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青島的道路名稱好多都是地名呢
清朝末年,青島地區在被德國佔領之後,開始了現代化的城市建設,所以青島第一批路名是德國式的路名,如「威廉街」(今太平路)、「柏林街」(今曲阜路)、「亨利親王街」(今廣西路)、「漢堡街」(今河南路)。
民國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日本借口對德國宣戰,佔領了青島,於是青島的路名也穿上了「和服」。如「佐賀町」(今廣西路)、「萬年町」(今江蘇路)、「舞鶴町」(今太平路)、「靜崗町」(今中山路南段)等等。
青島現在的命名體系是1922年青島回歸祖國之後形成的,於是就形成了以「江蘇」、「湖南」、「北京」、「廣州」、「泰安」等集省名、市名、縣名為一體的命名方式。另外,還有許多地方是以別稱來命名的,如「芝罘」就是「煙台」、「滋陽」即「兗州」、「蘭山」就是「臨沂」。此外,上世紀二十年代建設了「八大關」—— 山海關路、嘉峪關路、居庸關路、正陽關路、寧武關路、韶關路、臨淮關路、紫荊關路、武勝關路、函谷關路,這些以祖國10個著名關隘的名字命名的道路。繼而,又出現了以「峽」(團島的八大峽)、「湖」(南京路周邊)、「江」、「山」和「島」命名的路。
一個熟悉的地名往往構成記憶的大海,而路名像珊瑚礁保存一個錯綜的秘密,在人和路名之間有一份默契。對於一座城市,路名就像一套密碼,你只有了解這座城市的全部底蘊,才有可能一一破譯。
1914年日本取代德國控制了青島後,當局極力擴展市區,建設工業。日人在實行擴充市街約可以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日僑居住地,即今天市場一路、二路、三路和聊城路、臨沂路一帶,以聊城路一帶為商業中心區,稱「新市區」;第二期為台東鎮一帶及廣州路和台西鎮之間的高地,前者以商店和工業用地為主,後者為居住用地;第三期為台東鎮西北之商業區和大港防波堤內填海地面,主要為工業用地。在第一次日本佔領青島後期,日本紡織業迅速湧入青島,在沿鐵路線的四方和滄口一帶形成了集中工業區。至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時,青島市區規模比德佔時期擴大了三倍,而在空間布局上城市形成了台東及大港周邊、四方、滄口三個集中的工業帶。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接收青島,規劃市區范圍向北擴展至滄口、李村,向東擴展至辛家莊、麥島一帶。 這一時期的城市建設,繼續完成充實原市區外,同時開辟新市區,新辟了齊東路-大學路間、登州路-西山路間及台東鎮東南住宅區,榮城路東「特別規定建築地」,湛山以東等住宅區;開辟了台東鎮西北工廠地,四方-滄口之間大工業區。在旅遊開發方面,沿海一線建立起一系列旅遊景點,以中山路為核心的金融商業娛樂區、八大關別墅區相繼建成,嶗山風景區開發建設,棧橋整修擴建,水族館竣工開放,湛山寺開工修建,第三海水浴場建成。
日本第二次佔領青島後將市區向北發展至白沙河,向東擴展至午山,成為一長25公里,寬約4-5公里的帶形城市,市區中心北移。滄口及其以北至白沙河填海地及平坦地為集中工業區;市南為高級住宅區。
建國之後,1981年提出發展隔海相望的黃島區,闢建新港。
路名無言,卻幾乎是我們政治、社會生活演變過程的顯示卡。而任何一項試圖窮盡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難免成為美麗的愚蠢。
路名就像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是一個地方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民俗等多種社會和自然現象的忠實記錄。現在講城市「文化論輸贏」,而道路名稱就是整個城市文化很基礎、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畢竟它與市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把城市道路、橋梁、立交等稱為城市建設的「硬體」,那麼也可以把路名稱為城市建設的「軟體」。
路名標識出一個個個體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車站,不管我們曾作過逗留還是呼嘯而過,我們都已進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纏結之中。
2. 青島有什麼山
1、二龍山,嶗山二龍山生態旅遊區是一處集旅遊、度假、觀光、休閑、娛樂、購物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域,是國家AAA級風景區,旅遊區內設有塘子觀(二龍山)風景區、中國茶文化博物館、嶗山茶博物館、嶗山道教文化博物館和千畝茶園等旅遊觀光項目。
2、嶗山,位於青島市東部,古代又曾稱牢山、勞山、鰲山等。它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嶗山的最高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地處北緯36°10′,東經120°37′,海拔1132.7米,峰頂面積約1.5平方公里,為嶗山的主峰。
3、東京山,東京山風景區位於青島市嶗山北麓,即墨黃海之濱。總面積0.4平方公里,海拔107米。共有2座山峰,因西峰有一巨石形似鷹嘴,所以又名鷹嘴山。因神奇的神話傳說而得名。
