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史上有姓王的君王吗
王莽 虽然没有几年就灭忘了 但是他是一个君王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身高约合现今1.62米。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 河北大名县东 )。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 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时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侍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四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翌年,汉成帝薨。汉哀帝继位后其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太后的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 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薨。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1年王莽在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将俸禄转封两万多人。3年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被加九锡。 5年,王莽毒死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从居摄二年(6年)翟义起兵反对王莽开始,不断有人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作皇帝的先河。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深重,政治动荡,人心思变,整个社会流行所谓汉室当“更受命”之说。这种思潮为王莽代汉创造了一个舆论上的思想准备。西汉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灾荒,经济凋敝,所以人心浮动,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王莽纂汉正是适应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基本思潮--人心思变,社会思治这一实际情况产生的。 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由于他看不起边疆藩属,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11年,黄河改道,灾民遍野。天凤四年(17年)各地农民纷起反抗,形成赤眉、绿林大起义。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中他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他是被割去舌头的皇帝。 王莽复古改制:(来源:中华上下五千年) 汉成帝是个荒淫的皇帝,即位以后,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在外戚(太后或者皇后的亲属叫外戚)手里。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除了一个早死去外,其他七个都被封为侯。其中最大的王凤还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掌了大权后,他的几个兄弟、侄儿都十分骄横奢侈。只有一个侄儿王莽,因为他父亲死得早,没有那种骄奢的习气。他像平常的读书人一样,做事谨慎小心,生活也比较节俭。人们都说王家子弟数王莽最好。 王凤死后,他的两个兄弟前后接替他做了大司马,后来又让王莽做了大司马。王莽很注意招揽人才,有些读书人慕他的名气来投奔,他都收留了。 汉成帝死了后,不出十年,换了两个皇帝──哀帝和平帝。汉平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九岁,国家大事都由大司马王莽作主。有些吹捧王莽的人都说王莽是安定汉朝的大功臣,请太皇太后王政君封王莽为安汉公。王莽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封号和封地。后来,经大臣们一再劝说,他只接受了封号,把封地退了。 公元2年,中原发生了旱灾和蝗灾。由于多少年来,贵族、豪强不断兼并土地,剥削农民,逢到灾荒,老百姓没法活下去,都骚动起来。为了缓和老百姓对朝廷和官吏的愤恨,王莽建议公家节约粮食和布帛。他自己先拿出一百万钱,三十顷地,当作救济灾民的费用。他这样一起头,有些贵族、大臣也只好拿出一些土地和钱来。 太皇太后把新野(今河南新野)的二万多顷地赏给王莽,王莽又推辞了。 王莽还派八个心腹大臣分头到各地方去观察风土人情。他们把王莽不肯接受新野封地这件事到处宣扬,说王莽怎么虚心,怎样谦让。