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食鹽的來歷的資料
食鹽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著名的牛津《英語詞典》里就用了近4頁的篇幅來為「鹽」作解,大大超過解釋其它食物。
普通食鹽,又稱「咸鹽」,化學成份是氯化鈉,屬高鈉低鉀鹽。鹽出現在我國的歷史十分悠久,據史籍記載,傳說中的蚩尤曾與黃帝激戰於涿鹿之野,被黃帝追而斬之,血流滿地,變而為鹽,因蚩尤罪孽深重,故百姓食其血,這就是我國古代曾把「鹽」說成是「蚩尤之血」的由來。
在很長一段時間,食鹽曾是希罕貴重的東西,古羅馬人把鹽稱為「有益健康的結晶體」。在歷史上,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曾經用鹽來購買奴隸,把鹽當作貨幣的現象在非洲也屢見不鮮。我國許多民族都有關於鹽的傳說,而早在5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已利用海水制鹽,西周時山西運城的解池已大規模生產湖鹽,戰國末期,四川開始人工鑿石制鹽。
隨著鹽業的發展,「鹽人」、「鹽官」、「鹽車」、「鹽鈔」等與鹽相關的詞彙頻頻出現在《周禮》、《國策》、《史記》等古代典籍中。漢武帝時設「鹽務官署 」,專司鹽政,並立有鹽法,禁止食鹽私營。唐代則設「鹽鐵使」,管理食鹽專賣。到元代,設「鹽運使」,明清直至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期,都設有類似的官職。
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和根據地里,曾發生過許多和鹽有關的故事。1946年5月,晉察冀邊區正式成立長蘆鹽務管理局,規定「此後所有屬於長蘆范圍內之鹽政等項,統歸該局管理」。在晉冀魯豫邊區營業稅暫行辦法中,規定「鹽業」免稅。新中國成立僅3個月,就在北京召開了全國鹽務會議,確定全國鹽務工作的方針任務。
我國古代食鹽的品種除海鹽、池鹽、井鹽之外,還有土鹽、岩鹽、砂石鹽等品種,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人生產過樹葉鹽,古代西北部少數民族發現過一種「水晶鹽」,據說,此鹽多產於山石上,無色透明,狀如水晶,不用煎熬便可食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這種鹽有「開盲明目」之功效。
關於鹽的功用,我國古籍多有記載。如說鹽有「引火下行,潤燥祛風」之功、有「擦牙固齒、清熱滲濕」之效,以及「專治腳氣」等等。到了現代,鹽的用途更加廣泛,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與鹽有關的產品達1.4萬種之多,食品、化工、冶煉、陶瓷、玻璃、醫葯等工業均離不開鹽。我國目前鉀肥產量不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每年要花費大量外匯進口鉀肥,而青海柴達木盆地鉀鹽的探明儲量佔全國90%以上,成為西部大開發潛在的經濟增長點。作為全國最大的原鹽生產基地,山東省每年的原鹽生產能力為800萬噸,約佔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除了原鹽,山東的鹽化工和鹽業海產養殖在全國也名列前茅,主要產品有洗精鹽、各類溴系深加工品、純鹼以及對蝦、貝類和鹽田生物等60多個品種。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上食用鹽的種類也日益增多。人們到大商場逛一圈,或在超市的貨架上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諸如低鈉鹽、調味鹽、麻辣鹽、胡椒鹽、湯料鹽、保健鹽等五花八門的含鹽佐餐食品。
鹽是人類延續生命的必需品,具有調節人體內水分的均衡和分布、維持體液平衡的作用,適量攝取食鹽有益於健康。近年來,我國政府為預防碘缺乏病,強制實行了全民食鹽加碘。目前,鹽作為國家專營商品,加碘鹽也是由政府指定的鹽業公司生產的,以保證提供給人們質量合格的碘鹽。
鹽相伴人類走過悠悠歲月,在人類文明的進程與發展中,人們對鹽的另一面也有了新的認識。專家認為,長期食鹽過量,可導致高血壓、中風、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人每日最佳食鹽量不應超過6克。長期食鹽量低於6克,可使25歲至55歲人群的收縮壓降低9毫米汞柱,到55歲時冠心病死亡率可減少16%。有專家因此提出:「遠離高血壓,從限鹽開始。」此外,國外的多項人體和動物試驗證實,白內障的發生和食鹽攝入過多有關聯性,專家認為,清淡飲食有助於老年人防止白內障。
目前我國每人每日平均食鹽量為16至20克,致使心腦血管病發病率高達8%。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1.2億,這一數字居世界第一。另外還有5000萬人血壓偏高,並且每年新發病人數約有200萬。為動員全社會參與高血壓的防治,衛生部確定從1998年起,每年10月8日為「全國高血壓日」。
老話說「眾口難調」,或咸或淡可依各自口味,在一定的范圍內食鹽多少並無大礙。但是,別忘了醫學專家的提醒,食鹽的攝取應有科學和健康的概念。請守住家中的「鹽罐子」,健康每一天
『貳』 鹽的來歷
傳說,人間有了火,人才慢慢吃起熟食,可還是少滋沒味,人身上照樣長著毛。天皇、地皇和人皇商量好,就去找玉皇大帝,求他給人間弄點咸物件兒。
玉皇大帝對人皇說:「你到王母娘娘的牡丹園里去,那兒有種神土,叫釀土。這種土見水就往大里長,土裡頭苦辣酸甜咸統有。要是弄到人間,土壯莊稼長,人吃了它身上的毛准能退光。」
人皇到了牡丹園,跟王母娘娘要了一大塊釀土。王母娘娘又給了他五位神仙,要他們幫著人皇把這塊土運回去。
