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真实姓名是三个字的有几个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真实姓名是三个字的有:
张世平:一回,中山贩马商人。
程远志: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所杀。
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
曹文叔:一百七回,曹爽从弟。
崔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
郭常子:二十八回,盗关羽马。
郭攸之:九十一回,蜀侍郎。
黄承彦:三十七回,诸葛亮岳父。
胡车儿:十六回,张绣之偏将,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
蒋义渠:三十一回,袁绍将。
李春香:五十七回,黄奎妾,告密被操斩。
娄子伯:五十九回,京兆人,隐居终南山,道号梦梅居士。
马元义:一回,黄巾军,为何进斩。
马日磾:七回,太傅。
孟公威:三十七回,汝南人,诸葛亮友。
庞德公:三十五回,襄阳人,字山民,庞统之叔。
裴元绍:二十八回,旧为黄巾军,与周仓占卧龙山,为赵云误杀。
濮阳兴:一百二十回,吴丞相。为孙皓斩。
秦庆童:二十三回,董承家奴,向操告密。
单子春:六十九回,汉琅琊太守。
眭元进:三十回,袁绍将。为曹兵所杀。
石广元:三十七回,颖川人,诸葛亮友。
王子服:二十回,汉侍郎,衣带诏事发,为操杀。
吴子兰:二十回,汉昭信将军,衣带诏事发,为操杀。
武安国:五回,孔融部将,使锤,为吕布断手腕。
辛宪英:一百七回,辛敞姊。
刑道荣:五十二回,零陵上将,为赵云杀。
严白虎:十五回,东吴德王,为董袭杀。
杨大将:十五回,袁术将,长史。
尹大目:一百七回,魏殿中校尉。
吕伯奢:七回,操伯,被操杀。
2. 三国里三个字名字的人有哪些
程远志: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所杀。 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 曹文叔:一百七回,曹爽从弟。 崔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 郭常子:二十八回,盗关羽马。 郭攸之:九十一回,蜀侍郎。 黄承彦:三十七回,诸葛亮岳父。 胡车儿:十六回,张绣之偏将,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 蒋义渠:三十一回,袁绍将。 李春香:五十七回,黄奎妾,告密被操斩。 娄子伯:五十九回,京兆人,隐居终南山,道号梦梅居士。 马元义:一回,黄巾军,为何进斩。 马日磾:七回,太傅。 孟公威:三十七回,汝南人,诸葛亮友。 庞德公:三十五回,襄阳人,字山民,庞统之叔。 裴元绍:二十八回,旧为黄巾军,与周仓占卧龙山,为赵云误杀。 濮阳兴:一百二十回,吴丞相。为孙皓斩。 秦庆童:二十三回,董承家奴,向操告密。 单子春:六十九回,汉琅琊太守。 眭元进:三十回,袁绍将。为曹兵所杀。 石广元:三十七回,颖川人,诸葛亮友。 王子服:二十回,汉侍郎,衣带诏事发,为操杀。 吴子兰:二十回,汉昭信将军,衣带诏事发,为操杀。 武安国:五回,孔融部将,使锤,为吕布断手腕,辛宪英:一百七回,辛敞姊。 刑道荣:五十二回,零陵上将,为赵云杀。 严白虎:十五回,东吴德王,为董袭杀。 杨大将:十五回,袁术将,长史。 尹大目:一百七回,魏殿中校尉。 张世平:一回,中山贩马商人。
3. 三国演义里姓名一共三个字的人有哪些
如下:
程远志: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所杀。
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
曹文叔:一百七回,曹爽从弟。
崔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
郭常子:二十八回,盗关羽马。
郭攸之:九十一回,蜀侍郎。
黄承彦:三十七回,诸葛亮岳父。
胡车儿:十六回,张绣之偏将,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
蒋义渠:三十一回,袁绍将。
李春香:五十七回,黄奎妾,告密被操斩。
娄子伯:五十九回,京兆人,隐居终南山,道号梦梅居士。
马元义:一回,黄巾军,为何进斩。
马日磾:七回,太傅。
孟公威:三十七回,汝南人,诸葛亮友。
庞德公:三十五回,襄阳人,字山民,庞统之叔。
裴元绍:二十八回,旧为黄巾军,与周仓占卧龙山,为赵云误杀。
濮阳兴:一百二十回,吴丞相。为孙皓斩。
秦庆童:二十三回,董承家奴,向操告密。
单子春:六十九回,汉琅琊太守。
眭元进:三十回,袁绍将。为曹兵所杀。
石广元:三十七回,颖川人,诸葛亮友。
王子服:二十回,汉侍郎,衣带诏事发,为操杀。
吴子兰:二十回,汉昭信将军,衣带诏事发,为操杀。
武安国:五回,孔融部将,使锤,为吕布断手腕,辛宪英:一百七回,辛敞姊。
刑道荣:五十二回,零陵上将,为赵云杀。
严白虎:十五回,东吴德王,为董袭杀。
杨大将:十五回,袁术将,长史。
尹大目:一百七回,魏殿中校尉。
张世平:一回,中山贩马商人。
