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都知道八路軍,那你聽說過七路軍嗎它和八路軍有什麼關系
八路軍這個名字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其他的國家都不陌生的,抗日時期八路軍的英勇可是讓日本人吃盡了苦頭啊,但是七路軍呢?不知道大家對這個七路軍的了解又有多少呢?要是所知甚微的話,那麼就讓小編來和大家聊聊這八路軍和七路軍的關系,看看這其中好存在什麼樣的歷史故事。
其實一開始七路軍成立之時,還有一個原因成就了他這個名號,那就是因為孟閣臣當時組建這群人時總共就六七千人,所以才稱為七路軍,中途雖說是在孟閣臣的帶領之下走了不少彎路,但是最後被八路軍收編之後,也算是為抗日事業立下不少功勞啊,二就是僅僅針對孟閣臣這個人而言,其實也算的上是一代牛人了,只可惜沒有選對發展道路而已。
B. 八路軍是什麼意思
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達了關於將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八路軍。所以叫八路軍,也就是第十八集團軍,司令朱德,副司令彭德懷!下轄三個師——115師(師長林彪、政委羅榮桓)、119師(師長賀龍、政委關向應)、120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華北抗戰的人民軍隊。1937年2月,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就中國工農紅軍改編和開赴抗日前線的問題開始談判,抗日戰爭爆發後達成協議。8月22日,國民黨政府宣布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8月25日,中 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將駐陝甘寧邊區的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從9月11日起,按戰斗序列又稱第十八集團軍,朱德、彭德懷改稱正、副總司令),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鄧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轄3個師:第115師,林彪任師長,聶榮臻任副師長;第120師,賀龍任師長,蕭克任副師長;第129師,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全軍共4.6萬人。改編後,主力開赴華北前線作戰。為保衛陝甘寧邊區的安全,成立八路軍後方總留守處(12月改稱八路軍留守兵團),蕭勁光任主任,統一指揮各師留守部隊。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共殲滅日偽軍125萬餘人,解放了大片國土,為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抗日戰爭結束時,八路軍發展到100餘萬人,成為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組成部分。
C. 八路軍名字的由來,為什麼叫八路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中央軍委於1937年8月25日發布命令,將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那麼,什麼是「路軍」?八路軍番號是怎麼來的呢? 「路軍」,又稱「路」,本是作戰中臨時編組的戰役、戰術指揮層次,一般在戰後即取消。但是,國民黨軍在十年內戰中把它作為一級作戰指揮層次一直保留了下來,級別相當於軍或略大於軍,發揮軍級及軍級以上指揮功能。由於國民黨軍派系甚多,不能同時完成軍隊的整編任務,加上編制方案十分雜亂,使用過程中「路軍」替代軍又造成了許多不便,使得大多數軍的番號仍然保留。1930年中原大戰中又調整、恢復和增編了一些軍的番號,「路軍」和軍同時並存,使本來就很雜亂的國民黨軍的編制更加復雜和混亂。 第八路軍,由北伐戰爭中留守廣東的粵軍部隊編成,李濟深、陳濟棠先後任總指揮。新軍閥混戰期間,第八路軍的番號一直歸屬粵軍。1936年6月,為抵制蔣介石中央軍勢力進入兩廣,陳濟棠聯合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發動反蔣的「兩廣事變」。7月,「兩廣事變」解決後,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撤銷了第八路軍。改編紅軍時,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長何應欽把此番號給了共產黨。 來源:新湘評論·下半月
D. 八路軍,新四軍都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
抗戰前,國民革命軍第8路軍原是廣東地方軍閥部隊(李濟琛的舊部),陳濟棠曾任第八路軍總指揮,下轄三個子師:第59師長余漢謀,第62師長香翰屏,第63師長李楊敬,該部番號後被蔣介石撤消。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8路軍(簡稱八路軍),委任了正副總指揮,下轄三個師,每師轄兩個旅,每旅轄兩個團,每師定員為15000人。
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斗序列(把各「路軍」改編為「集團軍」),並下達命令:將八路軍改稱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總部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懷發布八路軍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的通令。但此後仍習慣地稱這支部隊為「八路軍」。
紅軍改編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兼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西安行營代主任蔣鼎文、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等國民黨高級將領紛紛電賀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朱、彭正副總司令。李宗仁、白崇禧賀電「望東指之旌旗,賦同仇而禦侮,殲朔方之倭寇,復失地以奏功」。蔣鼎文賀電「率部抗敵,壁壘新增。行見馬肥苜蓿,壯秋塞之軍容;酒熟葡萄,勵沙場之鬥志。揚我國威,挫彼寇焰,河山還我,指顧可期」
新四軍全稱「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華中抗日斗爭的人民軍隊。在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形勢下,經國民黨當局同意,由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從1937年10月起陸續改編而成
E. 為什麼八路軍叫八路軍
呵呵,這位朋友,前幾天我和你一樣,也在學習這方面的歷史!順便我們一起學習學習!
