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嵊州小籠包名字的由來

嵊州小籠包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5-25 15:54:54

A. 嵊州小籠,被美國評為全球小吃NO.1,全國最好吃的小縣城,緣何不為人知

浙江美食也是非常聞名的。其中嵊州小籠應該是最吸引人的吧。可是全國最好吃的小縣城嵊州和被美國評為全球小吃最美味的嵊州小籠卻鮮有人知。最主要的原因應該就是嵊州小籠所打的招牌避開了嵊州小籠的名字,而是杭州小籠包。

是時候去嵊州好好吃一吃了,好吃不貴,一天不重樣。





B. 杭州小籠包的來歷

1987年,禹溪村村中心一幢三層的小樓拔地而起,在一片低矮的土房中,顯得鶴立雞群。

這幢房子的主人,正是昔日的窮小子———屠福元。

「福元在外面干什麼了,這么賺錢?」一時間,這成了村頭巷尾的熱門話題。

1980年開始養蜂,3年下來,沒賺一分錢,反而賠了4000元本錢———這是村民們知道的屠福元。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1984年養蜂失敗的屠福元在外打工時,在貴州碰到了一個老鄉。這老鄉開了一家小籠包子店,月收入600元,而這時的屠福元,每個月的收入是200元。

200元和600元的差距,讓屠福元立刻做了一個決定:回到家裡,他辭了工作,帶著老婆徐林玉到了貴州。

跟著師傅學了幾天的手藝,屠福元的小籠包子店,在貴州通仁市一個角落裡開張了。

做過銷售的屠福元知道,要想產品賣得好,一個響亮的牌子少不了。

「當時師傅的店名叫紹興小籠包,他也建議我們打同樣的牌子,」徐林玉回憶道,「但是福元覺得不夠響亮,那個年代,很多人不知道紹興在哪,但是大家都知道浙江有個杭州,杭州有個西湖,所以我們就做了個招牌,就叫『杭州西湖小籠包』。」

「貴州那邊人做包子,都做得很大,而且要往裡面加大白菜什麼的,而我們做的是純肉諂的,個頭又小,挺稀奇的。」開張第一天,剛學會怎麼包小籠包子,心裡還沒什麼底的徐林玉就被排著隊來買「杭州西湖小籠包」的人嚇了一跳。

兩年下來,屠福元還了養蜂時欠的債務,還蓋起了三層小樓。

鄉里震動。

「先是親朋好友,然後是左鄰右舍,再後來,認識不認識的村裡人都來了。」1987年回到貴州的徐林玉發現,一夜之間,她的小籠包子店儼然成了一個培訓基地,「前前後後在我這里學出去的,肯定超過100人。」

這些鄉鄰學好了手藝,就相繼離去,同時帶走的,還有「杭州小籠包」這個名字。

隨後,「杭州小籠包」就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冒了出來。

C. 小籠包的來歷

小籠包,別稱小籠饅頭,在蘇南、上海、浙江一帶習慣叫做小籠饅頭,四川叫做小籠包子,武漢叫做蒸包,一個蒸籠里有10個包子,10個包子為一籠,它源於北宋京城開封的灌湯包,南宋時在江南承傳、發展和演變而成。小籠包是常州、無錫、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嘉興、蕪湖、徽州、嵊州等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

清代道光年間,在今江蘇常州出現了現代形式的小籠包,並在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常州味鮮,無錫味甜,但都具有皮薄鹵足、鮮香美味等共同特點,並在開封、天津等地也得到了傳揚。而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的上海南翔小籠同樣歷史悠久,享譽中外。

