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西安大差市名字的由來

西安大差市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5-24 04:39:03

『壹』 西安地名的來歷是什麼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元初,長安城的范圍依然沿用五代初期唐長安城被毀後節度使韓建所重建的「新城」,並使用京兆府的名稱。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為安西王,鎮守其地,建安西王府。

至元十六年(1279年)遂該京兆府為安西路。後來由於發生安西王叛亂,安西國被撤。皇慶元年(1312年),又改安西路為奉元路。

明代形成了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稱也源於明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改奉元路為西安府。

(1)西安大差市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西安城」,在西周時稱為「灃鎬」。「灃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灃京和鎬京的合稱。「灃鎬」所在地區稱為「宗周」。

秦時稱「內史」,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建築新城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改長安城所在地區為「京兆」,意為「京畿之地」。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更名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

元代,「長安」喪失首都地位,「長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為「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但「長安城」仍稱「長安」,歸長安縣管轄,「長安」之名並未廢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將「長安城」剝離「長安縣」獨立設立「西安市」為止,「長安」之名廢止。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後宰門,據《唐六典》記載,東都洛陽有個「厚載門」,元代出現了同音的「後宰門」,「厚載」應是從厚德載物而來,《西遊記》《徐霞客游記》中也都有「後宰門」的記載。

西安的後宰門也許也是由「厚載門」同音演變而來。也有一說,古時有專管王室衣食供給的機構,稱為後宰,他們常從都城北門通過,所以稱為北門就被稱為「後宰門」。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三過村,位於戶縣中部,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家鄉就在這里。《戶縣鄉土志》引籍說:「禹治灃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禹一心為公,三過家門也沒有回家看望臨產和產後的妻子,後世將此傳為千古美談,便將村名改為三過村。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等駕坡,明代時,董姓人居於此地,得名董家坡,到了清初,村東聚居了許多別姓人家,取諧音名為東等駕坡,而董家坡便成了西董家坡。

清嘉慶年間的《咸寧縣志》也分別記載了西董家坡、東等駕坡兩個村名,而村名改為現在的等駕坡是因為當時的街道辦事處在東村,便隨了村名。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北院門,據清《咸寧縣志》記載,此地在明代稱為宣平坊,清代西大街以南為陝甘總督部院衙門,稱南院,街北側為巡撫部院衙門,稱北院。

清光緒二十六(公元1899年),慈禧太後那拉氏為躲避八國聯軍的入侵,攜光緒帝逃奔西安,先住南院,後移北院,北院成為當時的國家行政中心。各省進貢

的銀兩、物品也隨之運進西安,有不少銀號、店鋪應運而生,南、北院門一帶盛極一時。西安有一個地方叫雞市拐。

據《東關舊事》里介紹,「明末清初,養雞者集中在此賣雞,喚作『雞兒市』」,後因為道路狹窄且朝東南方向拐彎,便叫作了雞市拐,沿用至今。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粉巷,這里的「粉」可不是「脂粉」的粉,考諸方誌,這條被賦予浪漫色彩的道巷,與脂粉、青樓並無關聯,是因明清時期遍布磨面的作坊和糧店而得名。

據清康熙年間的《咸寧縣志》記載,當時的粉巷是西安府城裡的豬市所在,由此可知,粉巷是實實在在與「飲食」相關的。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湘子廟街,據元《類編長安志》載:「安上門(今南門)內街西有唐末遷杜祁公(杜佑)祠,欲呼為嵇康廟。」

史載稱,杜相公廟,明代在街東段建為湘子廟,街隨廟名,稱大湘子廟街,偏西南街稱小湘子廟街。1981年將大、小湘子廟街合並為湘子廟街。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索羅巷,相傳,唐天寶年間,此地有娑羅園,種有異香的娑羅樹,明代時此地稱為娑羅巷。

《酉陽雜俎》慈恩寺寫:「殿庭大娑羅樹,大歷中安西進其木椿。」「娑羅」與「索羅」諧音,清末改叫「索羅巷」。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玉祥門,也叫小西門。1926年,北洋軍閥劉鎮華包圍西安8個月之久,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