4、太平山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原稱「會山」,海拔150餘米,是青島市區第一高峰。德佔時期,稱其「伊爾梯斯山」,建有炮台,日佔後改稱「旭山」,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定名「太平山」。
5、教會山,在1897年德國佔領之前,青島有一座海拔不到50米名為大鮑島東山的山丘。將其稱為大鮑島東山的原因,大概僅僅是因循了地理位置命名的習慣,由於它位於舊大鮑島村的東面。
3. 青島名稱的由來跟哪個國家有關
和德國有點關系,但不是全部。
青島本是指膠州灣海口北側的海中小島,面積僅零點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餘,北側距陸地一華里多(約720公尺)。清朝同治年版《即墨縣志》卷一「島嶼」條目中記載,「青島,縣西南百里」。是說青島位於即墨縣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脈絡圖」和「七鄉村莊圖」中都標注有這個海中島嶼。《膠澳志》還明確地說,「青島,在青島灣內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聳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島。
從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古籍來看,明朝中葉已有青島名稱的記載,嘉靖刊《鄭開陽雜著》中已載有「青島」一名。明萬曆六年(1578年)任即墨縣知縣的許鋌在《地方事宜議·海防》一文中記有:「本縣東南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按膠州灣自唐宋以來已成為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宋代「元三年(公元1088年)……乃置密州板橋市舶司」(見《宋史•食貨志》),板橋鎮即現在膠州灣畔的膠州市。「市舶司」類似現在的海關和港口管理機構,掌管檢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徵收商稅,收購政府專賣品和管理外商等。板橋市舶司的建立,使膠州灣成為當時中國北方唯一設有市舶司的貿易口岸,海運頻繁,所有貨船必經膠州灣海口方可到達板橋鎮。而青島位於膠州灣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側,不可能沒有「青島」或青島的其他名稱,只是我們沒有見到記載罷了。
在出現「青島」名稱的同時,也出現了「青島口」的名稱。膠州灣內女姑口所立《重整舊規》碑文中明確記載了:「我即邑自前明許公奏請青島、女姑等口准行海運,於是百物鱗集、千艘雲屯,南北之貨即通,農商之利益普……」。許公就是許鋌。從明朝開始,「青島」這個地名開始從海中間逐漸移向陸地。青島北面的海灣稱為青島灣;灣邊的村莊稱為青島村;村南的小河稱為青島河;村東南的山稱為青島山。
「青島口」泛指青島左右的海灣,范圍約從現魯迅公園至團島一帶的海岬。是「青島」這個地名,從海中向陸地過渡的名稱,它的內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海邊的陸地。清同治版《即墨縣志》的「海口圖」中已將「青島口」標注在陸地上。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清朝駐德公使許景澄在其《條陳海軍應辦事宜折》中說:「青島一帶在煙台未開口岸時,航海商泊,湊集頗盛,本非散地荒陬可比。」許景澄在得知西方列強覬覦膠州灣後,建議清廷在膠澳設防。同年,清廷派道員劉含芳、總兵琅威理蒞膠察勘。劉含芳在《查勘膠州灣條陳》中說:「……膠州澳口,口東青島,高四十七、八丈,有市有關,地屬即墨,山脈來自嶗山。」明確說明,此時的青島已有市、有關,「市」,應該是集市貿易,「關」,是指收稅的海關。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決定在青島設防,調派登州鎮總兵章高元移駐青島,建總兵衙門於青島村旁,青島成為設防的重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國侵佔的前半年多,青島口的商貿店鋪已達60餘家:「除新近由即墨、平度、金口、海陽來此賃屋暫營者六家外,計車馬、旅店九,洪爐一,成衣、估衣、雉發三,油坊、磨坊、染坊六,雜貨、竹席、瓷器店鋪七,葯鋪二,當鋪一,織網、麻草、油簍、木材八,肉魚鹽鋪六,鞋帽、皮貨各一,紗布綢店、廣洋雜貨店三,酒館、飯鋪九,醬園、豆腐坊各一,糕點茶食三,計六十五家,」並進行大宗進出口貿易。「出口以披豬、花生、生油、豆油、豆餅、白蠟、青梨為最;進口以廣洋雜貨、細白棉布、棉紗、綢緞、糖、桐油、竹木材為多。」(見胡存約《海雲堂隨記》)。德國侵佔前,青島絕不是一個小漁村,而是一個繁華的海疆重鎮。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德國派兵侵佔了青島,當時青島地區稱為膠澳。1898年3月6日,德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據日文《膠州灣》一書記載,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原有的青島名稱命名膠州保護地的新市區為青島。這個新市區又分為青島、鮑島和埠頭等區,范圍也只有現市南區和市北區的一部分,青島也只是整個膠澳中的一塊地方。
