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巢湖洗耳池與卧牛山名字由來的故事
洗耳池:巢湖洗耳池公園位於安徽省巢湖市東。相傳5000年前,巢父在池邊牽牛飲水時,批評一代聖賢許由「浮游於世,貪求聖名」,許由自慚不已,立即用池中清水洗耳、拭雙目,表示願聽從巢父忠告。後人為頌揚許由知錯就改的美德,遂將該方池取名為「洗耳池」,成語「洗耳恭聽」的典故也由此產生。
卧牛山:卧牛山(獅山)系閩北武夷山風貌,是富屯溪的源頭。卧牛山頂的洪光塔重建於原址,它反映的不僅僅是一種建築的魅力,更是一種當地歷史文化的記載。卧牛山與肯德基中國南方最大肉雞核心供應商—聖農集團毗鄰,相交輝映。
是巢湖市地標性山體,海拔48米,面積0.8平方千米,位於市中心地帶。因形似卧牛,欲飲巢湖之水,故名。昔日,登山俯瞰,可見「屋內行舟」、「板橋落日」、「巢湖夜月」三絕奇觀。
登高四望皆奇絕,三面青山一面湖」的詩句,將卧牛山譽為小姑蘇。故有「山擁城中勝,水臨城外山」之說。
(1)巢湖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晉·皇甫謐著《高士傳》亦有記載:「許由隱於沛澤之中,堯以天下讓之,乃而遁於中嶽,潁水之陽,箕山之下。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洗耳於水濱。」
白話釋義:人們為紀念許由,在汝州西關南建有許由廟。與許由洗耳有關的還有一個巢父飲牛的故事。巢父與許由同為《高士傳》中所列七十二高士之一。巢父避世隱居,躬耕而食。正當許由洗耳時,巢父牽牛飲水。
問明原因後,巢父深恐洗過耳的水再污染牛口,就將牛牽往上游飲水。為紀念巢父,人們在許由廟旁鑿一水井,命名為「巢父井」。西城門外的洗耳河橋頭,舊有「許由洗耳處」石碑一座。
⑵ 巢湖由來
在合肥的邊上有一條很著名的大湖,在我們的地理書上曾經被列名為中國第五大淡水湖,那就是巢湖,說起合肥的傳說,那肯定要先從巢湖的來由說起!
那巢湖,有著很多很多動人的故事在巢湖的岸邊一直流傳!
現在的巢湖是一個一眼看不到邊的汪洋,其中有很多著名的景點,有中廟,姥山又稱之為蒙山,孤山等等 。但是在傳說中這巢湖先前並不是一片汪洋,而是一座很美麗的城市-----廬洲城!
話說廬洲城裡有一個心地很善良的老太婆和她可愛的孫子相依為命,整天以乞討為生,城裡的人也是非常地友愛,對太婆和她的小孫子格外地好,今天有這個人給他們送點東西,明天又有這個人給她們送點東西,就這樣,婆孫兩人的日子也就這樣過了下去。
這老太婆也潛心向佛,每日必是早晚三柱香,晨昏三叩首,向上天祈禱讓上天保佑全城的人民平平安安,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太婆的身體慢慢地壞了下去,她的小孫子也還沒有長成人,老太太由於受了大家太多的恩惠,苦不能報,每天向上天祈願能夠在自己合眼之前能夠報達一下全城人對她們的關愛.
一日,受了太多老太太香火的一位先知看老太太每天如此虔誠,心中不忍,便托夢向老太太:要是有一日你看城門前的兩只大石獅子眼睛流出血來,就立刻喊出大家出門而去,因為這座城馬上就要沉下去。你叫大家一路朝前跑,一定不要回頭!
