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莆田市荔城區名字的由來

莆田市荔城區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3-28 01:07:55

❶ 莆田為什麼叫荔城

莆田以荔枝聞名,故稱之為荔城(就象福州叫榕城一樣)。但莆田也有一個城區叫荔城區。莆田也稱之為鞋城,不過現在落寞了,都沒發展,被晉江搶去了。。。

❷ 莆田為什麼要取名為"莆田"

以前莆田叫興化府,由於多生長一種叫做「蒲草」的植物,後改稱「蒲田」,又後來即為現在的莆田。
(蒲,莆諧音)

❸ 莆田古代叫什麼名字

莆田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類的活動。夏商時,莆田區域屬「九州」之一的揚州。西周時,是「七閩」之一。春秋戰國時期,屬閩越地。秦代,為閩中郡的一部分。西晉末,中原戰亂,大批南下的士族百姓,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與當地閩越人一起勞動、開發,使莆田的經濟文化出現了飛躍。到了南朝陳光大二年 (568),莆田開始立縣。唐武則天聖歷二年(699),析莆田西部設立清源縣(後改名仙游縣),莆仙兩縣均屬當時的清源郡(郡治在今泉州)。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又析莆田、仙游等部分區域設立興化縣,置太平軍(旋改興化軍),太平興國八年(983),興化軍軍治由游洋遷到莆田,轄莆田、仙游、興化三個縣。莆田逐步成為閩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宋景炎二年(1277),興化軍升為興安州。元代改稱興化路。明代改為興化府,裁撤興化縣,轄地分別歸並莆仙兩縣。清代仍為興化府。民國時期,廢府,歷屬南路道、廈門道、福建省、興泉省和福建第四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莆仙兩縣歷屬福建第五行政督察區、晉江專區、閩侯專區、莆田地區。1983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莆田撤區設市,轄城廂、涵江兩區和莆田、仙游兩縣,成為我國東南沿海一座新興城市。2002年5月,再次進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將原莆田縣的部分鄉鎮分別劃入城廂區、涵江區,並新設立了荔城區、秀嶼區。莆田市現轄有城廂、荔城、涵江、秀嶼四區和仙游縣。

❹ 莆田是怎麼由來的

莆田,福建省管轄市。史稱「興安」、「興化」,又稱「莆陽」,「莆仙」。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省轄市,市內設置仙游縣和荔城區、城廂區、涵江區、秀嶼區。全市陸域總面積4200平方公里;是八閩古府之一、歷史上人才輩出,自古就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美稱,由莆仙兩縣組成的古興化府、舉進士者多達2400多名、其中文武狀元22名、宰相14名、尚書近70名,是歷史上有名的科舉名邦。郵編:351100 代碼:350300 區號:0594拼音:Pú Tián Shì 英譯:Putian City 車牌代碼:閩B 南朝陳光大二年(568)析南安縣(今泉州)地建莆田縣,不久撤縣。隋開皇九年(589)置莆田縣,不久即廢。唐武德五年(622)再置莆田縣,屬豐州(州治今南安豐州)。聖歷二年(699)析莆田縣西部置清源縣。天寶元年(742)清源縣改名仙游縣,莆田、仙游2縣均屬清源郡(郡治今泉州)。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析莆田、仙游、福清、永泰縣地置興化縣,建太平軍(後改興化軍,治所興化縣),領興化、莆田、仙游3縣,八年(983)治所遷莆田縣,景炎二年(1277)興化軍改為興安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為興化路。明洪武二年(1369)為興化府,正統十三年(1448)裁興化縣。清沿明制,清末屬興泉永道。
1912年廢府,屬南路道(1914年改廈門道)。1925年廢道,直屬福建省。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成立時屬「興泉(泉海)省」。1934年7月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仙游,領仙游、永春、德化、大田、惠安、莆田6縣)。
1949年8月21日解放,屬第五專區,1950年屬泉州專區,1955年屬晉江專區。1970年6月,莆田、仙游兩縣由晉江專區劃歸閩侯專區,同時把閩侯專區改為莆田專區。1971年5月改為莆田地區,轄莆田、仙游、福清、平潭、長樂、閩侯、閩清、永泰8縣。1973年7月劃閩侯縣歸福州市。
1983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莆田地區,將閩清、永泰、福清、長樂、平潭5縣劃歸福州市,將莆田、仙游2縣劃回歸晉江地區。1983年9月9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莆田市,以莆田縣部分行政區域為該市行政區域,將晉江地區的莆田、仙游二縣劃歸莆田市管轄。析莆田縣地置城廂、涵江2區。將莆田縣的城廂鎮、城郊公社成立城廂區,將莆田縣的涵江鎮、涵江公社成立涵江區。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莆田市總人口2717923人。其中:城廂區 230816人、涵江區 213110人、莆田縣 1428558人、仙游縣 855439人。
2002年2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莆田縣,設立莆田市荔城區和秀嶼區,同時調整莆田市市轄區行政區劃:(1)撤銷莆田縣。將原莆田縣的常太、華亭、靈川、東海4個鎮劃歸莆田市城廂區管轄,原莆田縣的江口、梧塘、秋蘆、白沙、新縣、庄邊6個鎮和大洋鄉劃歸莆田市涵江區管轄。(2)設立莆田市荔城區。將城廂區荔城街道的文獻、鳳山、長壽、英龍、梅峰5個居委會,城南鄉的鎮海、闊口、新鎮、步雲、埭里、古山6個村,城郊鄉的長豐、七步、新浦、南郊、華郊、荔浦、徒門、張鎮、西洙、東陽、拱辰、暢林12個村,以及原莆田縣的西天尾、新度、黃石、北高4個鎮劃歸荔城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縣巷。(3)設立莆田市秀嶼區。將原莆田縣的笏石、東庄、忠門、東浦、湄洲、東橋、埭頭、平海、南日9個鎮和山亭、月塘2個鄉劃歸秀嶼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笏石鎮。
檢舉