1922年,中國從日本人手中收回了膠澳租借地,定名為「膠澳商埠」,同年十一月先後頒布《膠澳商埠章程及青島市施行自治制令》,這是稱為「青島市」的最早記載。在《青島市施行市自治制令》中的第二條規定「青島市之區域以青島市街台東鎮及台西鎮之界址為區域」,第四條規定「青島市由膠澳商埠局直接監督之「。這個青島市也只是膠澳商埠的一部分,並受膠澳商埠的監督。直到1929年,膠澳商埠局撤銷,原膠澳商埠的轄區被命名為青島特別市,從這時起,青島這個地名才代表了全市區。此後,盡管所轄范圍時有變遷,但青島市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今。
4. 巴黎和會中山東問題的由來
1897年11月13日下午4時許,膠州灣外海方向駛來三艘黑色的大型兵艦。那是德國的重巡洋艦凱撒號(Kaiser)為旗艦率領的輕巡洋艦威廉王子號(Wilhelm)和炮艦哥爾莫蘭號(Cormoran)。這三艘兵艦在回答了岸上清軍哨兵的詢問後,便來到前海的灣內下錨駐泊。按照以往慣例,外國兵艦來此駐泊,理應派代表上岸拜會當地的軍政大員,雙方還可相互贈送禮品。可當駐守膠州灣的清軍首領章高元(1829-1899)派人送來請貼,欲請德軍官員前去赴宴。德軍卻不知為何,竟然婉拒,謊稱德艦來此只是游歷。可能因心懷鬼胎,不敢前往吧?駐守膠州灣的清軍度過了最後一個平靜的夜晚。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德軍炮艦哥爾莫蘭號便按照事先的行動計劃駛到後海的馬蹄礁附近(今後海小港西側),悄悄地放下數只舢板,將100餘名德軍士兵送到岸上。7時許,登陸的德軍兵分二路佔領了後海的清軍兵營和團島軍火庫,完成了對清軍的北線包圍。與此同時,駐泊在前海的德軍重巡洋艦愷撒號也駛入清軍設在前海的大鐵碼頭(今前海棧橋)西側,用舢板將300餘名德軍士兵送到岸上。登陸的德軍兵分三路,先佔領了大鐵碼頭旁的清軍倉庫和前海兵營,最後一路去膠州灣清軍衙門送達退兵通牒。完成了對清軍的南線包圍。德軍另一艘巡洋艦威廉王子號則駛到小青島的南側,將300餘名德軍士兵送上岸。登陸的德軍兵分三路,先佔領清軍衙門對面的青島炮台和北側的彈葯庫,完成了對清軍的東線包圍。另一路則直接去清軍衙門與送達退兵通牒的德軍匯合。
上午9時許,德軍見各路的佔領行動已經完成,再由德軍遠東艦隊司令棣特利斯少將派出特使安孟大尉帶領一支德軍在夏翻譯的陪同下,來到位於膠州灣前海東南側的清軍衙門(今市人民大會堂址),向還處於莫名其妙、手足無措的清軍總兵章高元遞交一封讓清軍退出膠州灣的退兵通牒。文中提出:「膠州灣一地,限三點鍾將駐防兵勇全行退出女姑口、嶗山以外。只允帶火槍一車,其餘軍火炮位概不準帶,以四十八點鍾退清為限,過此即當敵軍辦理。」
德軍此次軍事行動的兵員約720名,其中有30名軍官;77名士官和610名士兵。德軍登陸後還攜帶著數門50~75毫米的輪式野炮。而駐守清軍有近四個營的兵力,約2000餘人,有兩處炮台5門150毫米加農炮及10餘門輕型野炮。但因當時清朝政府在甲午戰爭中失敗,割地賠款,弄得國庫空虛,根本沒錢強軍保國。就連清軍在膠州灣修建幾處炮台的軍費也是捉襟見肘,建設工程修修停停,直到德軍強占膠州灣時,尚有大部炮台未能完工。平日里清軍只發半數子彈,有相當部分也在日常訓練中消耗掉了。另外,國家不穩,局勢動盪。清軍為了防止生變,也加強了對彈葯的集中保管,槍炮子彈限定在幾處軍火庫內存放。這就造成一旦有突發事變,清軍士兵手中的毛瑟步槍如同一支燒火棍。
德軍自佔領清軍的兵營和軍火庫後,氣焰更顯囂張。他們砍斷清軍衙門與濟南府的電報線,以切斷清軍與外界的一切聯系;控制各制高點,到處挖溝架炮,瞄準清軍衙門。並把住清軍兵營不得出入。最後竟然強行收繳清軍士兵的槍支。
面對清軍總兵章高元的「切實理論和厲聲責問」,德軍無動於衷,只是一味的向外驅趕清軍。章高元一邊差人將危情飛報朝廷,一邊暫將隊伍帶至青島口以北8公里的四方村駐扎。當日下午2時許,德軍眼見目的達到,馬上在前海灣舉行慶祝儀式。先在原清軍衙門的旗桿上升起一面德國旗,然後由艦隊司令棣特利斯少將發表了趾高氣揚的講話,海上的威廉王子號也施放禮炮二十一響。
11月16日下午,清政府來電指示:「惟有鎮靜嚴扎,任其恐嚇,不為所動,斷不可先行開炮,致釁自我啟。」嚴令清軍不得與德軍發生沖突,以免將事態擴大。德軍則氣勢囂張,不斷來到四方清軍兵營門前無理取鬧。他們威脅挑釁,甚至砸壞清軍哨兵數支步槍,面對德軍的暴行,軍中士兵紛紛言戰,卻被章高元竭力安撫。依照清廷旨意,清軍無奈開始向北面的滄口分批轉移,以免釁自我開。次日中午,膠州灣外海又駛來一艘大型運輸艦龍門號(Loomen),上面滿載近千名德軍官兵和大量的軍用物資。19日,德軍以棣特利斯少將要與章高元總兵會面商談兩軍事宜為由,將章高元誘至威廉王子號巡洋艦上嚴加看守,割斷聯系,使清軍處於群龍無首的境地。德軍則加緊派出600餘名士兵分頭向即墨、膠州等地進發。德軍所到之處均切斷電報線路,封鎖縣衙,索要食品還擅自成立收稅機構。膠州灣這邊的德軍也是加緊武力恫嚇,擠占清軍營地,伺機搶奪清軍的武器彈葯。德軍此舉意在繼續向清政府施加壓力,威逼讓步。
11月30日,北京總理衙門李中堂來電:「本日奉旨,著章高元移扎煙台。務即知會德提督勿再逼迫,容汝從容督隊移扎。」
12月3日晚上6時,章高元才被德軍送到岸上,一路行至滄口回營。5日,清軍北移。就這樣,駐守膠州灣的清軍在蠻橫無理的強盜面前;在軟弱無能的朝廷面前,竟然毫無反抗的行動就帶著無限的惆悵和無奈,懷著一腔的仇恨撤往煙台去了。
從此膠州灣地區自1897年12月5日起,再無清軍的一兵一卒。德國殖民者在膠州灣地區站穩了腳跟,陰謀強占膠州灣的殖民計劃得以實現
5. 為什麼青島的路都以地方名命名呢
清朝末年,青島地區在被德國佔領之後,開始了現代化的城市建設,所以青島第一批路名是德國式的路名,如「威廉街」(今太平路)、「柏林街」(今曲阜路)、「亨利親王街」(今廣西路)、「漢堡街」(今河南路)。
