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国中名字是两个字有哪些人
王莽改制,强行规定成年男子必须单名双字。到东汉末年,基本都是这种情况。
三国时期,见于记载有些人起名是两个汉字。这里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女性:如张春华、王元姬、孙鲁班。
第二种其实还是一个汉字,由于复姓少见,使人产生错觉,如高堂隆、成公英、仲长统、胡母班。
第三种是翻译的名字,如步度根、沙摩柯、轲比能。
第四种是允许使用的例外双名情况:用带有福气的词语取名,如音乐家左延年、秦朗之父秦宜禄、田豫之子田彭祖。效仿前朝知名人物魏无忌、霍去病、刘病已取名的,应该也不在少数。
第五种是记录者不知道此人的名,只知道他的表字,如刘备叔父刘元起、曹操谋士戏志才,也不排除要避讳而故意这样记载的可能性。
第六种是表字名气太响,世人甚至他自己都只呼表字,不再称名,史书也隐去不记。如孔明岳父黄承彦。这类人物南朝很多,最著名者兰陵王高长恭。
第七种可能是贱民出身,从小无名,只有绰号,如严白虎、张飞燕。
第八种是文学作品虚构人物,如关羽的手下败将程远志、赵云的手下败将邢道荣。
冷知识: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冤死之后,后人隐姓逃走,改姓武安。在传统戏曲里,白起所用的武器是链子双锤。所以虚构的虎牢关前吕布的手下败将武安国,还真不好说是不是双名人物。
Ⅱ 三国演义两个字的人物名字
关 羽
张 飞
Ⅲ 三国时期的人物名字为什么都是两个字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几乎全是单名,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其实这种潮流从西汉灭亡一直持续到五胡乱华,当时的中国人都热衷于起单名。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先秦以来,流行单名,但不排斥双名。数数先秦各代的统治者,就不难发现人们喜欢单名。但双名的也不少。
2、孔子在修订春秋时,说到“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然后《公羊传》为这句话作注时说“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意思是仲孙忌本来叫仲孙何忌,为何孔子写成了仲孙忌呢?是因为孔子讥讽他名为双字,所以故意省去一个何字,成为单字。双名是不符合礼法的。
其实双名在当时也是符合礼法的,公羊传这么说有点牵强,我估计是孔子无意漏掉了一个字罢了。但孔圣人的这么随意的失误,就被后人理解成为孔子不喜欢双名了。
3、到了穿越大师这里了。王莽建立新朝,进行“托古改制”,从先秦时代文化为自己的改革寻找灵感。王莽改了很多,其中包括名字。比如他把叫了几百年的匈奴单于改成了“降奴服于”,把匈奴改为“恭奴”;他又把高句丽改名为“下句丽”,不知道他是想故意挑起战争还是心血来潮,反正双方因此打了起来。
4、都给少数民族改名字了,当然少不了新朝子民。王莽的长孙叫王宗,估计是想当皇帝憋不住了,在家里偷偷的准备了玉玺、龙袍等僭越物品。王莽知道后大怒,王宗被迫自杀。事后,王莽说“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说的是,我这孙子王宗本名为王会宗,依据制度(制作)改名为王宗,现在他犯下了大不敬之罪,所以恢复他王会宗的名字,以示惩罚。
本来当时社会上虽然单字为主,但双字也很多,经过王莽这么一折腾,人们就基本不敢起双名了,于是单名成为绝对主流。
5、虽然刘备、曹操、孙权、关羽、张飞、赵云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都是单名,但三国时代也有“杀马特”非主流,敢于起双名。(诸葛、司马、皇甫、淳于、太史这种复姓不在其列)
最出名的,当属诸葛亮喜爱的好同志之一郭攸之,郭攸之,字演长,南阳人。他有名有字,所以能够证明郭攸之同志是三国时代实打实的敢于起双名的非主流之一。
除此之外,曹魏大将田豫给自己的儿子也起了双名――田彭祖,彭祖是我国传说中的长寿之人,田豫起这么个名字估计是他儿子小时候得过大病,叫个彭祖,希望他能长命百岁。
孙权的两个公主也是双名:大女儿孙鲁班,字大虎;小女儿孙鲁育,字小虎。
还有存疑的,比如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承彦,我认为是字,而不是名,但史书并未记载其姓名,所以存疑。如曹操早期的谋士戏志才,志才也应该是字,不是名。如袁绍手底下驻守乌巢的几个将军,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等,我认为元进、莒子、威璜也是字,而不是名。
还有一些是《三国演义》虚构的人物,比如岭南大将邢道荣、北海高手武安国等,就不说什么了。
Ⅳ 三国中的人物有没有名字是两个字的人