後來,省主席宋哲元為紀念馮玉祥的歷史功績,特開此門,取名玉祥門。西安有一個地方叫端履門,明初在此處建秦王府後,在今東大街南沿,北大街街心建秦王府蕭牆。

當時在此街北口蕭牆開一門叫端履門。此門是僚臣晉見秦王等候傳喻的地方,端履意示行止檢點之意。

西安有一個地方叫北廣濟街,1984年唐城考古隊證實,此街北端即唐承天門遺址(今蓮湖公園內),宋代時修建廣濟渠引滻河水供府城飲用而得名廣濟街。

元《長安志圖》載,此街稱廣濟街,今南廣濟街稱葯市街。明清時期將西大街南側的葯市街改為南廣濟街,遂將此街改為北廣濟街。

『貳』 西安名字的由來

西安,古稱長安,中國文明與東亞文明的中心,享有「中華民族搖籃」之美譽。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也是整個亞洲重要的人類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7個王朝和政權在這里建都,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聞名遐爾的「絲綢之路」就是以西安為起點的,是與雅典、羅馬、開羅齊名的世界著名歷史古都。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西安又稱為「西京」、「西都」、「鳳城」、「斗城」,簡稱「鎬」(與「皓」同義同音,寓意「光明之都」)。《史記》曾贊譽西安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從古到近曾用名:酆京、鎬京、酆鎬、咸陽、長安、常安、京兆、大興、永興、奉元,西京,以「長安」最為常見和著名。
西安,乃由周文王建於公元前12世紀,距今已有3100多年未間斷的城市發展史,先後有十七個朝代及政權建都於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以及影響力最大的都城。(西安市閻良區本身還是中國著名古都——櫟陽)在這些朝代中,曾建都長安的漢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當時的長安是國際性的大都市。長安在公元前195年到公元25年與公元637年到公元904年的時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長安在它發展的頂峰時期大約擁有逾百萬的人口。後來世界上的其他大都城都並沒有達到或者超過長安曾經達到的高度,這一事實一直保持到15世紀(城市面積第一的地位更是保持到近代)。長安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
當今的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的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區工業、商業、金融業中心,黃河流域以及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同時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國重要的機械製造中心和紡織工業中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武器製造地,航空工業和航天工業的核心基地。是中國中西部地區科技實力最強,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是活力四射的內陸新特區,中國中西部和北方內陸地區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全國科技資源統籌試驗特區、國家八大物流基地和綜合保稅區、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核心。

榮獲「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管理城市」等稱號。

『叄』 西安市「雞市拐」名字的來歷~~~

雞市拐在東關正街東端,其實最初真的是個農貿市場,只是年代較為久遠而不被年輕人知曉而已。據《東關舊事》里介紹說,「明末清初,養雞者便集中在此賣雞,形成雞市。『市』後加了個『拐』字,源出何處,無從考證,就這么叫著,習慣了,覺得很有意思,沒有了『拐』字,反倒別扭得難以接受。」

據一些上了年歲的老人說,當時的東關是西安經濟最活躍的地方。有京廣百貨、布匹棉花、土產雜貨、乾果調料、農具用具、肉類蔬菜,七十二行應有盡有。京貨巷、雞市拐、炮房街,都是因專業市場得名的,大街小巷車來人往,一片喧囂。當年雞市拐的確切位置,應在東關正街東端與柿園路相接、向北進入更新街的岔口處。如今的雞市拐並沒有確指哪一條街道,而泛指這一片地區。要說具體點就是更新街最為接近了。而更新街在解放前則叫更衣坊,在明清時,是接待進入西安府的官員的迎候之處。

今年79歲的楊俠山老漢,自1957年從江蘇來西安後就把家安在了雞市拐,拓寬不久的更新街上還有他一爿店面,專配各種眼睛,據說生意還不錯。說起雞市拐四十多年的變遷往事歷歷在目,指著腳下的商店和身後的社區家屬樓,楊俠山說當時還只是一片荒草坡,商店對面的更新街東側是逃難來的外地人搭建的棚戶。但東關正街口的拐彎處,也就是當年真正的「雞市拐」在他初來西安時依然車水馬龍,甘肅、寧夏販賣土特產的商戶依然來此交易,雖沒了明清時的氣勢和規模,但也維持了好多年。

