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五行古风 > 李墨竹名字五行

李墨竹名字五行

发布时间:2021-06-03 06:06:11

❶ 有咏竹的诗吗谢谢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摘自《健康报》1989.7.1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❷ 罗姓是怎么来的

关于罗姓的来龙去脉,历来许多有关姓氏学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的考证,譬如:《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指出:“祝融之后,ㄆ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广韵,本自颛顼末胤,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通志氏族略》:“罗国之后,一曰祝融之后。”《魏书》:“破多罗氏,斛瑟罗氏,叱罗氏,皆改为罗氏。”

从以上这些记载看来,罗氏是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是颛顼帝的儿子,祝融的后裔,到了周朝的时候,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当时的宜城,就是现在在湖北省的襄阳,在汉代曾被置为宜城郡。后来,由于该地为楚国所有,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于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县),至周末定居于湖南长沙,最后还繁衍到现今江西的南昌一带,成为长沙和南昌两地的望族。

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曾经提到罗氏是一个“ㄆ姓”国,所谓“ㄆ姓”,就是历来姓氏学上用以表示源自祝融氏的一个古姓,据《说文通训定声》的记载,鄢、郐、路等姓,都是古时的ㄆ姓国,则论起家世渊源来,罗氏与这五个姓氏,自然也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

始封于周朝初年的罗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子孙才“以国为氏”的?根据史书的记载,其始封于宜城,是在周武王得天下后大行封建之时,到了距今约2200年前的春秋末期,宜城为当时的强楚所并,子孙失国南迁,才开始以罗为姓的。

经过漫长的奋斗,罗姓人士在秦汉之际开始崭露头角,当时以迄于三国,南北朝时期,在史书上出现的罗姓名士,绝大多数都是襄阳、长沙和豫章三个地方的人,譬如,三国时曾任蜀汉为太子舍人的罗宪是襄阳人,晋朝曾任武陵太守的罗企生是豫章人,晋室再迁以后深受桓温器重的襄阳太守罗友也是襄阳人。由此可见,当时的罗氏仍然主要繁衍于长江南北岸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

汉末三国鼎立时期以四川为主要地盘的蜀汉,也出现过不少姓罗的名人,除了上述那位罗宪外,还有一位曾经谏公孙述归汉的成都名士罗衍,以及曾以计破益州刺史李特之叛的名将罗尚等。这种情形,自然也是罗氏播迁四川的有力说明。

隋唐二代,对于罗氏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人才辈出,大放光芒;一方面则逐渐自两湖和豫章向全国各地播迁,终于成为了一个大姓。

南方的罗姓人士,实在不难找到自己家族的来龙去脉。但大致说来,福建的宁化,应该是罗氏在南方的播迁中心,从晋室南迁以后,姓罗的人士就已零落到达该地开基,而于唐明皇以后大举南迁。后来广东和台湾等地的罗氏全都是来自该地。元代的罗贯中,大名鼎鼎,他所著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历来最畅销的古书之一。

❸ 宋朝所有著名人物有哪些

文学:

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2、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资治通鉴》的主编。

3、三苏——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1039~1112) 。

4、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继孔子孟子之后,人称“朱子”,开创礼教先河。

5、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6、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7、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8、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9、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10、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著称。

11、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12、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音乐:

1、陈旸——(1064~1128年),北宋音乐理论家,古代八大音乐名人之一,官至礼部侍郎。

2、姜夔——(约1155~约1221),南宋词人、诗人。字尧章。人称白石道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

政治军事:

1、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北宋名将。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

2、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3、宋庠——(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宋庠是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的三元状元。

4、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北宋宰相。

5、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富弼利用自己对宋、辽、西夏三国关系的透彻了解,助宋朝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

6、韩琦——(1008—1075年),男,字稚圭,自号赣叟。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

画家:

1、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

2、文同——(1018年-1079年),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或笑笑居士,人称石室先生,四川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县东北面)人,著名画家、诗人。

3、范宽——北宋画家,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

4、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南宋人。(1186-1249),字惠父,汉族,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

(3)李墨竹名字五行扩展阅读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❹ 书画大家赵孟頫生平如何作品怎么样

宋人首倡书画“尚意”之风,主张不拘常法,追求性灵之意趣,强调自出新意,叛逆传统。但自苏、黄、米、蔡之后,书风渐渐空疏荡逸,直至元代的赵孟頫奇峰突起,书法方始进入一个新境界。

赵孟頫(1254—1322)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他博学多才,善于诗文、考据学,精通音乐,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南宋王朝当时已如大厦将倾,他是在坎坷忧患中度过自己青少年时期的。他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是元代当之无愧的书坛盟主。他推崇简约的书画风格,其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他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宋法度,论者谓其“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开创了元代新画风。传世书迹较多,传世画作有《鹊华秋色图》、《红衣罗汉图》、《幼舆丘壑图》、《秋郊饮马图》、《江村渔乐图》。著有《松雪斋文集》10卷(附外集一卷)。

赵孟頫一生与书法为伴,曾反复学习与临摹过钟繇、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智永、褚遂良、李邕等人的作品,对王羲之、王献之的书帖更是情有独衷,临写过数百本。在广泛学习古人的基础上,赵孟頫的书法遂能集晋韵、唐法、宋意于一体,并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他是篆、隶、楷、行、草样样精通的书法大家,其晚年创作的集中了金文、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六种书体的《六体千字文》长卷便是一座琳琅满目的艺术宝库,这其中最具有创造价值和影响力的当属楷书和行书。

赵孟頫创立了楷书史上独具特色的“赵体”,与唐楷的欧体、颜体、柳体并列为楷书四体。赵体不像欧体或者柳体那样高长而是字形偏于扁方,结体宽绰而不失古朴;也不像颜体、柳体那样比较注重横轻竖重或提按等传统程式,而是用笔圆润,结体娴雅。这种楷书吸收了行书的一些成分,点、横、撇、捺之间动静相宜,流美动人。同时,其用笔不拖泥带水、不含糊暖昧,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都十分清晰,使学书者易懂易学。与唐楷三体相比,赵体楷书既得晋人风流倜傥之神韵,又具唐人法度端严之雍容,读其字,会感到他既能从容不迫地掌控线条,又能在平和澹定之中时露锋芒。就书法风格来讲,如果说欧体险峻遒劲、颜体雍容大度、柳体骨力劲健,赵体则闲雅秀逸,是文人书卷风流气质的典型代表。其楷书代表作有《胆巴碑》、《妙严寺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如《赤壁赋》,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堪称书法传世经典之作。

在赵孟頫的各体书艺中,传世最多者当推行草。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书信和题跋。他的行草从各个方面汲取了二王精华,同时又融入己意,秀美潇洒,风流俊赏。传世名作有《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洛神赋》、《赤壁赋》、《七绝诗册》等。晚年行书《七绝诗册》云:“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事,云在青天水在瓶。”最后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借用了唐代李翱向禅僧问道的故事,据说黄药禅师指点李翱当学在天之云逍遥自在,或如在瓶之水恬静淡然。赵孟頫用此语也许正是以之与自己的人生相印证。此帖短短五行大字,字形由收敛而渐趋舒展,由小渐大,最后一句,墨色亦由浓而淡,就如书写者的心境,渐渐在书写中会意升华,洇开一片慧心禅悟。

