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的地名是根据什么命名的
各个地方的地名是根据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性得出来的。具有指定性和社会性。
地名命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地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据。
② 中国地名的划分跟是如何起名跟得名
下地名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是各民族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活化石”。我国一些市县地名的得名来自各种因 素,有的地名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地名与历史和地理地貌有关,有的与神话传说有关。了解地名的历史形成过 程,可以帮助熟悉和记忆地名。现将一些市县地名名称由来简述如下:
江西[赣]
赣州 因东有章水,西有贡水,市在二水之间,二水之名合为“赣”字,因以得名。
景德镇 宋真宗景德年间,因此地烧御用瓷器上有“景德年制”字样,故改名“景德镇”。
婺源 因位于婺水之源故名。
分宜 以分处宜春县而得名。
横峰 以县北有横峰山而得名。
浙江[浙]
杭州 传说大禹治水时到了这里,舍航登陆,“航”“杭”同音,故叫“杭州”。
宁波 由于下属有个定海县,取“海定则波宁”之意故名。因境内有甬江,故又简称“甬”。
绍兴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升越州为府,以年号而得名“绍兴”。
江苏[苏]
南京 因战国时楚国在此筑城置金陵邑,故名金陵。三国吴时称建业,又叫石头城。晋时称健康。明肛称南京。 清时为江宁府治,故简称“宁”。
苏州 以姑苏山而得名。
无锡 周、秦时盛产铜锡,至汉代,锡开采完,故名“无锡”。
扬中 因位于扬子江中故名。
连云港 因位于云台山和东西边连岛之间,取两者之中的一字而命名。
淮阴 因地当古淮河之南故名。
江阴 因位于长江之南得名。
泗阳 位于古泗水之北故名。
溧阳 在古溧水之北得名。
海门 因地处长江北岸入海口附近而得名。
河南[豫]
开封 相传春秋郑庄公命筑开封城,作为囤粮储粟之地,取开拓封疆之意故名。
修武 在商代名宁邑,周武王伐纣,由孟津渡河向东,到此遇雨,歇兵三日,即将宁邑改称修武。
偃师 相传周武王伐纣,功成旋师,至此筑城,息偃戎师,故名偃师。
鄢陵 以古鄢陵塔而得名。
山西[晋]
河曲 因位于黄河转弯处,取“黄河千里一曲”之义而得名。
介休 相传春秋时晋侯介之推,不言禄,乃偕其母隐于介山至死不出。故名“介休”。
神池 以神池而得名。
闻喜 相传汉武帝至此,闻南越破,乃置闻喜县。
山东[鲁]
济南 因城在古济水之南故名济南。济南自古有七十二泉,因而被誉为“泉城”。
烟台 明朝为海防要地,设烽台,防倭寇,故名烟台。
河北[冀]
河间 因处于水涸断流的滹沱河上,子牙河在境内流过,县城位于二河之间而得名。
围场 旧名木兰围场(“木兰”乃哨鹿之意),为清代统治者狩猎地,光绪初年即以“围场”为名。
福建[闽]
福州 福州之名始于八世纪唐开元时,因州西北有福山而得名。又因市内多植榕树而又称“榕城”。
其他
合肥[皖] 以肥水出紫蓬山,分为两支,流至此地后合二为一,故名“合肥”。
洱源[滇] 因位于洱海之源故名。
武汉[鄂] 武汉包括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武昌,东汉献帝时,孙权取“因武而昌”之意而得名。汉口,以位于 汉水入江之口而得名。解放后1949年设武汉市。
贵阳[黔] 因明代先后为贵筑司,贵筑乡,清代为贵筑县,因而贵阳简称“筑”。
银川[宁] 银川地名来自对贺兰山与黄河之间渠道纵横、田园密布的“塞上江南”美好地理景象的描述。又称宁夏城,简称“银城”。
湟源[青] 因位于湟水之源故名。
重庆[川] 隋唐时名渝州故简称“渝”。宋代名恭州,是宋光宗赵淳未登位时的驻地,赵淳登位后将恭州 改名“重庆”。
昆明[滇] 因古滇族之一昆明族得名。
神农架[鄂] 相传远古时代神农,曾在此定居种田,遍尝百草,采药治病。由于山势高峻,峭壁林立,即使 神通广大的神农氏也只能搭架而上,因此有“神农架”之名。
赤峰[蒙] 以境内有赤色孤峰而得名。
岫岩[辽] “岫”指有穴的山,岫岩县位于黄海之滨,因受海潮冲击岩石形成许多洞穴,因此而得名。
无为[皖] 三国时,曹操与孙吴相争,筑城于此后因攻吴无功,乃名无为城。
黄陵[陕] 相传城北桥山有黄帝衣冠冢,因以为名。
柳州[桂]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谪居于此,为了纪念他,因以为名。
纪念革命先烈的地名:
中山市(广东省) 原名香山县,是1925年为纪念我国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
靖宇县(吉林省) 对不起,只查到这么多而已....
③ 中国地名怎么取的
地名的由来有很多种,主要是人们通常赋予地名的含义。总结起来大概有五种不同类型的命名,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本质特点。
第一、根据社会发展水平的发展,知识的累积,经过传播和筛选最后得到命名;
第二、以一个时代的象征而命名;
第三、反应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特点等命名;
第四、根据当时的自然现象、人文特征等命名;
第五、根据他的本质特点来命名(主要是指地理的专用名词、空间位置、社会方面的影响等等)。每个地方命名都有他不同的深意。
就比如北京从古至今有很多个名字,比如燕都、幽州、京城、南京、大都、北平、京师等等,“燕都”根据记载是在公元前1122年,在周武王灭商朝以后,因为古代为燕国的都城是根据他的时代象征来命名。“幽州”是以北方阴冷,所以以幽冥为号。古代又分为九州,当然就叫“幽州”,是根据自然现象来命名。
“京城”在中文中的意思也就是国家首都的意思,就是根据他的本质特点来命名。“南京”在辽代根据当时少数民族的特点建立了有五个大都城,分别为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当时的南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这是根据民族风俗习惯和心理特点来命名的。“大都”在元代1272年改称为“大都”,而“大都”在突厥语中的意思是“汗八里”,也就是“大汗的居住处”,也是根据民族的风俗习惯来命名的。“北平”是在朱元璋灭了元朝滞后,才改名的,他的意思就是平定北方,是以一个时代的象征命名的。“北京”是在明朝永乐年,永乐皇帝将北平改为顺天府,建立了北京城。并且正式命名为北京,到现在有600多年的历史。
④ 地名取名文化背景规则方法是什么
拉萨(圣地---藏语)
邯郸(邯郸学步)
浅谈中国地名
从猿到人,由野蛮到文明,造就了人类以语言、文字命名事物的禀性。试看:天上地下,宏观微观,似乎找不到已被人类认识而没有名称的事物,连古代不可能涉足的月球也被富于想象的中国人虚拟出一座“广寒宫”。
人类把许多地理实体标记为一个地名,用来识别不同地域的符号,它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交往的工具,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文化宝藏。而我国存在着大量古地名和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地名。它们遍布在山岭、溪渠、湖塘、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场所、古遗址、古建筑及街巷等处,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的地理标志和生动写照。有的古遗存虽在历史沧桑中湮没了,只留下名称,但后人能凭借这些名称,勾起对历史的记忆而寻觅其踪迹。它是古老的地理座标。大量古老地名的存在,剖视了中国不同时空的文化层面,是展示中华历史的漫漫长卷,也是活生生的时空民生画卷,理应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这是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对地名的物质性、社会性和文化意义的定位。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不仅是世界上地名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其文化底蕴之深厚也非一般国家所能比拟,是一座地名文化资源的“富矿”。而文化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的内容:其一为物质文化,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生产、生活的器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其二为精神文化,包括人们的思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心态等;其三为行为文化,指人闷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文模式;其四为制度文化,表现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社会规范。地名的起因和分类,一般也都从这四个方面谈起。
