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许嵩的静夜思表达的是个什么意思
《静夜思》
灰色星星
披露窗棂
挑灯日记
记录自己
信手
写下几行诗句
最押韵的
竟然是我的叹息
树叶静静随风飘落
梦里不知何处花火
一记浅吻
干涸了清瘦轮廓
坚守一个纯美承诺
寂寞贯彻我的生活
叛逆的野猫
幽幽在诉说
月光泼湿忧伤 雨水交响
宿怨赐予灵感 撒在纸上
谁在夜空划下一道硬伤
温柔只是折寿前的凄凉
一地冰霜 白的诡异牵强
映着你莞尔梳妆的模样
爱情怎会是遥遥默默的守望
直到遗忘
昨天写的东西。回味一下,觉得很满意。
小时候读古诗,大一点了读现代诗,读久了就会发现怀古兴叹是诗人最喜欢干的事,而爱情友情亲情这些话题要往后摆摆。并且,一切成就卓著的诗人在他活着的年代都是境遇不顺怀才不遇甚至众叛亲离的,内心疾苦无比,不少还死的比较惨。这是否就可以反过来解释为什么当代诗坛破烂儿辈出,因为大家都活的太滋润了,写诗完全成为吃饱饭没事干故作哀怨的扯淡。诗歌基本上也被歧视的山穷水尽,连高考作文都注明“文体自选,但不得写诗歌”。可见对诗歌的封杀已然从娃娃抓起。孩子们看到诗兴许还要讥讽:把散文去掉标点拆成一行行就是诗了? 90后一代对于严肃文学已经没有多少兴趣,十大名著一本没看过的大有人在,但是最流行的偶像作家的作品和科幻、爱情、侦探小说他们一定如数家珍。其实对这些东西的阅读只应该是点缀,而不是主流。因为这些作品只是从侧面折射时代的特征,或许不乏艺术上的闪光点,但绝对不是经典。古典和经典的魅力是洗礼过一代代人的,我坚信,一个读过一百本国内外名著的人和一个读过一百本校园小说的人站在一起所显现出的底蕴和内涵会是截然不同的。
转自Vae新浪博客
B. 李白的《静夜思》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一,如果诗人在室内创作此诗的话我分析如下。 床前明月光 (睡在简陋的地方,屋顶都是坏的,月光透过漏洞照射下来。) 疑是地上霜;(不能避寒的茅屋在月光照射下,地面好似结了霜,) 举头望明月(透过窟窿看到天上的明月,感慨万千) 低头思故乡(月亮是同样的月亮,但是自己却在异乡看到同样的月亮。) 整首诗就出来一种悲凉的气氛。地上霜是夸大的手法,这个是李白一向的风格,也是后人追求的目标,能够写出李白那样的创意,也就是所谓的以小见大。 二,至于在室外就更加不用说了,我分析如下。 诗人醉酒以地为床,酒醉后思乡心切,或者根本没有醉酒而是无处投宿。但是如果李白是在室内作成这首诗的话那么悲凉的气氛更加浓厚。 四,重复那不是最主要的,关键要看诗的内容而定,这点应该注意。 五,我提醒一点,李白晚年有流放的经历,就算不是流放时候做的,也有可能在四处周游时候做的,可能诗人作诗的时候就是在山野破陋之处。 还有最重要的是,李白身处悲境作出来的诗没有让人轻易感受到,而是一种很含蓄的手法,让人回味无穷,这个比那些欲赋新词强说愁的当然要高明不知道多少。 我是觉得根本无法超越。你直接在诗里面痛苦确实容易感动人,但是无法让人回味咀嚼,我觉得李白的手法确实高明。我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还有些人说李白诗句重复不是很好,那么我从这个角度分析一下。 两个明月有人说重复了,非常不好,我倒是觉得很好。关键有些人看法不同没有领悟到。 这里要注意是两种景色,月光和月亮是两种概念。比如说你的人和你的人影是两种含义。 举头望明月(“举”在古代,有科举制度的含义,“头”音同“投”,举头望明月,第一层意思是看月亮,第二层意思呢,自己想想看,结合当时科举腐败看看。) 低头思故乡(低头思故乡当然更加简单了,结合李白受挫折和离乡背井来看,你觉得这种感情真挚么。低头另外有一种对腐败无奈的感觉,所以说李白含蓄,就算讽刺人也不露痕迹的。同样低头也表达诗人原本高昂的斗志已经消磨尽了)。 反过来一句话,有些人的评论不知道是不是“不堪入目”。所以叫诗仙,诗圣那是有道理的,你以为你一句话可以否定这么多朝代学者的能力么。我归之为“哗众取宠”。 我对某些人的考证也不想评论,只是想罗列一下事实,李白存世的诗篇大半是后人整理的,有好多已经零落了,遗失的诗篇数量不少,这也是个遗憾。按照这个事实来讲,那么所谓的考证我就表示怀疑了。举个例子,包括一些宋代的名画具体创作年代已经无法取证,这个不算,连作者的生平史学家都没有给出具体的资料,那么可想而知有些人的取证有权威性么。再说李白诗篇的创作年代取证,会十分准确么。结合这点来看,当时的情况来看李白的诗篇很多是口头传下的,肯定有不同版本,有正确的,有错误的,那么诗人的实力也应该考虑进去,你觉得诗人写得出这样的的佳作么。 赏析古代诗词同样也需要各个角度,比如古人有拆字,有音对,藏头,藏尾,李白这里很可能用了“音对”的原理,也有可能用到了“拆字”的原理,有些学者的古文水平是很好,但是你能强过天天在用古文的古人么。谦虚一点,务实一点这个是有好处的,脚踏实地才能出佳作,创作有境界,本人的品德也是能否达到更高境界的一个因素。 