進入雞市拐,除了更新街是一條規規矩矩的南北直線外,北面的幾個小巷彎彎曲曲猶如人體經脈一般向外發散開來,而更新街就是一個束口。比起剛剛拓寬的東關正街雖然窄了許多,但也全部都作了硬化處理,干凈整潔的路面經常看到穿梭往來的私家車,兩側的棚戶區早就被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所替代,沿街清一色的商業店鋪,已經尋找不到一點歷史的痕跡。楊俠山說,惟一能讓人回憶起歷史的就是每逢農歷初一、十五的廟會,熱鬧如常。當然這離不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的道教聖地八仙庵。

位於長樂坊街北的八仙庵,距更新街不過百十來米,八仙庵內的香火依然十分旺盛,雖處鬧市的五進式道院平日倒顯得幾分冷清,偶爾來三五個遊客,也輕手輕腳的,生怕打擾了這里的清凈。

但道觀門外卻是另一番熱鬧景象,自上個世紀80年代西安興起古玩玉器時,這里便是眾多玩家經常來淘寶的好地方。各種古玩珍品、竹木牙雕、古董傢具、珠寶玉器、古籍拓片、錢幣、陶瓷、書畫、民俗工藝、古舊雜項,把整個八仙庵門口擺了個嚴嚴實實。賣吃貨的摻雜在這些半俗半雅的生意人中間叫高聲賣著,時不時還有幾個中年婦女走到跟前悄悄詢問「算卦不」,要是同意了就七彎八拐進入某一間不起眼的小屋內,一仙風道骨的長者便滔滔不絕地述說你的前世今生。要是到了趕會的時節,那更熱鬧,擺攤設點的商販從八仙庵門口一直延伸出來,向西一拐順著長樂坊街再深入到整個更新街,熙熙攘攘的人流,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構成一幅熱鬧的東關風情畫。

雞市拐今雖已無雞,但其熱鬧繁榮卻遠遠勝於有雞的年月。

『肆』 請問西安市的城門名和街道名有哪些歷史由來

下馬陵街
位於和平門內西側,西至柏樹林南口。因街東口北側有漢名儒董仲舒祠亦名下馬陵而得名。唐人韋述兩京記曰『蛤蟆陵本董仲舒墓』。又曰『漢武帝至墓前下馬,故曰下馬陵』。究竟是蛤蟆陵雅化為下馬陵,還是下馬陵訛傳為蛤蟆陵,至今無定論。明正德年間由胭脂坡遷來在此建董子祠,人稱下馬陵。董仲舒為西漢著名學者,哲學家。武帝時獻舉賢良三策。此街中段曲折處可看出唐城和明城銜接處,明代由此向東擴建了西安城。

安居巷
位於東木頭市中段南側。南至三學街西口。明代設錢局於此,稱錢局巷,後演化為今名。現碑林門外銅獅就系這里所鑄,獅身附貼銅幣千餘枚。巷東故城河溝內解放前後尚有鑄造業者,後聯為東方紅鐵廠。 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

東倉門
咸寧長安兩縣續志曰『敬祿倉在通化坊,俗稱為東倉』。敬祿倉是專為供給滿人貴族糧餉費用的實物倉庫。此街因在倉門前而得名。

索羅巷
位於東關南部,北起長樂坊,西至更新街。唐代位於興慶宮內,相傳以唐天寶年間興慶宮內有一娑羅樹園而得名。明代稱娑羅巷,清末改為今名。

景龍池

位於東關北部。北起長樂坊,南至索羅巷。唐時位於興慶宮中部偏北。唐景龍年間,這里為九王子府第,玄宗李隆基幼年居於此。當時地下水湧出成湖數畝,得名景龍池。李隆基作太子後,利用這件事說他的住所有龍氣。登基後在此建立興慶宮,景龍池既宮中龍池,亦稱九龍池。這地名可反映出唐時因引數條河流入長安,地下水位抬升的情況。

