腔基本是上下句組成的樂段及其變化反復。由於唱詞字數可多可少,因此唱腔樂句長短不一。過去,傣劇只用小堂鼓、鑼、鑔等伴奏,後逐步採用了多種民族樂器及西洋 管弦樂器,組成新型的傣劇樂隊。
民族樂器:傣族的民族樂器有屬於吹奏樂器的有篳、葫蘆簫 、豎笛、木葉等;彈撥樂器有玎琴、口弦等;弓弦樂器有西玎、牛角玎等;打擊樂器有象腳鼓、光隆、光邊、光邦、鑔等。
芒鑼:傣、佤、壯、景頗、德昂等族的打擊樂器。流行於雲南、廣西等民族地區。芒鑼形體圓厚,用響銅鑄成。鑼面低,中心有乳頭凸起。鑼邊有穿皮條的孔兩個。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執槌擊奏。也有將大小不同的錄組成編芒,掛在木架上擊奏的。多用於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
九、傣族的舞蹈
象腳鼓舞:流傳於雲南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和布朗族等少數民族中的民間舞。是一種男子自娛性舞蹈,因舞者身挎象腳鼓而得名。象腳鼓用芒果樹或木棉樹干挖空,蒙上牛皮製成,形如象腳。鼓有長短之分,長者1.7米左右,中長者1米左右,短者0.7米左右。長象腳鼓舞端莊瀟灑,舞步緩慢,擊鼓方法多變,鼓點節奏豐富;中象腳鼓舞穩重扎實,剛健有力,動作幅度較大,有甩鼓、轉鼓、掖腿等技巧動作,短象腳鼓以靈活騰躍著稱,有斗鼓、賽鼓等競技內容。象腳鼓舞是雲南省代表性舞蹈,凡盛大節日,舞蹈行列皆以象腳鼓領舞。
孔雀舞:傣語叫「戛洛涌」、「煩洛涌」或「戛楠洛」。是傣族人民最為喜聞樂見的舞蹈 ,流傳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西雙版納被稱為孔雀的故鄉,在傣家人的心目中,孔雀又是吉祥、幸福、美麗、善良的象徵。因此,孔雀就成了傣族人民最喜受的民間舞蹈。在歡度潑水節期間,跳孔雀舞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屆時,傣家人聚集在一起,敲起芒鑼,打起象腳鼓,跳起優美的孔雀舞,歡度節日。孔雀舞最早是一種化裝舞蹈,演員頭戴菩薩金冠,臉覆金剛面具,腰間綁著用彩紙或花布紮成的孔雀,兩手用線牽住孔雀的翅膀的尾巴,隨著鑼鼓的節奏做出各種優美的孔雀動作。後來,不用道具而舞,以象腳鼓、芒鑼等伴奏。跳孔雀舞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非常普及,幾乎每個村寨都有跳得較出色的。
花環舞:傣語叫「戛洞」,是青年人的集體舞蹈。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區。如今只在盛大的節日時才跳,已變成一種有組織的舞蹈表演。花環舞中的花環在長二米左右的竹篦上紮上鮮艷的花朵做成,舞時雙手握住花環的兩端,在移動步伐的同時,著重於花環的變化。並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花環舞跳到極樂時,由一人指揮,舞者一起由慢板轉入快板,有踮步、「頓錯步小跳」等動作。
大鵬鳥舞:大鵬鳥舞,傣語叫「戛倫」。是傣族人民在盛大的節日里跳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舞。主要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縣一帶。大鵬鳥舞矯健、粗獷,動作大而有力。舞蹈主要表現大鵬鳥與雨神搏鬥的動作和不畏強暴的氣質。動作變換快速有力,造型時間較長「三道彎」舞姿稜角突出。如:出場動作一般是大跳接一個大的舞姿造型,表現大鵬鳥從空中迅猛疾下的氣魄。多用爪式手型(手指張開成扇形)和掌式手型,這些手式加強了動作的力度。大鵬鳥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二人。過去舞蹈時帶大鵬鳥型道具和面具,現多已棄之不用,使舞蹈動作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鼓點異常豐富,鼓聲深厚有力。
十、傣族的美術
傣錦:傣族生產和使用的一種具有民族風格的紡織品。傣錦是以薴麻為原料的色織物,紋樣為幾何圖案,用挑花方法織制。傣錦利用腰機織成。織幅不寬,長度也有限,以較細的薴麻線織成平紋作地組織,以較粗的薴麻紗經染色作彩緯織入。在平紋部分不起花紋,而在使用色緯時緯浮顯色於織物表面。傣錦常使用小方塊組成的菱形回紋。在大菱花紋轉向時則往往又換用另一色的彩緯,因而在織物表面上常隨菱形花紋的斜向轉換而調換色調。色調要求和諧,以棕色和黑傣錦紋樣色調配。傣錦用挑花方法起紋,織物表面出現大量的浮紋起花。整經後的經紗均繞於木輥上,然後穿入分經輥、線綜,而緯紗卷於小紆管上。織布時可以將卷有經紗的木輥掛在架上,展開經紗,在經紗上已繪有花型,織錦時只需在提綜時一梭按平紋織入,另一梭則在織入前先用挑花木片按花型挑起經紗,而後用雙緯色紗一次織入雙根有色緯紗。打緯則用打緯刀壓緊緯紗。用這種方法不適於生產過寬過細密的織物,花型也不能過於復雜。傣錦質地堅牢硬挺,花型美觀,多作被面或裝飾用。由於傣錦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作為工藝美術裝飾用品,也受到其他各族人民的喜愛。
十一、傣族的建築
