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琵琶名字的來由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
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1)卸甲甸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琵琶有十二種定弦法,常用定弦為A、d、e、a。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A-g3。右手有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分、勾、抹,摭、扣、拂、掃,輪、半輪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帶起、捺打、虛按、絞弦、泛音、推、挽、綽、注等技巧。
可演奏多種和音、和弦。廣泛應用於民族樂隊和多種地方戲曲、曲藝伴奏。著名樂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漢陽月夜》、《陽春白雪》、《月兒高》,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B. 泗水地名的起源
泗 水 縣
古縣「泗水」之名,歷代傳承,沿用至今,長達1400餘年,具有古老而鮮明的地名詞語文化和深厚而獨特的地名實體文化(地域文化),構成了泗水縣燦爛的地名文化。
地名詞語文化內涵
一、「泗水縣」語源簡析
「泗水縣」一詞屬於漢語政區地名,其標准讀音為「Sìshuǐ Xian」。它所指代的縣級行政區域(地名實體),位於山東省中南部,泰沂山區南麓,泗河上游。地處北緯35°28′~35°48′,東經117°05′~117°35′。東鄰平邑縣,西接曲阜市,南連鄒城市,北靠新泰市,西北與寧陽縣接壤。縣境南北長50.6公里,東西寬52公里,面積1091.8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地泗水縣城古城西路北部,在省會濟南南方向190公里處。為濟寧市轄縣。
泗水縣始置於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縣以河得名,泗河古稱泗水,名稱由來已久,早在虞舜時期,泗水縣禹治「九水」之一。
二、泗水縣政區沿革簡況
泗水縣境古為卞國地。春秋為魯虛邑(今泗水鎮)、卞邑(今泗水鎮東21公里之卞橋村)及蔑邑(今卞橋南)地。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置卞縣,治所卞邑(今泉林鎮卞橋),其疆域包括今縣境北部、中部、東部和新泰市放城一帶,屬魯國。三國魏(公元220年-265年)屬魯郡。西晉改魯郡為魯國。北為廢卞縣。隋代開皇三年(583年)廢汶陽入魯縣,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於虛邑(今泗水鎮)置泗水縣,以泗河得名。領原卞縣地,屬兗州,後屬魯郡。唐宋金屬兗州。元至元二年(1265年)廢入曲阜縣,次年復置,屬濟寧府。明清屬於兗州府。1914年屬濟寧道。1925年屬兗濟道。1928年道廢直屬於省。1936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1941年屬魯南專區第一行政區。後屬魯南行政區第一專區(1944年)、魯中南行政區第四專區(1948年)、尼山專區(1949年)、泰安專區(1950年)、濟寧專屬(1956年)、泰安地區(1983年)。1985年5月,隸屬濟寧市至今。
三、泗水縣縣域的地名詞語特徵
據對境內聚落地名群(即自然村落)的分析,其形成和語詞有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地名形成比較古老。據文物部門考證,泗水境內有從母系氏族社會到父系氏族社會的聚落遺址十多處,其中,大汶口文化遺址有柘溝、琴柏、仲都、小黃溝等;龍山文化遺址有尹家城、玉溝、玉皇廟、張庄等。
第二,地名命名有顯明規律和特徵。以自然實體得名的有217個村莊,佔全部自然村的36.7%,如東窪、堯山、風仙庄等。體現了本縣多山多水的自然地理特徵。以姓氏得名的有232個村莊,占自然村總數的39.3%,如鮑村、翟家莊、馮家莊等。以古代城邑得名有14個村莊,佔全部村莊的2.4%,如泉林鎮卞橋、泗張鎮的漢舒、中冊鎮的故縣。以名勝得名有20個村莊,佔全部村莊的3.4%,如泉林村、玉皇廟街等。以物產得名的有23個村莊,佔全部村莊的3.9%,如棗山峪、桃花崗等。以歷史人物和傳說故事得名有60個村莊,佔全部村莊的11.2%,如過駕峪、卸甲河等。以鋪店、集鎮得名9個村,佔全部村莊的1.5%,如南鋪子、相公店、於家館、黃陰集等。
第三,受方言影響一些地名有特殊讀音,如「戈」讀作「guo」,「過」讀作「ge」,「二」讀作「le」,還有一些字在特定的地名詞語中則有特殊讀音,如戈山的「戈」讀作「guo」;東黃土崖「崖」讀作「ai」等等。
C. 揚州高郵市有個伯勤鎮,請教伯勤這個名字的由來
您好,揚州百問 知道團隊為您解答!
