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俊才的意思
俊才:褒义词,指在某一方面有着突出才能的人,主要指青年。
俊才除了对被称赞人的才能表示赞赏之外,对其相貌也带有称赞与认可 。
如三国时期的周瑜,不仅才能突出,还有着俊美的容貌,因此被称为“俊才”。
同时被称为俊才的还有江东的陆逊。
Ⅱ 成俊才什么意思
成为才能卓越的人才~
Ⅲ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登门拜访的都是杰出的人才、享有清名的人,以及他的中表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选段: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译文:
登门拜访的都是杰出的人才、享有清名的人,以及他的中表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孔文举到了他门口,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后,孔文举进去坐在前面。
(3)俊才在名字中的含义扩展阅读:
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非常简洁,可是一般却说得很得体、巧妙,或哲理深迢,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远,或机警多锋,或气势磅礴,或善于抓住要害一语破的,很值得回味。
魏晋时代,清谈之风大行,这不仅要求言谈寓意深刻,见解精辟,而且要求言辞筒洁得当,声调要有抑扬顿挫,举止必须挥洒自如。受此风影响,士大夫在待人接物中特别注重言辞风度的修养,悉心磨炼语言技巧,使自己具有高超的言谈本领以保持自己身分。
Ⅳ 古文前事后师中恃其俊才是什么意思
恃:依仗;凭借。
俊才:卓越的才能。
恃其俊才:仗着自己卓越的才能。
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
意思是:
隋炀帝依仗着自己过人的才干,狂妄自大,刚愎自用,虽然满口说的是尧帝舜帝的言语,干的却是桀王纣王的行为,并没有自知之明,结果遭到覆亡的下场。
Ⅳ 俊才星驰是什么意思
星爷,玉树临风英俊潇洒
Ⅵ “俊才清称”是不是成语
经现代成语词典查询,“俊才清称”【jùn cái qīngchēng】不是成语。
Ⅶ 俊才,琼敏 思敏 奕芬 这几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1.很俊秀/英俊有才华
2.琼:美玉/美好的意思
敏:灵活聪明
3.思维敏捷
4.奕:美丽
芬:芬芳
Ⅷ 俊才星驰,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啊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出自《腾王阁序》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给“雄州雾列”的注释是:“指洪州境内的建筑如云雾排列,到处都是。雄州,大州。”给“俊采星驰”的注释是:“有才能的人士如流星一般奔驰驱走。俊采,指有才华的人。”人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五)给“雄州雾列”的注释是:“雄伟的大州像雾一样涌起。这是形容洪州的繁盛。州,指洪州。”给“俊采星驰”的注释是:“杰出的人才像星星一样。形容人才之多。俊采,指人才。星驰,众星是运行着的,所以说‘驰’。”两部教材给这两句所作的注释、翻译,其中对“雄州(州)”、“俊采”的注释是可以理解的,其他的注释、翻译,有的不完全准确,有的实在没有可取之处,也不合逻辑。
有人认为可以这样理解:“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运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合起来说就是“雄州俊采雾列星驰”,以此来比喻洪州城中的人才多且为国家大事急速奔波。这样理解的根据何在呢?
先说“雄州”。《汉语大词典》把“雄州”释为“地大物博人多,占重要地位之州”,并举有三个语例,分别是:①南朝梁何逊《与建安王谢秀才笺》:“夫选重雄州,望隆观国。”②唐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遇饯崔使臣序》:“凭胜地,列雄州,城池当要害之冲。”③清黄景仁《颍州西湖》诗:“昔时赋诗传盛事,文献相续夸雄州。”《滕王阁序》中的“雄州”当取这个意思。
次说“雾列”。《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未收“雾列”一词,在许多典籍中也未见有使用的。因此,要解释这个词得分别从“雾”和“列”入手。我们知道,“雾”是雾气。由此可比喻为“浓密、盛多(《汉语大词典》)”。还由于“雾”可聚可散,所以“雾”与其他动词组合,可以用来比喻众多的人或聚或散。如:
①蒯通曰:“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于时云兴之将带州,猋起之师跨邑,哮阚之群风驱,熊罴之族雾合。(《晋书·陆机传》)
③晋余黎民,将云集雾聚。(《宋书·索虏传》)
④宾僚雾集,教义风靡。(《隋书·潘徽传》)
⑤武夫奋略,战士讲锐。电骇风驰,雾散云披,变诈乖诡,以合时宜。(《后汉书·蔡邕列传》)
⑥宜选敢悍数千,骛行潜掩,偃旗裹甲,钳马衔枚,桧稽而起,晨压未阵,旌噪乱举,火鼓四临,使景不暇移,尘不及起,无不禽铩兽詟,冰解雾散,扫洗哨类,漂卤浮山。(《宋书·袁淑传》)
⑦所以周无上算,汉收下策,以其倏来忽往,云屯雾散,强则骋其犯塞,弱又不可尽除故也。(《隋书·梁睿传》)
⑧神来何从?馺然灵风。神去何之?杳然幽踪。伊神去来,雾散云烝。(《宋史·郊祀志》)
从以上所举的8个语例中可以看出,“雾”是用来比喻人多的。所谓“雾集”比喻“天下之士”像雾聚集一样(归来)。例②③④可以以此类推。所谓“雾散”比喻那些人像雾散去一样消失。
那么,“雄州雾列”中的“雾列”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雾列”当与“雾集”、“雾聚”的意思相近,“雾”比喻人多;“列”取“密布”的意思。《广雅·释诂三》:“列,布也。”“雾列”指人才像浓雾密布一样多。王勃为什么不选用常见的“雾集”、“雾聚”、“雾合”这类说法,而仿造一个“雾列”呢?这正反映了王勃用词的讲究、灵活与准确。王勃在这里是赞美洪州城中的人才多,不包含自己。如果选用“雾集”这类说法,就包含自己了,因为他自己也是从别处到洪州城中的,所以他才会把“雾集”这类说法换做“雾列”。