当时,中小地主都恨透了兼并土地的豪强,一听王莽连封给他的土地都不要,就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好人。王莽越是不肯受封,越是有人要求太皇太后封他。据说,朝廷里的大臣和地方上的官吏、平民上书请求加封王莽的人共有四十八万多人。有人还收集了各种各样歌颂王莽的文字,一共有三万多字。王莽的威望就越来越高。 别人越是吹捧王莽,汉平帝可越觉得王莽可怕,可恨。因为王莽不准平帝的母亲留在身边,还把他舅家的人杀光。汉平帝渐渐大了,免不得背地说了些抱怨的话。 有一天,大臣们给汉平帝上寿。王莽亲自献上一杯毒酒。汉平帝没有怀疑,接过来喝了。第二天,宫里传出话来,汉平帝得了重病,没有几天就死了。王莽还假惺惺哭了一场。汉平帝死的时候才十四岁,当然没有儿子。王莽从刘家的宗室里找了一个两岁的幼孩为皇太子,叫做孺子婴。王莽自称“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 有些文武官员想做开国元勋,劝王莽即位做皇帝。王莽也觉得做代理皇帝不如做真皇帝。于是,有一批吹捧的人纷纷制造出许多迷信的东西来骗人。什么“王莽是真命天子”的图书也发现啦,什么在汉高祖庙里还发现“汉高祖让位给王莽”的铜匣子啦。一直以推让出名的王莽这会儿不再推让了。王莽向太皇太后去讨汉朝皇帝的玉玺。王政君这才大吃一惊,不肯把玉玺交出来。后来被逼得没法子,只好气愤地把玉玺扔在地上。 公元8年,王莽正式即位称皇帝。改国号叫新,都城仍在长安。从汉高祖称帝开始的西汉王朝,统治了二百十年,到这时候就结束了。王莽做了皇帝,打着复古改制的幌子,下令变法。第一,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第二,把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第三,评定物价,改革币制。 这些改革,听起来都是好事情。可是没有一件不是办得挺糟糕的。土地改制和奴婢私属,在贵族、豪强的反对下,一开始就没法实行;评定物价的权掌握在贵族官僚手里,他们正好利用职权投机倒把、贪污勒索,反倒增加了人民的痛苦。币制改了好几次,钱越改越小,价越作越大,无形之中又刮了老百姓的一笔钱。 这种复古改制,不但受到农民反对,许多中小地主也不支持他。三年以后,王莽又下了命令,王田、奴婢又可以买卖了。王莽还想借对外战争来缓和国内的矛眉,这一来又引起了匈奴、西域、西南各部族的反对。王莽又征用民夫,加重捐税,纵容残酷的官吏,对老百姓加重刑罚。这样,就逼得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了。
② 元朝皇帝列表排名表
元朝皇帝列表排名表:
1、太祖铁木真(1162-1227)1206年称汗,在位22年,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2、太宗窝阔台(1186-1241)1229年即位,在位13年,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3、昭慈皇后----(1242-1246)年称制,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4、定宗贵由(1206-1248)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5、钦淑皇后----(1248-1251)年称制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③ 请专家按生辰八字给孩子取名
3月6日生日书
性格分析
对3月6日出生的人来说,美丽的事物总是令他们无法抗拒。
他们会发现吸引住自己目光的总是某些特定的人、情境、环境、戏剧、音乐或艺术等等,这对他们通常是一种微妙、不可言喻的魔力。不过这天出生的人却经常对自己的魅力毫不知情。
3月6日出生的人是很好相处的人,如果他们想要发展成功的事业和计画的话,就必须花时间慢慢地了解自己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并且好好发挥这种特质达到目标。
3月6日出生的人很容易被某人或某事吸引,然后就会义无反顾。即使吸引住他们目光的只是一刹那,但是那种美好的印象却会一直停留在他们的脑海中。所以他们有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接近这东西,然后就深深地被吸引了。也许,是下意识将对美的敏锐性、感受性和他们天生的浪漫情怀充份结合的缘故吧!
在3月6日出生的人会把心中理想化的美丽图像投影到真实世界中,这也可能是因为对世界怀抱着相当强烈的期待。尤其在看到那些令人震撼的美丽事物时,他们往往只看到自己想看的美好的那一面,而忽视事物本身丑陋真实的另一面。
爱情运
“如果你给我爱,我只想到你的爱”,这是3月2日生的诗人伊莉莎白-巴勒特-白朗宁的诗。
就像这句话一样,3月1日~3月10日生的人,对纯洁无垢的爱情有着憧憬。但是从白朗宁其它的诗来看,隐约可以见到双鱼座性格中的其它部分,像:容易陷溺在感情汪洋中的倾向等等。今天的人也跟女诗人一样,追求大量的爱,而且容易受伤,因此,对恋爱关系十分慎重,可是却不会因此而对爱欠缺热情。只要是他相信的人,今天的人就会不惜付出爱情。他是温柔、诚实的伴侣,而且对爱情充满忧患意识。但是,相反地,当他失恋时,可能会出现没有分寸的任性呢!在被轻率对待、舍弃、伤害之后,他绝对无法忘记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或人。因此双鱼座的人通常可以找到一份包含一切的灵魂之爱。
金钱运
今天的人比其它日子生的双鱼座人更能把握物质方面的生活。
