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湖南省所有城市名字
分別是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陽市、邵陽市、岳陽市、常德市、張家界市、益陽市、郴州市、永州市、懷化市、婁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省位於長江中游,省境絕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湘江貫穿省境南北,故簡稱湘。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東以幕阜、武功諸山系與江西交界;西以雲貴高原東緣連貴州;西北以武陵山脈毗鄰重慶;南枕南嶺與廣東、廣西相鄰,北以濱湖平原與湖北接壤。
(1)醴陵城鎮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湖南人文薈萃,英才輩出,曾經有過「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鼎盛氣象。從流寓湖湘的先秦愛國詩人屈原,到西漢著名政論家賈誼、東漢造紙術發明者蔡倫;從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懷素,到北宋理學鼻祖周敦頤及在湖南講學傳道的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和張栻;
從明代茶陵詩派領袖李東陽,到有「東方黑格爾」之稱的思想家王夫之,湖湘人才群體聯袂而起、燦若星河。
近現代以來,湖南是維新運動最富生氣的一省、辛亥武昌起義首應之區,三湘大地孕育了一大批彪炳史冊、光照寰宇的傑出人物,
先後涌現了晚清經世派代表人物兩江總督陶澍、「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啟蒙思想家魏源,以及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維新志士譚嗣同、唐才常,辛亥元勛黃興、蔡鍔、宋教仁,民國第一位民選總理熊希齡,等等。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湖南是全國農民運動的中心、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抗日戰爭重要的正面戰場,發生了秋收起義、湘南暴動、桑植起義、平江起義、通道轉兵、芷江受降等著名歷史事件。
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彭德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為創建中國共產黨、締造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了卓越貢獻;新中國首批授銜的10大元帥中有3位是湖南人
⑵ 醴陵總共有多少個鎮
截至2019年8月,醴陵共轄19個鎮,分別是:白兔潭、李畋、浦口、王仙、溈山、東富、孫家灣、泗汾、沈潭、船灣、明月、嘉樹、茶山、石亭、均楚、板杉、左權、楓林、官莊。
1、白兔潭
白兔潭鎮,隸屬於湖南省醴陵市,位於醴陵市東北部,距醴陵市區25公里,與上瑞高速、浙贛復線、滬昆高鐵相距不到20公里,新106國道穿境而過,主產煙花鞭炮,是醴陵東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湘東贛西的商貿重鎮。現轄1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全鎮總面積72.03平方公里。
2、李畋
李畋鎮是湖南省醴陵市下轄的一個鎮,位於醴陵市東北部,與瀏陽市和江西上栗縣相鄰,G106國道貫穿全鎮。全鎮總面積122.59平方公里,轄14個村、南園、海棠2個居委會。李畋鎮工業發達,以花炮、采礦、機械、造紙為主。
3、浦口
浦口鎮,隸屬於湖南省醴陵市,位於醴陵市東北部,全鎮總面積79.13平方千米,轄20個建制村,4個居委會。浦口鎮是醴陵工業重鎮,該鎮工業結構合理、門類齊全,形成了電瓷電器、煙花鞭炮、建築建材、日用炻瓷、彩印包裝、機械製造六大支柱產業。
4、王仙
王仙鎮,隸屬於湖南省醴陵市,是醴陵市東北部的門戶、工業重鎮和經濟強鎮,擁有牢固的工業基礎,全民的工業意識,高素質的工業人才,工業門類齊全,產業布局合理,形成了日用陶瓷、電瓷、瓷坭、紙業、活塞環、鞭炮煙花為主的六大支柱產業。
5、溈山
溈山鎮,隸屬於湖南省醴陵市,轄東堡、土埠橋、新庵、大塘坳、望仙橋、溈山、漏水坪、大林、老鴉山、赤竹、東坑、泉源12個建制村,總面積86.03平方千米。溈山鎮經濟以農業為主,境內瓷泥、耐火石礦藏儲量豐富,品質優良,產品暢銷全國,溈山村是醴陵瓷業的生產發祥地。
⑶ 地名:醴陵的來源
軒轅黃帝有兒子昌意、昌意兒子封高陽國為帝顓頊,高陽國都城就在茶陵雲陽,顓頊管東方世界,請了古淥國國君淥圖做老師輔佐他,並且娶了他的女兒為妻子,史稱淥女或女淥,古淥國國都就是現在淥口,淥圖去世後葬於淥水邊的姜嶺,嶺下有泉如醴,故稱淥圖陵為醴陵,古楚國人都是顓頊和淥女的後代,高姓和朝鮮金氏以及以以鳥為圖騰的印第安人也都是他們的後代。 這就是醴陵的來歷,因古淥國國君淥圖陵下有泉如醴得名, 而後來古淥國國都淥口成了醴陵的一個部分。
⑷ 「醴陵」典故知多少
1、「醴陵」兩字的意思是什麼?