建築藝術別具一格,尤以寺塔和飛架於江河上的竹橋最為有名。傣族的佛寺建築精緻、堂皇。寺廟中的雕塑和壁畫既有南亞藝術風格,又顯現出中原文化的影響,是傣族造型藝術的精品。佛塔的樣式更是多種多樣,有金剛寶座式、密檐式、亭閣式、金鍾式等,塔也分單塔、雙塔、群塔。群塔大都是中間為一大塔,周圍是若干小塔,如盈江的曼勐町塔就有小塔四十多座,宛如眾星捧月,直上雲霄,巍巍壯觀。
傣家竹樓:竹樓是傣族人因地制宜創造出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傣族竹樓是一種全用竹子建造的二層樓房。上層住人,下層拴放牲畜。柱、梁和屋架結構用粗竹,圍牆用竹片編織,剖開的竹子壓平做樓板,門、窗也用竹子製作,屋頂蓋茅草或葵葉編的草排。底層有的架空,用來飼養耕牛、舂米或堆放雜物,有的用竹牆圍作糧倉或廚房。二層設堂屋和卧室供人居住,並在一側或兩側設有外廊和曬台。屋頂坡度較陡,屋脊兩端設通風孔。屋檐很低而且出挑深遠,起遮陽避雨作用。廊下安裝樓梯供人上下。傣家竹樓通風、涼快、清潔、明亮,又可以防備野獸的襲擊,十分安全。
十二、傣族的娛樂
丟包:丟包不僅是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的一種傳統娛樂活動,也是它們選擇對象、尋覓情侶的一種方式。每當傣歷新年來臨之際,姑娘們就精心地用花布條拼製成一種多菱形的布包,包內裝滿綿籽,四角綴有花穗子,正中有一根60厘米左右的提繩,包上還綉有各色花紋。這就是姑娘們的愛情信物——花包。丟包時,男女各若幹人分立在廣場的兩邊,用包互相扔擲。凡接不到而使包落地者受罰,男的接不到,把袋裡的錢輸給女方,女的接不到,把身上飾物輸給男方,男的取到了勝利品,排到家裡陳列著,但並不就據為已有,第二天仍原件送還給女方。每年新春有一次宴請賓客丟包盛會。這一天,附近村寨的少女,都花枝招展極盡妍麗的裝飾了來到廣場上,總得有五六十人。每人提著一個棉籽包,由一個年長的做領隊,提了一藍鮮花,外客帶著許多銅幣到廣場上應戰,兩陣對立,中間間隔不到五丈地。傣族姑娘們不等你陣腳扎穩,五六十個棉籽包便紛紛地投過來,當然大半數是落在地上,於是輸了,一群女將爭上來領賞,每人發給銅元三枚。再對陣,客方照樣把棉包丟過去,她們接不到,每人送上一朵鮮花。這樣,待銅元都輸光了,鮮花也散完了,方始滿足地放你會赴席。
潑水:傣族的浴佛節約當漢地的清明前後,又稱為潑水節是一個富有青春意味的男女狂歡日。潑水節這天,村寨中的青年男女,一清早便群往山中摘取野花樹枝,攜到佛寺中供佛。中午,把一尊佛像放置院里,擔清水來浴佛。浴畢,以水灌花。男女互以水濺潑為戲,等到遍體淋漓,然後相偕擔水遊行街中,遇到人便以水濺之,被濺的不論是土司頭人或漢宮,都只報之以笑臉。在這一天被潑水在身上是一種吉利,所以人們都特意走到街上去讓青年們戲潑,如瘋似狂的嬉戲,直到街中水流成渠,始淋漓盡興而歸。
賽龍舟:每年端陽這一天,傣族都舉行龍舟競渡,比賽時,用平時航行江中的小木船,扎以花彩,每船由青年男子多人駕駛,在江而上作速度競賽,數百里內的男女都收拾打扮在兩岸圍觀,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優勝者會得到獎品。
火燈:火燈傣語叫「貢菲」。潑水節的夜晚,人們可以看見傣家人把巨大的火燈放入天空。放火燈是潑水節期間的一項傳統活動,傳說佛教傳入西雙版納時,與原始宗教爭奪傳教權,佛教用火燈與原始宗教放高升比賽誰升得更高。比賽結果,火燈比高升升得更高,佛教取得了勝利,火燈便流傳開來。後來,放火燈卻變成傣家人的一種精神寄託,人們把錢和其他物品拴在火燈底部,讓火燈把這些東西帶到天上,同時把人們死後的靈魂也帶到天上去。今天,傣家人又賦予放火燈新的內容,它是帶著傣家美好的理想和願望飛向天空。
火燈是用棉紙糊成的,一盞火燈要幾百張棉紙才能做成。火燈的底部不糊,用幾十斤重的棉線繞起來做燈芯,燈芯用植物油浸泡透。放火燈時,先用竹竿把未充氣的火燈撐開,然後點燃燈芯。燈芯點燃後,熱的氣流就把干癟的紙袋式的火燈漲得鼓鼓的,成了一個橢圓形的氣球,這時,只要抓住火燈底部的手一放開,它就像氫氣球那樣徐徐上升上。質量好的火燈,可以連續在空中運行幾天幾夜,從地面仰望,就如同天上的星星。
十三、傣族的服飾
傣族婦女講究衣著,追求輕盈、秀麗、淡雅的裝束,協調的服裝色彩,極為出色。青年婦女盤於頭頂,是傣族服飾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女裝用色彩鮮
『陸』 傣族的由來
傣族源於怒江、瀾滄江中上游地區的哀牢人。哀牢人是雲貴高原的古人類之一。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哀牢人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創立了達光等部落聯盟國家。公元前二世紀末,達光王國開始與漢朝接觸,因當時的達光王叫「哀牢」,漢朝開始把達光王國稱作「哀牢國」。
在這之前,因哀牢人善騎大象,生活環境又與漢朝南方的越人相似,被漢朝誤以為是越人的一支,把達光王國稱作「滇越乘象國」。
公元一世紀開始,位於達光王國東面的滇王國與其宗主國(漢朝)沖突不斷,大量滇人(因其吸收了越文化,也稱「滇越人」)湧入哀牢境內,哀牢人吸收融合了滇人後,初步形成現代傣族的雛形。
(6)喊沙傣寨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傣族節日習俗
