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風名的由來
國際上統一的命名方法是由台風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
當某個台風造成了重大損失,將從這個名單上除名,以用來單獨保留。
2009年的8號台風「莫拉克」造成台、閩、浙、贛如此重大損失,遇難人數600人以上,8000餘人被困,造成台灣數百億台幣損失,大陸損失近百億人民幣,被除名,暫未公布替補命名。
2009年的16號台風「凱薩娜」造成菲律賓、南海諸島、越南共計307人死亡,造成農業經濟損失重大,暫未公布替補命名。
2009年的17號超強台風「芭瑪」造成菲律賓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台灣降水量打破全年記錄,給海南、廣西等省造成一定洪澇災害,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慘重無法估計,暫未公布替補命名。
2006年的1號強台風「珍珠」(Chanchu),在菲律賓、中國東南部、台灣總共造成104人死亡以及12億美元的損失,替補命名為「三巴」(Sanba)。
2006年的4號強熱帶風暴「碧利斯」(Bilis),在菲律賓、中國東南部、台灣總共造成800多人死亡或失蹤以及44億美元的損失,替補命名為「馬力斯」(Maliksi)。
2006年的8號超強台風「桑美」(Saomai),在馬利安那群島、菲律賓、中國東南沿海以及台灣省總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替補命名為「山神」(Son Tinh)。 2006年的16號超強台風「象神」(Xangsane),在菲律賓、海南、越南、柬埔寨、泰國總共造成279人死亡以及7.47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替補命名為「麗琵」(Leepi)。
2006年的22號超強台風「榴槤」(Durian),在菲律賓、越南、泰國總共造成於819人死亡,經濟損失無法估計,替補命名為「山竹」(Mangkhut)。
2005年的9號強台風「麥莎」(Metsa),給我國華東地區造成重大損失。40萬人被撤離,上海地鐵停運。僅浙江直接經濟損失達65億元(其中寧波損失27億元)。江蘇發生狂風暴雨天氣,並且造成經濟損失達12億元。替補命名為「帕卡」(Pakhar)。
2005年的14號超強台風「彩蝶」(Nabi),在日本造成21人死亡,替補命名為「杜蘇芮」(Doksuri)。
2005年的19號超強台風「龍王」(Longwang),給我國台灣、福建、廣東、江西等地造成大風大雨,並造成一定人員傷亡,替補命名為「海葵」 (Haikui)。
2004年的1號台風「蘇特」(Sudal),給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中國台灣、日本等地帶來一定自然災害和經濟損失,替補命名為「銀河」(Mirinae)。(韓國命名)
2004年的14號強台風「雲娜」(Rainne),「雲娜」台風登陸中國東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181.28億元。替補命名為「凡亞比」(Fanapi)。
2003年的7號超強台風「伊布都」(Imouto),造成菲律賓、我國華南地區重大人員傷亡。僅在中國廣西就造成12人死亡,損失超過5億元。替補命名為「莫拉菲」(Molave)。
2003年的14號超強台風「鳴蟬」(Mamei),造成韓國150多人喪生。損失無法計算。替補命名為「彩虹」(Mujigea)。
2002年的6號強台風「查特安」(Chataan),登陸日本關東平原,造成多人喪生和嚴重的財產損失,替補命名為「麥德姆」(Matmo)。
2002年的15號台風「鹿莎」(Rusa),襲擊韓國西部,替補命名為「鸚鵡」(Nuri)。(馬來西亞命名)
2002年的26號台風「鳳仙」(Pongsona),造成關島大量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替補命名為「紅霞」(Noul)。
2001年的26號熱帶風暴「畫眉」(Vamei),雖然不是很強,但它是有史以來最靠近赤道的台風,所以被除名了,替補命名為「琵琶」(Peipah)。
㈡ 為什麼台風的名字千奇百怪台風的名字是怎麼命名的
要想知道台風是怎麼命名的,首先我們應該能了解一下台風是什麼?它指的是在熱帶或者是副熱帶26度以上的廣闊海面上,中間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或者以上的熱帶氣旋。按照強度,我們可以分為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台風,強台風,超強台風六個等級,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以上就是我對台風命名一些看法,如果你見多識廣的話,肯定還會有更好的意見,請寫在評論下方,讓我們一起來討論吧
㈢ 台風名稱的由來
台風命名方法:
1)台風命名法是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也可稱為熱帶氣旋命名系統,或熱帶氣旋命名法。
2)國際上統一的台風命名法是由熱帶氣旋形成並影響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
