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五行古风 > 古风名字尺丈

古风名字尺丈

发布时间:2021-04-14 18:20:19

⑴ 古代人所说的"一丈"是多少尺一尺又是现今的多少米

古代一丈等于十尺,一尺一般为0.15-0.32米,古代各个朝代丈和尺的长度定义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0.15米,按这一尺度,一丈为1.5厘米,一寸为1.5厘米。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因此《孟子·告子下》里提到周文王和商汤的身高“文王十尺,汤九尺”。

西周一尺有0.17米,一丈为1.7米。

秦朝一尺有0.2米,一丈为2米。

东汉一尺有0.23米,一丈为2.3米。这时候开始出现了“七尺男儿”的说法。

南北朝时一尺在0.23米到0.3米之间。

唐代,一尺合0.31米,一丈为3.1米。

宋元时,一尺合今0.32米,一丈为3.2米。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0.32米,一丈为3.2米。

(1)古风名字尺丈扩展阅读

现代通用的长度单位

一、米

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meter,metre)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

为了制造出表征米的量值的基准器,在法国天文学家捷梁布尔和密伸的领导下,于1792~1799年,对法国敦克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测量。

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铂杆(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所以也称为“档案米”。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 。

二、公里

公里又称千米,是个长度单位,缩写为“km”,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其常用换算关系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厘);1.61公里= 1英里。

三、厘米

厘米,长度单位;英文:centimetre(s),简写(符号)为:cm。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如下: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⑵ 古代的尺和丈 寸如何换算

“寸”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10寸=1尺,10尺=1丈),。香港法例沿用古制(1寸=3.33厘米),但此单位香港已几乎无人使用,而只会用“英寸”(1英寸=2.54厘米)和“厘米”。“寸”通常代指“英寸”。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着一根棍状的东西。后用作量词,作十尺。夫部曰。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然则伸臂一寻。周之丈也。故从又持十。

古代货币以两为单位,故称银子为银两。“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古风名字尺丈扩展阅读:

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在的19.91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是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⑶ 求好听的古风网名。。。最好带晴字。。。。

素晴洵
晴禾泠鸢
风雪初晴
花散晴烛
风晴雪雨触梦沉
晴堪离人弦
万丈晴空羽不沉
三尺青丝晴不染
百花淡晴雨初歇
秋水落晴碧波澈
舒夜潇晴·昀息此奈何

想不出来了!!

⑷ 我国古制尺,仞,丈分别是现在的多长

尺: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厘米。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

有时我们把像尺的东西也叫做“尺”例如:铁~(古代侠客用来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场所或教育机构用来体罚学员使之更加虔诚刻苦的器械)。

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23厘米。

仞是一个汉字,读作rèn,本意是指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引申义是测量深度,该文字在《礼记·祭义》和《考工记·匠人》等文献均有记载。

丈:明清时,木工一丈合今311cm。

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着一根棍状的东西。后用作量词,作十尺。夫部曰,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4)古风名字尺丈扩展阅读

中国单位

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

其基本换算关系如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尺的发展历史

生活离不开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

据《吕氏春秋.季夏纪.古乐篇》记载,中国古人按乐律的音频为“黄钟”的乐器长度来确定尺的长度,所以古尺又称乐尺.律尺.黄钟尺。

是度量横制定的基础,后来,历代尺度因时代不同又各有所差异,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在的19.91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美男子了。

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是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⑸ 我想知道古代的长度名称,(尺、丈……………………)这些

古 代 的长度单位:肘、虎口、掌。古代常以人的身体长度为根据,中东如此,中国不能不如此,其实全球如此。《孔子家语》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一人高为一丈,故有"丈夫"之谓。

以色列"肘"就是一个身体单位。(cubit、cubitum elbow)肘尺,又叫腕尺,一种古代埃及或以色列的长度单位,自肘至中指端,约长等于18至22英寸。1英寸大约2.54厘米,换单位后"1肘"大约为46-56厘米。确实腕尺这一长度单位会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变化,比如在高身材的白人种族和身材相对比较矮的黄种人那里的尺度会不一样。这或许就是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很可能:以色列"1肘" =(战国)2尺= 46厘米。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和"肘"本身的不确定性,已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了。后面大家将会发现,古代度量衡单位之间"2进位"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有人认为"1肘"等于"52厘米"。"肘"单位是否在古代发生过大的变动还是个疑问。

《圣经》中还有一个从人身体发展出来的单位:"虎口",英语为"span"。这完全是个中国人同样使用的古老概念:"一扠(za)"--手掌全部打开后拇指尖与中指尖之间的最大距离。在官方正式使用场合"虎口"是个有具体固定尺寸的度量单位:1 span = 23厘米。中国的"1尺(战国)"恰好是"23厘米"!所以:以色列"1虎口"(1 span)=中国战国1尺。换句话说:以色列1肘= 2虎口=战国2尺。