对于胡乱从逻辑上分析的那么我想更是没有必要去回答他了。因为实在太可笑。最后提出一个建议,就是赏析古诗离不开时代背景与作者生平,作者境遇的会影响他的创作,李白一生相比杜甫确实是好上许多,但这只是和杜甫比,到了无论哪个朝代,就算到了现在这种事情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都是无法承受的,记住李白在当时的评价是比杜甫更具才华,站在越高的地方摔下来的感觉是最疼的。 这个是李白在高中课本里面的一段诗“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对诗人的乐观态度应该予以肯定,对诗人的情操更是应该予以肯定。
C. 李白的静夜思的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其写作地点当在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
附资料:
李白《静夜思》考证
——兼与张一民、王彩琴二先生商榷
【作者】孙宏亮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李白《静夜思》的重新解读,否定了前人之说,重新考证了《静夜思》的作时和作地,即认为李白《静夜思》当作于天宝六载(747年)至天宝八载(749年)秋,其时李白在金陵。
《李太白全集》(下称《全集》)卷六《静夜思》诗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一作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诗,然而关于它的作时和作地的考证,迄今却少有定论。詹瑛先生《李白诗文系年》对此诗未着一字;郁贤皓先生《李白选集》按曰:“此诗乃客久而思乡之辞,疑作于‘东涉溟海,散金三十万’之后的贫困之时”,但究竟作于何年,也没有具体说明。可见,两位学者对《静夜思》的系年都十分谨慎,不曾轻下结论。近日,偶读张一民、王彩琴二先生合撰《李白〈静夜思〉作年及作地新考》(下称《新考》)一文,文末云:
综上所论,我们的结论是: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其写作地点当在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
毫无疑问,《新考》作者对《静夜思》的作时和作地都作了非常明确的论断,其中也不乏精彩之见,然而,细玩其文,实有可以商榷之处:第一,从文章来看,张、王二先生基本上是同意郁贤皓先生的观点的,即认为《静夜思》是“客久而思乡”、“陷于贫因”时所作,但除此而外,他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不久,李白便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在这种特定情境下,胸怀四方之志的大丈夫李白才会产生……殷切的思乡之情”,才能写出《静夜思》这样的诗来。李白出蜀漫游的时间,王琦《李太白年谱》定于开元十三年(725年)秋,詹瑛、郭沫若皆从之。郁贤皓先生《李白出蜀年代考》认为在开元十二年(724年)秋,早此一年。《新考》作者既使按照郁先生的说法,则距开元十四年(726年)也不过两年时间,这显然与“客久而思乡“不相符合;第二,《新考》作者之所以断言李白得病的唯一证据是《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一诗,但关于这首诗的作时和作地,他们并没有详细考证。既使依其所言,李白重病卧床,他又怎么会在深夜作诗呢?第三,《新考》作者还认为《秋夕旅怀》是《静夜思》的“续篇”,二诗“同时同地所作”。但细考《秋夕旅怀》的作时,詹瑛先生系于乾元元年(758年)并引萧士
D. 李白的名字来历和含义(10个字)
“大河之剑天上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在这飘逸洒脱的语句中,我们今天的主角李白闪耀登场。关于“诗仙”李白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传说,在李白周岁那天,李家桌子上摆满各种物品,妈妈抱着李白,让他用小手去抓。李白一手便抓向《诗经》。这—来起名就更难了,儿子要做诗人,名字更该风雅。