D. 為什麼江浙人把小籠包稱為「小籠饅頭」

E. 購物導游詞關於嵊州小籠包

說起嵊州美食,小籠包排名第一,那是必須的,沒有二話的。現在可是有5萬嵊州人在全國各地做小籠包呢,而且它真的很好吃。
嵊州小籠包在許多地方打的招牌是"杭州小籠包"。最初的原因是嵊州的"嵊"字太生僻很多人不認識,早先外出做小籠包的人便寫上了"杭州小籠包"招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大招牌還真引來了食客帶來了好生意,人們紛紛效仿。於是,杭州小籠包就成了"嵊州小籠"代名詞。到現在,許多外出的嵊州人還是賣著"杭州小籠包"呢。
言歸正傳,還是講講嵊州小籠包吧。嵊州小籠包因餡子不同分為鮮肉小籠和豆腐小籠,嵊州本地人統稱小籠饅頭。
小籠包子的餡兒很是講究,主料是瘦肉或豆腐,外加料酒、子母醬油、甜面醬、小磨香油等各種調料一起攪拌,再用白糖、味精提鮮,拌餡兒時要攪拌均勻。皮子因餡子的不同做法也不同,鮮肉餡子用發酵過的面較多,豆腐肉餡則是直接冷水和面不發酵(本地人叫緊粉饅頭)。因手法不同,各家還有並不外傳的獨家秘方。所以嵊州小籠包的好吃,擁有多種的不同口味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包包子時,師傅們左手攤麵皮,右手握餡兒,逆時針一旋,運指如飛,一隻小籠包一氣呵成。一籠嵊州小籠包一般八到十個,排列整齊,裝籠、上蒸籠,蒸上個五六分鍾,熱氣騰騰的嵊州小籠包就可以上桌嘍。
那剛剛出籠的小籠包子,肉餡的白白胖胖,一團和氣;豆腐餡的則晶瑩剔透,透過薄薄的皮子隱約能看到裡面鮮嫩的餡兒。夾起來,蘸點醋或是辣椒醬,一口咬下去,皮韌,里軟,滿口生香,和著口水一起咽下去。再來一個......不知不覺中,一籠小籠包已下了肚。
親們,口水大發了吧?!一時來不了嵊州,就找找自己城市裡的嵊州小籠包吧!如果看到杭州小籠包,你就大膽的進去,對他們說:"你這是嵊(sheng)州小籠包吧!"給我的老鄉們一個驚喜。
當然,要吃最正宗的嵊州小籠包,您還得親自到嵊州,我豆豆哥、豆豆姐帶您去品嘗。您說啥?到哪家?越秀路上有兩家,市心街上有一家,甘霖老街有一家;噢,最正宗的豆腐小籠在黃澤,到了黃澤隨便找個人問一下,都知道。
薄薄的皮,稍一夾,金黃的油水徐徐流淌~包子皮似乎已經和裡面的豆腐融為一體,燙燙的水水的又超級鮮。如果沒有吃過,那是遺憾;如果吃過一次就再也沒機會去吃,那是折磨!

F. 小籠包的來歷或傳說

小籠包的歷史可上溯至北宋,尚有類似的「灌湯包子」流傳至今。現代形式的小籠包起源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常州府,並在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常州味鮮,無錫味甜,蘇州味美,但都具有皮薄鹵足、鮮香美味等共同特點,並在開封、天津等地也得到了傳揚。

北宋時期的「山洞梅花包」和「灌湯包子」有著傳承上的淵源關系,在靖康之變後由北宋皇室南遷時帶入江南後演變而來,與中國北方地區流行的灌湯包子系出同門,千百年來傳承一直沒有斷絕,並在各地得到了創新和發揚。

(6)嵊州小籠包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現代形式的小籠包起源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常州府(參考《常州地方誌》),古時有萬華,近代有迎桂,如今的常州人都知道,吃小籠包要到 「迎桂」(迎桂小包子)。迎桂茶社創建於1911年,由於經營得法,注重質量而使其聞名遐邇,深受市民喜愛。

產品具有「皮薄透明、鹵汁豐富、蟹香撲鼻、肥而不膩、汁水濃郁、肉餡鮮嫩」的特點。輔以香醋、嫩姜,風味更佳,堪稱常州一絕。1985年被評為市優質產品,並編入「江蘇省小吃食譜」,1990年被常州市人民政府列為十大名點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籠包