話說這位先知說的也是事實,那廬洲城是早晚都要沉下去的,那先知查了老太太的壽譜,看那老太太似乎等不到那一天,為了讓老太太在合眼之前能夠安心,便托夢給了她。
那老太太從此每日早上就早早地跑到城門那兒去看那對石獅子的眼睛,那城門邊上有一個殺豬匠,看到老太太每天這么早就跑到城門那兒去看石獅子,便感到很奇怪,於是他就問到:「老人家,你每日這么早過來看這石獅子,為什麼呀?「那老太太說:「 我要看這石獅子的眼睛有沒有流血!「那殺豬匠卻自納悶,這石獅子怎麼會眼睛流血呢?是不是這老太太老糊塗了呀!於是在一天夜裡,那殺豬匠實在是不忍心看到老太太每天早上托著老態龍鍾的身體來看那石獅子,也不相信這石獅子會流血,他便用殺豬的血抹上了那石獅子的眼睛。
等到那老太太早上看到了那石獅子的眼睛真的流滿了血,慌張地拉著她的小孫子邊跑邊喊:「不得了啦,快跑呀!。。。。。。。「便讓她的小孫子先行往前跑,自己則去喊人,此時已經晚了,老人家轉眼間就被那天來之水給淹沒,後來化成了一座同,即為現在的姥山。
卻說她的小孫子,由於小孫子年紀尚幼,跑得一雙拖鞋也跑掉了,他轉身去拾他的鞋,不料被後的浪給淹沒,那雙鞋就化成了現在的拖鞋山,小孫子就化為了現在的孤山。
現在你如果去看那巢湖,離你最近的那就是孤山,再遠的很象一雙拖鞋的那就是拖鞋山,隔著拖鞋山不遠的就是那姥山了。
⑶ 巢湖市起源歷史
巢湖地域是古人類最早的發源地之一。距今三十萬年的「和縣猿人」、二十萬年的「銀屏智人」和五千年前「中國最早的城 市」凌家灘文化遺址,印記了人類祖先從猿人到智人再到現代人一步步進化的歷史,展示了從舊石器期到鐵器時期直到新石器時期人類創造的最早的古代文明。三大遺址的發掘,震驚了國內外考古界和史學界,打破了長期以來長江和巢湖流域被認為不可能是人類發源地的歷史論斷。
巢湖市半湯鎮——西周、春秋時就是南方銅料運往北方的中轉地。青銅器銘文中稱之為「繁湯」。「繁」、「半」古音同,所以繁湯即半湯。但是由於古代文獻中記載不詳,許多專家學者都誤以為繁湯即繁陽,又說在今河南省新蔡縣韓城鎮,均屬誤記。淮北的繁陽不產銅,也不在南北交易的要路,不可能是古代文物上記載的繁湯,且「繁湯」之「湯」與「陽」在上古文字中有很大區別。
巢湖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一代代名將曾馳騁巢湖疆場,留下眾多的古戰場遺存。
居巢區旗鼓山,是項羽謀臣范增的故土。這里「鼓打旗搖鳳點頭」的青山秀水,向人們訴說著兩千年前歷史的輝煌與遺憾:正是由於「當年亞父出居巢」,輔楚反秦,項王才得以完成千秋大業;但也正由於項羽後來不聽從他的計謀,在他導演的「鴻門宴」上沒有殺掉劉邦,才出現自刎烏江的悲劇結局。
秦漢之後,巢湖又是三國爭雄的古戰場。曹操占據巢湖水鄉,與吳國孫權在這里展開長達數十年的「拉鋸戰」,周瑜英勇善戰,與曹操十戰濡須河,終使曹操「四越巢湖而不成」。周瑜和小喬之墓今猶在,「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的千古佳句,以及周郎墩、都督山的傳說至今為民間廣泛傳誦。
⑷ 巢湖路段「試刀山隧道」名字有什麼由來嗎
因為此隧道建在試刀山中。所以叫「試刀山隧道」
試刀山為刀峙山脈主峰。外形一峰雄峙,突失半邊山頭。傳說魏吳交戰於巢湖一帶,曹操率兵至此。他本為文客,並無武功,在這里偶獲一把民間寶刀,便欲試一番。誰知他僅揮刀小試,便將力峙山劈去半個頭。眾軍士大為驚嘆,遂呼曹操為文武統帥,那座掉了半個腦袋的山峰亦名「試刀山」。如今試刀山又被「開腸破肚」,合蕪高速公路在此穿越而過,建成了試刀山隧道。
⑸ 巢湖的由來和傳說。
由來:
巢湖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稱「居巢」、「南巢」,「成湯放夏桀於南巢」即出於此,文字記載的歷史有3000餘年,秦時設居巢縣,唐朝設立巢縣。