古跡嶺

位於東關南街東側,東至曹家巷。唐代稱狗脊嶺,是龍首山的一部分,在東市北沿。狗脊是生長在黃土中的一種小灌木,即野枸杞,後演變成今名。唐代狗脊嶺為行刑之地。

柏樹林

位於文昌門內,北接端履門。南端西側是碑林。明正統年間,西安知府孫仁益拓建此街並在兩側廣植柏樹而得名柏樹林。

東大街

為鍾樓至長樂門,長2150米。隋開皇二年建新都大興城,此街位於皇城東牆南門景風門內外兩側,名景風門街。景風門遺址在今炭市街南口東側。唐末,長安城毀,佑國軍節度使韓建縮建長安新城,新城東西兩側築萬年,長安兩個縣城,成為母子三城拱衛之形制,此街分為城內外兩段。城內至元代仍稱景風門街。城外為萬年縣城北門外橫街。因縣城有西北最大的驛站京兆驛,車馬過往,商賈雲集,宋金時期這一帶名大草市,明清時演化為大差市。明初擴大西安府城,拆景風門東移1300米建東門,始統名東門大街。利用元奉元城東北隅建秦王府,今為新城,又在此街南沿和今北大街中線築秦王府蕭牆,蕭牆內為王城,俗稱皇城,將此街包入王城內。清原王城改為八旗駐防城,俗稱滿城,此街又稱順城街。街西端即鍾樓東門洞,亦即滿城西南角門。辛亥革命,新軍即由大差市東薄弱處攻入滿城。民國二年九月,張鳳翔督陝,拆滿城,利用賑陝款對此街大加修築,取名中山大街。1953年部分拓寬,改名東大街。

南大街

鍾樓至永寧門,長670米,寬60米。最初為隋唐皇城安上門街。當時寬90米,兩側栽植槐樹,並砌水溝。因南端有皇城南牆東門安上門故名。路兩側有尚書省六部衙署,門內東側有斗雞場,今演化為大吉廠巷,宋之問有『日晚斗雞場,經過狹斜看』句。今大吉廠古樂社仍流傳著唐代的鼓樂。宋至元仍稱安上街。明初改築南門,朱元璋欽定永寧門,意為南方永遠安寧,為示不用出兵之心故今永寧門瓮城外牆無正門。此街也就稱南門大街。明清時是西安最繁華的大街之一。清中期每遇雨積水成河,人不能過,戲稱滴水河。民國初年改稱南大街

新城廣場

為於市中心偏北。原為唐長安皇城東北隅,宋為京兆府城東北隅。元為中央駐地方監察機構台察院,明改建為秦王府。明末為李自成的順王府。清出改為八旗校場。1926年慶祝西安解圍改稱紅城。1950年南部辟為廣場,延續至今。

案板街

元代稱南巷。清順治年間因有售案板店鋪而改名至今。

炭市街

清中葉西安生活供熱由南山薪木轉變為北山煤炭。當時只是一個堆放煤炭的無名小街。後因商而聲名大振並得名炭市街。1927年拓寬。解放前為乾果海味市場。現多為副食

南新街

明為秦王府南門端禮門至蕭牆南門端履門的大街。北端王府門兩側城牆尚存而左右原有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所鑄銅獅一對。明崇禎十六年李自成佔領西安此處為順王府前門。1645年清軍佔領西安將順王府拆毀。原秦藩故府貴妃太湖石移出,今在革命公園南門內,門前銅獅則移往城隍廟前,今碑林博物館,原府第毀為八旗校場。1927年因此街在新城以南改為今名。

後宰門

明代秦王府北門廣智門北。有專管王室衣食供給的機構,稱為後宰。此街東段與北新街相交十字稱為後宰門。清初滿城西牆北段新開一個城門名新城門,此街名新城門大街,後從習慣仍稱為後宰門。