怎麼往回運里?從水上走近。他們就用樹枝子編了一個大筏子,又找來一個大磨子,把它搬到木筏上,連人帶土統上了木筏。人皇帶著他們一邊走一邊磨那塊釀土,有一天,颳起了大風,越刮越大,一個浪頭打來,把木筏打了個底朝天,釀土和磨子落到了海里。說也奇怪,那盤磨到了海底,還是一個勁兒地磨,磨出來的釀土全化在水裡,海水就成了鹹的。海岸兩邊的百姓都吃海水,時間一長,身上的毛就沒了。
那兒的人們發現海水落潮後,留下一層白乎乎的物件,拿起來用舌頭舔舔,是鹹的。人們就往家裡拿,等做飯的時候放上些,比較適口。人們給這白物件起名叫鹽。
後來,鹽越傳越遠,天下人統吃了這物件,人身上的毛都沒了。
海里出鹽,人喜歡吃鹽,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叄』 鹽城地名由來
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鹽瀆因「環城皆鹽場」而更名為鹽城。
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朝廷將古射陽縣東部靠黃海的一部分劃出來單獨設縣,因這里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運鹽的鹽河,故稱鹽瀆縣。其時有縣無治,由射陽丞(今寶應縣)代管。
三國時,曹操令江淮民西遷,廢鹽瀆縣,西晉復縣。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鹽瀆因「環城皆鹽場」而更名為鹽城。
(3)後鹽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鹽城市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氣候過渡地帶,一般以蘇北灌溉總渠為界,渠南屬北亞熱帶氣候,渠北屬南暖溫帶氣候,具有過渡性特徵。
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與同緯度的江蘇省西部地區相比,春季氣溫低且回升遲;秋季氣溫下降緩慢且高於春溫;
年降水量也比本省西部明顯偏多。季風氣候明顯,冬季受歐亞大陸冷氣團影響,盛行偏北風且多寒冷天氣;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盛行偏南風且多炎熱天氣,空氣溫暖而濕潤,雨水豐沛。
『肆』 食鹽的來歷
中國也是鹽井的發明地,「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鹵」。《說文》中記述:天生者稱鹵,煮成者叫鹽。傳說黃帝時有個叫夙沙的諸侯,以海水煮鹵,煎成鹽,顏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中國人大約在神農氏(炎帝)與黃帝的時期開始煮鹽。
中國古時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20世紀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學會煎煮海鹽。根據以上資料和實物佐證,在中國,鹽起源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
(4)後鹽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吃鹽的好處
1.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食鹽在維持滲透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體內水的動向。
2.參與體內酸鹼平衡的調節
3.氯離子在體內參與胃酸的生成
4.食鹽在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上也有作用。
5.具有清火解毒、涼血滋腎、通便的功效
『伍』 鹽城的名稱由來
東晉義熙七年(公元411年),鹽瀆縣改名鹽城縣,此為現名之始,鹽城之名使用至今。
南北朝屬陳國時,建鹽城郡;陳滅,隋大業初廢郡復為鹽城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屬江都郡;五代十國南唐時屬泰州;宋代屬淮南東路楚州;南宋紹興三年復屬泰州,後屬寶應州。
元初鹽城屬江北淮東道,至元中屬河南江北行省淮安路,元末為張士誠所據。
明初屬直隸應天府,後屬南京(南直隸)淮安府。清初屬江南省,康熙六年江南省東西分省劃歸江蘇省,仍屬淮安府。
『陸』 鹽城市名的由來
因「環城皆鹽場」更名鹽城。
西周前為「淮夷」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始建鹽瀆縣。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因「環城皆鹽場」更名鹽城。南北朝先設射陽郡,後改鹽城郡。
唐武德七年(624年),廢射州復鹽城縣,屬楚州;乾元元年(758年),置鹽城監以管楚州鹽務。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劃屬泰州並設海陵監駐東台場,以監管南北鹽場,東台名始見史書。
1949年5月,蘇皖邊區一、五分區改為泰州行政區和鹽城行政區,鹽城行政區轄鹽城、鹽東、建陽、阜寧、阜東、射陽、濱海、淮安、漣東9縣,東台、台北屬泰州行政區;11月,鹽東、阜東分別並入射陽、濱海。
1950年1月起,東台、台北劃屬鹽城行政區;6月,漣東縣劃屬淮陰行政區。1951年7月,台北縣更名大豐縣,建陽縣更名建湖縣。1953年1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鹽城專區轄鹽城、東台、大豐、建湖、射陽、阜寧、濱海和淮安8縣。1954年10月,淮安縣劃歸淮陰專區。
『柒』 淮鹽的歷史由來