笔者在《二十五史》中检索用“雾”比喻人的使用情况时有个有趣的发现,自《旧唐书》以后,就不见有用“雾”来比喻人的语例了。上面例⑧是《宋史》中的语例,但是用来比喻神的。这或许是今人为什么忽略了用“雾”比喻人的原因之一吧。
再说“星驰”。《汉语大词典》中收有“星驰”这个词,并列出3个义项,分别是:①如流星飞奔。②连夜奔走。③犹竞争。其中第③个义项与本文讨论的问题关系不大,所以不作述说。“俊采星驰”中的“星驰”如果直接照字面义去翻译,像苏教版教材注释那样处理,很显然不好理解。有才能的人为什么要像流星那样奔走呢?王勃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些疑问都不好回答。那么,这里的“星驰”该如何理解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典籍中使用“星驰”一词所要表达的意思。
①近者王如乱北,杜弢跨南,二征奔走,一州星驰,其余郡县,所在土崩。(《晋书·陶侃传》)
②今遣行护军将军臧质等,赍皇帝玺绶,星驰奉迎。(《宋书·范晔传》)
③陛下欲百官羽仪,星驰推奉,臣前后固执。(《宋书·文五王传》)
④臣即日便应星驰归骨辇毂。(《宋书·顾琛传》)
⑤及丁文皇帝忧,时为齐随王谘议,随府在荆镇,仿佛奉闻,便投劾星驰,不复寝食,倍道就路,愤风惊浪,不暂停止。(《梁书·武帝纪下》)
⑥跃马裹粮,星驰电发,扑讨虔刘,肆陈斧钺。(《魏书·高允传》)
⑦即遣尚书邢峦总精骑五万,星驰电驱。(《魏书·田益宗传》)
⑧王将命驾致请,佐史前后星驰报之。(《北齐书·冯伟传》)
⑨永进曰:“此贼既无城栅,唯以寇抄为资,安则蚁聚,穷则鸟散,取之在速,不在众也。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周书·段永传》)
⑩胡悉贪而信之,不告始毕,率其部落,尽驱六畜,星驰争进,冀先互市。(《隋书·虞世基传》)
以上所举的10个语例中的“星驰”,不管怎么翻译,都是描写迅速奔走的。或为军事,或为政事,或为其他的要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再回到《滕王阁序》原文中看“星驰”,就好理解了。原来王勃所说的“俊采星驰”是说洪州城中有才能的人都在像流星飞奔一样(为国家的政事而奔波)。这样理解和文中的描写正相吻合。如下文所描写的“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述,我们可以把“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译为“地大物博的洪州城中英俊的人才像浓雾密布一样到处都是,像流星飞奔一样(为国家的政事而奔波)。”
这样理解,也许有人会认为与文中的语言环境前后脱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前面的句子是“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面的句子是“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这两组句子中的前一分句是写物、地,后一个分句是写人的。而中间的“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前后两个分句只是单一写人的,与前后的语境不协调,这该如何解释呢?其实,王勃这样安排正显示了他行文的高超与严密。从形式上看,“雄州雾列”是写地方的,内容同下一句合在一起理解才是写人的,这正像诗歌中的“借对”,形式上相对,内容上可以另作理解。如此理解,文理就自然通畅了。
还需补充说明的是,由于“雾列”和“星驰”这两个词,有时可以理解为主谓结构,有时可以理解为偏正结构,所以有人会误认为这里的“雾”和“星”是名词作状语。其实不然。这里的“雾列”“星驰”是主谓结构,是用来表比喻的,不能理解为名词作状语。
Ⅸ 时光如川浪淘沙 青史留名多俊才的意思
时光匆匆而过就像大浪里面的沙子,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是出众的人才。
出处:《浪淘沙》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才,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白话释义:
端起酒杯向东方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一去匆匆。洛阳城东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时光匆匆而过就像大浪里面的沙子,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是出众的人才。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将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相从?
写作背景: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是作者与友人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词中伤时惜别,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
上片由现境而忆已过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游之乐;下片再由现境而思未来之境,含遗憾之情于其中,尤表现出对友谊的珍惜。全词笔致疏放,婉丽隽永,含蕴深刻,耐人寻味。
此词为春日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同游有感而作。据词意,在写作此词的前一年春,友人亦曾同作者在洛城东同游。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三月,欧阳修至洛阳西京留守钱惟演幕做推官,与同僚尹洙和河南县(治所就在洛阳)主簿梅尧臣等诗文唱和,相得甚欢,这年秋后,梅尧臣调河阳(治所在今河南孟县南)主簿。
次年(明道元年,1032年)春,曾再至洛阳,写有《再至洛中寒食》和《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等诗。
欧阳修在西京留守幕前后共三年,其间仅明道元年(1032年)春在洛阳,此词当即此年所作。词中同游之人或即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