通濟坊

1936年在西安擁有相當經濟實力的通濟信託公司在這里開拓街道,大量建房。臨北大街建成四層鋼骨水泥磚木混合結構樓房。是西安最早的西式大樓。1949年後為市百貨公司批發部。

韓森寨

因有韓森冢並為近郊最大的墳冢。相傳明代在冢旁駐軍而得名韓森寨。水經注圖。?核?篇曰,冢為悼皇帝冢和史良悌墓。漢武帝征和二年發生了歷史上罕有的冤獄治巫蠱獄。武帝夢見被木人圍打,以為有人在咒他。便派江沖之治巫蠱獄。由於江沖與太子劉據平日有隙,欲誣陷太子,在搜宮時太子被迫殺死江沖,起兵據守長安,血戰五日,後兵敗逃於湖縣而死。武帝孫劉進,即劉據之子也死於亂軍。武帝臨終前真相大白,此案平反,對死者起冢追葬。史稱劉進為皇孫,冢稱皇孫冢。公元前74年劉進之子劉病已繼位,是為宣帝,追封其父為悼皇帝,母為悼皇後。皇孫冢能見宣帝杜陵便是。

南廣濟街

位於西大街中段南側。北對北廣濟街,南至南院門西口。為唐長安城承天門街的一段。宋長安志有『承天門街東西廣百步,南出皇城之朱雀門』曾是長安最寬的大街。元代稱葯市街,為中葯集散地。明清時,北段稱南廣濟街,南端稱五味十字,以中葯配方重視酸甘苦辛咸五味而得名。民國初年為銀號錢庄集中地。

書院門

位於南門內東側,東至安居巷接三學街。明萬曆七年間,學者馮從吾,今長安縣人,因與閹黨斗爭失利,辭官歸里,在寶慶寺講學。後辟新址,在街北側建立關中書院,學生常至千人,為著名學府。後為閹黨所迫,書院毀馮從吾在此坐兩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規模修建。現為西安師范學校,遺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書院門前而得名。於佑任曾住32號。西口有唐寶慶寺華塔。1991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風格建為文化旅遊街。

三學街

位於文昌門內西側之南。東起柏樹林西至書院門。唐代這一帶為太廟,唐末太學遷至此。前院為孔廟,門前數株古槐為當時所栽。宋金時唐太學改為京兆府學,此街名南城巷。元代府學和管理考試的機構貢院及管理人事的機構提舉司相鄰,表明府學明確的目地性。縣學是縣級學府,始於宋金。明代前長安縣學在西關,明洪武三年移往西大街縣衙西側,萬曆九年移於府學西側,今縣坡巷,明成化七年移府學東側。後來門前形成三條南北小街,稱為府學巷,長安學巷,咸寧學巷。此街因北側有此三學,改稱三學街。唐代的孔廟即現在的碑林。

馬廠子

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南至東縣門接東倉門。唐代,京兆驛站是全國最大的公文郵件和官旅護送機構。街南端所對市第八中學院內,尚有唐代所刻青石馬槽。唐代以後至明清,經千餘年,京兆驛名稱不改,仍為中國西部最大驛站。此街兩側為驛站喂馬處,故稱馬廠子

飲馬池

位於東縣門北側,西北至菊花園。唐時位於唐長安皇城東城外側護城河。此段城河留下的地名還有菜市東坑,新城南壕等。唐護城河稱漕河,是多功能城建設施,與城牆組成多功能防禦工事,南通子午曹村的漕渠,北通清渠。後因京兆驛馬匹在此飲水故名飲馬池。

端履門

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南至木頭市接柏樹林,長371米。明初建秦王府後,在今東大街南沿,北大街街心建秦王府蕭牆。當時在此街北口蕭牆開一門叫端履門。此門是僚臣晉見秦王等候傳喻的地方,端履意示行止檢點之意。門東側有官員侯喻堂址,後稱朝賀巷。