地名的分类和起源
地名种类繁多,意义各异。在这里只能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种类。而且部分地名分类的界限也比较模糊,既可以说是以姓氏分,也可以说是以地貌分,所以在本文中就不细抠其类别了。
一、以地貌特征或地物命名。
如黑龙江、大横沟、青崖头、石崖只、窑子门、中岔口、岭底、坡头、沙凹、红土坡、苌池、红崖底、窄门只、车箱、磁盆水、宽坪、白石、黑石窑、黄龙头、岑峰等。有典型性的是“四龙村”,它是以背着一条南北走向如龙的山貌与村落所处的地形而命名为黄龙头(龙王头)、黄龙凹、龙潮湾和青龙坡。还有桂林的象鼻山等等。
还有一种格式,是姓氏与地名的结合,为第一种和第二种格式的综合部分。在人口密集、地貌各异的地方,这样的名称不胜枚举。如*家*,一般第一个*是姓氏,第二个*一般说的是地貌,如沟、梁、峪、陵、丘、阜、畈、墩、乡、亭、聚、坞、壁、垒、戍、堡、镇、铺、集、市、场、务、平、坪、门、砭、碱、寺、塔、咀、店、渠、岭、湾、汇、垴、川、场、窑、城、台、池、坳、屯坎、坟等等。具体如:亢家沟、李家梁、戚家庄、马家砭、肖家汇、梁家寨、蔡家坪、郭村、贺村、路家村、牛家村、傅家垴、贾家峪、郑家沟、刘家坡、赵家岔、郭家坪、苏家岭、袁家梁、王家湾、朱家坟等。
其中如 “岳各庄”这种名称,是由于发音的变化演变过来的。岳各庄其实就是岳家庄而已,这些都是由于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而来的。
先秦时代,华北平原以“丘”、“陵”、“阜”命名的地名很多,这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地貌起伏不平,人们择高地而居以避洪水,“丘”的消逝则说明它们日后被黄河等河水漫流所挟泥沙淤平;两汉时,以“乡”、“亭”、“聚”命名地方,表现了当时的地方基层行政制度;六朝时;坞、壁、垒、戍、堡等地名用字的出现,应与当时豪族大土地所有制以及社会动乱需要防御有关;唐中叶以后,内地出现的“镇”、“集”、“市”反映小商业城市的兴起,“场”、“务”表明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不而”、“不夜”、“不其”等沿海地名常带“不”字,可以认为是“不”这一古代东北滨海民族的发语音造成的,这些凝聚民族、语言史料的地名,对于了解古代的部族迁徙有很大帮助。有些是姓氏+地貌词+子这种格式的,如:牛寨子,郝窑子等。还有如八王坟、公主坟等格式的地名。与地貌和姓氏有关的地名种类繁多,是最常见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河北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 阝)而成为邯郸。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我国的很多地名中都带个“洲”或“州”字,在这里也有必要特别说明一下。
古人在制作了“川”字的基础上,为表达“川”中的小岛,才制作出“州”字。“州”的本义是河道中的小岛(或称沙洲)、水中陆地。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周南·关睢》篇中有“关关睢鸠,在河之州”句。《说文解字》:“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在上古洪荒时代,人们还没有建立行政区划的概念和区划单位,帝尧曾经把“水中高土”“州”划分为九个区域(九州)来进行管理。这就是后人把“州”作为一种行政区划的雏型。但秦、汉前“州”的范围很不确定,有“九州”和“十二州”之说,还有“大九州”之说`。皆传说中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实际上并不存在。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始于京师附近地区外,分境内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置刺史巡视境内。东汉末“州”始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后世“州”作为行政区划或存或废,范围或大或小,但仍沿用至今。当“州”被用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来表示“赤县神州”之后,再用它表“水中陆地”似有欠妥,于是古代文人又在“州”字前面加上一个“氵”部首,用“洲”来替代“州”,让“洲”拥有了“州”原来的涵义,而“州”在现代汉语言中只局限于作地方行政区划名,城市地名。在我国县级以上带“州”或“洲”的城市名称中,除了“株洲市”和“满洲里市”用“洲”以外,其他一般皆用“州”。
二、以家族或族群姓氏命名。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根基,决定了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以及其意识形态。孟子也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因此,以姓氏或族群姓氏命名的村落或城市在中国地名中是最多、最常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宗法社会的人们往往按姓氏聚居,姓氏便成为地名中最富区别意义的亮点。其格式一般*村(乡、县)。如河南省的卢氏县,还有部分村名如姜家、韩家、弥家、李村等。此外还有诸如秦村刘家、秦店张家等格式的村名。
但是,也有地方是反过来的,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三、以方位命名。
如北坡、北社、北娄、北沟、北崖湾;东寨、东垴、东坪、东园、东坡、东山、东拦;南村、南沟、南河、南岭、南社、南流、南峪、南咀、南贝子;西村、西杜、西社、西湾、西峪、西掌、西坡、西垴、西山头;中兰、中庄、中社、中兴道、中心梁等。方位常常还与姓氏相结合,这个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
与“州”一样,“阴”“阳”也是地名中常出现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我们都知道“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中国古代根据《易经》等发端出来的风水堪舆学大有讲究(并非完全迷信,参看《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一期)。因此将地势的起伏等都采用阴阳五行的方式加以描述。
因此,山的南方因为能照到太阳,称为阳,山北称为阴;而水(河)正相反,水北为阳,而水南为阴。但也有例外,湖北汉阳却在汉江的南面,其原因是历史上汉水改道,由汉阳城的南面改到北面,而城市名称未变,所以就形成了一个特例。
四、以植物命名。
如苹果园、枣林沟、榆林垴、麻地沟、杨林窑、香草坪、柏石、芦芽沟、椿树底、檀山沟、杳树坡等。
五、以动物命名。
有鹿峪、马乡、熊坪、鹤山、猫铺、豹川、羊泉、鳌头、骆驼道、獐儿坪、绵羊坡、虾蟆垴、狮子坪等。
六、以神话命名。
有仙人、神泉、石佛、普贤、寺坪、禅房、佛堂、泥河、石牛、神头、观音堂、罗汉堂、降香坪、狮子神、老石神、玉女峰、望夫台等。这些地名的起源都跟某个古老的传说有关,如:
山西神池县——因明代在境内建有神地堡,并在堡西门外有池水,相传其水“出无源、去无迹,旱不涸,雨不盈。名曰神池”而得名。
陕西凤翔县——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簘的华山隐士簘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
狮子神村——传说,一少女路经此地遇虎,呼救,突然跳出雄狮咬死老虎,女得救,狮无踪。村民立狮神庙供奉,易村名为狮子神村。
寺底村——在昔日此地无水,一日忽见白鹿刨乱石,泉水涌出滔滔不绝。故村名曰神泉村。又因村落处于北寨坡“当里寺”之下故俗称“寺底村”。