刘备曾经受国舅董承之托,领受了密谋诛杀曹操、兴复汉室的“衣带诏”。而一同计划此事的人中,就有名叫王子服的大臣。不过,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承遂与刘备同谋,未发,会备出征,承更与偏将军王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结谋。”可见,王子服的原名其实是王服,王子服一名应当是罗贯中的谬误。
和王子服类似的,还有在张绣降而复叛中杀死典韦的胡车儿,此处的“胡”应当是代表少数民族出身的用语,车儿则是少数民族名的音译。在吕蒙袭杀关羽的过程中,向东吴投降的傅士仁,在史书中也是“士仁字君义,广阳人也。”可见傅是罗贯中添加的,他本名就叫士仁。
而《三国演义》中没有记载错误,在史书中仍是两字名的人物,则有蜀汉大臣郭攸之、东汉太傅马日磾、在刘备刚起兵时给予资助的商人张世平等等。毕竟在东汉建立后,单字名只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强制措施。
Ⅳ 在括号里填上三国演义中的两个字的人物名字
千疮百(孔明)目张胆 咬紧牙(关羽)扇纶巾
纲举目(张飞)针走线 信口雌(黄忠)心耿耿
孝子贤(孙权)宜之计 黄钟大(吕布)衣蔬食
Ⅵ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名字为什么大部分都是两个字的
1、王莽之前的人名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
2、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
3、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历史上整个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极少,问题出在王莽身上。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大搞迷信,大搞复古,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等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及了。于是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王莽怒不可遏,人死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
Ⅶ 三国演义中两个字的人
两个字名字的人很多啊……不知道你具体指的是哪个……
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刘晔、蒋济、陈群、华歆、钟繇、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杜畿、田畴、王修、杨修、辛毗、杨阜、田豫、王粲、蒯越、张继、杜袭、枣祗、任峻、陈矫、郗虑、桓玠、丁仪、丁廙、韩暨、韦康、邴原、赵俨、娄圭、贾逵、陈琳
张辽、徐晃、夏侯惇、夏侯渊、庞德、张郃、李典、乐进、典韦、曹洪、曹仁、曹彰、曹纯、于禁、许褚、吕虔、李通、文聘、臧霸、郭淮、钟会、邓艾、曹休、张燕、张绣、朱灵、路昭、史涣、韩浩、王凌、孙礼、秦朗、郑文
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庞统、法正、许靖、马良、徐庶、陈震、杨仪、费祎、蒋琬、孟优、黄皓
马超、黄忠、赵云、魏延、关平、周仓、关兴、张苞、陈到、李严、姜维、廖化、马谡、马岱、陈式、雷铜、吴兰、王平、任夔、张翼、马忠、张南、冯习、傅佥、关索
陆逊、张昭、张紘、鲁肃、虞翻、顾雍、陆凯、骆统、周鲂
周瑜、吕蒙、甘宁、程普、黄盖、韩当、周泰、蒋钦、丁奉、徐盛、陈武、凌操、凌统、潘璋、朱然、孙桓、马忠、孙韶、朱桓、夏恂、周平、全琮、于诠
张角、何进、董卓、袁绍、吕布、袁术、刘表、刘璋、马腾、张鲁、韩遂、公孙瓒、韩馥、刘岱、王匡、张邈、孔伷、陶谦、鲍信、桥瑁、袁遗、孔融、张超、张杨、刘度、赵范、金旋、韩玄
张宝、张梁、邓茂、赵弘、韩忠、孙夏、管亥、何仪、刘辟、龚都、高升、张闿、韩暹、李乐、杨奉
董承、李儒、陈宫、田丰、沮授、审配、许攸、郭图、逢纪、辛评、荀谌、辛毗、陈登、蒯良、王累、韩胤、沮鹄、杨弘、阎象、蒯越
伍孚、李傕、郭汜、颜良、文丑、潘凤、俞涉、穆顺、华雄、牛辅、张济、樊稠、胡轸、胡车儿、李肃、高顺、张任、高览、曹性、闵纯、纪灵、马休、马铁、高览、袁谭、袁熙、袁尚、高干、麴义、吕翔、吕旷、韩猛、焦触、张南、马延、雷薄、张勋、陈纪、桥蕤、郝萌、侯成、宋宪、魏续、成廉、蔡瑁、张允、黄祖、苏飞、吕公、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
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吕伯奢、普净、华佗、于吉、左慈、吉平
Ⅷ 三国演义里的人物的名字为什么都是两个字
看看下文的解释:
为什么汉朝的皇帝王爷们名字大多都是只有两个字?