赵孟頫之于书法史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异彩纷呈、精妙绝伦的书迹,更在于他以自己的书法实践所倡导的艺术精神。北宋四家后,世人追捧“尚意”书风,标举个人性情,但却日益忽视书法技艺层面的积累与练习,从而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粗率单薄、疏野浅露的怪圈。赵孟頫之所以力尊古体、追摹晋唐,显然是看到了这一弊端。赵之一生几乎遍临名帖,对各家书法都了然于胸。综观其书作,钟繇之质朴沉稳,羲之之蕴藉潇洒,献之之流丽恣肆,李邕之崛傲欹侧,皆能融入其笔端纸墨。如果没有如此深厚的艺术积累,就不可能成就这样一位书法大师。如果说晋唐书法给予赵孟頫的是风韵与法度的双重熏陶,那么,宋代书法给予他的就是推陈出新、率性而为的勇气和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赵孟頫既是宋代“尚意”书风的纠偏者,又是最好的传承者;既是晋唐书风的尊奉者,又是最全面的发挥者。因此,后人评他为“唐以后集书法之大成者”;称他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的书法大家。整个元代书法几乎都笼罩在他的荫庇之下,明清许多著名书家也多从他处受益。他是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中国书法史上第三个影响深远的大师。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烦的字在朝鲜、日本也非常风行。

在绘画方面,他开创了元代简率、尚意、以书入画的新风尚,使文人画走向全面成熟。首先。在创作心态上,赵孟頫作画显得轻松自如,不像他之前的宋代画家那样绘画如视劲敌,不敢有丝毫疏忽。因此,他的绘画形象简练概括,很少细节描绘,而注重整体气势。作为文人画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以书入画。作为一代书法大家,赵孟頫用不同笔法表现不同世象,比如石以飞白笔勾勒,竹以八分,而水用篆体。他所独创的荷叶皴,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他还提倡“作画贵有古意”,也就是以古为门面而创造新意。赵孟頫的古是与工对意的,工指南宋以来院体画“用笔纤细,敷色浓艳”的风格。赵体画在工细中见简率,其画风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跳出工艳琐细之窠臼而别开质朴自然之生面。

《鹊华秋色图》是赵孟頫的一幅佳作,描绘山东济南郊区的鹊山和华不注山一带的秋景,采取平远法构图。画中长汀层叠渔舟出没,林木村舍掩映,平原上两山突起,遛遥相对。本图林木种类颇多,红绿相间,枯润相杂;树姿高低直鼓变化丰富,布置得宜,聚散自然,故多而不繁,疏朗有致。作者用写意手法画诸岸树木,树干简略双钩,树叶用墨随意点成,笔法灵活,书法意趣浓厚。山峦皴法细密,青绿晕染。房舍人畜、芦荻舟帆均精描细点,再渲染青、赭、红、绿,设色明丽清淡,风格古雅俊秀,他创造性地将水墨山水与青绿山水融为一体。综观全图,水陆交接、林木聚散、平原远近、两山对峙、屋宇人物,诸多景物被安排得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显示了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很客观地评价了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赵孟頫儒雅安详的书画姿态也影响了他的家庭,他的夫人管道昇能书,善画墨竹梅兰,笔意清绝。儿子赵雍也精通书画。据说赵孟頫欲置妾,曾作词试探调侃管道舁:“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何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而管道舁则作《我侬词》以答之:“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通篇情重意浓、入骨化血。据说“松雪得词,大笑而止”,从此再未提过纳妾之事。赵孟頫仕途彷徨时,还是管道昇以《渔父词》箴其归去:“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赵孟烦有此才情远见的妻子,也是他一生之大幸。

宋朝灭亡后,赵孟頫躲回家乡潜心书画,后被元世祖请到宫廷。赵孟烦气宇轩昂,风度卓然,才高八斗,诗书画俱佳,深得元世祖的赞佩。此后,赵孟頫一直留在元世祖的身旁,其排位甚至在右丞相叶李之上。有一次,赵孟頫骑马从宫墙外走过,不小心竟连人带马掉到护城河里去了。元世祖知道后,立刻命人将宫墙朝后移两丈,将道路放宽,以防止这样的事情再发生。虽然元世祖对赵孟頫的才华推崇备至,政治上却并不授以重任,其中的苦楚和欢乐也只有赵孟烦自知,他更是寄情于书画之中,求得心灵的慰藉和安抚。

身为赵宋宗室后裔,赵孟烦却入仕元朝,宦海一帆风顺,使其一生毁誉参半。“清初第一写家”傅山最执于“人品高书品自高”,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渗透着孤高品格和崇高气节,“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画征录》)。傅山“一生重气节,以圣贤自许”,认为“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因而痛诋赵孟頫、董其昌之书,评价其作品柔靡轻弱、不足为法。这样“以人论书”,显然有失公允和偏颇。平心而论,赵孟烦不愧为一代艺术宗师,他浸淫于魏晋风度之中,其风雅精致的气质和洗练简凝的技巧,为元明书画开一代先风。傅山也不得不承认赵孟頫墨迹“圆转流丽”,并甚爱之。以人论书的非难使赵孟頫屈沉艺史几百年,但他仍是中国文艺史上少有的全才,大概只有宋朝苏东坡、明代董其昌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先画后书此一纸,咫尺之间兼二美”,赵孟頫书画诗印四绝,当时就已名扬中外,日本、印度人士都以珍藏他的作品为贵。作为一代宗师,不仅他的友人高克恭、李仲宾,妻子管道舁,儿子赵雍受到他的画艺影响,而且弟子唐棣、朱德润、陈琳、商琦、王渊、姚彦卿,外孙王蒙,乃至元末黄公望、倪瓒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发扬了赵孟頫的美学观点,使元代文人画久盛不衰,为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绮丽篇章。

鉴于赵孟頫在美术与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卓越贡献。

❺ 求五行缺土李姓女孩名字

李宝宝的出生真太阳时:2010年5月26日 10:8
生辰八字:庚寅年 辛巳月 丙子日 癸巳时
八字五行得分情况:
木7; 火31.62; (同类得分:38.62)
土0; 金27.2; 水21.2; (异类得分:48.4)
相差:-9.78 综合旺衰得分:-9.78
八字喜用神:八字过弱,八字喜木, 木 就是此命的「喜用神」。
候选名:
李欣芸
李宜芝
李欣芝
这三个都是专业吉名,完全符合生辰八字起名喜忌,五行、五格都高达满分,可以给宝宝一个好的命局,让他赢在人生起跑线。你可以自己去测一下。在适宜入名的汉字中,满足五行平衡、五格满分的吉名组合成百上千,都可以全部推算出来。不知道你的个人喜好,只能尽力按一般人都喜欢的原则去甄选几个供你参考,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❻ 有关竹子的诗句

1、《新竹》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龙孙:竹笋的别称。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

2、《石竹咏》唐代:王绩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译文:翠绿枝条生长茂盛,垂挂着繁盛美丽的红花。常常担心寒冷的露珠降临,无法保住它那美好的生命。叹息石竹时也思考自身,此生难道是我衷情的吗?在我尚未降临人世的时候,究竟是谁是我萌生的呢?抛开这样的事情不再说它了,顺应自然的变化又何必惊恐呢?

3、《东湖新竹》宋代: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译文: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4、《咏院中丛竹》唐代:吕太一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译文: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5、《竹石》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❼ 关于《苏轼传》三,四章的问题