他除了很会赚钱之外,还很会活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让它发挥最大的边际效益。因此,借着机动而灵活的投资活动,可以增加许多财富。今天的人在管理钱财方面,最好采用三分法,也就是把财产化为多元性的储存会比较安全。这天生的人与生俱来就有这样的手腕,蓄财的方法十分多样化,并且灵活得让他人望尘莫及,因此在任何情况之下,他都有应变的生财之道。不过,前面曾经提到过的慷慨,常常会不经意的冒出来,所以有时别人会意外的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好处,可是当别人对他有所期待时,却反而落了空。今天的人的价值观是建筑在舒适的生活之上,所以在这方面的花费他一点也不吝惜。由于他的品味很好,所以花在装潢或装饰品方面的开销也就比较多。对于投资并不热衷,几乎不涉足赌场、股市、期货市场。但是只要偶而出手投资的东西都可以获得相当高的价值。更奇妙的是,有时甚至连伴侣也会为他带来财富,另外,可能获得遗产更是助长他生活上的舒适。
事业运
今天的人有怕麻烦及逃避现实的倾向。因此找工作时,必须特别注意要没有这种问题的才行。
健康运
3月6日出生的人通常很喜欢被很多美好的事物所围绕。
可能的话,他们最好能够选择乡间的长途漫步或是定期的旅行这类能够暂时远离喧嚣城市的休闲活动。如果他们有自己的土地的话,园艺类的工作,如种花或种菜,也是不错的嗜好;因为它不只提供必需的运动,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对美的需求。对3月6日出生的人来说,改善健康情况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的外表更美丽。这一天出生的人相当注重感官享受,所以必须注意高脂肪食物的摄取量,尤其是那些动物性脂肪的食物更须格外注意。不过,想控制吃的欲望可能不太容易。虽然3月6日出生的朋友是不太能够拒绝美食的人;但是,如果想维持健康,就必须努力节制饮食欲望。
幸运数字
3月6日出生的人受到数字6与金星的影响。受数字6影响的人相当有魅力,但也不吝于对别人表达关怀、赞赏他人。
海王星(双鱼座的主宰行星)会更加强金星带来的多愁善感、易受影响的倾向。至于他们一生不变的主旋律——爱情,则是数字6带来的影响。
适合你的恋爱对象:
1月6日1月16日3月1日4月14日5月31日6月3日7月29日10月19日11月7日11月25日12月6日12月8日
适合你的朋友对象:
1月9日2月4日3月14日4月4日5月30日6月2日7月1日8月18日10月25日11月24日12月14日12月17日
④ 现在姓王是古代谁的后代
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东境内)、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一带的王姓则传说是帝舜的后代,这一支系出自于妫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乡一带)的王姓,则称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后,出自于子姓;以上三支都与“王”的本身含义有关。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
麻烦采纳,谢谢!
⑤ 战国时期的赵王叫什么名字
战国时期的赵王有六位,分别是:赵武灵王赵雍、赵惠文王赵何、赵孝成王赵丹、赵悼襄王赵偃、赵幽缪王赵迁、代王赵嘉。
1、赵武灵王赵雍
赵武灵王(约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赵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赵雍,不叫嬴雍),名雍,赵肃侯之子,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政治家、改革家。生于赵国首都邯郸。
赵武灵王在位时,推行“胡服骑射”政策,赵国因而得以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
公元前295年(赵惠文王四年),已退位的赵武灵王在沙丘之乱中被幽禁饿死,死后谥号“武灵”。赵侯称王,自武灵王谥号始。
2、赵惠文王赵何
赵惠文王(约前309年─前266年),亦称赵文王,嬴姓赵氏,名何,战国后期赵国第七代君主,赵武灵王次子。
其母是深得赵武灵王宠爱的王后吴娃。赵何乃是赵武灵王次子,并非长子。赵武灵王的长子是公子赵章。
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五月,赵武灵王传位于赵何,自称主父,但后来在赵惠文王朝会群臣时,赵武灵王看到高大的长子向幼弟屈尊叩拜,心有不忍,在前295年封赵章于代地,为安阳君。
赵惠文王在位时有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强大。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葬于赵王陵。
3、赵孝成王赵丹
赵孝成王(?-前245年),华夏族,嬴姓赵氏,名丹。赵惠文王之子,东周战国时期赵国第八代君主。前266年即位,在位21年。
赵孝成王年幼执政,第一年便联合齐国退走秦军的进犯。公元前262年,韩国献上党郡与赵国,赵王贪恋土地,于是秦军进犯长平,赵军45万精锐部队惨遭俘虏坑杀,但战后联合其他诸侯国,进行战略动员,打败了秦军。晚年重用廉颇,多次战胜燕国,守卫赵国北方。