1、潑水節
傣歷年——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歷4月中旬)。約在農歷清明後十日舉行,它象徵著「最美好的日子」。
節期一般是3天。頭兩天是送舊,最後一天是迎新。節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裝到佛寺賧佛,並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圍塔而坐,聆聽佛爺念經。之後,婦女們各挑一擔水為佛像「洗塵」。
佛寺禮畢,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潑水祝福。接著成群結隊四處遊行,潑灑行人以示祝福。西雙版納每年過潑水節的時候,傣族群眾都要在瀾滄江舉行聲勢浩大的龍舟賽,賽後就將龍船拆散放進佛寺的竹樓里保管,待第二年潑水節到來之前,再把拆散的龍船拼裝起來,拼裝龍舟就稱之為「旱黑」。
2、花街節
花腰傣最隆重的節日要數農歷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從周圍的村寨匯集到花街。節日的花街熱鬧非凡,身著盛裝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長隊,款款走過花街,競妝比美,風情無限;小夥子們則瞪大眼睛尋找意中人。
如果情投意合,兩人就相約到鳳尾竹下荔枝叢中,姑娘解下腰間的秧篾飯,掀開青翠的芭蕉葉,只見噴香的糯米飯用鮮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黃一半鮮紅,以芭蕉葉相隔一層又一層盛滿豬脊肉、油炸干黃鱔、腌鴨蛋等美食。兩人一起吃著,說著情話。吃完秧蔑飯,提親成婚的大事也就定下了。
3、關門節、開門節
在這兩個節日當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舉行盛大的賧佛活動,向佛像佛爺敬獻美食、鮮花和錢幣,在佛爺佛像前念經、滴水,以求佛賜福於人。從關門節到開門節的3個月內,是「關門」的時間,為一年中宗教活動最頻繁的時期。
禮佛,聽佛爺講經,7天一小賧。晚上要放火花、爆竹、高升(孔明燈),舉行「趕擺」。關門期間,男女青年可以談情說愛,但不能結婚,不能外出;待「開門」後方能結婚和外出。
『柒』 關於傣族潑水節的傳說
傳說古時候,有七個美麗的少女,她們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們的父親卻是一個十惡不赦的魔王,他的名字叫捧麻點達拉乍。這個魔王經常用他的魔法,給西雙版納人帶來災禍。善良的七姐妹非常同情受苦受難的傣家人。她們一心要為傣家人除去這一禍根,便暗中設下計策,決心殺死魔王,為民除害。
哪知當魔王的腦袋落地時,便四外燃起大火,燒毀了傣家人的竹樓和莊稼。七姐妹為使傣家人免受滅頂之滅,她們相互輪流抱著像一個大火球般的魔王的頭,它就是罪惡的火種。當她們傳抱到第99天時,正逢傣歷新年,大火終於被七姐妹制服了。大火熄滅了,傣定人得救了,七姐妹才得以喘氣和休息。
於是她們相互潑水,沖洗各自身上的臟物,同時也表現了她們的歡樂之情。後來,傣家人為紀念這七個大義滅親的好姑娘,便在傣歷新年時。用潑水來共度節日。傣家人以此表達對造福於後人的七姐妹的敬仰、感激之情,同時表達傣家人在除舊迎新時的相互關心與祝願。
(7)喊沙傣寨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歷四月十三 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 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歷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關於潑水節的來歷,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 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裡,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
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發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發,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裡,邪火就蔓延到 哪裡。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
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現在, 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聖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 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捌』 找關於"傣族"的資料!