淮鹽因淮河橫貫江蘇鹽場而得名。江蘇鹽場分布在北起蘇魯交界的綉針河口,南至長江口這一斜形狹長的海岸帶上,跨越連雲港、鹽城、淮安、南通4市的13個縣、區,佔地653平方公里。江蘇海岸帶有全國最偉廣闊的沿海灘塗,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適宜於海鹽生產。淮鹽產區是中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
早在吳王闔閭(前514年)時代,江蘇沿海就開始煮海為鹽,漢武帝招募民眾煎鹽,刈草供煎,燃熱盤鐵,煮海為鹽,晝夜可產千斤。唐代開溝引潮,鋪設亭場,曬灰淋鹵,撇煎鍋熬,並開始設立專場產鹽。到宋代,煮海為鹽的工藝已很成熟。《通州煮海錄》記載:「煎制海鹽過程,分為碎場、曬灰、淋鹵、試蓮、煎鹽、採花等六道工序。」至元代江蘇鹽業已發展到30個鹽場,煮海規模居全國首位。特別是明代江蘇鹽業由煎鹽發展到曬鹽。《明史·食貨志》記載:「淮南之鹽煎,淮北之鹽曬。」這說明早在500年前,江蘇海鹽就有煎鹽和曬鹽兩種生產技術。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塑曬結晶新工藝試驗成功,同時在全省各鹽場推廣使用,產生一次新的重大的技術革命和飛躍,使江蘇海鹽生產進入穩產、優質和高產的發展新階段。『
淮鹽以巨大的課稅財源備受歷代朝廷和政府的關注。在奴隸社會是奴隸獻給奴隸主的貢品之一,在封建社會是國家的重要財源。唐、宋以來,鹽課常占國家整個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而兩淮鹽課又佔全國鹽課收入之首。清順治年代,兩淮鹽稅收入佔全國鹽稅總數的62%。民國時期,兩淮鹽稅佔全國鹽稅收入三分之一以上。因而在經濟不發達時代,封建統治者都把發展鹽業作為充實國家財源的主要手段。解放戰爭時期,江蘇鹽業曾是革命軍隊的重要經濟支柱,兩淮鹽場曾有「華東金庫」之稱。建國後,特別是1984年9月,國務院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鹽稅條例實施細則》,進一步完善了稅制,取消了一切雜稅,稅率也保持了穩中有降。
由於淮鹽的突出地位,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淮鹽資源是帝國主義列強掠奪的重要目標。民國時期,袁世凱以鹽稅、關稅作為抵押,向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借款,鹽稅由此落入洋人之手。外國銀行團通過稽核所大幅度提高稅額,從兩淮鹽稅、鹽價中竭力搜刮。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兩淮鹽場遭受了天災人禍的空前劫難,鹽業生產受到極大影響。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也先後進入蘇北、蘇中,部分鹽場回到人民手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江蘇鹽場廣大軍民同日本侵略軍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許多志士為鹽場的解放獻出了生命,廣大鹽工、鹽民恢復發展鹽業生產,組織好鹽稅收入,支援前線,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提供了重要財源。
『捌』 木鹽樹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在黑龍江省與吉林省交界處,有一種六七米高的樹,每到夏季,樹乾熱得就像出了汗。
汗水蒸發後,留下的就是一層白似雪花的鹽。人們發現了這個秘密後,就用小刀把鹽輕輕地刮下來,回家炒菜用。
據說,它的質量可以跟精製食鹽一比高低。於是,人們給了它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叫木鹽樹。
『玖』 江蘇鹽城名字由來
地名由來: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里遍地皆為煮鹽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時更名為鹽城縣,「鹽城」之名使用至今。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
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
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時,「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9)後鹽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今天的鹽城市,習慣上人們仍稱「鹽阜地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戈寶權有一題詞,對鹽城的解釋恰如其分:「鹽城,鹽城,顧名思義,是出產鹽的名城。
春秋吳越爭霸,夫差自中原退師南返之時,封其民於江淮之間,這是古鹽城境有史記載的首次移民。伴隨著沿海人口的不斷增加,加之土著的鹽阜先民在漁獵采貝藉以維持生計的同時,已經開始利用臨海之利,汲海水而煮鹽,海鹽生產初具規模,遂於戰國時期開始設置鹽場。因此,古有「煮海之利,重於東南,而兩淮為最」之說。
『拾』 為什麼我們古人把鹽稱為鹽巴呢
這是由於我國最早出現生產鹽的地方是位於長江中下游的遠古巴人,他們最早是鹽場的主人,也是我國最早開始治鹽的一批人,因為他們的名字帶有一個巴字,所以在後來人們叫鹽的時候,也就交成了鹽巴吧。
在中國古代的一些著作當中,也可以看到鹽的樣子,有一些古人對鹽的作用也做了很好的解釋,認為也有著可以止痛神清氣爽的作用。但是在我們現在看來,幾乎沒有這個作用,是因為我們每天食用的食物當中都有很多的食鹽。如果一個人幾天不吃鹽的話,肯定會變得虛弱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