3)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大陸、朝鮮、中國香港、日本、寮國、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以便於各國人民防颱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4)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台風名稱中,每個國家和地區提出10個名字。
台風名字的由來:
1)人們對台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台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澳大利亞預報員克里門蘭格,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
2)為了避免名稱混亂,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台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3)台風的命名,多用」溫柔」的名字,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妮妲」,為泰國的女士的名字。如茉莉、玫瑰等花名。一方面是期待台風帶來的傷害能小些,一方面因為台風的到來,會帶來充沛的雨水,很大程度上緩解當地的旱情,改變當地的高溫現象,並非徹底的「大凶大惡」。
中國內地提供的10個名稱分別是:龍王、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其中「龍王」已由「海葵」取代。
台風和颶風都是發生的熱帶海洋上空的強烈空氣漩渦,因發生的地域不同,名稱各異。
出現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強烈熱帶氣旋稱為"台風";發
生的大西洋、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的稱為"颶風";
在印度洋、孟加拉灣的叫"熱帶風暴";
在澳大利亞則稱為"威力o威力"。
根據中國氣象局的規定,人們所慣稱的台風,現改稱為熱帶氣旋。全球每年出現的熱帶風暴(含台風的和颶風)大致有約80個,其中大約76%發生在北半球。
我國沿海、中美洲、加勒比海,是經常受台風和颶風襲擊的地帶。台風是最強烈的災害性天氣系統。
它常常帶來狂風暴雨,海潮侵襲造成大范圍的洪澇災害和局部地區風暴潮、海嘯、山崩、泥石流和滑坡等嚴重的自然災害。每年全球由台風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為60-70億美元,人員死亡約20000人。
㈣ 誰知道台風美麗名字的由來和含義
在一段時間內,我們經常可以了解到台風的出現,而且它們的名字也各不相同,我們印象比較深的如「杜鵑」、「雲娜」、「海棠」等,雖然他們的名字聽起來十分的溫柔美麗,但來勢卻是十分兇猛,給許多國家帶來了災難,那麼這些台風的名字是怎樣來的呢?
因為海洋上可能同時出現多個台風,美國軍方在關島上設置的聯合台風警報中心(現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戰時習慣給各台風取名字。最初的名字全為女性,後來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2000年起,台風的命名改由國際氣象組織中的台風委員會負責。現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國海台風的名字,由台風委員會的14個成員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寮國、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各提供10個名字,分為5組列表。台風委員會命名表將用於通過國際媒體以及向國際航空和航海界發布的預報、警報和公報中,也供各成員用當地語言發布熱帶氣旋警報時使用。這將有助於人們對逐漸接近的熱帶氣旋提高警覺,增加警報的效用。剛剛過去的台風「麥莎」的名字就是由寮國提供的。
專家介紹,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台風(熱帶風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就有六、七個之多。多年來,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里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台風往往有幾個稱呼。我國按其發生的區域和時間先後進行四碼編號,前兩位為年份,後兩位為順序號。設在日本東京的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亞太區域專業氣象台的台風中心,則以進入東經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後順序編號。美國關島海軍聯合台風警報中心則用英美國家的人名命名,國際傳媒在報道中也常用關島的命名。還有一些國家或地區對影響本區的台風自行取名。為了避免名稱混亂,有關國家和地區舉行專門會議決定,凡是活躍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台風(熱帶風暴),從去年起一律使用亞太14個國家(地區)共同認可、具有亞太區域特色的一套新名稱,以便於各國人民防颱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台風名稱中,除了香港、澳門各有10個外,祖國大陸提出的10個是:龍王、(孫)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專家們介紹說,第5號台風威馬遜,是泰國命名的,含義是「雷神」;第6號台風查特安是美國人給取的名,意思是「雨」;而今天登陸台灣的第8號熱帶風暴「娜基莉」,是柬埔寨一種花的名字。據悉,熱帶風暴加強後就會成為台風。