自稱「傣」,意思是「自由」或「人」。按分布地區又有「傣那」、「傣雅」、「傣綳」等。
人口及分布
主要分布在雲南德宏、西雙版納、耿馬、孟連及新平、元江、金平等3O余個州、市、縣。人口為 102.513萬人(1990年)。
歷史及由來
自古以來,傣族先民就生息在滇、桂、黔地區,與壯族、水族、布依族、黎族等有密切的關系,同源於古代的「百越」。他們以「紋身斷發」為共同習俗,而又互相雜處。他們的足跡還在老倭、泰國北部、緬甸和印度地區。他們是最早栽培水稻和使用犁耕的民族。公元前1世紀,漢文史籍就有了關於傣族先民的記載。漢晉時,其先民被稱為「滇越」、「撣」或「擅」,唐、宋朝時稱「金齒」、「銀齒」、「茫蠻」等;元、明朝時稱「白衣」、「百夷」,清朝以後稱「擺夷」或「擺衣」。
唐、宋朝時屬南詔、大理國管轄,元、明時屬雲南行省,實行土司制度,建有「徹(車)里軍民總管府」及金齒宣撫司等政權機構。清代沿襲明的制度,並在內地部分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委派流官統治,國民黨時期在邊疆置縣和設治局。解放前,內地和雜居區較早產生封建地主經濟,西
生活在雲南省境內的傣族共有101.46萬人(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南部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西南部臨滄地區的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和思茅地區的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其餘的散居在雲南省境內30餘縣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共有傣族270,531人,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共有傣族289,678人;另外,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有傣族51,950人、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有傣族43,459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有傣族39,094人、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有傣族22,075人、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有傣族21,444人、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有傣族15,188人、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有傣族8,391人;滇南的思茅地區有傣族126,354人、滇西南的臨滄地區有傣族92,334人、滇東南的紅河州有傣族85,238人、滇西的保山地區有傣族34,594人。
文化民俗
⒈服飾
傣族婦女都會紡線織布,衣服都是自己做。傣族男子的服飾各地差異不大,上穿無領大襟或對襟白布短褂,長及腰下臀上,袖口較窄;下身穿黑色、褐色或白色長管褲,褲襠較肥大;頭纏黑色布、白布包頭,有的戴毛呢禮帽;腳不套鞋,一年四季均赤足。天冷時身披棉毯或毛毯。晚上,小夥子去串姑娘時,除了一把長刀,便是披毯,方便談情說愛。如果男女雙方都情投意合,這床毯子就是兩個年輕人的藏身之物,相互依偎在一起。男子的其它服飾還有戴牙套、鑲牙或紋身。出門趕擺(佛事活動),則打旱傘,背「通把」(背包)。傣族婦女的服裝以美觀大方著稱,民族特點突出,而且各地不同。西雙版納的婦女,上身穿白色、緋紅色或色彩鮮艷的緊身背心,外穿大襟或對襟無領、白色或緋紅色短衫,袖管和腰部很窄,下擺寬,沒有扣子,用布帶扎結;下身穿能蓋住腳的筒裙,多為褐色的,喜用銀質腰帶。德宏、耿馬、孟定的婦女,穿顏色艷麗的筒裙,上衣較短,僅齊腰部。潞西、盈江等地的傣族姑娘穿白色、淺藍色對襟短衫,黑色長褲,圍青色綉花圍腰;到結婚年齡的姑娘改穿裙子;已婚婦女,改穿對襟上衣,下身穿黑色裙子。新平、元江一帶婦女的裙子,都用彩色布鑲邊,並用銀泡綴成花紋,耀眼奪目,尤其圍腰更為鮮艷,故被稱為「花腰傣」。各地傣族人民都跣足不履。