译者序 :
卷一 童年与青年
第一章 文忠公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童年与青年
第四章 应试
第五章 父与子
卷二 壮年
第六章 神、鬼、人
第七章 王安石变法
第八章 拗相公
第九章 人的恶行
第十章 两兄弟
第十一章 诗人、名妓、高僧
第十二章 抗暴诗
第十三章 黄楼
第十四章 逮捕与审判
卷三 老年
第十五章 东坡居士
第十六章 赤壁赋
第十七章 瑜珈与炼丹
第十八章 浪迹天涯
第十九章 太后恩宠
第二十章 国画
第二十一章 谦退之道
第二十二章 工程与赈灾
第二十三章 百姓之友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
卷四 流放岁月
第二十五章 岭南流放
第二十六章 仙居
第二十七章 域外
第二十八章 终了
第二十七章
海南岛那时是在宋朝统治之下,但是居民则大多是黎人,在北部沿岸有少数汉人。苏东坡就被贬谪到北部沿岸一带去,这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元佑大臣数百个受苦难折磨的,只有他一个人贬谪到此处。朝廷当政派为防止元佑诸臣再卷土重来,在那一年及以后数年,决定惩处或贬谪所有与前朝有关联的臣子。苏东坡贬谪到海南岛不久,司马光后代子孙的官爵一律被削除,好多大官都予调职,其中包括苏子由和范纯仁,调往的地方不是南方就是西南。甚至老臣文彦博,已经九十一岁高龄,也没饶过,不过只是削除了几个爵位。打击苏东坡最甚的就是凡受贬谪的臣子,其亲戚家族不得在其附近县境任官职。因为苏迈原在南雄附近为官,现在也丢了官职。
第十四章苏东坡,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不过到目前为止,还幸而安然无事。可是在他吐到第一百次时,他就被人抓住了,在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三月,他调任江苏太湖滨的湖州。在他到任谢恩奏章上,他说了几句朝廷当权派觉得有点儿过分的话。只要他单歌咏人民的疾苦贫穷、捐税、征兵,那派小人还能装聋做哑,置之不顾。现在他直接指明那些小人,其中有在王安石势力下蹿升起来的李定和舒直。朝政是在无以名之的第三流人才的掌握中,这类人是唯利是图随风转舵,既无所谓东,也无所谓西。苏东坡过去曾不断给皇帝上表,每次皇帝看了他的表章,就向侍臣赞美苏东坡。现在我们想起来,这些小人以前曾经阻挡苏东坡进京城。万一苏东坡蒙召当权,可就真有危险,因为新政的领导人物那时不是已经失势,便是已然退隐。
苏东坡到任谢恩表只是例行公事,譬如略叙为臣者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以此美缺相赐。但是苏东坡说:“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隋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进”一词,在王安石口中是指突然升迁的无能后辈。在过去为新政的朋党之争里,这一名词是固定代表那种含义的。李定和舒禀心想苏东坡为什会自信能逃得出他们的手心呢?并且他说在他那个年纪,他担任地方官是因为他不可能再惹是生非。他是不是暗示那些在朝为官的必然会惹是生非呢?古之文人学者,因为没有民权的保障,在措词造句上,便发明出一种极其微妙难以捉摸的表现法,而阅读的学者也养成一种习惯,乐于寻求含义于字里行间之中。在中国古代,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报纸。苏东坡所写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者心目中的笑柄。
在神宗熙宁元丰二年(一○七九)六月,一个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中的四句挑出来,说他蔑视朝廷而开始弹劾他。数日之后,舒禀,当时尚在御史台,找了几首苏东坡的诗,内容关于农人青苗贷款,农人三个月无盐吃,还有燕子与蝙蝠争论的寓言。他说写的那种诗,显示苏东坡不但考虑欠周,也是不忠于君。舒禀随同弹劾表章,附呈上苏东坡印出的诗集。李定,现今升为御史中丞,也随后跟上一表,陈述有四个理由,苏东坡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一共有四份弹劾苏东坡的表章。这件案子交予了御史台。李定,当年因隐瞒父丧司马光骂他是禽兽不如,现在担任检察官。他挑选了一个极其能干的官吏派到湖州去,免去苏东坡的官职,再押解入京受审。御史请求,一路之上苏东坡必须关入监狱过夜,皇帝不许。神宗皇帝从无意杀害苏东坡,不过这个案子既然依法控告,他也愿予以充分调查一番。
苏东坡的一个好友王洗,是他印了苏东坡的诗集,听到这个消息,赶紧派人去给南部的苏子由送信,子由立刻派人去告诉苏东坡。这可以说是使者之间的大竞赛。朝廷使者偕同他的儿子和两个御史台的兵丁火速出发。但是他儿子在靖江忽然生病,于是耽误半天的行程,结果苏子由派的使者先到。
这个消息到达时,苏东坡是何等心情,我们必须要知道。他到达湖州不久,也很喜欢这个新职位。他常和长子去山林间漫游,同游的还有子由的女婿、女婿的弟弟。在苏东坡记游飞英寺的诗里,他说自己“莫作使君看,夕以中已非”。他最好的朋友画竹名家文与可已在二月去世,他一直哭了三天。在朝廷的差官正越程前去逮捕他时,他正再度创览他搜集的名画,那是七月七日,正拿出来到院子去晾。他的眼光正好看到文与可送给他的一幅绝妙的竹子,不觉流下泪来。那天他写的那一条笔记特别表现他的奇思幻想,记述他与文与可的友情。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综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日:“吾将以为袜。”及与可自洋州(今陕西洋县)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日:“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苹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日“拟将一段鹅帮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村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日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答其诗日:“世间亦有千寻月,竹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日:“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第篓谷堰竹遗予日:“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根据孔平仲的记载——孔平仲是苏东坡的朋友,他是听湖州祖通判卿说,苏东坡遭逮捕时,那位通判正好在场——苏东坡已经先得到子由给他的消息。他可不知道控告的罪名之轻重。使臣一到,苏东坡就正式请假,由祖通判代行太守职务。官差到时,正式身穿官袍,足登高靴,站在庭院中,手执箱板,御史台的两个士兵分立两旁,身穿白衣,头缠黑巾,眼睛里凶光闪动。太守官街的人慌做一团,不知会有何事发生。苏东坡不敢出来,与通判商量,通判说躲避朝廷使者也无济于事,最好还是依法接他。东坡与通判商量应当怎样出来,因为苏东坡心想自己既然被控,就不应当穿着官衣出来。祖通判认为他还没正式被控,他应当以正式官阶出现。于是东坡穿上官衣官靴,手执红板,立于庭中,面向官差而立,祖通判与官衙人员则头戴小帽,排立于苏东坡身后。两个士兵手执御史台的公文,紧握一个包裹,似乎其中藏有刀剑。官差面目狰狞,默不作声,气氛紧张万分。苏东坡首先说话。
“臣知多方开罪朝廷,必属死罪无疑。死不足惜,但请容臣归与家人一别。”
皇差皇甫遵淡然道:“并不如此严重。”
这时通判迈一步向前道:“相信必有公文。”
皇甫遵问:“他是何人?”通判回禀自己的身份。士兵乃正式递交公文予通判。打开一看,原来只是一份普通公文,免去苏东坡的太守官位传唤进京而已。皇差要苏东坡立即启程。
官差允许苏东坡出发前,归看家人。根据苏东坡在笔记上记载,他到家时,全家正在大哭。苏东坡向他们笑着说出下面一个故事,安慰他们:
在宋真宗时代,皇帝要在林泉之间访求真正大儒。有人推荐杨朴出来。杨朴实在不愿意,但是仍然在护卫之下启程前往京师,晋见皇帝。