4、赵悼襄王赵偃
赵悼襄王(?-公元前236年),嬴姓,赵氏,名偃,赵孝成王之子,赵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244年―公元前236年。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公元前244年,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武遂和方城。公元前242年,燕国派剧辛攻打赵国。赵悼襄王派庞煖率军抵抗燕军,庞煖击败燕军,杀死剧辛,俘获燕军二万人。
公元前239年,魏国将邺地割让给赵国。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派兵伐燕,夺取燕国貍阳城。战事还未结束,秦将王翦等趁机率军攻赵,夺取邺地九城。同年,赵悼襄王去世,太子赵迁继位,史称赵王迁(赵幽缪王)。
赵孝成王在位时期,实行货币改革,铸造“石邑”三孔布货币。
5、
赵幽缪王赵迁(?—前222年之前),亦称赵王迁,嬴姓,赵氏,名迁,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人。战国时期赵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35-前228年在位),赵悼襄王之子,母为赵悼倡后。
公元前236年,正式继位,品行不端。屡遭秦国攻打,接连丢失宜安、平阳、武城、狼孟、番吾等郡。
公元前229年,秦国大兵压境,命令将领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听信宠臣郭开谗言,杀害李牧,罢免司马尚,令宗室赵葱、颜聚代替,导致赵军大败,国破家亡。
受俘进入秦国,发配到房陵深山中,谥号幽缪。
6、代王赵嘉
战国末年赵悼襄王嫡子。悼襄王废他而立庶子迁,是为赵王迁。赵王迁八年(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都邯郸,虏赵王迁。他率宗族数百人奔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代王。代王嘉六年(前222年)秦将王贲攻代,被虏赵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武灵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惠文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孝成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悼襄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王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代王嘉
⑥ 给孩子取名立字辈姓王
王立伟 王立罡 王立琦 王立睿 王立斌 王立鹏 王立军 王立旭 王立晋 王立科 王立遥 王立利 王立璐 王立军 王立兵 王立峰 王立彭 王立奇 王立鹏 王立零 王立韬 王立帧 王立雷 王立刚 王立德 王立言 王立华 王立进 王立凯 王立镇 王立亮 王立龙 王立刚 王立珑 王立刚 王立娉 王立鑫 王立赫 王立鹏 王立曦 王立磊 王立谦 王立韦 王立剑 王立晓 王立晋 王立珏 王立涵 王立兵 王立宗 王立莉 王立宇 王立瀚 王立雨 王立宜 王立伦 王立一 王立茂 王立军 王立宁 王立喜 王立柱 王立泓 王立煊 王立波 王立键 王立举 王立杰 王立星 王立震 王立年 王立锋 王立坪 王立平 王立霖 王立硕 王立鑫 王立燕 王立冰 王立昊 王立星 王立翼 王立恕 王立京 王立学 王立伟 王立楚 王立伟 王立隽 王立健 王立洋 王立桐 王立涛 王立琮 王立泳 王立朔 王立晨 王立猛 王立均 王立谦
女孩
王立倩 王立迪 王立茜 王立洁 王立鹏 王立辰 王立翎 王立若 王立莉 王立嘉 王立琳 王立菁 王立克 王立海 王立亚 王立捷 王立营 王立蕊 王立练 王立琰 王立芳 王立柠 王立莉 王立芳 王立涵 王立予 王立明 王立茜 王立忠 王立敏 王立菲 王立晶 王立淼 王立爽 王立静 王立晴 王立萍 王立威 王立爱 王立璐 王立敏 王立畅 王立晶 王立婧 王立童 王立菲 王立梓 王立沁 王立靖 王立欣 王立曦 王立维 王立潇 王立翌 王立洁 王立卉 王立弘 王立静 王立贞 王立彩 王立莹 王立水 王立琪 王立菲 王立慧 王立如 王立婷 王立莎 王立梅 王立玮 王立易 王立欣 王立飞 王立琛 王立君 王立坷 王立铭 王立鹏 王立虹 王立敏 王立乐 王立恩 王立玲 王立芸 王立琼 王立睿 王立崴 王立伟 王立嘉 王立帅 王立一 王立宸 王立晶 王立硕 王立欣 王立晨 王立蕊 王立榆 王立德 王立沛
⑦ 溥仪是个怎样的人
宣统皇帝——溥仪