「醴」的基本字義有二:一為甜酒,一為甘泉。古人以酒名地,稱這一帶為「醴」。加上地貌以丘陵為主,以「醴」合「陵」為號,故稱「醴陵」。此乃官方說法。當然,也有解釋為「某陵旁出甘泉」而為醴陵的,誰是誰非,諸君自定。
在全國城市裡,用「醴」作名的,唯有醴陵。以至《辭源》中對「醴」的解釋特設一條釋義:指湖南省醴陵市。
2、你是正宗的醴陵人嗎?
元朝末年,因為戰亂頻繁和瘟疫橫行,醴陵僅留存兩三百戶。明朝初年,政府鼓勵移民,江西的三十多個縣,湖南的十餘個州縣,以及安徽、廣東、福建、江蘇、山東、湖北、四川等省的二十多個縣的三萬多移民相繼來醴陵安家落戶。
明朝末年,悲劇再次到來,醴陵人口銳減。於是在清朝推出相同的移民政策後,廣東、福建、江西、湖南等省的五十餘縣大規模向醴陵移民。
兩次大移民後,醴陵99%的人口為客籍移民後裔,請問:你是正宗的醴陵人嗎?
3 、淥江書院一直在西山嗎?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是的,淥江書院的前身在現在的青雲山,即醴陵一中內。以前的淥江書院即是當時的縣學宮,也就是朱熹、張拭講學的地方。
在道光年間,知縣陳興炳以城市喧囂不宜治學為由,將淥江書院移建於今天的西山(此處本是西山書院舊址)。
4、宋名臣祠和靖興寺的由來?
靖興寺:我們都知道紅拂女墓的由來,靖興寺與她也有點關系。因為靖興寺是為了紀念她的男人大唐開國元勛李靖駐兵於醴陵而建。
宋名臣祠:前寺紀念武事,此祠銘記文人。因為理學大師們在醴陵的文化學術活動,醴陵學子的學習熱情與水平都呈現了一個井噴現象。從宋淳宗四年(1244)到開慶元年(1259),醴陵有7人金榜題名。吳獵、皮龍榮、楊大異的《吳氏經解》、《春秋奧旨》、《春秋箋疏》等成為湖湘文化的學術巨著。如果有誰覺得十幾年7人不多,可以回去翻翻其他的縣志看看。此祠正是為銘記這一文化自豪而建。
5、仙岳山是講哪位神仙?
在晉朝的時候,曾經有一位遼東人名叫丁令威,此人本是青陽縣令。相傳他勤奮好學,立志求道且喜愛仙鶴,辭官後一路逶迤來到醴陵,見這里山川俱佳便定居於此。據載現城區丁家坊便是他後人的聚居地。丁令威於此修道成仙駕鶴升天而去,後人在城西山上建觀祀奉他。該山稱為丁仙山,後來改稱仙岳山。
6、「淥江橋」為何又叫「六公橋」?