http://wenku..com/link?url=Kx2sKNH8idHdIwbSU_wK0Gtsq9J7GEad_Ggae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东汉末年的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家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本书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和人物性格与《三国志》基本相同,是在固定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发挥,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本书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夸张、美化、丑化等等。
4. 为什么三国里很少有三个字的名字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
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
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5. 三国演义有三个字的人名有哪些
石广元,崔州平,裴元绍,武安国,胡车儿,成公英,吕威璜,辛宪英,刑道荣,孙尚香,孙鲁班,高堂隆,张春华,张曼城,郭攸之,程远志,黄月英,蒋一渠,戏志才,钟离牧,韩吕子,严白虎,这些事单姓,复姓的诸葛家族,司马家族,太史家族,公孙家族,夏侯家族,皇普嵩,
艾玛打的累死我了
6. 三国时期里面有没有三个字的名字
曹安民:曹操之侄,在宛城之战被杀;
2、单子春:魏国琅牙太守,曾誉年轻时的管轲为“神童”;
3、辛宪英:辛毗之女;
4、尹大目:魏国殿中校尉,曹爽亲信;
5、傅士仁:关羽部将,投降东吴;
6、郭攸之:蜀汉大臣,“贞亮死节之臣”;
7、黄承彦:诸葛亮岳父;
8、刘元起:刘备之叔,曾资助青年刘备;
9、刘德然:刘元起之子;
10、裴元绍:欲夺赵云战马被杀;
11、孙尚香:刘备夫人;(这个有待考证,志只有孙氏一称,而又有孙仁一说。)
12、程远志:黄巾军将领,被关羽所杀;
13、韩吕子:袁绍部将,在乌巢被杀;
14、胡车儿:张绣部将,偷走了典韦的双戟;
15、胡赤儿:董卓女婿牛辅的心腹,杀死牛辅投吕布反被杀;
16、蒋义渠:袁绍部将;
17、李春香:黄奎之妾,黄与马腾定下诛曹之计,被她出卖,反为曹所斩;
18、刘子扬:鲁肃同乡;
19、娄子伯:隐士,曾教曹操筑城之法;
20、吕伯奢:曹操之父旧交,为操所杀;
21、吕威璜:袁绍部将,在乌巢被杀;
22、马日(石+单,音低):东汉大臣,王允欲杀蔡邕,他曾劝阻;
23、马元义:黄巾军组织者之一,因叛徒出卖被杀;
24、秦庆童:董承家奴,向曹操告密;
25、眭元进:袁绍部将,在乌巢被杀;
26、王子服:东汉大臣,与董承密谋诛曹被杀;
27、卫仲道:蔡文姬前夫,早卒;
28、吴子兰:东汉大臣,与董承密谋诛曹被杀;
29、武安国:孔融部将,为吕布所伤;
30、邢道荣:刘度部将,被赵云所杀;
31、严白虎:盘踞江东,为孙策所败;
32、杨大将:袁术亲信;
33、张世平:商人,曾资助刘、关、张;
34、庞山民:庞德公之子,《三国演义》误为庞德公字山民。
以上这些人里肯定有不少的双名其实是字,但无法查证,还有三个拿不准的:
1、濮阳兴:吴国大臣,因为劝谏孙皓被杀,这个可能是复姓;
2、崔州平:隐士,估计是字;
3、庞德公:隐士,估计是尊称。
4、士孙瑞:东汉大臣,与王允合谋诛董,应该也是复姓;
此外,石广元名韬,孟公威名建,肯定不在其列,崔州平的名字查不出来。乌桓触其实是袁绍部将焦触,《三国演义》中误与地名相连。
还有几个少数民族的,都不能算,不过我把名字为三字的列在后面:
董荼那、沙摩柯、兀突骨、彻里吉、轲比能、阿会喃
7. 三国中有三个字的名的吗
有
1、庞德公:三十五回,襄阳人,字山民,庞统之叔。
2、裴元绍:二十八回,旧为黄巾军,与周仓占卧龙山,为赵云误杀。
3、濮阳兴:一百二十回,吴丞相。为孙皓斩。
4、秦庆童:二十三回,董承家奴,向操告密。
5、单子春:六十九回,汉琅琊太守。
6、眭元进:三十回,袁绍将。为曹兵所杀。
7、石广元:三十七回,颖川人,诸葛亮友。
8、王子服:二十回,汉侍郎,衣带诏事发,为操杀。
9、吴子兰:二十回,汉昭信将军,衣带诏事发,为操杀。
10、刑道荣:五十二回,零陵上将,为赵云杀。
11、严白虎:十五回,东吴德王,为董袭杀。
12、杨大将:十五回,袁术将,长史。
13、程远志: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所杀。
14、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
15、曹文叔:一百七回,曹爽从弟。
16、崔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
17、郭常子:二十八回,盗关羽马。
8. 三国时期有谁的名字是三个字的(复姓,女性名除外)