婦女的發式,各地也不一樣。西雙版納和瑞麗、孟定、孟連都挽髻,但挽法略有不同。西雙版納婦女的發髻挽於頭頂,常插以梳子、鮮花,有的用大頭巾包上。瑞麗、孟定婦女,將發髻結於腦後,有的將余發打散,使其自然下垂。已婚婦女將發盤在頭頂上,終年帶著用黑布纏成的高筒帽,帽邊用綠色發繩纏繞作裝飾。
婦女的首飾主要有耳墜、項圈和手鐲,多系銀質,耳墜和項圈上還鑲有翡翠、玉石、瑪瑙等製品。銀質腰帶是西雙版納婦女的特殊裝飾,此外,婦女的特殊裝飾還有墨齒和戴牙套。現在傣族的服飾和發式也逐漸有所改變,慢慢趨於簡單化。
回頁首
⒉飲食
傣族地區以產米著稱,一日三餐都吃米飯;德宏傣族人吃粳米,其它地區的吃糯米。西雙版納的傣族是用腳踏碓舂米,每天舂夠當天食用的,這就是傣族「不吃宿糧」的習俗。傣族吃米飯不使用筷子,習慣用左手將飯攥成團後往咀里添,右手夾菜。傣族常吃豬、牛、雞和鴨肉,但吃法獨特,做成酸肉和「剁生」(把生肉剁成肉泥,加上辣椒、姜、蔥、食鹽和香菜等佐料,用溫開水調勻。),下著酒吃,這是傣家的佳餚之一。魚、蝦、螃蟹、青蛙、螺螄、黃蟮和青苔也是傣族人民愛吃的好菜餚。總之傣族人喜酸味及烘烤水產食品,嗜酒,喜嚼檳榔。
西雙版納是「普洱茶」的故鄉,所以傣族人民都有喝茶的嗜好,且常用來招待客人。中年以上的男女,常把草煙絲、石灰、檳榔合在一起嚼,據說可保護牙齒。
回頁首
⒊建築
民宅 傣族居住在亞熱帶河谷平壩,地勢低窪潮濕,天氣炎熱,他們住的房屋是為適應這些特點而建築的,一種是竹樓,一種是平房。史書說他們「樓居,無城廓」,稱這種竹樓住房為「干欄」,是巢居的發展,以西雙版納最為典型。通常,竹樓建在靠近水的地方,用籬笆牆圍住,四周栽種香蕉、木瓜、柑柚、芒果、椰子、菠蘿密和仙人掌等熱帶水果和花木,一幢竹樓就是一個傣族家庭。竹樓一般為6、70平方米,呈正方形,樓板距地面約2.5米;竹樓的梁、柱用木料,房頂用茅草覆蓋,牆壁、地板都是用竹子;竹牆的縫隙很大,通風透光,樓頂成「A」形。分上下兩層,樓前有陽台,樓側有走廊,樓後有廚房,樓上住人;樓梯一般為9級,在竹樓的一端。室內以竹牆隔成兩部分,外為堂屋,內為卧室。堂屋一側的廂房為兩間,有火堂,是吃飯、喝茶、招待客人的地方;另一側為配房,多是上下兩層樓房,上層儲存糧食、什物,下層圈欄牲畜、家禽、放農具、舂碓和織布機。傣族有席地而坐,席地而卧的習慣。
佛寺、佛塔 傣族地區建有大量的佛寺和佛塔,這些佛寺與佛塔在造型藝術上把東南亞諸國的造型藝術和本民族的造型藝術巧妙地結合起來,結構別致,造型優雅,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一座佛寺一般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大殿,是人們誦經拜佛的地方;二是僧侶住處和學習經書的地方;三是藏經房,很多佛教經典和其它書籍都藏在這里。佛寺建築的規模與它的等級和村寨的歷史長短、富裕程度有關。一般村寨的佛寺比較簡單,規模小;級別高的佛寺的建築規模大,有寺有塔。如西雙版納州的「曼飛龍筍塔」(傣語叫「塔糯」,始建於傣歷607年,即公元1207年)、「景真八角亭」,德宏州的「樹包塔」等。這些佛寺、佛塔和傣族地區的自然風光、風土民情構成了一幅幅極富民族特色、十分優雅的民族風情畫。
許多佛寺都有壁畫,繪有天堂、人間、地獄圖,佛寺的牆壁和幡竿上都有宗教故事的連環畫,西雙版納勐遮、勐連等地佛寺的繪畫有歷史傳統,且壁畫的繪畫水平較高。
傣寨水井 傣族村寨邊的水井建築,與內地通常見的水井不同。傣族水井的建蓋別具匠心,尤其是井罩的建築,式樣美觀,技藝精湛。有的井罩象一座佛塔,尖頂掛著一串串的銀鈴;塔外壁嵌鑲著各式各樣的珠寶和明鏡。有的井罩東西兩面是兩頭白象的塑像,北面雕刻著正在開屏的孔雀,頂端也象一座佛塔。有的井罩壁上雕刻著《召樹屯》、《蘭嘎西賀》等敘事長詩故事。這些雕刻、塑像、壁畫都有一定的象徵性,且獨具民族特色。