罗汉堂村——传说,五台山文殊寺运送100尊铁罗汉经此遗失一尊,化人借宿未留而坐化原形,村民建崖堂置其中供奉祭祀,随即更村名为罗汉堂村。
七、源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地名。
即以历史人物或与其相关的历史活动为背景而生成的地名和以一定的历史事件以及某一历史史实为背景形成的地名。如:长仙门、通远门、迎恩门等。
祁县,因春秋时晋国大夫祁奚食邑于此,而得名。
介休(市),因相传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偕田隐居并死于境内之绵山而。
稷山(县),相传后稷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稿,后称为此山为稷王山,此地又因其山而得名“稷山”。
左权(县),古称僚阳,后几经改名。1942年9月,为纪念左权将军在此殉国,改名左权县。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原名左邑县,因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经此地时,听到官军破南粤(今广东)的喜讯,遂改县为为闻喜。
灵石(县),因隋文帝开皇十年挖河道时发现的古代陨石而得名。
八、含有寓意的地名。
这些地名要么是有史料记载、要么有时引诗为名。一般来说都为城市的名称。山西有个繁峙(县),因“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而得名”。因此,“繁峙”,实际上就是对该县境内高山环绕的地势特征的一种概括性描述。
举例如:
成都:最早对成都二字作出解释的是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卷七二)。乐史认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宋人祝穆《方舆胜览》成都府路郡名条认为“盖取《史记》所谓三年成都之义,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影响较大。还有一说是望帝杜宇新营过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义”。再有就是根据《山海经》有“成都载天”之山、“成侯之山”的文字记载,认为成都的“成”是古族名或国名,其字形为戊与丁的合体,戊是斧钺的形象,丁象箭或箭中靶形,成侯就是以这个字来作为部落酋王的权力的象征。“都”字在藏语中指两条河的交汇处 。按照这样的的解释,成都二字的含义就应是成侯居住的(两河交汇的)地方。也有人则认为成都二字“不过是用中原华夏文字对蜀语‘成都’这两个音的一种对译罢了”。这种起源饱含争议的地名,在中国也是比较多的。
长春:关于长春地名的由来,从一些地理资料记载,有如下说法:一说是,长春之名是以长春花而命名的。此种说法,《满洲地名考》中略加提到:即“长春之意,是蔷薇的异名”;二说是: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厅“设治地点,原在长春堡较东偏数里,命名放由此起。而建置之处,土人更名之日,新立城云。”由此得出长春之名,是因厅设于长春堡附近,而故名。然而长春堡之名由何而来呢,据1982年《长春地名》资料记载:长春堡是由新迁居此地的汉族人命名的,是吉祥之意;另则,长春堡是沿用了辽金时代的长春州的旧名,因此地原属于长春州辖境。三说,乾隆几次在夏季到长白山祭祖路过这里时都发现这里的气候比盛京凉爽很多,而且风景宜人,便顺口说出“长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爱”的诗句,于是嘉庆5年(1800年)开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取其中第一句的两字设“长春厅”。
无锡:“无锡”这一地名的由来,现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即现在流行的说法,认为周、秦间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另一种说法认为“无锡”是古越语地名之一。“无”是发语词,无实义,“锡”的原义因古越语佚亡已久,无从考证。有些人认为,“无锡”和江浙地区其它许多地名,如夫椒、余杭、句容、姑苏等一样,都是属于齐头式地名,冠首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无实义。这些地名随着古代吴越地区的氏族迁徙、流散和与华夏族的融合,原义渐至湮没,但一部分却因用汉字记录同样的音而保存下来,后人不知道所由来,往往望文生义,妄加解释。又有学者认为,“无锡”是因为生活在无锡的一个古越人部落以一种“治鸟”为图腾而得名,其本义应上“神”。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九、合并或更改的地名。
主要是指在建制变更中,因两地名合并而成的新地名。如:
山西临猗(县):临猗(县)因1954年由原临晋、猗氏两县合并而成,而得名。
陕西的醴泉(县):因有泉水甘甜的醴泉得名,表明该县拥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资源。而1964年为简化“醴”字改作“礼泉”。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市、海勃湾市合并。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县、博山县合称,后设特区,辖有两县;后建制名屡变化,最后为地级淄博市。
辽宁省盘锦市:锦州市盘山县升格,取盘山、锦州各一字。
通过对地名起源研究,可以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特色等。四川安乐县有个“卧佛沟”,人们沿着这个耐人寻味的地名,果真发现了一尊巨大的石佛及盛唐时期释迦牟尼涅磐的岩刻画像,还发现古人埋藏的40多万字的佛经,为佛学研究和唐代文化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资料。夏、商、周是我国上古时期三个相继的朝代,然而长期找不到夏朝的物证。1977年,考古学家以河南登封县一个叫“王城岗”的古地名为线索,在那里挖掘出城墙基槽,经C—14测定为夏朝遗址。
地名的简称
随着汉语语汇的日益丰富,由若干单词联合表达复杂意思的词组大量涌现,影响了人们书写、口述的便捷,于是许许多多地名的“简称”油然而生……
京、津、冀、晋、内蒙古、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或蜀、贵或黔、云或滇、藏、陕或秦、甘或陇、青、宁、新、港、澳、台――这是沿袭多年的全国现行34个省级政区的“简称”,但其中也有可探讨、可商榷的之处。其中冀、晋、沪、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等14个只能算作是“别称”而已,因为都不在其政区全称的用字范围之内。部分大、中城市也有自己的简称或者别称。南京市~宁,广州市~穗,宁波市~甬,福州市~榕,成都市~蓉,太原市~并,开封市~汴,九江市~浔。
难读、易读错的地名
据说在80年前,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参谋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候,把部队集结的地点沁阳随手写成泌阳。沁阳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区,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只多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公里,整个战役也就完全失败了。
在我国的地名中有着许多易读错和难读的地名。像福建厦门、广东番禺、安徽蚌埠,虽然也含有异音字,但因为知名度高,被误读的几率相对比较低。
读错山东东阿的比较少,感谢关于阿胶的广告;读错涪陵的比较少,感谢来自涪陵的榨菜;读错山西洪洞的也比较少,主要还是那句“苏三离了洪洞县”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浙江的丽水(Lí离)被误读成丽(Lì立)水,台州(Tāi)被误读成台(Tái抬)州;
安徽的亳(Bó驳)州,几乎经常被读作多了一横的毫(Háo)州;
湖北的监利(Jiàn见)被误读成监(Jiān尖)利;
河南的浚县(Xùn训)被误读成浚(Jùn俊)县;
湖南的耒阳(Lěi垒) 被误读成来阳,而真正的莱阳在山东;
郴州(Chēn抻)被误读成彬(Bīn宾)州;
新疆的巴音郭楞(Léng)被误读成愣(Lèng);
内蒙古的巴彦淖尔(Nào闹)被误读成卓(Zhuó);
河北的蔚县,正确读音是Yù(玉);
安徽的歙县,正确读音是Shè(社);六安,正确读音是Lù(路);