清逊帝,名爱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在位时间(1908-1911)道光皇帝曾孙,醇亲王载丰长子。光绪死后继位,是清朝和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人,患肾癌而死,终年62岁。火葬,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宣统帝溥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弟载沣的长子。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大臣将此事告知光绪皇帝后,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又让自己的亲弟弟监国,光绪皇帝十分满意。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登上了大清王朝末代皇帝的宝座。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居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1917年6月,张勋带领辨子军入京,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一起,在7月1日宣布溥仪复辟。12月,在全国一片声讨中,溥仪再次宣告退位。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王爷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不久,被日本人护送到天津。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为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的执政,建年号为“大同”。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院工作。1964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侯。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6日逝世,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溥仪史称逊帝,也称宣统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
溥仪即清逊帝,名爱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在位时间(1908-1911)道光皇帝曾孙,醇亲王载丰长子。光绪死后继位,是清朝和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人,患肾癌而死,终年62岁。火葬,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宣统帝溥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弟载沣的长子。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大臣将此事告知光绪皇帝后,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又让自己的亲弟弟监国,光绪皇帝十分满意。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登上了大清王朝末代皇帝的宝座。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居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1917年6月,张勋带领辨子军入京,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一起,在7月1日宣布溥仪复辟。12月,在全国一片声讨中,溥仪再次宣告退位。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王爷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不久,被日本人护送到天津。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为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的执政,建年号为“大同”。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院工作。1964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侯。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6日逝世,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溥仪史称逊帝,也称宣统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
1922年溥仪16岁时与二名女人结婚。他的妻子首选是文绣(1907年生,1950年或1951年卒),但被宫廷官员认为不够美丽而不能作皇后;作为妾,最后离婚。他的第二选择,满族人婉容(1906年生,1946年卒),成为皇后,鸦片成瘾,最后卒于中国吉林省延吉狱中。他的第三任妻是谭玉龄,满族人,大约1939年结婚,六年后病卒。他的第四任妻,李玉琴,汉人,相遇时她是学生,15年后离婚,2001年因肝硬化逝世。1962年,他与另一名汉人护士李淑贤(1997年逝世)结婚。溥仪一生结婚5次,始终未能留下后代。
贾英华收集到溥仪当年的病历,其中有完整的记载:“患者(溥仪)于30年前任皇帝时就有阳痿,一直在求治,疗效欠佳……有吸烟嗜好,曾三次结婚,均未生育。”