民國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日本借口對德國宣戰,佔領了青島,於是青島的路名也穿上了「和服」。如「佐賀町」(今廣西路)、「萬年町」(今江蘇路)、「舞鶴町」(今太平路)、「靜崗町」(今中山路南段)等等。
青島現在的命名體系是1922年青島回歸祖國之後形成的,於是就形成了以「江蘇」、「湖南」、「北京」、「廣州」、「泰安」等集省名、市名、縣名為一體的命名方式。另外,還有許多地方是以別稱來命名的,如「芝罘」就是「煙台」、「滋陽」即「兗州」、「蘭山」就是「臨沂」。此外,上世紀二十年代建設了「八大關」—— 山海關路、嘉峪關路、居庸關路、正陽關路、寧武關路、韶關路、臨淮關路、紫荊關路、武勝關路、函谷關路,這些以祖國10個著名關隘的名字命名的道路。繼而,又出現了以「峽」(團島的八大峽)、「湖」(南京路周邊)、「江」、「山」和「島」命名的路。
一個熟悉的地名往往構成記憶的大海,而路名像珊瑚礁保存一個錯綜的秘密,在人和路名之間有一份默契。對於一座城市,路名就像一套密碼,你只有了解這座城市的全部底蘊,才有可能一一破譯。
1914年日本取代德國控制了青島後,當局極力擴展市區,建設工業。日人在實行擴充市街約可以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日僑居住地,即今天市場一路、二路、三路和聊城路、臨沂路一帶,以聊城路一帶為商業中心區,稱「新市區」;第二期為台東鎮一帶及廣州路和台西鎮之間的高地,前者以商店和工業用地為主,後者為居住用地;第三期為台東鎮西北之商業區和大港防波堤內填海地面,主要為工業用地。在第一次日本佔領青島後期,日本紡織業迅速湧入青島,在沿鐵路線的四方和滄口一帶形成了集中工業區。至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時,青島市區規模比德佔時期擴大了三倍,而在空間布局上城市形成了台東及大港周邊、四方、滄口三個集中的工業帶。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接收青島,規劃市區范圍向北擴展至滄口、李村,向東擴展至辛家莊、麥島一帶。 這一時期的城市建設,繼續完成充實原市區外,同時開辟新市區,新辟了齊東路-大學路間、登州路-西山路間及台東鎮東南住宅區,榮城路東「特別規定建築地」,湛山以東等住宅區;開辟了台東鎮西北工廠地,四方-滄口之間大工業區。在旅遊開發方面,沿海一線建立起一系列旅遊景點,以中山路為核心的金融商業娛樂區、八大關別墅區相繼建成,嶗山風景區開發建設,棧橋整修擴建,水族館竣工開放,湛山寺開工修建,第三海水浴場建成。
日本第二次佔領青島後將市區向北發展至白沙河,向東擴展至午山,成為一長25公里,寬約4-5公里的帶形城市,市區中心北移。滄口及其以北至白沙河填海地及平坦地為集中工業區;市南為高級住宅區。
建國之後,1981年提出發展隔海相望的黃島區,闢建新港。
路名無言,卻幾乎是我們政治、社會生活演變過程的顯示卡。而任何一項試圖窮盡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難免成為美麗的愚蠢。
路名就像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是一個地方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民俗等多種社會和自然現象的忠實記錄。現在講城市「文化論輸贏」,而道路名稱就是整個城市文化很基礎、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畢竟它與市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把城市道路、橋梁、立交等稱為城市建設的「硬體」,那麼也可以把路名稱為城市建設的「軟體」。
路名標識出一個個個體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車站,不管我們曾作過逗留還是呼嘯而過,我們都已進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纏結之中。
6. 青島所有海的名字
你好
青島就是黃海之濱的一座城市,周圍海域都算是黃海,沒有說有其他海。
沿海到有些海灣,市區的話有膠州灣、團島灣、青島灣、匯泉灣、浮山灣等,市郊有嶗山灣和靈山灣等。
7. 青島:「台東」的名字由來
台東鎮的台是炮台,台東在炮台之東;
台西鎮的台是台地,台西在西之台地
8. 關於地名來歷的作文350字
舉個例子:青島
處黃河流域下游、黃海之濱的青島,不僅以其秀麗的海光山色聞名於世,而且還以悠久的文化歷史曾成為山東省的文化中心和我國北方的一個著名文化城市。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青島,又稱小青島,別名琴島,它既是青島美的象徵,又是青島美的縮影。
青島、小青島、琴島,都是指膠州灣入海處北側的小島。這個小島和青島歷史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重要關系,歷來受到史學界的重視和文人墨客的歌詠。但由於這個小島名稱的起源及其與陸地上青島名稱的關系、發展變化、名稱的涵義等確有著不同的解釋,幾十年來還說法各異。時至今日,在多種出版物中還沒有一個較為統一的看法。本文試就幾十年間先後發見的歷史資料,就以下諸問題瑣考如下。
一
青島本是指膠州灣海口北側的海中小島,面積僅零點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餘,北側距陸地一華里多(約720公尺)。清朝同治年版《即墨縣志》卷一「島嶼」條目中記載,「青島,縣西南百里」。是說青島位於即墨縣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脈絡圖」和「七鄉村莊圖」中都標注有這個海中島嶼。《膠澳志》還明確地說,「青島,在青島灣內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聳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島。