西安事變後,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抗日,共產黨被編入國民黨軍序列,稱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在戰斗序列上為第十八集團軍。司令為朱德,副司令為彭德懷、由葉劍英任參謀長,下轄三個師分別為115師、120師和129師,師長分別為林彪、賀龍和劉伯承。黨中央還決定,把南方的各個紅軍游擊隊進行改變,組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軍長葉挺,副軍長和黨會書記為項英,皖南事變後新四軍有陳毅接任。
1、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後共產黨有個自己的軍隊,1928年井岡山會師,
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簡稱紅軍,由朱德任軍長,這樣名稱就
稱為紅軍了。
2、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抗戰一觸即發,中共為了團結一致抗
戰,提出了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的方針,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
爆發,國共結成聯盟統一抗日,中國工農紅軍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
路軍,戰斗序列第十八集團軍,所以這個時候就稱為八路軍了。
3、1946年,國民黨軍對解放區展開了大規模的進攻,解放戰爭全面爆
發,這樣,中共四大主力,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就稱為解放軍了。
希望這些,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
F. 八路軍中的路字什麼意思
沒什麼特別的含義:就是部隊序列號。
1928年國民革命軍二次北伐時,開始出現「路軍」的番號。一般情況下,一個路軍設有總指揮、副總指揮各一名,下轄若干個軍或師。其規模其實就是集團軍,不過當時稱「路軍」罷了。
國民政府給北方紅軍的番號之所以是「八路」,是因為其它各路番號已經頒授或已擬頒授給了別的部隊。
看看下面這個列表:
第一路軍 總指揮 陳調元(該路軍原為直軍齊燮元的蘇軍、皖軍所部)
第二路軍 總指揮 劉峙(該路軍為蔣介石嫡系,顧祝同部)
第三路軍 總指揮 韓復榘(該路軍原為西北軍主力,1929年降蔣)
第四路軍 總指揮 何建(該路軍原為唐生智湘軍,1929年降蔣)
第六路軍 總指揮 朱紹良
第七路軍 總指揮 劉湘(該路軍為四川地方軍閥部隊)
第八路軍 總指揮 朱德(該路軍原為中國工農紅軍)
第九路軍 總指揮 魯滌平(該路軍為湖南部隊,原譚延闓舊部)
第十路軍 總指揮 龍雲(該路軍為雲南地方軍閥部隊,原唐繼堯舊部)
……
記得好像最後一共編了29路軍。
說起來,「八路軍」這個番號已並非是第一次使用了,唐生智所部在1929年就已定編為八路軍,但後來撤編,再後來陳濟堂所部也授番為八路軍,後來也撤編。就這樣,最後這個空閑的番號給了加入國民革命軍編制序列的北方紅軍(如果當時這個番號不是空閑的話,那北方紅軍只好叫「三十路軍」、「三十一路軍」也說不一定喔!)。
沒過多久,北方紅軍又改稱十八集團軍,只不過當時八路軍的公章都已經刻完了,幾萬副「八路」臂章也都釘到了個人衣服上,重新換?得多少銀子啊,所以就將就一下罷,結果,「十八集團軍」這個稱謂幾乎沒人記得了,「八路軍」到是流傳下來啦(哈哈,這段純屬玩笑,別當真~)。
G. 八路軍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紅軍的來歷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部隊沿用北伐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這一番號。秋收起義的部隊稱為工農革命軍。同年11月13日,數萬人參加的湖北黃麻起義部隊稱農民自衛軍。
14日清晨,農民自衛軍攻克黃安縣城。當地著名書法家吳蘭階興致勃勃,揮毫疾書一幅對聯:「痛恨綠林,假稱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復黃安,試看碧雲紫氣,蒼生濟濟擁紅軍。」這幅對聯貼在縣衙大門兩旁,用紅軍象徵革命部隊農民自衛軍。從此,「紅軍」的稱號開始使用。1928年5月23日中央發布《中央通告第五一號——軍事工作大綱》,明確規定:「可正式命名為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1930年4月3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全國紅軍指揮問題》通知,統一了各地紅軍的序列和番號。
H. 為什麼我國軍隊一開始叫做「八路軍」不叫六路軍,九路軍呢...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黨軍隊的序列)