http://tieba..com/f?kz=188918244
⑧ 一个失败的书生帝王是谁
据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南方出文人,北方出皇帝。其实,这倒不是因为地域与文化的不同,而是因为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帝王与书生分离,官吏与学者分离的国度。
据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南方出文人,北方出皇帝。
确实,自屈原以来,诗人、文学家、画家多出在江南。江南才子是天下闻名的。其实,不仅古代如此,就是现代,大作家也多出在南方,现代文学史上的鲁(鲁迅)、郭(郭沫若)、茅(茅盾)、巴(巴金)、老(老舍)、曹(曹禺)六大家及数小家,绝大部分也出在南方。
至于封建皇帝,则更为有趣,似乎全部出在北方。从秦始皇算起,汉高祖刘邦是沛县丰邑人,今属江苏省沛县;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南阳蔡阳人,今属湖北枣阳县境,虽地处南北交界之处,在人们的观念上还应算作北方;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河南洛阳的一个军官家庭;元朝的成吉思汗及元世祖忽必烈就不必赘述了;明太祖朱元璋是濠州钟离县人,今属安徽省凤阳县。也应算作是北方人;至于中国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同元朝一样,其统治者都是来自遥远的北方。
上述的皇帝是中国主要朝代的开国皇帝,至于其他战乱时期而产生的走马灯般的帝王,或是直接出自北方,或是祖上几代也是北方。总之,绝大多数是北方人,而且其祖居之地还较为集中,大多沿运河两岸分布。
这真是风水不同,地殊人异吗?其实,这要看怎么讲。如果把风水看作是封建迷信的东西,当然与风水无关;但若从广义上理解风水,把风水看作一种人文地理方面的东西,甚至有一些地缘政治的色彩,那就与风水有关。在中国古代社会,北方开发较早,文化也较为早熟,社会制度、宗法观念相对于南方来讲较为严密、发达和成熟。在大多数时间里,北方不仅是政治、文化的中心,还是经济的中心,又兼北方人勇武善战,因而,改朝换代之举一般都发生在北方,北方由此而多出皇帝。相反,南方不论是社会统治、宗法统治、思想统治均比北方要相对为弱,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就较为解放和活跃,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容易造就大作家,容易促生大作品。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别看只有这八个字,其中包含的深奥道理却是万古不易的。孔子这句话从表面上来看,意思是说仁厚的人喜欢高山峻岭,智慧的人喜欢河流溪水,而实际上却道出了两种智慧类型。一种是仁者,一种是智者。仁者的智慧如同崇山峻岭一样厚重不移,而智者的智慧却如河流溪水一般变动不居。由此反推,即可看出,河流湖泊众多的地方是造就智者的地理环境,而崇山峻岭及平原荒漠众多的地方是造就仁者的地理环境,即使是现代科学也不否认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智能的影响。仁者多倾向于搞政治,智者多倾向于搞文学艺术。看来,南方出文人,北方出皇帝,不仅有其社会方面的必然性,还有地理方面的必然性。
仁者与智者,只是两种智慧类型,并无高下之分;文人与帝王,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就其作用来讲,实际上亦无高下之分,只是人们极易看到帝王身享荣华富贵、手操生杀大权,而看不到学者文人是无冕之王,是社会精神的主宰罢了。不过,必须看到的是。学者书生或是文人雅士是与帝王格格不入的,文人书生也绝对做不了开国皇帝,其原因如下:
一、文人书生所学的圣贤之道是为了治国,决非为了开国;圣贤之道教人修身养性,决不教人造反。
二、文人书生所代表的道德理想永远走在社会现实的前面,只能永远站在现实的前面去召唤、慨叹、哀婉身后的社会现实,而不会去首倡造反,去在白骨堆上建起新的王朝宫殿。
三、书生文人长于书斋,两耳尽是圣贤的教诲,缺乏社会历炼,故缺少开国帝王所必备的野心勃勃、势利、诡诈、机变、老辣、无赖、无耻、狠毒乃至丧尽天良等性格素质。
四、从中国社会的运作方式来看,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学者与帝王分离、文人与官吏分离的国度。学者文人别说做了皇帝,就是做了官吏,也往往丧失了文人学者的品格,只剩下了官格。以学者文人为代表的理想道德即行告退,为官之道往往压倒一切。
五、最后的一个补充方面,是文人学者在古代社会生活地位往往并不低,所以首倡造反的往往不是文人书生。所以,中国古代社会就出现了这样的奇异现象,真正的仁德才智之士,做不了开国皇帝,当开国皇帝的基本上属于流氓和豪强,究其原因,就在于流氓只求成功,不问手段,而豪强既有流氓的特点,且有先天的势力。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宿命之中,却偏偏出了一个书生皇帝,把书生和皇帝这两种冰炭不容的人格结合在一起,造出一种怪胎来。从这一书生皇帝的成败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许多有意味的东西。