❺ 莆田的由來

莆田市簡介

❻ 莆田地名的來歷

《湄洲報》有關莆田地名爭議的文章,一般都引經據典,從古文、古字、古詞上面做文章,但都說不出是什麼時候,怎麼產生「莆田」這個地名的。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卻忽略了莆田廣泛流傳的古老的美麗傳說,就是「沉七洲(州),浮莆田」和「東京浮,莆田沉」的傳說。在這個民間傳說里,關鍵問題在「浮」和「沉」上,大量的史實早已證明,莆田平原的南北二洋是從海里「浮」出來的,就連壺公山不也是從海里「浮」上來的嗎。因而,可以說,「莆田」是從方言「浮田」演變而來。「浮」的方言讀Pu和漢語「莆」(Pu)同音,「莆」是「浮」的諧音。這從別的地名變化中也可以找到佐證,比如忠門文甲,方言仍叫「門夾」,古書記載也叫「門夾」,為什麼變成現在的「文甲」呢?這是因為「門」和「文」方言同音(muai),「夾」和「甲」漢語同音(Jia)。從「門夾」變成「文甲」的文甲二字,無論從何解釋,都沒有實際含義,但「門夾」的含義就比較明了,因為沿海的船民稱湄洲島和莆禧半島之間的海域叫「大門」,而方言里稱房屋大門兩邊叫「門夾」,所以「門夾」的地名含義很清楚。

我認為,要了解莆田地名的來歷,不能不考慮到莆田是從興化灣「浮」出來的這一地殼變遷的重要史實。如果從有歷史記載的莆田縣置的幾置幾廢的原因是水淹來推斷,莆田也正是方言「浮沉」的諧音,水淹為「沉」,水退為「浮」。

引自 (湄洲日報)1990年10月6日星期六第4版《周末》專欄第一四八期 張文大

❼ 荔城區的介紹

荔城區位於閩東南沿海中部,北接涵江區,西連城廂區,東臨興化灣,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區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荔城區是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新城區,轄西天尾、黃石、新度、北高4個鎮和鎮海、拱辰2個街道,共有118個村委會,12個居委會,轄區總面積269.66平方公里,總人口46.38萬人。1荔城區簡稱荔城,是莆田市下轄的一個區。同時荔城是福建省莆田的別稱。莆田因盛產荔枝而得名荔城。

❽ 關於莆田市荔城區中西天尾這個鎮的由來

西天尾很早以前原名霞梧。因為它位於後卓前墩之尾,後來逐漸以
「前墩尾」取代了「霞梧」。「前」與「西」兩字莆田方言為諧音,所
以又名「西墩尾」;說的快點「西墩尾」近乎「西天尾」。久而久之,
「西墩尾」又演化為今日的西天尾。
西天尾位於九華山麓,是平原與山區接壤之處,往昔是新縣、大洋
、庄邊、白沙廣業片山區群眾往莆田城裡必經的要隘。宋代,木蘭陂建
成後,北洋平原開挖溝渠以灌溉田地,西天尾境內溝系如網,溝渠開至
西天尾「溝尾」。這里原來是水路通往南北洋各地的小碼頭,商業比較
發達,是廣業里、常太里杉木、籮篾貨、柴草的集散地。通過水路把山
貨運往平原、沿海各地。山區群眾所需的生產、生活資料從城涵運到西
天尾,再通過人工肩挑運往山區。當時,西天尾算是個較有名聲的農村
集市。據載,明代澄渚人俞維宇,萬曆23年(1519)中了進士,後來當
了左布政,晚年林下返鄉就在西天尾設卡收稅。可見當時商業興旺的景
象。
1956年夏秋之交,一場暴雨,山洪暴發,小集鎮房屋被沖倒塌,夷
為平地。後來,政府重新規劃重建集鎮,規模較原來稍有擴大。莆永、
涵永公路開通後,西天尾失去地理優勢,山區與縣城直通汽車,人流量
、貨流量大為減少。
改革開放後,西天尾再度煥發青春,境內福廈、莆永公路,國道、
省道縱橫交錯,交通便利。進行舊鎮改造,集鎮面積比原來數倍增長,
街道兩旁樓房林立,鎮內內外資企業蓬勃發展。擴建了自來水廠,建成
千門程式控制電話。
西天尾鎮還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林山的南少林寺建築規模
宏偉,一條水泥公路直達寺院。莆田24景西天尾境內佔有「九華疊翠」
和「紫霄怪石」兩景。山上怪石嶙峋,林木蒼郁,靡崖石刻不少,風景
宜人,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❾ 莆田的歷史文化

