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熊猫名字的由来
“熊猫”这个词原本并不是给国宝大熊猫用的,熊猫原先是指另外一种动物。如图,图片里这个动物学名就叫小熊猫,别名红熊猫,九节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825年法国人在四川发现了这种红棕色的动物,并命名为熊猫。国宝大熊猫直到1869年才被人发现
咱们的国宝其实是借用了人家的名字
这个不是浣熊哦,浣熊是灰色的,属于外来物种,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小熊猫为小熊猫科小熊猫属哺乳动物,跟浣熊没啥关系
『贰』 熊猫的名字由来
1869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德(Armand David)认识了熊猫后,给“熊猫”定名为“黑白熊”,归属于熊科。两年后, 动物学家进一步考查,研究它属于猫熊科,将它进一步定名为“猫熊”。1940年代,在重庆北碚博物馆展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当时,定名为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由于中文使用者传统上通常都习惯右到左的写法,所以当时猫熊一词是以右到左的方式书写。在标准中文文法里,形容词通常都被置放在名词的前面。由于熊猫被一般人认为属于熊科,因此猫是形容词,熊是名词。故,猫熊一词在中文文法上是对的。到1940年代,很多中文使用者已经开始习惯左到右的中文读法,所以当时重庆北碚博物馆所展示的“猫熊”字样就被大家误读成熊猫。从此以后,熊猫一词变开始先在四川一带流行起来,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一至到今天,大部分的人也就习惯了使用熊猫一词。
『叁』 大熊猫名称的由来
大熊猫的近代名称(即中国国内通行的中文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
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自此,首先在主产它的故乡(四川),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的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以后,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猫,也就被人们所公认。
它的地方名,在它的故乡里多叫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的;在岷山藏族地区叫荡或杜洞尕(gǎ),平武白马达布人则叫洞尕;凉山彝族叫峨曲。所有这些地方名,虽称呼不同,而其含义与古籍中叫的貔貅或貘,无非都是说明它的体色白,或黑白,或体型似熊。
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竹熊、银狗和大浣熊等。银狗,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华熊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所特产的珍奇异兽。
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又一传说,在20世纪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竟成为通用的名称了。若沿着这些名称为线索,可以追溯出许多充满神奇的记载。
(3)宝兴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
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生活中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肆』 “熊猫”一词的来历
关于“熊猫”的形成,存有以下争议的传说:
“40年代,重庆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当时展品标牌上分别用中、英文书写着猫熊的学名,但由于那时的中文习惯读法是从右至左,故而国人都把按英文书写方式书写的猫熊,读成了熊猫,并延用至今,唯台湾现仍称其为猫熊。”
“1940年代/1945年/解放前/50年代初书写的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重庆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
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台湾有家报纸曾撰文给“熊猫”正名,但人民已经习惯,反而觉得“猫熊”不那么顺口了。”
“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在60年前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竟成为今日通用的名称了。”
有观点认为,这些说法都源自70年代夏元瑜以第一人称所写的随笔,“一错五十年--为猫熊正名”一文。该文于1978年10月5日刊登于台湾《联合报》副刊上,后收录于他的幽默精选集《生花笔》中。
[22][23]该观点之后又被多方面错误引用,包括马英九。可是在20世纪40年代前出版的权威词典(《中华大字典》、《辞海》、《最新实用汉英辞典》、《重编国语辞典》)均称熊猫而无猫熊,而且全为竖排版,故并不存在右左读错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当时国人没必要不按习惯读法而按英文书写的方式写下物种名。
其实中华民国政府退居台湾之后出版的各大词典也称“熊猫”,不见“猫熊”。另外更因台南真假熊猫事件的影响,台湾新闻局更在1990年时就正名了“猫熊”、“熊猫”,将其统一称为“熊猫”;而当时的农委会则认为这是“外行指导内行”,继续叫“猫熊”。
(4)宝兴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化石记录它过去曾经分布在东南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北及北京周口店,南达越南、泰国和缅甸北部,是中国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主要成员。
由于地质、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分布仅限在102°00'~108°11'E,27°53'~35°35'N之间,四川、甘肃和陕西的崇山峻岭(从长江上游到青藏高原边沿,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
『伍』 熊猫的来历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它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
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