是伯勤村,屬高郵卸甲鎮,名字很普通意思為勤勞的伯伯們。
D. "見龍卸甲「是什麼意思來源與什麼典故
按照秦制和漢制,臣子覲見皇帝的時候,嚴禁攜帶武器.否則就是謀反大罪.
後來甚至延伸到防護方面_____盔甲.
戰斗用的實戰用的盔甲,也不能在覲見皇帝時穿戴,必須解甲.只有那種裝飾性的鎧甲背心除外(比如大唐的上朝的武臣).
見龍卸甲,是一部劉德華主演的電影,描寫趙子龍為國盡忠,有重傷,而堅持不解甲,因為鎧甲裡面都是白色的麻衣,一解甲,受傷的血浸染衣物,就被士兵看到了,會動搖軍心.
就是說,趙子龍大敵當前,枕戈待旦.只有回朝上朝,交出兵權,覲見皇帝(見龍)時,才解甲.
E. 誰知道漯河地名由來
元代因沙澧河相匯處,河灣狀似海螺,將上口鎮更名為螺灣河鎮。明嘉靖三年(1524年),山東定陶進士喬遷任郾城知縣,認為「螺」字用於地名不雅,遂改「螺」為「漯」。
漯河市,河南省轄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南邊緣地帶。西部為伏牛山,東部為平原,是中國地形上第二第三階梯的接合部位;處於暖溫帶的南部邊緣地區,屬於溫暖過渡型季風氣候。一年當中,冷熱交替,四季分明。下轄3市轄區、2縣,2018年總人口284.13萬人。
(5)卸甲甸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地形地貌
漯河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南邊緣地帶,西部為伏牛山,東部為平原,是中國地形上第二第三階梯的接合部位。市境范圍內沉積了厚達千米以上的新生界地層,形成比較平坦的平原地貌景觀。由於西部山地的上升,全市總地勢西高東低。
西部卸甲店一帶絕對高程達百米以上,東部漯河市區57米左右,臨額縣王崗、三家店一帶最低,為53米左右。坡降在1‰一4‰。
F. "見龍卸甲「是什麼意思來源與什麼典故
意思是:由於趙子龍取敵首於千軍萬馬之中,勇猛過人,讓敵軍懼畏.所以很多看到趙子龍都要偷偷脫下盔甲避開他等..
所以才說"見龍卸甲",烘托趙子龍在人們心中的威嚴和影響.
G. 松甲山與卸甲山故事的由來是怎麼樣的
據清代乾隆時期的《江陵縣志》記載,松甲山位於東北城垣上,傳說關公曾經在此地松甲小憩。又傳1395年,楚王朱楨、湘王朱柏在虎渡口一仗大勝凱旋時,荊州知府應伯和在雄楚樓設宴犒勞。
卸甲山在西南城垣上。傳說關公凱旋曾在此地卸甲而得名。清代康熙年間,卸甲山改稱餘烈山,並修建關廟,嘉慶皇帝曾親書匾額「威震華夏」四字懸於其上。三山冠「松甲、卸甲、擲甲」之名,皆取「釋甲偃武,不事兵甲」之意,表達了自古至今荊州人民渴望和平安寧,共創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H. 西湖邊的長橋公園的名字來歷,在線等,好的加分
長橋不長,斷橋不斷,可說是西湖風景去上獨特的景觀了。斷橋的來龍去脈由於白娘子跟許仙的緣故而眾人皆知,那長橋是怎麼回事呢?