山西的繁峙县,正确读音是Shì(是);长子县,正确读音是Zhǎng(掌);
山东莘(Shēn深)县,学生们一般读不错,因为有莘莘学子之说;但上海有个莘庄(Xīn新)。
江西铅山(Yán盐),误读率很高,“铅”还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专用的字音。
还有很多难读的地名:
山西的隰县(Xí),山东的莒县(Jǔ),茌(Chí)平,河北的井陉(Xíng),蠡县(Lǐ),四川的郫县(Pí),珙县(Gǒng),犍为(Qián前),安徽的黟县(Yī),枞阳(Zōng),湖北的郧县(Yún),江西的婺源(Wù);浙江的鄞县(Yín),江苏的盱眙(XūYí),邗江(Hán),邳州(Pī),河南的柘城(Zhè),武陟(Zhì);
湴bàn,方言指“烂泥”,江西萍乡市的源湴乡以地处山间多烂泥田得名;
luó,瑶语指“茅草”,湖南洞口县溪瑶族乡的名称起源,相传是明代有瑶族在溪边盖茅草屋定居。
还有特定含义的自造字。例如:氵鵣chí,用于浙江永嘉县五氵鵣乡,相传猎人在此发现水边有五只美丽的水鸟鸂鶒(xī chì),后人为此地取名五“氵鵣”――因“鸂鶒”二字书写复杂,每字取一部分组合而成;石太tài,广东英德市民间用以指称一边高一边低的石山,高处称上石太,下石太镇座落低的一边,故名。曾深入探索我国古代地名学理论并颇有建树的金祖孟先生谈到:“中国最古的地名,往往同一字包括专名、通名两部,如‘嵩’字,上半‘山’字为通名,下半‘高’字为专名;‘汾’字,左旁‘水’为通名,右旁‘分’字为专名;‘郿 ’字,左旁‘眉’字为专名,右旁‘邑’字为通名。此外,如岐、岢、岱、崤、岷、崞、峄诸山名,汝、江、汶、沁、沂、沅、河、泌、沭、泗、洛、洙、洧、浙、淮、淝、济、淄、渭、湘、汉诸水名,邠、邢、邲、邳、邰、邽、郫、郢、郓、郑诸地域名,都是古代地名。这种古地名的产生,不仅是‘用字命名’,而且是‘造字命名’。”
淼miǎo,形容水大,江苏常熟市淼泉镇以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得名,而其正体字“渺”却有微小意;甽zhèn,“山下根之受山上流水处曰甽”(《释名,释山》),浙江宁海县深甽镇起名于千年前的宋代,且“甽”原是本字,而今之正体字“圳”却是岭南俗写;tún,同“坉、屯”,意为寨子,在贵州省兴仁县脚镇则形象表现其“建村于土台之上”的地理特征。
当然,语言是流动的,是液态的,今天的错误有些或许就成为明天的正音了,这一切都是人逐渐造就的,字典只是一个特定时代的语音规范。但是,读对一个地方的地名,是对别人的起码的尊重。
地名文化中的奇葩:北京胡同文化
在中国地名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北京胡同了。北京地名的以胡同相称的居多,而且大多集中在城区,郊区的数量较少。可以说胡同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地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景观和文化景观。老北京就是由胡同组成的,胡同是北京的精髓。所以有关胡同的研究也就成为北京地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几百来,有关胡同的著述数不胜数,从不同角度对胡同的起源、形成、命名、变化及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考证和研究,逐步形成了独具北京特色的“胡同文化”。
对“胡同”这一地名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六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也是最通常的说法,是说“胡同”一词的本意为蒙古语“水井”的意思,其最初的发音为“忽洞”。现在内蒙古地区用“井”做地名的也很多,“赛因忽洞”(好的井)、“哈业忽洞”(双井)。因为城镇居民生存离不开水井,所以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必有水井,于是“井”便成为人们居住地的代称。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也将此语带入中原,于是人们将“忽洞”逐步谐音为“胡同”。
第二种说法是说“胡同”的原意为“浩特”。蒙古语中称城镇为“浩特”,蒙古人进入中原后,将北京作为大都城,于是便按照他们的习惯,将中原城镇街巷也称为“浩特”,后被京城的汉族人讹成了“胡同”。
第三种说法是说金、元时期,中原汉人将北方少数民族称为“胡人”。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京城的汉族人仍私下里叫他们“胡人”,并把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胡同”,为“胡人大同”之意。
第四种说法与第一种说法完全不同,认为“胡同”一词的起源与水井无关,而是与火有密切的关系,即与汉语中的“火巷”有直接关系。这种“火巷”就是南宋时期人们在城市中设置的防火隔离带。因为城市中人员密集,房屋鳞次栉比,水源缺乏,一旦失火就会延烧百家,为了防止火灾的蔓延,便设置了防火的隔离带——“火巷”。“火巷”一词本是汉语,但从蒙古人口中读出,再由其读音转译成汉语,就成了“胡同”了。
第五种说法是说“胡同”两个字的正写是“胡衕”,它是从蒙古语而来的。在蒙古人居住地,比村落稍大的部落叫“胡衕”。元朝在建大都时,最初是按片建设居民区的,每一片就是一个比村落小的居民聚落,于是便按照蒙古人的习惯,将其称为“胡衕”。因“胡衕”书写繁琐,于是就简写成“胡同”。
第六种说法是说元朝初期,蒙古人开始兴建元大都,当时城内居民的住房都是按片建设的,中间辟有通道等,这种通道在蒙古语中读音为“火疃”,后来北京人便将那些居住区之间相通的小通道、小过通、横街、小巷等通称为“火疃”,以后被谐音为“胡同”。
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罗棋布,数目达到7000余条,每条都有一段掌故传说。胡同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如闷葫芦罐胡同等。如司礼监胡同、恭俭胡同(内宫监变音而来)、织染局胡同、酒醋局胡同、钟鼓司胡同、惜薪司胡同、蜡库胡同、瓷器库胡同等等,都是历代内府太监的监、局、司、库,各衙门所在地,显示了当时皇城的范围。从前众多的衙署也遗留下不少胡同地名,如东厂胡同是明代有名的锦衣卫所在地,是太监残害忠良的地方。南、北太常胡同,是以太常寺而取名。贡院胡同,为明清的考场。许多权贵第宅所在地,也成了胡同名字,如李阁老胡同,《长安客话》说李东阳的居住所在武定侯胡同,为永乐年间功臣郭英的住宅所在。汪家胡同原清雍正、乾隆时宠臣汪由郭的居住所在。同时,手艺好的手工业者、买卖公道的商贩,也因居所被人叫熟,慢慢形成了胡同。如刘兰塑胡同、磨刀儿胡同、粉房刘胡同、豆腐陈胡同、沙锅刘胡同等。甚至一般老百姓名字也成了胡同的名称,如王老胡同、石老娘胡同、宋姑娘胡同,等等,据说这类以贫贱者命名的胡同大大超过权贵者命名的胡同,这是北京胡同名称值得称道的地方。
地名文化源源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思想与道德、智慧与价值,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层面,地名正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层面。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辉煌,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祖国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还要对一些逐渐消失的地名加以保护,才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使古老的地名更好地为当今、为后世服务,必须增强对地名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从我们身边做起……
参考资料:internet
⑤ 为什么很少有人用地名和国家名做名字
也有用地名和国家名做名字的,只不过比较少一点罢了。
⑥ 地名命名的原则