以上中国长度单位与以色列古代单位的等同是不是偶然的呢?让我们继续。

在古代中东地区(如古埃及和以色列),更小的另外一个长度单位是"掌宽"(hand、hand breadth),大约7.7厘米。中国的1(商代)尺恰好是15.8厘米,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2(以色列)掌宽= 1(商代)尺。
现在的米制来自法国,"一米等於光在真空中时间在1/299792458秒内所通过的距离",相当于定义光速为299792458米/秒。起源於法国1790年法国科学家鲍尔德等人建议"取北极到赤道通过巴黎子午线的长度的十万分之一作为单位",之所以称呼为"米",则是因为meter的缘故。

英国长度单位是"foot",英尺,很明显最初这是一个自然尺度。英寸也是一个"自然"度量单位:来源于三个大麦粒的长度,约合2.54厘米。但1英尺却等于30.48厘米。基本上是个"整数"换算。中国的三尺恰好等于一米。

英国还有为"码"(yard)的长度单位,1码= 0.914米=中国清朝"2步"。

中英两国的长度单位会随着岁月而改变,所以它们今天的些微差异不能作为否定它们有共同文明渊源的证据。这方面还有更多例证。

中国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寻、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几、轨、雉、里、毫、厘"等。

双臂伸展后的长度为"庹",传统说法是"1庹"大约合今天的"5市尺"。

中国还有一个长度单位叫"墨"也等于5尺。那么看来:1墨= 1庹?这是不是古代人由于语言的不同,来到中国后对同一种长度单位有不同的叫法引起的重复呢?存疑。

中国的度量衡多在商代后出现,战国比较纷繁,秦以后相对统一。

中国1寻= 8尺,与"步"接近。"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这看起来十分杂乱,我得到的基本数据是,1中国寻= 1米6。万里之外的英国也有一长度单位"英寻"(fath)。1英寻= 2码= 1.8米。英寻与中国寻之间仅差0.2米!他们是否在古代为同一起源呢?

另,1仞=周制8尺(约合1.8米),汉制为7尺,东汉末为5尺6寸。

上面几个单位,又都与中国古代的一个单位"引"接近。中国1引= 1.8米,实际上,1中国引= 1英国寻!

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有定制,为古八尺。后引申车轮过后的印痕为"轨"。这又是一个"寻"的翻版:1.8米。

中国的"步"是动态的的距离,英国的英尺(foot)实际上为静态一脚的长度,他们有本质上的差别。

中国1步= 1寻= 2跬。

"倍寻为常",所以:1常=2寻。

古人明显在度量衡方面有以"2"进位的习惯,并且偶有以"5"进位的习惯,再然后是"8进位","10进位"似乎并不多见。这些度量衡单位上的进位习惯在以色列地区也一样,可视为全球有文化渊源的另一个例证。之所以多采取"2进位"是因为它最简单,选取"5进位"则是由于人手5指为最方便的计算工具。

扶:古代有"1指为寸,1扶4寸"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四指并拢的宽度为"1扶"。既然是四指并拢的宽度即为"扶",那么很容易回忆起来上面的一个以色列单位:"掌宽",他们是完全一样的。同时,我们在英语词典上可以查到:1 span(掌宽)= 4英寸。换句话说:不仅中国"扶"=以色列"掌宽",而且中国"指(宽)" =英国"英寸"!

1(以色列)掌宽= 7.7厘米;1(商代)尺= 15.8厘米;1英尺= 30.5厘米,完全可以说:1英尺= 2商代尺= 2 X 2掌宽!

长三丈、高一丈为"稚"。这真是个奇特的长度单位。

矢、筵、几,这几个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我没有查到。我想他们可能来自于生活,比如"筵"、"几"就有可能是古人坐在筵上、几旁得来的长度。古代中东人也是席地而坐的,他们与中国古代一样使用筵、几。他们的坐席筵几肯定有定制,会引申出固定的长度单位。这方面也可以考察今天依旧使用塌塌米的日本情况。

中国传统的市尺制恰好"3尺=1公尺"很耐人寻味。中国的2华里约等于1公里(1000米)也很神奇。

在度量衡单位中,长度单位应该是其中最早使用的一种,并且也应该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然后才是"量"和"衡"。古人最起码在5000年前就应该有比较固定的长度单位了,因为那个时候不仅天文很发达了,而且金字塔也已经出现,没有精确的长度单位是难以想象的。假如让我推测,长度单位至少应该早于7000年前出现才符合一个科学的解释。

⑹ 古代一丈等于多少尺

十尺。

丈,zhàng,从又持十。十尺也。

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着一根棍状的东西。后用作量词,作十尺。夫部曰。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然则伸臂一寻。周之丈也。故从又持十。