1984年1月撤巢縣設立縣級巢湖市,1999年7月撤市設立居巢區,2011年8月撤區設縣級巢湖市。下轄17個鄉鎮、街道,總面積2046平方公里,總人口92萬。
傳說:
古時候,巢湖城裡的焦玉姑、焦姥姥祖孫倆偶遇小白龍,並把它帶回家。玉帝為了避免黃霸天作亂,下令把巢州沉到水底。小白龍奮力與黃霸天周旋,玉姑與姥姥則帶著一州的百姓撤出巢湖城。最後,大水把下沉的巢湖城與黃霸天一起淹入水底,變成了巢湖。
(5)巢湖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巢湖市(原巢縣)的歷史源遠流長,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三千多年。商時地屬南疆,故名南巢。
周時為巢(伯)國地。春秋時為楚屬國。四至大致東到昭關(今屬含山縣),西至廬江,南達長江,北到巢湖。巢國多次被吳國所佔,《春秋》:魯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公會吳於橐皋」,即今柘皋。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滅吳,巢國還楚。
秦統一後,置郡縣,柘皋一帶為橐皋縣,巢湖以南為居巢縣,也作居鄛。兩縣均屬九江郡。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設淮南國,領居巢。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居巢改屬廬江郡(橐皋仍屬九江郡)。
⑹ 巢湖名字由來
據說巢湖原來叫巢州,由於地震陷下去形成湖,故而叫巢湖。
⑺ 中國巢湖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巢湖是中國第六大湖,位於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巢湖的總面積為753平方公里。其源頭起自英、霍二山,主要入湖河流有豐樂河、杭埠河、兆河等。因形似鳥巢而得名。巢湖屬長江水系,其湖水在巢縣出湖,經裕溪河匯入長江。此外,巢湖曾是古代中國重要的交通要道。
自秦漢三國時期以來,巢湖就是江淮北上運輸的重要通道。現在,巢湖及裕溪河入江航道仍然常年通航。汛期江水可倒灌入湖,建國之後修築的巢湖閘和裕溪閘構成了巢湖、裕溪河梯級水利樞紐,使巢湖流域的低圩農田能免受長江洪水的威脅。巢湖地區的農業較為發達,自古就是我國著名的稻米產區之一。
⑻ 合肥地名的由來
合肥是由合淝 改換而得名的
合肥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在此匯合而得名(一說因古時廬州由合州改名而得名)
最早出現在大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合淝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
「合肥」名稱之由來,說法有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雲:夏水暴漲,施(今南淝河)合於肥(今東淝河),故曰合肥。這是一種說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里入巢湖;其一西 北支(東淝河),二百里 出壽春入淮河。《爾雅》上指出「歸異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於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肥。
⑼ 安徽巢湖來歷