1.描写自然景观的: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它特征 2.记叙人文历史的: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 3.寓托思想感情的:歌颂崇仰祝福言志 4.其它命名:古老原始地名移用地名序号地名 (选自《地名学概论》) 【地名的文化意蕴 】 1、地名是人们从事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广泛使用的媒介。每个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离不开地名。 2、地名是文化的传承。地名文化是祖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仅仅因为杭州的山水美丽,苏州的园林迷人。全国各地山水好的地方有的是,但许多地方缺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魅力就不及苏州。杭州的一山一水一路一桥都有美丽的故事和传说,如保俶塔有吴越王钱俶的故事,雷峰塔和断桥有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灵隐有飞来峰的传说,岳庙有岳飞抗金的故事等等,沉淀着历史文化,给人们一种情操的陶冶,寄托着一种美好的向往。因此,继承和发扬地名文化,对于弘扬中华文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先进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打造舟山海洋文化名城,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作用。 我国大部分省名的由来都和地标有关,江西、江苏、浙江虽都有江字,但这三个省份却和长江没有一点关系。因为江西并不在长江的西边,浙江同长江毫不搭界,江苏也很难同长江联系在一起。 其实江西也是因长江而命名的行省。因唐时江西属江南(长江以南)西道,故元朝时简化为江西,叫江西省;江苏则是取江宁和苏州两府首字而得名。江即长江,宁即安宁的意思,寓意长江安宁,江宁府今指南京。选其省内两府首字的还有福建,是取福州、建州两府首字;甘肃则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府首字;安徽则是取安庆和徽州两府首字。 浙江省因其境内有条大河钱塘江(又叫富春江或之江)流向曲折,故名浙江,明朝时正式定名为浙江省。黑龙江省因黑龙江而得名,吉林省因吉林市而得名,辽宁因省内有辽河而得名,“宁”寓意辽河“安宁”之意。内蒙古则因北临蒙古且蒙古族集中并于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云南因在云岭之南而称云南省。 广东因宋朝时属广南东路,明时设置广东省,相对应的广西西路清时设立广西省,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始有今名。宁夏宋时属西夏,元时设置宁夏路,从此省名延续至今。 西藏在清初时分前藏、后藏、喀木、阿里四部,康熙二年合称西藏,延续至今。 战国时贵州为楚国黔中地及且兰、夜郎,汉属荆、益两州,唐时设置黔中省。宋开宝年间土著首领率矩州民众归顺朝廷,因土语中“矩”曰“贵”,始有贵州一称。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清光绪年间才设省,自然叫新疆了。 总之,中国省名的由来源远流长,有深邃的文化内涵,且多与地标有关联。 再谈咱们中国的地名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朝大诗人王勃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中的“三秦”是指陕西,其称谓的由来是:秦朝末年,秦亡后项羽三分关中(即今陕西省),以咸阳以西和甘肃省东部地区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咸阳以东封司马欣为塞王,陕西北部地区封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其三秦名称由此延续下来。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关中”,古时指函谷关以西至陇关以东其中间地段,大体上是今陕西辖地。 唐朝著名的僧侣诗人贾岛的《下地诗》最后四句是“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地易,孤棹负三湘”。唐代诗人卢纶的七律《晚次鄂州》最后四句“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这里的“三湘”指的是湖南。《寰宇记》称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为“三湘”。又一说湘水上游与漓水合流后叫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叫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叫蒸湘,总称“三湘”。又因湖南盛产木芙蓉,湖南还有个雅号“芙蓉国”。“文革”期间湖南省革委会成立时《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大标题就是《芙蓉国里尽朝晖》。唐朝诗人崔曙的七律《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其颔联“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这里的“三晋”指山西。“三晋”的称谓由来已久。春秋时晋文公建立了强大的晋国,晋文公也成了五霸之一。到了战国时三家分晋,分成燕、赵、魏三国,包括今山西、河北、河南的一部分,后来指山西为三晋,山西简称为“晋”,因山西全省都在黄河以东故又称“河东”。 唐朝诗人崔涂的五律诗《除夜有作》中首联“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这里的“三巴”系指四川。《华阳国志》记载:汉献帝建安六年改永宁为巴郡,以固陵为巴东,安汉为巴西合称“三巴”,四川另有一称谓——巴蜀,因四川盆地物产丰富还有个“天府之国”的美名。 我国带“三”字的地名、地域名称很多,千百年传承的多种地名给历代文人墨客吟诗填词、作画、写文章都增添了丰富的词汇,尤其写诗词因多样化的地名称谓使其诗韵更浓。地名的多样化也彰显了中华文明在地名文化上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也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发展都曾做出过独特的贡献。新疆的众多独特地名就是各民族开发这块神秘的沃土留下的“活化石”。有趣的是,同一个地名,按不同的民族语言译释,往往就有不同的含义。现将所收集到的一部分地名罗列于下: 乌鲁木齐: 来源于蒙古语,其意为“优美的牧场”。古代也称为“迪化”。 乌拉泊: 来源于蒙古语,其意为“红色靶场”的意思。 克孜勒塔格: 来源于维语,其意为红山。“克孜勒”即红色,“塔格”意为“山”。也又“火焰山”的意思! 克拉玛依: 来源于维语,其意为“黑色的油”。 “克拉”即“黑”的意思,“玛依”即“油”的意思。为我国主要产油区之一。 乌尔禾: 蒙古语“ 风城” 的意思。 哈密 :由“昆莫”转音而来,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另一说则来自突厥语“库木尔”,其意为“沙子多的地方”。哈密古称“昆莫、昆吾、伊吾、伊吾卢、哈梅里、哈密里” 。 哈密的其他来历还有: 1: “哈勒密”:“哈勒”为“盼望”、“了望墩”之意。 2:巴里坤:蒙古语“巴尔库勒”的音译,意为老虎腿。 3:巴尔库尔:为突厥语,意为“有湖”。“巴尔”意为“有”,“库尔”意为“湖”。 4:伊吾: 来自蒙古语,意为“旋风”的意思;也有“山疙瘩”的意思。 平遥(古陶)来历 平遥上古时期称古陶,原址今平遥乔头村(冀壁),相传炎、黄二帝阪泉之战黄帝得胜,确立了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号令天下,大封领地,一日黄帝沿汾河入惠济河巡视至今平遥乔头村(冀壁)一带平原,发现不远处风景独秀,但青烟四起,上岸查看,此地所属一处(今平遥杜村)制陶规模宏大、古朴而甚精,即封此地为古陶,固有“皇帝封鼎于古陶”之说。 平遥杜村制陶历史悠久,直至明代。今平遥南神庙,庙墙用琉璃陶有落款“本县侯敬、侯让,门人蔡其、张宜,杜村里匠人造”的款识实物。据说:这些人是明朝弘治年间的平遥琉璃艺人。 西周时北方猃狁族兴起,经常南下侵暴周王朝,西周定王颐静命大军北伐。西周名将伊吉普北伐后,率大军驻扎平遥(今平遥古城南军寨村),平遥城为大军前营并设防猃狁族不敢来犯。双方百姓在此贸易形成集贸市场,日益繁华,北魏时平遥商业贸易已成规模,空前繁荣。就选现址为吉地,由平陶城、洪善城、京陵城、中都城、范落城、五城组建平陶城,因避北魏大武帝拓拔焘名讳,改名为“平遥”。由于平遥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形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和贸易集散地,被历代帝王所重视,经历明清,特别是清代中期平遥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