關於青島名稱命名的年代,缺少具體的記載,從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古籍來看,明朝中葉已有青島名稱的記載,嘉靖刊《鄭開陽雜著》中已載有「青島」一名。明萬曆六年(1578年)任即墨縣知縣的許鋌在《地方事宜議·海防》一文中記有:「本縣東南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按膠州灣自唐宋以來已成為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宋代「元三年(公元1088年)……乃置密州板橋市舶司」(見《宋史•食貨志》),板橋鎮即現在膠州灣畔的膠州市。「市舶司」類似現在的海關和港口管理機構,掌管檢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徵收商稅,收購政府專賣品和管理外商等。板橋市舶司的建立,使膠州灣成為當時中國北方唯一設有市舶司的貿易口岸,海運頻繁,所有貨船必經膠州灣海口方可到達板橋鎮。而青島位於膠州灣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側,不可能沒有「青島」或青島的其他名稱,只是我們沒有見到記載罷了。
在出現「青島」名稱的同時,也出現了「青島口」的名稱。膠州灣內女姑口所立《重整舊規》碑文中明確記載了:「我即邑自前明許公奏請青島、女姑等口准行海運,於是百物鱗集、千艘雲屯,南北之貨即通,農商之利益普……」。許公就是許鋌。從明朝開始,「青島」這個地名開始從海中間逐漸移向陸地。青島北面的海灣稱為青島灣;灣邊的村莊稱為青島村;村南的小河稱為青島河;村東南的山稱為青島山。
「青島口」泛指青島左右的海灣,范圍約從現魯迅公園至團島一帶的海岬。是「青島」這個地名,從海中向陸地過渡的名稱,它的內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海邊的陸地。清同治版《即墨縣志》的「海口圖」中已將「青島口」標注在陸地上。
青島村是明朝初年建立的。明初,天下設立衛、所,青島東部建有浮山所。據浮山所《蘇氏族譜》載:「洪武定鼎,敕封世襲武德將軍,賜爵千戶授以御券,分封鰲山衛浮山所……,同封千戶者九……,同封百戶者四,丁、詹、侯、葛,共封十三戶……。」另據《丁氏族譜》記載,丁氏其中一支由浮山所遷至青島村定居,開始人口較少,所以稱之為丁家莊。以後,一些軍戶和沿海漁民也來此安家,逐漸發展成為一大村莊,改名為青島村(曾分別為青島村和上青島村)。《膠澳志》中說:「青島村,初為漁舟聚集之所,舊有居民三、四戶,大都以漁為業。」青島村地處青島的對岸,為什麼叫青島村,未見記述,但從我國地名命名的特點來分析,是不是可以說青島村是以靠近青島得名的,青島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島命名了。初建之後的青島村的居民多為漁民。隨著青島口海運的逐漸開放,南北船員也逐漸增多。漁民和船員出海多祈求海神保佑平安,遂於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在青島村西側修建了一座天後宮,用以祭祀「天後」。《膠澳志》雲:「天後之祀,不見於正史,然漁航業奉祀維謹,故海岸恆有是廟。」前幾年,《青島晚報》上開展的「青島原來是小漁村」的討論中,就青島在德國侵佔前是不是小漁村的問題上出現了幾種說法。就我們掌握的歷史資料看,德國侵佔膠澳前,青島早已不是小漁村了,而是一個繁榮的市鎮了。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青島村建立時談起。前文談到,青島村建於明朝初期,開始為軍戶務農的地方,後一些漁民也來此定居,發展為一個大村莊。明萬曆年間,青島村前的青島口被辟為海上貿易港口,於是「百物鱗集、千艘雲屯」。應該說,這時的青島村已不是個小漁村了,而是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貿易港口了。
到了清朝中葉,青島口的貿易較前更有發展。青島名稱的內涵也起了實質性的變化,青島的名稱已從海中的青島移向了陸地,青島村附近一帶的陸地通稱為青島。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在重修天後宮的《募建戲樓碑記》中,明確記載:「竊聞青島開創以來,百有餘年矣,迄今旅客商人,雲集而至……。」這是我們見到的最早關於「青島」的記載,這個「青島」的范圍是指青島口附近一帶的陸地,可以說是最早的「青島地區」。再則「青島開創以來,百有餘年矣」,這個百餘年,從同治算起,應是清朝的乾隆年間(1736~1795年)。這樣說來,青島開埠的時間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青島」的歷史發展時間又向前提早了一百餘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現存天後宮的另一碑文中記載:「蓋聞天後以孝成神,以慈愛民,仁護海國,澤洽波臣。而旅客商人雲集於此者,尤賴其鴻波不揚,驚濤頓息,故無不念以酬聖德焉。墨邑青島口,舊有天後宮以妥神靈,不過粗具規模,未足以壯觀耳……,宏舸連舳,巨艦接艫,乃增其舊制,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階級,節稅耀彩,金碧騰輝,可謂威鎮四海……。」