明成化十八年(1482),醴陵人開始架設經狀元洲到南門的浮橋。此後淥江橋橋址和五墩六孔的木橋規制一直未變,所以「六公(孔)橋」的名稱沿襲至今。即使是民國時期改造成九墩十孔的石拱橋後,醴陵人還是稱之為「六公橋」
民國七年(1918),淥江木橋多次被毀,醴陵人決定建石橋。這時一個叫陳盛芳的人來了。陳盛芳,字茂蘭,原居醴陵市白兔潭五甲村,後遷居浦口河泉,是一位從泥水匠成長起來的商業巨子。此人為修橋捐款5萬銀元,且出錢又出力,帶領醴陵人民齊心協力將淥江橋修建成功。橋長186米、寬8米、高13米,氣勢宏偉,巧奪天工。康有為親筆題「淥江橋」三字,傅熊湘撰書淥江橋碑文。1996年,淥江橋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7、「花炮祖師」李畋的故鄉到底是不是醴陵
關於這個問題,很復雜,就像各地爭論所謂的名人故里一樣精彩。醴陵、瀏陽和上栗各有李畋塑像、李畋殿、李畋博物館、李畋墓,三方各執一詞,言之鑿鑿。
李畋究竟是哪裡人呢?這個問題在我看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誰能夠將他老人家的本領發揚光大,誰能夠把花炮做大做好做強,做得全國矚目,做得舉世聞名,這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如果最後證明李畋故鄉屬於自己,可是花炮卻又比不過人家,那不是反過來扇自己嘴巴,證明自己不爭氣,沒有守好祖宗的遺產!
所以,還是先做好花炮吧,做好了,名利雙收,別人承不承認又能怎樣呢?桃李不言哪!
8、醴陵為何曾被稱為「將軍縣」
醴陵民國以來有上將5人,中將29人,少將194人,是名符其實的「將軍縣」。據說有此稱號的還有安徽合肥與浙江奉化,也有其它提法,但醴陵始終名列其中。安徽有段祺瑞、段芝貴等北洋軍政首腦,軍閥集團相互提攜,自然將軍眾多。浙江奉化是蔣介石的故鄉,將軍自然也不會少。而醴陵呢,是因為誰?答案在程潛身上。
程潛,字頌雲,人稱「頌公」,1882年出生於醴陵官莊鄉,是官至陸軍一級上將的國民黨元老。曾與陳明仁將軍力保湖南和平解放,使湖湘大地免遭戰火塗炭,新中國成立後長期擔任湖南省省長,是世人敬重的「湖南家長」。
程潛早期為孫中山的重要助手,曾在廣州建立軍校並自任校長,黃埔軍校設立時,孫中山還曾一度考慮以程潛為校長。程潛的影響,帶動了一大批醴陵熱血青年跟著他的腳步走出家門,報考軍校。左權、蔡申煕、陳明仁、鄧文儀、劉詠堯等國共兩黨的醴陵籍著名將軍都是黃埔一期中的驕子。
後來官居民國政府國防部次長的劉詠堯(劉若英的祖父)當時年僅15歲,是年齡最小的黃埔一期生,18歲時成為黃埔軍校年齡最小的教官。許多醴陵人在程潛的帶動下步入黃埔,成長為將軍。在國共合作的前六期黃埔生中,醴陵學子多達229人。他們開枝散葉般的層層引領提攜醴籍子弟投身軍校或軍界,形成了醴陵人在軍界將星璀璨的磁場效應。其中大部分的人聚集在程潛麾下,也有一部分投奔共產黨,在風起雲涌的時代大顯身手。
9、必須知道的最後一件事
最後一件事,是為了湊齊「十」這個完美的數字,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用。你可以前面的九件事都不看,但一定要看看這件事,那就是:我們知道了醴陵過去的榮耀,卻不知道為了這些榮耀而付出的多少酸甜苦辣、苦恨艱辛。過去的榮耀依然屬於現在的我們,但它終究是屬於過去。今天的醴陵人要想擁有自己的榮耀,還需靠諸君努力!正所謂「屌絲尚有逆襲日,何況醴陵不差錢。龍游淺水終須度,一朝沖上九重天!」
———————以上來源於網路,作者不詳。———————
⑸ 醴陵鄧光塘小學名稱的由來
沒有什麼由來不由來的它就是一所學校有什麼好玩的
⑹ 醴陵市有幾個名字叫文慶華
你想在醴陵市裡面查幾個叫文慶發的名字,最好去當地的公安局或者派出所進行查詢,但一般的話,你是不能通過公安網查詢的。除非有緊要的事情,通過申請可以幫你查詢。
⑺ 湖南省醴陵市名稱的來源