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E. 从中国文化出发分析《静夜思》这首诗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关于李白,有一个问题始终让人迷惑不解,即李白自25岁出蜀之后,虽遍游大江南北,却再也没有回到过他的家乡四川江油。李长之先生说:“李白从来没有谈到他的家庭,他亲密的友人也没谈到过,所以我们很少有什么凭藉知道他曾经受过如何的家庭教育。他很早就度一种奇异而漂泊的生活,他似乎是没有家,好像飘蓬。从这里也可以发掘他有一种隐痛,使他很深的怀着一种寂寞的哀感,支配他全生。”(《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李白在他的诗文中提到过其族叔、侄子、外甥等亲属,但不是从来,而是几乎没有提及过他的父母、兄弟等家人。只有一次,他说:“余小时,家大人令诵《子虚赋》”,言及父亲。他蜀中的亲密友人只提到过赵蕤。所以,我们很少有凭藉可以知道李白早年蜀中的实际生活。
许思园先生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说:“太白25岁出蜀东下,数十年间于家庭亲友,除道士赵蕤外,几无一字称述,定有隐衷。”(许思园《李太白论》,见许思园著《中西文化回眸》)
周勋初先生在《诗仙李白之谜》中说:“按李白排行十二,足见其兄弟群从之多,只是他在诗文中从未出现一人名字。直到他以永王磷事获罪而下狱,在《万愤词》中悲呼‘兄九江兮弟三峡’时,仍然不提兄弟之间往来的丝毫踪迹。这在注重家庭关系的中国士人中,情况显得很特殊。与此相同,李白在诗文中也很少提到父母,以致后人无法知道其名字。王琦为李白《万愤词》作注,云‘李白诗中绝无思亲之句’,这在当时其它文人中是不多见的。”又说:“杜甫屡次提及其父杜闲和几个兄弟,感情极为深厚。这些地方,充分反映了中国士人注重伦理道德和家庭关系的特点,在这些地方,李白却完全不同,这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惊异。”
这些令人大惑不解的迹象,不得不让我们猜想李白可能怀有一种极深的隐痛,这种隐痛当与其家世有关。到底如何相关,很难确知,但显而易见的是:李白隐藏了他的家世及其早年生活的许多情况,这种隐藏直至他死去都未改变,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都无法水落石出的迷团。面对谜团,我们的好奇心无法安顿——李白到底隐藏了什么?为什么?
熟悉李白作品的读者都知道,李白对巴蜀、峨眉、故乡的思念终其一生,不可断绝。他的许多动人作品,皆自此种感情出,如《峨眉山月歌》、《静夜思》、《宣城见杜鹃花》等。但令人费解的是,既如此思念,为何再不返乡归省?此一奇也;不返乡也罢,更奇的是,李白在他的诗文中为何几乎从不述及父母兄亲?李长之、许思园、周勋初等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个迷团,并推测可能有某种隐衷——“隐衷”之说,定无疑义。但,这也只是提出了一个疑问,却未给出解答。李白出蜀后为何再未归返?为什么他几乎不提他的家人?迄今为止,在李白研究中,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在其《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诗思——李白评传》中综合众说,对李白的家世有非常有力的考证。他也注意到李白离蜀后再未归蜀的事,但并未直接给出解释。而在对李白“客寓意识”的分析中,他提出的主要理由是李白的异族家世及其父亲的商贾身份,即认为这两点造成了李白强烈的被排斥感和屈辱感。譬如,李白父亲无正式名字而被称为“李客”,就可见其家庭在当地的社会名位。另,李白未参加科举,向来被笼统地归之为不屑为之,其实据《新唐书》和《唐律》所载当时贡举制度,像李白这样的家世根本就无资格参加地方的“贡举”。故李白之不与科举,更合理的理解是,在现实的层面,他首先是被科举制度排斥在外了,然后才高举远引不走寻常路的。这一切,都暗示着李白早年蜀中生活所可能蒙受的屈辱。
所以,倘要解释李白离蜀后再未归返的原因,根据松浦友久的说法,似可归之于李白的异族和商人家世给他造成的尴尬和屈辱。
F. 古代诗词中坐胡床一词有什么来历
古代诗文中的"床"多指"胡床",即马扎, 一种坐具,而不是指我们现在的睡觉的床。
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的诗文。
例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此时应该是夜晚坐在门外的小马扎上,感月思乡。如果是睡在室内的床上,且不说古代的窗户小且不能透光,就是抬头和低头的动作也讲不通。
但是,床在古代也指卧具。《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先主(刘备)与二人(指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此"床"显然是指卧具。《三国志》撰于西晋,可见西晋仍以床指卧具。
G. 《静夜思》的由来
《静夜思》的由来