回頁首
⒋婚姻家庭
傣族婚姻,在解放前有階級限制。在領主階層,車里宣慰使和各勐土司組成互相通婚的集團,但納妾不受此限制。貴族一般是多妻,老百姓則實行一夫一妻制。新中國成立後,傣族家庭普遍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戀愛、結婚、離婚都比較自由。青年男女到了17、8歲就開始談戀愛,一般利用趕街、賧佛、紡織、婚娶和各種節慶活動作為社交和戀愛的機會。青年男女婚前社交自由,有的還有晚上吹葫蘆笙「獵少」(串姑娘)的習俗。當小「卜冒」(小夥子)找到合意的小「卜少」(小姑娘),如果姑娘也滿意,便拖出裙邊藏著的小凳讓小夥子坐下,兩人談得投機時,小夥子便把毯子展開,與姑娘依偎在一起。「丟包」活動不僅是男女青年們的一種娛樂,也是他們擇偶的好機會。青年戀愛雖然較自由,但締結婚約要通過父母,並托媒人帶一些禮物到女家提親。訂婚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男方又托媒人到女方家商定婚期,是否從妻居以及從妻居的年限等等。結婚當天,雙方都要殺豬、殺雞來招待賓客。婚禮中的重要環節是「拴線」,即在結婚當天,人們把新郎送到新娘家裡,由老人用白線分別給新郎、新娘拴線,表示他倆的靈魂和心永遠聯結在一起。
西雙版納的傣族普遍存在男子上門從妻居的婚俗,從妻居的年限不等。一般是3年住女家,3年期滿再到男家居住,即所謂「三比拜、三比馬」(3年去,3年來)。如此往返,直到繼承了一方的財產,建立了家庭才算定居。。
傣族對偶婚的殘余,具體表現為比較輕易的結婚和離婚。由於意見不和或一方提出離婚,就可以解除婚約。如果男方因事離家數月,杳無音訊,女方可另找配偶。離婚的手續非常簡單,如果是女方提出離婚,只要村寨頭人同意,妻子送給丈夫一對蠟條,丈夫就得帶著自己的衣物和用具回自己父母家;如果是從夫居,雙方不和睦,妻子即可帶著自己的物品回娘家,若丈夫不去接妻子回來,就算離婚了。如果一方死去,不管多大年紀,也要辦理離婚手續。通常是生者用一棉線綁在死者的棺木上,舉行葬禮時,由一老人用刀將線割斷,表示生者與死者從此無夫妻關系。由於對偶婚的普遍存在,各地傣族已婚男女終身只結一次婚的較少。再則由於婦女離婚次數多,離婚後與各個丈夫所生的孩子又都跟母親,因此形成許多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狀況。
傣族家庭一般習慣兒子結婚後大都與大家庭分居,只有幼子隨父母居住,家庭財產也主要由幼子繼承,幼子負責贍養父母;已分居的兒女也可分得部分財產。傣族家庭很少有兄弟同住一屋的大家庭。無子可以招贅或過繼,寡婦可以再嫁。傣勒已有姓氏,家庭婚姻關系比較穩定。
回頁首
⒌生育習俗
傣族婦女懷孕期間的行動,要受到一定約束。如不許挨近佛寺,更不許給正在賧佛的老人備辦供品和擔送齋飯;不許偷看日食月食;不準觀看人家打灶;不許食用狗肉、蛇肉和貓肉一類動物肉,更不許食用生肉………。規定這些禁忌一是因為傣族人認為婦女懷孕身子不好看,傣語叫作「朵憨雜」,所以要處處避人耳目;其二,婦女在懷孕期間,被視為不幹凈時期,所以不能備辦聖潔的賧佛供品。總之,凡是孕婦,若違背了以上禁忌,就認為是不吉利的,輕者受人冷眼斥責,重者被人驅趕。
過去,西雙版納傣族婦女生育一般都在火塘邊,認為火預示著傣族人命運興旺。生第一個孩子的婦女,都要由有生育經驗的婦女來幫助接生。嬰兒落地,胎衣由丈夫拿去埋在自家的樓梯下面或屋後園子邊。生了嬰兒,無論是男是女,都要在上樓梯的木柱上掛上竹篾編制的形同星星的「達了」標志,向本寨人或過路人表示此家已生育,男子要迴避。產婦在滿月前,多食用蛋類和綠菜,所食用的雞是有選擇的,一般食用白雞或黑雞,嚴禁食用啼鳴的公雞、花雞、黃咀黃腳雞。生育後一年內,禁止吃花生、洋絲瓜。產婦要在火塘邊住上一星期左右才搬入室內。