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
(5)宝兴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大熊猫的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四川。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
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
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
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陆』 大熊猫到底是熊科动物还是猫科动物呢
对于大熊猫是熊科还是猫科争议了很久,有人说是熊科也有人说是猫科,但是还是大熊猫科认可的人比较多。
对于大熊猫的分类,其实纠结了很久,在最开始大家是在究竟将大熊猫分在熊科或是浣熊科,但是到了80年代之后,呼声最高的就是大熊猫科,也就是说这是独立的一科。
现在大多数食肉类动物的祖先存活于约1200万年以前的叫做小骨猫的一种动物,它的外形如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浣熊。目前看到的犬科动物、猫科动物、熊科动物、浣熊科动物,其共同的祖先都是小骨猫,这几类动物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只是在以后的进化历程中,彼此独立分化了出来。因此,大熊猫有可能与熊和猫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但是也有人主张大熊猫既不隶属于熊科,也不隶属于浣熊科,而应该建立一个与熊科和浣熊科并列的大熊猫科,这个科中只有大熊猫1种,持这种意见的人我国的学者占了多数。
『柒』 四川18个地级市名称的来历
成都的来历:《蜀王本纪》:“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
自贡市的来历:自流井和贡井的合称攀枝花市:1965年2月5日3月20日,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4月改称渡口市。渡口市区内到处生长着高大挺拔的攀枝花树(攀枝花又称木棉花、英雄花),开花时娇艳粗犷,无一片绿叶,气质卓越,深受市民喜爱。198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攀枝花市,成为中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泸州市:西汉景帝时,赵国丞相苏嘉因协助削藩有功,位封江阳侯。《水经注》云:“江阳县枕带双流,据江、洛会也。汉景帝六年,封赵相苏嘉为侯国。” 汉景帝六年(前151年),这是泸州有确切历史纪年的开始,也是泸州有确切政历域名的开始。江,指今长江,阳,指长江之北,洛,指今沱江。说明古江阳治地位于长江北岸与沱江交汇处,也即今泸州城区中心半岛。泸州称江阳,就源于二千多年前的封侯故地。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从统治需要出发,设置泸州。段玉裁说:“梁置泸州,治马湖江口,以马湖江即泸水,故曰‘泸州’也。”马湖江概指今三峡至金沙江一段长江河道,别称泸水。泸州建置于江阳,从此相沿成名。南朝泸州管辖范围,大体相当于今日泸州市四县三区和江安、富顺及贵州习水、赤水、仁怀、毕节、大方诸县一带,是控扼三江两河(长江、沱江、岷江、永宁河、赤水河),柔治川滇黔结合部的西南会要之地。当时泸州的管辖重点是长江以南的广大滇黔地区,确立了以后历代泸州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方向,即拓殖疆土、化育边民是主要目的。在历史上,州,主要设置在汉人与少数民族聚居交错生活的边地,兼有军事弹压、行政管理、镇边防御、文明教化多重功能,如幽州、凉州。泸州正好位于西南苗彝族与汉人交错生活的结合部地区,它的设置符合政历惯例和统治需要,符合泸州历史实际和地缘状况。梁武帝建置的泸州,其辖地范围大体相当于现在省一级行政区。泸州有此建制历史距今已有1469年,说明泸州在历史上设置独特,政历深厚,政功卓有。
『捌』 “大熊猫”名字的由来
“大熊猫”名字的由来:
大熊猫的近代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
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
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自此,首先在主产它的故乡(四川),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的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
(8)宝兴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大熊猫主食竹子,也嗜爱饮水,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设在溪涧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有的地方虽然食物很丰富,缺了水,也难以找到大熊猫的身影。
到了冬季,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后,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留恋自己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长途跋涉,沿沟而下,到谷中去饮水,然后返回家园。
大熊猫取水总是求近舍远,日复一日地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它们到了溪边,以舔吸的方式饮水,若溪水结薄冰或被砂砾填没,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大约25×20厘米的浅坑舔饮。
『玖』 熊猫名字的由来。
大熊猫仅产于中国四川的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西南部。
1896年,一位来华传教的法国神父在四川省宝兴县获得熊猫的毛皮,喜出望外,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被鉴定为新物种。当时用通行的拉丁文为其定了学名,意思是似猫足兽的熊,中文就译名为“猫熊”。
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北碚首次展出熊猫标本时,说明牌上的拉丁文学名,为了和外文书写方式保持一致,就从左到右注上“猫熊”。当时中文均是从右至左认读,于是观众就误读为熊猫,以讹传讹,流传至今。
『拾』 中山西路和西宝兴路中的“西”字的位置为什么不一样
你好同学,你的问题有点搞笑啊,那只是个路的名字而已,路的名字叫“西宝兴”,并不是指方向,有“中山西路”,肯定就有“中山东路”,但“西宝兴路”,没有东西方向之分,也许是一条比较短的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