寿山,在应山城南25公里处,坐落于陈巷、平林、长岭之间,原名寿峤。寿山森林密茂,植被良好,山下水源充沛,自然环境优美,清同治《应山县志》载“山下之民,常有寿至百余岁者。”故此山起名为寿山,史籍载山高百余丈,其林麓为宝藏禅师道场,可见古代这里是佛教胜地。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曾在青年时隐居此山,那首《静夜思》正是在寿山所作。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碎叶,五岁时随父李客迁居四川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市),唐开元十三年,李白二十五岁出川,怀着四方之志,“仗剑出国,辞亲远游”,经重庆、岳阳、云梦,辗转来到安陆,开始了他以安陆为中心的“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隐居生活,并娶官家之女许氏为妻,在寿山幽美的山村里,过着充满诗情画意的日子。
这年深秋,开始隆霜,凉气袭人。一天,李白友人元丹丘从外地来到安州(今云梦),约其前往。老朋友一见就开怀畅饮,李白多喝了几杯,便打马出游。行至途中,对面来了一行车马,李白因醉迟钝,来不及回避,撞了对方的道。待他猛然清醒一看,才知是安州长史李京之的车马,这李京之是州官,平时耀武扬威,那曾受过这等礼遇,便出口伤人,要拿他是问。李白以自己的事业前途为重,不与他计较,于是连忙鞠躬道歉,并写一书信送至李府解释他是酒后失礼,请求原谅宽恕。最后总算得到李京之的谅解。
晚上,李白回到寿山,想起白天的事,心神甚是不畅,觉得受到李长史这样的人欺侮,平生还是第一次,不禁万千思绪迸发。此时窗外明月当空皎洁如洗,万籁无声,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到当初在川中老家出游时的一腔激情,要登龙门,直上青天,现在却遇到这样不适意的事,在痛苦惆怅中,他想到了家乡,想到了亲人,诗人的灵感顿时触发,于是披衣下床,挥笔写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这样,成就了一首流传一千多年、万口相传、脍炙人口的《静夜思》。
http://chx.zggs.gov.cn/show.aspx?cid=27&id=119
H. 李白 静夜思的由来 还要有故事
静夜思》的由来
寿山,在应山城南25公里处,坐落于陈巷、平林、长岭之间,原名寿峤。寿山森林密茂,植被良好,山下水源充沛,自然环境优美,清同治《应山县志》载“山下之民,常有寿至百余岁者。”故此山起名为寿山,史籍载山高百余丈,其林麓为宝藏禅师道场,可见古代这里是佛教胜地。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曾在青年时隐居此山,那首《静夜思》正是在寿山所作。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碎叶,五岁时随父李客迁居四川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市),唐开元十三年,李白二十五岁出川,怀着四方之志,“仗剑出国,辞亲远游”,经重庆、岳阳、云梦,辗转来到安陆,开始了他以安陆为中心的“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隐居生活,并娶官家之女许氏为妻,在寿山幽美的山村里,过着充满诗情画意的日子。
这年深秋,开始隆霜,凉气袭人。一天,李白友人元丹丘从外地来到安州(今云梦),约其前往。老朋友一见就开怀畅饮,李白多喝了几杯,便打马出游。行至途中,对面来了一行车马,李白因醉迟钝,来不及回避,撞了对方的道。待他猛然清醒一看,才知是安州长史李京之的车马,这李京之是州官,平时耀武扬威,那曾受过这等礼遇,便出口伤人,要拿他是问。李白以自己的事业前途为重,不与他计较,于是连忙鞠躬道歉,并写一书信送至李府解释他是酒后失礼,请求原谅宽恕。最后总算得到李京之的谅解。
晚上,李白回到寿山,想起白天的事,心神甚是不畅,觉得受到李长史这样的人欺侮,平生还是第一次,不禁万千思绪迸发。此时窗外明月当空皎洁如洗,万籁无声,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到当初在川中老家出游时的一腔激情,要登龙门,直上青天,现在却遇到这样不适意的事,在痛苦惆怅中,他想到了家乡,想到了亲人,诗人的灵感顿时触发,于是披衣下床,挥笔写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这样,成就了一首流传一千多年、万口相传、脍炙人口的《静夜思》。 不知你是不是要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