皇帝问道:“我听说你会作诗?”
杨朴回答道:“臣不会。”他想掩饰自己的才学,他是抵死不愿做官的。
皇帝又说:“朋友们送你时,赠给你几首诗没有?”
杨朴回答道:“没有。只有拙荆作了一首。”
皇帝又问:“是什么诗,可以告诉我吗?”
于是杨朴把临行时太大作的诗念出来:
更休落魄贪酒杯,且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苏夫人听见这首诗,不由得破涕为笑。这故事曾记在苏东坡的笔记里,但不知是不是他当时现编的。
家中决定由长子迈陪同前往。王适,他一向充任苏家的塾师,现在同他弟弟留在家中,后来才偕同苏东坡全家入京。太守官邸的人全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个个躲躲藏藏。但是老百姓都出来看太守启程。根据县志记载,老百姓都泪下如雨。官差与士兵的态度与办事的要求,都蛮横无礼,后来苏东坡在上哲宗皇帝书中,说他们逮捕太守犹如捕盗。官衙中只有王氏兄弟和陈师锡设酒筵钱别。
有人说途中苏东坡曾想自杀。根据他自己给皇帝上的奏章上说,在扬州渡江时,他想跳入江中。但按孔平仲的记载,开船之后不久,船停在太湖上修理船桨时,他想跳水自杀。那天夜里,月色皎洁,湖上风高浪大。苏东坡不知道他要判什么罪,并且怕他的案子会牵连好多朋友。他想把眼一闭跳入水中,反倒省事。等再一想,倘若如此,必给弟弟招致麻烦。在给文彦博的信里,叙述家里烧了他大部分与友人的通信和手稿。家里人到了安徽宿县,御史台又派人搜查他们的行李,找他的诗,书信和别的文件。有些兵把船包围起来时,女人和孩子们怕得很,那些兵把他们的东西胡乱扔,就如一般兵士执行勤务时一样。兵丁走后,女人们气冲冲的说:“这都是写书招惹的。他乱写东西有什么好处?把人都吓死了。”然后焚烧他的手稿,后来东坡发现残存者不过三分之一而已。
苏东坡是七月二十八日由官家逮捕,八月十八日送进御史台的皇家监狱。审问期间很长,前后四十几天。在监里,那个狱卒心肠非常好,大概知道他是谁,对他十分恭敬,每天晚上给他热水洗澡,直到现在每晚上洗热水澡,还是四川人的习惯。
苏东坡在监狱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结果审问时反倒对他大有益处。他儿子每天到监狱去看他,为父亲送饭当然是儿子分内的事。苏东坡和儿子暗中约好,就是儿子只许送蔬菜和肉食,倘若听到坏消息,他才送鱼去。有几天,苏迈要离开京城到别处去借钱,他把送饭这件事交给朋友办,但是忘了告诉朋友那件暗号。那朋友送去熏鱼,苏东坡大惊。他心想事情已然恶化,大概凶多吉少了。他和狱卒商量,给弟弟写了两首诀别诗,措词极为悲惨,说他一家十口全赖弟弟照顾,自己的孤魂野鬼独卧荒山听雨泣风号。他表示愿世世为手足。在诗里他又细心表示以前皇恩浩荡,蒙受已多,无法感激图报,实在惭愧。又说这次别无可怨,只是自己之过。子由接到,感动万分,竟伏案而泣,狱卒随后把此诗携走。到后来苏东坡开释时,狱卒才将此诗退回,说他弟弟不肯收。我相信子由根本知道这条计,故意把诗交还狱卒。因为有这两首诗在狱卒手中,会有很大用处。因为狱卒按规矩必须把犯人写的片纸只字呈交监狱最高当局查阅。这个故事里说,苏东坡坚信这些诗会传到皇帝手中。结果正如他所预料,皇帝看了,十分感动。这就是何以苏东坡的案子虽有御史强大的压力,最后却判得很轻的缘故。
幸亏诗人陆游曾编有一本历史,其中包括所有审问苏东坡的亲笔文件。现在我们还有一本书叫“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台监狱的名称。此书包括四件弹劾本章、审问记录全部,苏东坡的口供、证物,和最后的判词。陆游勤于写日记,对苏东坡留在身后的手稿和拓片特别爱好,这些遗物是苏东坡死后六七十年他才见到的。他曾说出这本书的经过。北宋在靖康元年(—一二六)灭亡时,朝廷官员都向杭州逃难,尽量携带珍贵的文件。在扬州,一个名叫张全真的政府官员看到这一份手稿,从朝廷档案里抽出来。后来,张全真死后,一位姓张的宰相,受张全真的后人请求为先人作一篇墓志铭。这位宰相要以那份手稿为代价。那家后人只答应交出一半,另一半作为传家之宝。陆游记载说,他看见全部手稿都是苏东坡手写的,还有改正之处,都由苏东坡签名,再盖上御史台的官印。我们不敢确言今日流传下来的这本书是完全根据陆游所见的那本手稿,不过内容却记载了朝廷公报的细节,包括苏东坡对自己那些诗句的解释。
我认为对此案件的判断,完全要看我们对苏东坡的批评朝政如何解释。张方平和范镇正设法营救苏东坡,总括起来,他认为坦诚的批评与恶意的中伤显然有别。我们今天不能不认为那些诗是坦诚的批评,而御史们则认为是对朝廷和皇帝恶意的中伤。张方平指出,诗经是由孔子删订的,但是其中有很多对当时当政者的讽刺,而且邦有道,则坦诚的批评完全合法。在另一方面,倘若我们能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相信那些御史是由义愤而发,是深恨亲爱的君王受辱而弹劾,这也是一种看法。
舒禀在表章中说:“臣伏见知湖州苏轼近谢上表,有讥切时事之言。流俗龛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无不愤惋。陛下自新美法度以来,异论之人固不为少……然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凌谩骂而无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诗为主。……陛下躬履道德,立政造士,以幸天下后世,可谓尧舜之用心矣。轼在此时以苟得之虚名、无用之曲学,官为省郎,职在文馆。臣独不知陛下何负于天下与轼辈,而轼敢为悻慢无所畏忌以至如是。且人道所立者、以有义而无逃于天地之间者,莫如君臣。轼之所为忍出于此,其能知有君臣之义乎?为人臣者苟能充无义之心往之以为利,则其恶无所不至矣……轼万死不足以谢圣时,岂特在不赧不有而已。伏望陛下付拭有司论如大不恭,以戒天下之为人臣子者。不胜忠愤恳切之至。”
另一御史的弹劾表里,完全是强词夺理的指责。在苏东坡到湖州上任途中,曾为张氏园写了一篇记。在此一篇文章里,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那位御史在他忠君报国的热情之下,极力想劝服皇帝相信苏轼正倡邪说异端,实在大逆不道,他说:“天下之人,仕与不仕,不敢忘其君。而独苏轼有不仕则忘其君之意,是废为臣之道尔。”
李定举了四项理由说明为什么应当处苏东坡死刑。在奏章前面序言中,他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途叨儒馆。”他又接着说苏东坡急于获得高位,在心中不满之下,乃讥讪权要。其当杀理由之一是,皇帝对他宽容已久,冀其改过自新,但是苏东坡拒不从命。另一个当杀的理由是,虽然苏东坡所写诗之荒谬浅薄,但对全国影响甚大。“臣叨预执法,职在纠奸,罪有不容,岂敢苟止?伏望陛下断自天衷,特行典宪,非特沮乖后之气,抑亦奋忠良之心,好恶既明,风俗自革。”
审问在八月二十日开始,被告自称年四十四岁(按西方计算法为四十二岁),然后叙述世系、籍贯、科举考中的年月,再叙历任的官职。又把由他推荐为官的列出姓名,因为大臣为国家举荐人才充任公职之贤与不贤,与其本人之贤德大有关系,自然甚属重要。据说,他自为官始,曾有两次记过记录。一次是他任职凤翔为通判时,因与上官不和而未出席秋季官方仪典,被罚红钢八斤。另一次是在杭州任内,因小吏挪用公款,他未报呈,也被罚红铜八斤。“此外,别无不良记录。”
最初,苏东坡承认他游杭州附近村庄时所作的那首诗,对农民食无盐、青苗贷款之弊端,曾出怨言,以及弹劾表章中之其它若干情节。他想不起曾写过其它与时政有关的诗文。有好几天内,他否认给朋友写过讽刺诗,一直声称无罪。至于何者应视为毁谤朝廷,何者不应视为毁谤朝廷,颇难断言。还有,何者构成“毁谤”,亦复如此。但是在八月十三日,他决定服罪。他承认曾写讽刺诗讥刺当政,且与朋友以此等诗互相投寄。不过他“并未隐瞒”,至于内容如何,解释容有不同而已。在审讯期间,他奉命在下列一道供词上签字:“入馆多年,未甚插进,兼朝廷用人多是少年,所见与轼不同,以此撰作诗赋文字讥讽。意图众人传看,以轼所言为当。”苏东坡的朋友当中,有三十九人受到牵连,有一百多首诗在审问时呈阅,每一首都由作者自行解释。因为苏轼措词精炼,用典甚多,幸而有此审问记录,我们得见作者自己对好多文句的阐述分析。只有读者完全了解那些典故,才能把握文内的含义。我读诗一向对那类诗避而不观,因为那些隐喻、史实,都需要单独解释,读来甚感吃力,作者自己卖弄学问,为读者加重负担,殊为无谓。其实这样炫耀也并不困难,因为数百年来,苏诗的评注家一直忙着在历史和唐诗里发掘苏诗用典的出处。