長橋曾經真的是「長」的,那還是在它初建的時期。後來隨著地質構造的改變,尤其是西湖淤塞,維湖建房等原因,如今我們看的長橋就不「長」了。
長橋又名雙投橋,在橋邊有一景點的簡介告訴了我們得名雙投橋的原因。大體上就是一對苦命的鴛鴦自由戀愛了,卻遭雙方父母的反對,萬般無奈之下,於一個月黑風高日來到長橋,雙雙投湖殉情而死。因為這是有些悲涼的事情,所以盡管叫做雙投橋,很多人還是喜歡長橋這個名字。
長橋還有另一個更有名的傳說,跟梁祝有關。但凡知道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對十八相送這一橋段必不陌生。那您知道十八相送的地點嗎?沒錯,傳說就是在這長橋上!那時的長橋還是「長」的,有著九曲十八彎的特點。梁祝在此一別,終難重逢,不知不覺間又讓長橋蒙上了一層悲涼的色彩。
I. 龍袍鎮的鎮名由來
龍袍鎮地名源於一則美麗的傳說:相傳清朝乾隆皇帝乘舟下江南,被長江兩岸風景陶醉,這位才子皇帝遂脫下龍袍飲酒吟詩。忽然,一陣旋風將龍袍捲入江中。從此,龍袍飄落的地方長出一洲,後被稱為「龍袍洲」。
曾用名:八一
(一)清朝乾隆皇帝乘舟下江南,嘗長江美味,品蟹黃湯包,飲酒賦詩,忽然一陣旋風將龍袍捲入江中,龍袍飄落的地方後被稱為「龍袍洲」,沿襲至今。
(二)項羽兵敗,沿長江北岸西奔,倉皇間將龍袍棄於今龍袍鎮境內,玉帶棄於今玉帶鎮境內,至卸甲甸時已丟盔「卸甲」,潰不成軍,後世即以龍袍、玉帶、卸甲甸名之。
(三)朱元璋羽翼豐滿之後,命人將小明王秘密沉殺於江中,將其龍袍棄於今龍袍境,玉帶棄於今玉帶境,遂以得名。
J. 了解一些橋的名稱的由來,如西湖的斷橋,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橋等.
渡船橋:
南側聯:一線橋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帶吳歌;
北側聯: 春入船唇流水綠,人歸渡口夕陽紅。
東溪橋:一泓月色含規影;兩岸書聲接榜歌。
梅縣橋溪村:
上聯是「一門鼎盛,二姓同村,三代展鴻圖,四海揚名,五指峰巒鍾沛國」;
下聯是「六朵荊花,七行樓屋,八方齊慶賀,九如獻壽,十分聲價壯橋溪!」
南星橋:淑氣風光架嶺送登彼岸,洞天雲漢橫梁穩步長堤。
安平橋:暴雨驟傾萬斛珍珠浮水面;長虹多掛一條金帶束天腰。
金鰲玉蝀白練橋:
南向題有「銀潢作嶠」四字,有聯曰:玉宇瓊樓天上下;方壺員嶠水中央。
北向題有「紫海四瀾」四字,有聯曰:綉彀紋開環月珥;錦瀾漪皺煥霞標。
爽且靜兮濠濮澗:
南邊的橫額是「山色波光相罨畫」,對聯是:日永亭台爽且靜;雨余花木秀而鮮。
北邊的橫額是「汀蘭岸芷吐芳馨」,對聯是:蘅皋蔚雨生機滿;松峰橫雲畫意濃。
頤和園中綉漪橋:螺黛一丸,銀盤浮碧岫;鱗紋千疊,璧月漾金波。
諧趣園里知魚橋:月波瀲灧金為色;風籟琤琮石有聲。
鬼斧神工趙州橋:水從碧玉環中出;人在蒼龍背上行。
懸崖百丈橋樓殿:殿前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待雲封。
二十四橋明月夜:得勝轅門卸甲;太平沙河洗馬。
註:勝地據淮南,看雲影當空,與水平分秋一色;扁舟過橋下,聞簫聲何處,有風吹到月三更。
勝水橋頭徐霞客:
東側:勝景重新,舟馳人行通海宇;水形依舊,流清湍激映天然。
西側:曾有霞客居北坨;依然虹影墜南陽。
蘇州古豐樂橋:水連天長,萬古川源連泰瀆;年老人樂,四時風景勝滁陽。
蜀山大橋:
南側:室歙溯來源,兩岸靜涵荊水綠;浙吳通要道,一弓長抱蜀山青。
北側:不霽何虹,天遠媧皇來補石;此山似蜀,人思坡老為題橋。
蘇州橋:青山綠水百花苑;聚龍醒獅萬年城。
淮清橋:淮水東邊舊時月;金陵渡口去來潮。
杭州半山橋:欲泛仙槎向何處;偶傳紅葉到人間。
西湖斷橋:斷橋橋不斷;殘雪雪未殘。
浙江新安白沙橋:姿若虹霓,為湖山爭秀色;固如磐石,與水月競久長。
青藤書屋橋亭:未必玄關別名教;須知書戶孕江山。
一池金玉如如化;滿眼青黃色色真。
洛陽江頭萬安橋:潮來直涌千尋雪;日落斜橫百丈虹。
兩翼石碑扶海出;三秋水月渡空行。
太守二千石;宗道五百年。
王道扶翼,萬年紀有;皇閣廣大,四海不波。