I. 八路軍為啥叫八路軍
八路軍全稱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 七七事變以後,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逐步形成。 7 月 15 日,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發表宣言,決定「取消紅軍的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 8 月中共中央軍委命令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稱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轄一一五師、一二零師、一二九師。 8 月 25 日,中央軍委任命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葉劍英為參謀長,左權為副參謀長。原紅軍總政治部改為八路軍政治部,以任弼時為主任,鄧小平為副主任。同日,第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通電就職,決心「效命疆場,誓驅日寇,收復失地,為中國之獨立自由幸福而奮斗到底!」 9 月 6 日,八路軍總部由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左權、鄧小平諸同志率領從陝西三原縣雲陽東進。所屬各師先後東渡黃河,向華北抗日前線進軍。 9 月 11 日,第八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習慣仍稱八路軍),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簡稱集總),朱德為總司令,彭德懷為副總司令。 1938 年 12 月,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八路軍前方指揮部,簡稱「前指」,設立於晉東南。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參謀長左權,野戰政治部主任傅鍾,副主任陸定一。 1943 年 9 月 8 日,彭德懷離開麻田總部,同劉伯承一起回延安。 10 日,又任命楊立三為前指副參謀長。 10 月 6 日,中共中央決定一二九師於總部合並(保留一二九師番號),仍沿用「前方總部」名義。前方總部總指揮彭德懷,參謀長滕代遠,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副參謀長楊立三,供給部部長周玉成,政委周文龍。八路軍前總工作由鄧小平同志主持。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部隊不斷發展壯大。 1937 年 8 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共 4.5 萬人,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八路軍三個師分別以晉東北之五台山、晉東太行山、晉西呂梁山以及晉南太岳山一帶為活動地區,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打擊敵人,壯大抗日武裝。 10 月 23 日,一一五師政委聶榮臻奉命率一一五師一部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11 月 7 日,建立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一個軍區——晉察冀軍區(北嶽、冀中、平西、平北、冀東),此後,又創建了晉綏(晉西北、大青山)、晉冀豫(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冀魯豫、魯西、湖西)、山東(魯中、魯南、冀魯邊、清河、膠東、濱海)等軍區。到抗日戰爭結束的 1945 年 8 月,八路軍的三個師分別兼任山東軍區、晉綏軍區、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察冀軍區。在八年抗戰中,各師擴大了編制,又一度組建了第一至第五縱隊以及冀察熱挺進軍等,總兵力由改編時的 4.5 萬人發展到 102 萬人。據不完全統計,我八路軍共與日偽作戰 12 萬次,斃傷、俘虜日偽 125 萬人,創造面積達 246 萬平方公里,人口近 1 億的抗日根據地,為中國人民民族解放戰爭作出了貢獻。 1947年6月,八路軍全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J. 八路軍名稱解析。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跟楊虎城26路軍 蔣光鼎19路軍一個樣 八路軍隨即改編為18集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