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温州的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意思是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制作陶器。
(1)孙诒让名字含义和来历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1981年9月12日,析原温州市郊区置瓯海县。
1984年1月,市郊区6个乡划归城区,称鹿城区。
1984月2日,划市郊状元镇、龙湾乡和瓯海县永中镇的黄石、黄山二村建龙湾区。
1987年4月18日,改瑞安县为瑞安市(县级)。
1992年3月9日,改瓯海县为区。
1993年9月18日,改乐清县为乐清市(县级)。
2015年,国务院同意撤销洞头县,设立温州市洞头区,将温州市龙湾区灵昆街道划归洞头区管辖,以原洞头县和龙湾区灵昆街道的行政区域为洞头区的行政区域。洞头区人民政府驻北岙街道县前路12号。
㈡ 铎在名字中什么意思
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
铎是一种中国古乐器,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木铎。铃铎。铎舞。
中国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多用于军旅。其形制略近于甬钟,但比钟小。柄短而呈方形。体腔内有舌或无舌。有舌者可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为木铎。
《左传·襄公十四年》:“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注:“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铎,木舌金铃”。
古代乐器
战国时期主要有外卒铎和郢率铎。外卒铎,腔内有小环为舌,口部甚曲似钟于。郢率铎,不附舌,口部曲势较浅。
铎为战时的乐器。如《国语·吴语》:“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至于其具体的作用,照《周礼·地官·鼓人》的说法,乃是:“以金铎通鼓。”据郑玄注得知:“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
至于负责振铎的人,照《周礼·夏官·大司马》的说法,是“司马振铎”。贾公彦进一步疏解说:“此是金铃金舌,故曰金铎。在军所振,对金铃木舌者为木铎,施号令时所振。”至于“通鼓”之说,贾疏认为“两司马振铎,军将以下即击鼓,故云通鼓”。
而按《说文》的注解,“通,达也”。孙诒让认为:“以鼓者非一人,故振铎令一人先鼓,众人遍鼓之。”无论如何,从《周礼·夏官·大司马》的记载来看,击鼓与振铎的确应当是紧密相连的。如“三鼓振铎”;“鼓人皆三鼓,两司马振铎”云云,均可显见此点。
不过,这种振铎以通鼓的规则,在春秋末期似乎不再流行,如《国语·吴语》有云:“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皆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从这段文字来看,似乎是各种战鼓乐器和喧哗之声一起发动,并无先后之别。或者,这乃是“礼崩乐坏”的表现也未可知。
㈢ 孙诒让 孙诒让的诒怎么念
孙诒让的诒,作为名字,有传承的意思,念作:yí 。
字义详解:
[ yí ]
1.传给:~训。
2.赠与,给与:“~尔多福。”
[ dài ]
欺诈:骨肉相~。~骗。
㈣ 瑞安名称的由来
瑞安市位于浙江东南部,滨临东海,为浙闽交通要道,面积1360平方公里。旧城区位于飞云江江口东北沿岸。面积3.6平方公里。自三国建县始,一直为瑞安市政治、文化中心,浙南古重镇,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称。现瑞安建城区面积7.5平方公里。包括两个新区,形成一市两区的新格局,人口15万人。已成为一座古老而新兴的城市。
瑞安历史久远。新石器时期,在飞云江流域的人们就断发纹身,过着渔猎和原始农业的生活。在夏、商、周时,瑞安属《禹贡》扬州之域。秦属闽中郡。汉初勾践后裔驺摇,因佐汉灭秦败羽有功,封东海王,瑞安属东瓯王国。三国鼎立,瑞安属孙吴。孙吴赤乌二年设置罗阳县,为瑞安建县之始。当时行政管辖地域包括今平阳、苍南、泰顺与文成东南部。相传县治设在北湖鲁岙,宝鼎三年(公元268年)改名安阳,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又改名安固。太康四年分县,境南西为横屿船屯,设置始阳县(即今平阳)。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迁县治于今址。南朝基本沿袭不变,隋唐时期,瑞安前后改属处州、括州、东嘉州、温州。到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相传有白乌栖县北郊集云山之祥瑞,遂改县名安固叫瑞安,沿袭至今。唐末五代为吴越国土。宋代瑞安属温州永加军。元代,瑞安因户多升为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降为县。入清,属温州处道。1949年5月瑞安解放,1958年10月撤文成县并入瑞安,1961年8月复又分县,1978年恢复瑞安县人民政府,属温州地区,1987年4月,撤县设市,称瑞安市。
瑞安古城自古有水乡之称,城内水网密布,分两纵两横。河道纵横相连,宽窄不一,宽者可通船,窄者只通水,蓄泄得宜。县志载“舟揖藉以往来,居人资以汲饮,民咸赖之”。百姓傍河而居,城内居民分四隅一厢管理,道路分街、巷。大街基本东西走向,巷为南北走向,形成一种规则、整齐的块状布局,承袭坊里制。前河后街,街与街以桥连接,古城内原有三十四座桥。小桥、流水、人家形成了瑞安古城水乡风貌。古城内,传统街区众多。古城三面接陆,一面临江,地势平坦。
瑞安山川秀丽、景点繁多。位于郊区的仙岩风景区,早在东晋之际已遐迩闻名。瑞安民间文化品类繁多,风格迥异。有鼓词、莲花、道情、唱龙船、打花鼓、排街、藤牌舞等数十种之多。
历史上瑞安是一座具有革命意义的城市。自宋宣和间,瑞安人民就参加了方腊起义。明嘉靖间,瑞安人民在戚继光及其部将领导下英勇抗击倭寇。1861年赵起领导浙南金钱会起义,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军。1900年义和团革命时期,瑞安人民组织神拳会,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瑞安人民都积极参与。“五四”运动后,1926年11月中共瑞安党小组成立,掀开了瑞安红色的一页。1928年陈卓如领导的驮山赤卫队举起了浙南第一面农民武装斗争的旗帜。红十三军在军长胡公冕率领下,南渡瑞安,纵横百里,把瑞安革命推到高潮。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率部来瑞,使瑞安成为浙南革命斗争的摇篮。
数千年的文明史在瑞安遗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它们分散在瑞安的每一块土地上。从山前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等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祖先就在飞云江流域繁衍生息,过着渔猎和原始农业生活。篁屿等地石棚墓的发现,反映了商、周时期瑞安社会、经济的发达,此护墓葬形式在中国很少发现,实属珍贵……据文物普查发现,全市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数十处,各类文物点320处,已公布列为市级重点文保单位51处,浙江省重点文保单位9处,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1处。其中市区有12处,玉海楼、利济医学堂、观音寺石塔、隆山塔、东安硐桥、东塔、隆山宫、话桑楼、章安四贤祠等等。