对苏东坡的指控,有的十分牵强。最有趣的指控中,有一条是写两株老柏的七律。诗里说柏树“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这两句诗认为是对皇帝大不敬,因为龙是皇帝的象征,而今皇帝正在位,作者应当说有龙在天,不应当说在九泉地下。另外还有一首牡丹诗,在诗内作者叹造物之巧,能创造出牡丹种类如此之繁多。御史解释此诗为讽刺新当政者能制定如此多之种种捐税。《菊赋》的序言里曾提到吃妃菊的苦种籽,御史认为作者是在直接讽刺全境百姓的贫穷,尤其是指朝廷对官吏薪俸的微薄。“生而盲者不识日”是讽刺科举考生的浅陋无知,讽刺考生不通儒学,只知道王安石在《三经新义》里对经书的注释。
苏东坡在对方大部分指控上,都坦白承认在诗中批评新政,自然有愤怒之感、失望之声,足以表明自己对当道的苛酷批评,罪有应得。
在给朋友驸马王诜的若干首诗里,有一行诗是坐听“鞭答不呻呼。”又说,“救荒无术归亡通”。他也提到“虎难摩”,是为政贪婪的象征。在给朋友李常的诗里,他确是说在密州“洒涕循城拾弃孩。”那些男尸、女尸、婴尸都饿死于路也,当时确是“为郡鲜欢”。关于他给朋友孙觉的诗里,有一行说二人相约不谈政治,是真在一次宴席上约定,谁谈政治,罚酒一杯。在给曾巩的一首诗里(曾巩官位不高,但是一代古文大家人他说厌恶那些“股耳如惆蝉”的小政客。在他给张方平的诗里,他把朝廷比为“荒林惆蛰乱”和“废沼蛙蝈淫”,又说自己“遂欲掩两耳”。在给范镇的诗里,他直言“小人”,我们也知道在给周郎的诗里,他把当权者暗比做“夜果”。在写杭州观潮时,他说东海若知君王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在他一个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了两首诗给他,把那诗仔细看一下,也颇有趣。并且可以了解官吏的愤怒,也可略知苏诗字里行间的含义。若按字面译成英文而不加注释,便毫无意义可言。其中一首说:
敢向清时怨不容,直嗟吾道与君东,
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向方知冀北空,
独鹤不须惊夜旦,群鸟未可辨雌雄。
苏东坡承认他很佩服这位朋友,所以用孔子的不怨不容这种说法把他比孔子。第二行指东汉大经学家派弟子东行的典故。第三行指西汉萧何以智勇在朝收平淮南王之乱于无形。第六行指良马出于冀北,又进而指韩愈马说中的伯乐过冀北之野,而冀北骏马遂空一事,亦指满朝已无真才贤士。第五行指鹤立鸡群,亦即贤人与小人之比,隐含之义即在朝之庸庸碌碌者,皆鸡鸭之辈,于是午夜长鸣非鹤莫属。最后一行更易令人致怒,因为诗经上有两厅‘俱曰予圣,谁识鸟之雌雄?”等于说朝廷上只有一群乌鸦,好坏难辨。
他给那位朋友的第二首讽刺诗如下:
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
相夸缓若若,犹诵麦青青。
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这首诗的前三行指的是虚伪的读书人侈谈仁义,实则以此为求取功名富贵的阶梯,并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麦青青”一典,按苏东坡的意思,是由庄子论追求利禄官爵的人而来,那些人一生迷恋官爵,埋葬时口中含有珍珠,但是他们的坟墓早晚会夷为青青的麦田。第四行包含另一个庄子上的典故。楚王愿以高位请庄子去做官,庄子谢绝,并且告诉国王的使者一个故事:有一个专吃腐肉的乌鸦,找到了一个腐败的老鼠,正在一棵树上大享其美味,这时一只仙鹤赶巧从旁飞过,乌鸦以为仙鹤来抢它的美味,就发出尖叫的声音想把仙鹤吓走,但是仙鹤高飞到白云中去了。这个故事的含义,就是苏东坡对小人的争权争位不屑一顾。
我有一种想法,我觉得苏东坡会以为因写诗而被捕、受审为有趣,他一定以在法庭上讲解文学上的典故为乐事。
当时大家深信苏东坡对朝廷至为不敬,他曾把当政者比为呜蛙,比为呜蝉,比为夜袅,比为吃腐鼠的乌鸦,比为禽场中的鸡鸭。最使人不能忍受的是骂他们为“沐猴而冠”,不是人而装人。总之,苏东坡是看不起舒禀、李定那等人,那么舒禀、李定为什么要对苏东坡有好感呢?
审问终结,大概是十月初,证据呈给皇帝。牵连的人很多,尤其是驸马王诜,在审问时牵扯到他,因为他曾和苏东坡交换过各种礼物赠品。皇帝下令凡与苏东坡交换过诗文的人,都得把手中的诗文呈上备查。
仁宗的皇后,她一向支持苏东坡,这时染病而死。她死前曾对皇帝说:“我记得苏东坡弟兄二人中进士时,先帝很高兴,曾对家人说,他那天为子孙物色到两个宰相之才。现在我听说苏东坡因为写诗正受审问。这都是小人跟他做对。他们没法子在他的政绩上找毛病,现在想由他的诗入他于罪。这样控告他不也太无谓了吗?我是不中用了,你可别冤屈好人,老天爷是不容的。”这些话实际上等于遗言。
在十月十三日,御史们将案子做了个提要,送呈给皇帝御览。由于太后之丧,案子拖延了些日子。苏东坡在狱中等待案子的结果和自己的命运吉凶之际,发生了一件神秘的事情。
数年之后,苏东坡告诉朋友说:“审问完毕之后,一天晚上,暮鼓已然敲过,我正要睡觉,忽然看一个人走进我的屋子。一句话也没说,他往地上扔下一个小箱子做枕头,躺在地上就睡了。我以为他是个囚犯,不去管他,我自己躺下也睡了。大概四更时分,我觉得有人推我的头,那个人向我说:“恭喜!恭喜!”我翻过身子问他什么意思。他说:“安心睡,别发愁。”说完带着小箱子又神秘的走了。
“事情是这样,我刚受弹劾时,舒禀和另外几个人,想尽方法劝皇帝杀我,可是皇帝根本无杀我之意,所以暗中派宫中一个太监到监狱里去观察我。那个人到了我的屋子之后,我就睡着了,而且鼻息如雷。他回去立即回奏皇帝说我睡得很沉,很安静。皇帝就对侍臣说:‘我知道苏东坡于心无愧!’这就是后来我被宽恕贬谪到黄州的缘故。”
遇有国丧,国家总要大赦,所以依照法律和风俗,苏东坡是应当获赦的。那些御史本打算把反对派乘此机会一网打尽,如今倘若一大赦,他们的心血岂不完全白费!李定和舒禀十分忧闷。这时,李定奏上一本,对可能合乎赦罪的那些犯人,力请一律不得赦免。舒禀并进而奏请将司马光、范镇、张方平、李常和苏东坡另外的五个朋友,一律处死。
副相王挂在诸御史的逼促之下,一天突然向皇帝说:“苏轼内心有谋反之意。”
皇帝大感意外,回答说:“他容有其他过错,他决无谋反之意,你为何这么说?”
王挂于是提起在苏东坡的柏树诗里说龙在九泉一事,那含义是将来某人命定要成天子,要自暗中出现,此人出身寒微。但是皇帝只说:“你不能这样看诗。他吟哦的是柏树,与我何干?”
王挂于是沉默无言。章停,当时还是苏东坡的朋友,为苏东坡向皇帝辩解说,龙不仅是天子的象征,也可以指大臣,于是从文学上引出例句,用以支持自己的理论。
苏东坡的朋友呈上的证物都审查完毕,皇帝指定自己近人重行查阅。根据御史的案子提要,此种毁谤朝廷要判流放,或是两年劳役,在苏东坡这样的案子,比较严重,应当是削官两极。自法律上看,理当如此。因案情重大,尚待皇帝亲自决定。
在十一月二十九日,使舒禀、李定大失所望,宫廷官员发出了圣谕,把苏东坡贬往黄州,官位降低,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
在受到牵连的人之中,三个人受的处罚较重。驸马王诜因泄露机密与苏东坡,并时常与他交换礼物,并且身为皇亲,竟不能将此等毁谤朝廷的诗文早日交出,削除一切官爵。第二个是王巩,他并没从苏东坡手中得到什么毁谤诗,他显然是无辜受累,也许是为了私人仇恨的缘故,御史们要处置他。随后几年,苏东坡不断提起王巩固他受累。我们知道王巩的奢侈生活习惯,这次发配到遥远的西北去,日子是够他消受的。
第三个是于由。他曾奏请朝廷赦免兄长,自己愿纳还一切官位为兄长赎罪。在证据上看,子由并不曾被控收到什么严重的毁谤诗,但是因为家庭关系,他遭受降职的处分,调到高安,离兄长被拘留的黄州约有一百六十里,任骛州酒监。
其他人,张方平与其他大官都是罚红铜三十斤,司马光和范镇和苏东坡的十八个别的朋友,都各罚红铜二十斤。
在旧年除夕,苏东坡被释出狱,在监中共度过四个月又二十天。出了东城街北面的监狱大门,他停了一会儿,用鼻子嗅了嗅空气,感觉到微风吹到脸上的快乐,在喜鹊吱喳啼叫声中,看见行人在街上骑马而过。
他真是积习难改,当天他又写了两首诗。诗里说:“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一首诗是: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❽ 请教墨竹图的题字和题诗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两枝修竹出重霄, 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 有何卑下有何高.