南浦橋:綠水橋邊,金石足濟交友渡;白雲鄉畔,山川猶護睦親亭。
福建晉江安平橋: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
天下黃河第一橋鎮遠橋:
天險化康衢,直如海市樓中,現不住法;
河堧開畫本,安得雲梯關外,作如是觀。
曾經滄海千層浪;又上黃河一道橋。
大渡橋:萬里長征猶憶瀘關險;三軍遠戌嚴防帝國侵。
瀘淀橋:上下影搖波底月;往來人渡鏡中梯。
峨眉雙飛橋:雙飛兩虹影;萬古一牛心。
竇圌山上雙索橋:上下影搖波底月;往來人渡鏡中橋。
青城曲徑多亭橋:青城橋:跋山尋鳥道;磊石壓虹腰。
過溪橋:切斷眾流憑一柱;仰觀四面擁千峰。
凝翠橋:瀑落瑤琴響;山幽薜荔封。
貴州貴陽城北關外頭橋:
說一聲去也,送別河頭,嘆萬里長驅,過橋便入天涯路;
盼今日歸哉,迎來道左,喜故人見面,把手還疑夢里身。
泰山雲瞳橋:橋東側建有「酌泉亭」,有題聯多副:
且依石欄觀飛瀑;再渡雲橋訪爵松。
曲徑通幽處;連山到海隅。(集句)
拔險驚心,到此浮雲成幻夢;登高極目,從茲俗慮自消沉。(劉光照)
風塵奔走,應盡艱辛思跪乳;因果研究,積成功德敢朝山。(劉振聲)
斷崖瀑落晴天雨;一線路入青冥端。
廣東大埔高陂橋:一道飛虹,人在青雲路上;半輪明月,家藏丹桂宮中。
武昌蛇山橋:裊裊白雲,不盡帆飛,三峽浪開東海日;
翩翩黃鶴,無邊霞涌,五洲客醉楚天春。
詠橋的詩辭(一)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雲危。(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玄都觀)徐氏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橫吹曲辭·後出塞其二)杜甫
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橋。(相和歌辭·江南曲)韓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相和歌辭·相逢行)崔顥
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相和歌辭·常林歡)溫庭筠
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舞曲歌辭·屈柘詞)溫庭筠
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渭橋西。(雜曲歌辭·妾薄命)劉元淑
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雜曲歌辭·壯士行)劉禹錫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雜曲歌辭·竹枝)劉禹錫
揚州橋邊小婦,長干市裡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雜曲歌辭·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雜曲歌辭·祓禊曲)
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賦西漢)魏徵
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闕題)楊師道
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和鑾輿頓戲下)虞世南
北去橫橋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後輓歌)朱子奢
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游俠篇)陳子良
雨霽虹橋晚,花落鳳台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儀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詠史其二)盧照鄰