瑞安是名人荟萃之地,文化之邦。自古民间传说“瑞安出才子”。据统计,自隋朝以来,历代进士307位,其中状元三位。历代名人有汉朝的蔡敬则。特别是自宋以来,学人蔚起,人才辈出。号称“元丰太学永嘉九先生”的许景衡和周行己,他们传播程朱理学,开学术研究之风。而后陈傅良进一步发展永嘉学派学说,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影响。还有在北宋熙宁、元丰年间名动京师的著名学者林石,“嘉熙四谏”之一的著名诗人曹豳等。元末明初,瑞安出了一位伟大的戏剧家高则诚,撰写了《琵琶记》,奠定了南戏的基础,因而赢得了“南戏鼻祖”之美誉。明代有著名书法家姜立纲,被瑞安人誉为四贤之一的卓敬、书画家任道逊、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的林增志。清代孙诒让、孙衣言父子治学名震遐迩。还有一大批文人学者孙希旦、黄体芳等。近代,革命家有蔡华、蔡雄、林去病等英雄人物;教育家有金嵘轩;实业家李毓蒙开温州机器制造之先河;吴百亨,创擒雕牌炼乳。现代著名学者有著名的历史学家周予同、水生生物学家伍献文、书法家邹梦禅等等。他们都为祖国的历史文化有过卓越的贡献,在瑞安大地上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自南朝至今,历代许多文人骚客来瑞。风流太守谢灵运数次游览仙岩,写下了“谁知苍莽千峰外,尚有仙山一点青”名句。南朝齐梁间号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曾隐居瑞安陶山,有楹联为证:“六朝霸业成逝水,千古名山犹姓陶”,理学大师朱嘉曾游仙岩,会陈傅良,并手书“开天气象”匾仍悬挂在圣寿禅寺的山门上。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经过瑞安写下著名诗篇《过瑞安江》。还有方干、王十朋、陈昌时、俞樾、余绍宋等等文人学者都留下了不朽佳作。近代的朱自清因梅雨潭的绿而陶醉,洋洋洒洒写下了名篇《绿》,也令世人陶醉。郭沫若慕名专程来到玉海楼,所以才有了他对孙氏精辟的阐述,玉海楼里才能寻觅到他许多墨宝。这些历代名人来瑞,使古城瑞安添色不少。
㈤ 蔺相如的名字的含义
相同;相类。《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 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田田相如。” 李贤 注:“相如,言地皆沃美相类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总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难道真个俺巾帼辈便於时无补。” 廉颇蔺相如列传里也是写过‘且相如素贱人’ 这个贱人古代的意思就是说身份卑微拉。古时候一般出身尊贵的人名只有一个字 而身份卑微的名一般是两个字 。在那个年代身份低微的人家里穷起名字也随意‘相如’是为了好听吧...... 但是看蔺相如日后的成就他的父亲应该是可能更多的希望能够成为宰相吧。顺便说一下‘相如’是一种定语后置在古代经常用到现在看来‘相如’就是‘如相’意思大概是像宰相一样的意思
㈥ 为什么那些经商的要叫商人呢商人这个名字起源自哪里呢
【词目】商人
【基本释义】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商民善于经商,周初将这些经商的人通称为"商人"。
今泛指个体以自己名义专业从事商品交易或商业活动的人。
折叠详细解释
1、专业买卖或交易者。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商人弦高,将市於周。"
宋曾巩《义仓》:"至开元,自王公以下至於商人皆有入,故义仓之实,至六千万以上。"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时秋七月中旬,见田中早稻已熟,吩咐军士假扮作商人模样,将车埋伏各村里,三更时分,一齐用力将禾头割下,五鼓取齐,成周郊外,稻禾一空。比及守将知觉,点兵出城,郑兵已去之远矣。"
2、周初商朝遗民代称。
李二和《殷商时期的水运·商人的由来》:"夏以后的商朝,逐渐建立了奴隶制国家。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商朝的商业贸易也得到空前发展并出现了水陆运输行业化和专门从事商品流通和交换的商人。但是,当时却并不叫商人也并没有商人这个名称。公元前16世纪时,商族在一个叫亳的地方(今天的河南商丘北)建都,后又迁往殷地,即今天的河南安阳小屯村,史称'殷商'。商族主要活动在当时被称为滳河的清漳、浊漳两河流域。在殷商建国的600年间,虽曾八迁都城,但一直在清漳、浊漳两河一带。商,之所以为商即名于此。后来,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可是周公旦对商朝心存疑虑、仍不放心,为了消除商朝的历史痕迹,遂将滳河改名为漳河。周王除了对商朝的贵族集中于一处严加管束外,对其善于经商的商遗民也基本限制其自由,并只准许其继续经商。这些被集中管束的商遗民经商者被通称为'商人',以便与周朝人区别开来,这显然带有轻蔑和歧视之意。年深月久,人们慢慢淡忘了商人"贱民"的含义而成为了买卖人的代称。三千多年来,'商人'的称呼遂一直经久不衰。"
3、"商人"的由来。
周武王灭商后,商的遗民被周公迁移至商丘,由于失去土地 无以为生,这些人只好靠小买卖维持生计久而久之,做买卖成为他们专 门的职业,因为他们是商朝的遗民,所以被称为"商人",而买卖的职业 也被称为"商业"。
折叠"籍贯"
中国历史上虽然长期处于农业社会,比西方国家进入商业社会晚了几近一个世纪,但中国商业其实早在奴隶制时期的商代和西周就已经产生。在商朝繁盛时期,一部分商族人经常到周边民族地区开始农贸产品互换方式,因此,在外族人心目中,做买卖的就是商族人。商朝灭亡后,商族人做买卖的就更多了,虽然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买卖人已不再以商族人为主体,但人们却习惯仍把"商人"作为买卖人的通称。明代山西汾洲商人王文素
最初,人们把做贩运贸易的叫做"商",坐售货物的叫做"贾",即所谓"行曰商处曰贾"。到了春秋时期的商贾,已被列为四民之一。《左传》称"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宣公十二年),又称"商工皂隶,不知迁业"(襄公九年)。尽管此时商人的社会地位还很低下,还是在官府直接控制下的"工商食官"的商人,但是已经是一种专门职业。所以齐桓公问管仲曰:"成民之事者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均见《国语·齐语》),并且由于商人必须善于"观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并且还要能够"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求贵贱"(《管子·小匡》)。古时虽然泛言商贾,实则二者是有区别的,《周礼·天官·大宰》之职曰:"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孙诒让注云:"行曰商,处曰贾者。可见,春秋时期,由于公社内部已经有了量变,有了一定程度的内部分工,出现了一种"商",专门从事远程贩运,组织货源,所谓 "服牛辂马,以周四方"的就是这些人。