东风昨夜入山来, 吹得芳兰处处开.
唯有竹为君子伴, 更无众芳许同栽.

秋风昨夜渡潇湘, 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 挺然相斗一千场.

竹叶青青不肯黄, 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 更有笋尖出土忙. (古诗)

岁寒有贞志, 孤竹劲而直.
虚心足以容, 坚节不挠物. (元.柯九思)

亭亭月下竹, 挺挺霜中节.
寂寂空山深, 不改四时叶. (元.吴镇)

欲借淇园胜, 凌霜挺万杆.
月来金影碎, 风动玉声寒.
障暑荫堪息, 停云秀可餐.
相过惟二仲, 尽日倚琅杆 (申瑶泉)

野竹攒石生, 苍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 虚声带寒草.
龙吟曾未听, 凤竹吹应好.
不觉蒲柳凋, 贞心常自保. (李白)

竹 吴宽
然数君子,落落俱长身。东家每借看,步去不嫌频。
移栽幸许我,己自前年春。自我得此辈,园居岂为贫。
但忧积雨霁,日暴少精神。终然勤灌溉,枝叶还如新。
因兹悟为学,黾勉在斯辰。

咏竹 王吉
夜里照时金琐碎,清风拂处玉玲珑。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咏竹 玄虚子
寒岩鸦秀无多种,惟有琅干过岁华。直节正当恬养素,虚心恰合道生涯。
迎风瑟瑟清未冷,戴雨潇潇净更嘉。谁并真常君子器,偏宜仙洞道人家。

咏雪竹 朱元璋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欧阳修.宋(1009-1072)。醉翁。
秋晚凝翠竹
萧疏喜竹劲,寂寞伤兰败。
丛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宋·黄庭坚
咏竹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杨万里.宋(1127-1206)。
咏竹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陶渊明 .东晋(365-427)。潜,元亮。
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李商隐 唐
湘竹词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杜甫 唐
题刘秀才新竹
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郑板桥 清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竹子
(哲理诗)
泥土里,
收集拼搏的语言。
憋不住,
给大地开一个眼。
冒尖了,
既虚心又委婉。
做一次总结,
继续向上伸展。
一朵绿色的云,
和太阳把理想畅谈。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

题朱九龄翠筠轩 许恕
有脚不踏东华尘,有眼不看长安春。 然天地至清气,多在丛篁流水滨。
轩名翠筠俯空谷,个个梢长如玉立。一秋明月照潇湘,六月凉风洒淇澳。
轩中之人清且闲,心不在乎山水间。左图右使移白日,四檐环佩声珊珊。
不可一日无君子,澹然风致颇相似。翠实常分丹风雏,箨冠曾奉青霞士。
北郭道人静者徒,爱看黄岩烟雨图。拟约嵩溪听萧瑟,醉来踏遍青珊瑚。

对竹 黄庚
门对南邻竹,青青玉万竿。虽然无地种,且得隔篱看。
露叶晴犹湿,风枝夏亦寒。但教休翦伐,何用报平安。

居竹轩 倪瓒
翠竹如云江木春,结茅依竹住江滨。阶前迸笋从侵迳,
雨后垂阴欲覆邻。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
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碧筒饮 张雨
采绿谁持作羽觞,竹林人共晚樽凉。玉茎沁露心微苦,
翠盖擎云手亦香。饮水龟藏莲叶小,吸川鲸恨藕丝长。
倾壶误展林郎袖,笑绝耶溪窈窕娘。

种竹 洪希文
移得霜根趁雨栽,墙阴踏破一方苔。甫能引汝清风到,
未暇招渠俗子来。猿讶便立书案立,鹤之早避钓船回。
不妨更了岁寒计,早晚栽松兼种梅。

盆竹 释善住
瓦缶不多土,娟娟枝叶繁。岂知幺凤尾,元是古龙孙。
苍雪洒禅榻,细香浮酒樽。王猷来此见,应亦为消魂。

养竹成大林 谢应芳
养竹成大林,频年竹生孙。美竹非不多,恶竹亦已繁。群奴为洗之,
往哉聆我言。美者慎勿伤,去恶必去根。勿虞尔斧缺,勿惮尔力烦。
宿莽荡无余,清风仍满园。

雪竹山房 贡性之
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帘幕影迷金琐碎,
佩环声动玉阑干。只疑玄圃翻琼树,错讶瑶台舞素鸾。
百战几时能著我,万竿深处一凭阑。

竹菌 周砥
竹迳拾竹菌,中林露襄襄。宛转童竖歌,顷新易满筐。
粲然丹砂质,携下白云乡。眄来意忻喜,执爨属初当。
溉 沃灵液,登俎达馨香。腊毒惧厚味,餐霞秘仙方。
得此与疏笋,萧然侑一觞。含和适胜歆,茹美贵清凉。
熟谓可乐饥,庶亦洁中肠。非但紫芝曲,愿继采薇章。

翠贡亭 赵秉文
修竹百十个,老柏四五行。日出烟雾散,露叶翻青光。
时携一壶酒,来此据胡床。鸟啼白日静,花落春风香。
君看苍翠间,法身露堂堂。既物元非真,离物又非忘。
掩卷忽而笑,风枝奏笙篁。

咏竹 王吉
夜里照时金琐碎,清风拂处玉玲珑。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咏竹 玄虚子
寒岩鸦秀无多种,惟有琅干过岁华。直节正当恬养素,虚心恰合道生涯。
迎风瑟瑟清未冷,戴雨潇潇净更嘉。谁并真常君子器,偏宜仙洞道人家。

咏雪竹 朱元璋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徐氏瞻绿轩 宋玄僖
绿株似君子,长年不厌看。沉岑风雨夜,牢落雪霜寒。
开径连书屋,临流足钓竿。眼中高节在,早晚侯平安。