G. 小籠包的別名

小籠包,別稱小籠饅頭,在蘇南、上海、浙江一帶習慣叫做小籠饅頭,四川叫做小籠包子,武漢叫做蒸包,一個蒸籠里有10個包子,10個包子為一籠,它源於北宋京城開封的灌湯包,南宋時在江南承傳、發展和演變而成。小籠包是常州、無錫、蘇州、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嘉興、蕪湖、徽州、嵊州等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
清代道光年間,在今江蘇常州出現了現代形式的小籠包,並在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常州味鮮,無錫味甜,蘇州味美,但都具有皮薄鹵足、鮮香美味等共同特點,並在開封、天津等地也得到了傳揚。而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的上海南翔小籠同樣歷史悠久,享譽中外。
中文名
小籠包
英文名
small steamed bun
主要食材
豬肉,素菜,白糖,麵粉
分類
面點,小吃 ,早點,蘇菜
口味
皮薄餡大、汁多味美、肉香四溢
歷史文化
小籠包的歷史可上溯至北宋,尚有類似的「灌湯包子」流傳至今。
小籠包
現代形式的小籠包起源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常州府,並在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常州味鮮,無錫味甜,蘇州味美,但都具有皮薄鹵足、鮮香美味等共同特點,並在開封、天津等地也得到了傳揚。近代江南小籠包真正成形的歷史已很難考證,但普遍認為現代小籠包與北宋時期的「山洞梅花包」和「灌湯包子」有著傳承上的淵源關系,在靖康之變後由北宋皇室南遷時帶入江南後演變而來,與中國北方地區流行的灌湯包子系出同門,千百年來傳承一直沒有斷絕,並在各地得到了創新和發揚。常州萬華茶樓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加蟹小籠饅頭」,上海南翔鎮的黃明賢在1871年創制的「南翔小籠饅頭」,包括清代光緒年間流行於無錫惠山秦園一帶的無錫民間小籠饅頭,及開封、天津等地近代創制的小籠包,都各具特色。江南一帶的常州、無錫、蘇州、上海、南京、杭州、蕪湖等地都有著悠久的小籠包烹飪歷史,現存著不少以小籠包為特色的百年老店。
自50多年前有中國移民在西班牙經營中國餐館開始,中國的小籠包也開始在西班牙食客中享有盛譽。西班牙語菜單上的解釋是:「中心加肉的中國麵包」。由於美味可口,有的西班牙餐館或酒吧也出售類似中國小籠包的食物,但被叫做「西班牙產中式夾肉麵包」。
自從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移民大量進入西班牙,中國飯店也如雨後春筍般地遍地開花,小籠包是每家飯店必備的主力食品之一。不過那時的小籠包已經不再寫成「小籠包」,而是被寫成「小龍」。有的寫「中國小龍」,有的寫「上海小龍」。對於這個「小龍包」,西班牙語的注釋更絕:「加中國龍肉的小麵包」。
至於是誰把「小籠包」改成了「小龍」,記者一時無法考證,由於龍是中國的象徵,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小龍」、「巨龍」反正說的都是中國人、中國物。有的西班牙餐館隨之進行大膽改革,乾脆將「小龍包」解釋成:「中國的龍麵包」。於是「龍麵包」這一名稱也就在中西飯店裡迅速走紅,「龍麵包」既好吃又易記,不像其他的中餐名字不易說更不易記。
2000年之後,「小龍包」又發生了變化。為紀念武打巨星李小龍對武打電影的傑出貢獻,各國電視台紛紛開辟李小龍電影專題。在西班牙,印有李小龍的彩色招貼畫大街小巷都能看見,西班牙小孩更是一口一個Bruce lee(李小龍),一口一個中國功夫。也就在此時,「小龍包」的含義又發生變化,有的飯店將「小龍包」解釋成「武打巨星李小龍最喜歡吃的中國肉麵包」。「小龍包」的西班牙名就叫「Bruce lee」,人們點菜時對跑堂說,「我要Bruce lee」,跑堂就知道食客要的是中國的小籠包。馳名國外,聞名四海,小籠包無疑是小吃中的出名食品了。[2]
各地版本
上海小籠蒸包
常州小籠包
現代形式的小籠包起源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常州府(參考《常州地方誌》),古時有萬華,近代有迎桂,如今的常州人都知道,吃小籠包要到 「迎桂」(迎桂小包子)。迎桂茶社創建於1911年,由於經營得法,注重質量而使其聞名遐邇,深受市民喜愛。產品具有「皮薄透明、鹵汁豐富、蟹香撲鼻、肥而不膩、汁水濃郁、肉餡鮮嫩」的特點。輔以香醋、嫩姜,風味更佳,堪稱常州一絕。1985年被評為市優質產品,並編入「江蘇省小吃食譜」,1990年被常州市人民政府列為十大名點之一。
加蟹小籠包是常州季節性的傳統風味小吃,每年中秋節前後,桂花盛開之際上市供應。加蟹小籠包,原來叫加蟹包子。包子,古稱「饅頭」,常州人亦稱其饅頭。
小籠包又分隨號、對鑲、加蟹三種。「隨號」就是不加蟹油的,「對鑲」就是一籠包子有六隻是加蟹的,另外六隻是不加蟹油的,「加蟹」就是全部加蟹油的。一籠包子又稱一客,所以老常州人吃小籠包常常是這樣叫的:「兩客對鑲」。或者:「十客加蟹,我要帶到上海去呔。」老吃客堂吃一般只會點「對鑲」,老吃客認為:吃加蟹包子只有一隻隨號、一隻加蟹夾花著吃,才能充分體會到蟹的鮮美,如果你總是吃加蟹的,嘴中味覺就會有些遲鈍,越來越感覺不到蟹的鮮味了。所以會產生「對鑲」這種約定俗成的名稱。
常州加蟹小籠包皮薄餡大鹵多,講究一個「寧可人等包,不可包等人」。那才能達到最好的口感。應該把小籠包包挾出香醋碟子里浸一下,用筷挾起來,包朝外面側一點,咬開底部一邊的皮子,先小心吸鮮美的鹵水,再把開了口的包浸到醋里,讓醋進入到包里邊,然後把整個包放入嘴中。如果你不先把豐溢的汁水吸掉,就一口咬下去,不是要燙了自己,就是將汁水射得一塌糊塗。
無錫小籠包
無錫的小籠包以皮薄鹵多、口味鮮甜而譽遍滬、寧、杭一帶,是無錫傳統名點,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它選用上等麵粉製作,選料精細,小籠蒸熟,有些鮮甜細膩的江南風味。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鹵,味鮮不油膩」的特色。
無錫小籠包有鮮肉小籠包與蟹粉小籠包兩種,鮮肉小籠包的肉餡緊酵皮薄、餡多鹵足、鮮嫩味香。