另一种是"贾",即居肆列货,"以待民来,是直接向消费者售卖,"以求其利"。《左传》昭公十六年载,晋国韩宣子要郑国商人的玉环,子产不给。后来郑国商人虽然私下同意,但他却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嵩、藜、藋,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诸侯,必不为也。可见,这个商人既然不能自主经营,尚是"工商食官" 下的商人无疑。当时的商业活动,虽在市场上进行,即所谓"处商就市井"(《国语·齐语》),但是根据当时的管理制度,必须由政府来垄断市场,掌握物价。据《左传》载,郑、卫、宋国都有诸师(《左传》襄公二十年、昭公二十年);鲁国有贾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等官吏管理市场。当时的官府商业和官府工业一样,主要是为了保证奴隶主贵族的需求,不是为了发展和扩大商业贸易,所以"工商食官"制的存在,实际上阻碍了当时商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春秋时代虽然是以"官商"为主,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公社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的逐渐量变,列国中也出现了有钱有势的大商人。例如:《国语·晋语八》云:"夫绛之富商,韦藩木楗,以过于朝,唯其功庸少也;而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而无寻尺之禄"。这些富商大贾,显然已非"官商",当是"无寻尺之禄"的"私商"。这些富商由于积累了大量财富,常常经营高利贷,所以《晋语八》中,也就有了栾桓子"假贷"的记录。所以发展到今天我们把这些商人,冠名为老板了。
折叠商人的地位
如今,我国越来越多的百姓关注商人,不仅因为他们赚得的巨额财富,更因为他们获取财富的智慧和经营中带来的商业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我常常得到街边的广告小姐免费赠送的某种杂志,回家阅读时发现杂志就是某家医院或者某个公司创办的。
这不仅仅是做广告,其实它给我们带来一种新潮的商业文化。商人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新中国商人的地位越来越高。
"商人"这一名词是怎么来的呢?这得从商朝说起,商朝曾以殷为都城,所以又叫殷朝;商朝遗民也可说成殷朝遗民;因此其遗民就叫商人或者殷人,殷人即商人。商人这一名词出于商朝的人。
商朝灭亡后,留存下来的商人地位如何?武王伐纣,灭了商朝。至周成王年幼,管、蔡二叔(武王之弟)与纣王之子武庚联兵反叛。周公东征平叛后,将洛阳建为军事要塞,称为"成周","成周既成,迁殷顽民。"殷朝遗民被迫集中到洛阳,周朝人叫他们为顽民,经常被召集训话,不许乱说乱动,过着被监视的生活。虽然殷朝遗民已经成为周朝人民的一部分,但是却被另眼看待。他们既无政治权利,又失去了土地,怎么过日子呢?只好东奔西跑做买卖。买卖这一行周朝的贵族是不会做的,当时的庶民要种地不能做买卖,而商品买卖又为社会所需要的,久而久之,买卖商品的商业成为殷朝遗民的主要行业了。
随着民族融合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周朝的少数贵族也开始做买卖了,这样,商人渐渐地就失去了"顽民"的贬义,成为从事商品买卖的职业专称了。到了春秋,郑恒公对周人很友好,并带一部分周民迁洛水以东,立国于新郑。所以,郑国的商人在当时是很有名的。如富商弦高用12条牛犒劳偷袭郑国的秦军,使其不敢攻郑,上演了历史上富商救国的一幕。另外,郑国地处交通要道,为齐楚秦晋争霸必夺之地,但郑人反而借战争转运各国商品,从中在经济上大获其利,使其国富民强,显示了商业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商人的地位在社会上渐渐提高了,成为后来封建社会仕、农、工、商四民之一。
战国末年,濮阳人吕不韦,吕不韦以重金贿赂华阳夫人,使异人被立为秦国太子后为秦庄襄王。据说秦始皇为其生子。吕不韦因而官至宰相,获利无数。在秦始皇和宰相李斯支持商业活动后,我国古代社会的商业和商人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我国2000多年的帝制社会里,王权不断加强,在中央集权和高度统一的文化机制的高压下,中国的商业从来没有得到自由发展的市场,商人也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在官民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于是,就有了巴结高官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和山西票号的倒闭。旧中国的商业活动始终徘徊在低水平线上,根本无法产生出商业的诚信制度来,于是,才有毒大米、下脚油的等等横行市场。因此人们不断地咒骂商人不讲诚信,无商不奸,鄙视唯利是图的商人。即使历史发展到了清朝中期进步的大思想家龚自珍还偏执于"重农桑,抑贾人"的观点,至今社会上仍有轻视商人的思想存在。
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夕,新中国搞土改斗地主,把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渐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取代,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大肆宣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反对地、富、反、坏、"右"的自私自利,不断地割掉资本主义的尾巴。这个历史时期在我国商人逐渐销声匿迹。
直到1978年底,新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才开始在神州大地复苏。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一定程度上私有,在完成国家征购粮食任务后剩多剩少都归农民自己所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的改革成功地从农走向城市,1980年在广东、福建开放了四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成为引进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窗口。
那些最早下海经商敢于赚钱的人里面最多的是广东、福建、浙江一贫如洗的文盲农民,其次是城里的那些在别人眼里没有出息的工厂里的混混,最后才到那些抬不起头的知识分子、受打击的国家干部堕入商海。由于政府鼓励经商办实业,28年来,商人不仅在大陆复活了,而且队伍越来越庞大。过去的无产者如今是早已腰缠万贯,成为成千上万普通百姓关注的大款、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的甚至挤入政协当了委员、有的堂而皇之成了人大代表,开始浮出商海关注起政坛的风云变幻,跃跃欲试,我国新时代的商人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折叠编辑本段商人由来
折叠概述
古往今来,社会上一直把买卖人称作"商人",把做买卖这个行为称作"经商"。"商人",古已有之,他们虽然腰缠万贯,但是一直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韩非子在他的《五蠹》中将工商之民称为"五蠹"之一,是社会的蛀虫。在整个《二十四史》中没有单独为商人立传,只是在《食货志》、《货殖列传》中提到一些商人。