大船、巨艦,首尾相連,停泊於青島口一帶,好一派經貿繁忙景象。天後宮規模較前大有擴展,成為聞名的一大口岸。這樣規模的一個商埠,能說是一個小漁村嗎?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清朝駐德公使許景澄在其《條陳海軍應辦事宜折》中說:「青島一帶在煙台未開口岸時,航海商泊,湊集頗盛,本非散地荒陬可比。」許景澄在得知西方列強覬覦膠州灣後,建議清廷在膠澳設防。同年,清廷派道員劉含芳、總兵琅威理蒞膠察勘。劉含芳在《查勘膠州灣條陳》中說:「……膠州澳口,口東青島,高四十七、八丈,有市有關,地屬即墨,山脈來自嶗山。」明確說明,此時的青島已有市、有關,「市」,應該是集市貿易,「關」,是指收稅的海關。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決定在青島設防,調派登州鎮總兵章高元移駐青島,建總兵衙門於青島村旁,青島成為設防的重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國侵佔的前半年多,青島口的商貿店鋪已達60餘家:「除新近由即墨、平度、金口、海陽來此賃屋暫營者六家外,計車馬、旅店九,洪爐一,成衣、估衣、雉發三,油坊、磨坊、染坊六,雜貨、竹席、瓷器店鋪七,葯鋪二,當鋪一,織網、麻草、油簍、木材八,肉魚鹽鋪六,鞋帽、皮貨各一,紗布綢店、廣洋雜貨店三,酒館、飯鋪九,醬園、豆腐坊各一,糕點茶食三,計六十五家,」並進行大宗進出口貿易。「出口以披豬、花生、生油、豆油、豆餅、白蠟、青梨為最;進口以廣洋雜貨、細白棉布、棉紗、綢緞、糖、桐油、竹木材為多。」(見胡存約《海雲堂隨記》)。德國侵佔前,青島絕不是一個小漁村,而是一個繁華的海疆重鎮。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德國派兵侵佔了青島,當時青島地區稱為膠澳。1898年3月6日,德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據日文《膠州灣》一書記載,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原有的青島名稱命名膠州保護地的新市區為青島。這個新市區又分為青島、鮑島和埠頭等區,范圍也只有現市南區和市北區的一部分,青島也只是整個膠澳中的一塊地方。1922年,中國從日本人手中收回了膠澳租借地,定名為「膠澳商埠」,同年十一月先後頒布《膠澳商埠章程及青島市施行自治制令》,這是稱為「青島市」的最早記載。在《青島市施行市自治制令》中的第二條規定「青島市之區域以青島市街台東鎮及台西鎮之界址為區域」,第四條規定「青島市由膠澳商埠局直接監督之「。這個青島市也只是膠澳商埠的一部分,並受膠澳商埠的監督。直到1929年,膠澳商埠局撤銷,原膠澳商埠的轄區被命名為青島特別市,從這時起,青島這個地名才代表了全市區。此後,盡管所轄范圍時有變遷,但青島市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現在,青島市轄范圍一萬余平方公里,計有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黃島七區,即墨、平度、膠州、膠南、萊西五市。
二
小青島是青島的別稱。
青島從什麼時間開始又稱小青島的呢?直到二ΟΟΟ年出版的書刊中還說:「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膠州保護地的新市區為青島。由於小青島原是一個孤立的小島,所以群眾也一直稱其為小青島。」(見《青島文物與名勝保護紀實》)這段記述明顯是不對的。據現有資料證明,清朝中葉就已有稱小青島的記載,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刊寫的《靈山衛志》中就記有「小青島在淮子口對岸,入海者必由之道」。淮子口是膠州灣入海口一段水道的名稱,因為小青島位於靈山衛的東北,所以衛志說它在淮子口的對岸。道光年間重修的《膠州志》、同治版《即墨縣志》「海程、險要汛」中都從此說。說明從清朝中葉開始,青島也被稱為小青島了。而1934年版的《青島名勝游覽指南》一書中說:「小青島……德租膠澳後開始署名……我國接收後名曰小青島」。這是明顯不對的。青島地區人們一直稱為青島或小青島。德國侵佔青島後,將小青島改名為「阿克那島」。1898年夏天,一些外國的植物學家在小青島上發現了一種罕見的百合花,定名為「青島百合」。德國人因此曾叫過小青島為「百合綠島」,此種名稱既未正式公布也未曾傳開。1904年(一說1900年),德人在小青島之上修建了一座乳白色的八角形燈塔,塔高15.5米,控制著整個青島港的船支往來,是一切船支進出膠州灣的重要航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取代德國侵佔了青島,日本將青島的地名全部換成了日文的名稱,小青島當然在其內。據《青島街市新舊名稱對照表》中載,小青島被改稱「加藤島」。1922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一律將日文的名稱改為中國的名稱。小青島又恢復了原來的名稱,但不是《青島名勝游覽指南》中所說的「我國接收後名曰小青島」,而是青島,這在《接收青島紀念寫真》都有記載。1985年出版的《青島風物》一書中把小青島名稱的時間說得更無依據,文中語:「青島市定名後,乃更名小青島」。姑且不說記載根本不對,就其本身的涵義就不清,我們知道青島作為城市出現後,有過德國侵佔時期的「新市區」、北洋軍閥統治下的膠澳商埠內的「青島市」,還有國民黨統治時期的「青島特別市」,那麼上面所提到的「青島市定名後」指的是哪個時代的青島市呢?不知它的依據出在哪裡?