在中國古代的文字:醴者,酒也。《辭海》、《辭源》的釋義是,醴,甜酒;或甜美的泉水。遠古時代,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倉頡在造「醴」字時,可謂用心良苦。他將代表某一特定時辰的「酉」字和釀酒所需的原料「曲」、「豆」組合起來,便成了獨具一格的「醴」。以致後來人們想簡化它都無從下手。
醴陵;將「醴」字用作地名,那就更有意蘊了。古時,能稱作「醴」的地方,絕對是一個土地肥沃,谷穗成堆,美酒飄香的好地方。而這地方正好又是山嶺蔥郁、丘岡連綿。這就是「陵」的含意。於是乎,「醴陵」這一響亮的名字就在數千年前的某個時刻誕生了。可以肯定地說,醴陵地名是酒文化與醴泉文化結合的體現。「醴陵」可以意會為「酒味醇香的大山」。那時,它是一片稻浪滾滾、生產美酒的肥沃土地,呈現一派富庶祥和的景象。所以它的得名,最早和中國傳統的農耕文化和酒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是山與水的完美結合。
醴陵地名的出現,最早見於先秦典籍,距今大約有3000年左右的時間。從漢高後4年(公元前184年)封長沙相劉越為「醴陵侯」算起,至今也達2190餘年。它隨歷史車輪滾滾前行,歷經漫長歲月,一直沿用至今,沒有別的名稱代替過。像這樣誕生很早,沿用時間長,從未更名,且來歷頗有講究的地名,在全國並不多見。
從前曾有種說法,說「縣北有陵,陵下有井;湧泉如醴,因以名縣」。即以醴陵古八景之一的醴泉井作為名稱由來,最終還是經不起推敲。所以,現在人們比較認可「以酒取名」,而非「以井取名」的說法。
⑻ 湖南醴陵名字的由來
東漢置縣,歷史悠久。東周屬楚國地,秦時歸長沙郡。然,醴陵之名,實自秦始。漢高後呂雉統國,封長沙相劉越為醴陵侯,劉越可謂醴陵為政第一人。東漢初,正式置醴陵縣。
我的想法就是白鶴泉被埋了 所以叫醴陵 甘甜泉的陵墓啊 所以叫醴陵
沒有聽過其他的名泉 在醴陵 哦 還有個叫老龍井的泉
⑼ 中國所有城鎮名
共661個城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並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目前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即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0個地區(州、盟);661個市,其中:直轄市4個;地級市283個;縣級市374個;1636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和林區);852個市轄區。總計:省級34個,地級333個,縣級2862個。
直轄市
北京市:海淀區、東城區、西城區、宣武區、豐台區、朝陽區、崇文區、大興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懷柔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縣、延慶縣
天津市:和平區、河西區、河北區、河東區、南開區、紅橋區、北辰區、津南區、武清區、塘沽區、西青區、漢沽區、大港區、寶坻區、東麗區、薊縣、靜海縣、寧河縣
上海:黃浦區、盧灣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閘北區、楊浦區、虹口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浦東新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南匯區、奉賢區、崇明縣