早在4千年前,帝喾次妃简狄,因吃玄鸟而生阏(ē)伯,故《诗经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阏伯便是商的始祖。阏伯之孙相土首先发明了马车,六世孙王亥又发明了牛车。这便是史书上"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的记载。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很快强大起来,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于是王亥便用牛车拉着货物,赶着牛羊,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外部落的人便称他们为"商人"。从此"商人"一词作为"买卖人"的代称一直沿袭至今。
折叠商人称呼来历
做买卖的行业叫做"商业",市场上用来交换的物品叫做"商品"做买卖的叫做"商人"。为什么凡是与买卖有关的事和人,都要冠以"商"字呢?原来,这与我国的商朝有着直接关系,"商人"就是从"商族人"这个词演变而来的。
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到了夏代,社会上游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物品交换的人。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他们的首领叫契。契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封地为商(今河南商丘),他的部落便被称为商族。契的六世孙王亥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奴隶,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去做买卖。
王亥最后一次经商是到黄河以北的有易氏。据《竹书纪年》记载: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帝泄十二年,即公元前1810年,王亥和弟弟王恒一起从商丘出发,载着货物,赶着牛羊,长途跋涉到了河北的有易氏(今河北易水一带)。有易氏的部落首领绵臣见财起歹意,杀害了王亥,赶走了王亥的随行人员,夺走了货和牛羊。王亥的弟弟王恒曰兼程逃回商丘。王亥之子上甲微非常悲愤,欲为王亥报仇。但由于诸多原因,当时未能立即出兵,4年以后,即帝泄十六年、公元前1806年,才借助河伯之师,灭了有易氏,杀了绵臣,为父王王亥报了仇。
商族到了商汤时期,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已相当发达。商汤为了削弱夏的国力,组织妇女织布纺纱,换取夏的粮食,把贸易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最后灭了夏朝的统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建立后,商族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其手工业也相当发达。
周朝建立后,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生活每况愈下。商族人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重操旧业--做生意。久而久之,人们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买卖的人。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折叠现代社会的商人
在现代社会."商人"早已摆脱了"五蠹"这种不公正的评价,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称呼却值得我们探寻究竟。"商人"一词的起源与一个很久远的朝代--商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商族人的祖先契,由于跟随大禹治水.功不可没,被封到商这个地方。也就是古代的商族。契的第六世后代王亥聪明多谋.他把牛训练得既能驮货物又能拉车,驾着牛车沿着黄河北岸到各诸侯国去做买卖,所以外部落的人把他们这些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这就是"商人"称呼的由来。在中国商业史上,殷(商)人"肇牵车牛远服贾"和王亥从事商业贸易并因此被杀害的记载是中国古代文献关于商业和贸易行为的最早记载,王亥又是当时商部落的首领。所以,王亥可谓是中国商业第一人,即中国商业的鼻祖。
㈦ 大家来讨论一下“夏”的由来和意义
夏1 〔xià ㄒㄧㄚˋ〕
〔《广韵》胡雅切,上马,匣。〕
“ 夓1 ”的今字。“ 昰2 ”的今字。
1.大。《方言》第一:“自 关 而西, 秦 晋 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槐榆》:“人谓夏者大也,非时之所谓夏也。予曰:古人以厦为大者,非无取义。夏日之屋,非大不凉,与三时有别,故名厦为屋。训夏以大,予特未之详耳。”参见“ 夏屋 ”。2.大屋;大殿。《楚辞·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王逸 注:“夏,大殿也。”《文选·〈楚辞·招魂〉》:“冬有穾夏,夏室寒些。” 李善 注:“夏,大屋也。”3.五色。《周礼·天官·染人》:“染人掌染丝帛,凡染,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冬献功。” 郑玄 注:“染夏者,染五色。” 宋 叶适 《送周明叔王成叟并上昌甫仲止二兄》诗:“琢琱而佩环,染夏为裳衣。”4.古代 汉 民族自称,也称华夏、诸夏。《书·舜典》:“蛮夷猾夏,寇贼奸宄。” 孔 传:“夏,华夏。”《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巨 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 李善 注:“夏,诸夏也。”5.指中夏,中原地区。 唐 韩愈 《集贤院校理石君墓志铭》:“其先姓 乌石兰 ,九代祖 猛 ,始从 拓跋氏 入夏,居 河 南。” 马通伯 校注:“夏,谓中夏也。”6. 禹 乐名。《礼记·乐记》:“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 殷 周 之乐尽矣。” 郑玄 注:“《夏》, 禹 乐名也。言 禹 能大 尧 舜 之德。”7.泛指大乐歌。《诗·周颂·思文》:“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时迈》:“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郑玄 笺:“夏,大也……乐歌大者称夏。”8.舞名。文舞。《谷梁传·隐公五年》:“始初也, 谷梁子 曰:‘舞夏,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 范宁 注:“夏,大也;大谓大雉;大雉,翟雉。佾之言列,八人为列,又有八列,八八六十四并执翟雉之羽而舞也。” 杨士勋 疏:“注:独奏文舞。释曰:‘礼有文舞,有武舞。文舞者,羽龠是也。’”《孔子家语·论礼》:“两军相见……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下管《象舞》,《夏龠》序兴。” 王肃 注:“夏,文舞也。”9.水名。 夏水 。传说此水冬竭夏流,故名。故道从 湖北省 沙市 东南分 长江 水东出,流经今 监利县 北,折东北至 沔阳县 治附近入 汉水 。《楚辞·九章·哀郢》:“去故乡而就远兮,遵 江 夏 以流亡。”《楚辞·九章·哀郢》:“惟 郢 路之辽远兮, 江 与 夏 之不可涉。”10.水名。 汉水 的别称。《左传·昭公十三年》:“王沿 夏 ,将欲入 鄢 。” 