從二十世紀初期開始,青島逐漸成為旅遊城市以來,小青島也發展為游覽點。1934年小青島上開辟了道路,安裝了石桌石凳,架設了木架牌坊,平整了花圃,並且還新建了一處茶亭,還修築了遊艇碼頭,遊客乘小艇渡往,開辟成小青島公園。
日本第二次侵佔青島後,小青島淪為日本侵略軍的駐地,不許中國人進入。四十年代初,島東部修築起防波堤與陸地相連,島北部也修築了一段防波堤。
青島解放後,小青島回到了人民的懷抱,防波堤經過加高加築成為現在的規模,島上建立了現代化的導航設施,為青島港的海運事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根據青島市總體規劃,小青島再次作為一處新的游覽景點而向人們開放。
三
琴島是青島和小青島的別名,也是許多別名中最著名的一個。
關於琴島名稱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和記載。其一有地形環境說法,「據說從空中看下來象是古琴,故也稱琴島或琴嶼」(見《海域青島》)。其二有自然現象說法,「取其山如琴,水如弦,清風徐來,波聲錚錚如琴聲之故」(見《琴島詩話》)。其三有「青」、「琴」諧音字說。還有從「琴頭鎮」一詞轉音而來說(見《漫筆琴島》)等等。
最早提到琴島一名的,從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當屬1924年出版的《接收青島紀念寫真》一書。作者班鵬志1923年寫的自序中曰:「自序於琴島寄廬」,已正式把琴島作為地名看待了。
在文學作品中提到「琴島」一詞的,從現在查閱到的資料來看,要首推長篇小說《桃源夢》一書了。此書已不多見。青島市圖書館僅藏有1934年版的第三版本,初版年月不詳。這是早期述說青島的長篇小說,作者筆名為「燕齊倦遊客」。該書內容是描寫辛亥革命勝利後,滿清的遺老遺少們逃來青島後的沒落腐朽生活。書中對青島的早期發展有過一些較為真實的記述,其書中人物的名字大都是影射真人的,如把「章總兵」寫成「庄總兵」,把「亨利親王」寫成「恩理親王」,一些大臣的名字也都用諧音字代替等等。這部小說開卷第一回「失琴澳總兵受騙,修鐵道報立三功」中的第一段就說:「話說山東半島的東南角上,有一個海港,叫作琴澳港……靠海最近之處叫作琴島,琴島的北部叫作大抱島,大抱島迤北叫作小抱島,總稱都叫琴島」。把青島(小青島)叫作琴島,進而又把市區統稱為琴島,這和青島名稱由來一樣,都是以青島(小青島)命名的。為什麼不稱青島而稱琴島,可能和該書的人名一樣,不用真名,而用諧音字,「青」和「琴」字的字音比較相近。《漫筆琴島》所作的分析,我們認為是比較正確的。
為什麼叫琴島,還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受到以前出版的《海道圖說》一書的影響。《海道圖說》是清朝末年出版的一種翻譯本線裝書,具體刊印年代不詳。該書第七卷中有如下記載:「膠州灣東面有長山向東偏北延伸如舌……有城者為浮山所……又距挨戶林頭北面小澳首有琴頭鎮」。在膠州灣、黃島兩節之後出現了「琴頭鎮」,正好就是青島的位置。書中關於「琴頭鎮」的經緯度記載為「北緯36°05ˊ,東經120°17ˊ」,又和青島市的經緯度基本相符,可見圖說中的「琴頭鎮」就是青島。《海道圖說》是一本地理書,可不可以說青島在外文中還有一個別名,叫「琴頭鎮」。再則,因為《海道圖說》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書籍,也有可能是翻譯上的不確。再有一種可能,就是青島當時有過「琴頭鎮」或者類似的名稱,但在我國的史籍中又不見記載。幾種可能的推見或其它的證據,將隨著史料的發現逐漸澄清。正式把琴島作為地名的,見載於1934年出版的《青島名勝游覽指南》一書。書中在小青島一條中說:「此島一名琴島」。1939年版的《青島指南》、1957年版的《青島游覽手冊》等書都沿用了此種說法。從稱小青島開始,逐漸地把青島市也稱琴島了。琴島不但成為地名,還成為地名風光的掌故,如「青島八景」、「青島十二景」的「琴嶼飄燈」,青島市鄉二十四景的「琴崗滴翠」等等。二十世紀末,還把通往小青島的道路命名為琴島路。
除了「琴島」、「琴嶼」之外,在文學作品中也有把青島稱為「琴港」或「琴崗」的,還有稱為「山島」的等等。
9. 為什麼青島的路名要用中國城市的名稱來定
清朝末年,青島地區在被德國佔領之後,開始了現代化的城市建設,所以青島第一批路名是德國式的路名,如「威廉街」(今太平路)、「柏林街」(今曲阜路)、「亨利親王街」(今廣西路)、「漢堡街」(今河南路)。 民國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日本借口對德國宣戰,佔領了青島,於是青島的路名也穿上了「和服」。如「佐賀町」(今廣西路)、「萬年町」(今江蘇路)、「舞鶴町」(今太平路)、「靜崗町」(今中山路南段)等等。 青島現在的命名體系是1922年青島回歸祖國之後形成的,於是就形成了以「江蘇」、「湖南」、「北京」、「廣州」、「泰安」等集省名、市名、縣名為一體的命名方式。另外,還有許多地方是以別稱來命名的,如「芝罘」就是「煙台」、「滋陽」即「兗州」、「蘭山」就是「臨沂」。此外,上世紀二十年代建設了「八大關」—— 山海關路、嘉峪關路、居庸關路、正陽關路、寧武關路、韶關路、臨淮關路、紫荊關路、武勝關路、函谷關路,這些以祖國10個著名關隘的名字命名的道路。繼而,又出現了以「峽」(團島的八大峽)、「湖」(南京路周邊)、「江」、「山」和「島」命名的路。 一個熟悉的地名往往構成記憶的大海,而路名像珊瑚礁保存一個錯綜的秘密,在人和路名之間有一份默契。對於一座城市,路名就像一套密碼,你只有了解這座城市的全部底蘊,才有可能一一破譯。 1914年日本取代德國控制了青島後,當局極力擴展市區,建設工業。日人在實行擴充市街約可以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日僑居住地,即今天市場一路、二路、三路和聊城路、臨沂路一帶,以聊城路一帶為商業中心區,稱「新市區」;第二期為台東鎮一帶及廣州路和台西鎮之間的高地,前者以商店和工業用地為主,後者為居住用地;第三期為台東鎮西北之商業區和大港防波堤內填海地面,主要為工業用地。在第一次日本佔領青島後期,日本紡織業迅速湧入青島,在沿鐵路線的四方和滄口一帶形成了集中工業區。至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時,青島市區規模比德佔時期擴大了三倍,而在空間布局上城市形成了台東及大港周邊、四方、滄口三個集中的工業帶。