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桥名称由来
桥
桥
qiáo
<名>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同本义 [bridge]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
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史记·秦本纪》
洛水桥边春日斜。——刘禹锡《浪淘沙》
长桥卧波。——唐·杜牧《阿房宫赋》
桥边红药。——宋·姜夔《扬州慢》
桥边一带。——《广东军务记》
又如:桥阁(傍山架木为路。即栈道,阁道);桥津(桥头。津,水边渡口)
器物上的横杆 [beam]
奉席如桥衡。——《礼记·曲礼》。注:“井上桔槔。”
又如:鞍桥
木名 [tree’s name]。如:桥梓(桥木和梓木)
『贰』 咸阳市秦都区押大村的由来
押大村,位于咸阳毕郢原上,与渭城区接壤,双韩公路穿村而过,耕地2550亩,1096人。据考证唐朝晋王李克用的“鸭儿军”在驻扎此地,故此得名鸭儿堡,至清朝经陕西巡抚谢兰改为“押枝村”。根据居住状况,分为大堡、小堡沿用至今,村民赵姓、王姓者居多。
清朝称为押枝镇,当年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建筑雄伟、交通发达、村容规范,有东西北三个方位城楼的走马城,四周有护城河环绕,排水设施完备,可惜毁于五十年代合作化时期的积肥运动。其时村内外庙宇众多,人心向善,香火旺盛,城隍庙、孤魂庙、日光庙、无量庙、娘娘庙、药王庙、观音菩萨庙、百佛寺、马王宫、土地庙等俱在。尤以村东古佛庙大殿至今保存完好,大殿内四壁彩画更为珍贵,其历史、艺术价值在秦都区实属罕见。极高的文物价值为佛画中之珍品,正中大梁上有“民国十四年第三次重修”字样,可见其历史之久远。2008年群众自筹资金,又对大殿进行了修缮加固,壁画毁损部分也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修复。本村原有文物丰富,百佛寺有历代碑刻,其中有北周时期造像石一块,现存市博物馆内,系民国时期县长刘安国主办搬走。村西现有古槐一棵,位于原城墙西现三师庙东侧,树龄之久,树体之巨,为咸阳境内罕见。十年前突发大火,古槐几乎毁于一旦,所幸广大村民及善男信女竭力抢救,免遭其害,但树身破裂为三片,第二年春周围有数棵新枝发出,遍体鳞伤的古槐依就傲然挺立、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真是“劫后余生”人皆称奇,村民视其为“神树”。村北原城门口有巨型石狮子一对,造型雄伟,栩栩如生,五十年代底张镇建设西安咸阳机场时,被无偿强行拉走,现不知踪迹。城外田野有古墓数座,农田基建运动中被夷为平地,地下文物未动。本村景观之胜,有《押枝镇八景》一诗为证,其作者可能为本村老学究所撰(佚名):
剑台月映首一景,古树成龙在庙东。
松柏隔城罩下影,瞅观楼水地下行。
日光神泉世少有,魁星楼上钟自鸣。
蛟龙打坐乾字顶,一柏一石马王宫。