杜预 注:“ 夏 , 汉 别名。顺流为沿,顺 汉水 南至 鄢 。”11.佛教语。僧徒称年为夏。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五九:“《尔雅》注云:‘一终名岁。’又‘取岁星行一次也。’ 夏 曰岁, 商 曰祀, 周 曰年, 唐虞 曰载,皆据一终为名,今比丘或言腊,或云夏,言两同其事也。一终之义。”12.朝代名,即 夏后氏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相传为 禹 子 启 所创立的奴隶制国家。建都 安邑 (今 山西省 夏县 北)。13.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东晋 末,公元407年, 匈奴 贵族 赫连勃勃 称天王大单于,国号 夏 。也称 大夏 。建都 统万 城(今 陕西省 横山 西北)。14.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隋 末农民起义领袖 窦建德 于公元618年自立为王,国号 夏 。初建都 乐寿 (今 河北省 献县 ),次年迁 洛州 (今 河北省 永年 东南)。15.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北宋 仁宗 时, 党项羌 贵族 赵元昊 所建。史称 西夏 ,亦简称 夏 。建都 兴庆 (今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东南)。16.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元 末 明玉珍 所建。都 重庆 。17.姓。
夏2 〔xià ㄒㄧㄚˋ〕
〔《广韵》胡驾切,去禡,匣。〕
“ 夓2 ”的今字。
夏季。四季的第二季。阴历四月至六月。《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红楼梦》第七十回:“展眼已是夏末秋初。”
夏3 〔jiǎ ㄐㄧㄚˇ〕
〔《集韵》举下切,上马,见。〕
“ 夓3 ”的今字。
木名。亦作“ 檟 ”、“ 榎 ”。参见“ 夏3楚 ”。
【夏二子】指蚊与蝇。 明 黄瑜 《双槐岁钞·夏二子》:“ 宋 宣和 中进士 永福 吴元美 ,作《夏二子传》,略云…… 夏 告终於 鸣条 ,二子之族,无大小长少,皆望风殒灭,殆无遗类。天下之民,始得安食酣饮,而鼓舞于清世矣。 夏 二子,谓蚊、蝇也。”
【夏子】指 禹 和 汤 。《汉书·徐乐传》:“名何必 夏 子 ,俗何必 成 康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夏 , 禹 也; 子 , 汤 也。 汤 ,子姓。”
【夏2天】夏季。 唐 王建 《昭应官舍书事》诗:“腊月近汤泉不冻,夏天临 渭 屋多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因为近来笔底下甚忙,加之夏天的扇子又多,夜以继日的都应酬不下,实在腾不出工夫来。” 贾祖璋 《萤火虫》:“[萤火虫]蛹淡黄色,夜间也能发光。到夏天就化作能飞行的成虫。”
【夏2五】喻文字有残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论乐府》:“中间岂无陶阴之误,夏五之脱。”参见“ 夏2五郭公 ”。
【夏2五郭公】“夏五”及“郭公”均为《春秋》经文脱漏之处。《春秋·桓公十四年》:“夏五。” 杜预 注:“不书月,阙文。”又《庄公二十四年》:“ 郭公 。” 杜预 注:“无传,盖经阙误也。”后因以“夏五郭公”比喻文字有残缺。
【夏2日】1.夏天。《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史记·李斯列传》:“冬日鹿裘,夏日葛衣。”《晋书·吴猛传》:“[ 猛 ]少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驱蚊,惧其去己而噬亲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小猎犬》:“八座某公,未第时,夏日常昼卧。”2.夏昼。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 唐 元稹 《遣兴诗》之二:“莫厌夏日长,莫愁冬日短。”3.夏天的太阳。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 唐 王贞白 《雨后从陶郎中登庾楼》诗:“ 庾楼 逢霁色,夏日欲西曛。”4.比喻态度严厉。语本《左传·文公七年》:“ 赵盾 ,夏日之日也。”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公繁不秋荼,严无夏日;民知约法,未肯以狱。”
【夏2日可畏】《左传·文公七年》“ 赵衰 ,冬日之日也; 赵盾 ,夏日之日也” 晋 杜预 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后常以比喻人的作风严厉,难以亲近。
【夏2中】1.犹夏季。 晋 王羲之 《谢仁祖帖》:“忽然夏中感怀,冷冷不适。足下复何似,耿耿。” 唐 戴叔伦 《送裴判官回湖南》诗:“莫怕南风且尽欢, 湘 山多雨夏中寒。”《宋书·庾炳之传》:“ 刘雍 自谓得其力助,事之如父,夏中进甘蔗,若新发於州。”2.佛教语。谓夏安居间之九十日,即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夏2月】夏天。《书·君牙》“夏暑雨” 孔 传:“夏月暑雨,天之常道。”《汉书·严助传》:“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晋书·车胤传》:“ 胤 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又西曰 清风楼 酒店,都人夏月多乘凉於此。”
【夏氏】见“ 夏后氏 ”。
【夏正】夏历正月的省称。代指夏历。 夏 以正月为岁首, 商 以夏历十二月、 周 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见《史记·历书》。 秦 及 汉 初曾一度以夏历十月为正月。自 汉武帝 改用夏正后,历代沿用。《书·咸有一德》:“爰革夏正。” 蔡沈 集传:“改 夏 建寅之正而为建丑正也。”《汉书·谷永传》:“ 汉 家行夏正。” 颜师古 注引 张宴 曰:“ 夏 以建寅为正。” 唐 刘知几 《史通·模拟》:“ 春秋 诸国,皆用夏正。”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正月之吉》:“[《诗·豳风·七月》]一篇之中,凡言月者皆夏正,凡言日者皆周正。”
【夏2布】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宜于制夏装,故名。为我国特产,多产于 江西 、 湖南 、 广东 、 四川 等地。《元史·英宗纪一》:“给 通 漷 二州 蒙古 户夏布。”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床上挂着一个夏布小帐子。”
【夏甲】 夏 朝君主 孔甲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夏甲 叹於 东阳 ,东音以发。” 范文澜 注引《吕氏春秋·音初》:“ 夏后氏 孔甲 田於 东阳 萯山 ……乃作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
【夏令】相传为 夏 代的月令之书。《国语·周语中》:“故《夏令》曰:‘九月除道。’” 韦昭 注:“《夏令》, 夏后氏 之令, 周 所因也。”《孟子·离娄下》“十二月舆梁成” 宋 朱熹 集注:“《夏令》曰:‘十月成梁’,盖农功已毕,可用民力。”