西汉与东汉之间,隔了一个短短的朝代,这就是历时十八年的王莽新朝。一般的历史著作不大提这一朝代,认为是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的衔接过渡阶段,是汉朝的暂时中断。其实,这还是应当算作是一个独立的朝代,这不仅因为王莽正式称帝建年号,还因为他掌握了实际政权、颁布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法令。新朝的王莽,就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由书生通过干仕的和平方式而走上帝位的书生皇帝。
公元16年,王莽因为是王太后的侄子,被封为新都侯,后来王莽看准时机,揭发了废后许氏伙同王长、王融希望重为皇后的一系列阴谋,做了大司马,从此,王莽开始了他的沽名钓誉的生涯。他礼贤下士,延揽名士,每当从朝廷上得了赏赐,他都全部分给宾客僚属,自己分文不取;在生活上,他也格外节俭,吃穿几乎和百姓没有什么两样。一次,王莽的母亲有病,朝廷上的公卿侯爵多派夫人前来探视,这些人都穿着绫罗缎匹,头上戴着珠宝首饰,王莽的妻子急忙出门迎接,穿的是粗布衣服,衣不拖地,裙子才刚刚盖过膝盖。客人们以为她是王家的仆妇,等悄悄问过别人之后,才知道她就是王莽的妻子。王莽家招待客人礼数十分周到,但仅是清茶一杯而已。自这以后,王莽开始有了清廉俭约的名声。不仅如此,王莽还通过坚持礼仪、顶撞大有势力的傅太后,为此而被免官,因而博得了直臣的美名。不久汉哀帝荒淫病死,太后王氏便命王莽人都帮助哀帝的男宠董贤治理丧事,王莽入朝,看准时机,首先顺应人心,罢黜了民愤极大的董贤,使其自杀而死。从此以后,王莽讨好太皇太后,并迎立年只有九岁的汉平帝,独揽了朝廷大权。但王莽知道,自己既不懂征战,又不懂治国安民,要想收拢人心,只有靠弄虚作假或是矫情作伪。于是他买通境内境外的官员,让他们献来白雉、犀牛等祥瑞之物,以证明自己德合于天,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买嘱献瑞”。但王莽此招还确实有些奏效,居然被奉为安汉公,并使自己的女儿当上了汉平帝的皇后。后来,王莽又通过加“九锡”,造符瑞,强行登位。
纵观王莽行事,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虚伪:二是遵循古制;三是相信符命灵异。王莽自称为黄帝虞舜的后裔,尊黄帝为初祖,虞舜为始祖,凡姚、妫、陈、田、王诸姓,皆为同宗。他根据周朝的先例,创议设立明堂灵台,还建造了近万间学舍,专门招纳儒士名人,设官考校,贤者为师,陋者为徒。这还倒罢了,关键是王莽颁布了许多令人莫名其妙而又啼笑皆非的法令。始建国二年,王莽根据古书《周礼》、《乐语》上的传闻记载,开赊贷,立五均,平物价,抑兼并,发货款。王莽把井田制时期的社会理想生搬硬套地运用到现实中来,引起了强烈的不满。从新朝十多年开始,刘氏宗族及各地豪强就不断起兵反抗,后遇天灾,绿林、赤眉两军更是声势浩大。公元23年,昆阳一战使王莽的主力崩溃,就在起义军进攻长安的危机时刻,王莽仍相信天命,他居然率群臣至长安南郊,号哭祭天,凡哭得哀痛者都授以官职,官吏及平民因哀哭而封官的有数千人之多。王莽不久就被起义军杀死。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就是这样一位绝无仅有的书生皇帝。对于他的评价,似乎以古代一位大诗人的诗最有代表性: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设使当日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的确,王莽处心积虑地想篡夺西汉政权,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他利用太皇太后对他的信任,一步步地攫取权力,树立威信,以矫情作伪的手段收拢人心,终于在朝野的拥戴之下登上皇位,以一介书生而改天换地,确实是空前绝后之举。但是,作为今人,我们要探索的,不是王莽该不该篡权,不是汉朝和王莽的新朝究竟谁是正统,也不是去评价王莽的道德品质,因为这些对我们来讲并无多大的意义,我们要探索的重点是,王莽是不是一个纯粹的骗子,纯粹的野心家,身上是否连一点文人学士的影子都没有。
公平地讲,王莽身上还是有着浓厚的书生的影子,在托古改制问题上,他一方面确实是在拉拢人心,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他对古代有深厚的感情,真诚的向往,否则,他明知仿效古制并无多大收拢人心的作用,为什么还要坚持那样做呢?在相信符命问题上,他确有借此登基做皇帝的目的,但在他内心深处,真的就一点也不相信吗?否则,每到紧急关头,他总是求助于神灵,而没有奋起抵抗或是另求他法呢?所以,在王莽的身上,既有虚伪、奸诈、残忍的一面,又有书生善良、真诚、教条、死板的一面。在一定意义上讲,他是一个迂腐的儒家的理想主义者。只是作为一个篡位皇帝,他的这一面很难被人发现罢了。他不懂得儒家合理的文化理想应该通过一定的政治手段一点点地向现实渗透,而是照搬经书教条,史称他制定政策,发布政令,都要“考之经义、合之传记、通于义理”。连“王田制”、“五均六管”都是从古书中抄来,结果弄得士族离心,民怨沸腾。他本以为古礼对百姓会像对他那样有效,所以仿效周代,企图建立一个理想的道德社会,但由于他十足的书生气反而弄得天下大乱,自己也成了桀纣。至于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不仅是活脱脱的一介腐儒,简直是一个稚气十足的小学生了。