嬰兒出生7天後,要由家裡的老人主祭家神。嬰兒是男的,就殺一隻雞,並在祭桌上放上一支笛子、一把胡琴和一桿秤,由丈夫家族中的老人念祝福詞,念畢給產婦和嬰兒拴線;如嬰兒是女的,也殺一隻雞,只是祭桌上擺的祭品不同,笛子換成了紡織工具,胡琴換成了鹽巴,秤換成了飯團,祭時,同樣念祝詞和拴線。
回頁首
⒍葬俗
傣族通行土葬、火葬和水葬。對於正常死亡的人,無論貧富,通常實行土葬;佛寺里的大佛爺、和尚病故,則行火葬。尤其是著名祜巴的葬禮非常隆重,在火化前,先將死者的屍體用薄棺盛殮,放在一個3、4尺高,裝有4個木輪的木架上,然後於輪車兩端繫上若干條數丈長的粗試繩,再將輪車拉回廣場,幾十、甚至幾百里以外的僧侶和群眾都攜帶食品、行李前來參加拉屍活動。幾天後,才將棺木拉向用木柴垛成的塔形火化處,在群眾的圍觀中火化。火化畢,將骨灰盛於瓦罐葬於寺後,並在葬處建一石塔,以為標志。凶死者(即死者被認為不吉利、不幹凈的)或因流行病暴死者,亦採用火葬或水葬。
西雙版納傣族一般習慣在人臨死前,即要由親屬為他念經,並從佛寺取一塊黃布,蓋在身上,證明是信奉佛教的。婦女死後,要穿最好的衣裙,戴上首飾,並將小件首飾或金銀碎塊塞入口中,做為殉葬物,用白布裹屍,放入用白布鋪底的棺材後,再蓋上白布,然後封棺。根據家境和本人身份,停柩1至3天。停柩期間,全村群眾停止生產,為死者守靈,辦喪事;並請僧侶念經,製做冥房。冥房的大小和層次的多少,是根據死者的身份和經濟情況而定的。出殯時,由村人抬棺至墓地,挖坑埋葬,親人不送葬,有的用火燒後再掩埋。西雙版納傣族習慣人死埋後不留墳堆,不守孝,不祭拜,不掃墓,夫婦也不合葬。《百夷傳》載:「父母亡,不用僧道,祭則婦人祝於屍前,諸親戚鄰人,各持酒物於喪家,聚少年數百人飲酒作樂,歌舞達旦,謂之娛屍……。」
回頁首
⒎節慶
傣族人民的節日多與佛教活動有關,潑水節、開門節、關門節是傣族民間最重要的3個節日。此外,傣族受漢族影響較多,有過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的習俗。傣族的節日主要有:
傣族春節 由於受漢族影響,傣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時間與漢族大致相同,但節慶具有民族特點。傣族春節一般帶有較濃的宗教色彩。佛寺是節日的活動中心,老人們都到這里拜佛,祈禱豐年。
潑水節 傣語稱「桑罕比邁」,即傣歷的新年,是傣族人民迎新送舊的日子,時間一般在傣歷六月六日至七月七日(相當於公歷4月中旬),節期3、4天。節日的第一天為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娛樂項目有放高升、劃龍船等;第二天傣語叫「宛腦」,意思是空日。按傳統習俗,人們或在家靜養,或上山狩獵;第三天為元旦,傣語稱「宛叭宛瑪」,即「日子之王到來的一天」。這日晨,人們要前往寺廟拜佛,並在寺院里用細沙堆3、5座寶塔型沙堆,然後圍塔而坐,聆聽誦經和歷史傳說,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丁興旺。中午,每位婦女各挑一擔清水為佛像洗塵,緊接著,人們就開始相互潑水,表示祝福,希望用聖潔的水沖走疾病的災難。入夜,鼓樂相聞,人們縱情歌舞。整個節日期間,除有賽龍船、放高升、放孔明燈、潑水、丟包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有斗雞、放氣球、游園聯歡、物資交流等新的活動項目。
堆沙節 實際上是傣族傳統的傣年節,時間在公歷每年4月15日前後3天舉行,民間常以插完早稻小秧後為過節的日子。該節在西雙版納等地是「潑水節」活動的一部分。
祭龍節 傣語稱為「干莫」,傣族傳統農祀節日,每年農歷六月擇日舉行。到了擇定的日子,全村寨要殺雞,作為供神的犧牲。然後舉行集體祭祀儀式。參加祭祀的村民都自帶米飯,祭祀結束後,大家聚餐歡宴。
關門節 又稱「進窪節」,傣語為「毫瓦薩」。是雲南省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傳統宗教節日。時間為每年傣歷的九月十五日舉行。從這一天開始的3個月為小乘佛教的安居齋戒期。節日之後,佛教寺廟開始了凈居齋期,直到開門節(傣歷十二月十五日).這天前,僧侶們在佛寺中凈居修學,接受供養,不許出外巡遊。民間的信徒也到佛寺中靜坐參佛,聽佛爺講經說法,每隔7天進行一次賧佛活動。傣歷九月十五日,相當於農歷的芒種日,往後的3個月里,傣族地區正值雨季,民間也暫時停止婚慶、娛樂,集中精力忙於生產。