【夏2令】1.夏天的节令、气候。《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 宋 梅尧臣 《问牛喘赋》:“若乃当春而燠,是为行夏令。” 宋 陆游 《初夏》诗:“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2.泛指夏季。 明 张居正 《贺灵雨应祈表一》:“兹者,我皇上以夏令既深,雨泽未足,乃躬叩于雷坛,为民虔祷。”如:夏令营、夏令时。
【夏2令营】夏季开设的供青少年或集体的成员短期休息、娱乐等的营地,多设在林中或海边。
【夏2半】夏季过半,指夏历五月半后。 唐 韩愈 《送刘师服》诗:“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2成】犹夏熟。 晋 左思 《蜀都赋》:“百果甲宅,异色同荣,朱樱春熟,素柰夏成。”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河柳垂叶,山稻发英,翫奇花之春满,摘甘实於夏成。”
【夏2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这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则相反。至,指阳气至极,阴气始至和日行北至。《周礼·春官·冯相氏》“冬夏致日” 汉 郑玄 注:“夏至,日在东井,景尺五寸。”《逸周书·时训》:“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夏至节日食糉。”参阅 黄奭 辑 南朝 梁 崔灵恩 《三礼义宗》(见《汉学堂经解》)。
【夏后】见“ 夏后氏 ”。
【夏后氏】指 禹 受 舜 禅而建立的 夏 王朝。称 夏后氏 。亦称“ 夏氏 ”、“ 夏后 ”。《论语·八佾》:“ 夏后氏 以松, 殷 人以柏, 周 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左传·定公四年》:“分 鲁公 以大路、大旗, 夏后氏 之璜, 封父 之繁弱。”《书·汤誓》:“ 夏氏 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史记·夏本纪》:“ 禹 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 夏后 ,姓 姒氏 。”
【夏后启】见“ 夏启 ”。
【夏后开】见“ 夏启 ”。
【夏羊】黑色羊。因 夏后氏 尚黑,故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羊》:“生 江 南者为吴羊,头身相等而毛短。生 秦 晋 者为夏羊,头小身大而毛长;土人二岁而翦其毛,以为毡物,谓之緜羊。”
【夏江城】 南唐 夏宝松 之别号。 夏 曾隐居 庐山 ,作有《宿江城》诗,因号 夏江城 。 宋 陆游 《南唐书·刘洞传》:“与 洞 同时,有 夏宝松 者,亦隐 庐山 ,相与为诗友。 洞 有《夜坐》诗, 宝松 有《宿江城》诗,皆见称一时,号 刘夜坐 、 夏江城 云。”
【夏2汛】夏季汛期。 清 魏源 《秦淮镫船引》:“廿载以来江涨高,年年夏汛水平桥。” 峻青 《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这时候,夏汛虽已过去了, 潍河 里仍然泛滥着汹涌的秋天的洪水。”
【夏2安居】佛教语。谓僧徒在夏天,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而专心坐禅修学。又称坐夏。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五九:“ 土火罗 诸国,以十二月安桎北方,言夏安居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各就其事制名也。”
【夏收】 夏 代祭祀时戴的一种帽子。《仪礼·士冠礼》:“ 周 弁、 殷 冔、 夏 收。” 郑玄 注:“收,言所以敛发也。”《孔子家语·冠颂》:“ 孔子 曰:‘ 周 弁、 殷 冔、 夏 收,一也。’” 王肃 注:“皆祭服也。”
【夏2收】1.夏季收割农作物。如:夏收大忙季节。2.夏季的收成。如:今年夏收,增产一成。
【夏李】大李。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杜陵 有金李,李大者谓之夏李,尤小者呼为鼠李。”
【夏狄】见“ 夏翟 ”。
【夏社】 夏后氏 的社宫。《史记·封禅书》:“其后三世, 汤 伐 桀 ,欲迁 夏 社,不可,作《夏社》。”《竹书纪年》卷上:“[ 殷商 、 成汤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 亳 ,始屋 夏 社。”
【夏2礿】亦作“ 夏禴 ”。
谓天子诸侯夏祭。《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裸用鸡彝鸟彝。”《礼记·明堂位》:“夏礿、秋尝、冬烝、春社。”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摘注<论语>》:“ 马融 以为 鲁 在东,春当朝,故祭礼但有夏礿、秋尝、冬烝,而无春祠。”
【夏2苗】1.谓夏季田猎。《左传·隐公五年》:“故春搜、夏苗、秋獮、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 杜预 注:“苗,为苗除害也。” 南朝 梁 沈约 《均圣论》:“春搜免其怀孕,夏苗取其害谷,秋獮冬狩,所害诚多。”2.夏季的禾苗。 唐 包何 《送韦侍御奉使江岭诸道催青苗钱》诗:“近远从王事,南行处处经。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
【夏2雨雨人】喻及时给人以教益或帮助。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管仲 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参见“ 春风风人 ”。
【夏典】 夏 代典籍。《魏书·张彝传》:“窃惟皇王统天,必以穷幽为美;尽理作圣,亦假广采成明。故询於刍荛,著之 周 什,舆人献箴,流於 夏 典。”《宋书·律历志下》:“ 唐 篇 夏 典,莫不揆量, 周 正 汉 朔,咸加该验。”
【夏2典】即夏官。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以之礼而国定,司空之官以成礼;以之义而国平,司寇之官以成义。掌山林於夏典,物得其生;听狱讼於秋官,人忘其死。”详“ 夏2官 ”。
【夏采】《周礼》官名。主管大丧事务。《周礼·天官·序官》:“夏采下士四人。” 郑玄 注:“夏采,夏翟羽色。《禹贡》 徐州 贡夏翟之羽, 有虞氏 以为緌。后世或无,故染鸟羽,象而用之,谓之夏采。” 孙诒让 正义:“夏,即谓染五色,象夏翟之羽采,即画缋所谓五采备也。”《周礼·天官·夏采》:“夏采掌大丧,以冕服复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复于四郊。”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复,谓始死招魂复魄。’……夏采,天子之官。故以冕服复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复于四郊,天子之礼也。”
【夏服】良箭名。《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 郭璞 注引 服虔 曰:“服,盛箭器也。 夏后氏 之良弓,名繁弱;其矢亦良,即繁弱箭服,故曰夏服也。”一说指古之善射者 夏羿 的箭囊。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贞 索隐。亦泛指箭或箭囊。 唐 许敬宗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诗:“鹫岭飞夏服,娥魄乱雕弓。” 唐 李益 《从军有苦乐行》:“一矢弢夏服,我弓不再张。”