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還京贈別)盧照鄰
虹橋分水態,鏡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葯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和長孫秘監七夕)任希古
星橋他日創,仙榜此時開。(安樂公主移入新宅侍宴應制)宗楚客
洛橋瞻太室,期子在雲煙。(使至嵩山尋杜四不遇慨然復傷田洗馬韓觀主…贈杜侯杜四)宋之問
橋寒金雁落,林曙碧雞飛。(送趙司馬赴蜀州)宋之問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橋。(靈隱寺)宋之問
泉聲喧後澗,虹影照前橋。(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王勃
煙氣籠青閣,流文盪畫橋。(春日侍宴幸芙蓉園應制)李嶠
徑轉危峰逼,橋回缺岸妨。(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二)杜審言
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慘日映峰沉,愁雲隨蓋轉。(感懷)董思恭
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蒲津迎駕)宋璟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駐馬西橋上,回車南陌頭。故人從此隔,風月坐悠悠。(留別杜審言並呈洛中舊游)崔融
畫橋飛渡水,仙閣涌臨虛。(侍宴長寧公主東庄)劉憲
今夜可憐春,河橋多麗人。寶馬金為絡,香車玉作輪。(上元夜效小庾體)陳嘉言
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南望龍門北朝市。(長相思)蘇頲
雲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疇昔篇)駱賓王
日觀分齊壤,星橋接蜀門。桃花嘶別路,竹葉瀉離樽。(送吳七游蜀)駱賓王
澗險泉聲疑度雨,川平橋勢若晴虹。(游石淙山)張昌宗
回首渭橋東,遙憐春色同。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採桑)劉希夷
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華觀)陳子昂
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旗。(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張說
遇聖人知幸,承恩物自歡。洛橋將舉燭,醉舞拂歸鞍。(東都酺宴四首)張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張旭
岩腹乍旁穿,澗唇時外拓。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燕子龕禪師)王維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別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送楊長史赴果州)王維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曉行巴峽)王維
劍留南斗近,書寄北風遙。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江南旅情)祖詠
徒爾當年聲籍籍,濫作詞林兩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橋,黃鳥春風洛陽陌。(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頎