⑦ 古地名是如何起名的
大多数有典故
如:金陵是传说秦始皇在此埋下大量兵器
酒泉是霍去病将御酒洒于水中与众军共迎
还有一些则是图个吉利
如:为了祈祷士兵生龙活虎而设立的飞虎关
环境,气候,文明也是一样西方的城镇基本都是音译。
如:珠穆朗玛峰藏语“珠穆朗玛jo-mo glang-ma ri”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
藏语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玛”应该理解成母象。
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则是歌颂斯大林
人命后加上“格勒”是集权国家对“领袖”歌功颂德的一种形式。
⑧ 起名字 地名
凤翔
海博
⑨ 古代地名命名
下文来源:
http://jwc.hrbnu.e.cn:84/jpk/jingpinke2008/suilijuan/files/%B5%DA%C8%FD%D5%C2%20%20%C0%FA%CA%B7%CA%B1%C6%DA%D0%D0%D5%FE%C7%F8%BB%AE%B5%C4%B1%E4%C7%A8.doc
另可参阅《中国古代文化史》第八章(太长 超字数了 发不上来)
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
行政区划又称“行政区”,简称“政区”,是国家对所辖领土进行分级管理的结构,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使国家和地区主权,推行任务的多级行政管理区。作为行政区,从政区角度考虑,必须具备如下要素:一是一定的地域空间。二是一定的界限。三是一定的层次。四是一个行政中心。
第一节 秦统一前地方行政区划的出现
行政区划是一个地域上的政治概念,形成的基础必须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建立。春秋以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还没有建立,地方组织机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人群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
一、分封制
分封制是一种用“封邦建国”的方式来划分区域的统治方法。具体方式,王都附近的地方由天子直接进行统治,其它地方都分封给贵族和功臣,亦即诸侯。诸侯又将所属土地分给卿、大夫,作为采邑。
西周在全国范围内按地区大规模推行分封制。这种管理方式主要分为国、邑、鄙三级。这种制度是以血缘为主体的宗法制度为核心,以嫡长子继承为标志,通过“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关系,将国家的统治体系紧密地维系起来,以达到巩固统治、强化政权的目的。因此,分封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方行政区划。
二、郡县制的产生和发展
作为行政区划意义的县有一个较为漫长的演化过程。春秋中后期兼并战争的加剧,大国常常将拓土开疆新征得的土地,不再进行分封,而由国君设县直接统治。这种中央直属,置官分守,地方官吏食禄不食邑,临民不临土,流动不世袭的地方行政制度特点均已具备,可见县已具备地方行政区划的特点。
郡的出现晚于县,初期皆设于边远荒僻之地,为军事防守而设,与县互不同属。随着大国在兼并中边郡地域的扩大,为便于通管,遂分置数县;内地事物亦千头万绪,遂在数县之上置郡以统之。郡、县的规模逐渐一致,以郡统县渐成定制。秦统一后,郡县制 正式成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郡县制的确立与划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分天下三十六郡”(《史记-始皇本纪》),京师咸阳设内史,全国共有37个郡一级单位。
秦朝三十六郡:
1、因袭六国旧郡:秦国旧郡、韩国旧郡、赵国旧郡、魏国旧郡、燕国旧郡、楚国旧郡。
2、六国故都改置的郡、在军事重镇增置的郡、拓土开疆后新置的郡。 加上内史,共计四十二个郡级单位。
秦在郡下设县,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制度。边地设道与县同级,全国约有县1000个。郡的行政长官为郡守、郡丞、郡尉;县为令或长,县丞、县尉是县令或县长的佐理,丞管司法,尉掌武事。县以下为乡、亭,10里为1亭;10亭为一乡。乡官为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亭设亭长。
前202年伴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刘邦分封功臣,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共计七个异姓王,辖有东部22个郡。而汉高祖刘邦直属领土仅有15个郡。文帝即位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诸侯的势力。景帝即位,用晁错计大削藩封,引起七国之乱。平乱后,王国权利空前削弱,不仅版图大为缩小,而且也剥夺了其行政上的“自置吏”、财政上的“得赋敛”的特权。诸侯仅食租税而已,王国的地位与郡同。武帝时,复用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其结果使诸侯王国不断缩小,汉郡不断扩大。
西汉除了正式的郡国之外,还存有一个特殊的行政区划,即西域都护府。
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郡、国数目比秦朝有了很大的增加。
第三节 州制的确立与解体
一、 两汉时期州制的形成
1、西汉十三州部刺史
州作为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始于西汉,成于东汉末年,横跨了整个两汉时期。
汉武帝在实行推恩令的同时,又开地斥境,按照先秦时代分州划天下的办法,在前106年将长安京畿附近7郡以外的全国郡国分成13个区域,成为“部”,每部派一个刺史(刺即刺探、监察之意),巡视吏治和豪强。
2、东汉州制的进一步发展
东汉初年,共13个州。刺史有了固定的驻地,在拥有监察的权利之外,还增加了黜陟之权,但仍不能视作地方一级行政区划。
184年黄巾大起义风云骤起,东汉政府无以为应。遂于188年举重臣镇压,并给予领兵治民的大权。同时将刺史改称州牧,刺史与州牧的区分视以所派官员的地位而定。由公卿出任的称为州牧,其他依旧称为刺史。由此州由监察区逐渐成为行政区。州、郡、县由西汉时的“虚”三级制变成了东汉时的实三级制。
二、 三国、西晋时期州制的发展
1、三国的州制
三国时期,州制大体上沿袭了东汉末年的制度而略有改变。
魏:拥有整个华北平原,共计12州。
吴:据有江东,领有荆、扬、交、广四州。
蜀:仅据益州一隅之地。但蜀仅拥有凉州的武都、阴平二郡。此外,蜀还有一个(广来)降都督,统管南中,虽未采用州的名号,实质与州并列。
在三国中,魏在郡、国之下设县,省去邑、道。吴、蜀在州之下只有郡,郡之下有县和侯国。
三国另设有农官,称为典农都尉或屯田校尉,负责管理屯区的军民,自成行政系统,独立于郡县之外。
2、西晋的二十一州
西晋统一全国以后,于太康元年(280年)分全国为十九州,至怀帝永嘉年间,全国由十九州增至二十一州。
从州的分布状况看,与两汉时期南北分配比例来看,有较大的变化,即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南的州数之比例逐渐增大。 晋武帝司马炎分封诸王,各王国不仅自设属官,而且拥有领地的经济、军事大权。最后酿成了历时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导致王朝力量消耗殆尽和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上升和加剧,在“永嘉之乱”中西晋王朝走向灭亡。由此,中国重新走向分裂,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对峙的时代——南北朝。
西晋在州以下,仍为郡、县制,即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三、 东晋至隋朝州制的混乱与衰落
1、东晋侨置州、郡、县设置
东晋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