重慶: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萬盛區、雙橋區、渝北區、巴南區、萬州區、涪陵區、黔江區、長壽區、江津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縣、潼南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璧山縣、墊江縣、武隆縣、豐都縣、城口縣、梁平縣、開縣、巫溪縣、巫山縣、奉節縣、雲陽縣、忠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酉陽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地級市-烏魯木齊、克拉瑪依19縣級市-石河子、阿拉爾市、圖木舒克、五家渠、哈密、吐魯番、阿克蘇、喀什、和田、伊寧、塔城、阿勒泰、奎屯、博樂、昌吉、阜康、庫爾勒、阿圖什、烏蘇
西藏自治區:1地級市-拉薩
1縣級市-日喀則
寧夏回族自治區:5地級市-銀川、石嘴山、吳忠、固原、中衛
2縣級市-青銅峽市、靈武市
內蒙古自治區:9地級市-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通遼、鄂爾多斯、呼倫貝爾、巴彥淖爾、烏蘭察布
11縣級市-霍林郭勒市、滿洲里市、牙克石市、扎蘭屯市、根河市、額爾古納市、豐鎮市、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14地級市-南寧、柳州、桂林、梧州、北海、崇左、來賓、賀州、玉林、百色、河池、欽州、防城港、貴港
7縣級市-岑溪、憑祥、合山、北流、宜州、東興、桂平
省級行政單位
黑龍江-13地級市: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佳木斯、雞西、鶴崗、雙鴨山、牡丹江、伊春、七台河、黑河、綏化
19縣級市-五常、雙城、尚志、納河、虎林、密山、鐵力、同江、富錦、綏芬河、海林、寧安、穆林、北安、五大連池、肇東、海倫、安達
吉林:8地級市-長春、吉林、四平、遼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
20縣級市-九台市、榆樹市、德惠市、舒蘭市、樺甸市、蛟河市、磐石市、公主嶺市、雙遼市、梅河口市、集安市、臨江市、大安市、洮南市、延吉市、圖們市、敦化市、龍井市、琿春市、和龍市
遼寧:14地級市-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盤錦、鐵嶺、朝陽、葫蘆島
17縣級市-新民、瓦房店、普蘭、庄河、海城、東港、鳳城、凌海、北鎮、大石橋、蓋州、燈塔、調兵山、開原、凌源、北票、興城
河北:11地級市-石家莊、唐山、邯鄲、秦皇島、保定、張家口、承德、廊坊、滄州、衡水、邢台
22縣級市-辛集市、藁城市、晉州市、新樂市、鹿泉市、遵化市、遷安市、武安市、南宮市、沙河市、涿州市、定州市、安國市、高碑店市、泊頭市、任丘市、黃驊市、河間市、霸州市、三河市、冀州市、深州市
山東:17地級市-濟南、青島、淄博、棗庄、東營、煙台、濰坊、濟寧、泰安、威海、日照、萊蕪、臨沂、德州、聊城、菏澤、濱州
28縣級市-章丘、膠南、膠州、平度、萊西、即墨、滕州、龍口、萊陽、萊州、招遠、蓬萊、棲霞、海陽、青州、諸城、安丘、高密、昌邑、兗州、曲阜、鄒城、乳山、文登、榮成、樂陵、臨清、禹城
江蘇:13地級市-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徐州、連雲港、淮安、鹽城、揚州、泰州、南通、宿遷
27縣級市-江陰市、宜興市、邳州市、新沂市、金壇市、溧陽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太倉市、崑山市、吳江市、如皋市、通州市、海門市、啟東市、東台市、大豐市、高郵市、江都市、儀征市、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泰興市、姜堰市、靖江市、興化市
安徽:17地級市-合肥、蚌埠、蕪湖、淮南、亳州、阜陽、淮北、宿州、滁州、安慶、巢湖、馬鞍山、宣城、黃山、池州、銅陵
5縣級市-界首、天長、明光、桐城、寧國
浙江:11地級市-杭州、嘉興、湖州、寧波、金華、溫州、麗水、紹興、衢州、舟山、台州
22縣級市-建德市、富陽市、臨安市、餘姚市、慈溪市、奉化市、瑞安市、樂清市、海寧市、平湖市、桐鄉市、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蘭溪市、義烏市、東陽市、永康市、江山市、臨海市、溫嶺市、龍泉市