巢湖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它鑲嵌在江淮之間,終年煙波浩淼,萬頃碧波,向人們訴說其滄桑。相傳在古代,巢湖這個地方並沒有湖,而是一片丘陵起伏的原野,中間有一座古城,叫巢州。據晉人干寶志怪小說《搜神記》記載:一次長江暴漲,有巨魚隨潮入港,潮退後乾死,魚「重萬斤」,「合郡皆食之,一姥獨不食。」忽有老叟來告:巨魚「吾子也,不幸罹此禍汝獨不食,吾厚報汝」。「若東門石龜目赤,城當陷」,應急避。此後老姥每日前去察看。稚子問知何故,「以朱傅(塗)龜目」,老姥見後,急忙出城,有龍子前導登山,而城陷為湖。就此神話,後人還編入廬劇,成為傳統劇目。
《淮南子》亦雲:「漢無巢湖名,後漢明帝紀雲巢湖出。」《通鑒地理通釋》也說:「巢湖本巢縣地,後廢為湖。」皖唐詩人羅隱有詩:「借問邑人沉水事,已經秦漢幾千年。」而《廬江縣志》則妄為記載:「巢湖一曰焦湖??相傳赤烏二年七月二十三日戊時陷為湖。」赤烏是東吳年號,赤烏二年是公元239 年,也就是巢湖成湖才1700 多年。
但現代地球科學認為,遠在一億多年前,巢湖的周邊產生過巨大的斷裂,使得部分湖岸線平直陡峭。著名的斜貫全省的郯—廬大斷裂恰好穿過巢湖,由斷層陷落而形成湖盆(底)。我國雲南的滇池、洱海、四川的邛海,內蒙古的呼倫池以及青海的青海湖等,都屬於這類斷陷湖。它們的特點是湖泊形態常呈狹長狀,湖岸線較平直,深度較大。但巢湖東西長約53 公里,南北寬約22 公里。當平均湖水位在8 米時,湖水深僅2—3 米。顯然不似斷陷湖。它的湖盆凹地又明顯像受地殼運動形成的構造凹地,所以稱為構造湖比較合適。
巢湖之水,長江來。巢湖的形成和發展受長江影響很大,特別是湖的變化及湖面的消長,深受長江變化的制約。當長江已經形成之後,在晚更新世時期,大約距今20 萬年,我國東部海面數次上升,青藏高原的強烈隆起和東南季風氣候的巨大影響,帶來了充沛的雨水,長江水位隨之水多位高。江水倒灌和內澇積水,使江連水水連湖。此時巢湖也已經出現,用不著期待能在湖心中找到舊城後沉淪的遺址了。
在距今十多萬年時的古巢湖,它的水域擴張很大。當時的巢湖,西至舒城雙河鎮一帶北到肥西、合肥、肥東梁園一線,均是湖波浩淼之水鄉澤國,面積比今巢湖要大好幾倍。
到了第四紀全新世,也就是最新的一個地質時代單元(距今1.3 萬年開始),地殼發生間歇性抬升,原來的湖岸上升為二級階地。從六安南邊中店、清風嶺、龍家山、經肥西的大潛山、大柏店、將軍嶺,長豐的吳山廟,到滁州章廣集一線抬升,形成江淮分水嶺。巢湖水流由原來的「北上」淮河、又恢復到「南下」長江、向東歸入大海。
有史以來,巢湖的水域在急劇縮小。肥西三河鎮,明末仍為湖岸重鎮,當年船帆如林停泊鎮邊,一派港口景象。現今鎮旁挖出古代船體,已是遺跡。而三河鎮已距湖岸10 公里成為干碼頭了。
巢湖縮小變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泥砂淤積、湖岸崩坍嚴重,以及人工的墾殖。現在的巢湖已變得像個蝶子,湖底淺平,一般水深不過2—3 米。有的專家估算,照目前的泥砂淤積速度,不過兩千年左右,整個巢湖的藍色圖像,將從地圖上消失;而巢湖西部湖水則只要四、五百年就要乾涸。有人開玩笑地說:那時在巢湖旅行,不是乘船而是乘車了。但也有的專家還持較樂觀的態度,認為巢湖還要較長期的生存下去。
因為巢湖是個淺水湖,湖面風平浪小,水流不暢,周圍工廠礦山生產帶來的氯、磷元素成為「富營養」成分,使得浮游植物大量櫱生、繁殖、死亡,使湖水缺氧發臭。淺水湖的底泥也極易受攪動而上浮,引起混濁度倍增,又產生新的有害物質重返水中。
巢湖的淤塞變淺和嚴重污染,已經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注意,專門制定了措施辦法,綜合治理,遏制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