東廳門

位於東大街西段之南。東接東縣門,西連東木頭市。明以前,此街在唐皇城東外側,城河遺址因有六處積水處,得名六海坊。明朝陝西行都司署,俗稱兵馬指揮司,設於今西安高中院內俗稱軍廳。清初改為清軍同知署即清軍廳,乾隆32年改稱庫廳,同治年改北大街另設軍廳,此街遂改東廳門。1902年庫廳改西安府考院及咸長考院,附關中大學堂。辛亥革命後為西北大學創立會及預科,1914年改陝西政法專門學校,1923年改西北大學。1927年改中山學院。後為西北水利專科學校。1930年改西安高級中學。
1、東木頭市東起東廳門,西至南大街,長890米。此街宋代時稱菜市,金時稱草場。明時這里成為府城的木頭市、枋板市,故更名為木頭市。明末,因其與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頭市相對,改稱為東木頭市。

2、東廳門,西起東木頭市,東至東縣門,長400米。因清代咸寧縣在東,稱為東縣,當時清軍廳同知署和咸寧縣初級審判、檢察兩廳設於此街,故得名東廳門。

3、東縣門,東起東羊市,西至東廳門,長265米。明清時期,此街中段路北為咸寧縣署,街北有縣署大門與縣門街,又因咸寧縣署在府城

4、貢院門街位於西大街西段北側,南起西大街,北至西舉院巷,長145米。因位於「貢院」正門前得名為貢院門街。「貢院」為明清陝西省舉行鄉試的考場,位於府城西北(今兒童公園)。

5、東舉街院巷位於今兒童公園東側,為南北巷,西起早慈巷,北至新寺巷,長424米。因西側「貢院」俗稱「舉院」而得名。1966年曾改名為奮發巷,1972年恢復原名。

6、西舉院巷位於今兒童公園北側,東起早慈巷南口,西至牌樓巷北口,長331米。因北側「貢院」俗稱「舉院」而得名。1966年曾改名為圖強巷,1972年恢復原名。

7、早慈巷位於今兒童公園東牆外,南起西舉院巷東口,北至香米園南巷,長409米。因靠「貢院」考場,為防止越牆舞弊,在院牆頭插滿棗刺而得名棗刺巷。1917年雅化為早慈巷,1966年曾改名為富強巷,1972年恢復原名。牌樓巷位於西門里北側,南起西大街,北至西舉院巷西口,長157米。因巷南口有貢院牌樓而得名。1966年曾改名為反帝巷,1972年恢復原名。之東,習稱東縣,所以該街取名東縣

8、灑金橋為南北縱街,南起大麥市街北口,北至蓮湖路中段的老關廟什字正南,長800米。在南宋和元代稱為鐵爐街,明代改為鐵爐坊,清末以沙姓人住此街北段,得名沙家橋,後改為灑金橋。1966年曾改名為前衛路中段,1972年恢復原名。

9、橋梓口為南北縱街,北起西大街西段,南至含光街,長200米。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沿唐清明渠(為唐皇城、宮城供水的渠道)故道分出的通濟渠由西門南側入城,再沿西大街南緣築暗渠至鍾樓東,遠至北院門巡撫衙門。沿渠十戶一口井,供居民食用。在此街北口分一渠,經灑金橋到蓮花池,渠經西大街有橋,故名橋梓口。原以西大街分南北橋梓口,北橋梓口清末改為大麥市街,南橋梓口遂簡稱為橋梓口。1966年曾改名為前衛路南段,1972年恢復原名。

10、北馬道巷為南北縱街,位於西門內盤道北側,南起西門盤道,北至蓮湖路,長979米。明代困巷內中部有一上城牆的坡道名為馬道,相對南馬道巷而得名北馬道巷。1966年曾改名為聯盟巷,1972年將玉祥門以南恢復為北馬道巷,北部仍稱為聯盟巷。門。

11、二府街位於北大街中段西側,為東西橫街。東起北大街,西至紅埠街,長381米。因明初秦王朱樉次子的府第在此而得名。清代駐陝西地方審判、檢察兩廳。1966年曾改名為紅衛街東段,1972年恢復原名。