專家們說,早在18世紀,澳大利亞氣象學家突發奇想,開始用女性名給台風起名,作為一種榮譽或紀念,贈予自己的女友、愛妻或是受冷遇的政治家。這一做法在歐美各國迅速流行。1949年,大西洋第一個颶風被命名為「哈里」,因為颶風襲擊佛羅里達州時,美國總統哈里斯·杜魯門正在那裡視察;不久,又一更瘋狂的颶風掃盪了佛羅里達,人們便把她尊稱為總統夫人「貝斯」。某年台風季節,墨西哥灣同時跳出兩個台風,分別取名為「艾麗絲」和「巴巴拉」。這對小姊妹引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洪水。結果,反對用女性名給台風取名的運動風起雲涌,信件和呼聲幾乎淹沒了報界和天氣局。盡管如此,但是固執的氣象學家們仍堅持這一做法,許多國家一直沿用到70年代末。1979年的賽西爾颶風,則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用男姓名字命名的台風。
有趣的是,目前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風的名稱依然很少有災難的含義,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蓮花、彩雲等等,似乎與台風災害不大協調。有關專家認為,台風不僅僅會帶來狂風驟雨,有時也會造福人類。高溫酷暑季節,台風的光臨可解除乾旱和酷熱,因此起個文雅的名字也無妨。不過,台風委員會另有規定,如果某個台風確實犯下滔天大罪,有關成員可以提出換名申請,從而把這個惡魔永遠釘在災難史的恥辱架上。
據介紹,因各國文化、語言、宗教信仰不同,對台風名字的含義、發音都很敏感。如何協調這些難題,台風委員會最終確定通過了命名方案,其中包括命名的原則是: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
據專家介紹,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台風(熱帶風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就有六、七個之多。多年來,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里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台風往往有幾個稱呼。我國按其發生的區域和時間先後進行四碼編號,前兩位為年份,後兩位為順序號。設在日本東京的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亞太區域專業氣象台的台風中心,則以進入東經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後順序編號。美國關島海軍聯合台風警報中心則用英美國家的人名命名,國際傳媒在報道中也常用關島的命名。還有一些國家或地區對影響本區的台風自行取名。為了避免名稱混亂,有關國家和地區舉行專門會議決定,凡是活躍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台風(熱帶風暴),從去年起一律使用亞太14個國家(地區)共同認可、具有亞太區域特色的一套新名稱,以便於各國人民防颱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台風名稱中,除了香港、澳門各有10個外,祖國大陸提出的10個是:龍王、(孫)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專家們介紹說,第5號台風威馬遜,是泰國命名的,含義是「雷神」;第6號台風查特安是美國人給取的名,意思是「雨」;而今天登陸台灣的第8號熱帶風暴「娜基莉」,是柬埔寨一種花的名字。據悉,熱帶風暴加強後就會成為台風。
專家們說,早在18世紀,澳大利亞氣象學家突發奇想,開始用女性名給台風起名,作為一種榮譽或紀念,贈予自己的女友、愛妻或是受冷遇的政治家。這一做法在歐美各國迅速流行。1949年,大西洋第一個颶風被命名為「哈里」,因為颶風襲擊佛羅里達州時,美國總統哈里斯·杜魯門正在那裡視察;不久,又一更瘋狂的颶風掃盪了佛羅里達,人們便把她尊稱為總統夫人「貝斯」。某年台風季節,墨西哥灣同時跳出兩個台風,分別取名為「艾麗絲」和「巴巴拉」。這對小姊妹引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洪水。結果,反對用女性名給台風取名的運動風起雲涌,信件和呼聲幾乎淹沒了報界和天氣局。盡管如此,但是固執的氣象學家們仍堅持這一做法,許多國家一直沿用到70年代末。1979年的賽西爾颶風,則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用男姓名字命名的台風。