西汉的皇帝不全是用单名,双字名也有几位,但东汉不管是皇帝还是平民大多都是单字名。
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王莽这个人对“名”特别重视,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弄得人不知所措。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民族战争。王莽对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汉书·王莽传》又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是说,匈奴单于依顺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个字。可见,当时不但有禁止使用双字名的法令,而且还影响到了匈奴。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Ⅸ ·为什么《三国演义》里人名都是2个字·
两个原因:一是避讳礼制,二是“王莽改制”。
《三国演义》的出场人物,有人做过统计分类,其中有名有姓者共1092人,有姓无名者40人,无名无姓,但在书中有活动和涉及具体情节者27人。
有几个人物出场不多,姓名不全,却容易记住。一是有名无姓的貂蝉,按杂剧里貂蝉的表白,她原是山西忻州木耳村人,姓任,父亲任昂,自己小名唤作红昌。汉灵帝选拔为宫女,职掌貂蝉冠,因而得名貂蝉。二是有姓无名的大乔、小乔,东吴的这对美女,没见有人提起她们叫什么。三是无名无姓只有个官衔:督邮,他说刘备“诈称皇亲”,想索取贿赂,没想到挨了张飞的一顿臭揍。
《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姓氏(包括10种复姓)共220种。张姓最多,有71人;刘姓次之,61人;王姓再次之,48人。孙、李、曹、陈、杨、韩、赵,均在20人以上。有的姓氏很生僻。
“三国”人物绝大多数是单名,取双名的印象中只有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三国时期,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清一色的都用单名,这种现象与两点有关。一是避讳礼制。先秦的《礼记·曲礼》规定“二名不偏讳”,意思是说:如果两字为名,只讳言其一字,另一字可不讳。随着避讳制度的渐趋严密,“二字不偏讳”也成非礼了,不如“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二是“王莽改制”。西汉末年,王莽上台之后,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均不得买卖;还曾屡改币制,更改官制,改了官名改地名,改了地名改人名,他下达了禁止使用二字名字的法令。
《汉书·王莽传》载:“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黄金币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制。’”这则史料告诉我们,王莽做了皇帝后,派遣使者携带金银财宝送给匈奴的单于。单于回复说:听说中国取消二字名,我原名囊知牙斯,现在改名为知,以服从“圣制”。
王莽取消双名而主用单名的制度,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成后来东汉、三国等朝代取单名之风达300余年之久。王莽的长孙王宗本名叫王会宗,此人觊觎祖父大位,事败自杀,王莽在宣布对他的处理时还不忘名字的事,指定恢复他的原名,用双名表示惩罚。
Ⅹ 《三国演义》中几乎所有人物的名字都是单个字,有没有两个字的人呢
这是与古代的姓名命名礼制有关,姓.名.字是三个不同的意思。姓代表着家族的符号,孩子出身时就会冠姓,是中国家天下的一种表征。名是父母给子女起的称呼,一般非家族中人直呼其名是对对方的一种不尊重。字是家族中长辈(不一定是父母,爷爷或者族老可能性更大)在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也有十二或十六冠礼)正式起的称呼,所以古时女子有名但无字。
其四、少数民族音译,这个严格来说并不能计较字数了,不止三个的也有,少数民族当时都有自己的文化,名字也都是音译过来的,比如沙摩柯、丘力居,于夫罗,轲比能,北宫伯玉,金环三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