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帕拉提奧是誰
帕拉弟奧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可以讓人提起名字就聯想起一個城市的偉大建築師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帕拉弟奧和維琴察密不可分,當人們說起帕拉提奧就自然會想到維琴察,說到維琴察也必然會想起帕拉提奧。我這次去維琴察可以說就是為了去看帕拉提奧的建築。
安德利亞·帕拉弟奧1505年出生在義大利威尼托地區的帕多瓦,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的偉大建築師。帕拉弟奧16歲的時來到了與帕多瓦相鄰的維琴察,從此,他與維琴察結下了不觧之緣,幾乎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了這個城市的規劃和建設。事實上,維琴察整座城市的構思、馬路建造計劃都是由帕拉弟奧完成的,當時的城市景觀,一直保存至今。而在維琴察舊城區的,現在還存有26座帕拉第奧的建築作品。這其中有他獨立完成的,也有他部分參與的。在舊城區,你在任何一條馬路上都可以看到帕拉弟奧建造的建築。在維琴察,有以帕拉弟奧命名的大街,在城市的許多重要場所,人們都會看到帕拉弟奧的塑像。
『貳』 外國建築史什麼是帕拉迪奧
安德烈亞·帕拉第奧(Andrea Palladio)(1508-1580)常常被認為是西方最具影響力和最常被模仿的建築師,他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古典建築,對建築的比例非常謹慎,而其創造的人字形建築已經成為歐洲和美國豪華住宅和政府建築的原型。
帕拉第奧1508年出生於義大利帕多瓦,13歲時就給一位石匠當學徒,隨後在維琴察一家石工作坊當助手。後來,在給當時一位主要學者特里西諾(Gian Giorgio Trissino)的別墅進行擴建時,他掌握了古典建築的原理。後來,特里西諾就把石匠的名字改名為帕拉第奧——希臘智慧女神的名字。
截至十六世紀四十年代,帕拉第奧一直運用古典建築的原理為維琴察的貴族設計了一系列的鄉村別墅和城市宮殿,其中最著名的建築之一就是卡普拉別墅(Villa Capra),也被稱為圓頂大教堂(Rotunda)。此外,他還設計了長方形大教堂(Basilica)。十六世紀六十年代,他開始轉向宗教建築的設計。
1570年,他出版了名著《建築四書》(I Quattro Libri dell' Architettura),該書概括講述了他的建築原理,為建造者提供了可行的建議。
1580年,帕拉第奧在維琴察逝世,他的著作《建築四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把他的建築思想傳向歐洲乃至全世界。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在設計其位於弗吉尼亞的蒙蒂塞洛宅邸(Monticello)時,就借用了他的建築思想。
帕拉第奧母題(Palladian motive)是指對已建大廳進行改造,增建樓廳並加固迴廊設計。原廳層高、開間和拱結構決定了外廊立面不適合傳統構圖,建築史創造性解決立面柱式構圖,後人稱——帕拉第奧母題。
帕拉第奧母題又常僅僅是指處於兩個壁之間的三個窗洞的處理——即當中的呈券形,高而且寬;兩旁的豎向矩形,低而且狹。此又稱為帕拉第奧式窗。
在十字拱結構的維晉寨的巴西利卡中,由於開間比例不適合古典的券柱式的傳統構圖。帕拉第奧大膽創新,在每間中央按適當比例發一個券,而把券腳落在兩棵獨立的小柱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著額枋。於是,每個開間里有了三個小開間,兩個方的夾著一個發券的,而以發券的為主,為了在視覺上使負荷者同被負荷者平衡,在小額枋之上,券的兩側各開一個圓洞。這個構圖,虛實相生,有無相成,實部和虛部均衡,彼此穿插,各自形象完整,而以虛為主;方的,圓的,對比豐富,整體上以方開間為主,開間里以圓券為主,有層次,有變化;小柱子和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的對比,映照著裡面的雄偉。因為小柱子在進深方向成雙,所以同大柱子均衡,而以大柱子為主。由於構思明確,;兩套尺度並不引起紊亂。這種構圖是柱式構圖的重要創造,聖馬可圖書館的二樓立面和巴齊禮拜堂內部側牆,也都採用過,但比例及細部做法以這個維晉寨巴西利卡最成熟,以致得名為帕拉第奧母題以後常常被引用,不過它的適應性比較小。
帕拉第奧式建築
帕拉第奧式建築是一種歐洲風格的建築。建築師安德烈亞·帕拉第奧為此風格的代表。此名「帕拉第奧」常指受帕拉第奧本身建築所激勵的風格。現代的帕拉第奧式風格是原始風格的進化。帕拉第奧式的建築主要根據古羅馬和希臘的傳統建築的對稱思想和價值。
帕拉第奧主義
帕拉第奧主義(Palladianism)約1720-1770年在英國興起的一場建築藝術運動,其動力來自16世紀威尼斯建築師安德烈亞·帕拉第奧,一個羅馬建築學家維特魯威(Vitruvius)在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的主要信徒。