地名含義

因歷史上莆田平原地處淺海和沼澤地帶,蒲草滋生,先民鏟除蒲草、排泄海水造田而得名。別名莆仙,因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莆仙作為一個較為獨立的行政區域出現而得名。別名荔城,因古時盛種荔枝而得名。

又稱興化,因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置興化軍,轄莆田、仙游、興化三縣而得名。還稱莆陽,因北面是眾多的群山,莆仙平原位於山的南面而得名。又有「興安」之稱,因宋景炎二年(1277年)興化軍城失而復得,端宗詔興化軍為興安州而得名。

地方語言

莆仙話流行區域除莆田市全境外(包括莆田烏丘鄉:大烏丘嶼、小烏丘嶼等), 還分布在廣東潮州、汕 頭、揭陽、汕尾、大埔縣、豐順縣、海南省,湛江、雷州、茂名的電白、千年以來本來是隸屬莆田縣的新厝鎮在1950年代割給福清等地的大部分地方。

部分分布的有:福建泉港北部、東部,永泰南邊、福清西南邊和原來的莆田縣新厝鎮東邊、北邊的鎮的某些村、西邊,廣東的韶關、廣西東部、南部,浙江溫州南部、東部,舟山群島、福建東部霞浦少量地方,江蘇宜興,興化,安徽的歙縣等市、縣的部分地方。

莆田地區已漸漸沒有了那淳樸的莆田話氛圍,保護莆田話的任務嚴峻。 莆田烏丘村,包括大烏丘嶼、小烏丘嶼(下嶼),原為莆田縣湄洲鄉烏丘村,全鎮使用莆田話,烏丘嶼六百多人原住民也全部保留使用莆田話。

地方習俗

莆仙民俗豐富多彩,同一個習俗在不同的區域里,就有所異樣變化。例如春節元宵節,各地的活動日期不同,其項目內容、規模、形式等都存在差異性。元宵節期間,平原人舉行游燈、楓亭游燈最為典型。沿海人元宵節,舉行神祇出巡郊遊、擺粽轎、演戲等。

莆仙各地宮觀寺廟數不勝數,而各個地方的宮觀所舉行的神祗廟點活動地大大不同。但其功能或性質是大致相同的,卻有一個共同的願望——怡神祈望:平安吉祥、子孫昌盛、萬事如意。民俗不光在過節上,風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樣式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由於受到地域文化影響與制約,民間方言或普通行為習慣,亦產生出許多頗具特色的地方習俗。

(9)莆田市荔城區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莆田,福建省轄地級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 ,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橫剖面呈馬鞍狀,地處北回歸線北側邊緣,東瀕海洋,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截至2018年,轄1個縣、4個區,總面積4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0萬人。

莆田市歷史底蘊深厚,史稱「興化」,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自唐以來,涌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基礎設施完善,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灣環繞」,湄洲灣為深水良港,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福廈鐵路、向莆鐵路貫穿全境,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投入使用;福廈高速、瀋海復線、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兩縱兩橫」格局。

同時,莆田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及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 。2018年10月,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2018年,莆田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42.41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6.27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1179.91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946.23億元,增長8.6%。

❿ 莆田名字的由來

莆田名字的由來:「蒲田」二字,後代幾乎都是寫作「莆田」。改寫原因很多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莆田這個地方在古時是一片大海,後來隨著地殼運動逐漸形成平原,但其地蒲草從生,水患頻繁,農田難以耕作,所以將「蒲」字刪去三點水寫為「莆」。

另一種解釋是「莆」「蒲」二字古籍中本來就通用,寫作「莆」只是更簡易罷了。當然還有其他解釋,如認為黃石舊時稱為莆田裡,「莆田」只是置縣時最初治所在莆田裡的緣故。但不管怎樣,莆田的命名與海有關、與「蒲」有關,也與「田」有關。

(10)莆田市荔城區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福建省份為8個專區及福州、廈門兩市。莆田、仙游兩縣隸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1950年4月起,第五行政督察區更名為晉江專區。至1970年5月,莆、仙兩縣隸屬不變。

1970年6月,莆田、仙游兩縣由晉江專區劃歸閩侯專區,同時把閩侯專區機關從閩侯螺洲遷至莆田城廂。1971年4月,改閩侯專區為莆田專區。同年5月,改莆田專區為莆田地區。莆田地區轄莆田、仙游、閩清、福清、平潭、長樂、閩侯、永泰8縣。

1983年5月,撤銷莆田地區,原轄屬的福清、閩清、平潭、長樂、永泰5縣劃歸福州市管轄。

閱讀全文

與莆田市荔城區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