福建:9地級市-福州、廈門、泉州、三明、南平、漳州、莆田、寧德、龍岩
14縣級市-福清市、長樂市、永安市、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龍海市、邵武市、武夷山、建甌市、建陽市、漳平市、福安市、福鼎市
廣東:21地級市-廣州、深圳、汕頭、惠州、珠海、揭陽、佛山、河源、陽江、茂名、湛江、梅州、肇慶、韶關、潮州、東莞、中山、清遠、江門、汕尾、雲浮
22縣級市-增城市、從化市、樂昌市、南雄市、台山市、開平市、鶴山市、恩平市、廉江市、雷州市 吳川市、高州市、化州市、高要市、四會市、興寧市、陸豐市、陽春市、英德市、連州市、普寧市、羅定市
海南:2地級市-海口、三亞
6縣級市-瓊海、文昌、萬寧、五指山、儋州、東方
雲南:8地級市-昆明、曲靖、玉溪、保山、昭通、麗江、普洱、臨滄
9縣級市-安寧市、宣威市、個舊市、開遠市、景洪市、楚雄市、大理市、潞西市、瑞麗市
貴州:4地級市-貴陽、六盤水、遵義、安順
9縣級市-清鎮市、赤水市、仁懷市、銅仁市、畢節市、興義市、凱里市、都勻市、福泉市
四川:18地級市-成都、綿陽、德陽、廣元、自貢、攀枝花、樂山、南充、內江、遂寧、廣安、瀘州、達州、眉山、宜賓、雅安、資陽
14縣級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江油市、峨眉山市、閬中市、華鎣市、萬源市、簡陽市、西昌市
湖南:13地級市-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岳陽、郴州、永州、邵陽、懷化、常德、益陽、張家界、婁底
16縣級市-瀏陽市、醴陵市、湘鄉市、韶山市、耒陽市、常寧市、武岡市、臨湘市、汨羅市、津市市、沅江市、資興市、洪江市、冷水江市、漣源市、吉首市
湖北:12地級市-武漢、襄樊、宜昌、黃石、鄂州、隨州、荊州、荊門、十堰、孝感、黃岡、咸寧
24縣級市-大冶市、丹江口市、洪湖市、石首市、松滋市、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老河口市、棗陽市、宜城市、鍾祥市、應城市、安陸市、漢川市、麻城市、武穴市、赤壁市、廣水市、仙桃市、天門市、潛江市、恩施市、利川市
河南:17地級市-鄭州、洛陽、開封、漯河、安陽、新鄉、周口、三門峽、焦作、平頂山、信陽、南陽、鶴壁、濮陽、許昌、商丘、駐馬店
21縣級市-鞏義市、新鄭市、新密市、登封市、滎陽市、偃師市、汝州市、舞鋼市、林州市、衛輝市、輝縣市、沁陽市、孟州市、禹州市、長葛市、義馬市、靈寶市、鄧州市、永城市、項城市、濟源市
山西:11地級市-太原、大同、忻州、陽泉、長治、晉城、朔州、晉中、運城、臨汾、呂梁
11縣級市-古交、潞城、高平、介休、永濟、河津、原平、侯馬、霍州、孝義、汾陽
陝西:10地級市-西安、咸陽、銅川、延安、寶雞、渭南、漢中、安康、商洛、榆林
3縣級市-興平市、韓城市、華陰市
甘肅:12地級市-蘭州、天水、平涼、酒泉、嘉峪關、金昌、白銀、武威、張掖、慶陽、定西、隴南
4縣級市-玉門市、敦煌市、臨夏市、合作市
青海:1地級市-西寧
2縣級市-格爾木、德令哈
江西:11地級市-南昌、九江、贛州、吉安、鷹潭、上饒、萍鄉、景德鎮、新余、宜春、撫州
10縣級市-樂平市、瑞昌市、貴溪市、瑞金市、南康市、井岡山市、豐城市、樟樹市、高安市、德興市
台灣:7市-台北、台中、基隆、高雄、台南、新竹、嘉義
16縣級市-板橋市、宜蘭市、竹北市、桃園市、苗栗市、豐原市、彰化市、南投市、太保市、斗六市、新營市、鳳山市、屏東市、台東市、花蓮市、馬公市
特別行政區
香港:中西區、東區、九龍城區、觀塘區、南區、深水埗區、黃大仙區、灣仔區、油尖旺區、離島區、葵青區、北區、西貢區、沙田區、屯門區、大埔區、荃灣區、元朗區。
澳門:花地瑪堂區、聖安多尼堂區(花王堂區)、望德堂區、大堂區、風順堂區(聖老楞佐堂區)、離島、凼仔、路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