确定名字为三个字的:1.郭攸之,名攸之,字演长;2.邢道荣,名道荣,字育森;3.王子服,名子服,字子由;4.马日磾,名日磾,字翁叔;5.武安国,原名武大,后改为武安国,字天下;6.黄月英,名月英,无字;7.孙尚香,为戏剧《甘露寺》中的虚构人名,本名孙仁献,无字(《三国演义》中误记作“孙仁”);8.秦庆童,名庆童,无字(既董承家奴,向曹操告密的那个);9.李春香,名春香,无字(既黄奎之妾,与苗泽私通的那个);10.夏侯令女,名令女,无字(《三国演义》中误写为“夏侯令之女”)。二.名字在《三国》中为三个字出现,但实际后两字是字,不是本名的:1.蔡文姬,名琰,字文姬;2.石广元,名韬,字广元;3.孟公威,名建,字公威;4.黄承彦, 名承,字承彦;5.娄子伯,名圭,字子伯;6.辛宪英,名不详,字宪英;7.曹安民,名不详,字安民;8.崔州平,名不详,字州平;9.庞德公,名不详,字德公;10.吕伯奢,名不详,字伯奢;11.卫仲道,名不详,字仲道;12.刘子扬,名不详,字子扬;13.刘元起,名不详,字元起;14.刘德然,名不详,字德然;15.曹文书,名不详,字文书。三.名字在《三国》中为三个字出现,但寻遍史书、传记、演义,始终不见本名、表字,不可考证的:1.戏志才,表字不详(一说戏志才名忠,字志才);2.韩吕子,表字不详;3.蒋义渠, 表字不详;4.眭元进, 表字不详;5.吕威璜, 表字不详;6.单子春,表字不详;7.马元义,表字不详;8.吴子兰,表字不详;9.程远志,表字不详;10.裴元绍,表字不详;11.张曼成,表字不详;12.胡车儿,表字不详;13.庞山民,表字不详(庞德公之子,《三国演义》误为庞德公字山民);14.李文侯,表字不详;15.北宫伯玉,复姓北宫,表字不详。四.名字在《三国》中为三个字出现,但是属于被理解有误的几个特殊情况:1.成公英,复姓成公,名英,表字不详;2.严白虎,白虎为其绰号,本名不详,表字不详;3.傅士仁,姓士,名仁,字君义,《三国演义》中误记作“傅士仁”;4.刘三刀,三刀为其别名,本名刘刕,字寒刃(一说本名刘翥,字仲翔);5.胡赤儿,本意指的是一个叫“赤儿”的月支胡人(胡赤儿为“支胡赤儿”的误写;支胡,为“月支胡”的简写);6.杨大将,名弘,表字不详,《三国演义》中误记作“杨大将”;7.士孙瑞,复姓士孙,名瑞,字君荣;8.濮阳兴,名阳兴,字子元。
9. 三国演义中姓名是三个字的人是谁
三个字的有诸葛亮、诸葛瑾、司马懿、司马昭、夏侯惇等。
1、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2、诸葛瑾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经弘咨推荐,为东吴效力。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称为“神交”,并努力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3、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
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73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4、司马昭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四,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5、夏侯惇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常常出敌不意,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
后率军征伐关中与凉州,斩梁兴、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族、氐族、屠各等外族势力,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在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战死,谥曰愍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诸葛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诸葛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司马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司马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夏侯渊
10. 《三国演义》里的人名(只限3个字的)
汉代起名的规矩,单名为贵,双名为贱。所以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基本没有双名的,名都是一个字。而你要人名是三个字的,而刘玄德这样的肯定不和你的要求,你要的明显是姓+名是三个字的,所以就需要从复姓里面找。
夏侯惇 夏侯渊 夏侯霸 夏侯楙 司马懿 司马师 司马昭 公孙瓒 公孙越 公孙康 公孙渊 诸葛瑜 诸葛亮 诸葛均 诸葛恪 诸葛诞 皇甫嵩 惇于琼 太史慈 武安国(这货真正的姓是武安)
当然不是复姓的也有,不过很多都和字给混了,比如黄承彦、吕伯奢、卫仲道、吴子兰这样的其实都是姓+字。真正名是两个字的,肯定都是从贫民中起家的,比如裴元绍、程远志、胡车儿、严白虎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