【夏2服】夏天的服装。《韩非子·显学》:“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以为俭。” 唐 白居易 《秋霁》诗:“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
【夏育】 周 时著名勇士, 卫 人,传说能力举千钧。《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乌获 、 任鄙 之力焉而死, 成荆 、 孟贲 、 王庆忌 、 夏育 之勇焉而死。”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或云 夏育 , 卫 人,力举千钧。” 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 夏育 、 杜囬 ,筋力之圣也。”后作为勇士的代称。
【夏2宗】诸侯夏天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秋官·大行人》:“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夏宗以陈天下之谟。” 郑玄 注:“夏见诸侯则陈其谋之是非。” 贾公彦 疏:“夏见诸侯陈其谋之是非者,夏物盛大,形体皆异,可分别,故陈天下诸侯谋之是非。”
【夏2官】官名。《周礼》载 周 时设置六官,以司马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 唐 武则天 时,曾改兵部尚书为夏官,不久仍复旧名。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后用为兵部的别称。《歧路灯》第一○五回:“[ 嘉靖皇帝 ]定目细看,并非武将,却是文臣……引见虽是夏官,旨意应下吏部。”
【夏2官正】官名。 唐 宋 以来均为司天官属中管四时的官。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五》。
【夏政】 夏 朝的政治、政事。《左传·定公四年》:“命以《唐诰》,而封于 夏 虚,启以 夏 政,疆以戎索。” 杜预 注:“亦因 夏 风俗,开用其政。”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昔在 舜 格文祖, 禹 至神宗, 周 变 商 俗, 汤 黜 夏 政。”
【夏2政】夏季的时令、气候。《管子·幼官》:“春行冬政,肃;行秋政,雷;行夏政,阉……秋行夏政,叶;行春政,华;行冬政,秏。”《文子·精诚》:“春政不失,禾黍滋;夏政不失,雨降时;秋政不失,民殷昌;冬政不失,国家甯康。”
【夏南】 春秋 时 陈 大夫 夏徵舒 的别名。《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 夏南 ?匪适株林,从 夏南 !” 孔颖达 疏:“ 徵舒 祖字 子夏 ,故为 夏 氏; 徵舒 字 子南 ,以氏配字,谓之 夏南 。”《左传·成公二年》:“ 巫臣 曰:‘是不祥人也,是夭 子蛮 ,杀 御叔 ,杀 灵侯 ,戮 夏南 ,出 孔仪 ,丧 陈国 ,何不祥如是!’” 杜预 注:“[ 夏南 ] 夏姬 子 徵舒 。”
【夏侯】复姓。《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 夏侯婴 。
【夏侯妓衣】帘的异称。《南史·夏侯亶传》:“[ 亶 ]晚年颇好音乐,有妓妾十数人,并无被服姿容。每有客,常隔帘奏之,时谓帘为 夏侯 妓衣。”
【夏庭】1. 夏 之王庭。 汉 班固 《幽通赋》:“震鳞漦于 夏 庭,匝三正而灭 姬 。”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 幽王 之惑 褒 女也,妖始于 夏 庭。”2.引申指 夏 王朝。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檄》:“燕啄皇孙,知 汉 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 夏 庭之遽衰。”
【夏2首】夏初。 南朝 梁 王僧孺 《侍宴》诗:“丽景属春余,清阴澄夏首。” 唐 王维 《资圣寺送甘二》诗:“柳色蔼春余,槐阴清夏首。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 唐 韦应物 《始夏南园思旧里》诗:“夏首云物变,雨阴草木繁。”
【夏室】 夏 朝世室之省称。 夏 称宗庙为世室。《北史·宇文恺传》:“三王之世, 夏 最为古,从质尚文,理应渐就宽大,何因 夏 室乃大 殷 堂?相形为论,理恐不尔。”
【夏2室】夏天的居室。《楚辞·招魂》:“冬有穾夏,夏室寒些。”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珍簟清夏室,轻扇动凉颸。”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冬闺温煦,夏室含霜。”
【夏宫】即 夏台 。《尸子》卷下:“ 桀 为璇室、瑶台、象廊、玉牀、权天下,虐百姓。於是 汤 以革车三百乘伐於 南巢 ,收之 夏宫 。天下宁定,百姓和辑。”参见“ 夏台 ”。
【夏屋】1.大俎,大的食器。《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 毛 传:“夏,大也。” 郑玄 笺:“屋,具也。”一说指大屋。参阅 孔颖达 疏。2.大屋。《楚辞·大招》:“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王逸 注:“言乃为魂造作高殿峻屋,其中广大。”《礼记·檀弓上》:“见若覆夏屋者矣。” 郑玄 注:“夏屋,今之门庑也,其形旁广而卑。”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瑶台夏屋,不能悦其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行次,遥见夏屋中有灯火,趋之。”
【夏娃】希伯来文的音译,一译 厄娃 。《圣经》故事中人类始祖 亚当 之妻。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旧约》记神既以七日造天地,终乃抟埴为男子,名曰 亚当 ,已而病其寂也,复抽其肋为女子,是名 夏娃 ,皆居 伊甸 。”
【夏癸】即 夏桀 。 汉 张衡 《东京赋》:“则是 黄帝 合宫, 有虞 总期,固不如 夏癸 之瑶台, 殷辛 之琼室也。” 宋 王禹偁 《仲尼为素王赋》:“悲夫, 商辛 、 夏癸 兮号独夫,又安得比于儒者。”参见“ 夏桀 ”。
【夏耕】传说中之人名。
【夏2耕】夏季的耕作。如:夏耕时节。
【夏2耘】夏天锄田除草。《墨子·三辩》:“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 汉 晁错 《论贵粟疏》:“ 农夫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夏时】 夏 代的历法。《礼记·礼运》:“ 孔子 曰:‘我欲观 夏 道,是故之 杞 而不足徵也,吾得 夏 时焉。’” 郑玄 注:“得 夏 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论语·卫灵公》“行 夏 之时” 宋 朱熹 集注:“夏时,谓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岁首也。”
【夏2时】指夏天。《周礼·天官·食医》:“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夏时自然思量父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