H. 小籠包,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最初,蒸包子都用大籠屜,後來有一位用小龍蒸特別好吃,就叫小籠包

I. 你知道「小籠包」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傳說最早小籠包起源於北宋,是北宋都城汴梁的第一美食。經過了近千年的演變後,在清代道光年間的常州府,也就是現今的常州,出現了現代形式的小籠包,並且在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常州味鮮,無錫味甜,但都具有皮薄鹵足、鮮香美味等共同特點,並在開封、天津等地也得到了傳揚。

後有「游龍」美稱的清代乾隆皇帝,曾遍游名山大川,尤其酷愛江南的佳山秀水、園林古跡和民風民俗。他曾六次下江南巡遊,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到無錫秦園(寄暢園)。二十日晨,御駕從黃埠墩換乘小船到秦園。就品嘗了當地的小籠包,之後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留傳至今。探訪乾隆的足跡,聆聽乾隆的軼聞趣事,品嘗乾隆所稱頌的美味佳餚「無錫小籠包」。


在天津人們稱小籠包為「狗不理」,意思就是狗吃了小籠包以後都不捨得放下,去理周圍別的事情。開封小籠包子歷史悠久,它是由北宋時期「在京第一」的「王樓山洞梅花包子」經歷代廚師逐漸改制而成。又稱「灌湯包」。

閱讀全文

與嵊州小籠包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