獻經節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民間宗教節日,傣語稱「賧佛」,於每年關門節以後,傣歷十一月十日至望日之間舉行。它是「關門」期間的一次大「賧」,通常要舉行3天3夜。節日時候,由佛爺、和尚集中誦讀經文,信徒們都到佛寺里靜聽經文。每戶人家要給佛寺奉獻一部或多部經書。節日期間,民間白天舉行盛大的「趕擺」,晚上還要舉行放火花、燒爆竹、燃放孔明燈和賽鼓活動,十分熱鬧。
賧薩拉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等地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宗教節日,各地時間略有差異,通常在開門節,即傣歷十二月十五日後舉行。賧薩拉實際上是人們悼念死去的親屬所舉行的一種祭祀儀式。
傣族中秋節 時間在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這天晚上,傣家寨子里的人們,要在自家屋頂的平台上放一張篾制小桌,擺上豐盛的食物,在桌子四個角各放上一個糯米圓餅,每個餅上插一柱香。明月升空時,全家老小祭拜月亮,祈求豐收。隨後全寨各家還有對天鳴放火槍的習俗。祭過月亮後,合家圍坐在小桌旁,笑語相談,一邊賞月,一邊品嘗節日食品。
開門節 是傣族傳統的宗教節日,傣語稱「奧瓦薩」,德宏地區又稱「出清」。也是信奉小乘佛教的布朗族、德昂等民族共同的宗教節日。節日時間為每年傣歷的十二月十五日。至開門節時,為期3個月的「毫瓦薩」(小乘佛教的關門節)已經期滿結束。相傳這一天是佛到西天講經重返人間的日子,所以各傣族村寨都要舉行盛大的節日聚會。人們除了到佛寺賧佛,舉行隆重的「扛朵」(懺悔)儀式外,還開展各種娛樂活動。
傣族吃新米 各傣族地區傳統民間節日,時間在每年稻穀成熟的先後,由各家單獨舉行。節日時候,人們要先收「田頭」的稻穀回來煮新米飯吃。節日的祭祀活動主要是感謝祖先神及民間崇拜的諸神明保佑,以求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波宰曼 傣族的祭祀節日。宰曼,即寨心,是全村寨的心臟、靈魂,起著村寨保護神作用。作為宰曼的象徵物,通常是木樁、巨石、大樹等,位於村寨中央,村寨四方,各設一寨門。豎立或更換宰曼時,都要擇吉日舉行隆重的宗教祭典。每年要由寨主組織全村舉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祭祀活動。平時,婚嫁、遷離、遷入首先要祭祀宰曼,以求許可。宰曼豎起後,不許觸摸,不許在附近丟污物,不許拴牲口。
賧帕 西雙版納、德宏等地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於每年傣歷十二月十五日舉行。賧帕是向佛寺的僧侶布施袈裟,這種宗教活動是以夫妻為單位進行的。節日期間,村寨里的每對夫妻都准備一段用來做袈裟的黃布,送到佛寺捐獻給寺內的僧侶們,念經拜佛,以示虔誠,並祈得吉祥如意。
趕擺 又稱「做擺」。德宏州傣族民間的節日。因做擺的規模不一樣,有的以村為單位舉行,有的幾個村聯辦,時間也各有不同。個人通常在傣歷十二月中旬的開門節以後3天舉行,公眾辦的也有在正月舉行的。到了趕擺的日子,村寨的群眾一齊匯集到佛寺內誦經,男人們擊鼓敲鑼,迎請佛像。待佛像一到,身著盛裝的婦女們立刻獻花、供果、焚香燃燭。節日里,人們還常常唱傣戲或作其它表演,開展娛樂活動。當日做擺的主人還要宴請眾人。按照傳統習慣,自己做了1次擺,在宗教上的地位就升為「坦」,2次升為「帕戛」,3次升為「帕戛勒」,4次升為「帕戛勒相」。地位越高,越得到村裡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