【夏2气】夏令的节气,夏天的气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调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五行之随,各如其序。五行之官,各致其能。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 汉 郑玄 注:“夏气和,则徵声调。”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兰池清夏气,修帐含秋阴。”
【夏2条】夏天树木茂盛的枝条。 晋 陆机 《从军行》:“夏条集鲜藻,寒冰结冲波。” 南朝 梁 萧统 《答湘东王求文集诗苑书》:“夏条可结,睠於邑而属词;冬雪千里,覩纷霏而兴咏。” 唐 沈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唐 韦应物 《夏花明》诗:“夏条绿已密,朱蕚缀月鲜。”
【夏2候鸟】指夏季在某地区繁殖,秋季到较暖的地区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原地区的鸟。如家燕、杜鹃等。
【夏卿】1.官名。 周 以夏官掌管军事,为六卿之一。后遂以夏卿为兵部尚书之别称。 唐 张说 《奉和饯王晙巡边应制》诗:“六月歌《周雅》,三边念夏卿。欲施攻战法,先作简稽行。”《旧唐书·来瑱传》:“超登宰辅,光拜夏卿,列在三台,掩其一眚。”2.官名。 南朝 梁武帝 时,以太府、少府、太仆三卿为夏卿。《隋书·百官志上》:“ 梁 初犹依 宋 齐 ,皆无卿名。 天监 七年……加置太府卿,以少府为少府卿,加置太仆卿,三卿是为夏卿。”参见“ 十二卿 ”。
【夏桀】 夏 朝末代君王。名 履癸 。暴虐荒淫。 汤 起兵伐 桀 ,败之于 鸣条 ,流死于 南巢 。参阅《史记·夏本纪》。
【夏2凊】谓侍奉父母,夏天使之凉爽。《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孙希旦 集解引 方悫 《礼解》:“冬则温之,以御其寒;夏则凊之,以辟其暑。”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
【夏2浦】夏天的水滨。 唐 陈子昂 《春晦饯陶七于江南》诗:“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
【夏海】大海。《吕氏春秋·求人》:“北至 人正 之国, 夏海 之穷, 衡山 之上。” 高诱 注:“夏海,大冥也。”《晋书·石勒载记上》:“今山川夷静,星晨不孛,夏海重译,天人系仰。”
【夏家】指 夏 朝。《左传·襄公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 夏 家。” 杜预 注:“ 羿 以好武,虽有 夏 家而不能恢大之。” 唐 韩愈 《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耒耜兴 姬国 ,輴欙建 夏 家。”
【夏书】指记载 夏 代史事的书。《尚书》中《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共四篇,旧亦称《夏书》。近人多以《禹贡》为后人所作,《五子之歌》和《胤征》为伪《古文尚书》,《甘誓》可能本是《商书》的一部分。《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杨伯峻 注:“三句在今《尚书·益稷》。”《国语·周语上》:“《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 韦昭 注:“《夏书》,逸《书》也。”
【夏黄公】 商山 四皓之一。 汉 初隐士。姓 崔 名 广 ,字 少通 。 齐 人。因隐居 夏里 修道,故号 夏黄公 。见《史记·留侯世家》 司马贞 索隐。 宋 司马光 《陪致政太师内翰燕集为三公寿》诗:“忠纯 汲长孺 ,高洁 夏黄公 。”
【夏2雩】古代夏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诗·周颂·噫嘻序》“春夏祈谷于上帝也” 唐 孔颖达 疏:“谓 周公成王 之时,春郊夏雩以祷求膏雨而成其谷实,为此祭於上帝。”
【夏2雪】1.夏季降雪。 汉 荀悦 《<汉纪>序》:“凡灾异大者,日蚀五十六,地震十六……冬雷五,夏雪三。”《晋书·五行志下》:“ 京房 《易传》曰:‘夏雪,戒臣为乱。’此其乱之应也。”2.夏季未消的雪。 南朝 齐 孔稚珪 《游太平山》诗:“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 唐 元稹 《表夏》诗之九:“西山夏雪消,江势东南泻。风波高若天, 滟澦 低於马。”
【夏2畦】1.指夏天在田地里劳动的
㈧ 甲骨文历史,特点,来历.
一、历史
1、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2、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3、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4、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5、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二、特点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甲骨文基本是用刀刻在的龟甲和牛骨之上的,也有用类似毛笔一类工具书写的。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多为方折笔,瘦劲挺拔;书写的以圆笔居多,肥壮雄浑。
这些甲骨文的字体结构长短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无论疏落参差还是密密集严整,都显得古朴多姿又自然流畅,另外,甲骨文没有完全摆脱象形的原始特征,也就是字形线条具有形体模拟的多样性。
甲骨文也就迥异于一般的符号,可以自由地进行多样化的线条运动和空间构造,因此使汉字具备了以形体姿态表现抽象化的情感和气势的能力,也就是说,中国的书法艺术,从甲骨文时代就开始发展了。
三、来历
甲骨文除了少数用来叙事之外,大部分还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所以又称为“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甲骨文因为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县,这里原来是殷代的古都,所以又称之为“殷墟文字”。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到了甲骨文才可真正称之为书法的开始,因为它已经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要素:用笔、结字、章法。之前的只能称之为图像或符号。
(8)孙诒让名字含义和来历扩展阅读
1、甲骨文发现情况
甲骨文最早是1899年(最早人们当做“龙骨”药材使用)由清朝时任国子监王懿荣(当时名闻朝野的金石学家,与翁同龢、徐郙、潘祖荫、吴大徴、罗振玉、刘鹗等鉴藏家和学者交游密切)发现。
它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其文字体系已经基本完备。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化过来的。甲骨文字目前发现的有四千字左右,但能辨识的不到两千字。
2、甲骨文记载内容
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 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3、甲骨文发现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