12、紅埠街為東西橫街,東起二府街西口,西至教場門東口,長384米。其得名似與唐代宮城城牆為紅色有關,1966年曾改名為紅衛街中段,1972年恢復原名。

13、教場門為東西橫街,東起紅埠街西口,西至勞務巷南口,長325米。清初沿明代教場建有撫標教場(撫標:清代稱巡撫所直轄的綠營兵為撫標;教場:操練和檢閱軍隊的場地),故名教場門。1966年曾改名為紅衛街,1972年恢復原名。

14、青年路為東西橫街,東起北大街,西至西北三路,分東、西兩段。原西段叫九府街,因明初秦王朱樉第九子府第在此而名九府街。原東段叫梁府街,因清順治年間武進士梁化鳳府第在此街而稱梁府街。1947年,九府街與梁府街因三民主義青年團陝西支部設在梁府街公字5號而統改名為青年路。

竹笆市、五味什字

15、竹笆市為南北縱街,位於西大街鼓樓什字南端,南起南院門,北至西大街,長417米。明代此地商市集中,有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書店、金店等,而以買賣竹器最具規模,故名竹笆市。1966年曾改名為革命街,1972年恢復原名。

16、五味什字為東西橫街,東起南院門,西至五星街,長290米。明、清兩代直至民國初年這里葯業匯集,曾有藻露堂、樹仁堂、萬年堂等多家中葯店。此街以我國中葯分甘、辛、酸、苦、咸五味而得名。1966年改名為五星街中段,1972年恢復原名。

『伍』 「西安」名字的來源

西安,古稱長安,又曾稱西都、西京、大興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久的城市。從奴隸制臻於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會達到巔峰狀態的唐王朝,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2個王朝在這里建都達1100餘年之久。又曾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政權的都城。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後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安市曾經是陝甘寧邊區轄市、西北行政區轄市、中央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從1954年以來,一直為陝西省省會所在地,現屬副省級城市,轄新城、碑林、蓮湖、灞橋、未央、雁塔、閻良、臨潼八區及長安、藍田、周至、戶縣、高陵五縣。

『陸』 古城西安 名字的由來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長安隋時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歷時1100餘年。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後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安市曾經是陝甘寧邊區轄市、西北行政區轄市、中央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從1954年以來,一直為陝西省省會所在地,現屬副省級城市,轄九區、四縣。 1981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柒』 西安地名的來歷

下馬陵街
位於和平門內西側,西至柏樹林南口。因街東口北側有漢名儒董仲舒祠亦名下馬陵而得名。唐人韋述兩京記曰『蛤蟆陵本董仲舒墓』。又曰『漢武帝至墓前下馬,故曰下馬陵』。究竟是蛤蟆陵雅化為下馬陵,還是下馬陵訛傳為蛤蟆陵,至今無定論。明正德年間由胭脂坡遷來在此建董子祠,人稱下馬陵。董仲舒為西漢著名學者,哲學家。武帝時獻舉賢良三策。此街中段曲折處可看出唐城和明城銜接處,明代由此向東擴建了西安城。

安居巷
位於東木頭市中段南側。南至三學街西口。明代設錢局於此,稱錢局巷,後演化為今名。現碑林門外銅獅就系這里所鑄,獅身附貼銅幣千餘枚。巷東故城河溝內解放前後尚有鑄造業者,後聯為東方紅鐵廠。 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