有趣的是,目前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風的名稱依然很少有災難的含義,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蓮花、彩雲等等,似乎與台風災害不大協調。有關專家認為,台風不僅僅會帶來狂風驟雨,有時也會造福人類。高溫酷暑季節,台風的光臨可解除乾旱和酷熱,因此起個文雅的名字也無妨。不過,台風委員會另有規定,如果某個台風確實犯下滔天大罪,有關成員可以提出換名申請,從而把這個惡魔永遠釘在災難史的恥辱架上。
㈤ 台風名字的由來
第31屆台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里的14個名字(每個成員提供1個名字),按每個成員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順序、循環使用。
根據規定,一個熱帶氣旋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無論加強或減弱,始終保持名字不變。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國和地區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等。中國提供的名字是:「龍王」、「玉兔」、「風神」、「杜鵑」、「海馬」、「悟空」、「海燕」、「海神」、「電母」和「海棠
㈥ 10號台風海神生成,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近日,今年的第10號台風「海神」(英文名稱:HAISHEN;名字來源:中國;名稱意義:神話中的大海之神)於9月1日晚上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據估計,「海神」將先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然後逐漸向西北方向偏轉,強度逐漸加強,最大強度可達超強台風級(55-60米/秒),未來將趨向日本九州島。
那麼,很多網友看到這則消息會不禁發問,台風的命名還真是霸氣,那麼這些命名規則是什麼?台風又不會自己取名字,為什麼中國取的名字會被世界公認呢?其實,這裡面也有很大的學問。
這140個名字大多來自於個地區和國家廣為人知的傳奇故事或者某種特殊的形象等,名字一般不超過9個字不存在不好的含義,還要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中國提出的名字是海葵、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
各位,經過這次介紹你們是不是覺得特別有意思,如此一來,你也可以預測到下一個台風的名字了,那就是杜鵑!
㈦ 台風的名來歷
國際上統一的台風命名法是由台風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寮國、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以便於各國人民防颱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這套台風名稱由每個成員國家和地區提出10個名字,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中國提出的10個是:龍王(後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
文件中有全部的台風名稱,希望對你有幫助
㈧ 台風海神名字的由來有何根據
要了解台風海神的由來,首先我們得知道台風是由誰命名的。首先台風的名字是提前想好的,而且它有一個命名表,台風的名字就是根據命名表上面的名字來署名的。
並且,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哪一年的台風會對人類造成很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話,那麼那一年的台風的所屬的名字便會被除名,以此來作為和其他的台風區別開來。
然後最初給台風命名的20世紀早期的是一位澳大利亞的氣象預報員克里門蘭格,他用自己不喜歡的政治人物來給台風命名,以此來表示自己的厭惡之情。所以在最初的時候,台風大多數都是以人物來命名的。但是在1997年11月25日到12月1日期間,為了避免名稱的混亂,當時在香港舉行會議的世界氣象組織台風委員會就規定了台風的命名方法,即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風都是採用的具有濃厚的亞洲氣質的名稱來命名是,並且相關的14個亞太地區的成員國和地區則每個分別取10名稱。
同時,給台風命名的名稱一般都是比較具有美好的、清新雅緻、平和的寓意的名字。比如像中國提供的海棠、榕樹、梅花、蓮花、玉兔、海燕等名字就很有詩情畫意,這些動植物也是美的一種體現。用這樣美好的名字來為台風命名,從這一方面也是向大眾表示了台風,它具有毀滅性的一面,但是它也有美好的一面,台風它是也能夠更好地改善地球的土壤和氣候,也乾涸的土地帶來新生,同時台風它也是地球氣候循環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台風的到來有利也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