中国的书生就是如此,中国的书也就教人如此。正如开篇所说,书生只能摇旗呐喊,不能亲为开国皇帝;只能为完善道德而做潜移默化的工作,不能直接发号施令,这就是书生的品格、书生的本色。一旦没有了这个本色,丢掉了这一品格,他就不是书生,就变成了官僚或是政客。
书生与皇帝本是不合槽的,王莽却偏要统一起来,结果就出现了这么个怪胎。对王莽做出评价的大都是读书人,而对其评价又大多是痛贬乃至痛骂。然而,曾知否,王莽身上就流动着读书人的血液,该怎样理清这种历史的纠结呢?
⑨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姓王的皇帝是谁
有,叫王莽。 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公元后23年),汉元帝皇后侄,新朝建立者(公元8——23在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人,祖居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75里),汉族。西汉哀帝自元寿二年六月(公元前1年)去世后,九岁的汉平帝即位,元后临朝称制,以王莽为辅政大臣,出任大司马,封"安汉公"。至公元9年元旦,篡位称帝,登基成为一朝开国君主,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直至公元23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被杀,在位15年,死时69岁。 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时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侍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四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翌年,汉成帝崩。汉哀帝继位后其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太后的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 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崩。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1年王莽在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将俸禄转封两万多人。3年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被加九锡。此时王莽的野心已经极度膨胀,与汉平帝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5年,汉平帝被王莽毒杀,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居摄二年(6年)有人不断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作皇帝的先河。 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深重,政治动荡,人心思变,整个社会流行所谓汉室当“更受命”之说。这种思潮为王莽代汉创造了一个舆论上的思想准备。西汉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灾荒,经济凋敝,所以人心浮动,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王莽代汉正是适应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基本思潮--人心思变,社会思治这一实际情况产生的。 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由于他看不起边疆藩属,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11年,黄河改道,灾民遍野。天凤四年(17年)各地农民纷起反抗,形成赤眉、绿林大起义。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中他为商人杜虞所杀,新朝灭亡。 王莽年表: 公元前48年,汉宣帝去世,汉元帝即位,姑母王政君任皇太后,外戚王氏集团开始形成。 公元前46年,王莽出生。 公元前22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射身校尉,开始进入专权的王氏集团。 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逐步进入统治核心。 公元前8年,王莽任大司马,成为外戚王氏集团的核心。 公元前7年,王莽被免职,一直到公元前2年,才重新回到长安。 公元1年,王莽被封为“安汉公”。此后,王莽逐步清除异己,将大权独揽。 公元8年,王莽代汉自立,建新朝,年号为“始建国”,来时一系列改革,但均以失败告终。 公元14年,改元“天凤”。 公元20年,改元“地皇” 公元23年,王莽被攻进长安的起义军杀死。
⑩ 我想给孩子起个名字 爸爸姓侯 妈妈姓李 孩子2011年10月21号12点53分 请个问帮忙起个好点的名字是个女孩
侯欣舞,欣舞欣舞,欣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