一丈=十尺=一百寸(一寸=0.033米,一尺=0.333米,一丈=3.33米):万丈高楼。

(6)古风名字尺丈扩展阅读

1、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换算关系如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2、英制单位

以英国和美国为主的少数欧美国家使用英制单位,因此他们使用的长度单位也就与众不同,主要有英里、码、英尺、英寸。

英里(mile):1英里=1760码=5280英尺=1.609344公里;

码(yard,yd) :1码=3英尺=0.9144米;

英寻(f,fath,Fa) :1英寻=2码=1.8288米;

浪(furlong) :1浪=220码=201.17米;

英尺(foot,ft,复数为feet) :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

英寸(inch,in) :1英寸=2.54厘米。

⑺ “尺”和“丈”在古文中分别代表多长

古时候一丈=10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现在说 的是1/3米

⑻ 古代的丈、寸、尺分别有现在的多长啊

丈:明清时,木工一丈合今311cm。

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着一根棍状的东西。后用作量词,作十尺。夫部曰,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寸:10寸等于1尺,1寸约合3.33厘米,1米=30寸。

寸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10寸=1尺,10尺=1丈),韩国用来表示亲属之间关系的多少,如1寸表示直系2代人之间的关系。香港法例沿用古制(1寸=3.33厘米)。

尺: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厘米。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

(8)古风名字尺丈扩展阅读

中国单位

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

其基本换算关系如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尺的发展历史

生活离不开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

据《吕氏春秋.季夏纪.古乐篇》记载,中国古人按乐律的音频为“黄钟”的乐器长度来确定尺的长度,所以古尺又称乐尺.律尺.黄钟尺。

是度量横制定的基础。

后来,历代尺度因时代不同又各有所差异。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

”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

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在的19.91厘米。

到战国时,一尺是现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美男子了。

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是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

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

⑼ 古时候一丈,一尺,一寸分别是多少

古时候每个朝代一丈、一尺、一寸的长度都不一样,分别是:

1、商

一丈=158CM,1尺= 15.8CM,1寸= 1.58CM

2、战国

1丈= 231CM,1尺= 23.1CM,1寸=2.31CM

3、秦

1丈= 231CM,1尺= 23.1CM,1寸=2.31CM

4、汉

1丈 = 231CM, 1尺 = 23.1CM, 1寸 = 2.31CM

5、三国、西晋
1丈 = 242CM, 1尺 = 24.2CM,1寸 = 2.42CM

6、东晋、十六国、南朝

1丈 = 245CM, 1尺 = 24.5CM 1寸 = 2.45CM

7、北朝、隋朝

1丈 = 296CM,1尺 = 29.6CM,1寸 = 2.96CM

8、唐朝

小尺: 1丈 = 300CM, 1尺 = 30CM,1寸 = 3CM

大尺:1丈 = 360CM,1尺 = 36CM,1寸 = 3.6CM

9、宋元

1丈 = 312CM, 1尺 = 31.2CM,1寸 = 3.12CM

10、明

裁衣尺: 1丈 =340CM,1尺 = 34CM,1寸 = 3.4CM

量地尺:1丈 =327 CM,1尺 = 32.7CM 1寸 = 3.27CM

营造尺:1丈 =320CM,1尺 = 32CM1寸 = 3.2CM

11、清

裁衣尺:1丈 = 355CM, 1尺 = 35.5CM, 1寸 = 3.55CM

量地尺: 1丈 = 345CM,1尺 = 34.5CM, 1寸 = 3.45CM

营造尺: 1丈 = 320CM, 1尺 = 32CM, 1寸 = 3.2CM

关羽9尺=217.8cm,张飞8尺=193.6cm,刘备7尺=169.4cm

⑽ 古代称一米为丈、尺、寸,还有什么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资料2:古代“尺”有多长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寸,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
商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南朝与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南朝: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北朝: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
大尺: 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营造尺: 1尺 = 32, 1寸 = 3.2
清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营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

阅读全文

与古风名字尺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的世界怎么改马的名字好听 浏览:355
谢梓汐名字打分 浏览:793
最好听的陈字开头的名字 浏览:879
不错的英文名字男孩 浏览: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浏览:372
大众名字男孩 浏览:628
杨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吗 浏览:862
吕子开头三个字的名字 浏览:311
黄乐琪的名字五行属性 浏览:132
园区起名 浏览:767
水配什么名字好听 浏览:406
穿越火线近战武器名字大全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428
跟妆工作室名字英文 浏览:537
叶艳华名字如何打分 浏览:198
赵姓绍字辈男孩名字鼠年 浏览:751
姓李字五行属什么名字好 浏览:150
测试你在古代叫什么名字游戏 浏览: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宝宝大名 浏览:420
两个字好听的名字女生带陌字 浏览:99
五行喜火缺水怎么起名字 浏览: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