新篁 高启
南池雨后见新篁,袅袅烟梢渐出墙。风度乱翻交箨响,露垂微挹粉痕香。
帘前嫩色含初暝,琴畔疏阴已送凉。野饭羞烧林下笋,留添碧玉嫩竿长。

竹 吴宽
然数君子,落落俱长身。东家每借看,步去不嫌频。
移栽幸许我,己自前年春。自我得此辈,园居岂为贫。
但忧积雨霁,日暴少精神。终然勤灌溉,枝叶还如新。
因兹悟为学,黾勉在斯辰。

竹 文徵明
分得亭亭绿玉枝,雨馀生意满阶除。凌霄已展疏疏叶,护粉聊营短段篱。
肯信移来真是醉,不愁俗未不能医。人间此夜频前席,凉月虚窗更自宜。

题竹轩 王世贞
吾宗雅语世所闻,何可一日无此君。汝今卜居但种竹,凡草不敢骄相群。
箨龙个个迸春雨,凤尾枝枝干碧支。景呼阿段汲溪润,洗出潇湘双泪文。
慎莫学辟疆驱大令,又莫学张 逃右军。扁舟但过医俗士,把臂相将醉夕曛

种竹 王向晋
斫取江干老竹根,携归家去长儿孙。他年劲节干霄起,招得丹山彩凤骞。

咏竹 王德操
幽居思伴侣,惟有此君宜。萧疏既同我,清空亦可师。
吟时声应和,步处影相随。不作人间态,炎凉意便移。

竹粉 邓雪霄
万竿晴拂渭川烟,解箨琼枝自晶然。湘水裙摇珠佩冷,葛陂云护玉龙眠。
看来翻恨何郎妒,栽处应将汉暑连。六月林间犹带雪,可留清韵待群贤。

竹粉 于若瀛
新抽翠筱碧於妆,高质辉辉抱节长,操干未须逢越女,解苞遗是试何郎。
痕消乍染三湘泪,素积忧疑五月霜。仆射盘中劳记事,未裁斑管已含光。

题钱理竹平深处 汤胤绩
瘦不胜衣强着冠,肩舆一罄子猷欢。日光碎布金三顷,秋色高攒玉万竿。
幸备酒筹催急鼓,忍看 笋簇深盘。九天雨露虽如许,长屐无由数就看。

雨竹 刘崧
沧波石面晚阴凉,翠筱娟娟过雨香。何许鹧鸪啼不断,黄陵祠下是三湘。

题竹 戈汕
岁暮看吾辈,萧疏赖此君。横枝驯怪石,直节藐寒云。
松傲低为伴,梅清艳不群。有时当积雪,秉烛倚宵分。

栽竹 吴中蕃
以少屋为贵,虽多君益珍。依然犹卉植,所具独精神。
和岂皆从俗,清非不近人。山家能有比,撕亦未全贫。

水中居 王
水绕柴门竹绕栏,归来寓居是盘恒。一溪沆瀣通元气,万个琅干耐岁寒。
对景只求诗兴好,临流肯放酒杯干。衰迟幸入康庄境,任彼红尘蜀道难。

斑竹诗 李淑媛
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间。有泪寄湘竹,至今湘竹斑。
云深九嶷庙,日落苍悟山。於恨在湘水,滔滔去不还。

偶题竹上 释际源
冷翠何冥密,幽寻独坐时。扉开流水过,风静到云迟。
懒性知终弃,虚心幸自持。偶然吟未稳,清响动高枝。

过友人斋头看竹 吴绮
北郭东门访隐论,琅干万个碧无尘。邻家莫比王猷比,看竹还应为主人。

闲坐咏竹 爱新觉罗?玄烨
门外千竿细竹,窗前万朵鲜花。秋寒众色皆变,惟尔霜姿可嘉。

种竹 吴正治
退食少尘事,疏篁惬远心。门无俗客到,时有暮蝉吟。
密叶侵阶绿,幽香入阁深。那知炎暑厉,移榻就清阴。

听竹庵 涂斯皇
修篁摇翠影,小筑回清幽。虫语团庭绿,蝉声带水秋。
寒云依石涧,独树表荒丘。坐卧欲忘返,萧然何所求。

新笋 王世祯
绿竹畦中笋数竿,穿丛一日几回看。呼童早起浇新水,待听风声送雨寒。

庆似村一枝书屋看竹 李棠
幽人抱劲节,读书不干禄。釜内虽无粮,园中却有竹。
不惜培护勤,博此一窗绿。不剪亦不锄,生意青郁郁。

盆竹 汪士慎
森森盆中竹,猗猗似淇奥。对之烟雨生,看去浓阴覆。
梳翎青凤小,振鬣箨龙缩。有节不干云,虚心抱幽独。
陈列大士前,音声皆具足。闻道落迦山,曾现紫均谷。

方竹 沈心
一色琅干碧,森然种独殊。孤生太圭角,直节本廉隅。
污辱宁能免,规圆洵可吁。此君君子得,莫叹不觚觚。

竹 郑燮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新篁初放,在夏月中。
能驱吾暑,能豁吾胸。君子之德,大王之雄。

方竹 孙竹雅
屹屹 棱未许磨,更以高节耸危柯。圆通尚难容今世,独抱枸方奈尔何。

咏竹 邬兰翘
已分龙种老碧溪,无端霜雪共排挤。生成高格伴身瘦,为有心虚肯首低。
狂客相寻慵问主,诗人临别爱留题。沉沉朱鸟无消息,聊与寻常 雀栖。

咏竹 李筠仙
亭外猗猗碧几竿,清姿劲节耐霜寒。舞风影作飞鸾势,啸月音疑老凤翰。
自是主人甘澹泊,不劳童子报平安。阶前那有孙枝秀,写与淇园独坐看。

种竹歌 释德隐
南山南北山北,其中有竹人不识。托根数茎临严霜,虚心愿并幽溪柏。
秋深草木零落尽,此竹亭亭终不易。

雪竹 吴昌硕
吾庐独破撑风雨,修竹连山当友朋。 有郫筒数升酒,不然今夕坐愁冰。

水筒 王祯
刳竹作连筒,流泉一派通。势虽由上下,用不限西东。
远借居人便,常资泽沛功。伊谁凭好手,扶起卧龙公。

南窗 金涓
南窗不受北风寒,笔砚供吟对景安。最喜手攀檐前竹,雪中犹胜作花看。

友竹轩 陆仁
友道久已丧,浇风何由淳。对面论气谊,转足生棘榛。断金臭如兰,所贵同心人。
取友古所难,此君诚可亲。霜风凛高节,岁寒相与邻,於焉念同志,碌碌奚足论。

笮桥 张野云
一桥遥划断,骇浪卷天骄。谁剖千竿竹,长横百尺桥。
乘风时上下,带雨亦飘摇。最羡秋归雁,栏边梦不挠。

索桥 王梦庚
伐竹千竿翠,成桥万丈新。波光连绝壑,山色媚韶春。
砥柱撑霄汉,长虹贯海滨。往来通道处,大化被无垠。

庭竹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陈 陶 .唐(847-859为仕),嵩伯。
福建南平或江西波阳人。

题僧院紫竹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
杳霭万丈间。啸风清独速。

竹十一首之一
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间。
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

竹十一首之二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乘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

竹十一首之三
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
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

竹十一首之四
青岚帚亚思祖。绿润偏多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十一首之五
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
山童泥气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

竹十一首之六
须题内史琅 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竹十一首之七
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

竹十一首之八
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

竹十一首之九
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节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栏干过子猷。

竹十一首之十
丘壑谁话碧鲜。静寻春谱认婵娟。
会当小杀青瑶简。图写龟鱼反上天。

竹十一首之十一
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
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临川人。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帖碎金。

竹里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要使竹林有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二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
玉润明信好冠,错力剜出鲜纹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断檀栾,雾卷云蒸久未干。
遗种山林真自称,何须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
只我近知墙下路,能将屐齿记苔痕。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一径森然四诗人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怜伦学凤凰。