东晋地方行政区划最典型的特点是“侨置”州、郡、县出现及地方行政管理的紊乱。这是“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所造成的历史上的特殊现象。当地政府为了招抚流民、安置世家大族,以维护起原有的显赫的郡望,遂按照原来籍贯的州郡县名就地安置,侨州郡县成为一种行政制度被广泛施行。此时,郡、县的关系也与州、郡的之间的关系一样。
2、南北朝州制的混乱
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其时行政区域的特点是:州制陷于混乱,最后走向衰落。南北两方各朝之州均倍于前朝,州、郡之多达到顶峰。
整个南朝时期,由于广置州郡,致使州郡县的设置十分虚乱,其结果是州与郡实无差异;郡则无县可属,甚至出现“双头郡县”。
北朝:州实际较汉郡为小,州制益加没落。
3、隋朝州制没落
隋代周立,隋文帝都于长安,在故长安城东南另建新都“大兴城”。开皇三年(583年) “罢天下诸郡”,存州、县,恢复地方行政制为二级制。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营洛阳为东京;三年(607年),复废州改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并仿照西汉旧制,在郡上设15州部,作为监察区域,由司隶和刺史15人分部巡查。至隋炀帝末年。全国设郡190,县1255。
从西汉武帝至隋炀帝,州制之发展恰恰经历一个循环。
第四节 道、路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一、唐朝的道制、府制、节度使制、羁縻制度
1、道制
隋末,建置纷繁复杂。唐兴,唐高祖李渊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稳定政局,对归附者和有军功者,均赐予“刺史”的名号,一时间州县之设倍增。
太宗贞观初(627年),对地方行政制大加并省,道制开始出现。实际上这是以自然地理现象作为依据划分的十个监察区域。
分别为:关内道、河东道、河南道、河北道、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岭南道、剑南道。
以上十道是按“山河形便”划分的,具有自然区域性质的分区,只是一种临时性的监察区,并不是地方一级的行政区划。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将唐初的十道分为十五道,且有固定驻所,永为常式,掌管吏治大权。十五道的确立,标志着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已由过去的虚三级制演变为实三级制:道——州——县。
2、府制
唐代于道之外首创府制。府有三种类型:
京都和行在府、都督府、都护府。
3、节度使制
中唐(永徽)以后,又出现了节度使之制。至开元、 天宝间,全国共有十节度使:
分别为: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安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岭南节度使。
初期节度使制度仅行于边疆,至德以后,内地也遍设节度使。节度使位尊权重,至唐末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其辖下分为镇、方镇、节镇、藩镇或道。故节度使又称“方镇”、“藩镇”。唐末,全国共有45个镇,形成了镇(道)——州(府)——县三级制。五代十国就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4、羁縻制度
唐代前期国势强盛,周边少数民族纷纷归附。为了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有效统治,唐朝政府仿效汉代西域都护的建制,采取了都护府和羁縻府州县的制度。
二、 宋朝路、府(州)、县三级制
1、“道”制的演变——“路”制
宋初仍沿行“道”制,分全国为十三道。太宗淳化五年(994年),废“道”为“路”。罢黜节度使所辖支郡,节度使只是空衔而已,不理州事,诸州直属中央。并将全国府州军监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设转运使一名,负责征收和转输各地的财赋,由于转运使辖陆路或水路,随之有“路”名之出现。真宗时(998~1022年)增设了提点刑狱使,总揽一路司法和监察;安抚使主持一路军事;提举常平使主管一路储备粮食平抑物价。而转运使只负责一路财赋和民政。形成了宋代一路有四个长官的历史现象。
2、北宋的二十三路
北宋路初期极不稳定,省并频繁。997年(至道三年)始定为15路:
至1085年(元丰八年)定为23路。
另有开封府,属路一级单位,为京师所在,统今河南省开封地区。但列在二十三路之外。
3、宋代的府州军监制
宋代的州级行政区有府、州、军、监之设,其中军、监两类颇为复杂,它既可与州平级,又可辖于州下与县平行。州是基本的州级行政区,州的长官称知州。军是军事管制区性质的行政区,多设于边地,兵民合治。军大多为州级,辖县,也有的军与县同级。监始于五代而盛行于宋。主要设置在坑冶、铸钱、牧马、煮盐等地区。县是最基本的行政区,县共计有1262(不含羁縻州、县)。
4、南宋路的因袭
南宋偏安东南一隅,神宗时的二十余路尚存十五,后分两浙路为东、西二路、分利州为东、西二路,因而南宋共计有十七路。地方行政制度基本因袭北宋。共有府、州、军、监一百九十,县七百零三。
5、辽的地方行政区划
辽为契丹族所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其地方行政体制效仿唐朝的建制,而有其本民族的特点。
辽的地方行政体系为道、州(府)、县三级制。辽设有五京,并以五京为中心,划分为5道,五京都设有京官。五京均有留守司,兼任府尹,各长官均由契丹贵族充任。
道下辖州(府),州(府)下辖县。辽在推行州县制的同时,也因袭了契丹族原有的地方管理模式,形成了州县制与部族制并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前者行使于汉人(包括渤海人)地区;后者则实行于契丹人和其他游牧居民地区。诸州长官,或为节度使,或为观察使,或为团练使,或为防御使,或为刺史,地位各有高下。
辽代的地方行政组织,还有一种“头下军州”。
6、金的地方行政区划
金代的行政区划因袭辽、宋的制度,大致为路、州(府)、县三级行政体系。
金代与州、县级平行的还有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第五节行省制的确立与发展
省作为地方行政制始于元朝。但“省’’之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淮南行台省。至金时,由于军事的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建立一些行省。至金章宗时,面对蒙古族的大举进攻,遂于全国各地遍设行中书省及行尚书省,承担守土之责的同时代表中央执行全国性政权机构的职能,是临时机构,并非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
1、元代行省制的确立
元统一以后,为便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金代的行省制即被长时期地保留下来,从此确立了以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既为中央机构又兼领京畿最高一级地方政府。行中书省为地方行政区划中一级政区名称,简称“行省”、“省”。
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宁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
另于高丽国设置征东行省,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官员自命,财赋自理,与其他行省性质不同。
2、省、路、州(府)、县四级制
元代之行省兼管军、政大事。其组织机构同中书省,设丞相1员、平章2员、左、右丞各1员和参知政事2员。
府、州的地位比宋时高,直隶于行省,与路地位等同,称直隶府、州。隶于路者称散府、散州。府之下领州、县,州下有属县。县有隶属于州者,也有直隶于府和路者,还有路、府、州皆辖县者。路、府、州、县的长官都称为达鲁花赤,由蒙古人出任。另派汉人分任总管、州尹、府尹、县尹为达鲁花赤的副职。
二、 明朝省制的演变
1、省制演变
明初曾沿袭元代的行省制度。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成为明、清以后我国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更名为京师,应天府复南京旧称,并以京师、南京所辖府、州置南北两直隶,直属六部。至宣德三年(1428年),全国划分为两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