東倉門
咸寧長安兩縣續志曰『敬祿倉在通化坊,俗稱為東倉』。敬祿倉是專為供給滿人貴族糧餉費用的實物倉庫。此街因在倉門前而得名。

索羅巷
位於東關南部,北起長樂坊,西至更新街。唐代位於興慶宮內,相傳以唐天寶年間興慶宮內有一娑羅樹園而得名。明代稱娑羅巷,清末改為今名。

『捌』 西安大差市包括哪些區域

東大街和解放路的那個十字路口就叫大差市

『玖』 西安的大差市中的「市」是什麼意思還有來歷。

雞市拐在東關正街東端,其實最初真的是個農貿市場,只是年代較為久遠而不被年輕人知曉而已。據《東關舊事》里介紹說,「明末清初,養雞者便集中在此賣雞,形成雞市。『市』後加了個『拐』字,源出何處,無從考證,就這么叫著,習慣了,覺得很有意思,沒有了『拐』字,反倒別扭得難以接受。」
據一些上了年歲的老人說,當時的東關是西安經濟最活躍的地方。有京廣百貨、布匹棉花、土產雜貨、乾果調料、農具用具、肉類蔬菜,七十二行應有盡有。京貨巷、雞市拐、炮房街,都是因專業市場得名的,大街小巷車來人往,一片喧囂。當年雞市拐的確切位置,應在東關正街東端與柿園路相接、向北進入更新街的岔口處。如今的雞市拐並沒有確指哪一條街道,而泛指這一片地區。要說具體點就是更新街最為接近了。而更新街在解放前則叫更衣坊,在明清時,是接待進入西安府的官員的迎候之處。
今年79歲的楊俠山老漢,自1957年從江蘇來西安後就把家安在了雞市拐,拓寬不久的更新街上還有他一爿店面,專配各種眼睛,據說生意還不錯。說起雞市拐四十多年的變遷往事歷歷在目,指著腳下的商店和身後的社區家屬樓,楊俠山說當時還只是一片荒草坡,商店對面的更新街東側是逃難來的外地人搭建的棚戶。但東關正街口的拐彎處,也就是當年真正的「雞市拐」在他初來西安時依然車水馬龍,甘肅、寧夏販賣土特產的商戶依然來此交易,雖沒了明清時的氣勢和規模,但也維持了好多年。
進入雞市拐,除了更新街是一條規規矩矩的南北直線外,北面的幾個小巷彎彎曲曲猶如人體經脈一般向外發散開來,而更新街就是一個束口。比起剛剛拓寬的東關正街雖然窄了許多,但也全部都作了硬化處理,干凈整潔的路面經常看到穿梭往來的私家車,兩側的棚戶區早就被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所替代,沿街清一色的商業店鋪,已經尋找不到一點歷史的痕跡。楊俠山說,惟一能讓人回憶起歷史的就是每逢農歷初一、十五的廟會,熱鬧如常。當然這離不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的道教聖地八仙庵。
位於長樂坊街北的八仙庵,距更新街不過百十來米,八仙庵內的香火依然十分旺盛,雖處鬧市的五進式道院平日倒顯得幾分冷清,偶爾來三五個遊客,也輕手輕腳的,生怕打擾了這里的清凈。
但道觀門外卻是另一番熱鬧景象,自上個世紀80年代西安興起古玩玉器時,這里便是眾多玩家經常來淘寶的好地方。各種古玩珍品、竹木牙雕、古董傢具、珠寶玉器、古籍拓片、錢幣、陶瓷、書畫、民俗工藝、古舊雜項,把整個八仙庵門口擺了個嚴嚴實實。賣吃貨的摻雜在這些半俗半雅的生意人中間叫高聲賣著,時不時還有幾個中年婦女走到跟前悄悄詢問「算卦不」,要是同意了就七彎八拐進入某一間不起眼的小屋內,一仙風道骨的長者便滔滔不絕地述說你的前世今生。要是到了趕會的時節,那更熱鬧,擺攤設點的商販從八仙庵門口一直延伸出來,向西一拐順著長樂坊街再深入到整個更新街,熙熙攘攘的人流,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構成一幅熱鬧的東關風情畫。
雞市拐今雖已無雞,但其熱鬧繁榮卻遠遠勝於有雞的年月。

『拾』 西安城市名字的由來

西安城」,在西周時稱為「灃鎬」。「灃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灃京和鎬京的合稱。「灃鎬」所在地區稱為「宗周」。秦時稱「內史」,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建築新城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改長安城所在地區為「京兆」,意為「京畿之地」。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隋時,隋文帝更名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長安」喪失首都地位,「長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為「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閱讀全文

與西安大差市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