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接收青島,規劃市區范圍向北擴展至滄口、李村,向東擴展至辛家莊、麥島一帶。 這一時期的城市建設,繼續完成充實原市區外,同時開辟新市區,新辟了齊東路-大學路間、登州路-西山路間及台東鎮東南住宅區,榮城路東「特別規定建築地」,湛山以東等住宅區;開辟了台東鎮西北工廠地,四方-滄口之間大工業區。在旅遊開發方面,沿海一線建立起一系列旅遊景點,以中山路為核心的金融商業娛樂區、八大關別墅區相繼建成,嶗山風景區開發建設,棧橋整修擴建,水族館竣工開放,湛山寺開工修建,第三海水浴場建成。 日本第二次佔領青島後將市區向北發展至白沙河,向東擴展至午山,成為一長25公里,寬約4-5公里的帶形城市,市區中心北移。滄口及其以北至白沙河填海地及平坦地為集中工業區;市南為高級住宅區。 建國之後,1981年提出發展隔海相望的黃島區,闢建新港。 路名無言,卻幾乎是我們政治、社會生活演變過程的顯示卡。而任何一項試圖窮盡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難免成為美麗的愚蠢。 路名就像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是一個地方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民俗等多種社會和自然現象的忠實記錄。現在講城市「文化論輸贏」,而道路名稱就是整個城市文化很基礎、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畢竟它與市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把城市道路、橋梁、立交等稱為城市建設的「硬體」,那麼也可以把路名稱為城市建設的「軟體」。 路名標識出一個個個體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車站,不管我們曾作過逗留還是呼嘯而過,我們都已進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纏結之中。
10. 青島有哪些山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黃海之濱。是全國70個大中城市之一。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全市海岸線(含所屬海島岸線)總長為870公里,其中大陸岸線730公里,佔山東省岸線的1/4。海岸曲折,岬灣相間。青島現轄七區五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總人口740.9萬,其中市區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萬人。
名稱的由來
「青島」這個名稱,原指小青島(也叫琴島),以島上「山岩聳秀,林木蓊鬱」而得名。「青島」之名的出現,就現在已發現的典籍文獻來看,最早有明確記載的是在明代中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明代萬曆七年(1579年),即墨縣令許鋌曾遍察即墨四方海域及鄉土,主持過《即墨縣志》的編纂。可以說,許鋌是第一個全面了解青島的人。盡管青島在當時,還僅有一個小小的浮山所,但坐落於青島灣畔的一座小島「青島」,亦被許鋌所提及。
在許鋌編撰的《地方事宜議·海防》中,有關青島之名有這樣一段記述:「本縣東南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馬、曰香花、曰田橫、曰顏武。」這里說的「青」,即是指青島,也就是現在的小青島。在許鋌的眼裡,小小的一個青島,不僅可以設防,抵禦倭寇的侵擾,而且還是可供人居的地方。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小青島最初還是主要用於軍事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許鋌所此時所提及的「青島」,是浮山千戶所管轄的一個可以駐軍的小島。而在這個島的對面岸坡上,一座小小的天後宮,也已在這里存在了一百多年。如果再往前追溯,還可以追尋到天後宮附近山坡上居住的村民初來闢建青島村的時代。
據編修於1924年的《胡氏族譜》記載:「吾族相傳自明永樂初年由雲南遷居即墨,世居青島之『上庄』」,「聚族而居,五百餘載」。這就是說,在天後宮還沒修建的60多年前,胡氏族人就已經從雲南遷居在現迎賓館一帶建村居住。胡氏族人建的村落,初名就叫「青島村」。只是到了後來,村民繁衍愈眾,原來的村址已不能容納,故又分出一支來,搬遷到了現在的湖南路和廣西路一帶。這樣,原先的「青島村」就被稱之為「上青島村」,俗呼「上庄」;而新建的「青島村」就被稱之為「下青島村」,俗呼「下庄」。胡氏族人的祖居地即是「上庄」。
這就基本上給了我們一個清晰脈絡,即「先有青島,後有青島村,最後才有天後宮」。因為我們已知,青島附近的一些島嶼是在宋代以前就已經有了名稱。估計「青島」之名,最晚也不能晚於明初。後來,胡姓族人從雲南來了,他們除以青島灣里這座小島的名字命名自己的村落外,還將附近東面的一座山嶺,命名為「青島山」。來青島之後,他們「可樵可漁」,在這里建了一座「媽祖廟」,這就是後來的天後宮。到了天後宮建成的1467年,青島灣一帶就成了整個青島地區最大的漁貨碼頭,被稱之為「青島口」。等有了這么多冠以「青島」之名的地名之後,原先的「青島」就被俗呼為「小青島」了。
而另一個被稱做「青島」的小島,位於今即墨市田橫島的東北方,又名「三平島」。這個小島曾在清同治版的《即墨縣志》中有過記載,但因與「青島」重名,故自20世紀初之後,便多稱為「三平島」。而這個「青島」,也就慢慢地沒有人叫了。
那麼,什麼時候才將「青島」作為青島地區的總稱呢?現在有資料記載的,就是天後宮內的一塊刻於清同治年間的《募建戲樓碑記》的石碑。此碑文記載:「竊聞青島開創以來,百有餘年矣。迄今旅客商人,雲集而至。」在這里,碑文中使用的「青島」一詞,已不是一個島、一個村、一座山和一個海口的概念,而是青島地區的總稱。對於碑中之「青島開創」和「百有餘年」的斷語,時間當在清乾隆年間,這應該是青島的「開埠」之始,至今已近300年的歷史。
自然環境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但無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