京师(北直隶)、南京(南直隶)和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四川省、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广省、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贵州省 。
明朝在将一省之权分属“三司”: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承宣布政使,掌管一省之行政权;提刑按察使司,设按察使,掌管一省之刑名按劾之事;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掌管一省军事。“三司”彼此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分别向中央负责,以避免行省权力过分集中。自宣德以后开始有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巡抚”职衔督抚地方的临时措施。总督主要署理军务,巡抚主理民政,兼理军务。有明一代,总督巡抚始终是中央的派出的钦差大臣,总督、巡抚某外地方,与三司之间名义仍是中央官与地方官的关系,重大地方事务三司听其节制,地方上日常事务仍由三司管理。
布政使司之下,废元代之路制改府。与府同级的为州,称“直隶州”,直属布政使司,下辖县,上属府。下辖县之州为散州。明代实行布政使司(省)、府(州)、县三级制。
2、都司、行都司、九边
明代除各省设置都指挥使司主管军事外,在边防重地另置都司、行都司、九边等军事机构。
都司、行都司下辖卫、所。卫的长官称指挥使,所的长官称千户、百户。每卫统十千户所,每千户所统十百户所。另有守御千户所,专守御一地。
九边:为了防御蒙古贵族南侵,明朝政府将北部边防线分为九段,由大将率军驻守,设置九个边陲重镇,合称九边(九镇),各设总兵、副总兵统之,佐以参将、游击、守备等,构成了明朝北边的防御体系。
三、清朝行省制的发展
1、 清朝内地行省的发展
清初,沿袭明朝布政使司制,只因南京废不为都,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康熙以后,恢复行省的名称。且将江南分为江苏、安徽二省;陕西分为陕西、甘肃二省;湖广分为湖北、湖南二省。由此明朝的十三行省增为十八行省,统称为中国本部十八省。光绪九年(1883年),新疆建省。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台湾府为台湾省。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增东北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至此,清朝盛时共有二十三省。
清代行省的划分,大致因袭明代布政使司的旧区,其行政制度在承明代之旧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各省不仅沿袭明代的藩、臬二司,又将明代临时性的总督巡抚发展成为常设机构。初期督抚数额时有变动,巡抚的设置依行省的区划而置。到乾隆年间直隶、两江、闽浙、两湖、陕甘,两广、云贵,四川八总督成为定制。总督所辖由一省到二、三省不等,根据政务的繁简来决定。至于巡抚除直隶、四川以总督兼巡抚,甘肃以陕甘总督兼任巡抚外,其余各省都置有巡抚一人。
清代省以下的政区基本因袭明制。省以下是府和直隶州;府以下为县和散州;直隶州以下为县;散州不统县。
清代的地方政制较明代多了个“厅”。实行省——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三级地方行政制。
2、清朝边疆行政区划
边疆地区主要指东北、蒙古、新疆及青藏地区,这些地区的行政区划与内地各省不同 。
东北为满族发祥地。顺治十四年(1657年),在盛京辖区设奉天府。吉林、黑龙江地区,康熙元年(1662年)设为宁古塔将军。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又分设黑龙江将军。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将原奉天,吉林,黑龙江3将军的统辖地区,分置奉天,吉林、黑龙江3省,通称东三省。
在内蒙古地区实行旗盟制度。内蒙地区分为6盟、49旗。盟由若干旗组成,并非旗的上一级行政组织,而是代表清廷对所属各旗实行监督的监察机构。乌里雅苏台将军和西宁办事大臣。
新疆地区,设有伊犁将军总理全疆的军政边防事务。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将伊犁将军辖区改建为新疆省,统管伊犁将军所统辖的天山南北路。
青藏地区,辖区为卫(前藏)、藏(后藏)、喀木(今昌都地区)、阿里(西藏西陲至克什米尔东部)四部,总称为“西藏”。由达赖喇嘛及班禅喇嘛掌管西藏地区的政教。宗教事务则由达赖、班禅属下的僧侣主持。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置驻藏办事大臣于拉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政府正式颁布《钦定西藏章程》。清政府还规定达赖和班禅,以及各地黄教呼图克图(活佛)的转世政策,加强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
四、民国时期省制的改革与调整
1、民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1913年,废府,改州、厅为县,县直隶于省,实行省、县二级制。省之外新建了四个特别行政区:绥远、热河、川边、察哈尔。
1914年,继续保留“道”,介于省、县之间,实行省、道、县三级制。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迁都南京,废“道”,复行省、县二级制;特别行政区改称省(热河、绥远、察哈尔、西康);另建宁夏省、青海省;直隶和奉天改为河北省和辽宁省。
2、民国时期地方行政区划
(1).二十八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新疆。
(2).三直辖市:北平、天津、上海。
(3).二个地方:蒙古(治库伦)、西藏(治拉萨)。
(4).二个特别区:威海卫、东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行政区域变为:三十五省、十二院辖市、一地方。
(1).三十五省:东北三省改为九省:辽宁、辽北、安东、吉林、含江、松江、黑龙江、嫩江、兴安;台湾回归祖国,外蒙古独立。其余不改。
(2).十二院辖市:北平、天津、上海、南京、西安、青岛、沈阳、哈尔滨、大连、汉口、广州、重庆。
(3)一地方:西藏地方。
第五节 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规律
一、纵观中国二干多年来行政区划的演变,尽管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行政体制及特点,但我们也不难从中看出行政区划发展演变的规律.
1.在中国历史上,同一种行政区划,通例都是越划越多,越划越小;而到一定程度这种行政区划的级别就会降低。
2.长期以来,最常用的行政区划是三级制。
3.历代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或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大多由派遣在外的中央官员转变而来。
4.历代各级行政区划基本上都是先将一个地区划定为一个政区,然后在这个地区内选择一个城邑或聚落为政区的治所。
二、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演变规律
通过对我国2000多年来行政区划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到其发展变化有如下规律:
(一)历代行政区划的建设,既有继承,也有创新行政区划自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
(二)同一个王朝行政区划的数量表现出由少逐渐变多的趋势。
(三)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变化,既发生在朝代与朝代之间,也发生在一个朝代之内。
(四)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以最高一级最频繁,最低一级最稳定从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状况分析,无论是二级制、三级制或四级制,变化最大的为一级区的名称。
⑩ 起名:一系列地名
赵庄
榕山
黑水滩
白雾阁
紫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