西泠橋與長橋、斷橋並稱為西湖三大情人橋.
西湖的橋都不太長,造型也說不上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放到沿湖長了有一定年份的法國梧桐中間卻是剛剛好,看起來格外舒服。西冷橋也不例外。
孤山朝北里湖一側,在與北山路交接的地帶,有著很大一塊草坪,冬日的下午,有很多人都坐有在陽光照射得到的草地上打牌喝茶。過了門口樹起一顆大印章的西冷印社,就到了西冷橋。
大約是1500年前,在某個春暖花開的日子,一位坐在油壁車里的曼妙女子,就在這里輕輕撩開了車上的簾上,或者根本就沒有簾子,然後看到了一位騎著青驄馬的翩翩佳公子。愛情就這樣在垂柳依依的西湖邊上發生。
西斜的陽光掠過寬闊的水面,照射到了西冷橋頭的慕才亭里。遠遠就看到一位女導游在亭子邊上比劃著手勢,旁邊是一個十來人的旅遊團隊,不想走近後,講解卻已經結束。我只有坐在亭子里,一個人望著西湖,然後想像著這樣可能的一幕。
蘇小小,南齊錢糖人,聰慧美麗,雖為歌伎,但自知自愛。這是生活在1500多年後,用觀光電車代替了油壁車與青驄馬的人們對她所做的簡短評介,就刻在了亭子邊的石碑上。
依正常看來,對於從小就父母雙亡,沒有兄弟姐妹的女兒家再加上社會地位低微來說,似乎決定了蘇小小不可能過上一個正常人的生活,更遑論愛情。
然而在西湖的天地里,蘇小小卻是特立獨行,活得那樣熱烈。像她憧憬中的愛情的到來,就是她在西湖邊上坐「自駕車」遊玩時遇上的。
「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泠松柏下。」這首從六朝南陳就開始流傳的《錢塘蘇小小歌》,說的就是蘇小小的第一段愛情。一次偶然的路遇,讓她結識了阮郁,一位前來遊玩的官宦子弟,然後大家就在西泠橋邊蘇小小家裡共賦同居。
然而甜蜜的夢容易醒。這一段愛情在半年後終結,被嚴父招回金陵的阮郁就再也沒有回來。不過蘇小小卻沒有過度的悲傷,西湖的湖山正是她排解心中塊壘的最好所在。
為蘇小小築墳的,是她在西湖邊上遇到的第二個男人,曾經落魄的書生鮑仁,他後來在她贈銀數百兩後得以進京趕考。然而同樣去如黃鶴。而蘇小小依舊乘坐著油壁車,徜徉在西湖的山水間,直到某天偶感風寒,在最青春的22歲辭世。這時候,已經做了滑州刺史的鮑仁,才突然冒了出來,哭了一場,然後在西泠橋邊擇地造墓。
蘇小小的可嘆之處,在於她看破了緣分的起滅,對待逝去的愛情,視之若天上的風月流雲一樣自然,而不是過於介懷傷身。加上她慧眼識英才,救人於貧困的品德,自然受到了1000多年來士子,還有人們的推崇。甚至,在她死後的幾百年,宋代有個叫司馬才仲的人,還在洛陽夢見蘇小小為他唱歌,最後痴情的他還不遠千里,前來尋夢西湖。
後人在西湖邊上,為蘇小小築起了一座「慕才亭」。今天向著西泠橋的這邊,懸掛著一副對聯,「湖山此地曾埋玉,風月其人可鑄金」。這湖山金玉,倒是絕佳的配搭,也算是對這位倜儻而善良的佳人的最好紀念。
今天的人們,把死後雙雙化蝶的梁山伯祝英台的紀念,放在了位於西湖東南的萬松嶺上。據說當年梁祝的三年同窗,就是在萬松書院,在可以遠眺西湖的萬松嶺上,今天還專門建起了一處梁祝讀書處。
如果梁祝真的曾經在萬松書院求學,那端的是好。因為你到今天修葺一新的書院去看看,從入山門開始,散布兩旁的塑像,就是曾經在這座書院里開壇授課,或者給書院以影響的老師們:提倡「不憑註疏而新聖人之經,不憑今之法令而新天下之法」的張載,主張「知先行後」的程顥程頤兄弟,主張「性靈」、深諳廚道的袁枚,還有南宋大儒朱熹,等等。
可是,在這些名師的管教之下,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愛情究竟何時生發?是在明月照松間的晚上,還是在煙波罩沙堤的白天?萬松書院的梁祝讀書處,安在了毓秀閣里。一個獨立的院落,立有一塊書著「獨立石卓爾」的大石頭。一樓有梁祝寒窗共讀的塑像。
院外不遠處,還新建有一處雙照井,原址在城中,為十八相送的場景之一。那時候,英台指著井中的倒影對山伯說:一男一女笑盈盈。還蒙在鼓裡的山伯惱道:你怎能將我比女人?!