次韵张子野竹寺
风泉隔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

陶渊明 .东晋(365-427)。潜,元亮。
江西九江人。

桃花园诗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悠不复返。

归园田居
井灶有遗处。修竹带平津。

王贞白 .唐(895年进士)。有道。
江西永丰人。

洗竹
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
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
锦箨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馔称清虚。
有时记得三天事。自相琅 节下书。

孙岘 唐 文山。江西赣州人。

钟元外赋竹
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
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
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
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

乐史 .宋(930-1007)。子正。
抚州宜黄(今江西)人。

朱熹 .宋(1130-1200)。元晦。
江西婺源人。

新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次韵择之咏竹
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
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
客去空尘塌,诗来拓采棂。
此君同一笑,午梦顿能醒。

丘子野表史郊园咏竹
移自溪商园。种此墙阴路。
墙阴少人行。来岁障幽户。

公济因君次韵
新笋因君寄,康庐入梦中。日日来
丹元余故宅,翠竹尚余风。
犹嫌有兼味,不似一源攻。

和刘秀野新笋
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风雨。
下有万玉虬,三冬卧寒土。

郑谷. 唐朝(851-910)。江西宜春人。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杨万里.宋(1127-1206)。廷秀,诚斋。
江西吉水人。
咏竹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过单竹泽径
乔木与修竹。相招为茂林。
无风生翠寒。未夕起素阴。

看笋
笋如藤薛争长。竹似夷齐独清。
只爱锦竹满地。暗林忽两三茎。

竹林
珍重人家爱竹林。织篱辛苦护寒青。
那知竹性无薄相。须要穿来篱外生。

谢唐德明惠笋
高人爱笋如爱玉。忍口不餐要添竹。
云何又遣十辈来。昏花两眼为渠开。

都不食笋戏题
竹祖龙孙渭上居。供侬樽俎半年余。
斑衣戏彩春无价。玉版谈禅佛不知。

竹枝词
短侬篱漏芒破。须遣拖泥带水来。

初食笋蕨
凤烹龙世浪传。猩唇熊掌我无缘。
只逢笋蕨杯盘日。便是山林宝贵天。

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一见此君面。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栖雀子猷魂。

李觏.宋(1009-1059)。泰伯。江西南城人。
竹斋题事
低斋结空野。小竹移孤林。

郭珏.元(1316-1375).彦章,静思。江西吉水人。
寄宋竹坡
久欲从君借竹看,东风又长碧琅 。
午阴坐久晴云落,夜漏眠迟白露转。
韭叶连畦从料理,菊花分迳共平安。
洞箫一曲载新管,石上双吹翠袖寒。

刘过 .宋(1154-1206) 。改之,龙州通人。
江西泰和人。
沁园春.寄孙竹湖
问讯竹湖,竹知之何,
如何未归。道吴山越水,
无佳处,来无定止,去亦何之。

刘敞.宋(1019-1068)。原父,原甫,
公是先生,江西新余人。

水台竹间默坐
林履不能远。逍遥池上林。
微风起众响,炎日隔繁阴。

瑞竹
耸节偶相并,雪霜终不迷。
应将古人比,孤竹有夷齐。

竹冈
层冈南面起,仰见檀栾姿。
诘曲成幽洞,因堪象武夷。

咏庭前箭竹
冉冉东南美。托根那在兹。
凤凰不可待。岁月方屡移。
非复山林意。空余霜霰姿。
清风有时至。独与幽人期。

竹床
栉栉裁修竹,荧荧粲寒光。
浮筠凝烟雾,疏节留雪霜。
甘寝百疾解,侧身夏日长。
此时四海波,亦己知探汤。
嗟我智虑短,苟为安一床。

荐福寿竹亭
兹亭四时好,秀色映长松。
静境非千亩,幽人如素封。
吹声偏洗耳,暑昼亦成冬。
暂到还忘返,心知叔夜慵。

墨竹
羁游念此君,子墨慰幽人。
洒脱不经思,苍筤如出尘。
交加月下影,浓澹雾中筠。
试作吴山想,潇潇意亦真。

陈郎中竹园
苍竿十余亩,岁晚色更好。
诘曲逗远村,深沈象晴岛。
鸣禽自相应,风叶不待扫。
向事主人心,白头三署老。

城下种竹今春极有佳
环城密竹旧檀乐,春笋新成几万竿。
池上龙蛇惊蛰起,军中矛戟绕营看。
鸟啼窈窈千重碧,风过萧萧五月寒。
缓带轻裘容自暇,屦棋多向此林端。

凤凰山笙竹
仙山不记凤凰时,碧筱空含玉润姿。
海外虽传有懈谷,人间似未悟孙枝。
道家正贵知音少,野处还于静节宜。
千岁重寻乐毅传,悠悠更觉使人悲。

自东门凡舟至竹西亭
万竿苍翠隔晴川,寂寞芜城三百年。a
此地重闻歌吹发,扬州风物故依然。


龙孙春吐一尺芽,紫锦包玉离泥沙。
金刀璀璨截嫩节,铜钱不与大梁赊。
欧阳修.宋(1009-1072)。醉翁。江西吉水人。

秋晚凝翠竹
萧疏喜竹劲,寂寞伤兰败。
丛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从上面这些诗里提炼

“同根同气”
“苍翠晴川”
“萧疏竹劲”
“斜阳可笔”
“锦竹满地”
“数枝穿翠”
“高节凌云”
“寒碧千竿”
等等

❾ 关于竹子的诗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净无尘,几砚寒生雾
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
——苏轼
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中两句:“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
(清)郑板桥 (郑燮)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郑板桥 (郑燮)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咏竹
(咏竹
(明)李日华
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绿竹入幽境,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解斯山人宿置酒》)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竹风能醒酒,花月解留人(张渭《夜同宴用文字》)
檐前花复地,竹外乌窥人(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至剡中》)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徐陵《侍宴》)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竹香新雨后,莺语落花中(张藉《晚春过崔驸马东园》)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燮《板桥题画.竹》)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明待我归(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岑参《范公丛竹歌》)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❿ 李子墨名字测试及打分

名字打分

名字李子墨评分:(评分仅供参考,各项指标的详细说明请看后面的分析)
文化印象名字文化印象得分为92。(主要参考了成语、趣解、诗词、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
五格数理名字五格数理得分为75。(主要参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学笔画组合的搭配关系)
>>请专家帮我起名
用字的意义:

子:儿,儿或女;意为有学问、有德行的人。(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03,880次)
《说文解字》释云: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凡子之属皆从子。(李阳冰曰:“子在襁緥中,足并也。”)

墨: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0,290次)
《说文解字》释云:书墨也。从土从黑,黑亦声。

美名总评:

子子系男子名常用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墨此字为美名腾推荐用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子搭配。
字义子表示子谅、金子、西子;墨表示墨客、墨玉、墨竹,意义优美。
音律李、子、墨的读音是lǐ、zǐ、mò,声调为上声、上声、去声,音律较好。
字型李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7画;子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3画;墨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7-3-15,五格俱佳。
意蕴成语凤子龙孙 大处着墨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阅读全文

与李墨竹名字五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的世界怎么改马的名字好听 浏览:355
谢梓汐名字打分 浏览:793
最好听的陈字开头的名字 浏览:879
不错的英文名字男孩 浏览: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浏览:372
大众名字男孩 浏览:628
杨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吗 浏览:862
吕子开头三个字的名字 浏览:311
黄乐琪的名字五行属性 浏览:132
园区起名 浏览:767
水配什么名字好听 浏览:406
穿越火线近战武器名字大全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428
跟妆工作室名字英文 浏览:537
叶艳华名字如何打分 浏览:198
赵姓绍字辈男孩名字鼠年 浏览:751
姓李字五行属什么名字好 浏览:150
测试你在古代叫什么名字游戏 浏览: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宝宝大名 浏览:420
两个字好听的名字女生带陌字 浏览:99
五行喜火缺水怎么起名字 浏览: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