17世紀的建築師伊尼戈·瓊斯(lnigo Jones)是帕拉第奧的第一個英國弟子。18世紀的斯科茨曼·科侖·坎貝爾(Scotsman Colen Campbell)和建築師兼建築贊助人、伯林頓第三任伯爵理查德·博伊爾(Richard Boyle)以及他的門徒威廉·肯特(William Kent)繼承了瓊斯的風格。帕拉第奧主義還具有政治含義,因為支持漢諾威王朝的輝格黨中的貴族成員特別喜歡這種風格。
帕拉第奧主義把當時仍在歐洲大部分地區流行的巴羅克式(BAROQUE)跟羅馬天主教和被廢黜的斯圖亞特王室聯系在一起。總的來說,帕拉第奧主義大膽地吸收和改造了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風格,使之適應18世紀的社會需要。它借用了羅馬公共建築的紋樣,並加以改造後用於教堂以及其他公共建築和私人住宅。
『叄』 安德烈亞·帕拉第奧的介紹
安德烈亞·帕拉第奧義大利建築師。早年當過石工。1540年起從事設計。曾對古羅馬建築遺跡進行測繪和研究,著有《建築四書》(1570)。其設計作品以邸宅和別墅為主,最著名的為位於維琴察的圓廳別墅(1550~1551)。平面完全對稱,四面各有六柱的柱廓,中央圓廳有穹窿頂。此外還有威尼斯的聖馬焦雷教堂等。其建築設計和著作的影響在18世紀時達到頂峰,所謂「帕拉弟奧主義」當時傳遍世界各地。
『肆』 帕拉第奧母題的介紹
帕拉第奧母題是指對已建大廳進行改造,增建樓廳並加固迴廊設計。原廳層高、開間和拱結構決定了外廊立面不適合傳統構圖,建築師創造性解決立面柱式構圖,後人稱——帕拉第奧母題。
『伍』 帕拉第奧母題,怎麼解釋
維琴察 圓廳別墅
文藝復興大師帕拉第奧的代表作。平面正方形,四面有門廊,前有大台階,正中是一上有穹隆的圓形大廳。這是一種把集中式應用到居住建築中的嘗試,稱為帕拉第奧母題,形象上的主宰四方之感吸引了後來不少追隨者。
『陸』 什麼是帕拉提奧母題
維琴察(Vicenza)是帕拉提奧的故鄉。占市政廣場整整一個東面的巴西利卡是帕拉第奧的重要作品之一。早在1444年,它中央的大廳(52.7mX20.7m)就已經建成,1549年,帕拉第奧受委託改造它。帕拉第奧增建了樓層,並在上下層都加了一圈外廊。這座建築是給城市貴族開會用的。外廊開間寬7.77m,層高8.66m,是原有中世紀式樣的大廳已經決定了的。結構是十字拱,因此每間都可有一個券。但開間比例不適合古典的券柱式的傳統構圖。帕拉第奧大膽創新,發展了聖馬可圖書館上層的做法,在每間中央按適當比例發一個券,而把券腳落在兩棵獨立的小柱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著額枋。於是,每個開間里有了3個小開間,兩個方的夾著一個發券的,而以發券的為主,隱然相似於巴齊禮拜堂內部側牆的組合母題。為了在視覺上使負荷者同被負荷者平衡,在小額枋之上、券的兩側各開—個圓洞。這個構圖,「虛實互生,有無相成」,實部和虛部均衡,彼此穿插,各自形相完整。而以虛部為主;方的、圓的,對比豐富,整體上以方開間為主,開間里以圓券為主,有層次,有變化;小柱子和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的對比,映照著立面的雄偉。因為小柱子在進深方向成雙,所以同大柱子均衡,而以大柱子為主。由於構思明確,兩套尺度並不引起紊亂。這種構圖是柱式構圖的重要創造,得名為『帕拉第奧母題」(Palladian motive),以後常常被引用,不過它的適應性比較小。大柱子上的檐部轉折凸出,同女兒牆上的雕像相應,形成垂直劃分,略略打破佔主導地位的水平劃分,使建築物活潑一些。巴西利卡的體形橫向展開,用疊柱式而水平分劃突出,它同北面市政廳旁瘦削的12世紀的高塔交相映襯,使市政廣場的景色很生動。這也許是帕拉第奧不在巴西利卡使用巨柱式的原因,雖然他在巴西利卡對面的一幢3開間的小府邸(Loggia del Capitanio)的立面上使用了尺度非常誇張的巨柱式。巴西利卡的木質拱形頂跨度20.7m,在當時也是比較大的。它覆蓋下的大廳是北義大利最宏大的大廳之一。
『柒』 帕拉第奧母題的簡介
帕拉第奧母題又常僅僅是指處於兩個壁柱之間的三個窗洞的處理——即當中的呈券形,高而且寬;兩旁的豎向矩形,低而且狹。此又稱為帕拉第奧式窗。
『捌』 帕拉第奧式建築是什麼意思 《西語助手》西漢
帕拉第奧式建築(Palladianismo )是一種歐洲風格的建築。建築師安德烈亞·帕拉弟奧(1508-1580)為此風格的代表。
帕拉第奧式的建築主要源於古羅馬和希臘傳統建築的對稱思想。
『玖』 什麼是帕拉第奧母題
帕拉第奧母題是指對已建大廳進行改造,增建樓廳並加固迴廊設計。原廳層高、開間和拱結構決定了外廊立面不適合傳統構圖,建築史創造性解決立面柱式構圖,後人稱——帕拉第奧母題。 帕拉第奧母題又常僅僅是指處於兩個壁之間的三個窗洞的處理——即當中的呈券形,高而且寬;兩旁的豎向矩形,低而且狹。此又稱為帕拉第奧式窗。
麻煩採納,謝謝!
『拾』 帕拉第奧母題, 建築史上說的太多太雜了,能不能有簡短概括的
維琴察 圓廳別墅
文藝復興大師帕拉第奧的代表作.平面正方形,四面有門廊,前有大台階,正中是一上有穹隆的圓形大廳.這是一種把集中式應用到居住建築中的嘗試,稱為帕拉第奧母題,形象上的主宰四方之感吸引了後來不少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