由萬松嶺往西湖邊上走,尋到梁祝當年相送的長橋,不過卻是沿湖的短短一截,今天成了車流滾滾的馬路的一部分,如果沒有人指點,實在難以辨認。倒是在離長橋不遠,在長橋公園的西湖邊上,新修了兩孔雙投橋,據說是為了紀念南宋時候另一對欲愛不能而殉情跳湖的女青年陶師兒與書生王宣教。
在許多人看來,一帆風順的情事,雖然是再好不過,但是沒有了驚心動魄,多少總會讓人覺得遺憾。愛情的浪漫與極致之美,就在於中間的磨難和阻滯。因為家世,因為出身,因為俗世的種種壓力,兩個人似乎不可能在一起。但當一切阻礙掃清,經歷了磨難的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得來的愛情會更加的甜美。
然而,世事並不全是這樣的如人所願,在真實的愛情中,有情人往往都囿於現實中的更多因素,最後不得不勞燕分飛。這樣的事情,自古而來,比比皆是。所以,如果說是梁山伯祝英台的雙雙化蝶是心酸的浪漫,那麼雙投橋下的湖水「新開兩朵玉芙蓉」,則是情之所至的極端舉措。今天走過長橋和雙投橋的人們,除了憑湖扼腕之外,倒是可以想想,愛需要勇氣,但是在阻滯出現的時候,更應該讓愛在此生繼續。
只有百十來米長的斷橋是一座獨孔環洞橋,位處白堤東北端,一頭緊接著北山路,跨過馬路就是風景不錯的寶石山。從這里沿著白堤往西南一直走下去,還可以直抵整個西湖裡文化意味最為濃厚的孤山。這座在唐代得名但從來就未曾斷過的橋梁,就是民間神話《白蛇傳》里白娘子與許仙相逢的地方。
那些雙雙對對的情人們,腳步也像流水一樣來去匆匆。在斷橋上,我看到一對身著校服、手拉著手的學生情侶,他們嘴裡一邊齊聲哼唱著「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一邊往白堤方向走。
跨在水中央的斷橋,隔著兩邊湖水,南邊的西湖水面寬闊,遠岸盡處是繁華的都市的剪影。北邊的北里湖水面窄小,則映著一列小山和湖堤邊上的樹木。有許多人站在橋中央留影。如果遇上天氣晴好,並且角度選擇得當的話,那麼在向北的這邊拍出來的照片上,就很可能會出現兩座保塔,一座翹立山頂,一座則倒插在如鏡的水面上,中間,則間雜著兩列相仿的法國梧桐。
橋東頭靠近北里湖的這一側,有一處帶著水榭的御碑亭,中間立有一塊寫著「斷橋殘雪」的石碑。水榭下邊,在靠北山路的湖裡邊,辟有幾十畝的荷花池。可惜這個時節,接天蓮葉早已不見蹤影,曾經挺立的枝幹也已衰敗,三艘小船上,幾位工人正用竹篙將這些殘枝敗莖打撈上船。
「斷橋殘雪」是西湖舊十景之一,不過這樣的天氣顯然無法看到古人最為推崇的西湖雪景。坐在斷橋東頭的水榭里,翻開明末文人張岱的《西湖夢尋》,便有這一句經典的描述,「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約略想像得出幾百年前的西湖上,白茫茫天地間,惟餘二三物的景緻來,一種寂寥的感覺油然而生。
想來,白素貞與許仙的青春相逢,肯定不會是在冬天時分。至少,在關於他們的傳說中,就有著一件非常重要的愛情道具———雨傘,正是在這一借一還的過程中,帶出了一段驚天動地的愛情來。比較合適的,應該是在桃紅柳綠的春天或者荷花映日的夏季,至少在萬物欣然向上的季節,感情都會比往常來得熱烈。否則,即使是化作了美人的白蛇,在禮教森嚴的古代,諸如男女授受不親之類的禁律,也會使人,至少是許仙望而卻步。
在宗法森嚴的封建社會,白素貞和許仙的愛情怎麼看都是一個不能完成的任務,何況中間還隔著一個代表著封建綱常的法海。那些年代的人們啊,就是因為這個,多少萌動在心底的愛情,最終也只能是讓它在眼波的餘光中黯然消失。
但千百年來,人們對愛情的嚮往從來都是相通的,再多的棍棒打壓與桎梏封鎖,也無法阻擋愛情的勃然生發。只不過,限於記敘的歷史局限,我們只能從白娘子與許仙的傳說,以及後來流傳於世的話本、戲劇中,由塔倒人團圓的結局看到了人們對愛情的尊重,以及維護美好的願望。
所以,也就有了這樣一個版本,據說到西湖邊遊玩的百姓,因為痛恨法海,並且試圖搭救敢愛敢做的白娘子,每每去到雷峰塔下,都會抽走塔基下邊的一塊磚。累年以下,最終導致了象徵著封建壓迫的雷峰塔的轟然坍塌。
站在今天的斷橋上,往西南邊的湖水盡處看去,一座巍然聳立的寶塔高出了西湖邊上的一溜小山,那就是今天新修起來的雷峰塔,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到西湖的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